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示威文化影響守法意識
報章不時報導一些襲警案件,雖然都不是「窮凶極惡」的歹徒所為,但確實會對警務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例如:有人不服交通警向他發出告票,先而動口辱罵,繼而有肢體踫撞;有情侶口角,警察上前調停,但最後卻成為泄憤對象,無辜受傷。
作個負責任的網絡記者
上星期初七一遊行,不少市民上街表達不同訴求,但不要以為事件就這樣完結,討論仍然在網上持續。現時社交網站及討論區的方便,讓市民可把自己所看所思,分享給朋友和公眾,就如記者般現場報道、攝影,甚至加上個人評論。所以,不少大眾傳媒未能觸及的情景,往往在社交網站能夠略窺一二。
做個檢點成年人 為下一代做好榜樣
上月家計會發表了「201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該研究每五年進行一次,以研究本港青少年的性知識、態度和行為上的轉變和趨勢。調查結果分兩部分,中學生調查,和18-27歲青年調查。將兩部分的調查結果作比例的話,有以下有趣的發現。
真理與共識
梁振英先生競選行政長官初期,大家都認為他勝算不高,但見他毫不怠慢,專心選戰,最後披荊斬棘,成功當選。於競選期間及當選初期,他積極「落區」,與不同層面和背景的團體及群眾打交道,形象親民,幾乎有問必答,公眾普遍認為他有能力勝任此職,將來一定可以帶領香港再創高峰。可是,這個「蜜月期」居然在正式就職前便結束了。
共同經歷 瞬間彩虹
流行文化,與其說一瞬即逝,不如說是一刻永恆。行文之際,臉書(facebook)被洗版。那天很多人在香港都見到一條大彩虹,自然的,就將彩虹拍下,彷彿全港都在經歷彩虹,成為一件整個社群都共同經歷的事。
賣黨求榮?
因應徵新政府副局長的民主黨中常委馮煒光被黨友強烈批評,指他賣黨求榮,馮煒光發表公開信表示自己18年來對民主黨忠誠,自己絕非賣黨,亦絕不是叛徒,最多是黨內的異見者、改革者,但為免損害黨的形象,決定退出民主黨。
青少年比以前保守?
家計會五年一度的青少年與性研究(中學生調查)前日公布,有報章大字標題指香港青少年日漸保守,又稱理愈來愈開放的社會,婚前性行為的比率居然下降,是件奇怪的事。這明顯是過分將個別的數字解讀所得的結果。研究實際上在反映上些青少年對性態度、性行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