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港人心中的電視台

──免費電視台牌照中期檢討
整理: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8/09/2009

香港兩間為大眾提供免費電視節目的機構: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牌照每十二年續期一次,以上一次續期為2003年12月計,牌照有效期至2015年終結。
 
本年12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將對本地兩間免費電視台的牌照進行中期檢討,廣播事務管理局(廣管局)會於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以助政府評估兩間持牌機構在遵守法定要求及牌照條件的表現。
 
根據廣管局提供的資料,兩台所播放的節目材料,廣告及非節目材料被投訴的數字不少:
 

有關節目材料投訴
數字
(12/2003 - 12/2008)
 
理據不足、不屬廣管局職權範圍或屬輕微違規數字 餘下投訴
數字
違規懲處
數字
14,503宗
(4,885投訴個案)
涉及無綫:71.8%
涉及亞視:24.8%
同時涉及:3.4%
 
13,390宗 1,113宗 41宗
涉及無綫:26宗
涉及亞視:15宗
 
 

 

有關廣告及非節目類材料投訴數字
(12/2003 - 12/2008)
 
理據不足、不屬廣管局職權範圍或屬輕微違規數字 餘下投訴
數字
違規懲處數字
3,509宗
(804投訴個案)
涉及無綫:80.35%
涉及亞視:3.35%
同時涉及:16.3%
 
2,563宗 946宗 34宗
涉及無綫:23宗
涉及亞視:11宗
 

 
另外,有關兩電視台提交2010至2015年的計劃建議,投放資金比2004-2009年期的數目明顯減少超過兩成。[1]
 
為收集市民對兩間免費電視台服務的意見,廣管局於本年六月及七月,於港、九及新界舉行了三場公聽會,參與市民共達七百多位,氣氛熾熱。
 
市民就電視廣播事宜踴躍發言,就節目多元化、指定播放節目的規定、新聞編輯自由及獨立性、節目標準、節目質素、節目編排、字幕/手語、廣告、數碼電視服務及免費電視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發表意見。[2]
 
在節目多元化方面,兩台播放過多劇集、飲食節目及發放現金獎的節目;應播放多些不同類型的節目。而關於節目標準及節目質素兩方面,意見指無綫電視多個節目經常以藝人的性感裝束作為賣點、品味低劣、含不雅用語及猥褻鏡頭;節目重覆主題,鼓吹消費主義等。
 
在新聞編輯自由及獨立性方面,雖然有調查指電視新聞可信性最高,並且有六成五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媒體的新聞自由足夠,[3]但於公聽會中,有市民指持牌機構自我審查其新聞報導,建議應捍衛新聞自由和編輯自主;電視台不應將新聞煽情及娛樂化,也不應將娛樂消息放於新聞報導中。
 
而在免費電視市場競爭方面,部份市民認為要增加可供選擇的節目,應該促進兩台之間的競爭;也有意見認為應開放電視頻譜,以引進新的廣播機構加入免費電視市場;亦有人不滿無綫濫用主導地位,存在不公平競爭。
 
此外,報刊亦有不少關於是次檢討的評論:
 

<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胡恩威,《茶杯雜誌》 我們實在是有需要改善現時傳媒產品單元化,壟斷的局面,引入多元、開放頻道,以免大氣電波被浪費……政府在制訂廣播政策的時候,應連繫本港電訊、廣播、文化工業的結構和市場,進行宏觀的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一套長遠的傳媒政策。[4]
 
<電視台發牌 倡引入競逐者 被抨依賴外購節目 節目每況愈下>,《星島日報》 資深電視人黎文卓:內地電視台都有外購節目,但有規定不准在黃金時段播放,以保障電視台投資者及當地製作人……
 
浸會大學電影及電視系副教授吳昊:市場再無空間容納第三個免費電視台……廣告覆蓋面無擴張空間,難以吸引新電視台加入……
 
跨媒體傳媒人梁文道:媒體市場的結構正在轉變,互聯網的發達,遲早會取締所有傳統媒體……收費電視的循環播放、分類頻道正是世界性趨勢……[5]
 
<開放免費電視市場 善用大氣電波惠及公眾>,
單仲偕,《新報》
 
開放頻譜,設立公眾使用電視頻道(Public Access TV channel),讓公眾能自行製作電視節目在頻道播放,要是政府打算發出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則應盡力實現這個目標。[6]
 
<蔡和平蕭若元對電視業失望及焦慮>,鄧傳鏘、張聞文,《信報財經新聞》 資深傳媒人蔡和平:香港應該仿效英國,規定電視台有二成五的節目要外購,一來可令因循守舊的電視台創作人「開眼界」,二來可以提供機會,培育本地的創意工業……[7]
 
<廣管局條例被指不合時宜>,《信報財經新聞》 時事評論員李鵬飛:目前部份條例仍顯得不合時宜,特別是原意為了反傳媒壟斷的跨媒體擁有權限制條例,規定媒體經營者不可再經營不同類型的媒體,已跟不上傳媒生態的正常發展,應該予以修改……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君彥:廣管局即使要修例,也不會專為有線「度身訂造」,而要全盤考慮。[8]
 

 
是次廣管局的諮詢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及反應,其原因可能是作為觀眾的市民,面對著每況愈下的節目質素和製作態度,各種媒體的興起、市場變化及競爭,我們再也不能不站起來,向政府表達我們的憂慮、需求及盼望。



[1]2009/07/01,《茶杯雜誌》,P.104-105,<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
[2]2009/07/01,《茶杯雜誌》,P.104-105,<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
[3]2009/07/01,《茶杯雜誌》,P.104-105,<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
[4]2009/07/01,《茶杯雜誌》,P.104-105,<八卦低智之路不可走!>。
[5]2009/07/07,《星島日報》,A20每日雜誌,<電視台發牌 倡引入競逐者 被抨依賴外購節目 節目每況愈下>。
[6]2009/08/12,《新報》,A09評論天下,<開放免費電視市場 善用大氣電波惠及公眾>。
[7]2009/08/18,《信報財經新聞》,P10專題報道,<蔡和平蕭若元對電視業失望及焦慮>。
[8]2009/08/18,《信報財經新聞》,P10專題報道,<廣管局條例被指不合時宜>。
關注範疇: 
傳媒

相關文章

知難而進 如何在傳媒的地雷陣中逃生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05/2019

來者不善,這是今時今日很多人對傳媒的印象,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真的,因為不少傳媒的確喜歡報憂而不是報喜,而負面和八卦新聞亦是不少讀者的興趣。正所謂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對於平時很少接觸傳媒的人/機構/學校/教會來說,一旦記者找上門,自然覺得凶多吉少!

1. 答定唔答?唔識答都要答!

當機構真的出了事,涉及負面新聞,大家必須有心理準備,今次無論如何是死定了,逃也逃不了,問題只是大家想「安樂死」,還是「死都唔安樂」!處理得宜,可以將傷害性減低,雖未必能逢凶化吉,說不定卻可以絕處逢生,贏回一些同情和諒解。而在大家決定如何回應傳媒之前,必須先了解幾個事實:

第一,既然事情已經發生,無論是否回應,基本上傳媒都會報道,問題是大家想在報道之中有本身的回應,還是只得投訴者/受害者單方面的指控,再任由傳媒自行演繹或推斷事件?先入為主是人的特性,一旦事情已被定調,將來想更正的難度便更高,因此,若心存僥倖,希望不作回應讓事件淡化,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第二,不回應雖然弊多於利,但胡亂回應卻是愚不可及。很多時當遇上負面的新聞,一般人的反應都傾向否認,不過,你無法知道記者手上擁有甚麼資料和證據,而記者亦往往喜歡用「唧牙膏」的方式披露手頭上的資料,有時甚至會有意無意誤導受訪者,讓對方作出錯誤判斷,跌入記者預先設計好的圈套,令錯誤如雪球般愈滾愈大,亦令新聞的轟動性愈來愈大。因此,不要胡亂回應,因為只要回應的資料有誤,都會成為罪加一等的理由和歷史的記錄,若前言不對後語,甚麼「意圖掩飾」、「砌詞狡辯」、「大話連篇」……恐怕就是未來傳媒對自己的批評。更不幸的是在互聯網尋找資料極其容易,今日的社交媒體更喜歡不斷回顧過去,任何失言、失態、失禮都會在每日、每月、每年不斷被重溫。

第三,現時傳媒競爭激烈,搶先報道已不是電台、電視的專利,而是所有報刊和網媒的共同目標,因此,一旦有事發生,莫說不能留待明日回應,就算遲一兩個小時回應也未必可以。當然,若對方有的是獨家消息,反而可以爭取多幾個小時去準備如何回應。處理危機是爭分奪秒的事,正如某廣告所說,大家「唔使心急、最緊要快」。

第四,有危亦會有機,既然已經出事,若以真誠及負責任的態度回應,記者也是人,受眾也是人,人心肉做,良好的回應態度,起碼不會火上加油,甚至可以挽回一些劣勢。

 

2. 如何回應?句句都要屬實。

首先,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雖然香港社會充斥著語言藝(偽)術,但公然說謊仍然是令社會大眾十分反感的事,由於旁人無法真正知道你的內心,因此,當你提供的資料不正確時,究竟你是說謊、胡塗、還是有所誤會已經無關重要,因為你已經為本來就不喜歡和不信任你的人,提供了有力的彈藥,可以大造文章,發動攻擊。所以,雖然回應傳媒是難以拖延的事,但亦毋須即問即答,若記者致電到辦公室,最好先由秘書或其他同事記下問題,並承諾盡快轉給負責人。若記者直接致電負責人的手機,而出事的又不是他本人的話,有一個初步回應是合情合理的,就是:「請詳細告知你的問題,我們會翻查手頭上已有的資料,並聯絡相關人士,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盡快給你一個初步的回應。」若自己出事,未想好如何回應之前,暫時關掉手機吧!

接下來的黃金一小時十分重要,最好先找一些可靠及有經驗的人士商量,並盡快對問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評估,包括有關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涉及那些相關的資料和文件。立即聯絡涉及事件的相關人士,了解他們的初步回應,所有資料應白紙黑字記低,不要單憑記憶,因為記憶在關鍵時刻往往是不可靠的。當勾畫出事件的基本輪廓,便要評估事件的影響,然後才決定下一步如何回應。若涉及刑事罪行,盡快聯絡律師是最合宜的做法。其實香港很多基督徒律師,每間教會、基督教機構和學校也應該盡快物色適當的義務法律顧問,以便在有需要時可以給予初步的法律意見,避免誤墮法網。

其次,「錯就要認,打就企定」。香港太多不願意承擔責任的高官和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下流人物,市民對一些厚顏無恥、推卸責任的人特別反感。因此,若確定有關負面新聞是真實的,道歉已是必然的選擇。當然,很多人怕公開道歉是怕要負上法律責任、甚至涉及賠償的問題。其實,若事件涉及刑事,首先應聯絡律師,律師自然會教大家如何回應,告訴大家哪些可以說,哪些不可以說。而且根據普通法的精神,疑犯在未被定罪之前都應該假設是無辜的,因此,不應公開代當事人認罪。不過,對於發生了不幸事件應表達遺憾、難過;對受害人表示關心、慰問、願意盡力協助;承諾盡快委派合適的人徹查事件,或協助執法部門調查;若證實有人犯錯不會包庇等等都是應有之義。當出現負面新聞,有關機構是否願意公平公正處理而不是意圖掩飾是最關鍵的,在未弄清事件的細節之前,我們最重要的不是急於下結論,而是願意努力追尋真相。

第三,因時制宜,靈活應變。回應是必須的,但怎樣回應卻可以按本身的情況(包括掌握的資料多寡,應付傳媒的能力和經驗)以及用何種方式回應最有利而靈活考慮。例如:

i. 開記者會硬闖:若已掌握充分的資料,亦已與當事人溝通和有相應的跟進對策,並對回應記者提問有經驗或信心,能公開回應是最好的,問題是大部份教會和機構的負責人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訓練,開記者會硬闖傳媒佈置的地雷陣前宜三思。

ii. 發出書面聲明:好處是知多少就說多少,以及避重就輕,並且有一個本身對事件看法的歷史記錄,亦不會被記者問到啞口無言。但壞處是若聲明太簡單和含糊,整件事仍有太多疑團的話,便會惹來迴避問題、意圖掩飾的批評。這亦會留下很多空間讓記者盡情質疑。因此,在聲明裡,若有負責人或辦公室聯絡人的電話,讓記者可以跟進較為合宜。

iii. 逐間傳媒機構回應:對於缺乏應付傳媒經驗的人來說這是較好的方法。首先,當接到傳媒就某項指控來電要求回應,可由秘書或負責公關的同事先要求對方講述有何問題,最理想的是以書面形式提供問題,(當然應有心理準備記者不會預先告訴你所有問題的內容,總會預備一些問題,希望殺你一個措手不及。)不過,起碼讓你知道大約發生何事,牽涉何人,以便爭取時間翻查有關資料或與相關人士聯絡及了解詳情。之後準備一份載有所有已知資料的「貓紙」,以便在回答問題時隨時翻查。最後,再想一想記者就有關事情可能會提出甚麼質詢,自己又應該怎樣回答。逐間傳媒機構回應的好處是可以令自己不斷改進,就算對第一、二間機構回答得不好,對第三、四間時仍有機會補救。若有需要,可再致電之前那些傳媒作補充。

明光社

iv. 盡量電話回應:用電話回應的好處是對方看不到你的表情,你就不會那麼緊張。另一方面,你可以預備很多相關資料、以及有同事在身邊為你隨時翻查資料。在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時,甚至可以表示突然有要事(這也不是說謊,因為弄清楚事件才回答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或需要翻查資料,轉頭再覆對方,然後就從容不迫地掛線,爭取時間弄清對方的問題及商量如何回應,這是開記者會和接受現場採訪所沒有的優勢,對缺乏面對傳媒經驗的人和對事件詳情仍然不清不楚的情況特別適合。不過,對一些電子傳媒來說,當然希望有聲有影,要求當面採訪。為了挽回公眾的信任,有時亦難以迴避,可考慮將這些訪問放在較後位置,先累積一些回答其他記者的經驗,找出大家的關注焦點,並想好一些精簡而且重要,能概括事件的重點(sound bite),若察覺對方已有一些預設立場,更要不斷重複自己的重點,而在鏡頭前不要和記者爭拗,因為這不是直播節目,刪剪權在對方手中,爭論只會有害無益,因此,無論對方怎樣詢問,有幾句標準答案是可以不斷重複的,例如「唔肯定,詳細了解之後再覆你」、「涉及有關人士的私隱,不可以隨便公開」、「有些疑問要先諮詢律師的意見才能作答」、「有甚麼進一步行動和回應?要先開會商量,一有決定會立即公佈」。

最後,大家必須明白,連特首、誠哥都沒有辦法控制記者怎樣報道,阻止某些傳媒作人身攻擊,大家在傳媒面前不要自作聰明了,應該老老實實,雖然不是每一句都必須回應,但回應的每一句都必須基於事實,既然不幸的事件已發生,誠懇的態度起碼可挽回公眾一些同情。回應傳媒的策略得宜可以有助止血,但不能令大家「當冇事發生」!惟有知難而進,才有機會在傳媒的地雷陣中僥倖逃生。

適應科技推進 香港電視發展與挑戰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與行動)
19/03/2018

香港的電視廣播在1957年開始,首先出現的是提供有線電視廣播服務的「麗的映聲」,當時麗的呼聲電視(後改名為亞洲電視——ATV)還是黑白影像的播映。因著香港引進了無綫電視科技,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於1967年開始了無綫電視(TVB)的中、英文台的免費娛樂和資訊啟播,並在同年開始提供彩色的廣播。因著無綫電視技術發展趨勢迅速,麗的映聲亦於1973年轉以無綫廣播技術播映。

明光社

當時靠不同地區的發射塔轉發電視訊號予接收器,各家各戶為接收更好的訊號,都會於大廈天台加上「魚骨天線」,這些景致都可謂當時的一種集體回憶。

兩台追逐收視

及後佳藝電視於1975年短暫出現,3台以百集長劇和武俠劇集互相爭奪收視,但佳視可能因起步太遲,不到3年便倒閉。亞洲電視與無線電視就繼續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電視服務,為了賺取賴以生存的廣告費而繼續作收視爭奪戰長達30多年。在這數十年間,兩電視台為求收視,都可謂出盡法寶,創作了不少經典劇集及綜藝節目,亦大量推銷到海外,特別是華人社區。另外,亦不斷引進外國的遊戲節目和劇集以增加新鮮感。

 

技術進步與收費電視出現

在1990年代,開始發展立體聲及多聲道廣播等,免費的衛星電視及收費的有線電視也先後於1991年及1993年開始啟播。因著網絡及寬頻等傳播技術慢慢成熟,電訊盈科亦推出now寛頻電視,於2003年開始以收費形式提供寬頻網絡傳送資訊及節目的服務。

而電視傳送方式的進步,全球的電視廣播開始走向數位化,多個發展國家已推出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以及高清晰度電視,收費的有線電視更率先於2001年將電視訊號轉為數位訊號廣播。而亞視與無線,亦和另一收費電視Now寛頻電視一樣,於2007年底前開始了標準清晰度或高清晰度的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服務。

 

一台獨大

明光社

進入2000年後,亞視除了以遊戲節目《百萬富翁》短暫勝出外,其他時段收視一直被無綫拋離,而無綫當時亦有不少深入民心的經典劇集,如《男親女愛》、《戇夫成龍》、《金枝慾孽》及《溏心風暴》等。不少劇集更因為首輯大受歡迎而繼續「食住條水」,續拍第二、甚至第三輯。這種做法,在外國亦十分常見,如美劇《老友記》(Friends)、《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及《身前身後》(Six Feet Under)等,都拍上了5至10輯不等。

另外,不少觀眾都有慣性收視的習慣,「睇慣咗」無綫,一按著電視就是第一台,別台的節目拍得多好,也難以超越,所以無綫亦被稱為「大台」。也由於高收視,往往就會參考以往成功的橋段,翻炒再翻炒,所謂「橋唔怕舊,最緊要受」,但長期靠著「食老本」的方式又或是抄外地成功劇集的橋段,一旦遇到新時代衝擊就會容易跌倒。

 

新競爭者的加入

2009年除了政府讓香港電台可以開設獨立免費數位電視頻道外,廣播事務管理局宣布免費電視牌照,城市電訊(香港電視網絡——HKTV)、有線寬頻(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香港電視娛樂——ViuTV)都有提出申請,欲成為免費電視台,令香港的電視競爭及質素提升。

而當被稱為「永恒」的亞視,最後由於經營不善而不獲當局續牌,更拖欠薪金,最終於2016年4月2日零晨「熄機」,終止地面電視廣播。取而代之,香港電台立即於其中、英文模擬電視頻道提供節目。而ViuTV亦接收了亞視的數碼廣播頻譜開始啟播,其提供的節目,如實況娛樂《帶著矛盾去旅行》、外購的資訊節目《恐怖醫學》與自家製劇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都曾製造了不少話題,並吸引不少觀眾收看。而奇妙電視亦已於2017年5月正式開台,提供24小時中、英語的綜合頻道。

能在這小市場中生存絶不容易,因為據報道指ViuTV進場一年已虧蝕了接近兩億,而奇妙電視與香港電台兩台的電視廣播節目亦似乎未見獲高收視。

 

科技繼續推動——網絡與網絡電視

上述所說,現在播放的免費電視台:無綫、香港電台、ViuTV及奇妙電視都是單向娛樂,即播放時間由電視台決定,作為觀眾,只能揀由不同的電視台安排好的節目。

但這些年,互聯網令人們的習慣改變了,有報告指出不少人於網上看資訊的時間多了,放在廣播電視時間少了。因為甚麼時候看和看甚麼網站、節目,都可以自己挑選,正所謂「有得揀,先至係老闆」,而網上亦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視頻,除了在Facebook、YouTube播放各式短片、細電影外,香港亦有不少私營免費電視節目播放服務的網站,如ViuOTT、樂視、香港電視網絡(HKTV)、毛記電視、龍耳電視,甚至最後復活的亞視OTT等…… 它們都可以讓人接觸到短片、電視劇、電影、社會現況等資訊。在網絡上的選擇多了,自然收看電視廣播的時間就會減少。

 

眼光的改變

明光社

所謂「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可以自由下載看到許多精彩創新的英、美、日、韓和內地劇時(有時還可以一次過瘋狂下載多集「煲劇」),自然會對大台的劇集提不起興趣。尤其是新一代,根本沒有「食飯就坐定定睇電視劇」的習慣,人人食飯就看手機。大台亦有面對現實,反省節目內容之餘,亦發展網絡電視的收費平台(如myTVSuper)及尋索合適港人的網絡廣告播放模式(如植入於Big Big Channel 的KOL、藝人直播及有趣短片中的廣告)。

來愈小的餅?

電視廣播業還在適應科技的推進,面對趨勢在走向網絡平台,觀眾投放到免費電視廣播節目的時間相信會越來越少,這塊餅會變得愈來愈小,如何努力吸引觀眾坐定定是一種挑戰;新進入戰場的電視台,如何可以打倒慣性收視,搶到觀眾支持,是一種挑戰;與大資本式萬馬奔騰、壯麗場境的億萬製作競爭,是一種挑戰;如何以合拍形式與內地或海外合作,而又可以拍回港劇味道,是一種挑戰;如何令港劇於外地賣埠,與韓劇、內地劇爭一席位,是一種挑戰;如何可以拓展網絡群眾,與國際性的網絡電視(如Netflix)競爭,令國際觀眾都可以透過網絡支持港劇,賺回資金繼續發展自家港劇,亦是一種挑戰……

看過ViuTV《綠豆》、《三一如三》,亦看到去年無綫的《踩過界》、《降魔的》、《誇世代》,都是不俗的創作,但如何吸引觀眾繼續支持粵語港劇及充滿香港特色的劇集,是所有電視製作團隊未來的嚴峻挑戰,因為關乎的不僅是收視的高低,甚至是生死存亡。

 

參考資料:

  1. 潘惠蓮,〈回顧香港的無綫和彩色電視廣播誕生〉,《傳媒透視》,網站:http://app3.rthk.hk/mediadigest/content.php?aid=2124
  2. New Media Habits for TV User Groups, TV and Media 2016, Ericsson Consumerlab. Website: https://www.ericsson.com/assets/local/networked-society/consumerlab/repo....
  3. 〈沈帥青:港台收視欠佳 公共廣播怎改變?〉,《香港經濟日報》,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55416/沈帥青:港台收視欠佳%20公共廣播怎改變?
  4. 〈港台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鏗鏘集》居首 奇妙電視「包尾」〉,《香港01》,網站:https://www.hk01.com/港聞/137756/港台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鏗鏘集-居首-奇妙電視-包尾-

從「限奶令」和看界線的設立與挑戰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0/11/2017

有電視台近日放風稱會自我審查,收緊藝人們的裸露程度,女星出鏡不能太暴露,尤其是胸部,電視劇不能有過份色情的鏡頭,只能用意會的方式表達。新聞一出,公眾嘩然,藝員的反應兩極:有的說自己一向如此,不用「限奶」;有的則稱自己穿著性感是種美,根本不會引人想入非非。

新聞出街不夠兩天,該台台慶全台女星「胸湧而出」,報紙大字標題稱女星衝擊「限奶令」,她們不但性感,而且露的又豈止於胸脯:手、小腿、大腿、腰……能露的、估計不會被送檢及投訴的,都露了。有女藝人笑言,有限奶令之後,程度已經「收斂」了,否則原本準備的那套衫,更靚,更性感。

表面上,傳媒將原來過鬆的界線拉回合理水平,我們應該慶祝,但就事情的發生順序分析,似乎看到越禁越露的景象。因為禁,所以更要打破規則和界線的趨勢。不過我們會問多一句:這個現象是甚麼的情況下出現?是因為反動、抗爭?還是因為想突破界線?甚或宣傳?

「限奶」其實早有先例,2015年香港播放內地宮廷劇《武媚娘傳奇》時,因為內地在播放中途要求收歛,最後內地版自第十六集後,全部女角由半身邊成近鏡,被揶揄為「大頭娃娃」,香港則用電腦技術,將當中的胸部配上一塊小布遮住。

當年我們如此評論《武》劇:「在香港,我們的劇集偶然也會有過份裸露,或暴力、不雅的內容,巿民一般會向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該局在收到投訴後調查了解,然後跟進。此制度的好處是由巿民表達意見,因此用的是普羅大眾的尺度;而進行調查的是由政府委託的一般巿民及專家,所得的判決相對持平,能平衡各界意見。」

今日我們不難發現香港社會有個趨勢,就是未收到巿民的想法、意見之先,已被有關當局「自我審查」了。電視台會因為怕被投訴的緣故,自動「限奶」,要演員自己用擦邊球的方式去抗爭。電視台似乎忘記了演員的演繹,應該是以劇本或節目的需要,所播出的時段和對象,硬生生地套入了一些規則,彷彿以長官意志凌駕了客觀的社會要求,容易不必要地限制了創作自由及表達的自由。這就清晰讓人看到,社會實況被政治操控扭曲,社會傳媒的控制力度愈來愈大,而且控制的方式已經不再是以往持之以恆的制度和方法,而是用政治壓力,用內部的程序去達成,如此做法,和人治距離愈來愈近。當然,壓力越大,反彈會越大,這是可以理解的。

電視如是,遊戲亦如是,內地遊戲基本上同樣全無規管的制度,所謂的政策朝令夕改,之前有《王者榮耀》被報章點名批評,但仍然沒有收斂,今日有手機遊戲《荒野行動》為了避過規管,在遊戲場景中加掛「不忘初心」、「維護國家安全」等十九大熱門口橫額,企圖將遊戲的暴力「正名」為符合國策的行動。

這些遊戲商的小動作,傳媒的小審查,其實就代表著無道的規管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社會各界對道德界線愈來愈模糊,大家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做製作,但看不到媒體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最終無道的傳媒,當然不能教化出有良知的下一代。

但願內地傳媒這些不良的生態,不要傳到香港,香港巿民要守護自己的傳媒,先要給他們合理、有道的空間,亦透過適合的方法表達意見,讓他們能夠健康地發展。這樣自然可以達至不用太多的禁令,但傳媒仍然能有操守地做不同的製作。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20-11-2017

廣告植入電視製作 未必是壞事

13/11/2017

有電視台曾在其台慶節目中插入一個嘉賓食炸雞環節,女主持人突然在節目中稱要請一眾藝員「食好嘢」,該台的一眾藝人於是就在盛裝之下表現出十分街坊地享受吃炸雞。這個令人覺得牽強,干擾觀賞趣味的環節,讓通訊局收到多宗投訴,局方經考慮後,認為該台做法嚴重違反了《電視節目守則》及《電視廣告守則》,並須罰款15萬元。該電視台不服並以裁決無理及違反《人權法案》提出司法覆核,事件仍在審理中。

 

當那邊廂仍是「懸案」一宗時,這邊廂的通訊局在今年2至6月進行了意見調查。發現有四成多受訪觀眾接受或非常接受免費電視的植入式廣告;五成多觀眾接受免費電視台增加植入式廣告,為數不少。當局正考慮放寬規管間接宣傳和植入式廣告的條文,順應民意與業界需求。

 

我們明白電視台現時經營不易,面對直接與間接的競爭對手,為生存要把握機會。但我們相信其手法可以多用點心思,硬生生把吃炸雞環節放到台慶節目,還是可以將之融入台慶的短劇或每天播放的劇集中,讓人輕輕鬆鬆地去接收呢? 不少韓劇都曾加入一些商業產品的劇情,仍能讓人看得舒服之餘,亦可以幫助電視製作有收入,可以健康的發展下去。

當然,作為觀眾,在觀看精彩的植入式廣告劇情時,要小心勿掉進消費陷阱中! 

 

關注焦點:性文化

師生關係要清晰

香港近年出現多宗男老師對女學生作出不軌行為的事件,如事件是在師生雙方同意下發生,並且女學生已滿十六歲,老師雖在法律上並沒有違法,但卻有違老師的專業操守。而當事件是在學生不情願的情況下發生,又或學生是未滿16歲,老師就明顯是觸犯法例。

關心學生是老師的職份,但師生之間在身體及情感上都要保持恰當的界線,如師生之間性別不同就更要加倍注意,保持適當的身體距離及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以及將情感關係清清楚楚保持於師生層面上。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老師也需要與其他人建立連繫,分享生活上的各種感受,但一些太私人的事宜,又與學生的個人成長無關的話,就不宜向學生多說,避免無意間與學生產生出情感上的結連,做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網上直播所為何事?

歐陽家和 |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18/06/2015

馬會,本來的責任是讓香港人可以有規範地博彩,減少非法賭博,而政府的政策一直強調以不鼓勵賭博為大前提,但馬會近年不同的舉措,均顯示其努力鼓吹賭博,為求生意興隆,宣傳手法更無孔不入。

近日就有傳媒集團高調宣佈其網站和手機程式均可以直播六合彩及讓用家下注,並強調這是香港史上首個獲得直播權的網上平台。用家即使身處外國旅行,亦可同步看到攪珠結果。觀乎該集團在其下報章的宣傳,可見六合彩直播的滲透力定必比現時在亞視直播為高,再加上任何地方,包括在海外均可看到,實在不能不令人擔心有關安排。

亞視不獲續牌後,早前就有報章「放風」稱賽馬節目會在以青少年為目標觀眾群的無綫電視J2頻道直播;而現在又在全港最多人閱讀的報章旗下的網站宣傳以手機程式直播六合彩,我們質疑政府是否已經知悉這些安排?又是否批准相關安排?現時馬會不論是手機程式又或是互動網站,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那為何要將這類直播攪珠的節目推進更多的主流傳媒中?這是否違反不鼓勵賭博的原則?

再者,馬會部份手機應用程式已供海外用戶下注,任何人只要年滿十八歲,又有香港的銀行戶口,基本上就可以登記成為用戶。有關安排變相鼓勵更多人即使離境仍然「不忘」要參加馬會的賭博活動,甚至吸引不少非香港人申請香港的銀行戶口加入賭博大軍。如此,馬會的角色究竟只是純粹提供合法賭博的所謂「慈善公益資助機構」,還是要招攬各地巿場,特別是以內地巿場為主的賭業大亨?

當年政府讓免費電視直播賽馬和六合彩,已令不少本來未必有意參與的巿民更容易受吸引,時至今日互聯網如此普及,要看賭博資訊他們自然會上馬會網站,現在這些額外及不必要的傳媒直播,只會引誘更多人接觸賭博及心思思要下注,無助建立不鼓勵賭博的基本社會政策。馬會的責任是為原本有意賭博的人提供合法的渠道,而不是千方百計引誘未參與的人「落搭」。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8/6/2015

請馬會「放過孩子」 勿染指青少年平台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1/05/2015

澳門近日擬透過修例打擊當地非法博彩,禁止非法博彩經營者在不同地方賣廣告。[1] 然而,若看看香港的情況,外圍盤或其他香港不受投注的體育賽事(如NBA球賽),卻早已如普通資訊般在報章體育版中出現。當馬會大聲疾呼說外圍數量多至影響他們的收入時,香港政府卻完全欠缺監管外圍的法例,甚至讓這些資訊循公開方式流入香港,成為外圍甚至非法賭博的資訊來源,情況並不理想。

另外,就著亞視將於來年四月「執笠」,馬會早前已開會,計劃在無綫J2頻道即時接手直播賽馬和六合彩;而且更計劃改用無綫藝人擔任六合彩主持。[2] 無綫J2頻道一向以青少年為目標觀眾群,所以其播出的內容多為動漫,韓劇等等。若現在加入賭博節目,即變相將賭博帶到青少年社群中。

賭博資訊的流通程度往往影響社會的賭風,除了主流傳媒,青少年現在非常容易在網上接觸賭博資訊。我們認為政府必須適當介入,減少青少年接觸賭博資訊的機會,從而減少有關的引誘。

現時馬會大部份節目是由自己製作,它實在可考慮自行承辦「十八禁」的賽馬節目和頻道,一方面讓馬迷及投注人士仍然可以接收相關資訊之餘,另一方面亦可以盡量減少對青少年的影響,請馬會「放過孩子」!

 


[1] 「澳擬修例打擊非法博彩廣告」,《東方日報》,2015年3月31日,網址: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331/00176_036.html

[2] 「賽馬、六合彩隨時改由J2台直播」,香港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hk/news/20150402/-2-3678996/1.html?cf=hp-newsCategories

 

小心閱讀新聞 讀者也有責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9/04/2015

政府早前召開記者會,很多人就在面書說政府會發牌給香港電視,甚至有報章的即時新聞將王維基的相片製圖,指政府會發牌給香港電視。過了兩三小時後,大家才開始「發現」政府是發牌給「香港電視娛樂」而不是「香港電視」,很多人空歡喜一場。

而在這個政府記者會的前一天,亞視新聞報道說王征願意將亞視售予王維基,大家歡天喜地以為事情雨過天晴。但是過了一小時,經傳媒查證後,才發現王維基沒有回應,而政府也沒有收過任何相關的股權更替訊息,很多人才驚覺事件很可疑。即或如此,很多報紙仍禁不住要將這個天大喜訊放在翌日新聞,然而卻句句小心,因為整件事未經各方證實。

這就是新聞。新聞是有時限性的,特別是我們活在即時新聞的年代,即使是一向嚴謹的電子傳媒,其主編亦坦言他們報道的時候,用字會很小心。他們真的沒有多說一句其他人的話,就只說清楚那是來自亞視的官方消息。觀眾可質疑他們會否受消息人士利用「放風」,但新聞歸新聞,傳媒最後選擇了報道,因為消息夠「爆」,而且有新聞價值,又是獨家。

獨家新聞接下來,當然要接受「求證」的考驗,全港傳媒亦作即時跟進。記者從不同渠道尋求真相,那些消息往往難分真假。傳媒只能依靠專業判斷,或者將事情清楚陳述,至於事情的準確度要由讀者自行判斷。

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是將當刻最重要的事清楚列出來;觀眾和讀者最重要的角色,除了接收資訊,還要判斷。例如,即時新聞網的消息,有時只要過了三五分鐘,整件事就發生改變,若你按著第一篇新聞來評論,沒有跟著局勢走,可能就錯失了之後的進展,錯判形勢。傳媒只能努力求證,但不能保證發布消息的人不會別有用心。

所以,作為在新媒體長大下的一群,我們更要習慣留心新聞的刊登時間,免得錯過最新事態發展;同時,也要學習閱讀新聞,留心字裡行間的一些文字處理,免得錯讀訊息,影響判斷。

曾經刊載於:

《成報》 9/4/2015

記者是不甘寂寞還是被逼上梁山?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9/03/2015

於雨傘運動期間,市民透過新舊媒體得知最新資訊,加上公民記者湧現,記者報道的中立性屢受質疑。為了探討此現象,明光社及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於2015年1月16日假中聖書院禮堂合辦「雨傘運動的媒體操守」座談會,當天約有30多人出席。

有人指記者在報道雨傘運動的手法是「不甘寂寞」——很想達個人政見;也有人認為記者是被人「逼上梁山」——因為稿件被上司大幅度修改而在新媒體另闢表達空間。座談會嘉賓除了探討此情況,同時也討論了傳媒立場與公信力的關係。

至於在新舊媒體角色一事上,嘉賓也同意公民記者其實不是專業記者,但能與主流傳媒作出互補。而要解決現時媒體出現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就要解決社會的問題。」

 

蔡志森:記者需學習成為旁觀者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首先以前記者身份,提出關於現時傳媒有否規範的疑問。他認為現時一些記者不甘寂寞,「想把自己理念及看法,透過報道說出來。」此外,他亦認為雨傘運動看到不同世代的撕裂,包括兩代如何看記者的角色。「參與社會行動的記者以往不會用記者身份,但現在卻高調參加。」

他更質疑記者應否在現場隨時變身,使用記者證作為「免死金牌」。對於先前有報道指有團體派出200名成員於運動化身成為公民記者,蔡亦質疑是否人數愈多就愈好,「還是愈多愈混亂」。他建議記者要學習成為球證,在旁觀看,而不是夾在衝突中間,甚至像參與者投入於運動中。

 

岑倚蘭:佩服記者行家無懼風雨採訪       

香港記者協會(下稱記協)主席岑倚蘭(岑倚)佩服很多行家於79日無懼風雨及挑戰。她指出運動期間最少有32名記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記協亦曾被人衝上門口抗議。」此外,有記者當時被上司要求拍攝金鐘混亂場面,可是現場根本並不混亂,他更拍得佔領者開路讓救護車駛入現場。他將此情況撰寫出來,但標題卻被改成佔領者妨礙救護車前行。岑倚蘭指出,「當如實報道不被刊登時,唯有下班後去成為網絡媒體義工,去平衡心理。」

另外,她指很難定義公民記者是否記者,但不認同「穿著印有Press字樣的背心去充當佔領運動的義工」。她並不否認公民記者的重要性,但這些報道及資料如何使用,就是媒體要小心處理的問題。在承認記者身份及發記者證方面,記協背負很大責任,因記協記者證「可申請國際記者證,警方亦認可」,故要非常小心。

 

陳珏明:我就是被逼上梁山的一位

852郵報記者陳珏明(珏明)於雨傘運動期間採訪時,提醒自己不要與警察「開火」,可是現實卻是「偏偏不斷開火」。

他曾被無理拒絕進入封鎖線後採訪,並被警察帶離現場。有指現時記者不甘寂寞,他指「我更覺得是被逼上梁山」。他指記者的報道與事實不符或被扭曲,唯有選擇在互聯網上發表。

他坦言自己十分支持這場運動,但他為了保持中立性,故堅持不掛上黃絲帶,甚至下班也不會帶,「就是為了精確的報道」。他會提醒同事「不要覺得喊口號沒問題」,因為這會令人覺得有失中立性。他坦言現時記者要成為球證愈來愈難,「因現場不是對等的比賽,警察比市民有更大權力,很難稱為中立比賽。」

 

蘇鑰機:新媒體影響漸大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透過其研究,指出於一般情況下,有接近一半受訪者仍是最常收看免費電視新聞,其次是閱讀收費報章。而愈年輕及教育程度愈高的受訪者,使用社交媒體會愈多。蘇指出「社交媒體對雨傘運動的參與者很重要」,他比較蘋果日報、明報及香港獨立媒體網,發現於雨傘運動前後,明報facebook專頁的被like數目升逾十倍。

而這段期間透過facebook發放的報道,有九成是與佔領運動有關。蘇認為傳統媒體仍是很重要,但社交媒體能夠讓人「知道、分享,更可以留言」,人的參與及表達感較強,能與傳統媒體互補。

 

傳媒中立的迷思

至於在傳媒是否需要中立一事上,岑倚蘭指於運動期間有人提議記者杯葛某團體的活動,「隱含對這種為中立而中立的傳媒老闆抗議」。然而她卻認為持多元化意見的傳媒,可以讓市民有更多選擇。

珏明則認為「對暴力也是有立場,有價值判斷,但不會覺得有問題。」他指記者要呈現真相予市民知道,即使現場直播,也可以是偏頗。蔡志森則認為傳媒可以有立場,但意見應於社論內發表,不應混入報道中。「我們期望警察專業,為何不能期望記者也是專業?」

有台下觀眾指傳媒使用社交媒體快速發放消息,岑倚蘭觀察到不少記者於自己社交網站掛上黃絲帶,表達自己的立場,然而「外國記者是有手冊嚴格限制政治立場表達」,但香港記者則不斷表態,甚至穿著記者背心成為雨傘運動義工,是會影響公信力的。

 

記者的使命何在?

有觀眾問及記者使命,岑倚蘭指上一代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對現時媒體偏頗甚至「自我閹割」感到失望。蘇鑰機則指於學理上記者有兩大角色,其一是提倡中立,另一種是參與性較高,提倡公義。蘇認為兩種記者的比例與社會情況有關,參與式記者較多,代表社會有問題。「要解決記者出現的問題,就要解決社會的問題。」

縱然雨傘運動已告落幕,但由之引起的新舊媒體的發展與爭議將仍然繼續。這個座談會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冀盼日後能再進深探討此課題。
 

電視新聞直播真實謊言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6/10/2014

大家在這兩周再一次驚訝於現場直播新聞的強大威力,大台可以出動三部攝影機廿四小時直播學生運動的「實況」;至於另外兩個收費電視台也不甘示弱,同樣出動上橋落地的放置攝影機,甚至有攝影記者長時間在現場走來走去拍攝。有電視台更將所有新聞簡報變成特別新聞報道,畫面全是直播現場。不知就裏的,還以為自己去了戰地。

不過過了幾天,你不難發現這些直播畫面大部分都是平靜的,就算捕捉到衝突都只是片刻而已。但經過廿四小時新聞頻道的洗腦後,我們容易被那些重複的影像所震撼。不少直播新聞還提供畫中畫,將幾小時前的衝擊場面以每十分鐘或二十分鐘重複又重複地播放,任何人只要坐在電視機前十五分鐘,就可以不斷地看到最爆炸的畫面,以填補當時現場安靜,和平的氣氛。在召開記者會時,電視上甚至會有三個畫面,一個是記者會現場,另一個在重播警方口中的激烈行動畫面,最後一個是三個運動現場的直播。

電視台有資源做直播,這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巿民要有足夠的意識,清楚知道傳媒們所選取的鏡頭,未必一定是觀眾想要看到的。往往在和平示威的場面,傳媒站在高處拍攝,鏡頭下盡是大環境,因此觀眾便看不到人情味的互動。反而在每次衝擊時,都是以近距離埋身肉搏。我們不禁要問:這些鏡頭會怎樣影響我們對新聞的理解?我們又有沒有小心留意,選取鏡頭與真相的剪裁有瞂怎樣的關係?當真相被剪裁後,編輯有沒有準備要還原整件事情的始末,避免斷章取義的問題?

有另一項事情我們亦要留意的。傳媒近日很愛直播記者招待會的現場,不少巿民以為看了就等於和記者所知的一樣,但實際上傳媒鏡頭的取捨會影響觀眾對事情的全盤了解。在記者會中,發言人的一個眼神及動作的互動都是提示;而且記者會後,發布者有時會與部分傳媒有再進一步的跟進,這些都不會播放出來,某些訊息只會在沒有「現場直播」下才會向記者披露。

如果我們單憑看了電視就相信,未免太懶惰了,而學生及巿民在現場為運動所付出的一切,也在直播高遠的鏡頭下消失得像螻蟻一樣。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6/10/2014

被困的「沒女」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0/09/2014

「沒女」這個詞語因一個電視節目《沒女大翻身》,成功植入本地,並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生活於大都市中,我們生活即使不算富足,溫飽也普遍不成問題。然而我們的著眼點,往往是我們欠缺的,多於我們所擁有的。就以《沒女大翻身》為例子,電視台為了製造極端效果,幾位女士被扣上多個「沒」的帽子,同時也配上不同的稱號如懶蟲、惡女等。但撫心自問,難道我們沒有一刻的懶惰或兇惡嗎?只是我們向人介紹自己時,會傾向把長處、優點等美好一面說出來而已。同樣,她們或許「沒有」很多東西,但亦「擁有」不少特點 (起碼勇氣過人),相信只是節目中沒有描寫出來。

此外,節目中有不少自稱專業人士對參加者的形象及性格進行改造,使她們成為自信的「美人」。然而,讓人憂慮的是這些專家所做的是否真的恰當?因為有心理學機構亦質疑節目中的臨床心理學家的手法不當,有損業界的專業形象。另外,當一眾參加者按專家指示而改造成吸引的外表及性格時,其實這是否她們的真正需要?即使她們因改造而感到滿足,其實亦只是讓她們符合外間對女性的期望,最後她們亦只是由一個困境踏入另一個困境,繼續活於社會定型下。

類似《沒女大翻身》的真人騷不時為人詬病,被指為提高收視而忽略對參加者影響,更曾出現參加者因害怕醜態見於人前而自殺。[1] 現時該節目中參加者的性格、行為也被人大肆批評。其實每個人的性格特質,與其生活背景經歷有莫大關係,當我們認為別人性格奇特時,或許我們在別人的困境下生活,也會有一樣的性格。當我們看到身邊一些不可愛的人時,不要立刻想到如何「改造」他們,而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關懷他們,與他們同行,鼓勵他們尋找屬於自己的理想,創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和電視製作人一起「消費」他人的缺點,將別人的的不足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話。
 

 


[1] 〈《沒女》真人騷 助翻身?助收視?〉,經濟日報,A30版,2014年8月6日。

電視的不死傳說?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07/2014

以前不少人無聊便會想到看免費電視,現在不少人看免費電視便會感到無聊,弱台亞視曾創下零收視的紀錄,而一台獨大的無綫亦被揶揄為是是旦旦。筆者八十年代中期曾在無綫做了四年編劇,當時電視業已開始由創意澎湃的黃金歲月,走向企業化和制度化,電視製作變成流水作業,編劇愈來愈像工業生產線上的車衣女工。當賺取最大利潤成為電視管理層對股東的最重要責任,收視率成為廣告客戶的最重要考慮,再加上一台獨大,創意便成了奢侈品。因為創新就代表冒險,冒險就代表有機會失敗,當沒有人願意承擔失敗的後果,蕭規曹隨,因循苟且便是最佳的護身符,而最保險的製作方針就是追隨大眾口味,拒絕小眾的興趣,因為起碼還會有一批無論提供任何節目皆會留守在螢幕前的忠心擁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慣性收視彷彿造就了電視的不死傳說。

近年不單在香港,甚至在不少鄰近地區,在年青觀眾當中最受談論的多是韓星和韓劇,港產電視劇成為各地華人摯愛的年代已一去不返,在人人都罵電視台的年代,究竟我們最不滿的是甚麼呢?現時免費電視台各類節目最大的問題是甚麼呢?今期《燭光網絡》希望透過對現時一些流行的電視節目的分析,挑起大家一些思緒,在令人感到無聊、膚淺、重複的電視風氣之中,反思我們作為觀眾的角色和責任。

畢竟要有能忍受無聊節目的觀眾,無聊的節目才有生存的空間,電視的生死其實掌控在觀眾手中。大家雖然不是電視製作人,但大家的口味和容忍力是創造今時今日電視文化的幕後黑手,是時候大家應該洗手,以及電視製作人應該洗牌了。

《愛•回家》——典型處境劇中的非典型家庭

招雋寧、羅遠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07/2014

無綫一台獨大,在沒有競爭下常被批評橋段了無新意,但觀眾卻仍然邊鬧邊看。事實也並非沒有佳作,如《天與地》可算是偶然遇上的驚喜。近年晚飯時段播放的都是時裝處境喜劇,英文為Situation Comedy,簡稱“Sitcom”。2007-08年放映《同事三分親》和《畢打自己人》,2011年的《誰家灶頭無煙火》都記憶猶新。

處境劇的製作將主要場景設於家庭和辦公室之中,並儘量將人物關係設定得錯綜複雜,幾乎每個角色都能製作出故事線,輪流發展,保持觀眾新鮮感。現播放超過500集,主打溫情的處境劇《愛•回家》,細膩地描述家人微妙的互動,是不錯的伴飯小品。

 

家庭設定反映社會價值觀

《愛•回家》以馬家一家七口為主線,劇情發展除了圍繞他們,更延伸至他們的工作間及同事。劇集內容多樣化,並不限於一般家庭小品,有時更會觸及一些社會時事,又或是倫理議題。然而,內容大多都與家庭有關,也貼近現實情況。

劇集以「愛」及「家庭」作為號召,主線馬家表面上看似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家裡集合老中青三代,配合「爸媽──孩子」的結構,可謂「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而且,一家人縱偶有爭執,但最後都能化解。然而若我們再細看,會發現這個「典型」其實並不典型。一對子女原來並非馬家的男主人親生的,而是其兄長去世前將子女託付給他照顧。雖然並不是親生子女,但馬家男女主人均視他們如己出。

劇中亦出現其他從「爸媽──孩子」的基本家庭結構衍生而成的家庭,如單親家庭背景。涼粉(吳家樂飾)一家是早年喪父的單親家庭,生活上受到鄰居馬家所照顧;至於另一個角色馮律師(楊卓娜飾)和廖律師(歐瑞偉飾)都是已離婚並育有子女。

自從西方掀起性解放運動後,無咎離婚(no-fault divorce)變得日漸平常,夫妻分手亦變成平常事;至於餘下的子女,在不同原因下交由親屬照顧也並非罕見。養子養女的角色設定是豐富劇情的伏筆,也能反映社會育養的複雜一面。

劇集呈現家庭組合的多樣性、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替劇集製造豐富題材,也是現代家庭的寫照。提倡男女平等和自由戀愛的現代社會,妻子不再是丈夫的財產,女性獨立自主,生活也不再須要依賴男性。有別於傳統封建社會,家庭成員現在更易脫離「爸媽──孩子」的家庭結構而生活,令家庭組合呈現多樣性的機會更加普遍。

若從戀愛關係走進家庭建立,從劇情編排來看,不論是孻姑(郭少芸飾)與涼粉或裘亞域(黃德斌飾)的感情,還是另一個主要場景律師樓中的情侶關係,都趨向描繪一對一結合的關係,反映社會即使在多樣性中,普遍人對家庭潛在的概念和渴想,仍是圍繞於「夫妻」。

家庭與倫理我們來這世界都因為那一男一女。人人都希望有幸福家庭,但現實要人人做到愛回家,委實不易。原則上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成長保障,但對很多人來說,家庭卻帶來不少生命的陰影,現實中「爸媽──孩子」也承受內外壓力。《愛•回家》輕巧地繪畫出這些張力。

如第501集描述Maggie姐(何綺雲飾)懷孕後的胎教,探討工作女性與婆媳權力關係的張力。而第506及507集探討生殖科技的倫理:已與律師Damon(黃子雄飾)離婚的上市公司主席Amanda(姚瑩瑩飾)希望以人工受孕的方式誕下後代,嚐嚐當母親的滋味。Damon在考慮到要為後代負責任而拒絕借精。另一位男士卻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下表示願意借精,但當他弄清楚情況後也拒絕了,理由在於他認為兒女是經由愛情孕育出的結晶。反之,Amanda的親弟弟則願意承擔孩子成長時的男性模範。劇集從中探討游離「爸媽──孩子」模式之間的張力,也可使人思考養育孩子、借精生子等倫理議題。

上述所抽取的劇情片段反映了現代家庭的多樣性,複雜的身份、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衝突的縱橫交錯。從《愛•回家》的刻劃,豐富了我們對家庭倫理和多樣性的想像和進一步思考。

 

我們都在維繫「爸媽──孩子」

電視文化學者舒寡曾說:「(劇集)成功的地方是……能夠較以往長篇劇更全面地將大眾生活中的現實重現。」《愛•回家》成功的地方是將現實家庭的多樣性和其中的倫理討論勾勒出來。

普通人都想盡力建立一個以「爸媽──孩子」為原型的家庭,原則上這是家庭結構的核心。但因著人生各樣遭遇,家庭發展出多樣性:單親、離婚、再婚、同父異母、養子養女…… 誠如人生沒完美,即使偏離了理想的家庭結構,家庭成員都會盡力挽回和珍視現存的關係。「爸媽──孩子」家庭結構不需因為現實家庭太多元而被丟棄。反而愈多人離婚、愈多孤兒,為了下一代,社會愈須要強化夫妻一生一世的長久忠誠,也實踐原諒和擁抱家人等價值。

或許在現實中家庭都不完美,但帶著愛回到家中,可以將不完美的地方點石成金。

 

 

綜藝節目 娛樂至死方休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我們在免費電視台看到的節目類型都不外乎以下種類:遊戲節目、清談節目及真人SHOW節目。自八十年代開始,無綫的強項就是將外地的綜藝節目改頭換面,包裝成香港通俗文化版,並價廉物美地製作節目,實質就是山寨出品。[1] 然而,同樣的方式,在全球化的社會,已經不合時宜。

 

網絡世界 打破語言隔閡

自從網絡普及,我們已可在網上觀看世界各地的高水平節目。縱使語言不同,但有心的網民已翻譯相關節目並配上中文字幕,放在網上讓人觀看。如韓國的《Running Man》、日本的《矛盾大作戰》,以至內地購買外國版權而製作的《中國好聲音》及《爸爸去哪兒》等,這些都是製作嚴謹的節目,[2] 可惜在面對這些高質素的節目時,無綫卻只將它們重新包裝並「改頭換面」成自家的節目。她只是不斷重複舊的成功模式,直至令人生厭為止,當中以《獎門人》重複程度,最令人咋舌。[3]

 

舊瓶新酒的綜藝節目

觀眾除了指責無綫抄襲外,更認為她連抄襲也欠缺誠意——這是最令人失望的地方。內地不少節目,與無綫同樣也是買了外地節目內容的版權,之後自行製作,但內地就投放大量資源,每個細節一絲不苟,使節目除了有原來的味道,更加入本土的特色,令節目錦上添花,反觀香港,縱然購入同一節目的版權,但卻只以得過且過的態度來製作;就算有所謂的「新」節目推出,卻原來只是舊瓶新酒,最後根本也是了無新意,慳水慳力,重複又重複的舊作。[4]

環顧世界各地,綜藝節目從來也不只是訪問明星,遊戲節目也不是只有藝員才可以參與。無綫最「有特色」的節目可能就是宣揚風水、靈異的節目,可謂長做長有。至於其他探索科學、大自然、生命等題目的節目,往往不是包裝成娛樂性的節目輕輕帶過,就是將文、史、地理、科學等話題瑣碎化,變成「有趣小貼士」式節目,最後社會整體的民智,沒有因為看電視而被提升,而是變得反智。

 

莫忘社會責任

綜藝節目,本來既能提升民智,同時又能娛樂觀眾。綜觀世界各地電視台在製作這類節目時,多在知識和娛樂中維持平衡,令社會更進步。可惜香港的電視台,卻抱著娛樂至死的態度,忘卻了基本的社會責任,只是為了填滿每日24小時的製作需求,製作大量反智的節目。傳媒的失職,只會變相令社會下沉。當電視台在慣性收視的強勢下,以為觀眾只是任由魚肉的熟客,早晚也會被熟客頭也不回地唾棄。

 


[1]
〈爸爸去哪兒 漂亮的抄襲〉,《逆嘶亭》,2014年1月9日,網址:http://gnimmm.com/2014/01/09/%E3%80%8A%E7%88%B8%E7%88%B8%E5%8E%BB%E5%93%AA%E5%85%92%E3%80%8B%EF%BC%8C%E6%BC%82%E4%BA%AE%E7%9A%84%E6%8A%84%E8%A5%B2/

[2] 陳強,〈TVB的最大敵人是老餅〉,《am730》,2014年1月16日,《am730》,網址:http://www.am730.com.hk/column-190680

[3]〈綜藝節目唔爭氣 悶蛋低智零創意 44%被訪者彈《 獎門人 》播到殘〉,《頭條日報》,2010年4月16日,網址:http://hd.stheadline.com/arts/arts_content.asp?contid=76302&srctype=g

[4]畢明,〈TVB執左佢啦〉,《蘋果日報》,2014年5月11日,網址: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6257110/art/20140511/18715839

 

其實,我只想看電視…

── 生命倫理錦囊 第17期

27/03/2014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曾幾何時,電視文化主宰了香港的潮流,是全城注目的焦點。但香港電視界發展多年後,縱有其他電視台同步經營,但電視文化和發展彷彿停滯不前。
 
自從年前有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引起的爭議後,「我要睇電視」成為了不少人的訴求,除了是為爭取多一個免費電視台外,也是對現有電視發展的不滿與控訴。
 
香港第一家電視台,是由原來經營有線電台的麗的呼聲開辦的「麗的電視」,在1957年啟播。因其須以線路接駁,電視也以外購英語節目為主,所以只有約11萬訂戶觀眾,屬社會上的小眾娛樂。[1]
 
而香港人熟悉的「無綫電視」則於1967年啟播。由於採用無綫免費廣播模式(但當時電視機仍相當昂貴),加上走通俗路線,節目深受歡迎,很快便成為了電視界的大阿哥。事實上,無綫電視亦開創出很多香港演藝文化的先河:如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大型綜藝節目如「香港小姐競選」等。而由古裝武俠到現代故事的電視劇集,更由香港揚威到海外,成為香港文化的標誌。就連新聞資訊節目也開創「現場報道」的新猷,更多以本地及海外新聞作專題報道,以「無綫新聞,事事關心」作宣傳口號。[2]
 
至於麗的電視則在1973年轉為無線廣播,加上其後短暫出現的佳藝電視,70年代曾出現短時間的三台競爭局面。[3] 可惜佳藝電視後勁不繼,於三年後停業,而麗的電視幾度易手,之後改名亞洲電視。後者雖偶有佳作,但自2007年後逐漸停止自行製作劇集,近年更被詬病經常「重播節目」,而節目內容偏頗(尤以評論節目為甚),引來破紀錄的投訴,[4] 也曾有「零收視」紀錄。[5] 隨著一台獨大的日子愈長久,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電視節目質素日漸下降,市民漸對香港免費電視發展日益不滿。雖有多家收費電視加入營運,但因市場對象不同,始終未能形成競爭局面。[6]
 
為回應民間訴求,香港政府於2009年開展了增加免費電視台的計劃。最終有三家公司申請,政府於2013年11月公佈申請結果,接納當中兩個申請。原來呼聲最高,由王維基經營的香港電視卻不獲發牌,當局「考慮了一籃子因素」而否決的理據,以及後來王氏投得流動電視牌照,卻又被政府當局以「制式問題」再度喊停等事件,已演變為一場社會和政治風波。而當兩間獲新發牌的電視台正籌備開台事宜時,香港電台的數碼電視頻道也已投入服務,成為本地第三間免費電視台。[7]

由電視爭議回看香港電視……

很多人以為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電視文化已過時。但從這次電視發牌的爭議中,可以觀察到香港市民對電視「又愛又恨」:一方面認為電視製作差劣,但另一方面電視收視率卻未見顯著下跌。這是因為一台獨大無得揀而「焗住睇」? 還是市民只是「一面投訴,一面照看」?
 
而在很多年輕人當中,所謂「不看電視」其實只是「不在家中大廳看電視」,而並非連電視也不看:很多人已經改為透過網上收看電視節目。事實上,網民對電視台節目的口碑也愈來愈具影響力。[8] 總的來說,雖然我們時常以為香港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其實這個「公仔箱」仍深深的影響我們每一個。

電視文化的信仰反思

Television is the triumph of machine over people. 機器征服人類始於電視。Fred Allen
 
雖然電視文化只是眾多文化中的其中一項,但它對人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一位研究文化的學者Vanhoozer指出:「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電視。」[9] 如果我們認同「文以載道」,便會明白電視播放的節目會向觀眾起到「說服」的作用。[10] 有些電視節目天馬行空,讓人以無限的想像力在當中遊走。有些則向觀眾傳遞各種資訊,向大眾顯示世界的狀況。但當中亦會隱含一些社會意識形態,即對社會的一些看法或態度。電視節目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而當人浸淫在其中時,它所盛載的意義,便漸漸成為此人的第二天性。[11]
 
不過,電視節目(特別是劇集)無論如何寫實,它都只是模仿真實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本身。換言之,這是一個被建構及投射出來的世界。[12] 當人分不清兩者的分別,而被建構出來的世界影響而不自知時,帶來的後果有時頗為嚴重。例如在「日韓風當道」的世代,當人熱愛「煲日韓劇」、追捧「韓國組合」的時候,日韓的潮流文化及審美觀念已不知不覺地滲入「民心」。有不少香港人認同俊男美女的標準必須是高挑、白淨、修長、五觀輪廓分明。可惜的是,真正天生麗質的人並不多,劇集中的男女演員,特別是來自韓國的明星,雖然有經過嚴格的才藝訓練,但外型上大部份都經過後天修飾或改造,之後才被公司放在一個俊男美女的世界。這一個被建構出來的世界,讓不少人(特別是少男少女)非常瘋狂及嚮往。有些人看多了男女明星,漸漸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擁有亮麗的面貌。輕微的只是模仿他們的衣著打扮又或是化妝技術,嚴重的可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外貌,總感到自己不夠美,輕看自己的價值,認為只有整容才能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
 
電視文化更會「說服」人有關家庭、婚姻觀或人生觀等。作為文本的一部分,電視節目所投射出來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無時不在「鼓勵」我們把它當成歸宿。[13] 當一位已婚女士經常收看台劇《犀利人妻》,又或是內地的《後宮甄嬛傳》這類劇集,有可能對婚姻失去信心,經常懷疑丈夫有沒有外遇。[14]「不斷提醒」及「潛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即使是信徒,若然過於依賴電視節目,並讓它們成為日常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部份時,也難以脫離電視文化所投射出來的世界觀。信徒大都聽過「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羅十二2)但要行出來是何等困難的事情。當人看多了那些描述情感背叛、男女關係隨便混亂的劇集,已不是模仿那麼簡單,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認同這個世代的文化,認為人世間的感情是非常薄弱,也認為婚前性行為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本是如此。
 
信徒要做到「心意更新而變化」,最好的方法並不是不收看電視節目,這是不切實際的。另外,信徒通過劇集理解社會的價值觀,掌握現今的資訊潮流也是重要的。問題只是,信徒對身處的社會的價值觀有充分的認知時,有沒有將同樣的時間「投放」於《聖經》,去學習作為一個神的子民又應該有一套怎樣的世界觀?例如當現今的電視節目大多教人在外貌上如何變得美麗動人時,信徒是否也被說服,認為自己不夠高、不夠白而自卑?還是相信自己因著有「神的形象」(創一26),而神看人的是內心而不是外表(撒上十六7),於是為到自己經常做出神喜悅的事情而懂得欣賞自己,感到自己很美。這裡沒有否定儀表的意思,整齊大方是愛惜自己及尊重他人的表現,這裡只是想指出《聖經》對於一個人是否「美」、「好」以及很多其他思想或觀念,與我們日常所處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西方有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甚麼便變成甚麼」的說法,筆者認為 “you are what you watch”「你注視甚麼便變成甚麼」。要「投身」《聖經》的世界觀,最好的方法便是多看《聖經》,讓神的話成為信徒「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詩一一九105)《聖經》經常提醒神的子民不要忘記「神的話」,甚至把這些話語銘記在心(申三十二46-47、書一8)。因為「神的話」是神賜給信徒其中一樣回應這個世界各種價值觀的武器。
 
所以,喜愛看電視的信徒,可能要平衡一下,考慮多看《聖經》,以致不會只受一方的世界觀影響。儘管有不少人批評現今的電視節目水平大不如前:劇集本身的劇情變得陳腔濫調、植入式廣告愈來愈多、色情暴力的畫面亦較以前多及開放,但可以真正放下電視節目而轉向其他娛樂的人士,仍是較為少數。事實上,不收看電視並不等於不收看電視節目。即使有人熱愛上網「煲劇」、上網「看遊戲節目」、上網「看音樂特輯」,上網只是另一個收看的途徑,無論是劇集、遊戲節目等,本身還是為了電視而製作。
 
不少人喜愛上網看電視節目,除了方便自己的時間,也可以滿足自己的喜好。以往,人要「追」喜愛的節目,有可能要等上一天甚至一星期,觀看時還須要忍耐無數廣告,又或是先看其他節目,包括新聞或各類資訊。現在上網「煲劇」,體力及實際條件許可的話,甚至可以不眠不休地看完一整套劇。除了「省回」不少時間,也可以盡量挑選自己喜愛的劇種。網絡的確為人帶來不少方便,只是,它卻容易助長觀眾養成「偏食」的習慣,長期下來讓人「營養不良」。選擇收看自己喜愛的節目本來無可厚非,但過度觀看同一種類型的節目,則有機會讓人的世界觀變得狹窄或偏頗。
 
現代人有條件挑選自己喜愛的節目觀看,這一種習慣也有可能應用到讀經上:有人偏愛先知書;有人偏愛詩歌智慧書。對於對整本《聖經》的內容有一定概念的信徒來說,多閱讀自己喜愛的書卷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那些只讀一兩卷書而對其他書卷完全沒有認識的人,則是不足夠的。《聖經》是整全的,神是愛,但神同樣是公義的。神應許祂的子民,跟從祂的道而行會凡事亨通,但《聖經》同樣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是壞人當道,義人受迫害。只偏重一兩卷經文如同偏愛某一類型的電視節目一樣,對「世界」認知不足,前者是指到神的國度而言,後者則指到現今所處的世界。
 
信徒不能抽離身處的世界,也確實須要明白現今世界的價值觀是怎麼一回事。不過,信徒必須選擇,自己投身於哪一個世界的文化或價值觀:是電視節目所呈現的世界,還是《聖經》所描述神國子民應有的觀念。
 
一粒沙裡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電視有助我們認識而不是認同世界,積極來看,若有更多委身的基督徒願意投身電視行業,讓電視發放更多正能量,流露更多美善的價值觀,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1]參馬傑偉(1992):《電視戰國時代》。香港:次文化堂出版,頁172。
[2] 這句原為無綫新聞宣傳的口號,被網民改為「無綫新聞,事事旦旦」。於2009年在無綫電視台報道六四維園集會中,市民李先生(被稱為「事旦男」)突然在記者方東昇背後高舉寫上該口號的紙牌,引起熱議。參香港網絡大典:無綫新聞 事事旦旦。 網址:http://evchk.wikia.com/wiki/%E7%84%A1%E7%B6%AB%E6%96%B0%E8%81%9E_%E4%BA%...
[3]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亞視的《大地恩情》劇集,因收視擊敗無綫的《輪流傳》,迫使無綫史無前例腰斬該劇,改播《千王之王》以搶回收視。參黃世澤:《為香港電視衰敗翻舊帳:輪流轉之役》網址:http://martinoei.wordpress.com/2008/05/10/%E7%82%BA%E9%A6%99%E6%B8%AF%E9...
[5]亞視按其委托港大調查的說法則為「四六開」。參《「四六開」與「零收視」》,網址:
http://hkupop.hku.hk/chinese/columns/columns144.html
[6] 唯一例外的就是就大型體育節目(如世界盃,歐洲足球賽事,美國NBA籃球賽等)轉播權的競爭。
[7] 梁旭明,「從電視霸權到參與式文化—重構港人認同的電視政策?」網址:http://rthk.hk/mediadigest/20131211_76_123062.html
[8] 以2011年播出的劇集《天與地》為例,此劇原計劃於2009年播出,但因被認為未必適合一般觀眾(指通常收看電視最多的家庭主婦)而被抽起至2011才播出。事實上,該劇的收視也曾一度下滑至23點。不過,《天與地》卻贏得主要來自年輕觀眾和網民的良好口碑。在結局播出後,無綫電視共收到近120個電郵及電話讚賞劇集製作認真;隨後更以近8萬票奪得當年電視台最佳劇集獎項,形成了「低收視,高口碑」的現象。參謝曉瑩:〈天與地的暗起革命〉。《成報》C08,2011年12月11日。
[9] Kevin J. Vanhoozer,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How and Why Christian should Read Culture,’ in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Ed. Kevin J. Vanhoozer,  Charles A. Anderson, and Michael J. Sleasman, 12-60. Michigan: Baker, 2007, 31.
[10]同上,31.
[11]同上,32, 44。
[12]同上,26。
[13]同上,27。

「求愛大作戰」教曉你甚麼?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6/2013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近日電視台播出的求愛真人騷節目,一眾到達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在電視台的安排下互相認識,進行遊戲,製造相處的機會,期望能擦出愛火花。電視台亦會安排一眾嘉賓主持以「專家」身份幫助參加者改善形象,教導他們與異性相處的技巧等等。因為這是一個電視節目,在七百萬市民面前,筆者不禁懷疑參加者會真的完全表露出真實的自己嗎?而且因為我們亦不知道參加者的表現和事態發展是真實的情況,還是經幕後人員策劃出來,所以我們不用太認真看待這類真人騷節目。但節目中一眾「專家」的意見,卻令人不敢恭維。
 
六月十七日(星期一) 播出的節目中,一名自稱是「愛情玄學家」的嘉賓主持教男參加者觸碰女性以「破除隔膜」,並建議男方若希望結識異性時,可拍或摸對方的手及上背「不要超過三秒」,好讓女性潛意識中領略到「有身體接觸是不錯的事」。節目播出後已有網民批評有關節目意識不良,不料節目播出後一日即有一宗類似的非禮案──女事主回家途中突然遭陌生男子輕輕拍打手臂,要求結識女事主及詢問電話號碼。
 
兩件事發生的時間如此接近,可能只是純粹巧合;那位「玄學家」亦解釋他曾說明在甚麼場合才適合作出此動作,但卻被電視台剪去。我相信「玄學家」在戀愛方面的專長該是怎樣佈桃花陣、甚麼時辰會有桃花運等,但與異性的互動溝通就應該不是「玄學家」的專長吧。事件讓我再想起同一電視台去年的一個類似的節目,其中一位「人生導師」教參加者以45度角與異性傾計最能吸引對方,結果成為全城的笑話。如果電視台真的要為參加者提供意見,幫助他們改善人際技巧,找真正合適的專家提供意見是必需的,也是作為一個面向七百萬人的電視台應負的責任。因為那段說話不是只向參加者說的,也向所有觀眾說的。
 
製作嘩眾取寵的節目來製造話題,刺激收視,是電視台一貫的做法,但作為一個如此有影響力的電視台,應該肩負起企業社會負責,製作有質素的電視節目,而不是不斷製作「柴娃娃」的遊戲節目和不斷重複橋段的愛情劇集。電視台如能投放更多資源製作能帶出正面訊息 (如關愛、誠實、互助互信、親情友情等)的節目和劇集,確實是香港人的福氣,對社會也能帶出正面的影響。

捍衛新聞自由 必須編採自主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9/2011

最近有幾件事都令大家十分關注香港的新聞自由會否受到影響,包括警方如臨大敵地阻礙示威者表達意見和傳媒的採訪;政府更多以官媒發放消息代替容許記者現場採訪;亞洲電視懷疑有高層向新聞部施壓,令未經證實的前國家領導人死訊出街,以及在財經新聞節目內出現疑似廣告的有償新聞。另一方面,對於爭取獨立多年的香港電台,不單只未能成為脫離政府架構的公營廣播機構,政府反而加強控制,空降政務官做廣播處長。  

不少人擔心香港的新聞自由會因為上述的事件而不斷收窄,甚至形容為最黑暗的日子,我個人既同意亦不同意。其實,無論中央和香港政府、甚至外國政府、大財團、政黨和壓力團體想影響傳媒是由來已久,甚至是必然的事,有些是明顯的好像最近一連串的事件,但更加多的是在日常運作和暗地裏進行,影響了新聞自由和公信力的行為,那些其實有時更黑暗。

要捍衛新聞自由,最重要的是依賴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精神、操守和團結,以前的亞視六君子和今日的亞視新聞部高層作出了很好的示範。最能察覺新聞自由會否受威脅的其實應該是記者,當然,大家不一定動輒要辭職,但一定要據理力爭,甚至向公眾「爆料」。

除了外界干預之外,其實另一個對新聞自由做成嚴重威脅的是傳媒公信力的下降,不少香港的記者敢於挑戰權威,包括特首、高官、議員和富豪,但就是不敢挑戰自己的老闆!

香港愈來愈多傳媒受到老闆的影響和操控,缺乏真正的編輯自主,於是老闆親中央便不斷出現「是旦」和「河蟹」的新聞;老闆反共、親民主派或與政府有過節便一面倒批評政府,醜化一些官員;而兩者皆不能容納異見的聲音,公器私用,將新聞與評論混淆,令讀者和觀眾無法獲得較為全面和客觀的資訊。沒有公信力,新聞自由不過是一個沒有內涵的口號。

但要抗衡外界的干預,記者便必須團結,加入一些有代表性,可以和老闆抗衡的新聞業公會,當出現一些暗中干預新聞自由的事件時,才有抗衡和投訴的勇氣。

香港傳媒需要努力爭取的是真正的編輯自主,以強大的公會力量和專業精神,抗衡一切來自老闆的干預,無論老闆是政府、大財團、想宣揚個人政見、想利用傳媒老闆身份獲取利益的人士、甚至黑社會。而市民大眾若果珍惜新聞自由,就應該以轉台和罷買對付一些別有用心 的傳媒老闆。

抄之無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03/06/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近日報章報道有市民向廣管局及無綫電視投訴,指無綫一套偵探劇集《談情說案》疑似抄襲另一套曾於該電視台播出的日本劇集《神探伽俐略》,引起了許多市民討論,甚至被日本傳媒報導,有網民更留言質疑這是「盜版之作」,造成不少迴響。
 
細看該劇,的確大部份主角的關係、實驗室佈景、男主角思考案件時有固定手勢等特色和《神》劇很相似,難怪劇集一上演就引起觀眾不滿;不過細看其他角色的關係、案件內容及劇情發展仍然是有不同之處,只怪電視台創作力不足,先以別的劇集故事的背景及人物設定為藍本,再修改或創作其他情節。
 
其實,該電視台近年被指抄襲的聲音不少,之前所播的劇集,如《飛女正傳》、《情人眼裡高一D》、《宮心計》等,都曾被指與某電影或韓劇的角色設定、關係十分相似。
 
電視台不願花太多資源於劇本創作,原因可能是兩個免費電視台的強弱過於懸殊,一台獨大,在缺乏競爭、觀眾亦慣性收看該電視台,導致該不必費太多精力於創作,亦能有一定的收視。容許一個電視台繼續積弱、亦容許另一電視台繼續坐大,壟斷市場,令市民損失選擇權,政府於這方面責無旁貸。
 
另外,忽略尊重原創亦是一個原因,觀眾不計較劇作是否抄襲,仍然樂於收看,就如《談情說案》一劇為例,於播放第一週的收視率有31點,即有197萬觀眾收看,是今年無綫表現最好劇集之一。既然觀眾不介意收看與之前播放過的正版日劇相似的劇集,收視仍然高企,就是一個很好的訊號,叫電視台不用擔心,以後的劇集,仍然不必費力於創新,可以繼續將外地的劇作改為香港版,修改一下劇情,以美男美女作為演員即可!
 
話說回來,香港電視文化和外地很不同,香港的電視台每天要播出多套劇集,每星期播放五集,培養了市民要每晚追劇的習慣。其實,現時電子頻道增加了,觀眾可以有更多機會選擇非電視劇類型的節目,擴闊眼界,但高收視的節目仍長期以劇集為主,觀眾的口味亦成為現時電視節目不健康地傾斜的主因。
 
無論如何,電視台方面,就算因為要趕製許多劇集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未能用較長的時間去創作,但要「抄」(參考)別的劇集的題材,也請「抄」得高明一些,多花點心思,消化之後變成自身的再創作;要不,應乾脆購買版權,尊重創作。今天,當內地的電視台都開始先向外國公司購買版權才重拍劇集,身為香港上市公司的電視台,仍然不懂得尊重版權,抄之無愧,實在令人失望!

「肢解」美人 令人倒胃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9/10/2009

近年選美節目漸變得不大吸引,電視台為達到高收視,除了在節目播出前不斷向新聞界賣弄佳麗身材之外,節目時有出位內容,為求吸引觀眾收看。今年亞洲小姐準決賽就將女性身材「肢解」,叫觀眾單單評論佳麗的胸部、腰部、腿部、頭髮、面相及牙齒等等。當中,電視台安排了近鏡,將佳麗身體的某部份拍攝給觀眾評論,讓大家平日不會看到或留意的地方,也被放大,讓人任意評審,如髮根及腳趾等。

尤其令人覺不尊重女性的地方,就是要三位佳麗站於板後,只讓她們露出胸部,用鏡頭將胸部作特寫,然後再由模特兒嘉賓看哪位佳麗胸部較好看。司儀亦向板後的佳麗講一些不尊重說話,如叫佳麗「不要夾胸」、「不要跳動」,說胸太小不好看,或胸太大,因著地心吸力原因,亦有問題。另外,他們亦向佳麗問一些敏感問題,比如問上圍豐滿的佳麗在打籃球上籃時可覺得“辛苦”。
 
另外,亦有一項環節是要三位穿著泳衣的佳麗跟隨音樂扭動腰部,鏡頭再特寫她們的腰部,幕後音效亦都加插吹口哨聲音,司儀亦聲稱「再不停下來,我們的心跳也加速到不能停下來」,司儀的論述似乎將佳麗的動作與男性的慾望結連在一起。
 
這些環節將眾人的焦點單單放於佳麗的一些部位來作出討論及品評,而電視台並於鏡頭拍得誘人鏡頭時,幕後音效會加插一些吹口哨聲音,在選美的節目中,實為對女性極不尊重。平日,如果在女性面前如此討論她們的身段,問她們有關身材的問題,而她們是覺得被冒犯的話,是可以告對方性騷擾。根據報章的報導,有落選佳麗事後覺得在電視上被「驗胸」,感到很噁心,節目令到她和她的家人感覺不好受,並質疑電視台究竟是選美還是選胸。
 
據網絡新聞所報導,有香港婦女權益團體表示,評選把焦點放在胸部極不尊重女性,鏡頭游走在佳麗的胸部,均屬低級趣味,“也不適合有兒童收看的合家歡時段播放”。也有學者認為這種將人體器官化的做法,即使負責品評胸部的是女性,但其實也是為滿足男性的慾望;亦有不少網民也留言批評節目低俗。我們亦認為這些環節將佳麗切割品評,是將女性物化,不是將她們視為一個整全的人來看待,極為不尊重她們。
 
其實,這節目和近年來不少報章、雜誌賣弄女性身材的情況十分相近,拍攝的焦點集中在女性的某些部份,並向她們作出許多負面的批評;而十分流行的纖型豐胸廣告大行其道,在教導市民對身材的要求的標準是胸大腰細,對外表要求要零瑕疵,但對內涵卻極之忽視,傳媒亦較少正面報導女性藝人的生活及內心世界。
 

選美節目,一向是給觀眾能夠欣賞女性美貎與智慧並重的節目,選出能代表香港的時代女性。我們希望電視台可以用恰當的手法展現女性身段外,還會將其創意放在能夠展現女士雍容華貴及智慧的環節上面,而不是選出一些身材真假難分,內裡卻毫無內涵的港女。

2006傳媒事件簿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1/2007

一年瞬間又過了,來到年尾,又到盤點結算的時候!回顧二零零六年,有關傳媒操守失當,如報章、雜誌、電台、電視節目及互聯網所發生的事件,如雨後春筍,不停地出現、被投訴、被討論……最終又被遺忘。此刻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零六的傳媒大事,細想作為受眾,這一年我們看過了什麼?

印刷媒體
報章:徐步高事件- 侮辱新聞真確性

各大報章報道於三月十七日零晨在尖沙咀發生的殺警案,案件雖然疑點重重,但由於疑犯所用的乃是多年前槍殺警員梁成恩及巴籍護衛的失槍,在未經警方的調查及證實,多份報章就以頭條大字標題,並妄下判斷,稱徐步高為「魔鬼警察」、「警癡殺人成狂」、「雙面魔」…… 其後更有報章將不盡不實的資料,非專業的言論刊登於頭條,甚至以堪虞學家及玄學的角度來報導新聞,令讀者浪費不少時間,又不能得到事件的真確報導。

將新聞娛樂化,未理當事人感受

另外,自發生事件以來,記者不停地追訪徐步高及梁成恩家人,採訪手法令人感到煩厭,亦未有理會受訪者的感受。
 
除了報章之外,亦有電視台於當時趁勢推出《徐步高事件實錄》,當中播出徐步高於零一年參加遊戲節目《百萬富翁》的足本片段,收視率更逹十六點,即有多逹百多萬人收看。隨後廣播事務管理局即收到近六百多宗的投訴,主要投訴電視台沒有理會徐步高家人的感受,並且在事件未經法庭審理,便認定徐為「殺人犯」及危險人物,十分不公平。該電視台更一度被指為「發死人財」。
 

雜誌:
(一)《壹本便利》兩宗違例事件

《壹本便利》分別於六月廿一日(752期)及八月廿三日(761期) 兩期封面及內容刊登了未成年少女組合Cream成員李蘊濕身照及女藝人鍾欣桐(阿嬌)被偷拍更衣的照片。

(1) 刊登未成年少女(cream)濕身照,被控違反《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有關《壹本便利》刊登未成年少女的濕身照片,挑戰公眾及影視處可接受的道德底線,此事件在教育界引起極大迴響,亦引起社會大眾及不同團體的極大關注。影視處亦接獲約一百四十宗投訴。警方重案組經過調查之後,於十一月中引用《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起訴《壹本便利》有限公司、其總編輯袁彩玉及有關的印刷服務公司,案件將於零七年三月審訊。

(2) 阿嬌事件:刊登偷拍照,售罄再加印

女藝人阿嬌於馬來西亞舉行演唱會於後台更衣時被人偷拍,其照片更被刊登在《壹本便利》封面,並於雜誌售罄後,迅速再加印一萬五千本推出市面。該期刊物,其後遭淫褻物品審裁處評為第二類(即不雅物品),裁定不能向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發佈。
 
事件引發平等機會委員會、香港演藝人協會、教育團體、各婦女團體及不同的傳媒組織群起發表聲名、簽名會、聲討大會、遊行請願及罷買行動等,聲討該雜誌濫用新聞自由,侵犯他人私隱,踐踏女性尊嚴,荼毒青年人心智。而影視處更收到超過二千八百宗投訴,打破該處涉及淫褻及不雅物品的最高投訴記錄。馬來西亞更禁該雜誌於國內發售。其後,政府就此舉行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就有關偷拍問題的立法及修訂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罰則等諮詢各界意見。
 
該雜誌老闆黎智英,在千夫所指之下,拖延至十一月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含糊其辭地為《壹本便利》偷拍阿嬌事件道歉。

(3)《東周刊》副總編輯印傭偷拍病重藝人沈殿霞

十月一日警方於瑪麗醫院拘捕了一名印傭,未經病人及院方同意在病房內擅自攝錄,後來經警方證實該名女傭為《東周刊》副總編輯的傭工。雖然《東周刊》稱事前並不知情,卻宣佈暫停該副總編輯職務,而該被捕的女傭拒絕供出受誰指使,被重判入獄4個星期。傳媒偷拍無日無之,卻從來輕判了事,傳媒高層的傭工偷拍卻鋃鐺入獄,究竟公義如何被彰顯呢?
 

電子媒體

電台:森美小儀事件 - 非禮當開玩笑?

商業電台一個以年青人為對象的節目《架勢堂》,其主持人森美及小儀竟以「我最想非禮香港女藝人」為題,並列出廿名本港女藝人供聽眾在網上選舉,被指涉及性暴力。由於《電台業務守則》中對多項敏感題材有列明條款規管,主持人顯然違反了守則,更一度拒絶道歉,而且還激發了十一個婦女團體的不滿及抗議,聯署讉責該電台侮辱女性。
 
最終,廣管局就此事件已接獲超過一百八十宗投訴,並將事件轉介律政司,商台將該節目停播兩個月,兩主持人被罰停薪留職。除了森美被中大解除教席外,商台更被判罰十四萬。

電視:無線台慶《翡翠紅人館》及《歡樂滿東華》曾志偉失言事件

於十一月無線《萬千星輝賀台慶》中,其中一環節《翡翠紅人館》中,電視台一眾男女演員要扮演蠟像,任由曾志偉、陳百祥觀賞,但環節中有男藝員被兩人強扯衫褲,往面上噴紅油,甚至被曾志偉扭乳頭。節目當晚有四十點收視,觀眾人數達258萬;但廣管局就此節目收到超過三十宗投訴。
 
另外,於十二月初《歡樂滿東華》鄭希怡意外被扯脫褲子後,曾志偉作為節目司儀,竟出言要求慢鏡重播,其後更一度拒絶道歉,最後更將責任推向另一位司儀身上。
 

互聯網:
「巴士阿叔」短片逾500萬人次點擊,帶熱YouTube

四月至六月期間,「巴士阿叔」於巴士車廂大罵一年青男子片段,曾於互聯網上廣泛流傳,當中更有「未解決」及「我有壓力、你有壓力」等句子成為城中「熱話」。而且,更令一個網上傳播媒體YouTube於香港興起。其後,傳媒更爭相報導「巴士阿叔」身份背景及行縱,借機會「炒作」一番。

官恩娜狼吻事件及鄭希怡東華甩褲事件

除了「巴士阿叔」之外,官恩娜於十月初出席公開場合被男歌迷箍頸強吻及鄭希怡於十二月初的一個籌款節目《歡樂滿東華》內,在空中飛人環節中不慎被扯脫外褲兩事,均被上載到YouTube任人瀏覽,點擊人數分別超過數十萬及130多萬次。

「快閃強姦黨」及「炸迪迪尼」事件

一名商人在零五年八月,兩度於互聯網留言板發放招募「快閃強姦黨」的訊息,於今年九月被控有違公德行為等兩項罪名,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另外,亦有一年青網民於網上討論區自稱「真主教恐怖份子」,徵求製造炸彈方法,聲稱要炸「迪迪尼」及美國領事館,其後更有網民提供詳細爆炸品的製造方程式回應。最終被警方以涉嫌觸犯《刑事罪行條例》中「企圖導致爆炸意圖危害生命或財產罪」拘捕。

誰之過?

綜觀以上的傳媒事件,原因何在?是傳媒的質素問題?亦或是受眾的品味問題?為什麼雜誌以誨淫誨道的題材作賣點會有高銷量?為何含有淫褻及暴力內容的綜合節目會有如此高的收視?有些電台節目的內容,更挑戰香港法律,試探公眾的道德底線,不過,當中的節目主持人可以奪得電視台頒發的「最受歡迎主持」獎項,又是何解?以網民大眾作主的互聯網中,通常最多人瀏覽和點擊的網站及片段是什麼類別?
 
現今的傳媒人為了商業利益,很多時都以嘩眾取寵及誇張的手法大做文章來增加銷量/提高收視,謀求更大的廣告收入;究竟,公眾所付出時間和金錢,換來的是什麼?
 
各樣的傳媒資訊已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關係密切而有互動性,當我們回顧零六年的傳媒事件時,除了傳媒本身對不良資訊有責任之外,公眾「邊罵邊買」的態度又如何?當「YouTube、blog、forum」如此盛行的同時,我們又應用什麼態度去參與其中呢?踏進新的一年,若果我們的生活態度不改變,傳媒的種種問題,對我們來說是「應有此報」!
 

請關注電視台節目主持言行

13/12/2006

本社對無線電視翡翠台於2006年12月9日晚上擔住節目主持的曾志偉先生於「歡樂滿東華2006」「空中美人『樂』『斌』FUN」環節中所發表的言論及其後對該事的解釋深表不滿:
 
1)當發生女藝人意外被扯脫褲子後,竟要求慢鏡重播,本社認為該主持不但幸災樂禍,而且極不尊重藝人的尊嚴;
2)有關主持人於事後一度以「觀眾心聲」為理由,來解釋為何要求慢鏡重播,企圖將責任推卸給觀眾!雖然最後他公開向該女藝人公開道歉,但仍將事件責任歸咎於另一位女主持人未有足夠經驗。
 
曾先生於十一月十九日台慶環節-「翡翠紅人館」,於女藝人胸口寫上數字,狂扯男藝人褲子及扭男藝人胸部等行為,亦受眾所非議,廣管局亦已收到宗投訴,現在仍在處理當中,未有結果,事隔不足一個月,曾先生又再次在翡翠台於十二月九日晚上的「歡樂滿東華2006」「空中美人『樂』『斌』FUN」環節───「鄭希怡走光事件」中,再次失言,當發生女藝人意外被扯脫褲子後,竟要求慢鏡重播,令公眾十分不滿,而廣管局亦在節目播出後收到數十宗投訴,事件備受關注。
 
我們認為,作為有經驗及負責任的藝人或節目主持人,理應了解此類綜合節目的觀眾年齡很廣,其一言一行均會對受眾,特別是青少年及兒童的心智構成影響!
 
本社呼籲各界關心傳媒操守的人士向無線電視及廣管局投訴,表達閣下對該主持在是次事件的言論的意見/不滿,以免言行不良的主持人繼續主持電視節目,容讓歪風繼續下去,影響節目質素及青少年心智。
 
 
明光社 啟      
2006年12月13日
 
 
本社鼓勵公眾人士向有關部門/當局投訴:
 
影視處
電話投訴熱線:2676 7676    書面投訴:灣仔告士打道5號稅務大樓39樓 影視處投訴組
傳真:2507 2219  電郵:ba@tela.gov.hk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
24小時觀眾熱線:2335 9123  書面投訴:九龍將軍澳工業駿才街七十七號電視廣播城外事部對外事務科
傳真:2358 1300             電郵:tvbpr@tvb.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