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同運政治

全球同運議程回顧2015 (LGBT Agenda, Global 2015)

明光社資料室
02/03/2016

昔日全球同運議程回顧:

香港同運議程回顧2015 (LGBT Agenda, Hong Kong 2015)

明光社資料室
23/02/2016
昔日香港同運議程回顧:

主教牧函與區選泛起的漣漪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22/11/2015

同性戀運動過去十多年在香港有長足的發展,近年的同志遊行除了有不少外資銀行和企業大力贊助,今年更有歐美多國的領事撐場,由遊行背後的財力物力和參與人數來看,若果大家仍然以為同性戀者是弱勢羣體,便是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思想。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5年12月)

文麗兒
明光社項目主任
27/01/2016
國際
 

宗教自由與西方的去基督教化──論美國宗教自由恢復法的爭議

關啟文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系主任
13/01/2016

在2015年3月,美國印第安納州(Indiana)通過了《宗教自由恢復法》(Religious Freedom Restoration Act, RFRA),但在它簽署生效後幾日,就受到各界的猛烈抨擊,特別是指控這類條例會包庇歧視同性戀者的行為。

論同性戀比喻的鹽和醋

招雋寧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12/2015

有人認為同性戀好比慣用左手的人。雖然多數人慣用右手,慣用左手的人較少,但左撇子並非低人一等,從而解釋同性戀者有平等尊嚴。然而,同性性行為並沒有因為大家重視人的平等尊嚴,而自然在倫理上變得無分對錯。相反,慣用左手卻沒有道德爭議。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5年10月)

文麗兒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11/2015
國際
 

越界、刪界與劃界 只是一線之差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11/2015

提起跨性別政治議程,很多人會即時提起洗手間男女廁的爭論,甚至有人認為外國因而提出的「廁所法案」是不切實際,多此一舉。可是,對於跨性別政治議題來說,能打破一個為著男女性別而設的界限,就是成功。可以說,跨性別政治運動和酷兒運動一樣,都是嘗試越界的行動,爭取將界線除去,甚至在最後重新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