我從同性戀身上認識同性戀
編者按︰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Teen Aids)是一個專門向青少年推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她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包括其家長、老師、社工及有關之專業工作者。宗旨是通過遊戲及藝術向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讓青少年能健康自信地成長,並能面對性及愛滋病等各種疑。
初中時我看白先勇的《孽子》,完全不明白公園裡在做什麼......
編者按︰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Teen Aids)是一個專門向青少年推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她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包括其家長、老師、社工及有關之專業工作者。宗旨是通過遊戲及藝術向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讓青少年能健康自信地成長,並能面對性及愛滋病等各種疑。
初中時我看白先勇的《孽子》,完全不明白公園裡在做什麼......
一天下午我正在教會的辦公室預備講章,從Laguna Honde醫院打來的電話找我說一位患了愛滋病的病人急需找一個懂華語的牧師談談。於是我便立即駕車到Laguna Honde醫院,找到病人所住的那層病房,裏面躺著數十個病人,都是非常孱弱的愛滋病病人,整個病房都充滿著一種說不出的愁雲。
有中五同學訴說近來自慰次數很多,平均每天達兩次,心生罪惡感,但又不能制止慾望,怎麼辦呢?以下是家計會的建議答案:
曾經有調查這麼說,青少年的性知識是從哪裡學回來的呢?書本?不,答案是朋友。再深究下去,朋友的性知識又是從何而來?答案不出所料,是從傳媒(雜誌、4仔光碟等等)學回來的。
純粹虛構,如有類同?實屬「正常」!/ 禁之不絕,何不就地取材?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兒童性問題最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一,說謊,例如隨口說「你是從石頭爆出來的」去解決「我從那裡來?」等問題;二,喝罵,例如「細路仔唔準問呢D野!」又或兩招混合使用。但很可惜,這樣做很多時候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更錯失了親子性教育的機會。
在經濟陷於困境,傳媒一片減薪裁員聲中,色情資訊再次發揮其威力,加入了救市行列。多本以年青人為對象的雜誌,每期皆以近乎全裸的女藝人為封面,並以各式各樣的性玩意和類似春宮圖的漫畫為招徠,連一向標榜要辦一份乾淨刊物的雜誌,也要開闢關於「性問題」的專欄。
主要對像: 高中學生
學習目標: 讓青少年人明白不是單為害怕性病或愛滋病才把性保留在婚姻內
自九月初起,衛生署在政府新聞處支援下推動「要有一套」計劃,藉此宣傳安全性行為。廣告強調:「正確及持續使用安全套,可大大減少感染愛滋病病毒及其他性病的風險。」政府希望藉此行動減少愛滋病及其他性病的感染,其用心是值得稱許的。但單單集中在鼓勵使用安全套的安全性教育其實成效多高呢?短片中的口號又有沒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筆者希望在這裡與讀者探討這些問題。
長期以來,性在華人社會和基督教的傳統教導裡皆被視為難以啟齒的禁忌。這情況令有志在華人教會內推動性教育的人壓力重重。另一方面,社會風氣日漸開放,性成為報刊、雜誌、電視、電影、廣告的寵兒,以性為主題的報導、專欄、節目等俯拾皆是,所以可以說,在另一方面,性對現代人來說又不再算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