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百年一遇的災難?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1/03/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地區:美國

從天氣預報中,我們知道2021年2月14日將會是一個特別的情人節。

情人節黃昏開始落霰,一粒一粒的落在耗盡心力搭建的菜田上。人真是多麼的渺小,甚麼偉大的建設可以一夜化為烏有!

2月15日一覺醒來,滿街滿地、整個前園後園都積滿雪,我們就這樣開始經歷一個百年一遇的冬雪暴(Winter Storm)。其實德州雖然天氣非常炎熱,夏天時每天超過攝氏40度,但偶然冬天也會落雪。曾經最嚴重的一次是幾年前的冬天,最低零下五度,又落了一天雪,但仍然有電可用。

今次由於急凍和凍的時間太長,整整一週,加上落雨天,積雪無法融化並慢慢結成了冰。普通的車不能在冰面上行走,人們被困在家,並且停工停學一週。其中Fort Worth比我們身處的地方更早受冬雪暴影響,造成了罕有的70至100輛汽車連環相撞,公路塞滿了133輛汽車,全都動彈不得。

大部份人起初見到雪時都非常興奮,我們也馬上走出街道玩雪和拍照。鄰居們也在前園玩雪球和砌雪人,畢竟我們也很少有這種玩雪的機會。誰料這場雪正是人們斷水斷電的開始!由於天氣太冷,人人都開大暖氣;加上用電量供不應求。終於造成部份住戶斷電,有些朋友家中超過30小時無電。其實有關當局已提醒人們電力不夠用請盡量調低暖氣,可是怕冷或習慣開大暖氣的人們卻沒有依照勸喻。也許人人怕自己節約,別人不節約,最後都是「行動照舊」。有關當局作出應對策略,故此實施了輪流供電(計劃停電),我們說笑:「吊頸都要透下氣。」

由於太冷的關係,有些人家中的水管結冰到了爆點,不但水管爆了、被迫關水制,還破壞了天花及室內的裝修。災難後遺留下來的工作,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修復。

2月16日早上8時許看供電圖表,知道很快輪到我們無電用了。於是,我們馬上準備一切後備措施,包括實習如何用火爐(這也是我們來美國第一次點火爐〔fireplace〕)、找出家中存放的蠟燭和樽裝石油氣、把所有手機及USB盒充滿電、把雪櫃內所有食物放在屋外保持新鮮、把所有水瓶和水桶都盛滿水……一家人非常齊心,分工合作。我們還不停做思想工作,問自己:無電時如何取暖?有甚麼現在就可以預先準備?有甚麼人需要通知(不同住的家人/親友/同事)?無電時的生活是怎樣……?無電用無網上可以做些甚麼?我也急忙地煮完了一鍋肉和飯,在燭光晚餐時可以享用。有趣和感恩的是:我們可以預先知道何時沒有電用!

結果早上10時,我們就開始了在零下12度而無暖氣下的24小時,過無電無網生活;成為了440萬受災戶的一份子。感恩仍有水。我們有些朋友沒有水用(包括沖廁,這裡是用食水沖廁的),恰巧下雨,馬上走出後園盛滿一桶一桶的雨水作沖廁用。我們就索性當這天是「褪網日」,把家中封存了多年的遊戲棋拿來玩打發時間(甚麼波子棋、象棋、鬥獸棋、陸軍棋……)。其實,也難得一家人可以下棋為樂,反璞歸真一下。原來一枝小小蠟燭的微弱燭光,已足夠下棋、洗臉刷牙等基本生活需要,對比平日的全屋大放光明和五光十色的霓虹光管實在有些奢侈。

為了保暖,除了吃多點東西,就是做運動,感恩房子不大但簡潔,有超過12碼長的空間可以慢跑。晚上在睡前第一次點著火爐取暖,但其實作用不太大,因為要開窗以確保不會窒息,所以只點了一會。最後還是用最傳統和最原始的方法取暖:著多件衫和蓋多張被。也許是上主的特別恩典,這晚沒有覺得特別冷。原來要滿足人的基本需要是很簡單的,只是人們富裕了才開始對基本生活有額外要求。在資源緊絀下,能降低要求的會感恩;否則就會不斷埋怨。感恩我們只是短暫受災,要善後的工夫也不多;深層的人性軟弱和醜惡仍受理智克制。

同日,據新聞報道,在德州首府奧斯汀H.E.B超市(他們的口號是:Here Everything’s Better),因為停電無法幫顧客結賬,就索性讓數百名顧客推著自己滿滿的購物車,免費出門。而且還頻頻叮嚀顧客小心開車,要平安回家。我們平日也只光顧這間超市,因為他們真的「乜嘢都係好D」,而且營商手法非常有人情味。如遇有災難時(如2017年哈維暴風災),人們需求大量樽裝飲用水,它不但沒有坐地起價,還慷慨的把一盤盤的樽裝水放在店門口,人們不用四處找,非常方便,就可以將水搬上車。

在受災期間,一旦有電力和可以上網,不論本地或遠方朋友們都急忙互相問候和報平安,有如雪中送炭,在困境中送上一點溫暖。

近年來常常遇見很多「百年一遇」的災難,如今次的冬雪暴,2017年哈維暴風災等。我們來美國的日子不算很長,但亦已經歷了兩樣「百年一遇」的災難,有些來了幾十年或一輩子都在這裡的朋友,也是第一次經歷這些災難。在抗寒中,我們常常問道:還有甚麼「百年一遇」的災難將會發生?我們又可以用甚麼心態迎戰?

相關文章

無妄之災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30/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近來筆者因為車禍受傷入院,要住院數天,也要持續地覆診觀察病情。由於是被撞,實屬無妄之災。感恩的是沒有斷手斷腳,沒有骨折或是被車輾過,雖受皮外之傷,但也實屬萬幸。

當筆者在醫院醒來時,第一眼見到的是醫護和警察,筆者完全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一睜開眼睛,就被醫護問:你知道這裡是甚麼地方嗎?我説:不知道。然後,醫護又説:你知道你出車禍受傷了嗎?我説:不知道。最後,有一個警察問:你記得車禍的事發經過嗎?我説:不記得。因為筆者被撞入院,在車禍中已昏迷,根本不知道為何被撞?怎樣被撞?被撞之後如何被拋出車外?如何受傷?是我撞人?還是別人撞我?對方是男是女?我真的不知道。

在醫院的日子,由於有腦出血和腦震盪,所以只是一直頭暈、一直嘔吐、一直迷迷糊糊的、身體和頭一直的痛。直到稍為有一點清晰思維,才知道原來我是被別人從後撞我,而撞我的人卻完全沒有受傷。那一刻,筆者覺得很無辜之餘,也很生對方的氣,覺得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沒有超速、沒有衝燈、沒有越線、沒有違規,當天也沒有下雨,為何會這樣子受傷?而傷我之人卻可以完全沒事、完全不知道身在何處,連道歉都沒有,筆者就在疼痛中一直在生氣,心裡覺得憤憤不平,覺得世界上怎麼可能有這樣衰的人!其實背後是在想:如果對方也受傷,這才是公平,對方也要經歷我所受的痛苦。就是這樣,心裡一直問神,為何這樣不公平?

後來,筆者知道原來在台灣的香港人90%都出過車禍、受過傷,其實這也算不得甚麼。這件事情上,也令筆者有著一些信仰反思。聖經一早説過:這是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人心都是邪惡的,人是有罪的,作為基督徒不要為惡所勝,反而要以善勝惡。我們信主的人已經重生,我們活著是要遵行神的旨意,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我們做到「愛與饒恕」。神說的不是一些很抽象的意念,而是一些很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導。我們既屬神,同時也既屬世界,我們受世界的影響太多太多,世界追求甚麼我們也追求甚麼,世界怕甚麼我們就怕甚麼,世界覺得不公平我們就覺得不公平,如果我們的恐懼和愛與世界沒有太大的分別,那麼作為基督的見證者,我們是如何能像明光一樣照耀著世界?如何勝過黑暗的世界?如何活出與世界不一樣的信仰?那將會有甚麼出路?那如何活出主耶穌教導的「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我們屬於世界,就不能夠勝過世界,我們的信仰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

就在這樣的掙扎中,筆者經歷了從受傷到憤怒,再由憤怒到釋懷的過程。憤怒受傷的經歷是真實的,正如我們的信仰也是真實的,信仰的真實是讓我們在黑暗悖謬的世代中有一條出路,這條出路就是耶穌基督的愛與饒恕,而這愛與饒恕是從神而來,是會帶來喜樂的。正如聖經腓立比書二章13至18節所講:「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一同喜樂。」

是的,我們行事若是無可指摘、誠實無偽的話,我們就不要為著不公平的對待而發怨言,因為我們是要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並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就像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一樣,祂並沒因為過犯而被釘,而是為愛著我們這群不可愛的罪人而甘心被釘十字架,這就是愛與饒恕的具體行為。信仰的真實並非説我們的神是高高在上,不知人間疾苦,反之愛我們的主願意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與我們一樣嘗受人間的痛苦,只是祂沒有犯罪。世界上是充滿著仇恨和憤怒,如果按著世界的法則,根本沒有人值得耶穌基督去愛。如果耶穌基督按著世界的惡去對待世界,那麼我們通通都不能夠得救,只能活在黑暗中,但這就違背了上帝的本質和作為,因為神就是愛!

「神愛世界,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我們要拒絕做受害人,別人待我們不好,難道我們也要對別人不好?若我們活在以牙還牙,以恨還恨,以惡報惡的遊戲規則,那麼我們就不能活出以善勝惡,以愛還恨的信仰本質。「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着:『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7-21)就是我們信仰的本質,我們是反其道而行,信耶穌我們就能勝過世界。

重新出發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24/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四年前曾在分享中鼓勵弟兄姊妹立志在流散移民中宣教,現在是我親自實踐這個教導的時候。七個月前與巴黎的教會執事訪談中知道在申請BNO visa到倫敦後,可再申請往巴黎繼續在法國的宣教,於是五個月前返港作各種準備,終於可以在10月3日出發去在歐洲的英國了。

執拾行裝不易,不能一一與親友道別分享,為此感到抱歉。暫時計劃明年5月回港覆診時再聚。我在英國的時候就會支援在英國的宣教工作,有可能到法國的話就會繼續我在法國的宣教。對於我這個年長的金齡宣教人,或者一些背景條件與我相近的宣教人,香港宣教會都提供多方面幫助,竭力設法使我們可以幫助其他宗派教會或其他群體的需要,實踐金齡宣教。此種天國視野和胸襟,是華人教會的典範。

生命的可貴是因為生命在上主手中可以變化萬千,人掌控不了,人在其中可以觀賞、體會和讚歎主的奇妙和豐富,並體會甚麼是豐盛的生命(約十10),這是認識神和認識自己的旅程和經歷,如此,才看到人那「死不如生」的生命,才回應到這個愈來愈荒謬的世界。

在執拾家當的過程中,我學習斷捨離一些物件,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失去歷史的人,而此行的宣教,使我也不知將來是怎樣,我似乎成為斷了線的風箏。求主賜我們平安和健康的心靈去面對荒謬的現實世界,也求主幫助我們常警醒,靠主保護自己的心靈,使我們不怕現在的迷茫,仍然勇敢靠主前行,重新出發。因為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主知道的。

生日.感恩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7/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生日」是獻上感恩的日子。[1]

感謝父母帶我來到世界。「生孩子」於每一對父母來說,都是一次冒險。媽媽們在懷孕和生產過程,幾乎是以命相搏;再者,誰能確保孩子可以健康成長,日後能成為一個「好人」!70年代的香港,生活仍是艱難。我們三姊弟在父母的保護下,可以快樂成長,今天,尚算是正直光明的人。

感謝家人們默默的支持。10多年前,我選擇離開穩定又有專業光環的社工工作,開始客旅人生。整家流離在外,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對我們而言,縱然驚險卻是精彩的使命旅程。但對於家人來說,這無疑會帶給他們擔心、憂慮,但他們一直在我們背後無聲的守護著,姊弟額外照顧父母,叫我們無後顧之憂。願上帝額外賜福予他們。

感謝我所屬的教會。曾經遇上的弟兄姐妹,在他們身上叫我真實地體驗到上帝的愛。他們陪伴我渡過青蔥的歲月,讓我在職場打拼的日子裡,在教會可以休息、有安靜的空間,亦讓我在事奉的過程中,有所學習及成長。走在全時間事奉的路上,教會給予的支持、鼓勵和關愛,相信這份恩情已存到永恆之內。教會由觀塘搬到將軍澳,不到40年,參與人數徘徊在100人以下,卻造就了10多位的傳道、牧者、宣教士,更在油塘區開拓了新的會堂。感謝上帝親自作成祂的工,亦感恩有一群守護著教會的弟兄姊妹、婦女、執事、過去和現在的教牧同工。願教會在地上繼續發光發熱。

感謝以往我曾服侍、工作的地方。在青少年中心作文職工作時,一群帶著使命的社工同事,散發著熱誠的光芒,令我嚮往成為其一份子。成為社工後,待在男童院工作的一年,叫我見到家庭和諧的重要。進入家庭服務的10多年,就更近距離地看見,社區內個人及家庭的種種需要。輔導別人的同時,亦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守護自己及家人,不要被世界的名與利、情與慾的價值觀所蒙蔽。10多年共事的同儕,是我所珍重的朋友,縱然社會在變,但願我們各人對他者的關愛,仍能如昔日般的單純。

曾經在小島教會服侍,自然環境已足以叫人與創造主走近。而教會的歷史感,更教人嚮往昔日宣教士的豪情,他們不畏艱苦,遠道而來,建立教會。盼望天國的拓展,能透過教會繼續承傳下去。

感謝學院的老師。社工的訓練,叫我對人及社會的更新改進,仍然抱有希望,相信人本質上有著種種的可能性,有待提升及發揮;而神學的訓練,教我得知人的複雜性,人處身在罪惡的世界,若沒有上帝的愛與救贖,人怎能脫離枷鎖?主耶穌曾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約十10)祂更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只是「各人偏行己路」(賽五十三6)!盼望在黑暗的日子,人能朝向光明走。

感謝我的太太、女兒。有人問:「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箴三十一10)我卻能自豪地說:「我得著了。」恩言是我所疼,安言是我所愛!兩個小寶貝不經覺下已長大成人。她們令這個家充滿喜樂和溫暖!當友人關心地問:「何處是你家?」我可以自信的回答:「有家人的地方,就是我家。」

感謝與我相遇的新知、舊友。每一個您,也在塑造今日及將來的我。有來自香港、德國、長洲、台灣、英國,黃皮膚、黑眼睛的同鄉人,更有來自其他民族、其他宗教的異鄉客,但願我們的相遇,同時可以遇上我們的主。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亦是我所感謝的。在這急速又忙碌的生活裡,您願意停下來,看一個陌生人的獨白,已是十分難得。當我們仍然穿得暖、吃得飽、有家可歸、有人相伴……這已經是一個幸福的人。[2] 願您也能心存感謝地過每一天!


[1] 10月初收到家人、朋友的留言祝賀,才想到這已是在英國的第三個生日。其實,在過去六年也不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慶生,雖感到人生的漂泊,但卻仍是感恩不盡。

[2] 〈貧富懸殊將引發「全球分裂」: 全球五大首富身家2020年至今暴漲一倍 50億人口卻陷入貧窮〉,樂施會,2024年1月15日,網站:

https://www.oxfam.org.hk/tc/news-and-publication/davos-2024(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0月15日)。

日本自主研發的子彈火車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0/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最近筆者到日本公幹,我順道參觀了位於名古屋的SCM磁浮列車和鐵路博物館,在日本的旅程中,我不禁對日本人的創新和建設精神由衷佩服。

鐵路博物館令我大開眼界。1948年,亦即是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的第三年,日本已經發展出全世界最快的蒸氣火車,其時速高達128公里。

但日本人並不滿足於傳統鐵路,而是繼續研發更加先進的子彈火車,這就是新幹線工程。新幹線的發展始於1950年代,當時日本的人口與經濟高速增長,導致交通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東京與大阪之間的交通,於是日本政府決定建設高速鐵路。這項計劃初期遇到不少困難,包括財政壓力、技術挑戰、反對聲浪,許多人質疑高昂的建設成本和技術可行性。

明光社

然而,技術團隊成功克服這些困難,研發出高速度、高穩定性的列車。1964年,東海道新幹線正式通車,連接東京與大阪,成為全球首條高速鐵路,時速達到210公里,這條鐵路將東京與大阪之間的七小時車程減至四小時。這一成就不僅推動了日本的經濟發展,還成為世界高速鐵路技術的典範。

明光社

後來,日本繼續擴展新幹線網絡,技術持續升級,逐步解決了地形複雜、資源有限等挑戰,現在東京與大阪之間的車程只需要兩小時半。日本一直保持高鐵技術的前沿地位,目前正在開發的超導磁浮(SCMaglev)系統可快至每小時 500公里。

明光社

日本的高速列車是名副其實的自主研發。1869 年美國完成了第一條橫貫東西大陸的鐵路,在當時這是一項創舉,然而,此後美國的鐵路發展卻十分緩慢,直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的高速鐵路。日本比歐洲國家更早開發和實施高鐵,東海道新幹線通車之後,意大利效仿日本,推出了 Direttissima 系列,法國、德國、西班牙隨後亦開發了自己的高鐵系統。雖然德國早期進行過高鐵實驗,包括1903年在實驗中,研發的火車達到了每小時超過 200公里的速度,但這些實驗性火車並未投入常規服務。意大利於 1936 年推出了車組 ETR 200,設計時速為每小時 200公里,但通常在服務中的運行速度為每小時160 公里。

除了速度之外,安全也是新幹線的亮點,統計數字指出,乘搭飛機比乘搭汽車更加安全,其實,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日本的子彈火車。自1964年以來,新幹線已經運送了超過 100 億名乘客,但從來沒有出現重大的列車事故,相較之下,其他一些高鐵系統卻曾發生過致命事故,例如2011年中國高鐵事故造成40人死亡,而2013年西班牙脫軌事故則造成79人死亡(編者按:曾經有個別乘客在山陽山形新幹線被列車撞死)。

新幹線採用先進的技術和嚴格的安全措施,火車經過的斜坡都鋪上了加固的混凝土,在冬天時自動淋水系統會防止火車結冰,在路軌上還有架空避雷針,而平時鐵路維修工人會一絲不苟地檢查和修正火車與路軌。萬一發生地震,新幹線配備的TERRA-S 系統能夠感應到第一股震波,從而將火車減速和停駛,即使在201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新幹線並沒有發生任何傷亡事故。

參觀完鐵路博物館之後,我乘坐由名古屋到金澤的新幹線,兩者的距離大約是300公里, 車票上列明的開車時間是3時48分,抵埗時間是6時25分,中間需要在敦賀轉車。相信讀者已經猜到在下邊我要說甚麼,列車真的是準時在3時48分 開動,在敦賀,轉車時間只有10分鐘,最後我真的在6時25分到達金澤火車站。日本人的精密度真的令人讚嘆,不過,若果在其他地方我要追求這種效率的話,便會惹來很多麻煩和抗議。

除了鐵路博物館外,我也參觀了其他的博物館和名勝古蹟,日本的不少古蹟和其他設施在二次大戰美軍轟炸下化為灰燼,然而,所有博物館的展覽都沒有流露出半點對美國的仇恨,相反,展覽的主題是集中在怎樣重建。試想像,如果1945年日本人延續神風特攻隊的精神,對佔領的美軍進行游擊戰、恐怖攻擊、人肉炸彈,恐怕今天我在日本不會乘坐子彈火車,而是具有防彈功能的裝甲車! 

無國界的僕人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02/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有兩個意念頻頻出現:逍遙和無國界。提早七年退休的歲月,時間過得很快,至今已經九年多,雖然現在已經年屆真正的退休年齡了,也不想令這些時間變成人稱的「垃圾時間」。但是我不勉強必須要做甚麼,去哪裡,要做多久……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有時候會因為情況有點困擾,但爭取不來,就罷了。想要的,是逍遙吧!

回港四個月,首先處理身體健康問題,經過多項目的覆診後,知道大概情況穩定,衰退難免,新病症是睡眠窒息症,它對走動和工作無大礙,於是繼續考慮及等候決定以甚麼方式生活,是宣教還是退隱。按向來有的歐洲華人宣教異象,尤其對法國的「偏心」,又有一兩個法國華人教會的邀請,但又沒有把握申請居留,於是按個別教會的提議,先取得BNO visa落腳英國,其後再申請去法國服侍。於是回港後第二個月就打算賣房子,準備移民英國。經過兩個月的禱告等候,終於找到買家,開始執拾家當及交樓的工作,並於10月初出發去英國。

按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我是既可在英國逗留和事奉,也可在歐陸地區服侍華人,並且可以抽一些時間回香港,除了要考慮體力能否應付外,我發現竟可以變成沒有國界限制的事奉,真的是作天國的僕人(太二十五)。殘留的軀殼,不配獻主,但也不想鏽壞,雖是碎渣兒,也不要浪費(可七24-30)。青春健康活力已逝,主既沒有吹滅將殘的燈火,就以逍遙自在方式享受當下的事奉和生活。這是我最近體會到的一種「死不如生」的生命意義。生命是主給我們的禮物,但若主接我回去,也是一份禮物。因為主看是好的,就會給我。賣房子及執拾東西期間,體會上帝給我那麼多恩典,既滿懷感恩,但也不能留戀,拍下照片後,就放手,走人生路,要學捨下,才能走得好。沒有國界,沒有包袱,這也是逍遙呀!

成功人生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26/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之前「AI教父」黃仁勳回台,到不同的地方去演講、訪問和參觀很多時台灣的傳媒都日夜貼身追蹤報道,務求讓這「成功的台灣人」彰顯他的光芒和成就。因此,在黃仁勳來台灣的一個多星期,每天的新聞幾乎都是關於他的,不是去夜市、吃晚餐、就是去大學演講、他的電視訪問,比總統還要熱爆。總而言之,無論是街頭巷尾、地鐵公交車,都有他新聞的身影,包括穿甚麼衣服、家裡有甚麼人等。原本對他不太熟識的筆者,在認識台灣人這事上,又認識多了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現代的社會一直受到資本主義和物質主義的影響,我們身邊的人事物總是要我們追求成功卓越,追求耀眼的個人光芒,追求無論是事業或人生都是站在不敗之地,講求的是正向主意,這是世界的遊戲規則,我們好像一生都為了追求這些而努力不懈。但我們卻往往忽略了人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包括我們生而為人的軟弱和脆弱的特質,疲累的限制等,這些都是世界拒絕的軟弱。我們的世界總是拒絕我們脆弱,因為當我們脆弱時,我們就會被攻擊,怎麼你會這麼弱?當我們脆弱時,我們就會被藐視,怎麼你會不夠強?當我們脆弱時,我們就會被羞辱,怎麼你會這麼丟臉、這麼沒用?因為這樣的遊戲規則,對立、攻擊、批評、羞辱就會在我們的周圍出現,靠近我們脆弱的心靈。我們的心受傷了,會痛、會敏感、會有情緒的起伏,我們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親近、同理和包容。這樣的社會令我們失去了天父創造人時給予人的愛和神所看為的好。

筆者覺得無疑黃仁勳的確是一名成功人士,媒體的報道往往是一面倒的報道他的豐功偉績,甚至連基督教機構、媒體都會報道他的人生,美化他的成功人生,並且以此來提醒信徒應該有的行為,然而,他卻不是一位基督徒。筆者覺得台灣的教會和基督教的媒體是否需要美化或引用他來作為一個信仰的追求點呢?我們所信的耶穌基督祂本身的教導是怎樣的呢?基督徒應該追求的信仰生命又是怎樣的呢?基督徒的價值觀是否與世界的不一樣呢?

聖經論到我們的主祂並非一名「成功人士」,他是被世人嫌棄、羞辱、出賣、受盡痛苦、被釘十字架的主。我們的主是一位怎樣的神——祂是自甘卑微的上帝,並且透過切實的行動,道成肉身、走到人群中,容讓自己親身經歷受傷痛苦的主。我們的主飽受人與人的疏離、甚至被世人隔絕、孤單無助,在釘十字架時經歷了門徒四散。這樣的救主在世人眼中是失敗的、是脆弱的、是丟臉的、是被藐視的。祂面對的是對立、攻擊、批評、羞辱。其實我們的主反而是用「愛和饒恕的生命見證」來彰顯祂的人生,十字架的核心是神對軟弱、無助的人的愛和饒恕,當我們死在過犯中時,主耶穌的犧牲就是用生命的見證贏了世界,所以,能夠勝過世界和成功人生的,是看見自己生命的軟弱,並與那位帶著愛與饒恕的救贖主相遇。

聖經在哥林多前書一章26至29節這樣寫到:「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

神看我們的成功並非世人所看的成功,耶穌向我們表明一件事:沒有人是祂不能用的、沒有人是祂不能救的,沒有人是祂不願意給機會的。祂的唯一條件是,人願意「悔改歸信」。只要願意,耶穌都願意陪伴到底,因為福音的大能不是從萬人中找出優秀人才來使用,而是顛覆改變人的生命,成為合用的器皿。

社區花園──梗有一間喺左近!?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9/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我和家人有一位朋友把整個後園改建為農田,當中除了種植各種蔬菜瓜果和香草外,還築了一個小魚池,養了幾尾魚。農產品可以給魚兒提供食物,養魚的水可以灌溉農田;魚泥(Fish Sludge)可以作肥田料。每天除了享受耕種和收成樂趣之餘,還可觀賞田園風光和享池魚之樂;拼湊成一幅「業餘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居住的大廈單位面積不大,但亦有養幾條小魚和有「外置花槽」可以種植盆栽。每次換魚缸水的時候,媽媽總會把魚缸污水去灌溉盆栽植物,這是一幅「童年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有機會跟著媽媽去元朗探朋友,村民都有自己的魚塘。魚塘裡有「直落式」廁所,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魚兒來等待覓食機會。印象中魚塘旁邊還有種植甚麼浮萍和瓜菜之類,還有蠔田之類等等。這是一幅「古老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據悉,採用綜合水產養殖(Integrated Aquaculture-Agriculture,IAA)策略,不僅能以持續的方式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它還有助降低魚或菜本身的脆弱性,以及提高面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1] 亦有研究顯示水產食品和蔬菜的特定組合,可以同時提高營養和經濟生產力,例如把魚和蝦與蔬菜、水果和大米結合的IAA系統,能生產最高的能量、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2]

綜合水產養殖潛藏著減低排放溫室氣體的機會, 因它使用有限的飼料和營養以及最少的電力消耗。這意味著IAA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微不足道。此外,在畜牧魚類IAA系統中,如:雞等等牲畜的糞便被轉化為魚類的營養素;亦避免了因為要分解牲畜的糞便而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同時,IAA會減少對肥料和動物飼料的需求,間接減低生產相關肥料飼料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都是IAA對減緩溫室效應的貢獻。[3]

誠然,不是人人都會有自己的農田去發揮各種版本魚菜共生的「夢想」,但也可以參與鄰近的社區花園計劃(Community Garden Program)。以德州首府奧斯汀為例,就有這樣一個社區花園計劃,目的是幫助團體建設新的花園,並通過施贈、義工協助和提供責任保險等以支援社區花園的發展。社區花園是長期的管理項目,讓人聚集在一起照顧耕地。它們包括具有獨立地塊的花園、食物森林、社區果園、教學花園和公共料理的花園。[4]

在奧斯汀就有一個社區花園聯盟,把大約50個不同參與形式的社區花園結連起來;有興趣耕種的人士可以在社區花園裡當義工(土產可以與義工們分享,也可以捐贈給奧斯汀的飢餓救濟組織)[5]、於春季或秋季租地耕作 (按花圃尺寸計算,由15至30美元不等)。[6] 聯盟裡當然也少不了專為50歲以上人士而設的社區花園。[7] 此外,也有學校設立社區花園作校內教學用途和課餘活動。[8] 可謂梗有一間社區花園喺左近!

在德州很多城市都有社區花園的設立,這也讓我們想到在香港時所居住的大廈,管理處在平台花園開設了幾塊田,有興趣種植的業戶可以申請,中籤者可以免費耕種一季(三個月),管理處會免費提供種子,並安排花王在每季開始耕作時教授種植技巧。我們也嘗試過種菜心,每次陪小女兒到平台花園踏單車時就順便淋淋水,或帶備洗米後的水來替菜心施肥。不知道這可否算作「石屎森林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有研究顯示,有參與種植活動的150位41歲以上的人士,比150位沒有參與種植活動的同齡人士來說,每天多吃大約2克纖維(纖維攝入量增加 了7%),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更大程度地減少,並且每天多做大約6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每週約 40 分鐘)。這都是有助健康,例如降低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9] 此外,有研究顯示,種植活動有助減輕焦慮、抑鬱和壓力,增強自尊心和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整體有助精神健康。[10]

種植的確是一種非常治癒的活動。在執筆期間,我們想到如果香港的各大私營或公共屋苑和學校等都按能力在部份空間增建社區花園,鼓勵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大眾能按個人時間或興趣作出不同規模的種植活動,對個人健康、陶冶性情、紓緩情緒等有積極作用,也可增加優質和高營養的糧食來源,以減輕持續高企的糧食價格通漲,此外更可以讓人們學體會珍惜食物之重要性。

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全球農產品價格在飛漲。然而,真正的成本分配並不均勻,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受到的打擊最大,受害最深。隨著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給全球糧食系統機制帶來壓力,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須加緊保護全球1.93億無糧食保障的人口(food in-secure people)。氣候變化威脅著整個糧食生產。農產品的生產和交易規模很大,但生產只集中在關鍵地區。生長季節關鍵時期的極端天氣會造成深遠的破壞,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沒有看到過如此程度的危機。氣候變化威脅著全球糧食生產,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受到的打擊最大。[11]

德州南部今年7月初就提早經歷颶風貝羅(Hurricane Beryl)的吹襲, 一般迅速增強大型颶風要到夏季尾和初秋時才會形成,此時熱帶大西洋的水溫達到頂峰,颶風活動也達到頂峰。可是,今年的美國國慶日很多人就急忙為颶風威脅作準備。貝羅獲得了多個令人震驚的最高級稱號──這是大西洋颶風季節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颶風,也是最早在形成時迅速增強的風暴;且它在不到兩天內從一個相對弱的熱帶低氣壓發展成為一個大型颶風,使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的居民爭先恐後地撤離或尋找合適的避難所。科學家說,氣候變化對貝羅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和明顯的作用。一年多來,熱帶大西洋的水溫一直處於破紀錄的範圍,這意味著有很多額外的熱量可用於助長風暴。這是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正在推動海洋溫度愈來愈高,而夏季初異常炎熱的海水使危險的風暴更有可能繼續出現。2024 年將會是有史以來預報颶風最多的一年,原因來自那破紀錄的海洋溫度。[12]

我們一班喜愛在後園耕作的業餘農夫眼看收獲土產一年艱難過一年,深深體會氣候的確在變化──風暴大旱不規則、春耕秋作不定時,春雨秋雨不效力……

8月下旬黃昏時份,我們去了一趟遠足(也是第一次在盛夏時到那裡遊玩)。結果這次舊地重遊給我們嚇了一跳,以往的游水池(水深可供跳水)、小瀑布、溪澗、游泳人士和水洩不通的車輛都完全不見蹤影,眼前只見極其乾涸的溪床!我們一家包括小狗在內,惟有拿著準備給小狗游泳的救生衣失望地離開。心裡疑惑究竟要多酷熱、要多大旱才可以把池水溪水「燒」乾?大自然和人類還可熬過多少個如火燒般的漫長夏日?


由排遊情緒說到文化衝突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2/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夏威夷的觀光公害

一年前筆者舉家搬遷到夏威夷,本來太太和我打算保留著加州的駕駛執照,但最近我們決定申請夏威夷的證件,原因之一是為了方便旅遊。夏威夷瓦胡島有許多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其中一個是恐龍灣(Hanauma Bay),那淺水的海灣遍佈珊瑚礁和熱帶魚,很久以前太太和我曾經瀏覽此地,至今仍然印象深刻。遷徙到瓦胡島之後,我們一直想重遊舊地,但由於觀光人數過多,現在州政府實施了人流管制,每天只容許一千四百名訪客進入海灣,外地遊客需要在網上預約,然而,當網站開始接受預約的時候,只需要幾分鐘,所有位置都會被掃清光。但當地人卻不受限制,只要持有夏威夷駕駛執照或者身份證,便可以長驅直入,這是我們申請成為正式當地居民的原因之一。

但這只是第一關,擺在面前還有其他挑戰。恐龍灣在清晨六點四十五分開閘,根據蒐集得來的資料,停車場往往在七時三十之前已經爆滿,為了避免向隅,我們在六點左右已在門口守候,如你所料,來到時已經有一列車隊在我們面前。

州政府的限制措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爆發之前,恐龍灣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三千人次,高峰日更高達一萬人次。不消說,如此繁忙的人潮會對珊瑚礁造成了破壞,據估計,每天約有412磅防曬乳流入恐龍灣,這些化學物質會傷害珊瑚礁。

根據 2022 年的一項調查,約三分之二夏威夷居民認為他們的「島嶼是為了遊客而運營,犧牲了當地人的利益」。一位 Reddit 用戶表示:夏威夷原住民,特別是摩洛凱島(Molokai)的居民,希望政府將土地歸還予他們,而不是去發展旅遊業。

「排遊情緒」 蔓延至全世界

這觀光公害和「排遊情緒」的情況並不只是局限於夏威夷,美國許多國家公園亦面臨著人滿為患,去年參觀國家公園的人次為3.255億,比2022年增加了一千三百萬人次,加州約書亞樹國家公園是重災區,遊客對該公園造成的破壞,需要幾個世紀才能修復。

再說遠一點,意大利威尼斯的人口只有五萬五千人,但每年卻接待二千萬名遊客,不消說,這小城市已經不勝負荷,現在威尼斯開始向一日遊遊客收取入場費,在全盛時期威尼斯人口有十二萬,由於許多當地人無法忍受遊客的滋擾,故此逐漸外遷。這種不歡迎遊客的態度在全球各地都在發生,瑞士一座小鎮對遊客已經不勝其煩,宣佈要效法威尼斯收取入場費, 印尼峇里島由二月起亦對外國遊客徵收旅遊入境稅。在西班牙馬略卡島和巴塞隆納,當地人都舉行了針對過度旅遊的抗議活動,巴塞隆納街上甚至出現塗鴉,要求遊客回家。五月,一座可以觀望到富士山的日本小鎮豎起了視線阻擋屏障,因為太多旅遊巴停在那裡,讓遊客下車拍照,擠擁的車輛和人群對當地人造成了不便。

雖然旅遊業會帶起當地經濟,但同時推高貨品與服務的價格,沒有直接受惠於旅遊業的升斗市民當然會叫苦連天。此外,過多遊客會造成環境污染、交通擠塞。另一個問題是文化衝突,例如有些遊客會趾高氣揚、大聲說話和叫囂、不尊重當地文化,有些遊客甚至乎在不適當的地方大小便。總括來說,遊客受到排斥,是因為我們干擾了當地人原本的生活方式。直到目前為止,筆者所接觸到關於觀光公害的評論都是傾向於同情當地人,這包括筆者在內。我完全明白當地人的感受,筆者十分喜歡旅遊,我知道這是甚麼一回事,因為我就是「加害人」之一,例如根據保護野生動物條例,遊客應該跟野生動物保持一大段距離,但筆者太喜歡攝影,有很多次我忍不住在近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結果招致一些人責罵我,在他們眼中,我就是一名「醜陋的遊客」。

歐美社會的移民潮導致文化衝突

有趣的是,在討論當地人和外來移民的文化衝突時,不少人卻站在外來移民的一邊,譴責當地人是種族主義者、排外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者……眾所周知,近年來歐美國家都受到大量移民問題的困擾,中南美洲的無證客如潮水般衝過美墨邊境,這已經成為了民主黨在今年總統選舉中的致命傷,最近共和黨領導的十六個州提出訴訟,要求停止一項聯邦計劃,這計劃旨在向美國公民的無證配偶提供合法移民身份。

歐洲國家則接收了大量來自非洲和中東的難民或者移民,例如由1970年至今,法國已經接納了大約二百萬名來自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的移民。而德國由2015年至今,則接收了大約一百萬名敘利亞難民。請恕我再一次政治不正確,這些難民和移民對當地人在教育、醫療、財政支出、生活方式上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比起遊客更為深遠,首先,遊客只是短期過客,但難民和移民卻是長期居留;還有,相對來說,遊客的影響尚算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例如大聲喧嘩或者破壞環境,但後者卻構成了治安問題,甚至牽涉到恐怖主義襲擊,例如最近德國警方拘捕了一名敘利亞籍疑犯,他涉嫌在索林根市(Solingan)建城六百五十週年慶祝活動上持刀攻擊多名途人,被捕後,他承認自己認同伊斯蘭國的信念。

任何事情都會由量變到質變,當遊客只是小貓三、四隻的時候,這不會構成觀光公害或者「排遊情緒」,相反,人們會表現出好客之道;同樣道理,從前難民或者無證客的數目還未至失控的時候,人們會大愛包容。然而,當數量越過了臨界點之後,人們的耐心就會耗盡。在面對觀光公害的問題時,人們會設身處地去為當地人著想,會認同有關當局的限制措施,會要求遊客自律和尊重他人;那麼,在面對當地居民和外來移民的衝突時,我們又可曾想過當地人也有合理的憂慮呢?

讓負傷者得醫治——因參與短宣寫成的生命故事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04/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今年聖誕假期間,我將與家人一同前往距離奧克蘭約五小時車程、人口不到60,000的Napier進行短期宣教工作。我們主要會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一系列活動,如探訪老人院、街頭報佳音、音樂佈道、聖誕攤位聯誼和聚餐等,藉由這些聖誕節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

因為負責人要求每位參與者都要提交生命見證,這讓我有機會靜下來回顧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作為。既然見證需要與不同的人分享,我也希望藉此機會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我的經歷能激勵你都回顧一下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出生於小康家庭,父親在我幼年時在香港和內地經營工廠,生意遍及東南亞。然而,工作可能給了他很大的滿足感和存在感,因此在我年幼時,他很少回家。又可能工作帶給他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因此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搵錢養家功勞最大,覺得家人全都是未見過世面的家庭主婦或小朋友,從不會聆聽家人意見和理解我們的感受。而母親可能不太適應獨自照顧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兒,一對活躍好動的雙胞胎和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所以她的脾氣異常暴躁。童年時期,除了受到母親的打罵(最嚴重的一次是用菜刀刀背敲砍我的頭)和看著父親每次回家都被母親歇斯底里地喪罵外,其實我沒有太多的記憶……

也許我和哥哥實在太活躍好動,所以母親實在不想讓我們留在家裡太久。自從升上中學後,母親開始給我零用錢,讓我放學後出去走走,晚上才回家。可惜零用錢實在不夠,我和大哥週末也只能「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家中。感謝主,上帝當時應該不太想這麼快就接我和哥哥「回家」,祂真有方法,竟然先帶我家姐回教會,之後她問母親可否帶我和哥哥參加初中生團契。坦白說,我當時對返教會興趣不大,但母親實在太想我「信耶穌」,所以重金加我零用錢200元,條件是週末跟家姐返教會,結果一返就返了30年。

起初返教會,只抱著玩玩的態度,對信仰沒有認真的追求。加上成長背景,我其實不太會、也不太敢表達自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團契導師對我的關心,甚至比父母對我更甚。由於「不好意思」,我在「不太好意思」的情況下答應決志信主。自此,我在教會有很多機會事奉,也慢慢在教會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然而,信主後我其實沒有祈禱、讀經和靈修的習慣。直至中六,在學校和教會有更加多的事奉機會,但自覺信仰基礎不足,一天晚上,我首次在家禱告,內容大致是求主讓我有動力靈修,由於不知從何入手,如上帝應允禱告,就請祂指示我如何做。禱告後,我便隨手打開聖經,看看有何啟示。不夠一分鐘,家姐突然走入我房間,說剛才見到我在禱告,便給了我一本靈修書,還留下一句:「只係祈禱是不夠的,還要多靈修」,之後她就離開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好邪!」但從那時起,我知道信仰不單只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一份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關係。隨後一年,我決定接受洗禮加入教會。

童年經歷其實令我不太懂得跟人建立關係,甚至感情。我明白人的情感與過去的記憶息息相關,特別是看待記憶的方式,決定了我的感受。如果想透過遺忘來免除傷痛,假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其實傷痛是不會消失的,反而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多砍你一刀。

信仰讓我明白惟有面對自己的傷痛,才有機會得到醫治。上帝或許知道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會學習到,而理智遠大於情感的我要單單在聖經找出路也不太容易,感恩的是在中學時期在教會遇上我太太,她正好是我的對立面,家庭成長健康,重視感情,懂得體諒他人,有同理心。她讓我嘗試學習和享受愛與被愛(這二十多年辛苦她了!)。

之後三姊弟各自組織家庭,父母由於關係太差,實無法一起居住,所以哥哥結婚後,爸媽選擇分居,之後亦甚少聯絡。及至2018年中,我們三姊弟分別移居海外,剩下父母在港生活。同年11月,媽媽突然身體不適,情急下打電話給爸爸,他當時立即趕去見她。見面後,爸爸發覺媽媽的情況比想像中差,即時送她入院,又向我們報告。我們三姊弟亦分別趕返香港探望媽媽,而爸爸每天都在病床邊照顧她。

當媽媽躺在病床時,昔日在香港牧養我的牧者前來探望,為她祝福和祈禱,亦向她講福音。感謝主,她清晰回應,亦在爸爸見證下接受水禮(當年一手推我入教會的「始作俑者」終於步我後塵)。之後媽媽情況稍為好轉,能跟我們簡單溝通,有講有笑。留港短短20日,之前應該從未想過跟父母一起相處原來可以這樣平靜。

可惜順風從來都不常作伴,三姊弟離開不足一星期後,媽媽病情急轉直下。幸爸爸一直在旁陪伴。沒想過她跟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多謝你!」相信這三個字足以令他們一生不再有任何遺憾和餘恨。

之後一日,媽媽情況再轉差,醫院打來著家人馬上趕去醫院見最後一面。我們即時通知爸爸和教會牧師。可惜,爸爸趕到前媽媽已經返回天家,但雙眼不能閉上(即老人家最忌諱的死唔眼閉)。當時,爸爸多次嘗試把媽媽雙眼閉上但未能成功。不久,牧師到達醫院,給媽媽祝福祈禱,之後著爸爸在媽媽耳邊多說一句話。爸爸照做,大意是「放心,你三個仔女過得好好,我都會過得好好,你安心離開啦!」說罷,媽媽馬上合上雙眼。

或許場面實在太震撼,爸爸多次嘗試亦未能成功,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爸爸隨即要求牧師給他上學道班,他亦於同年聖誕節領洗加入教會。無想過,一個一直自以為聰明,心腸剛硬的人原來最終都會信主。受洗至今差不多六年,感恩即使獨個兒留在香港,他都有恆常參與教會聚會。

信主多年,人生稱不上順風順水,更時有低潮,但與神建立關係以後,這份關係更讓我重新學習與人建立關係,走出昔日關係所帶來的傷痛,更重要是修復曾經傷痛過的關係。

驀然回首,發現恩典滿滿;感恩在生命中遇見祢!

衣食住行(二)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7/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時隔一年八個月,在<衣食住行>一文中提及剛移居到英國的香港人,要找合適租住的房子並不容易。當時,與我們接洽的業主(代理人),竟然主動提出給我們按月繳付租金,對我們(或不少香港人)聽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有朋友更說,是神蹟般的發生。

早兩個月,跟女兒們閒話家常,說說我們整家過去十多年的旅程(客旅)。搬家超過十次......說到自恩言出生到現在,也未曾在同一個住所,居住超過三年。隨後,我們在想,居於現址,可會打破「紀錄」?

我們現在的居所,租約期是八月十一日。業主(代理人)在八月六日才通知我們,提出加租₤150。我們隨即到網絡上找房子。第二天(八月七日)下午一點,太太約了那代理人直接對話,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青人,來自印度的第二代。太太與他的交談中,不只是討論租約的安排,更是分享生命。年青人在這裡成長,竟然是在安言之前就讀的中學畢業,他對外來人在本地生活有身同感受。經過討論交流後,他個人決定將加幅減至₤60(與上次續約的加幅一樣)。

峰迴路轉的故事才叫人讀得有趣味,但真實的生活卻是另一種味道!

翌日八月八日早上,代理人突然相約見面,我內心隠隱覺得不對勁。昨天已決定續租的安排,為何再次見面?他表示:「公司其他的負責人說,要按市場需求的情況,租金必須上調至₤1750…….」

「反覆無常」、「出爾反爾」、「缺乏誠信」、「貪圖利益」……或許,還有更差的形容詞。我們跟首次簽租約時一樣,並沒有所謂的「據理力爭」。只嘗試去明白這年青人的處境及心態。他要推翻自己昨天剛剛所作的承諾,並選擇當面跟我們對話,不是以文字留言交待,這已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堅持良善,與他者保持友好關係,是我們神兒女所堅守的態度。而且,事情並不是這年青人能夠改變的,指責或難為他又有何用?房子總會找得到的,但與人的關係,破壞了就難以尋回或修復了。

在他臨離開前,太太好奇地問:「首次的租約,為何你會主動讓我們按月交租呢?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他回答說:「那天你們來看房子,雖然見面時間有限,但我感到你們一家很親和,給我一種可以信任的感覺,因此我也為你們做了一些事。(爭取一下的意思)」這個親和的印象是從而來呢?盼望上帝繼續賜福祂的兒女,有和平的氣息,感染你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

光輝歲月 (Beyond)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2/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回港三個月,沉澱了一下,用Beyond已故歌手黃家駒,在南非民權領袖曼德拉先後入獄27年後,為表敬佩而為他寫的《光輝歲月》這歌之歌詞中的一句「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以表達一些感受和迴響。

人生經歷了超過半世紀的征戰,與窮困、考試、工作、疾病、人際、體衰、感情各方面的搏鬥,身心靈的創傷就像一艘退役的輪船,船身滿佈撞擊過的痕跡,殘留的軀殼,反映了過往經歷大小規模長或短期,都是慘烈苦痛的歲月!是累了,也是怕了。能靜止下來,像主一樣,欣賞一花一草一木一鳥一孩一髮,在那裡體會它們如所羅門的衣裳,如何無憂無慮,也體會到小子的純真,以至其頭髮也獲得保護。為他們或長或短的光輝歲月感恩。又能放眼人世間,看到無牧人的羊,聽其傷病呻吟,便為他們祝福,給微笑鼓勵。我想這也是宣教(可六34)!

自提早退休至今已九年,想在一些心繫的堂會撒下宣教種子,希望有多些為宣教而存在的教會,多些人過宣教人生。希望透過響應金齡宣教,使宣教工場多些另類人手,發揮另類力量,使在退休生活裡也可享受光輝歲月。無有目共睹的效果,只有天父才知道的結果,求主堅立所作的。

返港後身體檢查已知道自己有睡眠窒息症,加上本來有的肝病和冠心病,更覺得時不我與,要珍惜一切。有多少年輕人明白餘生不多的人的心情,懂得理解我們的焦慮?但請為我神學畢業至今剛40年,從在香港的大澳開始,工作一年就患肝病至今,仍有生命和機會事奉感謝主。

現在我仍然感受到餘生的重點:既然生命長短在神手中,我就不應任性地做我喜歡做的,或做我能做的,我仍想聽神的差遣,做衪要我做的。我很有興趣看神如何繼續給我帶領,叫我體會些奇妙驚喜的東西,也給你分享,讓你同得這體會。我仍想像過去般,可以落場參與宣教,但也享受做觀眾去體會神宣教。目前暫定的方式是既休息也宣教:即宣教中享安息,安息中做宣教。宣教重點不是做了甚麼,是在乎心繫宣教。宣教常享不多的光輝,但必是反映上主光輝的機會。

「黑金」比黃金更貴?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4/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隔壁鄰居今年春天在後園新築了一塊田以體驗農夫樂趣,新田上種植了蘿蔔和青瓜等等。他們還開始飼養母雞,加上本來已有的兩隻狗,就恍如小型農場一樣。每天狗在叫、雞在鳴、鳥在唱、孩子們在彈簧網床上跳;還有耕作的人不斷收割土產和雞蛋。雞、狗和鳥忙於施肥,鳥和雞則忙於吃蟲……是否離“From Farm To Table”天天享用田產的夢想不遠了? 


被喻為「黑金」的好土壤將很快耗盡?!


美國中西部──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農業區之一,估計有超過570億公噸的土壤被侵蝕。美國農業部目前提出的可持續性標準是:中西部的表土每年只能承受1毫米的土壤侵蝕;可是有研究顯示農田平均每年損失2毫米的土壤,這樣的迅速惡化威脅著未來的農業生產和寶貴的棲息地。[1] 此外,歐洲也面對同樣泥土危機,在歐盟裡有62%的土壤不健康;24%的土壤經歷了一個退化過程,16%的土壤經歷了兩個退化過程,10%的土壤經歷了三個退化過程,5%的土壤經歷了四退化過程。[2]


土壤除了用於農業生產外,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濾水器,也是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一多樣性生物的棲息地,用以維持生態平衡。土壤更可減緩氣候變化;土壤裡的細菌也對醫療上有研發抗生素的貢獻。根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到2050年,土壤退化的影響可能使全球糧食、生態系統和收入損失達23兆美元。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續的農業實踐、過度放牧、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不當,而氣候變化也使這種情況惡化。土壤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因為土壤退化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得多。事實上,生產2至3厘米的土壤也可能需要長達 1,000 年的時間。[3]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簡稱糧農組織),在全球土壤侵蝕研討會上呼籲採取的五項關鍵行動,要求平民、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採取更大的行動來監測及保護土壤。[4] 雖然土壤侵蝕是會自然發生的,但那些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大大增加和加速了土壤侵蝕,這比自然侵蝕的影響大1,000倍。土壤侵蝕會去除高度肥沃的表土、會降低農業生產力、降低生態系統功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內澇和缺水。在農業中,估計土壤侵蝕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損失高達50%,危及全球至少32億人的福祉。地球上33%的土壤已經退化,估計到2050年,超過90%的土壤也可能會退化;相當於每五秒鐘就會有一個足球場般大的土壤被侵蝕。由於人類吃的食物中有 95% 來自土壤,因此緩解土壤侵蝕情況乃刻不容緩。[5] 可耕作的土壤持續減少,糧食壓力加上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將會愈來愈大(目前世界人口是76億,估計到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6]


聯合國呼籲全球土壤伙伴機制(Global Soil Partnership,GSP)的成員國或團體必須加強採取由糧農組織提出的五項關鍵行動來監測和保護土壤。例如通過使用豆類、燕麥、秋葵、高粱、豇豆一類覆蓋農作物(cover crops)、輪作(crop rotation)和農林學(agroforestry)等等做法,來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使土壤更健康。[7]


既然「黑金」是「有限」和「珍貴」,又是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天然資源,我們豈不該好好愛惜和盡力保護它?對於我們這些普羅大眾而言,又可以做些甚麼以減低「黑金」流失的速度?做些甚麼以減慢氣候變化對「黑金」造成的威脅?


糧農組織提出4R(Refusing, Reducing, Reusing and Recycling)給我們參考。[8] 在把用完的東西送往垃圾堆填區之前,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拒絕使用某些物料(如塑膠)、減少使用某些物料、再重用及回收一些物料來保護土壤。


最近我和家人無意中買了一條用膠水樽循環再造的牛仔褲(最初只因它的款式和尺碼才買 )來頂替那條穿了八年,也是我唯一一條的牛仔褲(因它已破損到不能再穿)。原來,膠水樽造的牛仔褲與普通的牛仔褲都是一樣的舒適。只要「不介意」它本來是「無用的」膠水樽,經過心思和特別處理後,誰都會說它「有用」呢!至於那條破爛的舊牛仔褲,可留待下次社區收集破衣時拿出來捐,只要將它打碎就可以成為抹機器油漬的抹布(industrial cleaning wipes)了,這樣也可以善用造物主給人類每樣寶貴的資源。


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養成「重想」(rethink)的習慣,在購物或訂餐前重新想一想是否要落單或落多少單,便不致造成浪費,最終也會對守護「黑金」及減緩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搵食」最重要?!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07/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撞正輸晒心翳滯無謂,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綽頭勁。」[1] 一首對生活在7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絕不會陌生的經典流行曲,道出當時的社會狀況,為求「搵食」,心願「發達」,似乎是一般人核心的追求目標。「搵食啫,犯法呀?」[2] 出自1999年的一場「棟篤笑」表演,當時名嘴的一句話,竟又成為港人的「口頭禪」。這大概是因為這句話反映出都市人為求生活,只要不觸犯「法律」或走在社會規範的「灰色地帶」之下,便是「可被接受」和「情有可原」。「搵食大過天」畢竟是我們的座右銘。


還記得2003年「沙士」期間,大部份香港人都戴上口罩,要見到別人的「真面目」,幾乎不可能。一聲咳嗽,就足以叫旁人退避三舍。當時,最佳的消閒活動,並不是「雀局」、「卡拉OK」或「泡夜店」,而是三、五知己相約到郊外行山、露營、踏單車。可以得見朋友一面、抖抖氣,已是當時的一大快事。在「沙士」隱退,人又再回歸到各自各的「搵食」日常。2020年的「世紀疫症」,一下子叫世界停頓了。持續兩、三年,同事、同學、親戚、朋友,甚至是家人均被隔開(離)。婚禮慶生不可共歡,病患死別不能相伴(送)。原來,與人連結、維持個人的健康、可以一起面對死亡的陰霾,在一瞬間竟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真的,誰會珍惜唾手可得的東西?或準確一點來說,誰會珍惜那些自以為可以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們以為自己健康無恙,我們以為自己擁有眾多知心好友,我們以為自己與配偶、孩子、父母的關係良好,我們以為自己掌握一切,一直幸福快樂……沒想到,那一切「以為」自己擁有的東西,在大環境的「突變」下,一下子就失去了,叫人無法迴避和偽裝。


過去,在「搵食」的保護罩內,一切的「以為」也被營造成「真實」似的。移居異地,生活形態與節奏跟在大都市截然不同。Work-life balance 是這裡的人向來所持守的,不像我們過去「朝八晚十」的工作時間,或「不夜天」的生活模式。這裡的超市晚上8點關門,星期天更縮短營業時間至下午4時,「工作」明顯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多了閒適的時間,對習慣生活被事情「充塞」著的港人來說,不一定能享受其中:多了時間待在家中,卻不習慣與孩子、配偶相處;閒暇多了,卻發現沒有朋友可約,沒有嗜好、興趣可作;步伐慢下來,才發現竟然對自己如此陌生。


開拓新生活,同樣是開展新的關係。新的關係,不僅是認識新朋友,更是重新認識自己,進深認識自己的配偶、子女。昔日的「忙碌」教人無法凝視自己及對方,更遑論去聆聽、了解自我及家人的需要,在新的環境,要重新調校自己的步伐,融入當地的生活,還是堅持回復過去的作息模式,硬要把「搵食」當成生活的全部?


甚麼是生活的「重要」?或許,就是「……但求夜深,奔波以後,能望見你……但求日出,清早到後,能望見你,那已經很好過……」[3] 悠然閒坐家中,喝一杯咖啡或一口啤酒,可以看到家人一個微笑、滿足的面容,看似平淡的,卻可比甚麼也重要。



[1] 《鬼馬雙星》,由許冠傑作曲、作詞及主唱。lifeisgood181:〈許冠傑-鬼馬雙星 (1974) (lyrics sing along with Jyutping pronouncation)〉,YouTube,2019年8月26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ycJcD38vY(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8月6日)。


[2] 〈搵食啫,犯法呀〉,香港網絡大典,網站:https://evchk.fandom.com/zh/wiki/%E6%90%B5%E9%A3%9F%E5%95%AB%EF%BC%8C%E7%8A%AF%E6%B3%95%E5%91%80(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8月6日)。


[3] 《每天愛你多一些》,由K‧HUWATA作曲,林振強填詞,張學友主唱。World Music:〈張學友 (Jacky Cheung) 每天愛你多一些〉,YouTube,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La2FjdwqI&t=15s(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8月6日)。

盡信網紅不如無網紅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01/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一生的座右銘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筆者讀過孟子在《孟子. 盡心下》的這段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是《尚書》的一篇,這篇文章記載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戰勝商紂王的過程及其後的一些事跡。孟子清楚地指出:如果完全相信《尚書》中的記載,那麼倒不如沒有這本書。他說自己只取《武成》其中二三個策略而已,這反映了孟子對資訊採取批判性的態度。從很早開始,「盡信書不如無書」已經成為了自己一生的座右銘。

華盛頓共識與光榮孤立

現在書籍已經再不是主要資訊來源,這句話也可以延伸為「盡信互聯網不如無互聯網」、「盡信社群媒體,則不如無社群媒體」。舉例說,某位在YouTube 每天都出片的網紅,有時候在評論歷史、時事的時候呈現了資訊不正確的「硬傷」。請讀者不要誤會,我絕對沒有意思去通過批評網紅來抬舉自己,所以,在這裡我索性不提名字。其實,我是帶著諒解的態度去說這番話的。當網紅每天都要出片的時候,這情況就好像從前專欄作家每天都要在一份、甚至幾份報章發表文章,在極短時間內預備資料和查證,這當然是非常有挑戰性,況且,演說不同寫文章,出現口誤是在所難免的。但無論如何,有些錯誤的資訊是仍然需要指出來的。

一位網紅先後在兩個節目中指出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提倡「華盛頓共識」,其實,這個名詞是在1989年由經濟學家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提出來的,這些強調市場經濟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應對拉丁美洲的經濟動盪和債務危機,這些政策都是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等機構的配合而施行。後來華盛頓共識與私有化和減少政府對國家經濟控制的政策聯繫在一起,特別是針對在1990 年代前共產主義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

這位網紅又提及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前奉行「光榮孤立」,事實上,「光榮孤立」是指19世紀末英國的外交政策,當時英國是海上霸王,再加上英國是島國,海洋成為了天然屏障,故此英國認為自身沒有必要和任何歐陸國家建成永久的軍事同盟,英國亦不願意介入歐陸事務,「光榮孤立」與美國沒有關係。

追求思想穩妥是自然傾向

儘管社群媒體資訊的可靠性並不高,然而,根據Statistia的統計數字,社群媒體現已成為全球最普遍採用的新聞來源之一,其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了廣播、印刷新聞出版物、部落格和口碑。2020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印度,超過80%的16歲至70歲受訪者將社群網絡作為主要新聞管道,阿根廷和澳洲的比例則接近60%,巴西的比例甚至高達71%。此外,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30歲以下的成年人信任傳統新聞媒體和信任社群媒體資訊的程度幾乎是等量齊觀。

身為教育工作者,這情況是令人擔憂和沮喪的。一般來說,大學教授都要求學生在功課或者論文裡面加入注釋或者參考書目,而且不會容許學生將網站或其他非學術性資料放入參考書目裡面,這種訓練之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分辨出資訊的質素,培養出下判斷時要抱著有根有據的精神。無奈,離開課堂之後,一切都打回原形。

不過,再一次,我是以諒解的態度去說出這番話的,因為這就是人性的自然傾向。現在人們對社交媒體趨之若鶩,甚至以網紅為偶像,但這情況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前亦發生過,例如中國大陸曾經出現了一批紅透半邊天的學術明星,包括了于丹、余秋雨、易中天,即使他們的著作充滿錯漏,但很多粉絲對他們的說話仍然深信不疑。

然而,我無意以高人一等的態度去審視這現象,在文章開首我提過自己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為座右銘,但曾幾何時,我亦因著尋求思想上的穩妥、心靈上的安舒而削減了批判性思維。筆者在香港信主,那時候香港有幾位結合學術與信仰的著名講員,其中一位鼓吹中國哲學與基督教信仰的匯通與轉化,另一位則強調科學與信仰不單只沒有衝突,而且現代科學印證了聖經。當我聽見這些話出自基督徒知識份子的口時,這彷彿是獲得了定心丸。不過,後來自己的知識逐漸增加,便知道這只是泡沫。無論是網紅、學術明星、基督教名講員……都能夠扮演著定海神針的角色,但這種追求安心的天然傾向,卻可能是令自己墮入思想峽谷的陷阱。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令人們喜歡和信任社群媒體、網紅,但在這篇短文中我只能夠抓住一個重點去討論,請讀者容讓我掛一漏萬。最後,請你不要盡信我在文章中的每一句話。

快閃斐濟遊有感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5/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數月前無意中發現斐濟航空大減價,由奧克蘭來回東京機票只需900新西蘭元(折合約4,400港元),於是二話不說便馬上訂了一家人的機票,又難得航空公司容許乘客在斐濟停留,遂決定先在Nadi留一個晚上,之後再乘機前往東京。

臨出發前,我跟同事分享假期計劃,知道斐濟其實是新西蘭人熱門的渡假勝地。當知道我會逗留斐濟時,他們比我更興奮,指我們一定要到當地的渡假區出海浮潛和享受陽光海灘。可惜,家人希望預留最多時間在日本「食買玩」,因此她們只容許在Nadi留一晚。亦因為如此,我沒有安排任何行程前往遠離機場的旅遊區,而住宿安排亦貪方便訂了機場附近的民宿。

話明快閃遊,當然要把握時間。反正三個女兒寧願多睡一會亦不願外出走走,我惟有天一光便一個人由民宿步行30分鐘至Nadi市中心,了解當地市集售賣的東西,又逛逛超市了解新西蘭跟斐濟的物價差距,再從市中心各式各樣的餐廳中了解地道的飲食文化,希望藉此用短短數小時第一身感受在當地的生活,而不是透過其他觀光客的眼目看斐濟。

坦白講,斐濟物價比我想像中兩極,本地出產的肉食和菜蔬比新西蘭平(當然跟新西蘭一樣,肉價普遍比菜價平),但入口貨簡直是天價,在超市買細支裝可樂折合近30港元,而一盒在新西蘭賣30港元的Tip Top家庭裝雪糕,在斐濟竟然賣近80港元。

餐廳收費也如是,到埗第一晚簡簡單單在民宿附近酒店內的餐廳食晚餐,可以看出內裡顧客全是旅客,估計餐廳的收費較新西蘭同級餐廳貴20至30%。次日早上在Nadi市中心覓食,如在當地無冷氣的餐廳食一份普通的早餐,折合15至20港元就有交易。礙於天氣炎熱,我最終揀了一間有冷氣和有少少裝修的Cafe,一份普通西式早餐加上咖啡,盛惠50港元,性價比完勝只做遊客生意的餐廳。

短短數小時的「步兵」體驗,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當地人友善的待人態度。即使我們看來屬於另一個世界,但幾乎每一個路過見到我們的當地人,都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即使只是在商店或市集攤檔隨便望望,沒有實質意欲消費,但當地人一點也不介意,更會非常友善地跟我們交談。

更甚的是到埗後由機場行路到附近民宿時,剛巧與兩名年輕女生同路,她們看來害怕我們迷路,在短短路程中不斷問有否需要給我們帶路,更想主動幫忙推行李。那種由心而發的善意在她們骨子裡散發出來。

是次快閃斐濟之旅,讓我有機會跟太平洋島國居民簡單地接觸,當地人簡單且友善的舉動又再一次提醒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可以很純粹。

或許受香港功利的文化薰陶太耐,習慣人與人之間有太多計算,即使偶遇好人好事,但身邊大多數的人傾向叫我用功利的角度推斷別人的動機。久而久之,每當跟陌生人,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時,總會有種無形的隔閡。

即使在新西蘭,跟從香港來的老移民交談,他們總會善意地提醒初到此處的香港移民避免到奧克蘭南區,因為那裡是太平洋島國移民的聚居地,品流複雜。久而久之,大家在未有跟島國人接觸過的情況下,總會跟初來的香港移民講同一番說話。

恐懼接觸或許源於我們的不同,但當我們深信世上不同膚色和不同階層的人都是上帝創造和所愛時,在多元文化的國家生活,總不能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不跟我們不同的人接觸。從來,人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都熱溶了

24/07/2024

其實熱浪是年年都會來訪美國一次,分別在於有多熱和多長,但2022年的熱浪卻來得特別早、特別熱、特別長,是移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熱得這麼厲害。究竟有多熱?從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可見一斑。


酷熱天氣下的「意外」


每次到超級市場買菜必定要特別早出門,希望盡量在上午9時前回家,情願與趕返工的人爭,也不願被太陽熱溶。每次早上做完農務或家居清潔維修等工作,都要沖凍水涼,雖然只是早上9時許,也嫌水不夠凍;這是我們來美這麼多年來罕有地大清早就要為自己降溫呢。因為天氣太熱,蟻兒們都徵用我們的家作避暑中心,正要在車房找瓶滅蟻藥水時,發現藥水的膠樽已熱溶了;這是一回罕見的「意外」。罕見事件不但在車房出現,還發生在屋內呢!我們本想把存放在近窗邊櫃內的花肥粉拿來用,怎料打開膠袋包裝,發現花肥粉因太熱溶化了變成糊狀。最罕見的還是發生在閣樓(attic)的意外——熱水爐是在閣樓裡的,其水箱的開關掣和連接柱都是膠製的,因為太熱溶化了連接柱,開關掣便脫落了更令水長流。水由天花流到牆身再到地氈,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我們從沒想過意外可以這樣發生的,回想起來也覺得有點滑稽。


除了太熱,還有太乾旱。每年6月都總有一場大雨滋潤大自然,讓它好作準備迎接78月的旱季。雖然說是旱季,但間中總會有場大雨讓大家可以喘息一下。可是2022年由5月至8月,這裡足足有三個月都沒有下過一場正式的雨。每次天氣預告會落雨、打大雷、閃電、烏雲密佈,我們會馬上把家中所有大水桶都拿出來準備「裝水」,以為可以為一星期內多天超過華氏100度的酷熱降降溫,為大自然補補水,可是願望仍然落空,後來我們都不看天氣預告了。由於我們住於較偏北的地區,每次聽到別人的區域有場小雨,都會心生「嫉妒」。


前後園的草坪和園中的花和瓜果因為太熱,部份都焦死了;中午時需要為栽種的植物額外補水。在美國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那天,未天光就趁天氣不太熱時去了一次遠足,發現樹林裡原本翠綠的植物有些都枯乾了,甚至求生力強的野草也不能倖免。


熱浪下的供電壓力


近來有一種強烈的人類與大自然爭資源的感覺,大自然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人類豈可任意調配和揮霍?本來可以開著大冷氣、沖多幾次凍水涼或淋多幾次房子的外牆,就可以降低「難頂」的高溫,可惜供電公司怕人人搶電用而增加原本已緊張的電力負荷,引致電力中斷和交通癱瘓等,故此,供電公司都要求大家於最熱時段(下午2時至9時)幫忙節約用電。另一方面,由於大旱,縣(county)政府都發出節約用水通告;也有政府部門呼籲和教育大眾如何節約用水。[1] 可是,如果我們響應這些呼籲,就得捱熱;還要面對管理公司投訴令草皮焦死和日後需花錢花時間重鋪草皮,甚至被罰款。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就呼籲有需要人士到避暑中心、商場、公共圖書館避暑及教大家了解因炎熱天氣而引起的致命疾病。[2] 畢竟炎熱高溫在全美國是與天氣相關而導致死亡的第一殺手。[3]


多宗山火恰巧發生在熱浪期間,帶來了2022年最熱的溫度,[4] 多處地方發生山火,如名勝Yosemite National Park,德州的Chalk Mountain等,均造成許多的生命和財物損失。炎熱高溫乾旱天氣的持續又增加了引發山火的風險,如是者不斷惡性循環。罪魁禍首是全球暖化?誰又是造成全球氣候轉變的始作俑者?


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指出減低與農業相關的甲烷排放量有助對抗氣候變化,由於農作業是甲烷排放主要來源,如能改善稻米耕作和飼養生畜的方法、致力減低人類對肉類的需求並選擇從植物中吸收蛋白質等等,都會有助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5]


另外有團體指出科學界不少人士認為,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14.5至16.5%,導致重大環境退化(如失去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砍伐等)。有關團體建議人們多些嘗試植物性食譜,減少人類對肉類、乳製品和蛋的需求。他們認為透過選用植物性膳食(plant-based eating),是最有效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並能對個人健康和環境帶來多種好處,同時亦可顯著地減少動物在工廠化農場(factory farms)裡受苦的情況。[6]


也有團體提出,在全美國的農業用地中,80%用於飼養動物和種植飼料,也有近一半的水在美國是用於飼養動物。而在工廠化農場中,擠滿了數以十億計的雞,火雞,豬和牛,無論在動物消化過程中,還是在數英畝的化糞池裡,都產生了大量甲烷。況且動物每產生一卡路里的蛋白質便需要投放一定的化石燃料(如石油和汽油,它們是造成氣候危機的主要氣體),而有關化石燃料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是植物生產一卡路里蛋白質的11倍。[7] 由此可見要付上很龐大的環境代價,才可以使市場的肉類供應充足,但換來的卻是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應如何取捨與平衡?


其實現在市場也有很多植物性(plant-based)食品和日用品,如洗頭水、護髮素、沖涼液、洗潔精、洗衣粉、衣物柔順劑、清潔用的百潔布和擦子、運動健將愛吃的蛋白質粉、牛奶和蛋、嬰兒紙尿片和濕紙巾、嬰兒配方奶粉等等。前陣子一家大型餐廳於全美國旗下的多間分店中,將植物肉香腸加進餐單裡,讓客人有多一些非肉類的選擇。新款香腸被命名為Impossible Sausage,每份含6克蛋白質,比一般香腸少45%卡路里和60%脂肪。[8] 雖然新的營商手法一推出,在網絡招來不少負評,但亦有資料顯示,於2021年植物性食品的銷售額達74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54%,[9] 這是否證明了植物性產品將會愈來愈在市場上佔優?也許仍有待更多數據證明。


植物性食品的確受一些人士歡迎,有團體就建議每週吃一餐植物性食物運動(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10] 行動包括在一年內每週少吃一個漢堡包,並改為吃植物性食品(相等於汽車減少行駛320英里路程),整個家庭在一週內選一天不吃肉和芝士(相等於不開車五星期)。假如家家戶戶都樂意響應,把以食肉為主的膳食模式稍為調節一下的話,相信可以減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變化的狀況。


當然除了膳食方面,還有用電量、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因素會導致氣候變化,[11] 故此,我們都可從節省和善用能源方面著手,如考慮用車安排(以car pool方式外出、[12] 預先策劃行車路線減少開車次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選用綠色能源計劃(Green Energy Plan)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在許可情況下在屋頂裝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s)、在窗外加裝遮陽簾(solar screens)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等等。


其實只要多動腦筋,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減緩氣候變化的情況,但問題在於有多少人不嫌麻煩、願意為氣候變化出一點綿力?又有多少人重視(care)氣候變化的影響,願意成為持份者之一?



參考資料


“Take Action.”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age/2/.


“Earth Day 2024.”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earth-day-2024/.



(原文於2022年8月11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Outdoor Tips,” Texas Water Development Board,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twdb.texas.gov/publications/brochures/conservation/doc/WaterConservingTips.pdf.


[2] “Heat and People without Air Conditioning,” CDC,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5, 2024, https://www.cdc.gov/extreme-heat/risk-factors/extreme-heat-and-low-income.html.


[3] “Weather Related Fatality and Injury Statistic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weather.gov/hazstat/.


[4] Austin Snowbarger, “What We’re Watching: Weekly Disaster Update, July 25,” CDP, last modified July 25, 2022, https://disasterphilanthropy.org/blog/what-were-watching-weekly-disaster-update-july-25/.


[5] “Methane Emission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o Reduce Them,”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methane-emissions-are-driving-climate-change-heres-how-reduce-them.


[6] “Animal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hsi.org/issues/climate-change/.


[7] “The Climate Crisis and Animal Agriculture, Explained,” PETA,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peta.org/features/climate-crisis-animal-agriculture-explained/.


[8] “Cracker Barrel Offers Impossible Sausage Made From Plants, a New Option for Guests at Select Stores,” Cracker Barrel,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8, 2021, https://blog.crackerbarrel.com/2021/09/08/cracker-barrel-offers-impossible-sausage-made-from-plants-a-new-option-for-guests-at-select-stores/.


[9] Anna Starostinetskaya, “Plant-Based Food Sales Up 54 Percent to $7.4 Billion Since 2018,” Veg News, last modified March 28, 2022, https://vegnews.com/2022/3/plant-based-food-sales.


[10] “Take Action, 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 Earthday.org,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lant-based-once-per-week/.


[11]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 EPA, last modified April 11, 2024, https://www.epa.gov/ghgemissions/inventory-us-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sinks.


[12] Car pool是指多人共乘一輛交通工具,以節省開支,亦符合環保原則。

害怕錯失機會和逃避自由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7/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提起壓力、焦慮、不安,你會聯想起甚麼事情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福爾摩斯和拉赫壓力量表 」(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顧名思義,這心理測驗是用於衡量一個人受到壓力的程度,此測量表是由精神科醫師霍姆斯(Thomas Holmes)和雷赫(Richard Rahe )於1967年研究而成的,他們檢查了五千多名病人,最後歸納出四十三種可能引起生活壓力的事件,例如離婚、家庭成員死亡、財務狀況出現變化……但你可能意想不到,其中一項會導致壓力、焦慮的事件是休假!

對於忙得不可開交的人來說,「休假構成壓力」好像是風涼說話,但事實確是如此。首先,現在通訊科技發達,即使休假期間,人在千里外,你可能仍然參加Zoom會議、回答電郵、處理工作、傳送文件。有些人不願意參加「鴨仔團」, 而是喜歡自由行,但自己安排行程、交通、節目,真的是大費周章,若果出現狀況,便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筆者正是屬於上述的兩種人,但我還有一個額外的負擔,我喜歡攝影,故此每次出門前都好像要行軍佈陣,我要配備超長鏡頭去拍攝野生動物,要攜帶廣角鏡去拍攝風景,又要用魚眼鏡去拍攝建築物,亦需要微距鏡去捕捉花卉和微小物件的風貌,還要預備林林總總的配套,包括了大小三腳架、濾色鏡、照明系統……

有時候機場安檢人員要求我將所有攝影器材由行李裡面拿出來逐一檢查,你可以想像到這是多麼不方便。不消說,無論我到甚麼地方,滿身都是掛滿大包小包,有朋友曾經取笑我說:「你好像是特種部隊的成員。」自己搞了那麼多「大龍鳳」,只是因為害怕錯過了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機會見到的良辰美景。

「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將本來是令人神經鬆弛的休假變成了壓力的源頭,這概念是由行銷策略師赫爾曼(Dan Herman)於 2000 年提出來的,原本的意思是泛指錯失任何機會,隨後麥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稱這概念為「害怕錯過」,這類似中文的「蘇州過後無艇搭」描述的狀況。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在社群媒體中人們害怕錯失與人互動的機會。後來這概念延伸到旅行,這是形容旅客經常會因為在行程中遺漏了景點而感到焦慮,有時候旅行焦慮比工作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你可能一生中只會到某地一遊,但在工作崗位中你會有第二次機會補救遺漏或者錯誤。

面對數量龐大的景點而難以取捨,再加上繁複準備的重擔,我當然會感到疲累不堪。有時候,我反而會因為別人為我做了決定而感到高興,也許這就是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所描述的「逃避自由」,他認為,雖然一般人都嚮往自由,但自由也可能成為焦慮的根源, 於是乎,人們有時會試圖逃避選擇所帶來的責任。我經歷過很多次這種心理狀況,以下是幾個例子:

許多年前,我和太太參觀了赫斯特城堡(Hearst Castle),這是一座位於加州中央海岸的歷史建築,這座超級豪宅是出版業大亨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宅邸。在出發前我構思要採用甚麼器材和角度去取景,隨後知道赫斯特城堡是不准拍照的,我心想:「真好!他為我做了決定!」

兩年前,我和太太到阿拉斯加旅遊,旅程的其中一站原本是去卡特邁(Katmai)國家公園觀賞棕熊捕獵三文魚,但遊客只能夠乘坐小型飛機,才可以到達這偏遠地區。太太與我發生了爭論,她對乘坐小型飛機有點懼怕。幸好後來飛機師通知我們,因為天氣狀況欠佳,飛機不能起飛,我們當然無需要爭論下去,天氣為我們做了決定!

去年我們到夏威夷茂宜島旅行,其中一天我們參加了一個觀賞鯨魚之旅,出發時間是早上六點,在同一天我們原本又參加了一個觀星之旅,出發時間是下午,回程時間是半夜。在觀鯨之旅結束之後,我們互相嘆氣,說這將會是艱苦的一天,明早又要清晨起床,去追趕下一個節目。突然之間,觀星之旅的導賞員向我們發出短訊,說因為山頂大霧,所以必須取消節目。我們不但完全沒有掃興、失望的心情,而且感到如釋重負。再一次,造物主為我們下了決定!

慢條斯理和走馬看花是兩個極端,老生常談的說法當然是要取得平衡為佳,但這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性格傾向的催逼,若果我不能自制的時候,那麼別人為我做決定也許是好事。有時候,失去了選擇的自由,可能會重獲自由!失去了觀賞良辰美景的機會,也許是上帝給予我休息的機會!

有得揀……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1/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不少香港人看到「有得揀……」這前半句話,也能立刻配上下半句。曾幾何時,我們真的盼望或相信「有得揀」。而事實上,「選擇」是銀幣的兩面、利劍的兩刃;有人能持之而勇往直前,有人卻懼之而封殺退步;自信者喜歡,無能者害怕。

英國提前大選,其實,有不少人也猜測到現屆首相會提前選舉,卻絕少料到竟提前至7月初。但知情人士,即是現屆政府的要員,在執政民望極低的情況下,在改選之前竟不是同謀選舉對策,而是相繼在宣佈改選前下注博彩。[1] 只顧謀取個人利益、蠅頭小利的官員,大概也能反映現時執政黨的素質及能力。

若你是「老闆」,大概你也能英明地作出正確的選擇。這一批「員工」雖然已在「公司」崗位上執勤了十多年,也許對一切運作或架構,已有一定的掌握、熟練。然而,正正是在一切看似駕輕就熟,就變得不思進取,不求爭取表現,但求有日過日,聽不到民聲怨道,只沉醉於吹捧掌聲。

爭取「表現」成了⻆力者的日常或必要的工作。「老闆」在生活中把一切事情看在眼裡,就能把握手上的選票,選擇最佳的「公僕」。這大抵就是民主可貴的地方。

在倉猝的預選期,候選人均各出其謀爭取或博取「老闆們(選民)」的歡心。每天早上BBC都會追訪候選人,不是某參選人坐在長途的公共客車(coaches)上接受訪問,表現出他是清廉(不坐私家車或火車),並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聚會;就是某參選人及相關人士,在一般的平民咖啡廳內進行早餐例會,避免在辦公室內偌大的會議廳中開會,予人有距離、超然、疏遠之感;又或者是現屆首相在大選前數天,接受電視台訪問,其虛擬背景也是一間普通不過的超級市場。[2]

當然,這等行徑不過是一些吸引人眼目,甚或是故作親民的舉動,來得是有點虛假,這是一般人也能看穿的技倆。但作為被選者,為成功「受聘」,多作一些「門面」工夫來討好「老闆」也不為過。這不僅是民主可貴之處,亦是它「可愛」之處。

盼望我們的城市能有一天變得更「可愛」。

 


[1] 〈英國大選|保守黨下注門 數據總監押注數十次被揭〉,星島頭條,2024年6月24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world/3356907/

[2]  Chris Mason, Kate Whannel, “I've not given up on winning, says Rishi Sunak,” BBC, July 1,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6p2l1ln7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