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同運洪流下的大學生

林國冬︳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5/07/2012

本年初,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公佈「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網上問卷調查,超過六成大學生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由此數據看來,本港大學生都普遍支持同性戀行為。究竟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反映現今校園的真象呢?

悄悄滲透校園的同性戀運動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7/2012

學校是傳達知識和培養價值觀的地方,只要積極地在教育層面作出某一向度的價值教育,假以時日,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改善,同性戀教育亦一樣。 

以感恩回望過去 憑勇氣迎接將來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25/07/2012

2012年,對明光社來說,是充滿恩典的一年。這一年,不單是明光社成立15週年紀念,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路向,愈走愈清晰,同時喜見一班同路人,不論晴天或陰天,也與我們並肩而行,不離不棄。在此,謹向我們的阿爸天父及支持者,衷心說句︰「多謝!」

關心同志 拒絕同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07/2012

同性戀者正如所有人一樣,是我們應該關心和認識的群體,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同性戀者正如所有人一樣都是罪人,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公民教育委員會」資助:難為「權.責」定分界?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5/07/2012

良好的公民必須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及權利。社會上不同的個體須要互相了解及合作,發揮不同個體的長處,才能融合成一個健康的社會,大家可由生活開始,保護環境,善用資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讓新一代明白甚麼是真正的公民權利,並如何平衡權利、責任和公義,將激情、激動化為承擔和責任,對社會時事發出正確理性的關心與行動,將會是社會要關注和處理的重心。

「生有時?死有時?」

吳庭亮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5/07/2012

研究中心在6月15日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研討會,今年的主題是「生有時?死有時?」,共有154人參與,除鄭順佳博士和葉敬德博士擔任主題講員,分別從神學和牧養角度探討生與死的倫理問題外,還有3個工作坊,讓與會者認識和關注自殺、墮胎和人工受孕等具體問題。研究中心也發表了今年的調查報告,分析基督徒對墮胎和自殺的態度。

邊做邊玩 投入另類旅遊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5/07/2012

報章不乏旅遊廣告,賣點離不開景點和消費。旅遊與消費彷彿繫上了不能分割的關係。即使較富有的人,只不過是可以有更多種類的旅遊套裝選擇而已。專門研究觀光的學者John Urry對現代的旅遊有一些反思──把文化和景點組成商品,讓消費者的眼睛滿足了已預期的想像。一切文化的交接都是被安排的、甚至是熟悉的(如:北京故宮的Starbucks),讓你可以熟練地消費。
 

智能手機「功能」之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7/2012

最近坊間推出了不少智能手機,各大公司都聲稱其新手機功能怎樣方便,效能又怎樣提升,最後會為帶生活帶來怎樣震撼的改變,以致人人非買不可。

賭波合法化第10年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7/2012

賭波合法化自2003年條例通過後,經歷了九個球季,我們不難發現,馬會受注的賽事年年上升,投注額創11年新高,達861億元,較去年上升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