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複製人」入門書介

19/03/2003

對於複製人這個新鮮的課題,我們要了解其實是不難的。今期燭光網絡我們特別介紹幾本有關複製人及生物科技的書籍和一些網頁(見另文),幫助你更了解這個「殺到埋身」的問題。
 
DNA的14堂課(Understanding DNA and Gene Cloning – A Guide for the Curious) 德利卡(Karl Drlica)
 
這是一本介紹生物科技及複製技術的專書,雖是專書,但對象是普羅大眾,內容分四部份,第一部份介紹DNA的基本結構,天然複製過程及基因的運作方法。第二部份主要介紹人工科技如何進行基因改造,包括如何切斷、接合以及重組DNA,一些細菌可如何作為基因改造的工具,以及如何進行細胞基因選殖(Cloning)。第三、四部份則是介紹基因選殖技術可如何應用於醫療科技、愛滋病、癌症基因方面,以及預測人類的遺傳疾病。本書雖然是介紹生物科技的專書,但文字淺白,而且將內容分成十四課,每課約九頁紙,十分容易閱讀。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Our Posthuman Future)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
 
福山是國際著名的日裔社會學家,他著名的作品包括《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與《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均引來極大迴響。福山亦曾為美國白宮生物倫理委員會委員,專門探討新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本書主旨是要證明現代生物科技會對人性構成重大威脅,它可能會改變人性,從而把我們推入「後人類」歷史階段,對自由民主和政治本質甚至可能有不利的影響。全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探討生命倫理問題之現況。其實自古希臘以來就一直在爭論天性與後天教養在人類行為上的影響和意義,而基因科技必定對社會文化造成影響,社會設法透過基因控制人類行為,例如於種族、智力、性情、性慾、壽命,甚至犯罪行為方面,引起政治方面的重大爭議。第二部份探討操控人性所引起的哲學思辨,以及發展人類尊嚴的理念。第三部份是相關的政策及法制的探討,以回應急速發展的科技文化
 
複製人-祝福抑咒詛 余達心、江丕盛等著
 
這書是首本從基督教角度探討複製人問題的華人書籍。第一章鄭順佳就「複製」及「基因工程」的知識及醫學發展作初步介紹,指出生物醫學倫理(bio-medical ethics)中最具爭議的是複合DNA科技,即能把DNA重組,把人的基因注入動物之內,作醫療用途。江丕盛則從基督教創造論及人論,批評複製人技術,指出複製人作為一種無性繁殖,對人倫關係以致個人身份產生混淆,亦會令到複製孩子的人格被物化、市場化,窒礙其位格生命正常發展,扭曲人類天賦尊嚴。而余達心則認為基因工程若達到醫療效用而不違道德規範,是有其「救贖價值」(Redemptive Value),但複製人卻扭曲了人「性」(sexuality)作為「神的形象」的本體。江大惠則從規範倫理學中義務論和目的論角度去分析,指出無論判斷複製人為道德或不道德,這兩套理論都可找到理據支持,主張公眾監管比禁制更能照顧各方權益。林文英從母親的角度看生殖科技對人倫的影響,破壞了母親與嬰兒的關係。曾達乾以一位基督徒醫學院教授身份,從技術、生物學、醫學、倫理及社會五方面探討這問題,並表達除非能做到複製器官,否則複製人將會是弊多於利。最後關俊棠則從天主教角度分析,表達複製技術不能以科技中立立場討論,而單靠科技並不能滋養人的精神生命,人類要作出負責任的決定,必先對這課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及討論。
 
此書不到一百頁,而且文字淺白易讀,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