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毛記電視 (三)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7/04/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很多人喜歡看毛記電視,因為其節目諷刺時弊,十分抵死。其實攪笑是港人的強項,因為香港人日常生活壓力大,能夠放鬆娛樂一番便是最低要求,因此王晶的屎尿屁電影歷久不衰。
 
然而筆者認為在攪笑之餘,其節目背後也可否多一些討論空間呢?為此,我推薦人稱波叔 (Sacha Baron Cohen) 的電影。不過,看的時候真的嘔心,因為波叔電影的屎尿屁指數比王晶更高,但內容會探討宗教哲理,人生意義,種族共融,民主批判等,把電影提升至更高層次。
 
其實波叔一點也不簡單,畢業於劍橋大學,作品不但得到業界認同,而且屢獲獎項。在影藝之餘,亦關心社會,於2015年捐了約港幣八百萬,作為慈善用途。
 
特別推介他的電影《大鈍裁者》(The Dictator),此片在多個地方上映時,不是需要大量刪剪,就是被禁止放映,但當中對西方民主社會的鞭撻,及不同種族的求同存異,都有可觀之處。
作成功的節目主持有著不同元素,有些出位另類,令觀眾看得過癮;亦有字正腔圓,說話一針見血,再者皆備的,我選Howard Stern。
他其實在電台打滾多年,是年薪天價的明星,節目內容能人所不能、敢人所不敢,唯因內容敏感,節目只能於有線電台播放。亦因節目出位及備受爭議,所以多次被 罰款,但不減其風采,受歡迎程度日增,並屢獲殊榮。直到2012年,在加入「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AGT)這個大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成為首席評判後,他正式「入屋」。對演出者的評論,Howard很多時和其他評判的觀點不同,但多一語中 的,有時尖酸刻薄,亦會循循善誘,唯其用詞之精準,值得學習。
 
要看他早期作品,可參閱《Private Parts》一書,或者同名的電影。近期的表現,除了電視節目AGT外,亦可以收聽他在Sirius電台主持的節目。
已故華人神學家楊牧谷在《做個有用人》一書中發出三個問題:
1) 你聽到世界的信息嗎? 
2) 你對周圍的社會,還有信息嗎?
3) 你有沒有自己的言語?
 
一年下來,顯見毛記電視聽得到香港人發出的呼喊,在節目中以嬉笑怒駡的方法反映出來;再以不同的人物和字句,以自己的言語說出,如「真.香港人」。然而更重要的是第二個問題,在娛樂及反映之餘,這個媒體對周圍的社會有甚麼信息。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十年》盛載了不同的信息,以先知的角度,審視未來的香港,除了香港人的憤怒和喊叫外,更加上了先知阿摩司的說話,把影片提升了層次。

 
毛記電視的出現,為香港觀眾帶來驚喜。筆者連寫三篇,希望其在娛樂之餘,亦能帶出議題,用嘻笑怒罵的手法,加上一點思考,提高節目層次。
在此順祝毛記電視週年台慶成功!
 
關注範疇: 
傳媒

相關文章

鏗鏘說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8/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閒來無事看電視,看的是港台節目。

先來利申,筆者在過往曾替香港電台及電視作客席主持,少不免對其製作有點感情,但現實亦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港台節目有歸屬感,是因為其節目內容與市民大眾的生活,無論在文化藝術,抑或時事評論,都息息相關。

最近經常看的節目,是《鏗鏘說》。每集主持都找來不同嘉賓,透過兩人觀看《鏗鏘集》歷年的節目片段,分享大家對香港從前的印象,從而見證當中的轉變,於成長中探索細味人生的種種。受訪嘉賓包括不同界別的人才,計有夏佳理、袁國勇、尹光、莊文強、羅范椒芬、莊梅岩、侯志強和我現在推介的林本利。

林是我中學的師弟,在大學主修經濟,之前於理工大學任教,提早退休,開設教育中心,向大眾教授理財之道。

他在節目中娓娓道來成長的經過、對事物的看法,和價值的判斷等。有趣的是在節目中,看到一段於90年播出的《鏗鏘集》,講述保險從業員如何努力向上,賺取金錢的經過。我仔細一看,其中一位受訪者是我所認識的,試把他從前的言論和現在的情況,和林本利的言行比較一下,看到二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話說這位保險從業員,是我朋友的朋友,出身寒微,但憑一股努力,活出「獅子山下」的精神,有一番作為,片段中所見,他應該採用了在80、90年代世界有名的正向思想大師Tony Robbins一書《激發心靈潛力》(Unlimited Power) 中一些技巧來刺激同事對金錢物質的追求,達至在世人眼中成功的境界。

反觀林本利,以經濟理論上學到的知識默默耕耘,儲錢買樓,不需外表風光,但求內心平安,生活簡樸,把錢財適當分配,向有需要的作出捐助,甚至逹到收入百份之四十,如此行為,榮神益人。

我在10多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在節目中亮相的保險從業員。那時的他,亦會間中在港台做節目客串,有時找我談談,交換心得。我向他介紹Stephen Covey 的4Ls 即Live, Love, Learn, Leave a Legacy,也成了他的座右銘。

然而,有了地位,有點財富,有些名氣之後,便更能看到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及其風骨。

林本利除了積極幫助有需要的人外,遇到不公義的事,會主動發聲,因而得失了一些權貴,但他是錚錚漢子,在節目中說句「這是他的尊嚴」一話,令人敬佩。

至於那位保險朋友,我最後見他時,已是多年前,與他討論王維基「香港電視」申請牌照的是非。作為香港市民,他說應該支持的,但他當時已擔任政府一些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只好做個浮士德,保皇黨,出聲反對。之後這幾年,據朋友說在他師父領導下,其所作所為,令一班認識多年的昔日好友,搖頭嘆息。

走筆至此,想起孟子說的幾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香港現在多的是指鹿為馬的偽君子,少了腰板挺直說真話的大丈夫。

噢,猛然醒起,自己在20多年前也在《鏗鏘集》出現過,談及宗教事宜,若果能夠重溫片段,談談至今變化,亦一樂也!

《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張志儉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4/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一個月,香港的學校由大學到小學,都出了一些問題,計有大學生被校方下令退學,終身不能重返校園,中學老師報警指控中六學生在校門外阻街,又有小學老師跳樓自殺,控訴校長辦事不公等,更有甚者,有中學教師參加培訓講座時,被推銷購買樓盤,亦有校長會包場請睇在內地大賣但在港票房失收的電影。如此種種,令在教育界默默耕耘,盡心盡力真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蒙羞。

毋忘初心,為何教育?

就是為了下一代,有教無類,盡心盡力培育有用的人。

筆者在此介紹一套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供大家欣賞,片名是《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是2007年的電影,記敍了一名女教師Erin,在九十年代於美國一間中學的教學生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成功地培育了一群在某些教師們眼中的「籮底橙」。

話說那位老師,初入職時任教英文,而學校本是地區名校,但因為近年來收了其他種族學生,發生了一些紀律問題,名聲稍為下降。學校因此作出轉變,把學生分類,大致定為精英班和補底班,而Erin就是補底班的英文老師。

故事就如大家想像中發展下去,老師用盡心機,但學生不領情,同事冷嘲熱諷,甚至家人也發出怨言,希望Erin放棄,然後搵份好工。然而她排除萬難,以愛學生如子女為目標,不求高分達標,但願春風化雨。就如John Maxwell的名句所說:學生不會關心你懂得多少,直至他們懂得你關心多少(Students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其中一幕,講述學生們的悽慘背景,Erin除了同情學生之外,更提升他們的同理心。於是一起外遊參觀。不是去認識本國文化,抑或放眼世界,學習其他語文,而是到「大屠殺博物館」,細讀每一個受害者的生平,明白在這世界有人比他們活得更苦,不要只懂得怨天尤人,令他們醒覺,最後發憤圖強,在學業上努力。

之後Erin的努力雖然暫時得不到校方的贊同,仍勇往直前,為了使這群問題學生從黑暗的街頭回到課室,她出錢出力鼓勵學生閱讀,並寫下日記,結集成書出版。而同學們和老師的努力,受到認同,讓大眾重新回到「教育是有教無類」,「老師是靈魂工程師」,這兩句老話的真正意義去。

在片中飾演Erin的是兩屆奧斯卡影后Hilary Swank,據說她看畢劇本後大受感動,自願降低片酬,拍出了這套振奮人心的電影。

我十多年前初看此片已覺感動,昨晚重溫仍然熱淚盈眶。是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相信年青人,自己以身作則,培育未來領袖的教育工作者。一些以本身利益為先,在教育界胡混的,我勸你早點歸去,不要再在地球流浪了!

大頭B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1/02/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大頭B」是我大學一位同學年輕時的花名。到了外國唸大學時,人人叫他做Stephen。屈指一算,也跟他相識了40年,但其實還可以久一點的。因為藉著WhatsApp群組,找回不少小學同學,其中一人保存了當初能夠順利入讀小一的同學名字,當大家興奮地尋找自己名字之餘,我看到了Stephen的名字,包保沒錯,因他是福建人,英文全名是Co Sei Ted,中文叫許書哲,即是說若然大家同唸一間小學的話,便相識了50多年了。

他說因為交通問題,所以入讀了另一間小學,但10多年之後,大家相識於大學,還同屋共住了三年,朝見口晚見面,直至畢業他留在美加,我返回香港,幾年之後,接到長途電話,說他要結婚了,還邀請我當兄弟,見證了他結婚生子,家庭美滿。這些年來,每當我到美加,或者他一家回港,都會抽空一聚,直至最近兩年,他患上癌症,早前返回天家。

得知Stephen離世的那一個晚上,我獨自在家中看電視,播的是關於溫拿樂隊成長經過的《兄弟班》。是的,Stephen年輕時高大英俊又喜歡唱歌,有點像鍾鎮濤,所以「大頭B」的稱呼實在相當合適。

電影只有約100分鐘,要包括幾十年溫拿樂隊五位成員由認識到成名,之後各自發展,最後走在一起的豐富內容,有點走馬看花,但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我,卻看得津津有味。最後他們在演唱會唱著《千載不變》一曲,使我緬懷與Stephen幾十年的兄弟情誼,也不禁流下淚來。改寫了鄭愁予幾句新詩,在群組分享了以下幾句:

風疲倦了   有海托住
海疲倦了   有堤托住
Stephen疲倦了   在父懷裡
在天家中
我倆必定重聚

是「神」或「上帝」?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7/12/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清理雜物時,尋回一些舊照。細心翻看,對好些教會活動照片甚有感受。其中一張攝於30多年前教會夏令會,我擔任組長,和組員合照。仔細一看,大家現已各散東西,我在網上搜尋眾人近況,發現其中一位當年的小妹妹,現已成為神學院教授,再找她的著作一讀,更豐富了我對浸信會歷史的知識。

書名是William Dean and the First Chinese Study Bible,作者是陳頌恩。她年幼時入讀基督教學校,跟父母返教會,除了學習神的話語外,小小年紀的她在讀聖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學校跟教會的聖經,有兩個名稱,大有分別。校內的聖經稱呼創造者為「上帝」,而教會的聖經把祂叫做「神」。另外,就是「浸」和「洗」的分別。

這問題日後成為了她博士論文的一部份,她亦研究了在中文聖經導讀本下了相當工夫的粦為仁牧師(Rev. William Dean)的生平事蹟。

粦牧師在翻譯時,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聖經本色化,避免變得像現代人所說的「堅離地」,因此他盡量用令中國人容易明白之方法,把聖經內的話語以中國的歷史和價值觀表達出來。例如說到挪亞方舟大水災時,粦牧師便引用大禹治水的歷史作解釋。他亦把儒家思想中的孝順來說明人神之關係。至於把創造者翻譯為神,就更加曲折。粦牧師除了參考英美兩地的聖經學者之看法外,亦研究了太平天國在其中的影響,更涉及浸信會對政教分離的看法。

原來當時太平天國的創辦人洪秀全曾接觸基督教思想,創立拜上帝會,自稱上帝之子,耶穌之弟,主張以基督教真理代替儒家思想,以「上帝之子」替代「天子」,希望把基督教成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粦牧師看在眼裡覺得不妥,認為信主是不能強迫,聖經乃神的啟示,不是人的作為,胡亂演繹,經過多番推敲,把創造者翻譯作「神」。

至於是「浸」或「洗」的問題,作者在此賣個關子,為的是盼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翻閱這書,從中獲得答案。

其實中國人的文化及價值觀,和基督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只要細心觀察、思量,少用聖經術語,多講日常說話,配以適合例子,就能把福音活潑廣傳,完成大使命。

老鷹樂團的加州旅館 (Hotel California)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0/11/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Bohemian Rhapsody(《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一片中,觀眾都看到Freddie Mercury對音樂的看法和堅持,其中一個爭拗點,就是和唱片公司高層辯論對“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的看法。

一般來說,流行音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歌曲不可太長,三分多鐘已是極限。為甚麼呢?原因是歌曲的流行程度與否,決定於電台播放的頻率,而電台的主要收入,當然是靠廣告,所以用了三分鐘播了一首歌後,接著一兩個廣告便是最理想的了。然而歌曲太長的話,電台播廣告的時間便相對減少,收入便會下降,所以“Bohemian Rhapsody”長六分鐘,電台是沒有興趣多播的,所以Queen也只能把這首歌放在獨立電台首播。不過,這歌實在太出色,聽眾紛紛打電話給電台點唱,之後便變成歷史經典了。

其實在70年代樂壇,除了Queen這首“Bohemian Rhapsody”外,還有一首六分多鐘的流行曲——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其流行程度和“Bohemian Rhapsody”不遑多讓。然而這首歌背後的一些傳說,大家又知否呢?

就以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來說,有人認為dust是指Angel dust(天使塵),它是毒品的一種;而Beatles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被指為在那個迷幻年代內歌頌LSD(迷幻藥)的歌曲。那麼“Hotel California”呢?我們就抽出歌曲內幾句歌詞分析吧!

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
'Please bring me my wine'
He said, 'we haven't had that spirit here since nineteen sixty-nine'

這句歌詞比較難明,為甚麼客人要喝酒的時候,酒保說自1969年起便沒有酒賣呢?初時有人認為可能是越戰關係,所以把酒賣光,但這解釋毫不合理。原來Spirit除了解作酒精外,還可以釋作聖靈,Holy Spirit。但就算這算釋合理,又和1969年扯上甚麼關係呢?

原來在1969年,有一件事發生,就是第一本屬於撒旦教(Church of Satan)的聖經出現。我年前在三藩市和朋友吃晚飯,飯後他載我兜風。來到一個富貴住宅區。他停下來,指著其中一間屋,說此屋大有來歷,是全世界第一間撒旦教會。明白了,這教會佇立在三藩市,而三藩市位於加州,那麼便是Hotel California了。

之後還有這幾句:

And in the master's chambers,
They gathered for the feast
They stab it with their steely knives,
But they just can't kill the beast

在酒店開餐,大吃大喝,本是平凡不過,但這次卻未能成功。有人以為菜刀不夠鋒利,又或者野豬太大,斬不下去。但其實留意Beast這字,看看聖經啟示錄十三章18節,便知道beast的真正解釋。

當然,上述說法有人相信有人否定。筆者在80年代看過一個電視訪問,主持人問Eagles成員Don Henley 如何創作這首歌時,他的答案令人震驚。他說此曲的創作過程不屬自己,乃經過channeling(通靈)的。

信不信由你,但聽歌時多留意其創作背景及歌詞意義,都是重要的。當然,不論是毒品、撒旦教、通靈的經驗,都不是我們該追求,甚至是應該遠離的東西。然而這些東西總是不經意地充斥在流行文化裡,在不知不覺間就向我們傳遞了一些訊息。當我們不斷重複地聽著熱播歌曲、看著賣座電影的時候,也可能不自知地接收了這些世俗的訊息。流行文化的力量、對我們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小覷,了解一首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也能幫助我們小心選擇、篩選接收甚麼訊息。

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 (Bohemian Rhapsody)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7/11/2018

圖:翻攝自網路

我1991年開始在香港大學工作,負責培訓老師,除了日常教學工作,還需要到老師任教的學校觀課。

還記得那年11月的一個清早,我駕車往學校途中,收音機傳來一個消息,Queen的主音Freddie Mercury死於愛滋病,終年45歲。我聽後悶悶不樂,把車停在路旁,閉著眼緬懷Queen的音樂,及70年代的美好時光。

當很多人認為80年代是香港的黃金全盛時期,我會補充一句,70年代的香港,更加值得懷念。短短十年,奠定香港以後幾十年的繁榮。

就以娛樂工業來說,70年代是破舊立新的,我們有許氏兄弟從電視跳進大銀幕的《雙星報喜》,和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把港產粵語片從國語片中奪回優勢,登上大雅之堂。此外,許冠傑的廣東歌,亦開始流行,此後廣東歌便霸佔了樂壇。

還有最近離世的金庸和鄒文懷,都是70年代香港娛樂工業的重要人物。鄒離開了邵氏,創立嘉禾,引進了李小龍,三腳平天下,把中國功夫,港產電影,從彈丸之地闖入了世界市場。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書劍恩仇錄》和《倚天屠龍記》分別在70年代改編為電視劇,瘋魔了整個東南亞,而那時念中學的我,除了沉浸在本地娛樂文化之外,亦大量收聽外國的音樂,其中一隊最欣賞的,當然就是Queen了。

40年過去,在戲院中看《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Bohemian Rhapsody)這電影時,令我帶笑亦帶淚,重回70年代。

以戲論戲,很多外國影評把這電影和《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 比較,筆者曾於2015年11月24日此欄點評過這電影(按此進入文章),認為後者肌理豐富,內容扎實;而本片則較如流水帳般,點到即止。

我看兩者有很多相同之處。《衝出康普頓》一片說及美國的階級衝突,權勢關係,最後一場洛杉磯大暴亂,反映了至今仍未解決的種族問題,而當中樂隊成員的恩怨情仇,描繪得有血有肉。

跟《衝出康普頓》一樣,本片也以大城市開始,由Freddie Mercury在希斯路機場工作的小子,慢慢和其他成員一起打拼,名成利就的經過,中間夾雜著外來難民與本地人的文化衝突,成員之間對創作的不同看法及堅持,及Freddie在兩性之間的糾纏等。

到了最後20分鐘,是Queen最後一次復合演出,於1985年的Live Aid,是世紀盛事,參與的位位都是天王巨星,那次的音樂會是為了籌款捐助給非洲難民,而整個音樂會在不同國家以衛星轉播,我當年也在明珠台看了。當中被認為最精彩的演出就是Queen。但我那時雖然欣賞他們的演出,惟不透徹了解演唱那幾首歌的原因,現在看畢電影,便全然解開心中結,人說Freddie Mercury是極度個人中心,其實他還喜歡與樂迷互動,對家人、愛人,及樂隊成員,都懷著感恩的心,人生至此,就像“Bohemian Rhapsody”歌詞最後一句: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any way the wind blows。

現實比你想像的美好 (Factfulness)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7/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齡,便盤算著退休後可以怎樣打發時間。暫時還未有決定應該做些甚麼,但卻知道一定不可以做那些行為。

我的其中一個通訊群組,成員包括了一些中小學校長,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正如很多群組一樣,我只是希望利用網絡互通消息,避免論及宗教和政治,免傷和氣。但當中有兩位退休校長,喜歡傳來偏頗資訊,撕裂香港。群組內成員為了顧全大局,少有回應,然而他倆卻樂此不疲,繼續將訊息發來。我每天只好花時間刪除此等訊息,免得動氣。

其實,各人在不同事情上都有自己的立場,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把訊息轉發給他人,就要小心了。因為當你轉發時,便把自己的名字也押上去,可惜網絡上充滿虛假訊息,在沒有fact check(查究事實)下便貿然轉發,轉發者便成了幫凶。若是小事一樁,可以一笑置之;但若令社會不安,轉發者就成為了同謀。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介紹在2018年出版的書籍中,被視作其中一本最重要的書,就是由Hans Rosling(上圖人物)撰寫的 Factfulness。此君是大學教授,專門研究環境和健康兩大項目,他以深入淺出的方法,用數據除去大眾,甚至專家對一些事情的固有看法。可惜的是他於2017年因病離世,但這部著作卻深遠的影響了許多人,它亦成為本年度必讀的書。

Rosling的研究指出,一般人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類:發展中及已發展國家,其實這種想法已經過時,因為它會令研究的立論跟現實情況出現大的偏差。他指出應以收入,把國家分成I、II、 III、IV四個組別,再作仔細研究,這會幫助我們得出不同結論。

本書共有10章,每章談及一個錯誤的看法,然後指出如何克服有關問題,撥亂反正。前文所說的,未經證實便把錯謬訊息廣傳,便是影響大家看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當我們細心閱讀全書,隨著建議的方法思考真實和數據時,便會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史托納》與《曾幾何時》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0/07/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隨著世界盃曲終人散,大家的眼睛可以從螢光幕返回書本裡去,趁著這個暑假,介紹兩本書,一中一英,給大家閱讀。

 

史托納》(Stoner) – 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我1991年在港大工作,偶爾在書局碰到這本書,看看介紹,主角是大學教授,既然和自己的職業有關,便欣然購買,匆匆翻來一讀,提及大學內的人事鬥爭,那時的我初入職,不懂行內規矩,因此沒有細讀。直至現在,差不多到退休年齡,在收拾書桌時重會這書,竟然看得津津有味,上網翻查,原來這書近來再版,還被譽為當今最佳小說之一,因此特意向大家介紹。

本書主角叫Stoner,父母是農夫,在一次機會下進入大學,修讀農務,但被英國文學教授之教學方法燃點了內心的渴望,轉唸英國文學,之後跟隨老師,成為教授。

書中內容涉及不同層面,有師徒關係、朋友情誼、家庭倫理、婚外情等人生五味架。而描述最深入的,是那段主角和同事間的工作關係。因為他的堅持不讓步,令系主任的學生過不了關,種下禍根,令他被刻意整頓。筆者認識一位同行,教學出色,著作豐富,還兩次拿到大型研究基金,在申請終身教席時獲得外界審查員一致推薦,卻過不了系內一關,無緣升職,險些在約滿時不獲續聘。多年之後,當時攔路的高層相繼離去,朋友亦早已退休,我問他如何在那段難關中保持泰然,他輕輕拋下一句:「我對自己滿有信心。」Stoner 的一生躍然於書中,讓讀者回望自己的人生,假若有類似經歷,不自覺便引起共鳴,然後仰天長歎,C'est la vie(That’s life/人生就是如此)。

 

曾幾何時黃穎君

曾幾何時黃穎君(Burmie)是我的學生,在香港大學主修通識科,屈指一算,轉眼10年。還記得在她到學校實習時,我觀課後跟她詳談。她的目標清晰,就是不會留在教育界,而是在娛樂圈發展她的事業。畢業後她繼續修讀碩士又參選香港小姐,最後成功投入電視圈作主持,到了現在,還寫起書來。

在這個年代,人人大膽出書自稱才女,其實書中圖片多過文字,以樣貌作招徠的書本比比皆是,但Burmie 這本有點不同,以人生、成長、友情、愛情、親情五個章節探討上述人生必經議題。我有幸窺見部份內容,回想當年與她及其他同學們在課堂上的熱切討論,有幸成為他們成長的一部份。如今有人謹守崗位,春風化雨,身教言教發光,亦有像Burmie 的,在其他行業發熱發光,這都是作為老師的我欣然看到的。

(圖:翻攝自網路)

校園黐Gun檔案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8/03/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朋友最近打消把兒女送到美國升學的念頭,因為恐怕他們成為校園槍擊案的受害者,加上恐怖主義抬頭,美國成為被襲主要目標,一動不如一靜,還是留在香港考DSE,並希望此城財富年年有餘,到他兒女應考時,亦可免費考試,省回一筆。

其實美國校園槍擊事件,已有多年歷史。早在1999年,在科羅拉多州的Columbine High School,就有兩名高中學生襲擊校園,導致多人慘死,而他們亦在警方追擊途中,吞槍自殺。

事件發生後,引發很大衝擊,各方討論不絶,探究慘劇發生原因,而導演Michael Moore,在2002年拍了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港譯:《校園黐Gun檔案》)討論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當中除了指向美國人擁有槍械的問題外,更直指美國槍會勢力龐大,為了維持利益,以2nd Amendment (第二修訂案)說明美國人擁有槍械的自由。在近期佛羅里達州發生另一次令人心痛的校園槍擊事件後,繼續以此理由作辯護。

本文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在紀錄片中導演經過各方推敲,認定引致槍手殺人的原因,是他們沉迷一位叫Marilyn Manson 的歌手的音樂。若大家對美國的罪犯有認識,應該聽過「文遜家族」這個名字,其領導人有Charles Manson,是一個連環殺手,他及其信眾在1969至1971年殺了多人,被判終身監禁。

首先,Marilyn Manson當然不是歌手的真名,他用這個名字,實有其目的,而他的外號正是撒旦之子(Son of Satan),玩的音樂類型有Death Metal (死亡搖滾)。讀者看到這裡,可能覺得他真的十惡不赦。在紀錄片中,導演有機會和他對談,並問他若然可以回到這宗慘劇發生的學校對學生說話,會說些什麼?

讀者可以停一停,想一想,你會說什麼?

筆者多次在教師、家長、校長及社工培訓過程中,問同樣問題,答案都是千篇一律,如:「活著是精彩、人生有意義、活好每一天、愛你的鄰舍……」等答案,反而最精彩的答案,出自這位「邪惡歌手」的口中,他說:「我不會向他們說什麼。我只會聽他想要講些什麼,而問題正正是沒有聆聽。」

多麼精彩的回答啊!

現在社會的問題是成年人天天在講,年青人個個要聽;要同行,卻是一言九鼎;要了解,事實是我說你聽!社會撕裂,正因如此。

在教師培訓中,我提倡了一個理念,叫逆向師維(Reverse Mentoring,就是年青人做導師,成人作徒弟,例如在學校裡,老師可以找一個學生,向他學習一些他有你沒有的強項,像運動或是電競。久而久之,建立了關係,在言談中彼此明白,相互了解,才說得上同行。

 

 

電台節目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6/11/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 翻攝自網路

 

從前唸中學時,放學鐘聲一響,我便會衝出班房,趕著回家。同學笑問我為何這樣勤力,要立即歸家做功課?我答道:「非也,我是回去收聽電台節目罷了。」

依稀記得回家後,準時五點正,扭開收音機,聽香港電台的「青春交響曲」播放的流行歌曲,邊聽音樂,邊做功課,自得其樂。但現在的中學生,是否跟從前的我一樣,在電台聽音樂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現在的學生放學後不是要補課,便是往補習社報到,預備公開試。就算真的有時間聽音樂,也可以在互聯網,尋找喜愛的歌曲,不用準時坐定收聽電台節目。

那麼誰會收聽電台節目呢?以我所見,有兩類聽眾。一是的士司機,從電台節目中得資訊和一點娛樂,二是移民他方的香港人。為了緊貼香港發生的事,許多都會利用互聯網收聽香港的電台節目,而這兩類人,年齡都比較大。

如此一說,電台的前途不是「危危乎」嗎?

又不能夠這樣說,根據最近admanGo第三季媒介廣告統計,電台的廣告收入總額,多年來沒有太大改變,仍穩佔四個巴仙,所以電台不是夕陽行業,而在乎做的是節目是否吸引。

然而,看看節目的安排,見到絶大部份都以說話為主,少播音樂。當然,正如我本文開初所說,年輕人已不需要在電台聽歌了,但中年人呢?若然電台以中年聽眾為對象,又有甚麼音樂節目啱聽呢?噢,不是有《All the Way with Ray》這長壽節目晚晚深宵聽眾點播舊歌,懷緬一番昔日好時光麼?

對,既然懷舊是符合中年人回味的,又可否再多想一下呢?現在,逢週日十點,曾俊華主持的《薯片鬚Music》,播的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舊英文歌,加上他對這些歌曲的論述,對比六七十年代和這個新世紀的轉變,言之有味,很受聽眾歡迎。

我再想深下去,覺得除了如Uncle Ray的深宵音樂節目外,在黃昏或晚上播以歌曲為主的節目亦大有可為,不過播的不是那些年的民歌和流行曲,而是搖滾音樂?

何解呢?其實道理好簡單,每個中年人都年輕過,而少年燥動、叛逆輕狂的,都會愛上搖滾音樂,這幾年來港的搖滾樂隊如Queen、Metallica、Scorpions都能夠賣過滿堂紅,捧場客多是銀髪甚至是冇髪一族,一起Rock N Roll,便知道這個市場是大有可為。

因此筆者建議電台可以在黃昏或晚上十點前(因為中年人要早睡),來個專為這些聽眾而設的音樂節目,以播放搖滾音樂為主,應有不錯的收聽率。

筆者亦曾在電台主持節目,挑選一些搖滾音樂作間場,效果不錯。假若電台真的會開放這方面的節目的話,我願意毛遂自薦,擔任節目主持人,跟一眾聽眾分享搖滾音樂,重回年青時代的美好日子。

一切從興趣開始

張志儉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6/10/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女兒升上中一,朋友問她適應如何,她回應:「早了上課,遲了下課。除此之外,課程深了很多。」從前小學時,她多能自己做好功課,頂多是讓我檢查一下而已,但現在呢?更多時間是不懂如何完成家課,要向我提問。而最慘的是,有一些功課我也不懂得如何做。

例如中國語文,其中關於文言文及文法的,我也感到吃力。幸好現代科技發達,我好歹也能在網上找到答案,應付了女兒的功課。然而,我不禁要問:「這樣教中文是對的嗎? 我因此向幾位中文老師請教,得到的答案多是:「萬丈高樓從地起,打好根基,才有進步的空間。」

各位讀者,讓我考考大家,知道在中文文法裡面,什麼叫「賓詞」,什麼叫「謂詞」嗎?筆者自問中文能力並不太差,亦常以中文寫作,但當女兒問我上述問題時,我亦不懂。

是的,要學懂文法,打好基礎,書寫文章便準確無誤,但我們追求的是要文章暢順,有情有理,還是文法全然準確呢?

同事謝鍚金教援提倡高效識字法,鼓勵學生們寫作,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用圖像表示,總之內容先行,不要學生們因為循規蹈矩,寫一篇沒有錯誤的文章,但內容平談無味。要天馬行空,想像豐富,一切由興趣開始。

我認為學文言文也當如此行。女兒面對這麼深奧難明的文言文,心裡早已涼了一截。要網上搜尋,為的是要弄清上文下理。做好了功課,交差完成,已沒有興趣繼續深究、咀嚼當中含意,更遑論欣賞中文之美。

我並不反對學習中文文法及文言文,而是在甚麼時候學。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把這些東西學好。若果一開始便給學生一些他們在日常生活沒有接觸、深澀難明的內容,只會令他們對需要學的東西失去興趣,不求甚解地快快完成功課。

筆者在加拿大信主,在西人教會聚會,閱讀NIV(新國際版)聖經。到了後來,多一點追求,便轉看King James (英王欽定本)版本。更有甚者,對某些字句作更深入的瞭解及鑽研,便嘗試翻看原文,不恥下問。

學中文亦可如此,一切由興趣開始。初中時挑選幾篇經典的文言文,用日常運用的字句,學生理解能力以內的白話文,讓他們理解內容之後,更上一層樓,深入探討文章結構及哲理含義。

認識文化亦一樣,可以先從流行文化入手。和我同輩的很多說現在的廣東歌不好,不及從前膾炙人口的《獅子山下》、《愛在深秋》、《忘盡心中情》耐聽,當我問他對上一次覺得哪首廣東歌好聽,答案是陳奕迅的《幸福摩天輪》,都是上世紀的歌曲了!

常言道「活在當下」,也要緊貼時代。聽一首鄭欣宜的《女神》,配以Meghan Trainor的歌All about That Bass,同樣是對現代社會論述女性體態的批判。同學聽得明白,再介紹燕瘦環肥指的是哪兩個人,最後以白居易的《長恨歌》作補充,由學生的興趣開始,深入探討中國文化的詩詞,及其價值和現代社會的關係,不是更好嗎?

明日之子突破了甚麼?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1/10/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中國內地向來有很多歌唱比賽,比較為香港人熟悉的是《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又或是《蒙面歌王》等。2017年的夏天,又多了一個名為《明日之子》的歌唱比賽。顧名思義,「明日」是指將來,「子」是指到年青的男子。《明日之子》是一個偶像養成的節目,官方聲稱會用十年時間來栽培一個偶像。

偶像應該具備甚麼條件?從《明日之子》的三條賽道的名字看來,大眾對偶像的要求主要是:顏值、唱功及才華。無人會否認實力和才華,不過,說好是偶像,應該也無人會去否定顏值的重要性。如果有兩位參賽者進行終極決戰,兩者都是創作歌手:一個本身背景良好,加上外形不俗,性格活潑開朗,又會跳有會Rap;另一個則其貌不揚,個性內斂害羞,沒有受過嚴格的音樂訓練,不會跳只會唱,每一次唱歌的表情都沒有太大分別…… 很自然大家都會認為前者比後者更像偶像,成為冠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後者卻奇蹟地在是次比賽中奪取了冠軍。

在一個打正旗號要培養偶像的歌唱節目居然出現了奇蹟,連拿到冠軍的毛不易都不敢相信吧。當初他被問及如果他得獎了會怎麼辦?毛不易連這一個假設都不敢想,他衷心相信如果連自己都贏到比賽的話,這個比賽一定很爛,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實力沒有其他參加者強,他的長相不好看。其潛台詞是大家都知道,一個打造偶像的節目,即使有實力有才華,也需要有顏值。

結果,毛不易打敗了不少熱門人選,勝出了這場比賽。一路走來,在微博上關注他的人數已增至二百多萬。這班人都是被他的才華「圈粉」的,一首《消愁》的出現,歌詞中的八杯酒敬下來,震撼了不少經歷過挫折的人的心靈,讓他未獲獎先紅,更有音樂製作人說要與他合作。毛不易的歌曲打動了不少人,他的歌曲除了旋律好,亦時而有畫面感、充滿哲理,並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就如他第一首參加海選的歌曲《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歌詞毫不造作,現實得來又言之有物: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我的第一選擇不是去環遊世界
躺在世界上最大最軟的沙發裡
吃了就睡醒了再吃先過一年……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我會買下所有難得一見的笑臉
讓所有可憐的孩子不再膽怯
所有邪惡的人不再掌握話語權

 

這一首歌的歌詞無論放到何處,都可以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明日之子》突破了常人對偶像的要求,又或者說毛不易的才華太厲害,讓評判及支持他的人都被他的作品吸引過去,而不再在乎他的長相平凡。在冠軍之夜,有嘉賓為毛不易拉票時說:「如果不認識毛不易,我沒有辦法想像他是一個偶像,他與我想像中偶像的樣子差太遠。」但他還是推薦了毛不易,因為毛不易的作品讓他知道最能打動人的,是描述人內心最樸實的情感波動。

毛不易的作品震撼人心,連帶把一位二次元的參賽選手荷茲也淘汰出局。荷茲的出現惹來眾人的議論紛紛,因為這位選手在現場是看不見的,是後期的製作人員加上去,然而,他卻確實淘汰了另一位選手。荷茲的出現無疑是比賽的「噱頭」,可幸的是,無論荷茲如何勁舞賣萌,還是敵不過毛不易的才華。

說到底,《明日之子》有所突破,不在於出現了一位二次元歌手荷茲,而是在於讓一個有真材實料卻顏值不高的人奪冠。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1/10/2017
 

兄弟情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9/09/2017

筆者曾是中學教師,主要教授經濟,而經濟一大定律是「人是理性的」,以最好的決定來達到選擇最大的效益。

然而理論歸理論,現實是真的每個人之選擇都是理性的麼?經驗告訴我們這是不一定的。在許多時候,我們會按著不同的環境情況及心情,作出各種決定。當然大部份是理性的,但卻非每次都如此。

因此,最近幾十年來,有人開始用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人們的經濟行為,及其作不同決定的原因,其中表表者是Daniel Kahneman,他在心理學上的研究,套在經濟的理論中,探索人們作決定的背後原因,令他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些年來,他的著作不斷,其中一本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更加成為暢銷書。

他的理論有趣而實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用關鍵字「Prospect Theory」在網上搜尋,讀後必定大有得著。

然而,這篇文章想介紹的不是他的理論,而是一本記敍了他和好友Amos Tversky的友誼。書名是「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作者是Michael Lewis。

Michael Lewis的作品,筆者讀過不少,他素常喜歡發掘一些有趣的真人真事來寫成書本。正因題材吸引,他的作品會有一些拍成電影。例如講述MIT的學生,如何用數學推算贏取賭場的著作《老千騙局》(Liar’s Poker),被改編為電影,其主角乃Kevin Spacey。他所演的電視劇《纸牌屋》(House of Cards,2013 - ),亦成為探討政治人物的首選。另外,又有美國職業棒球隊如何運用大數據去選擇球員的《魔球》(Moneyball,2003),電影主角是Brad Pitt。而較近期的是探討美國因房地產爆破引致金融風暴的《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2011),主角是Christian Bale。可見Michael Lewis的書本及有關的電影,都是炙手可熱。

「The Undoing Project」這本書記述了Daniel 和Amos二人的情誼,他們背景相似,惺惺相惜,合作無間,心靈互通。更難能可貴的是沒分彼此,在研究的領域上大步邁進。今天的研究論文是Daniel的名字排頭,下一篇則由Amos領銜。如此雙劍合璧,闖下了一番事業。可憾是到了後期,因一點誤會,二人接觸少了,但心底裡還是互相欣賞,直至Amos英年早逝。這段兄弟情就此完結。

中國人喜歡講義氣,手足情。多年前一本《同行四份一世紀》(丘世文著),記敍了香港大學聖約翰堂兩位宿生陳修治及丘世文的多年情,值得向大家推薦。

而「The Undoing Project」這書,既有細緻描寫兩位心理學大師的心路歷程,亦介紹了他們一些影響後世的理論。若然讀者們今年只讀一本書,我全力推介這本。

音樂劇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8/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暑假前,一家籌劃去找個地方渡假和找些活動做,女兒說想到倫敦一遊。我問其原因,她說希望看音樂劇。

的確,倫敦的音樂劇是舉世著名的,有《孤星淚》(Les Misérables)、《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獅子王》(The Lion King)、MAMMA MIA!……長賣長有,藝術與娛樂性並重,讓觀眾開心地消閒兩小時,是個尚佳的選擇,便答應了她,一家欣然起行。

來到倫敦,天氣和暖,實是暢遊的大好時節。過了幾天,便要實踐承諾,購票看音樂劇也。

一大清早,吃過簡便早餐後,乘地鐵往Leicester Square的售票亭,買特價門票。正在排隊之際,猛然醒起要問女兒喜歡看哪套音樂劇。一問之下,答案令我驚訝,原來女兒並不希望看一些人人爭看的熱門之選,乃是《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無論如何,做父母的,多以子女的選擇為依歸,便買了三張門票在當晚觀看。

依稀記得《搖滾教室》是由電影改編的,我多年前看過,印象非常深刻,是關於一位在樂壇失意的樂手,用了朋友的身份,在學校代課,跟學生夾Band及參加比賽的故事。

晚上進場觀看,座無虛席,觀眾來自五湖四海,有老有幼,全情投入,情緒高漲。音樂劇改編自電影,所以情節沒有多大變動。除了歌唱部份,此劇請來大師級人馬Andrew Lloyd Webber 助陣,歌曲悅耳,詞中帶意,令人容易接受。

觀賞過後,在乘地鐵途中,女兒問我對此劇評價如何,我豎起大拇指,說聲「正」。何解呢?除了上述談及的原素外,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很認同此劇帶出的訊息:現實有太多怪獸家長,以自己的方法栽培子女,望子成龍,望他們能找份好工,名成利就,中途卻不多去了解子女的渴望與潛能。

所以當這代課老師進入課堂,以音樂喚醍年輕人時,便爆發了無限的可能。循規蹈矩的固然有之,亦有另類選擇,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找到激情,加倍努力,成功在望。

更加一讚的是此劇的小演員,人人真槍上陣,無論打鼓、彈琴、結他,甚至開腔歌唱,都有一定水準,令人折服。

開學在即,願以此劇獻給各教育工作者,以開啟學生,啟發潛能為主,讓同學發揮所長,將來成為社會棟樑。

 

愛神便不能愛潮流嗎?

生命倫理對談第四回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9/08/2017

講員:張志儉博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講師)

潮流一定不好嗎?身為基督徒只可以愛神,不可以欣賞潮流嗎?我們如何學習欣賞潮流,甚至如何善用它成為與年青徒信溝通的橋樑?7月6日的晚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張志儉博士與大家一起分享他「追」潮流的心路歷程,從而為大家回應上述的問題。

甚麼是潮流?

潮流是甚麼?潮流是有時間性的,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有一些「東西」流行著,而這些「東西」屬於普羅大眾,被大眾一同分享著。無論任何時期,不少人都會喜歡上流行的東西,因為人的心靈很空虛,很多人都需要潮流去填補人心靈的空虛。

潮流會不知不覺成為人的一部分。張博士憶述他參加舊同學聚會,與舊同學聊天時,勾起了不少舊有的記憶,從他們口中,重新整理從小到大的自己;潮流也是如此,它勾起人的回憶,成為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年披頭四流行時,不管自己有沒有留著他們的髮型,身邊總會出現「披頭四」,同年代的人會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在回想這些潮流時找回當時的自己。

沒有永恆的潮流,但好的作品是會被流傳下去。例如Beyond的歌曲,當中有不少歌曲現今還是讓人津津樂道。《光輝歲月》甚至在2008年被重新填詞改成《大學問》,更成為汕頭大學畢業生每年都唱的歌。

欣賞潮流,發掘它有趣之處

張博士回憶大學期間特別喜歡看電影,也愛看音樂雜誌。他發現當中有很多是書本沒有教授的,讓他覺得很新鮮,也很新奇。張博士因此不再甘於追求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學習書本以外的東西。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只要我們學會欣賞潮流,不但對自己有益,也可以作為與年青人之間溝通的橋樑。

張博士憶述他一段教書的經驗。那時他在某間中學任教,初執教鞭經驗不足,預備充足的課程只教了20分鐘便教完了,那麼餘下來的時間怎辦?於是他跟學生分享了明星的趣聞。本來無心聽課的學生,馬上變得興致勃勃。第二天他進入課室,當中有一個「大家姐」與他「講數」,希望他一半時間教書,一半時間細訴明星秘聞。自此,張博士不再需要管理課室秩序,因為自有「大家姐」替他管教不聽書的學生。

不過,張博士知道這做法不能長此下去,於是他決定把潮流融入日常生活,成為課程的例子,而此舉喚醒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他講述經濟學上「職業流動」(Occupational mobility)這一概念時,當他一提球王馬勒當拿,一個幾乎睡著的學生馬上清醒過來,並且與張博士繼續討論「職業流動」此課題。張博士藉著這經驗指出,事實上不是學生不夠聰明,只是很多時,他們好奇之心被大人扼殺了。

好的老師是要教導學生、偉大的老師是要啟發學生。今天的老師,或許可以從《王者榮耀》這手遊開始,向學生講解李白及荊軻等。

警覺聆聽,追上潮流的步伐

面對潮流,張博士認為人們不需要擁抱潮流,卻需要對它有基本的認識,因為對潮流有所認識,才能夠對它進行適當的批判,以及指出它當中被扭曲的價值觀。年青人一般都受潮流影響,如果信徒完全放棄,拒絕認識此部分的話,只會把青少年拱手讓給這個世界。

某一輩的人都說現在的流行歌不動聽,老是在懷緬顧家輝及黃霑的日子。事實上,新一代的音樂人也創作了不少好的作品,問題是人們能否放下自己的成見,去學習年青人的潮流。為了與年青人溝通,前輩應要去學習晚輩的潮流,而不是反過來,要求年青人去學習前輩的愛好。

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前輩要一面倒去遷就年青人的口味,前輩也可以透過自己熟悉的作品與年青人一起探討不同的觀點。只是向年青人介紹好作品的時候,要留意這些作品對年青人來說是否與他們相關(relevant)、他們是否有興趣(interesting),以及對他們來說有沒有意義(meaningful)。

張博士講述潮流之餘,也推薦了一些電影給大家欣賞,如《十月的天空》、《爭氣》,《鋼鋸嶺》、《沉默》等。這些電影都有助向年青人傳遞正面的思想,也可以啟發他們更具體地看見信仰的真實,以及反思基督徒的掙扎。

 

趙良駿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7/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多謝科技的發展,不見四十年的同學現在天天在群組內互道近況。除了緬懷過往的校園趣事外,亦尋找從前香港的歷史圖片,回味一番。

我說,除了在舊照片找回香港的面貎外,亦可以從過往的港產片中,重溫這個城市的面貎。

的確,隨著多年城市的急速發展,好多兒時身邊的地方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唯有盼望在觀賞電影時,一邊留意情節,一邊重溫當時的香港。

朋友問有甚麼推介,我思考片刻,寫下趙良駿這個名字。

我一直認為趙良駿是一位被低估的港產片導演,他的電影多以香港的情和物出發,體現他對香港社會的思考,以下幾部電影是一些例子。

《神行太保》是一套描述記者如何合力對付惡勢力的電影。筆者是研究傳媒教育的,所以對此片的印象特別深刻。到了差不多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本地的新聞從業員活在一個在政治制度及自我審查的情況下,重溫此片令人慨嘆不已。更重要的是此片的外景盡獵當時香港的面貎,到了現在,香港也面目全非了。

之後的《記得香蕉成熟時》、《新同居時代》及《奇異旅程之真心愛生命》等都各有特色,就如一貫的趙良駿,影片除了探討不同的人生議題外,更把不同年日的香港城市面貎放進電影中。

然後是三集《金雞》,它們的成功當然多得吳君如,重組二千年代香港的重要事件及香港人對劉德華當特首之異想天開。然而導演趙良駿亦應記一功。故事的穿插,人物的呈現,混在不同年日的香港大事,以此城襯托出擁抱這城的情懷,實在是令人重溫那些年那些事的香港之最好例子。

及後的《老港正傳》雖然毁譽參半,但總算反映導演對曾經是香港某類人士的真心。相比現在太多賣港求榮的假愛國人仕,真有天淵之別。

除了電影外,他亦拍了兩套紀錄短片,分別是《飛過燦爛的日子——告別啟德機場篇》和《天星碼頭——一首告別中環的歌》都是我輩的集體回憶。

另外,他近年多以攝影和寫作留下這城的面貎,筆者特別推介《七千零七夜戀戀書廊》一書,記述了「森記書屋」的人與事,一些大家熟悉的人物,如溫瑞安、周慧敏、喬靖夫和蔡東豪等都活現於紙上。

若要重新認識或懷緬香港,可從趙良駿的作品開始。

 

 

容祖兒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0/04/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筆者在此專欄寫過一篇關於楊千嬅的文章,有些朋友叫我來一篇容祖兒的。我說何解?答案是容祖兒是當今香港流行音樂的女歌手中,獲獎最多的。值得一寫。

我不是她的樂迷,只對她的大熱歌曲如「我的驕傲」、「世上只有」、及初期的「痛愛」有印象,但昨晚聽了「容祖兒“My Secret Live"演唱會」後,久久不能成眠,想寫一些我對這場音樂會的印象。

這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演唱會。

我可以大膽的說句,是前無古人,當然希望後有來者。

何解呢?因為這演唱會有幾個特色!

首先是場地方面,習慣在紅館每晚面對萬多名觀眾的天后,今番在演藝學院開騷,每晚觀眾千多人,距離近了,互動多了,席上少了慕名而來的歌迷,差不多全是追隨多年的忠實粉絲。再者,演唱會沒有嘉賓,亦沒有encore,只有容祖兒發自內心的說話及傾情演繹的歌曲。雖然有部份位置略嫌計算,但整體來說是繽紛奪目,動人心弦。

最重要的是全場不唱流行大熱之作,只選滄海遺珠的歌,令這些歌曲活在歌迷面前,給予新生命。這個大膽的嘗試,筆者特別尊重及肯定。

看畢整場演唱會,沉澱了一夜,筆者還有以下的看法。

容祖兒可以代表了很多香港人,如她在演唱會時所說,初出道時樣子普通,不懂跳舞,只愛唱歌,然而憑著一定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下去,有今天的成就。最令筆者驚喜的,不是她歌藝的進步,而是她的說話。

記得十多年前,教育局要推通識教育,找來香港電台拍攝一系列節目,首集嘉賓分別是筆者及容祖兒,那時的她已是青少年偶像,但在應對方面略有不足,此番在演唱會中看見,與歌迷互動時大方得體,亦帶幽默。相信她是經過一番努力和學習,方有如此的成果。

若要我在雞蛋裡挑骨頭的話,算是歌曲的種類,多以情歌為主,這也是流行音樂普遍的現象。但緊隨多年的歌迷,已由少男少女的情懷,成了社會不可或缺的份子,容祖兒不妨帶領歌迷,進入另一境界,唱一些「社會現象」(Social Commentary) 的歌,來一個自我超越 (Transformation),就如Parker Palmer對領袖的論述。容祖兒立足樂壇,找到了本身的Identity及Integrity。

走筆至此,其實希望觀眾內有一人,就是林鄭月娥女士。如開始時說,筆者不太熟悉容祖兒的歌,亦被現場的氣氛及歌迷的熱情感動了,這就是We connect(我們連結) 嘛!其實大家的要求好簡單,香港人一起努力,付出血汗和金錢,享受社會的成果,當中有愛有誠,沒有利益計算。

說回音樂會,最令筆者感動的,是結尾抽歌的環節。在三位幸運兒裡面,第一位來自無鍚,第二位來自成都。她們來港數天,為的就是和香港的歌迷一樣,真心的捧偶像場,來個中港大共融,雖然容祖兒整晚只唱廣東歌,但總之發自真心的,不用修飾,都能引起共鳴,真的好像她去年的勁歌「最好的時光」的最後一句:「未來,同渡變化。」

最後,衷心多謝周振基博士,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讓筆者和一班好友,渡過一個難忘的晚上。

黑人電影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3/03/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奧斯卡電影頒獎禮早已落幕,除了收視低,最令人談論的是最佳電影頒錯獎,擺了一個烏龍。其實,除了這個大蝦碌,可以深入討論的還有一點,就是黑人演員在頒獎禮的地位。因去年裡提名的黑人甚少,以致有人認為頒獎禮有種族歧視之嫌。

不知是否巧合,抑或為了平息風波,今年頒獎禮中被提名的黑人演員確比去年多了,而且還拿了一些重要獎項,例如《月亮喜歡藍》(Moonlight)獲得最佳影片及最佳男配角便是一例。當然還有我欣賞的維奧拉·戴維斯 (Viola Davis),在三次提名後(前兩次分別以《聖訴》(Doubt) 和 《寫出友共鳴》(The Help) 獲提名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女主角),今屆以Fences (台灣譯名:《心靈圍籬》) 勇奪最佳女配角。她的得獎感受不亢不卑,令人動容。其實這幾年間,除了在電影事業上更上一層樓,她在電視劇《法網危情》 (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 中飾演法律學者,亦獲得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回說這次她贏取獎項的電影Fences,還有其他主要提名,如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丹素·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此片取材自一套同名舞台劇,內容描述二戰後美國社會內的經濟情況及家庭關係。幾位演員都有出色表現,雖然在香港上映的機會很微,筆者仍大力推薦有志當舞台劇或影視演員的朋友看,必定大有得著。

今次奧斯卡頒獎禮無論在提名或得獎方面,總算確認了黑人的貢獻,但亦有漏網之魚,就是The Birth of a Nation (台灣譯名:《一個國家的誕生》)。這套以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拍得不錯,內容描繪一名黑奴帶領群眾與地主鬥爭,被人看好是問鼎奧斯卡之作,怎知後來發現集編導及男主角一身的內特·帕克(Nate Parker),在年輕時曾經涉及一宗強姦案件,引致多人在此片上映時抗議示威。但以戲論戲,此片亦算精彩,個人認為比早前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更好,有興趣者可以找來一看。

有趣的是 The Birth of a Nation這個名字與1915年一套極受爭議的同名黑白片相同,該片卻是歌頌了三K黨、崇尚大白人主義。這個多年已被埋沒的議題,在恐怖主意籠罩的美國下再次受到關注。我早前翻看,真的另有一番感受。

留下還是出走?

聽周國賢「今生不回家」有感

羅遠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7/12/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移民是近年一個熱門話題,不僅在中年群組,甚至在年青人間亦廣為討論,而且無論在紙媒或網媒,不乏各種移民攻略,又或是訪問已移居外地的香港人,說說他們在外地的尋夢經驗及愉快時光。如果有留意後者的朋友,都不難發現當問及為何選擇移民時,受訪者都不約而同會說「香港的發展空間很窄」、「香港生活節奏急速」、「香港的環境不利於小朋友健康成長及發展」等。是的,這些都是事實,而且也是令筆者曾經掙扎的理由。

筆者早前曾在外地居住一段時間,當歸期愈來愈近,筆者為回家作預備並與身旁朋友說出要回家後,朋友們都感到驚訝並問:「為何不留在這裡?」筆者答道:「要回去工作。」然後,朋友們盛意拳拳提供各式各樣可以讓人留下的方案。

那時剛巧聽到周國賢的「今生不回家」,百感交集,因為歌曲正道出了筆者的掙扎:回來後要面對的環境都會令人喘不過氣來,甚至為這地付出後很有可能換回痛苦。歌詞正好道出決定留在「家」者的掙扎及心痛之處。詞人借一對情人分手搬家來比喻出走移民。

歌詞卻是從選擇留下者的角度出發。留下來的人會對過去選擇感到後悔,特別是當眼前的環境愈來愈壞時,以至出現不能彌補的裂縫,再加上身旁熟悉的「這地那熱荳漿 熱麵包 或這街坊唱片舖」消失時,對於往日留下這個決定更會感到猶豫。很多街坊小店,又或是老字號在這幾年不斷消失,有些因為承擔不起高昂的租金,有些面對重建而消失,消失的不僅是小店,更是當中的人情味,街坊與老闆間的親切情誼,換來的是千篇一律的商店,售賣一式一樣的商品,店員與顧客間就止於商業關係。

歌詞中,主角亦曾不理解,甚至怪責朋友過往選擇離開,但到了今天主角亦不能再忍受下來,這個家出現了重大裂痕,一條修補不了的裂痕。他甚至懷疑自己過往「還在講當日為何不做 當日為何無力勇敢」。

或許更痛是當他努力為這地付出,並視這裡為家時,但最後發現原來這份愛被無視、被浪費,更會感到心痛,最後更決定與所愛的地方愈行愈遠,就如歌詞寫道:「我清楚走出去宇宙多暗 卻更是明瞭現在愛你也不可走太近」,甚至要保持距離:「就算親別要走那麼近 就算親避到隱世小鎮」。由此可見,歌中主角對香港的失望痛心之情已走至極低點。

近半年來,香港發生的種種事情無不令人沮喪,而且令人感到之後只會愈來差。就算情況真是這樣,我們是否甚麼都不能做呢?

離開是一種方法,留下也是一種方法。去與留之間,我無意否定任何一項選擇,因為每個人的處境及考慮都不同。筆者最後決定回來,是因為不捨。世道雖暗,但這裡仍有很多很漂亮的人與事,仍然有很多人為這城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層面為這城付出,又或是守護這城。例如到小店購物、支持一些合作社、到街坊餐廳吃飯,又或是在關鍵時候發聲等,我們可以以不同方法參與其中,為這城付出一分力。

此外,筆者也認為離開並不是一種解決辦法。每個地方都有她的問題,如果搬到一個新地方,發現了她出現問題,是不是要再搬走?再說一遍,這只是筆者的考量而已。

愈是愛得深愈是會感痛,或許這正正是「今生不回家」的反照,因為愛這個地方太深,當苦心經營換來頹垣敗瓦時,心痛之情不言而喻。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感到痛楚是因為在乎,無論那是現在式還是過去式;如果毫不在乎,根本不會有任何感受。情況就有由謝安琪主唱的「你們的幸福」的歌詞中,有些人只會沉醉於日常生活中,對周遭發生的事沒有感覺,甚至是達到麻木的程度:

「你失去耐性失落 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
牽手看偶像連續劇哭哭笑笑
輕輕鬆鬆 將恩怨情慾變娛樂
愛思索便會福薄 砂吹進眼內從來未覺便不必發覺
吹熄了那火花 煙花會圍住了這恩愛硬殼」

 

鋼鋸嶺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7/12/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四十章30-31節)

第一次在電影中聽到這句金句,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主角Eric Liddell因為宗教信仰,選擇在主日到教會分享,放棄比賽,說的正是上述金句。那時我初信主,以賽亞的說話給我很大鼓勵。是的,在主裡面,飛得更高,跑得更遠。

一幌眼就三十多年。

昨天看電影,又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鋼鋸嶺》(Hacksaw Ridge),一開場主角Desmond T. Doss便用以賽亞的說話來定奪他一生的作為。

原來他是個復臨安息日會信徒,喜愛和平,不動干戈,但他仍然感到神的呼召,參與美軍,對抗外敵。但他雖然入伍,一心卻只想當個軍醫,不願持槍殺敵,因此激怒了上司。上司用盡各種方法,試圖把他踢出軍校都不得逞,最後他上到戰場,卻被隊友看扁。

及後兩軍對敵,死傷無數,主角隻身冒險,救活多人。己軍節節敗退,在眾人疏散過後,面對堆積如山的屍體,他撫心自問亦向上主哀求,仍生存的意義為何?結果靈光一閃,彷彿聽到神的說話,就是多救一人。因此他反覆來回,救了七十多人,包括敵軍在內,最後得到應有的尊重,獲頒發英勇獎章,成為國家英雄。

電影中特別令我思索的是那一句:「多救一個人」,這讓我想起Rick Warren在《標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一書中說到他父親臨終時的訓勉,就是多救一個人。我們未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但多救一個人,總是可以的。

電影是好看的,戰爭場面比「雷霆救兵」更加暴力,呈現了戰爭的可怕。其實導演米路吉遜(Mel Gibson),十多年前拍了一套很多信徒都看過的三級片,叫《受難曲》(Passion of Christ),片中展示了耶穌基督十架路的痛苦,為世人的罪流血捨身。兩片一脈相承,通過苦難和死亡,說明存在可有的意義。

最後一提,就是有人說此電影是由英雄主義貫徹全片,加上大美國主義,表現戰無不勝的氣概。然而這是改自真實歷史,導演用電影向群眾述說一段關於國家的一些人物、一段故事,這總好過硬銷國民教育,要大家不為原因,盲目愛國。

從《烈火戰車》的蘇格蘭運動員,到此片熱愛和平的美國士兵,看到人性的偉大,及聽從主話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