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的台灣同性戀運動
台灣的彩虹會變色嗎?
2016年底台灣的群眾運動此起彼落,支持和反對同性婚姻的團體都湧上街頭。同性婚姻如箭在弦,究其原因,是關心家庭價值的人士早年掉以輕心。
台灣雖然沒有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但2004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後來被偷換概念,將原來只包括兩性平等的定義,擴展至性別特質、性別認同及性傾向。此外,支持同運的人士積極參與了相關的性平教材製作,日子有功,移風易俗,令年青一代在有關性的議題上愈來愈開放,要改變婚姻和家庭制度便水到渠成。
港台同運進程回顧
台灣正處於同性婚姻爭議的風尖浪口上,相信在一水之隔的香港亦會受影響。兩地同性戀運動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展,由當時至今天,兩地的同運均發展至相當遠的路程,台灣甚至走至同性婚姻的關口。本篇以時間線的形式,向讀者闡述兩地同運的大事發展,讓大家窺探其發展進程。
(文字版)
相關層面 |
在性/別革命逆流而上的兩地青年人
在同性戀運動(同運)中,年青一代傾向站在支持一方,但是現實中仍有例外。本文由兩位分隔兩地並在不同歷史背景下成長的青年所撰寫,他們各自在反同運政治路上奮力前進,讓我們從他們的眼光看台灣及香港兩地的年青人,在反同運政治路上的經驗、其感受,以及社會運動及同運的結連。
港台同運進程回顧 (詳細版)
台灣正處於同性婚姻爭議的風尖浪口上,相信在一水之隔的香港亦會受影響。兩地同性戀運動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展,由當時至今天,兩地的同運均發展至相當遠的路程,台灣甚至走至同性婚姻的關口。。本篇以簡單表列的形式,向讀者闡述兩地同運的大事發展,讓大家窺探其發展進程。
相關層面 |
為造勢而拋棄傳媒操守?
現今資訊爆炸及網媒盛行,網上新聞資訊快速流動,不少人根本沒有時間去細閱或思考新聞背後的訊息。因著這樣的網絡生態,所謂的內容農場 (Content Farm)在網上應運而生。這類網站的文章一般都沒經嚴謹審核出處及檢察內容的準確性,而且多以誇張標題作招徠,公信力極低。但如果有一天,本地傳統媒體也效法內容農場的做法,無論對讀者或傳媒界都是一場大災難。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6年10月)
國際
美國的同運及跨性別政治議程繼續鋪天蓋地地發展,不單校園、法庭、公共領域,甚至教會亦無法倖免;所謂的「性別友善廁所」在香港亦掀起風雨。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6年8月)
國際
跨性別政治及同運政治在歐美等地繼續鬧得熱烘烘,令社會出現更多問題,扭曲法律保護公義及人民安全的原意,對宗教或良知的打壓,對下一代造成極大的影響。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6年6月)
國際
同性婚姻仍具爭議
反對何秀蘭議員不適當地修訂《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
本社懇請各位立法會議員反對何秀蘭就《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的修正案,即在附表 5 第 5(2)條 ,在「親屬」的定義中,加入——“ (ab) 與死者締結,在香港以外,按照當地當時施 行的法律而舉行婚禮或締結的婚姻、民事伴侶或民事結合的另一方,而該另一方與死者屬同一性別。”
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