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不知者仍有罪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7/2022
「不知者不罪」是中國傳統民間智慧,不過,對於法治社會來說是行不通的,最多也只能成為被定罪時的求情理由,因此,了解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經常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的相關法律便十分重要,否則因為無心之失而被檢控、甚至鋃鐺入獄便不值得了。
不能忽視的數碼智商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7/2022
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這個詞,相信大家對它都不會感到陌生;但DQ(數碼智商,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一詞,大家可能未聽過。
從啟德屋苑的露台說起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7/2022
早前啟德某屋苑有一對男女在露台全裸並進行性交,被人發現及錄下短片,再經網絡傳開。警方將案件暫列為「作出有違公德的行為」,並拘捕了一名懷疑與案件有關的女子,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有律師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法律上露台明顯是公眾可見的地方,故意讓人看見性交,有機會構成「在公眾地方的猥褻行為」。
沒有人告訴你子女的戀愛法例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7/2022
當子女踏入青春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可能會追求心儀的對象、與對方約會,也會經歷分手等不同的情境,作為家長,或需要提早向子女講解一些法例,讓他們多加注意,以免誤墮法網。
情境一:不停打電話給心儀對象
教會及機構在新形勢下的危機管理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7/2022
所謂以不變應萬變,有時不過是我們因為前景令人迷惘或煩惱時,拒絕去思考的一個藉口。因為變或不變其實都是一種選擇,無論最後作出何種選擇,我們還是要承擔相關結果的。香港教會正面臨政治和社會環境急速轉變的年代,將面對不少新的挑戰。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2年6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4/07/2022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