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2年8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4/09/2022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忙碌.靈修.靜觀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4/09/2022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聯繫靈修導師彭順強博士(彭博士),20年前已開始研究基督宗教靈修傳統,近年來發現「靜觀」(mindfulness)很盛行,便研究坊間的「靜觀」向人提供了甚麼,他一面惋惜更正教失去了基督宗教的靈修傳統及靜觀(contemplation)的藝術,一面肩負起把這些傳統介紹給更正教信徒的使命,

無牆無盡 善用恩賜的斜槓事奉 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8/09/2022

2022年8月12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順利完成,有80多人參與,在此感謝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借出場地,以及各位蒞臨現場出席研討會的朋友。讓我們一起重溫當日精華片段。

 

郭毅權博士

信仰反思 (偶像文化為何在今日出現)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我要看見,我要看見,如同摩西看見祢的榮耀,我要看見,我要看見,這世代要看見祢榮耀。」
(詩歌《我要看見》的歌詞)

信仰反思 (偶像的壓力與成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紫色的袍,荊棘冠冕,蘆葦在祂手中,全營兵丁嘲笑譏諷,救主堅立不動。」
(詩歌《紫色的袍》的歌詞)

信仰反思 (選秀節目與粉絲經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活著為要敬拜祢,活著為要全心來愛祢,永遠住在祢殿中,昔在今在永在的主,我愛祢。
(詩歌《活著為要敬拜祢》的歌詞)

信仰反思 (偶像、流行文化與社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在神的國度裡,有權柄和能力,不憑血氣,不憑勢力,單單倚靠主聖靈。
(詩歌《願祢國度降臨》的歌詞)

信仰反思 (偶像與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注目看耶穌,定睛看耶穌,謙卑親近主,跟著祂同步,跟著祂同步。
(詩歌《注目看耶穌》的歌詞)

人心的空洞只有神的靈才能填滿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4/08/2022

起初,不同民族都相信有超越人類的神祇存在。他們自然地為不同的神祇高歌獻祭,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頌」有某些部份便是關乎神明及祭祀的樂歌;[1] 1929至1937年間出土的烏加列文獻,亦記載了歌頌迦南神祇的相關資料。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2年6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4/07/2022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