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知生也知死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義務)
17/11/2015

生命無常,我們時常都會遇上。月前一位急需換肝的病人,本來已覓得合適的肝臟移植,冷不防因為捐贈者原來患有癌症,換肝手術無奈要緊急剎停,生命甚至危在旦夕,幸得最後關頭,覓得另一肝臟可供移植,生死難關終於度過。而在這兩個月間,在自己的親朋中,有突然離世的,也有在醫院久病不癒的,情況時好時壞,實在叫人唏噓。

有人說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乎是否活得有意義,死有輕於鴻毛,也有重於泰山。可是在生死之間,我們真的可以這樣豁達?面對生死,真的可以不帶走一片雲彩?而事實上,生與死很多時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時「半生不死」,患上重症,可能比死更難受。就算捱得到生命的終末,原來又不是「一死了之,死咗就算」,我們又應如何面對?

今期《生命倫理》的電影分享,就與大家面對種種的生與死……

相關文章

上帝毋須依賴凱撒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5/2023

香港教會的前景充滿挑戰,根據建道神學院在「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2023」發表的數字,綜合不同宗派的教會近年整體崇拜人數減少15至25%,奉獻減少10至20%。面對人數和奉獻的下降,社會環境的轉變,教會必須重新反思本身的運作模式。首先,殖民地年代遺留下來對基督宗教的優待已成過去,過往一些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做法將會逐步消失,例如教會作為主辦團體可以免費使用學校和社會服務單位的場地聚會和辦公,以及共用資源,在未來不能再視之為理所當然,教會應該積極部署自行購買或租用地方作辦公室及舉辦日常活動,而星期六、日若需使用學校或社會服務機構的地方作聚會和其他活動,應給予適當的租金,避免被指間接使用了公帑,因而受到政府不同部門的牽制或質疑。

將來基督教服務機構若果想在福音工作和社會政策的倡議上有較大的自由和靈活性,就應該減少依賴政府的資源,當然,如此一來,員工在薪酬上很難再以公務員的薪級表作參考、甚至要將兩者掛鈎,但要將上帝的物歸上帝,凱撒的物歸凱撒,在一個非以基督教精神為指導、甚或對宗教不太友善或信任的社會,是無可避免的選擇。堂會應依賴弟兄姊妹的奉獻,而不應再指望利用公共資源是我們必須有的態度,因為愈多使用公帑就會愈受制於政府的政策,堂會不應為五斗米折腰,上帝的工作上帝自會有供應。

其實,不少弟兄姊妹都是獨身或沒有子女,除了平日的奉獻以外,若能善用本身的物業和遺產,透過遺願計劃,可以祝福許多堂會和機構的事工,基督徒本身其實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天國的事工,毋須依賴政府,亦毋須等待有錢的弟兄姊妹大發熱心,只要許多平凡的弟兄姊妹願意為主多行一步,就能成就許多不平凡的事工。今時今日在香港若果擁有自置物業,本身已是一筆可觀的資產,在過身之後若沒有預先的安排,很可能最後只會落入政府的口袋,而不能按個人的意願,讓一些自己認同的事工得到最後的支持。而在離世之後最有效讓自己的心願盡快達成的方法就是預立遺囑,並且委託一個可以信賴的執行人。

對於不少弟兄姊妹來說,訂立遺囑好像很複雜的事,不過,現在有一些社企是很樂意協助有心行善的市民的,例如「遺善最樂」,只要大家願意在遺產中捐贈10,000元給予最少一間與它合作機構(名單可以到該社企的網頁了解:https://www.forevergift.hk/),就會有律師免費協助訂立遺囑,至於該10,000元以外的遺產如何分配,完全可以按捐贈者自己的心願決定,其實無論對捐贈者還是對受惠機構來說,都是雙贏的做法。當然,現時在教會的圈子也有不少的律師,若果有更多基督徒律師願意投身這樣的事奉,為不同的堂會做一些免費的法律講座,教導大家如何訂立一份清晰容易執行的遺囑,並將部份遺產用作支持堂會和機構的事工,這樣則會更好。

另一個途徑是參與保單捐贈,可以透過更改保單受益人的方法,將1%以上的人壽保障額捐贈給自己心儀的慈善機構就可以,詳情可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policydonation.org.hk/be-our-donor.html這種生前預立遺囑和指示的方法,一方面既不影響立遺囑者的基本生活和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令自己的遺願被尊重和執行,而給予堂會和機構奉獻的數量和金額的多寡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又毋須花上一筆律師費,其實是一件美事。

二十多年前,有位姊妹來我家裡參與了一次的小組聚會,之後便沒有出現,一段時間之後得知她患上癌病,於是便和組員探望她,並駕車載她到郊外遊玩,讓她舒展一下身心,其後又在寧養院舍為她舉行生日會。有一天她邀約我和一位組員去探望她,忽然表示要組員做見證,立遺囑將遺產交給我,捐給有需要的機構。當下我覺得不妥便立時婉拒了,之後問了律師意見,並在律師和醫生證明她是在神智清醒的情況下訂立遺囑,而我只是一個不涉及任何利益的執行人,並會按照她的遺願將她的房屋變賣後,連同其他遺產捐給她指定的機構。在她過身之後,她的弟弟和姊姊突然詢問我可否當她沒有立過任何遺囑,將遺產交由他們處理(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在她臥病期間亦沒有照顧她),幸而這一切都有律師見證,而我個人亦無受益,可以理直氣壯地表明我只能按當事人的意思,為她完成最後的心願,而我手上的遺囑便成為了最有效的工具。上帝毋須依賴政府以及大富豪,其實許多看似平凡的弟兄姊妹,只要善用上帝給予我們的資源,都可以成為堂會和機構有力的後盾,讓堂會和機構的事工不會受制於政府或者一些財主,上帝根本毋須依賴凱撒

資料庫

認識遺產繼承順位

根據本港的《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如果死者在生前沒有訂立遺囑,他的遺產會按不同的情況分配給其親屬。如果死者只有配偶,沒有子女、父母或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或上述兄弟姊妹的後裔,他的剩餘遺產便會歸配偶所有。如果死者遺下配偶及子女,他的配偶會先取得所有的非土地實產,及剩餘遺產中的50萬元,而在上述50萬元分發後,餘下的會分成兩半,一半分給配偶,一半則會平均分給所有子女。如果死者沒有子女,只遺下配偶及父母,他的配偶會先取得所有的非土地實產,及剩餘遺產的100萬元,而在上述100萬元分發後,餘下的會分成兩半,一半分給配偶,一半分給父母。[1] 如果死者沒有任何親屬,遺產則會歸政府所有。


[1] 〈3. 如果死者沒有立遺囑,有關遺產將如何被分發?〉,社區法網,網站:https://www.clic.org.hk/zh/topics/probate/distribution_of_estate_to_the_relevant_parties/q3(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5月9日)。

 

Me Before You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10/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最近和太太看了一套改篇自一本小說的電影,Me Before You(《遇見你之前》),電影院內觀眾的反應十分好,有時笑個不停,有時亦有低頭啜泣。

故事很簡單,話說一位傻大姐為了生活,雖然沒有接受過護理訓練,卻硬著頭皮去應徵照顧一位富二代。這位富二代從前過著奢華生活,年輕俊美,亦熱愛運動,但因一次意外,導致神經受損,頸項以下癱瘓,要坐在輪椅上,長時間被照顧。因為健康日漸轉壞及痛苦難當,他希望以安樂死來終其一生。

女主角接觸他後,溝通漸多,以其活潑性格溶化了病人緊繃的情緒,而且,更日久生情。滿以為可以用愛來治癒痛苦,豈料他始終如一,堅持以安樂死來了結餘生。

橋段就是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加 Intouchables (《閃亮人生》)。幾位主要演員演得好,加上靚人靚景,故事簡單,所以大受歡迎。電影值得討論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誰掌控生死的問題。他要以安樂死結束生命,並也獲得批准,在瑞士執行意願,但其實安樂死這個議題,就算於民主文明的國家,都未有一致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在許多地方,自殺是違法的,但為甚麼安樂死卻可以呢?

跟著是主角覺得自己沒用,所以用死作為解脫,問題是沒有用處的人就要在世界消失麼?有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算身體有缺陷,仍可活出精彩一生,例子不勝枚舉。若然殘廢便等於沒用,那麼世人千萬身體要健全,否則患有嚴重疾病的人,不都要了其殘生嗎?

主角的父母有錢,可以花費巨額款項,照顧兒子。現實是很多人,既沒有足夠財富支撐無了期的醫療費用,亦因生活忙碌,撥不出時間支持家中病人,能夠像片中主角一樣,起居飲食及日常治療,都被悉心照顧,更有私人飛機可以「呢度去、嗰度去」,足矣!

最後,女主角原來有一位要好的男朋友。但為了照顧病人,兩人聚少離多,感情疏遠。兩者選其一,她撇下了舊相好,投進新相識的懷抱。雖然她不是為了錢財,卻是甘心情願,但我卻為她的前度不值。但為了成全灰姑娘的故事,鋪排末段生離死別、賺人熱淚的場面,達到預期效果,也不計較了。

如此故事,我更喜歡2014年那套亦是改篇自同名小說The Fault in Our Stars 的電影,同是說年青人患上不治之症,唯靠互相扶持,走完美好的一生。

大家若有興趣,可找來兩套電影一看,作個比較。

 

《黑天鵝》與《最後的馬拉松》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5/2016

電影小組花絮

二月份分享電影:美國心理驚悚電影《黑天鵝》

母親因未婚懷孕,一直認為因懷了女兒Nina,而令自己舞蹈事業走下坡。長期將自己的期望,過份投放於女兒身上,過份控制及照顧女兒生活,兩者亦缺乏溝通,令Nina成長不了,並難於面對舞蹈事業的發展及壓力,最終發生悲劇。

喜歡欣賞電影並主理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的李耀基醫生帶領電影小組,分享了很多他對電影內所描述的家庭、母親及女兒的心態的看法:「這是個平衡故事:與芭蕾舞劇《天鵝湖》一樣,被咀咒的公主很想成為人,她只要找到真愛就可以達成願望,但最終要靠死亡才可以得釋放。電影主角Nina,亦是一樣,因成長的捆鎖,無法有信心地放開自己,要走到極端才可以舞出『黑天鵝』。」

在現實中,李醫生也遇過像電影中的「怪獸家長」,他建議如果母親可以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了解並處理好自己的遺憾,不再過份保護女兒,在小事上放手讓她獨立面對自己的困難及失敗,母女的關係應可以改善,女兒也可以重拾信心,學懂面對人生的起跌。
 

三月份分享電影:德國老人勵志電影《最後的馬拉松》

男主角保羅是1956年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年老時因太太患癌,女兒因工作關係無法照顧兩老,而被安排在老人院生活。保羅因在老人院感到生活要有意義,而重拾跑馬拉松的目標,亦改變了老人院各人對生命的看法。

討論當晚,資深影評人亦為電影小組成員之一的黃肇峰先生先向參加者
介紹「九本戲」概念(即一套九十分鐘的劇本,按十分鐘一段,內容分成九個段落的鋪排),並帶領我們拆解這部以荷里活手法拍攝的德國電影。

電影令大家了解到老人要面對自己及老伴身體衰殘的殘酷現實、擔心自己對子女所做造成的負擔、並要面對老人院職員的不尊重及不同院友的問題……而且小組也有討論到,年老是否就代表人生的目標已沒有意義?或許,我們可以仍像保羅一樣,到八十歳仍抱著目標完成心中的「馬拉松」;又或像《阿甘正傳》的阿甘一樣,不斷向前跑,欣然面對面前發生的事,其意義卻由得別人賦予……但無論如何,能夠繼續跑下去,總好過認為自己已油盡燈枯,坐著等待生命終結的來臨吧?

活出取生捨死的奇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7/11/2015

(講員:陳龍超 | 記錄片導演、電台節目《吾係電影人》主持)

 

生死是一個人人都要面對,卻又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說清楚的課題。9月15日的晚上,我們邀請了陳龍超導演(Samuel)與30多位參加者,藉著《愛的方程式》及《奇蹟》分享生與死的關係,並探討活在當下的我們如何「取生捨死」。

 

為生命力打氣——愛是一切

《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是一套傳記式愛情片。故事講述主角史提芬霍金,如何從家世、智商都無與倫比的天之驕子,變成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的病患者。霍金除了智力未減,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早年夢想,努力找尋一條可以解釋宇宙萬物的方程式。

面對身體日漸衰殘,是甚麼讓他有走下去的勇氣,突破身體的限制,發表震撼整個科學界的論文?答案是他第一任的妻子珍,在他發病初期開始,陪伴他走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歲月。雖然兩人最終還是敵不過生活的壓力而分開,但導演主要著墨於霍金與珍的愛情,所以只輕輕帶過第三者及霍金的第二任妻子。導演藉著霍金的口,帶出「人類為了進步所做的努力,不應有所限制,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而愛,是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生死本為一體

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狀態,而大家常談到的生命力,更是蘊含著向上的力量。就如一顆種子,當它破土,甚至破石而出,便表現了生命力。至於死亡,它也與生一樣,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狀態。如果說生表現出向上的力量,死則表現出向下。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狀態,Samuel卻指出生與死其實是同時發生,不能分割的,因為死亡不一定指到肉身的死亡,也可以指到心態上的死亡。即使肉身未死,但當人遭遇苦難,又或是經歷長期病患時,也相當於面對死亡。反之,一個將死的人,也可以有頑強的生命力,霍金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從霍金患病開始,他的身體便漸漸迎向死亡,但霍金卻沒有被疾病擊倒,反而以無窮的生命力,突破身體的不便或不適,邁向理想。他不能憑自己完成此事,而是靠著妻子的愛去完成。當人面對苦難或痛苦,在心態上瀕臨死亡的時候,Samuel相信人可以靠著神吹給人類的一口氣去把生命力壯大。而愛,亦是讓人活下去的重要元素。人在悲慘的環境,要接受人要受苦這事實,而愛則讓人能看得開、捱得過。

 

信念讓奇蹟發生

除了愛這因素,信念也可以成為讓人突破現況的苦澀,充滿生命力的巨大能源。Samuel藉著《奇蹟》一片,演說信念對於人生突破悲劇的重要性。

日本片《奇蹟》講述一對兄弟,因著父母離異,被迫分開居住於鹿兒島和福岡。對於從小便失去完整家庭的兩兄弟來說,這無疑是人生第一場悲劇。那時候,日本九州新幹線快要全線通車,在此之前,哥哥的學校裡流傳一個奇蹟的傳聞─—「九州新幹線通車那天,只要看見從博多南下的『燕子號』和鹿兒島北上的『櫻花號』第一次交錯的瞬間,心願就能成真!」

雖然兩個小孩子沒錢也沒有能力,但他們堅持一個強大的信念,便是希望在九州線通車後,當兩班高速車交會時,可以聚在一起、一起許願,希望一家四口可以重拾以往的快樂時光。隨後兄弟二人甚至各自召集了一群朋友,一齊踏上這一趟「許願之路」。

當人盡本份,找到意義及價值,而又堅持信念,全力以赴讓信念成真,這種力量讓人在苦澀的狀態中找到出路。教會也會提及信仰及信念,但很多信徒都被恐懼打敗,以致無法堅持自己的信念,奔向夢想。

鹿兒島是一個充滿火山灰的地方,不適合居住;香港的劏房亦是不適合人居住,而北極更加不是適合居住的地方,但無論如何艱難,都可以締造出奇蹟。兩位小兄弟沒有選擇,便需面對父母離異,家人分開居住的痛苦,但他們卻沒有被這痛苦打敗,堅持信念。

單純的信心是一種力量,當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家的時候,他要克服很多困難,但他仍是靠著信心,離開本族本家。當人漸漸衰老,不再是年青活力的小伙子,但只要相信神,便能靠著神,超越生死,展示無窮的生命力。

生與死,是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過程;然而,憑著愛及信念,人人都可以有強大的生命力,接受殘酷的現實。
 
 

告別有時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2/07/2015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到了我這樣的年紀,見回一班沒有聯絡多年的朋友之聚會,多是在安息禮拜。對於生死,中國人少談,但事實永遠要面對。
 
在教授「Death and dying」這一課時,我會問同學他們希望無痛的即時死去,還是經醫生診斷患有絕症後,隨着肉體的衰殘,慢慢步向死亡。
 
絕大部份都選擇前者,這是即時的答案。
 
但想深一層,經過討論與分析,答案有否不同呢?
 
對,即時死去無痛既瀟灑,卻在缺乏計劃下離開世界,沒有機會和家人朋友道別,不留下一句說話,成了遺憾,因此經一番思想後,大家覺得後者也不錯。
 
《Chasing Daylight》記述一位成功商人 Eugene O'Kelly 得知自己患上絕症,只有100天存活時的心路歷程。書中劈頭第一句是:「我知道我命不久矣,但我為此感恩。」
 
為何知道自己步向死亡,仍然懷著感恩的心呢?原來作者可以為自己尚有的短暫之生命作個總結,他把家人朋友分成不同的圈子,逐一道別。首先是朋友,然後是同事,隨後是家人,最後計劃與妻子享受一個浪漫的旅程,告別這個世界。
 
然而,天意弄人,他雖然可跟同事朋友來個擁抱話別,卻趕不及與妻子同行最後一段浪漫之旅。而書中最後,還是由他的妻子替他執筆完成。此書在2005年出版,它影響了很多在商場上拼搏的人,大家紛問一句:生命的意義為何?其實研究顯示,人生走到最後,若有甚麼憾事,並非與功名利祿有關,多是悔疚沒花足夠時間陪伴家人。
 
描述友誼與生死,我更推薦《同行四分一世紀》,寫的是幾位港大學生的情誼,及面對死亡的處理。
 
主角是陳修治醫生,書中記述了他和丘世文及史泰祖三人的友誼。三人從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認識,其後於社會上打滾,友誼每天加深一點,直至陳修治得知確診患了胰臟癌,大家互相支持,一起面對。陳修治要來個告別派對,筵開百席,邀請了至愛親朋,多方好友,一起度過一個既快樂又傷感的晚上。
 
快樂的是大家都喜歡陳修治,並在不知道他身體狀況下帶着愉快的心情赴宴,滿以為有甚麼可以慶祝的事。當陳修治在咪前說出他的境況時,朋友們還以為他是一貫的說笑,到了確認是真話時,無不慨嘆;然而既然有機會最後一聚,互訴心聲,亦是難得。
 
書中另一主角,叫丘世文,是我年青時的偶像。他是《號外》雜誌的創辦人,用不同筆名寫的專欄,有些瘋狂搞笑,有些諷刺時弊,亦有嚴肅論政,人以「頂天立地」來形容他的藏書,丘亦於多年前過世,家人把他的藏書全捐給澳門大學。
 
《同行四分一世紀》書中內容,亦曾改編成為話劇,頗受歡迎,感動了觀眾。
 
我們不能把握生命,唯有活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