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同志出櫃 基督徒「被入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7/2012

同性戀作為公共議題,在主流傳媒炒作,甚至給予同性戀者負面標籤,都不是一件新鮮事。惟近月卻出現另一奇怪現象,就是坊間一下子如狂風掃落葉式般湧現大量有關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正面消息,似乎要動搖社會對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信念。

民調支持同性戀?

吳庭亮博士、招雋寧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5/07/2012

近年,本港就公共議題所進行的民調愈來愈多,但民調反映出怎麼樣的民意,有時也得視乎負責調查的機構如何解讀和詮釋當中的數字。就像這一陣子,民調似乎顯示愈來愈多人接受同性戀者,但接受是否等同贊成?相類似的民調和研究,是否又可被挪用成支持同運主張的數據呢?
 
 

同運洪流下的大學生

林國冬︳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5/07/2012

本年初,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公佈「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網上問卷調查,超過六成大學生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由此數據看來,本港大學生都普遍支持同性戀行為。究竟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反映現今校園的真象呢?

書展、寫真、性教育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0/07/2012

發局有責任確保書展內所出售的刊物符合健康閱讀文化。1998年當局已規定參展商不能展示及售賣第二類刊物(即不適合18歲以下人士閱讀)。貿發局在2010年回應公眾要求,不讓意識不良的寫真促銷活動在書展內舉行。

教師才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的關鍵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19/07/2012

為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政府在數年前已開始向教育界人士進行諮詢。本來定於2012-2013年度在中、小學一同推出,但因被質疑準備和諮詢不足,改為先在小學推行。幾經波折,最終決定全面押後。雖然如此,據知仍有一半小學將於九月推出課程,希望盡快讓學生接受有系統的「德育及國民教育」。

基督徒與上司及下屬關係的藝術

吳庭亮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9/07/2012

若上司堅持要你做出違背個人價值原則或專業操守的行為,你會如何處理?
面對上司的壓力,同事又暗罵你搞搞震,你會如何面對?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跟信仰、價值原則或專業操守相違背的時候,我們總不能永遠置身事外,更不能每次都一走了之,你會如何處理?為甚麼?

「生有時?死有時?生死的神學、倫理與牧養研討會」花絮

黃展睿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學生 明光社暑期實習生
19/07/2012

與以往相比,本年度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研討會更著重與會人士和主講嘉賓之間的互動交流,安排了更多時間讓與會者發問。本文嘗試選取當日主題演講的一些內容,與讀者分享。
 

《號外》短片裡的風波——基督教與同性戀

歐陽家和、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9/07/2012

崇拜講道片段,將之放上網絡,供缺席的肢體回顧,本來是一件美事。可是,近日網上一段有關牧者就同性戀的教導,卻引發各界的激辯思潮。6月中,幾位藝人突然將阡陌社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以諾早前一段在youtube中有關同性戀的講道,節錄於facebook和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絡,並不斷轉傳。一石激起千重浪,事件最後被推上報章,媒體加上網絡惡搞炒作,導致教內外人士也同時關注基督教對同性戀的態度立場。

Pro-choice 抑或 Pro-life?

17/07/2012

擁護選擇權(Pro-choice)和擁護生命權(Pro-life)源於60、70年代美國對墮胎的討論。擁護選擇權的一方倡議孕婦應該擁有自由選擇墮胎的權利;擁護生命權的一方要求保障胎兒的生命權利。
 
這場討論可以簡單地形容為下列分歧的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