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確保香港房屋的質素
香港的房屋曾出現過不少黑歷史。60年代的香港,淡水供不應求,政府實施了制水措施一段時間,期間一些建築商改用海水取代淡水混和石屎建造房屋,引發連串鹹水樓問題。除了因供水不足,承建商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也是一個誘因,鹹水樓事件到了80年代才東窗事發,當中大多是公屋,私樓方面,最令人震撼的是紅磡馬頭圍道一幢唐樓在2010年倒塌,當時釀成四死二傷的慘劇。
香港的房屋曾出現過不少黑歷史。60年代的香港,淡水供不應求,政府實施了制水措施一段時間,期間一些建築商改用海水取代淡水混和石屎建造房屋,引發連串鹹水樓問題。除了因供水不足,承建商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也是一個誘因,鹹水樓事件到了80年代才東窗事發,當中大多是公屋,私樓方面,最令人震撼的是紅磡馬頭圍道一幢唐樓在2010年倒塌,當時釀成四死二傷的慘劇。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筆者與丈夫在台灣觀看了新海誠的《鈴芽之旅》。故事內容令人深思,在此,筆者不想劇透,建議大家自行觀看。然而,在故事的中不斷地重複出現這樣的情節:當廢墟漸漸被人遺忘時,便會導致「蚯蚓」的出現引發地震。
我們都在面對一條未走過的路。是否移民相信在過去兩年,都在不少香港人的腦海中浮現過、掙扎過,甚至已做了決定。在面對移民這個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其實無論決定去或留,我們都必須面對一條未走過的路,作為信徒,深願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謹守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首先,不要加重不同選擇的人的軛。選擇移民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特別對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事業基礎的人來說,要離開自己所關心的親友、教會和社會的網絡、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習慣,甚至要放棄自己一直以來喜愛的專業、身份和不少曾經一起在教會、機構或學校等並肩作戰的伙伴,要下的決心和犧牲亦不少,去年已有九萬人離開香港,而據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調查,三分之一受訪的基督徒計劃在五年內移民!對選擇離開的人,他們當中亦有不少患得患失,大家若能讓他們帶著祝福離開,並轉介當地認識的教會或弟兄姊妹,協助移民的人早日安頓下來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