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賭博:點只娛樂咁簡單

鍾劍華    |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31/03/2002

在電視及其他傳媒中,賭時常被包裝為一種遊戲、也是無傷大雅的娛樂方式。有人甚至說:到馬場體會人生百態,更是體驗香港社會熱鬧刺激的一個好方法。究竟賭博可以是純粹「娛樂」嗎?當社會上充斥著「博一博」的氣氛,人怎樣分辨自己在娛樂還是已經沉迷?今期《燭光網絡》特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先生撰文分析。
 

賭博文化放異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3/2002

中港澳台近期在賭博問題上可說各有千秋,給人一種賭博可以為經濟帶來新希望的感覺。國內的足球彩票大行其道;台灣的樂透彩令全省瘋狂;澳門批出三個新賭牌後,大家憧憬著拉斯維加斯式,由賭博和娛樂帶動的繁華現象即將降臨,甚至令不少香港人眼紅;至於本港開徵賭波稅的呼聲亦此起彼落,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亦作出暗示,青年協會所做的調查更顯示有六成青年認為賭波稅是政府開源的最好方法!
 

二十年彈指間……

程美珍    |    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團長
31/03/2002

從事新聞工作最大的衝擊,就是處於種種矛盾和衝突之中。從來很少人把記者視為一種專業,許多滿腔熱忱的年輕記者,一心想在這個行業中開拓一番事業,到頭來多數做了新聞界的逃兵。
 
然而社會是需要一群有深度和使命感的新聞從業員,來發揮大眾傳播的積極功能。新聞界的基督徒實在亦需要彼此間支持和鼓勵,分享工作的困難和眼淚。我們極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團契。
 

遊戲節目的「羊頭」與「狗肉」

梁麗娟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31/03/2002

近期本港由電視台所推動的遊戲節目熱潮,各階層的市民都在談論。眾多遊戲中,除了金錢獎勵外,其他引申出來的行為,例如:用盡錦囊,唔識答案都要「博一博」、最好表現的反而要被「OUT消」等,背後有甚麼的意識?我們應怎樣留意?
 
反樸歸真知識型遊戲天下…
 

雜誌論壇 雜誌、消費與自我

洪子雲    |    明光社研究幹事
31/03/2002

「經濟下滑,破產數字屢創新高,不少破產者更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或大學畢業生。破產管理署指一成七破產者年齡只有二十一至三十歲,另約有百分之零點二是二十歲以下。處理破產案件的律師認為,年輕人破產問題十分嚴重。」(2002年1月17日《明報》)
 

流行雜誌對青少年的影響

講員:張志儉博士    |    傳媒教育協會主席、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回應: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總幹事 記錄:Andrew
31/03/2002

今日,在市面上出版了很多流行雜誌,其中,以年青人為主要對象的雜誌亦不下十種。事實上教會中也有不少青少年長期購買以及閱讀這些雜誌。究竟這些雜誌不停地傳遞著一些怎樣的意識形態呢?長期閱讀對青少年又做成什麼影響呢?教會可以如何幫助青少年去面對這些雜誌所帶出的訊息呢?
 
現今雜誌的幾個向度
 

不給撒旦開一扇門!

陳永浩    |    明光社執行幹事
31/01/2002

你閒時會看看巴士上的「電視」廣告嗎?不知何時,電視台亦禁播的露骨MTV片段已悄悄在巴士上出現供乘客「觀賞」!當一份份沒有任何足球新聞而只有波盤的「波經」,與馬經一樣獨立販賣時(現時賭波是犯法的!)你會有何感想?面對熾熱賭風、色情文化,弟兄姊妹如何自處?當新聞及言論自由成為散佈性濫交、宣傳色情事業的工具時,我們的麻木和沉默,其實就是縱容。
 

積極參與 知行合一

李靈亮    |    明光社資訊幹事
31/01/2002

相信大家看過蕭牧師在前文的分享後,對於參與關心社會已躍躍欲試,或在盤算如何在教會內推動。這裡筆者希望能將一些有關的資源作簡單介紹。
 
多看相關書籍
 

激流中要站穩

梁林天慧    |    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總幹事
31/01/2002

回歸祖國後,香港的政策和方向要由政府和市民釐定,才能做到「港人治港」。這轉變本來是好事,可惜的是,當制定政策的過程一旦開放,社會大眾的要求便不斷增加。

性、道德與法律

洪子雲    |    明光社研究幹事
31/01/2002

隨著社會思想日漸開放,西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性革命思想對中、港、台等地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連社會的法律政制也受影響。香港過去就通過了「肛交非刑事法」,之後更有團體要求「娼妓合法化」、「性傾向歧視法」,甚至「同志伴侶法」。這都涉及法律的角色,和法律與道德,尤其是性道德之關係,本文嘗試對此作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