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處理賭博問題—由教育做起

比「規範化」更好的選擇
陳永浩   |   明光社項目主任(教育及行動)
28/09/2002

 自從新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醫生上任後,政府已多番表示要加快解決賭波問題,解決辦法最好從規範化著手。除了民意高企,部分隸屬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亦已公開表示「轉」支持賭波規範化,據報導警方早前提交的反賭波行動報告,無獨有偶地亦建議將賭波規範化,以避免浪費警力掃蕩云云。賭波,以致賭博問題,真是一招「規範化」可解決嗎?
 
賭博不危害健康?
 
吸煙危害健康,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有賴政府多年來積極宣傳教育,加上大力資助各反吸煙團體舉辦教學、宣傳活動,才能收效。然而,政府對賭博問題卻是南轅北轍——雖然聲稱不鼓勵賭博,卻從一而終就判定賭博是「娛樂」,沒有教導市民沉迷賭博的害處,更不用提賭博涉及貪念等「道德性」話題!病態賭博已在90年代被美國心理疾病研討會列為精神病的一種,理應有適當的防治教育。喜見近日衛生署「男士健康」出版系列小冊子,當中亦有提及病態賭博問題。該份小冊子中提供的資料雖只算是初步的介紹,但總算是政府對病態賭博問題回應的第一步,比只說賭博是娛樂進步。
 
有人認為既然政府已開始推行輔導病態賭徒的服務,理應批准賭波合法化。其實這既是不合邏輯,且低估了賭博問題的嚴重性。宣傳賭博禍害,以致幫助賭徒復康,是每一個負責任政府必會進行的公民教育方向之一。但政府一直將賭博「非道德化」,對賭博問題視而不見,愛理不理,從不投入資源。推行賭博問題教育和開展輔導服務,其實政府理應由數十年前大力發展賽馬投注時便已開始。一些老早便應實施的政策,現在竟被視為新政策的配套,為合法賭波護航,實在非常奇怪!
 
今天,由於警覺意識不足,很多人根本被賭博問題影響而不自知!而各個民意調查均清楚顯示,賭波合法化後,將吸引更多以前從不賭博的市民(尤其是喜歡足球運動的青少年)加入「賭民」行列,到時賭風將更熾熱,政府如何處理?再者,從馬會打擊外圍馬的失敗經驗看,合法賭波能否打擊非法外圍,實屬未知之數,到合法賭波開始時,始終要動員大量警力掃蕩,又會產生更多病態賭徒,就算得到些微的稅收,豈不是得不償失?
反賭團體不只「講道德」
 
很多反對賭波合法化的人士,都被說成是「道德主義者」,常被人肆意亂扣帽子,甚至誣他們曾收受外圍資助才反賭波。其實,這些團體一向都是基於事實,在慎重衡量過政府稅收,慈善團體營運等正反因素後,發覺合法賭波也不能保證有效打擊非法外圍,未能幫助治安管理,卻會導致更多人參與賭博,引起更多社會問題,使社會得不償失,弊多於利,才堅決反對賭波合法化。賭博問題論壇、研討會、賭徒及家屬復康輔導辦了一個又一個,支持賭波人士卻極少參與,傳媒亦未加以報道,便硬說反賭波人士只有空談、不切實際、「道德標準過高」,實在有欠公允!
 
賭博問題教材套
 
長期以來,對於賭博帶來的問題,政府及學術機構都沒有深入研究,而賭博亦被塑造成「娛樂」活動,打麻雀、投注六合彩固然被視為「社交」賭博,小賭怡情、無傷大雅;更嚴重的是,連一些高風險的賭博如賭波,到賭場賭博亦被視為「刺激」多於「賭博」。然而,賭博「娛樂」背後,我們看見多不勝數因賭博引致的自殺、追債等案件,顯示香港市民對賭博的危機感認識不足。
 
早前在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賭博問題諮詢文件》及理工大學《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研究報告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及預防教育的重要性。在政府《諮詢文件》中,曾建議推行持續的公眾教育及學校教育計劃,加強市民及學生對賭博問題的認識(諮詢文件5.10)。而理大的《研究報告》中,亦有相似見解(研究報告6.61 x)。然而,建議只聞樓梯響,教育計劃及教材資料至今仍未落實,使很多老師及機構導師手上並無資料,欲教無從!
 
明光社今年幸得世界傳道會/那打素基金贊助,出版《賭博全面睇》賭博問題教材套,旨在填補現時老師和同學對賭博問題認識不足的空隙,為學校老師、教會團契及機構導師提供現成、方便使用的資料,對賭博帶來的禍害提供有系統的教導和認知。盼望這份教材套能幫助老師及導師們,引導中學生更認識賭博帶來的禍害,及如何正確面對賭博問題。
 
賭博教材套預計於10月完成,免費供全港中學使用。有興趣的老師請留意本社網頁的介紹,或傳真索閱表到本社以便安排。(明光社網頁:http://www.truth-light.org.hk,電話:27684204、傳真:27439780,與陳先生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