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68期)

互動=改變=改善?

燭光網絡 68期 (p.17)
18/09/2009

由「Laughing哥復活」,「柴九不該死」,到批評「無綫新聞,事事(是是)旦旦」的「事(是)旦男」,互聯網上的討論對本港電視製作的迴響和影響力日增。但當電視台肯順應「網意」,改變劇集的結局,或是修改節目的時候,這真能帶動本港電視業作出改變嗎?而改變就是改善嗎?還是一貫的「換湯不換藥」,遷就收視率的動作而已?
 
長久以來,香港電視文化是獨特的:一台獨大的無綫電視,永遠都是我們電視機的「一號台」,就算是有亞視、有線,或衛視,甚至更方便轉台的搖控器,我們仍是對「一號台」永不轉軚。至於作為長期電視一號擁躉的「師奶」觀眾們,更是對它不離不棄──一回家就開電視,即使身在廚房。電視就像家人一樣有「人氣」,營造「一家人」的感覺。
 
新觀眾:新文化
 
相對而言,自90年代起,新一代的電視觀眾對電視的需求確是減少了。文化工作者馬傑偉更以「挑剔、揀擇、坐唔定」來形容新一代的電視觀眾。事實上,今天的電視觀眾,早已跳出電視框框。他們當中受互聯網文化的影響甚深。
 

避免混淆 暫解爭議

燭光網絡 68期 (p.19)
18/09/2009

政府於09年6月5日建議將《家庭暴力條例》改名為《家庭及同居關係暴力條例》,令條例更清晰表達其保障範疇,就是具家庭關係及同居關係兩類人士,因此政府亦新增「同居關係」的定義,就是指「作為情侶在親密關係下共同生活的兩名人士之間的關係」。
 
政府亦建議刪除最具爭議的釋義內容:「本條例適用於男女同居關係,猶如適用於婚姻一樣,而本條例中凡提述『配偶』、『婚姻』及『婚姻居所』之處,須據此解釋。」政府的修訂使條例變得名正言順,避免混淆及爭議,亦切合社會大眾的期望,一方面能解決同居人士之間的暴力問題,亦不會衝擊現時的婚姻及家庭制度。
 
這些修訂與明光社於2008年寫給政府的建議大致相同,因此,本社支持政府的修訂建議,希望立法會議員能支持通過有關法例。我們亦同時呼籲政府及立法會在是次修訂條例時,能尊重草案所反映的社會共識,在整個條例的制訂過程中勿節外生枝,偏離以下的重點;
 

政府表中立 民意最關鍵

燭光網絡 68期 (p.20)
18/09/2009

就《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1]政府從08年10月至09年1月進行了第一階段為期四個月的公眾諮詢。在此期間,政府分別從專題小組討論、會堂論壇、民間座談會和研討會、互聯網、書面意見及電話民意調查收羅大眾意見。
 

時勢造「o靚模」?

燭光網絡 68期 (p.22)
18/09/2009

「o靚模」旋風直捲全港,她們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得媒體大力吹捧,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志儉博士、想飛傳播主席兼執行董事劉倩怡女士、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社工謝紀良先生和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份時間顧問梁林天慧博士,一同探討「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張志儉博士表示,類似「o靚模」的情況其實在二十多年前已經存在,他憶述當時某年青人雜誌中的「城市驚喜」專欄,也曾刊登少女的相片而大受讀者歡迎,也有現今知名的女藝人藉此入行。只是「o靚模」一詞在近日才由報章定名而被人廣泛使用。其中如女子組合Twins,就是以青春活潑的少女作賣點,可謂最成功的「o靚模」。
 
他認為,今日「o靚模」的興起,乃因金融海嘯,部份企業宣傳經費不足以聘請知名藝人,於是聘用較便宜的「o靚模」參與各推廣活動。最後因傳媒的推波助瀾,「o靚模」現象終於在書展這個平台爆發。
 
張博士指出,經理人公司之所以樂於栽培一眾「o靚模」,是因為她們只要有一至兩位能脫穎而出,公司便能賺到豐厚的利潤。但他估計「o靚模」現象不會維持超過兩年,因為當市民不再感到有新意時,這現象就會像昔日的芝士餅和葡撻熱潮一樣轉眼即逝。

關注焦點

燭光網絡 68期 (p.24)
18/09/2009

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問題(例如賭博),一直都是明光社關注的重點,我們會在每期《燭光網絡》和大家介紹和分析一下,近期在這幾方面一些值得我們關注,會對香港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並一同探討回應的重點和策略。
 

為喜羊羊尋準爸爸

燭光網絡 68期 (p.26)
18/09/2009

「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老話聽了不下千次,一直以來沒甚感覺。直至生了孩子後,以為會打通任督二脈,生命跳上一個層次,對上帝賦與人類生育、撫養的權利有深一重體會,豈知被尿片、奶粉等瑣事打散了要靜下來的默想空間,嬰孩每兩小時一次餵食、一次換片已叫初為人父的筆者忙得團團轉……
 
在這個翻天覆地的日子,感受不了半點回報,額上、胸膛彷彿刻了「辛苦」兩個大字,接著日子何樂之有?

黑暗過後,黎明自會初升。跟孩子鬥了三個多月,果然不打不相識,生出默契、感情來。無仇不成父子,不一定要循著前世輪迴向度思考,才可以形容箇中那份既愛又恨的糾纏關係。當生命氣息如此靠近,觸碰對方敏感「死穴」的機會大增。就是這份吵鬧、復和,搭建起彼此的成長空間,編織共同的真實回憶。

男性有份參與撫育是一份祝福,學習站在照顧「一張白紙」者角度觀事是嶄新體驗,像面鏡子反照出這位新手爸爸的盲點,得以逃離自我中心框架,減少生活上不必要的衝突。

喪葬有情?

燭光網絡 68期 (p.28)
18/09/2009

一齣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讓港人對「生死」多了幾分思量。明光社電影小組趁三週年之際,除了邀得從心會社主席吳思源先生出席電影欣賞會外,也在七月下旬邀得九龍殯儀館董事總經理程廣寧博士及遺體化妝師楊佩佩女士,進行一次實地的殯儀館考察活動。

喪葬服務跨越禮儀

「早前一個三歲的孩子,在深水埗被一位精神病患者所害,就是在這裡出殯。孩子的媽媽對我說,用什麼儀式出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一輛三輪車燒給他,那是他的最愛……」程廣寧說當日那位女士哭著對他說了這些,他聽著也哭了。「個人認為以什麼儀式送別先人不是最重要,喪葬服務本身的意義已經跨越宗教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