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波
賭波合法化自2003年開始,馬會最初聲稱只為四大歐洲賽事開簡單彩池,但到了今時今日,已經發展為24小時不眠不休的大賭場。明光社每年世界盃前後也會舉辦相關活動,研究賭波對青少年的影響,提倡睇波、踢波不賭波的無賭欣賞足球賽事的文化。
自2003年8月實施足球博彩規範化(即「賭波合法化」)後,馬會、政府都聲稱開設合法的足球博彩,只為打擊非法外圍莊家,並不鼓吹賭博。但時至今日,賭波的投注總額遠超預期,因賭博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比比皆是,作為賭波活動營運機構的香港賽馬會,非但提供賭博便利,更以「打擊外圍」為擋箭牌,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新玩法,新攻勢擊,皆旨在吸納更多人參與賭博,違反「不鼓勵賭博政策」。
馬會無法無天,大肆催谷賭波,證據何在?以下摘錄馬會一年來新開設的投注形式,供大家參考:
監察賭風聯盟於去年10月份向全港中學進行問卷形式進行的「賭波合法化後中學生參與賭波活動」調查,結果顯示賭波合法化後,青少年參與賭波投注情況嚴重。根據理大於8月1日(馬會正式接受賭波投注當日)做的調查顯示,參與賭波的青少年遠比賭馬的人數多,足球博彩對青少年有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及馬會將投注站改裝成開放式,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引誘而參與賭波活動,可見賭波有很大的吸引力。
賭波合法化後,賭風蔓延,對社會的衝擊日漸擴大。究竟現時賭博問題對學生、青少年,甚至社會各階層人士有何影響?作為教師、社工和牧者又如何回應?今期《燭光網絡》,我們特別訪問了幾位「有心人」,談談他們的看法。
M:Michael 黃:黃克廉老師 葉:葉翁慧梅姑娘 蕭:蕭如發牧師
香港的傳媒
在自由市場的制度下—享有言論自由;
在自由市場的制度下—各持不同政見;
在自由市場的制度下—對不同的問題有一己的立場;
但在以利為本,金錢掛帥的環境下,香港大部份傳媒為求利潤或增加銷量,不約而同地視賭波合法化為「肥豬肉」,共創商機,擴闊財路!有報章在港聞版大篇幅地報導賭波玩法,教市民如何填彩票下注;在合法化前急不及待出版波經,賭波雜誌更以隨書附送及以低價換購來吸引讀者;有傳媒機構更出版晚報來報導有關賭波消息,不同的網站也積極推銷賭波活動,可見傳媒為已熾熱的賭風再加一把扇,使其吹得更猛更烈。
《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終於在7月10日三讀通過了。賭波合法化投票中,究竟那些人贊成,那些人反對,那些人表裡不一?今期《燭光網絡》為你揭露投票中的玄機!
首先看看《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三讀結果:
很多人認為,賭波合法化後,反對賭波運動已告失敗,繼續堅持反賭波立場亦無濟於事!其實新成立的足獎會,馬會,以致政府政策均可被市民監察;馬會也不可再任意宣傳賭博;政府則須承擔預防、治療、教育等工作。在監察賭風工作上,我們仍有可為!
賭波合法化後,原有的「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及「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將會合作組成「監察賭風聯盟」,繼續監察政府、馬會及傳媒如何宣傳賭波和其他賭博活動;關注賭風對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
「監察賭風聯盟」初步有以下四大目標: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抗衡,賭波合法化仍然順利通過了!還沒有機會稍作喘息,席捲全球的同志運動已急不及待搶閘。回顧過去三年反對賭波合法化的行動,有幾點可以作為我們日後參與社關時的參考。
面對政府馬不停蹄,趕緊於本年度立法會休會前(即7月9日)通過賭波合法化條例(全稱為《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馬會亦積極備戰,很多人卻認為8月開賭勢所難免,我們現在還可做甚麼呢?
政府公佈的《2003年賭博稅(修訂)條例草案》,將賭波合法化,主要有四個進路:打擊非法、增大稅收、龐大需求、對沖投注。
行政會議於02年11月通過有關賭波合法化的建議,對於政府刻意淡化賭博禍害,並誤導市民令他們以為合法化能有效打擊非法外圍,又逃避賭博教育及輔導病態賭徒的承擔,令人深以為憂!
首先,政府在未能深入評估一旦賭波合法化之後,會對市民所產生的影響,(例如在賭博上所增加的金錢和時間;與配偶和子女相處時間和質素的負面影響;工作和生產效率的跌幅;病態賭徒的上升比率;青少年參與賭博人數的增幅等等。)便意圖強行通過法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