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何必偏偏玩「謝」我? Laughing哥,救我!

Laughing哥,救我!
陳龍超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及研究)
24/03/2009

茶餘飯後對「Laughing哥」評論囂於塵土,無論師奶兵團、年青學生皆把他說在口邊;躍登為娛樂雜誌封面、狗仔隊目標,更是人氣急升的明證。討論焦點除了十萬人悼念一死以謝天華,及Laughing哥「復活」之謎外,為何天華以四十不惑之齡,擊敗帥佬三哥及二位新晉小生,成功擄掠觀眾歡心呢?

謝天華這位前樂隊「風火海」成員,像張衛健、譚耀文般由歌手轉型為演員,星途不算平坦,只是遊走於二線位置,未見突出。縱然如此,只要有持續曝光機會,像《舞動全城》這類節目,「入屋」資本原來可以累積,待quota一爆,即可上位升天,為一眾默默耕耘付出的演員們打了一支強心針。即食、講樣以外,亦有一處容納實力的小天地。

「Laughing哥」態度對受著金融海嘯負面資訊天天恐嚇的老百姓同樣管用,箇中過程需求忍耐,閒來自我搞下爛gag,凡事一笑置之,日子會容易過一點。今天不知多少職場中人過著「臥底」般的生活,對著老闆、大客要裝出一副所謂「專業」態度。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只要有價甚麼也可成為商品,有人賣出腦力、勞力,甚至放棄部分尊嚴,跟一己本身意願、看法對著幹,頂硬上!梁笑棠(Laughing哥角色的全名)成了一面鏡子或他者,照出了被壓抑下來的自我部分。共鳴就是受你我歡迎原因,意外被轟自會依依不捨,彷彿成了己身至終下場,十萬人既悼念他同時又悼念著自己。不過Laughing哥熱潮只是「巴士阿叔」事件的變奏,前者曙光黯淡,後者發生在踏上繁榮一段好日子,但經濟週期好壞似乎無改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的事實。這些「慣性壓力」產在何方,上至高層下至村民皆一網成擒……

即使虛擬設壇加上訃文,這些借屍還魂式的心理慰藉聊勝於無。「苦」莫過於因循,人云亦云,沒有意義地幹活,墮落無間循環;更進取些應徹底抄考Laughing哥精神,為著一個更崇高的原因去受苦。即或沒有一個有待瓦解的犯罪集團,至少手拿一個小小長遠目標,不時像Laughing哥般穿著警隊制服來幾個回合的夢想,可以有原因、意義地積極過下去。革命尚未成功,說不定會有後浪鍾立文繼承志向。始終歷史是一條線,工程完成需要並肩合作。至於何謂個人目標,人人不同有待諸君自我發功。順著興趣、性向和成長歷史,就是筆者那杯茶。

 

曾經刊載於: 

相關文章

生命的價值,有高低之分?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2/01/2024

最近看過《進擊的巨人》動畫、《年少日記》電影等等以後,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個很深刻的反思,就是:人生命的價值,是否一出生便分了等級呢?是不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值得活下去呢?或者說,是否某些人的生命更加重要呢?可能會有人直截了當地回應這個問題:誰更「有用」便更值得活下去!這也是個不折不扣、資本主義社會的說法,就是那人無法帶來利益,其生命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有看過《年少日記》的朋友會發現,從主角的家庭生活,就看得見父母對於兩個孩子有著不一樣的眼光,而從他們的眼光,也看得見哪一位孩子更值得活著。兩個孩子中,其中一個小孩子選擇輕生,他臨離開前也表示:「我並不是甚麼重要的人」,他彷彿在說,不重要的人,存在與否,都不會帶給別人任何感受,就像世界與他無關。到底我們如何定義一個人重要或不重要?又或者,我們怎樣才會感到自己重要或不重要?要討論與「感覺」有關的課題,總是非常困難,在此嘗試從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以及人自身的限制出發,探討生命價值與等級的課題。

資本主義的真貌
當人未有批判的能力,他所身處的世界,當中的氛圍或社會規範,便成為了他的真理,他會認為世界必然如此運行。其中一個資本主義的特徵,便是將現實所有人事物商品化,例如身體商品化、情感商品化、關係商品化,「商品化」——即是進入一個買賣、交易的系統。基本上,人的大部份活動直接或間接都有著經濟互動關係,職業、消費和娛樂等等,無一不是從市場中,或從商品交易中實現,人際關係也是如此。[1] 例如直接將性愛關係商品化;人的情感表達商品化,諸如迪士尼樂園的員工、空姐等等工作時只能夠表達愉悅的情緒;關係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某程度上亦以交易方式進行,即若然考到好成績,便增加零用錢或買玩具等等。

至於一個人重要與否,在資本主義下,就是能從競爭中勝出的那位更重要,更值得活著。進入經濟體系,隨之而來的,便是出現過度強調競爭的社會現象,這也是資本主義的一個特徵,人們之間必然鬥得「你死我活」,為了爭取最突出的位置,有著強烈的敵我之分。[2] 回看《年少日記》的故事中,主角的哥哥不斷想力爭上游,獲取父母和弟弟的認同,而他與父母的關係,便是一種交易的關係,以成績決定零用錢多少,以及能否買玩具或去旅行;這種疏離的關係,使到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都離不開成績,首要討論的,就是成績如何、能否升班、學業排名等等,成績重要過一個具體的人本身,甚至在學校有老師發現了學生的遺書,但學校管理層優先關心的是學校的聲譽,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而事實上,人際關係在本質上是講求「犧牲」、為他人付出,並不是一種交易的關係,也不存在敵我之分,所以「犧牲」在本質上被資本主義拒之門外。但社會氛圍強調競爭,所以在學的兒童自自然然地認為考到好成績便能換取父母更多的愛,讀書能力較差的,便會認為自己是垃圾,自己「並不是甚麼重要的人」。故此,到底誰的生命的價值較為重要,在強調競爭的社會裡,取決於自己「有沒有用」,「能否達標」,若「沒有用」,生命就像不再重要了。

能夠不能
身處資本主義的社會,大多數人也無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功績主體,除非有些人堅決全然「躺平」,否則也無法逃離資本主義的魔掌。其實說到底,一個人對他人來說重要不重要,就視乎他能夠做到甚麼事情,做到,就有存在價值,做不到,就沒有甚麼價值,甚至被視為徹底失敗者。社會強調:學業優秀、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外貌標緻,而資本主義就將所有人放在以上標準作比較,也就是讀書不能留班、事業不能有挫折、家庭不能不幸福、外形不能胖、矮、「毒」、[3] 醜,全部都「不能夠不能」,[4] 人被「能夠」壓榨到盡,這種觀念也就令人看不見失敗其實乃是常數,成功也只是恩典。

人作為血肉之軀,有些事是無法做到的,這不只是說身體上的限制,而是每個人的潛能都不一樣,有能夠做到的,有不能夠做到的,只是有些人的潛能恰巧符合資本主義社會的標準,有些人的潛能恰巧不符合主流價值而已。那麼是否潛能不一樣就沒有存在價值呢?

要讓一個人感到自己重要,是需要關心與關懷對方,那並不是因為對方有多少的「能夠」,而是知道他人的「不能夠」仍願意去關心。這些關懷是持續性的,並不是看了某些電影就當自己關心了有需要的人,也不是看了某些電影才忽然熱心起來,就如「忽然球迷」[5] 一樣,而是要持續性的熱心,放棄一切有如交易般的商業模式,成為他人能夠抓住的救生繩。

是否每個人都需要成為一個滿有能力的人,才有生存價值呢?《進擊的巨人》當中的一句對白說得好,當主角還是嬰兒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媽媽說:「你的孩子只會是個普通人而已。」媽媽回答說:「不是特別的就不行嗎?這個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足夠偉大了。」是的,如果要孩子必須擁有某些功用的話,那麼小孩子從出生開始,對父母來說也只是件投資產品而已,而不是甚麼偉大的生命。惟有接受他人的「不能夠」,放棄主宰「能夠」的想像,才能發現他人是一個「人」,一個具體的「人」,是不可能完全的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6]


[1] 小喬:〈異化的現象及其原因〉,普羅民主網,2017年11月26日,網站:https://workerdemo-hk.com/2017/11/26/異化的現象及其原因/(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日)。

[2] 布爾當斯基〔L. Boltanski〕(張倫譯):〈資本主義精神及其批判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第66期(2001年8月),頁11–17,網站: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66-200107011.pdf(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日)。

[3] 「毒」是潮流語,用來形容整天待在家中,欠缺自信,不懂跟異性相處的人。

[4] HenBook亨利說書:〈【讀者舉手】在自戀的社會中,我們要如何去愛?《愛欲之死》〉,閱讀最前線,2022年7月13日,網站:https://news.readmoo.com/2022/07/13/220713-the-death-of-love-and-desire/(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日)。

[5] 泛指一些在平日甚少留意足球,但在世界盃等球壇盛事期間,就忽然變了球迷的人。

[6] 韓炳哲〔B. C. Han〕:《愛欲之死》(Agonie des Eros),管中琪譯(台北:大塊文化,2022),頁40–41。

港劇困局

陸君樂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03/01/2018

2017是大台50周年,早陣子扭開電視都會因為其舖天蓋地自我祝賀而肉麻打冷,但平心而論,一間傳媒娛樂公司能持續運作半個世紀實不容易,既要創作節目、亦要投資營運、開源節流、培養新人,而且在它最輝煌的日子時還要應付麗的 / 亞視的挑戰,很可惜在對手衰落時[1],曾經創造大台神話的電視劇收視卻每年穩步下滑、人氣今非昔比。

 

大台香港唇亡齒寒

不少港人對大台收視跌往往嘲多憐少,但港劇其實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實體和縮影及粵語傳播平台。例如由上世紀80年代起,不少在外國長大的移民子弟便是靠香港電視劇集(錄影帶) – 主要是無線製作了解香港及學廣東話(另一途徑是唱K)。而近年不少港人說要捍衛粵語,但如果連無線都因收視下跌而減少自家拍劇、轉靠外購,世上基本上再沒有一個私營機構有同樣的財力、經驗、技術、人力去製作這數量和地道的粵語娛樂產品(港視劇集曇花一現、另外現時香港兩間粵語電視台的製作亦未達相對覆蓋度),相信屆時廣東話在全球普及性、重要性將下降得更快。故此無線劇集的存亡和香港流行文化實質是唇齒相倚、唇亡齒寒。

基於上述的理由希望香港的軟實力和粵語流行文化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便有了本文。

收視穩定20

其實大台最強的不是其創作及製作能力,而是其營運能力,其一例子便是由1992年至2011年間,不論最佳、最弱、平均電視劇集收視都十分穩定,只是近56年才波動較大。

 

據記錄,無線自1992年以來十大最高收視的電視劇,第一名的是2002年《戇夫成龍》,第二名是2000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而第三名都是2000年播出的《陀槍師姐II》,近十年的作品則有兩齣上榜,排第九和第十,分別是2008的《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及2009的《宮心計》。其實80年代的收視比90年代更彪炳,但當時的資料較不齊全,所以暫時先分析1992年及之後的數字。

 

反過來,10大低收視劇集,近5(播出)的作品囊括了6名,分別是第1至第5和第10。當中3齣是「倉底貨」(《蘭花劫》06年拍,17年播 / 《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13年拍,16年播 / 《流氓皇帝》14年拍16年播),但亦不乏台慶劇(《來自喵喵星的妳》)和視帝視后坐鎮的製作(如《金枝慾孽貳》)

 

大部分人對這現象都會直接結論:「是無線近年粗製濫造,劇集質素下降引致收視下跌!」如果這是唯一或最主要的原因,解決方法簡單得多,只要製作更有質素的劇集便有機會扭轉形勢!但世上不少現象都是由多重複雜因素引致,除了產品自身質素,環境因素亦很大影響力,故本文會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電視劇收視趨勢、面對的挑戰、觀眾質量上的變化等。

第一步是以五年為一組地審視大台劇集收視:

 

年度最高收視劇集平均值

年度最低收視劇集平均值[2]

電視劇平均收視()

92-96

33.6

25

29.16

97-01

34.4

25.6

30.23

02-06

34

25.2

29.58

07-11

34

25.8

28.64

12-16

28.8 / 30.4[3]

22.4

25.44

12-17[4]

28.5 / 30.67

21.67

25.01

 

第二步是分析2012-2017劇集收視:

 

收視頭三劇平均值

收視尾三劇平均值[5]

電視劇平均收視(約)

2012

31

25

28.83

2013

29.67

23

26.43

2014

28 / 29.67[6]

23.33

24.5

2015

26 / 27.67[7]

22.33

24

2016

27.3 / 30.67

21.67

23.44

2017[8]

26.67 / 30.67

19.33

22.85 / 24.4

 

從以上數字看來,在1992-2011年間,無線連續20年維持著平均29.4點的收視,最收得的劇集則平穩地維持在34點,而最低收視劇集亦維持在25.4點。但踏入2012年後,最「好」的劇集下跌3點左右,即流失了214千名觀眾,翌年則「底子弱」的劇集亦開始被觀眾離棄,之後跌勢雖慢,但卻未曾停下來。

 

全球狀況

為審視劇集收視下跌是香港 / 無線獨有的個別情況或是全球趨勢,以下部分將分析中韓日美四地的當地電視劇表現。這些數據主要指傳統電視系統播放的劇集收視率,並不包括近年興起的互聯網電視、網上串流或數碼錄影等其他播放或收看方法。

 

中國大陸

中國有系統、規模、制度製作具商業和娛樂性質的電視劇始自上世紀90年代,但近10年已出現「產能過剩」,即拍劇多過播劇,據述每年只能播出三份一至一半的製作,餘下數千近萬集變成倉存,幸運的翌年被選播放,但更多最後可能是不見天日,或經互聯網流出外邊,或製成光碟出售。

 

收視方面,2010年前相關記錄較為零碎,亦因國家面積大、城市農村之別、各省市發展參差不齊,生活水平、人口分佈、娛樂模式、劇種喜惡等皆相異,各區收視率分別可以很大,例如北京偏好青春奮鬥劇,上海、南京等區收視較高的大多是家庭倫理劇和苦情劇,廣州、福州等地區則喜看港台韓劇,2007年全國電視劇收視大概平均在69點之間,有些過10,亦不少在5點之下,當年大台的《師奶兵團》在廣州便取得1012點之間的收視。[9]

 

數字方面,儘管2010年前的記錄較不齊全,但亦有一些參考,例於2003年中央電視台一台(CCTV-1)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排在前3名的有《榮譽》9.12、《軍歌嘹亮》8.97、《公安局長》7.84,其他均在2.817.26之間,5點以下的有13部。自2010年起的資料則較齊全:

 

年份

平均收視[10]

劇數

最佳收視劇集點數

2010

1.135

24

1.92

2011

1.445

30

3.43

2012

1.56

36

2.43

2013

1.34

37

2.12

2014

1.24

52

2.5[12]

2015

1.32

50

3.06[13]

2016

1.21

50

3.594[14]

2017**

1.29

37

3.661[15]

 

相比2000年代,2010年後即使表現最佳的電視劇集都不復當年勇,這個分水嶺的時間性和香港差不多,更不用說和2000年之前的經典比較如《還珠格格》,1998年第一部全國平均收視率47點、1999年第二部54點;1994年《三國演義》46.7點。

 

但內地和香港的跌況成因又不盡相同2000年後,香港的電視爭霸戰況是一面倒,無線一台獨大,但內地則是電視台和製作公司愈來愈多,部份雖被淘汰,但不少亦實力不斷成長,這十多年從以往央視獨霸到今天變成戰國之形勢,觀眾選擇多了但收視率亦被打散了。早在2007年,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主任編輯何何延鋒已表示:「現在平均收視率能超過5點就是比較好的成績。」[16]

 

2014年,負責內地電視收視和廣播收聽市場研究的索福瑞公司,其副總經理鄭維東表示:「從2013年電視劇整個情況來看,75%的電視劇平均收視率低於0.5%的及格線。」[17]現在過了3點已是好成績例如今年表現不俗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國內的收視亦突破了3點,平均收視2.56,而2017年全國電視劇平均收視約為0.9點。

 

不過近年國內最受歡迎劇集的收視總算穩住陣腳(雖仍難及十年前的成績表現),這亦和香港不同。而國內近年收視較高的電視劇類,有三特點:一) 大堆頭(放諸四海皆準的戰術)、二) 女王系(如《武媚娘傳奇》、《羋月傳》、《錦繡未央》、《甄嬛傳》等)及三) 能引起社會議題熱話(如《人民的名義》)

 

韓國

2000年韓流崛起,其熱潮在香港至今未退,故韓劇亦是被分析之列。

 

南韓民營、具備商業和娛樂性質的電視劇製作亦是在上世紀90年代起步,轉捩點是1990年韓國修訂《電視法》,允許民營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進入電視廣播產業。之前當然有電視劇,但大多是帶有政治目的、由公營電視台製作。概括來說,19902000可說是韓劇發展期,不少高收視的「經典」都是在這段期間出現,而2000年後則是成熟期。以下是1990開始韓劇在本國收視的頭十名,當中八套是2000年之前的作品。[18]

 

最愛的人是你

1997-1998

排名

劇名

年份

收視

1

初戀

1996-1997

65.8

2

愛情是什麼

1991-1992

64.9

3

沙漏情人

1995

64.5

4

醫道

1999-2000

63.7

5

陽光場地

1995

62.7

6

最愛的人是你

1997-1998

62.4

7

兒子和女兒

1992-1993

61.1

8

太祖王建

2000-2002

60.2

9

黎明的眼睛

1991-1992

58.4

10

大長今

2003-2004

57.8

 

在韓國,收視率超過40點便會被封為「國民劇」,但原來近年人氣頗高的韓劇全都未能躋身此列:《月桂樹西裝店的紳士們》(2017) 28.6點、《來自星星的你》(2013) 24點、《太陽的後裔》(2016) 27.4點、《擁抱太陽的月亮》(2012) 31.6點、《繼承者們》(2013) 16.3點、《屋塔房王世子》(2012) 11.9點等。近十年能破50點收視的韓劇只有2010年《麵包王金卓求》(50.8),另一套較接近50點的是2009年《燦爛的遺產》(47.1)此外,韓劇於當地的平均收視亦連續8年下跌[1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14.27

12.94

12.52

12.56

9.21

8.96

8.61

7.43

 

從中可見韓劇和陸劇、大台劇一樣,自2010年後,不論是平均收視或人氣甚高的劇集,都難追及之前的成績。

 

日本

雖說韓風已成東亞流行文化表表者,但香港多年來亦深受日本流行文化薰陶,故此縱然日劇近年聲勢稍跌,但亦在本文被分析之列。

 

日本於上世紀50年代便有制度系統地製作商業化娛樂性的電視劇,1969年開始播放彩色劇集,是亞洲的電視劇製作先驅。和中港韓等劇最大的區別是,日劇在當地大多數是一周一集地播出、以「季」(三個月)為期,每套多數是十集左右,如收視不濟便早些結束,於下周同時段播放其他節目。

 

「體制」較不同的是「晨間劇」和「大河劇」,前者是周一至周六早上播放的連續劇,通常為期半年,每集十分鐘,因此比一般每周一集的日劇較易刺激出觀眾的追劇癮,代表作包括1983《阿信》及近年較紅的《海女》、《謝謝款待》及《阿淺來了》;而「大河劇」則每周一集,為期一年,通常以歷史人物為主題。

 

日劇亦有「國民劇」的封號,門檻是收視超過30點,下圖是日本歷年平均收視頭十名的劇集[20]

 

排名

劇名

年份

平均收視

1

水戶黃門-

1979

37.3

2

Hero

2001

34.2

3

春日局

1989

32.4

4

美麗人生

2000

31.9

5

戀愛世代

1997

30.7

6

秀吉

1996 30.6
7

夢想起飛Good Luck

2003 30.4
8

男女7人秋物語

1987 30
9 悠長假期 1996 29.2
10

半澤直樹

2013 29.1

 

由於播制有異,故上表未列「晨間劇」在內,如包括在內,頭數名將按序推後:83年《阿信》日本國內平均收視52.6點,85年《航標》(港譯《海誓山盟》)44.3點,及86年的《跳駒》亦達41.7點。近年人氣較高的日劇如《神探伽利略》(2007)平均收視21.9點、《Doctor X(五季總和) 平均收視約21.35點、《逃避雖可恥但有用》(2016)平均收視14.58點。

 

當地整體平均收視方面,2017年約為9.15(只計常規和在正常黃金時段播放的劇集,晨間劇、大河劇、長劇或深夜劇等沒被計在內),與之相比,2007年全年平均收視約為12.28點、1997年為15.63點、1992年約19.7點,可見日劇亦面對著收視下跌的趨勢。稍為不同的是,近年仍有《半澤直樹》能打入史上收視十大,而中港韓近年即使有高收視劇集,成績仍難追及經典當年收視。

 

美國

最後一個參考的外國電視劇收視走勢之地是美國。

 

美劇製作始自上世紀20年代,戰後隨著經濟發展,電視機在民間普及,60年代彩色化,近20年的催勢是越來越大製作,動輒製作費過億,電視劇電影化,亦有不少是電影的延伸作或相連作,而隨著互聯網普及,美劇在全球的覆蓋快速擴張,雖然主要受惠者不一定是製作公司或電視台,但卻讓美國的軟實力和流行文化滲透全球。

 

自上世紀中旬美國已有計收視的做法,主要針對1849歲的群眾。由50年代至今,美劇收視經常由處境劇稱霸(2017仍是Big Bang Theory11.5)。記錄保持者是195253年的《I Love Lucy》,錄得67.3點收視,這劇不獨是最高收視的美劇,更是美國史上最高收視的電視節目,但隨著時光流逝,單一美劇或電視節目的最佳收視亦逐漸下跌。由於全美劇集產量太多、種類太雜、播放時間參異,故本文主要參考其最佳劇集作收視分析。走勢可參下圖[21]

 

 

上旬

下旬

1950’s

58.16

42.84

1960’s

36.16

29.32

1970’s

31.66

30

1980’s

27.64

29.02

1990’s

20.58

19.92

2000’s

15.8

12.48

2010’s

12.36

12.15[22]

 

 

從上圖可見,最佳收視美劇第一次成績大跌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其間下跌了15點左右,而美國當年有1.659億人口,15點跌幅代表失去了千多萬觀眾。之後60年代中旬開始站穩陣腳,連續25年最佳剧集都能維持着30點左右的收視,但隨後80過渡90年代又跌了910點,之後由2000年到今天,收視都是穩定地下跌。

 

眾地相比

從以上資料可見,不論是平均或最佳劇集收視,單一電視劇收視下滑可說是全球趨勢,不獨香港 / 無線。論跌幅比例,中美比港韓日的跌勢更險峻,但中美人口分別13.8億和3.23億,即使是3點或10點收視,在當地都仍代表著數千萬名觀眾。其實有些地方的電視劇收視情況更告急,例如台灣,由2005平均4點幾跌到2010年後平均1.52017年最佳收視劇集《小資女孩向前衝》都只得5.12收視(台灣人口是2,355)[23]

 

「抄橋、離地」罪名成立?

大部分人都會把電視劇收視下滑歸咎於「抄橋、不創新、演員演技差、特技/實景/戲服低成本、資料搜集不足、內容失實離地、偏重某類劇種」等等(特別是對大台劇集)。誠然,這些都是愈來愈少人睇的因素之一,但並非近十年才發生。例如「不創新、抄橋」等罪,90年代無線不斷靠這招食餬,不只抄外國劇(不過那時互聯網未普及,一般人很難找到「罪證」),亦不斷自我復製繁殖。

 

先講「自我復製」,《壹號皇庭》在6年間拍了5(平均收視2931),《刑事偵緝檔案》在5年間拍了4輯,《刑事III》更是無線自92年以來排名第六的最高收視劇集;不斷重覆互刮巴掌的大家族爭產劇如《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亦登上史上最高收視50點的電視劇之一,但相比美日,大台算小兒科了。

 

例如美國的 CSI》拍了15、《海軍犯罪調查處 NCIS》拍了14季、Game of Thrones》拍了7、《Friends》拍了10;日本方面,《Doctor-X》拍了5、《科搜研之女》拍了17季、《相棒》拍了16季。

 

「受外國劇啟發」方面,2010年有「港版伽利略」之稱的《談情說案》亦有平均30.88收視,大結局周最高收視更去到38點。以上現象均顯示不論美日或香港觀眾其實並不太介意抄橋、不創新、自我製。

 

大台劇近年另一常見「罪名」是「離地」,例如角色多住大屋。事實上是有這趨勢,以最常見的警察類劇集為例,由80年代《新紮師兄》到90年代《刑事偵緝檔案》,及至2000年之後的同類劇集,主角們大多愈住愈寬敞。雖說多年來警察人工有升幅,但怎都追不上香港樓價飆升,反過來,眾多警察劇卻不曾見有警察住紀律部隊宿舍,這是筆者認為最離地之處。

 

但「離地」的影響力實有商榷之處,因為「歷年十大低收視劇集」內古裝現代則各佔一半,而「離地」極其量只應影響觀眾看時裝劇的心態,看古裝、科幻、穿越等劇應該影響不大,但設定離地(女主角一家開酒樓但又係住大屋)、和史實多處不符的《超時空男臣》卻是2017最高收視劇集(截至本文停筆時),可見離地並非主要趕客的因素。事實應該是有一撮人對大台劇集「離地」很不滿,不過大部分觀眾選擇追劇都只是基於其娛樂性和吸引力(如演員牌面、自我投射程度等),沒有觀察得那麼細緻入微。

 

無選擇造就高收視

現在不少人奉《上海灘》、《新紮師兄》、83《射鵰》、84《神鵰》等「經典」為神劇,其實是過往香港人,甚至全球華人當時的免費娛樂主要是聽收音機、睇電視(或租錄影帶煲劇),所以無得揀,無得比較便不挑剔,而且七八十年代錄影技術剛普及,2007年之前亦未有高清,沒有現在動輒被找錯處的情況,故此對演員和製作的要求亦沒有今天那麼嚴苛。

 

以《射鵰英雄傳》為例,從製作的角度比較,2017版在各方面,包括拍攝手法、畫面構圖、戲服化妝、取景、道具等都比之前的版本佳,據說製作費更高達二億人民幣。成績方面,2017版在香港的平均收視有24點,大結局有27.3點,以近年的標準來看是不俗,但94年張智霖和朱茵的《射鵰》雖然評價一般,不過都有平均32點收視,但最厲害的是83年黃日華翁美齡版,據聞當年香港99%在該時刻看電視的人都是其觀眾!

 

不過「99%」這數字並不等於「99點」收視,是因為當年有兩種計收視的方法 – 1983及之前,收視率有時以同時段「開電視」的人數(觀眾人數)為基數來計百份比,這種方法大多以「%」表達,稱之為「收視份額」,並不反映實際觀眾人數,只能反映某時段電視台之間的戰果,而1983後計收視大多數採用以該區人口為基數的方法,這方法則以「點」代表,這便是現在較常見的「收視率」。

 

無論如何,80年代絕對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期,除了83《射鵰》的「99%」,84年《神鵰俠侶》有62點,同年《天師執位》61點,而之前80年《上海灘》、79年《網中人》及之後89年的《義不容情》等均各有50點收視。

 

首次跳崖式收視下跌

78年無線劇集收視慢慢跌,但原來在80過渡90年代間的跌幅比近年的狀況更慘烈。例如《義不容情》後3年,1992年最收得的《巨人》只有平均36點、最高43點的成績,這是第一次香港電視劇收視大跌,即使往後至今最高收視的《戇夫成龍》(2003)亦只有平均37點、最高46點。

 

這次大跌的主因相信是90年代香港人的娛樂模式出現了變化,例如出街睇戲、租帶租碟、唱K、家庭電玩普及等,背後因素則是那時全民富起來,股票、地產和投機市場不斷飆升,荷包漲了便自然多了出外消費或添置新玩意(直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而80年代香港經濟雖然說是起飛,但仍在起跑中,免費的電視劇便是大多數人留在家中的最佳娛樂。

 

不過無論是8090年代,「回憶總是美好的」,上述等劇播出時正值香港經濟的黃金時代,故此現在的觀眾亦易被懷舊感主導,最常聽到的便是「那時的戲(劇集或電影)真的很有『戲味』」。說穿了,「戲味」是感覺,看著那些陳年舊劇,較成熟的觀眾身心彷彿回到二十多年前,所以近年大台重播的劇集有時竟比黃金時段播出的新劇更受歡迎、更多話題。如果是時裝劇,不少觀眾更會邊看邊緬懷往昔,如衣著、建築、工作環境、街景,甚至政治等。而國內亦有回憶效應,2009年安徽衛視重播83《射鵰》,收視竟達當年同時段的全國第一!

 

2010年後劇集收視下滑因素

如上文所述,不論是市場廣大的陸劇、資源充足的美劇、製作認真的日劇及俊男美女的韓劇,收視率均處於下跌的形勢。有些是地區性或個別因素引致,但亦有大部份是已發展地區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智能手機普及

智能手機普及是全球現象,但單一地區來說,香港在亞洲甚至全球都是數一數二。人數方面,全港整體智能手機用戶數目由201135.1% → 201362.8%[24] → 201477% → 201583%[25]→ 201785.8%[26]2016年有調查顯示香港每人平均擁有4.25部手機[27]而估計香港在2018年將會成為全球五大智能手機普及率的地區之一。[28]伴隨著的是使用手機 / 上網愈來愈容易,不少報告均顯示懂得使用電腦人數持續增長,包括用戶層愈來愈年輕和愈來愈年長,令港人無時無刻都靠這玩意打發時間,而這變化比往日單單互聯網興起更衝擊電視()收視。

 

雖然往日互聯網BT下載興起等都有打擊香港電視()收視,但比起今時今日實不算嚴重,因為那時並不是人人都懂或喜歡用電腦上網,而且香港居住環境狹小,不少家庭電腦都是放在廳中,打機、瀏網、下載、串流睇片都會經常被家人打擾,或要輪流用電腦,加上當年數據傳送慢,睇三分鐘片都要等兩分鐘,下載都要半日,而且硬盤細,存幾集劇集或電影已爆,室外亦未有Wifi,找經濟娛樂的人都是看電視、睇碟、打傳統電遊算了。

 

2010年後,智能手機迅速普及,其私隱度高、機動性強的本質極適合香港環境,再加上畫面質量、數據流量、儲存空間不斷改善,身處何地都可以睇 / 玩一兩小時(都是那句「要有數據或Wifi),需要娛樂的人選擇手機而非電視實在十分合理。當然,這現象在每個智能手機普及的地方都會看到,但香港的環境令這些因素發揮到最大功效。

 

二、女性大幅轉軚

往日經常上網及玩電腦的群組主要是男性青少年,但近年女性使用電子產品,特別是玩手機的比例不斷上升。有調查顯示,全球手機倚賴成癮人士中,女性佔52%[29],說明電子產品和數碼服務的消費群已進入了不分性別的時代。過往女性是電視劇觀眾的「膽」,故有「師奶劇」的戲謔,但相信快成歷史(或已是歷史),原因是開電視只是睇電視,但現今開著手機 / 平板電腦 / 電腦娛樂選擇眾多,而且大多免費便宜(網購花的錢另當別論)

 

過往電腦或電子遊戲機等傳統電子平台,有四大因素令大部分女性(及一部分男性)卻步:一‧畫面 / 題材不吸引、二‧玩法 / 用法複雜、三、買機 / game要錢、四‧投入時間長(學習如何使用或玩該game),所以對難適應 / 接受以上四點的人,既方便又便宜的娛樂便是看電視煲劇。但現在上述那些不吸引因素,不少在新媒介上已轉變,而且手機 / 互聯網提供的消閒娛樂選擇比電視更豐富,如社交網站、視像通訊、網購平台,再加上煲劇睇片、手遊電玩,隨時耗上數小時都不難。相反,現在有什麼電視節目能令人乖乖坐在電視前逾兩小時?

 

三、電視節目選擇全球化

透過互聯網,外國電影或電視節目大量湧入本地市場,最重要的是不少是更優質,而且免費、任何時間都可取用。其實這現象早在90年代下旬至2000年代上旬當數據傳送改善、串流及下載出現時已存在,但2010年前後智能手機普及則是其助燃劑,令人何時何地都能欣賞外地作品。在2000年代上旬,如果想睇外劇,方法大多數仍是買碟方便(仲要很大機會要買老翻),但現在只要上網花小少時間便不難找到。睇電視唔講忠心,在優勝劣敗的原則下,電視節目選擇多了,觀眾各取所需,放棄質量和劇情進步不大的產品是理所當然。

 

四、社會及生活模式改變

工時不定、網上購物、甚至運動人數增加等社會及生活模式轉變都會影響大眾睇(或唔睇)電視的習慣。以工作模式轉變為例,過往只有少數行業需要廿四小時工作(包括精神上或肉體留在辦公室 / 工場),例如投資業界人士不停睇實個市。但在互聯網數據傳送改善、即時通訊及視頻等程式普及後,更多上班族變成有開工無收工。

 

往,不論多忙,只要完成當日工作便能歸家休息,這現象成為了電視節目收視穩定的因素之一(或放工可以了無牽掛地行街購物),但近年是即使下班後,不少上班族在家中仍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處理公事,又或索性留在辦公室加班,因為亞洲區放工,歐美剛開工,而視頻通訊已近乎免費,客人都老實不客氣地用網上通訊程式找相關同事查詢或商量,而在全球化的局面下,商業運作已經由過往以「日」為單位變成「分鐘」,企業要生存下去,香港這些已發展地區便唯有靠分秒必爭的即時服務生存下去。

 

電子數碼科技不獨衝擊傳統傳媒及娛樂事業,亦波及其他範疇,例如實體玩具零售、時裝零售、卡拉OK、甚至遊戲機中心等。例如2017Lego業績大跌,要裁千四人[30],同年玩具反斗城計劃關閉美國逾100間分店[31],其他歐美玩具品牌如BarbieUnoMattel的股價亦連番下挫,近年市值下跌足足49%[32],主要原因都是電子娛樂普及,時下兒童而大多傾向電子數碼玩意打發時間,實體玩具不再被垂青。

 

五、互聯網電視崛起[33]

2016年的調查,美國已有過半數家庭訂購串流播放娛樂服務,如NetflixAmazon Prime等,而2015年只有42%左右。[34]互聯網電視劇和傳統電視台之別是,前者是消費者能夠隨時收看自己喜歡看的劇集或節目,但後者則仍然是實時播放。起初大多數互聯網電視公司都是靠收購劇集或電影再經串流播放起家,但近年表現較佳的公司亦已開始自家製作。

 

六、一台獨大

這點主要據大台和香港的情況分析:區內競爭對手不足為患,例如香港電視劇集曇花一現,而長期對手亞視即使近期宣佈「復活」,但都只是在數碼平台出擊,在傳統戰場上相信仍沒有挑戰大台劇的能力(不過有可能因為再無嘢可以輸,其營運策略則更靈活)。沒有匹敵的對手容易令一企業不思進取、日漸僵化腐敗是常見的商業現象。

 

當然,一個人或集團的創意還是有盡時。不少人都責咎無線近年的劇集無創意,但武俠小說宗匠金庸亦最後選擇了封筆,因為他預視了自己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可見創意亦有盡頭時,當然無線和金庸不同,前者是集團而後者是個人,不過一個團體如內部無革新改變,時間久了都是會思維僵化、固步自封。由60年代開台直至2000年左右,無線的創作可說是由無變有,初期對觀眾來說什麼都是新鮮的,但到了50年後,有什麼劇種是前所未有?有什麼風格是觀眾未看過但又會接受?

 

另一方面,娛樂產業是盤生意,創意之餘又要保險,要不然廣告商便撤單。像《天與地》、《心戰》(2012收視第一及第二低)這些較少見的劇類,雖然坊間評價不俗,但初陣失手便很難有翻身之日。反過來,當年《鐵馬尋橋》大受好評,之後便來套常常令人感到混亂或以為是續集的民初武打劇《女拳》;《城寨英雄》這類硬橋硬馬動作劇成績不俗,今年便來個現代版的《同盟》;而最近穿越劇《超時空男臣》食糊,便立刻敲定拍續集。大企業不敢大幅度試新劇種實屬正常現象。

 

許冠文曾經在金像獎典禮上解釋創作喜劇之難處,大意是「創作喜劇橋段比悲劇難得多。悲劇第一集可能只要死一個人,觀眾便喊得死去活來,第二集便死多幾個,第三集死埋隻狗,觀眾都覺得更慘,悲劇效果仍然達到。但喜劇則不然,第一次主角踩蕉皮跌倒,觀眾大笑,但第二次的話,製作人不可以放多幾條蕉皮來引觀眾發笑,一定要諗新橋新gag。」

 

雖然許生說的主要是指喜劇,但其實放諸任何創作都是,只是喜劇難度最高。所以如果大台在創作這方面的架構、制度和運作等方面沒有革新,即使換了新人擔任編劇及製作,新意仍是有限,其劇集,不論是故事或製作等方面都難有顯著改善,最終只會像清末的洋務運動,偶有佳作、短期中興,但只是拖慢帝國落日速度。

 

三方落手:質量、形象、渠道

大台如要扭轉戰況,必須多方面著手。第一還是提升其產品質量。但如上所述,假若其架構或制度不變,相信製作,特別是創作方面亦不會有大變。例如拍劇可否外判?公司內編劇、拍劇的制度能否改變?例如承包製?導演、編劇、監製等變成小公司的形式可行嗎?會否考慮購買網上小說版權、外聘編劇或劇本呢?

 

此外,其hea拍及內容離地的形象已深入民心,所以第二步是有計劃地改變製作不認真的形象。以劇集故事為例,內容能否更貼跟大眾生活或社會問題?《半澤直樹》、《人民的名義》等劇大收,是因為前者講上司誣衊下屬、後者講貪腐,都是當地觀眾活生生面對的事到肉的主題才能引起大眾共鳴追下去。搞什麼網上平台、藝人打牌都是假,貨物的質素永遠是重點,劇觀眾的話,再多的植入廣告都不是大問題(韓劇日劇都有這樣做,但當然要植得有技巧)

 

        第三,增加國際播放渠道。香港市場狹小,歷史已證明本地要靠出口才能蓬勃。現在大台劇都有在內地和東南亞播放,但陸日韓劇既能賣港,港劇又能否跳出大中華及東南亞?語言相信不會是問題,因為港產片都曾大賣國際、紅遍亞洲,如果製作質素能提升的話,不只日韓,甚至能向AmazonNetflix等互聯網電視公司推銷。

 

雖說數碼電子產業不斷衝擊傳統娛樂工業,但窮則變,變則通,日本Bandai[35]股價數月前於日本一度突破4100日元關口[36],便是因為能因應環境變化而作出應對才能持續發展。不順應變化、不改變思維的話,恐龍般強大的機構都會陰乾枯死。90年代初香港第一次電視劇收視大跌,但走了的錢都仍是花在香港製造的消費上(出外睇戲大半是港產片、唱粵語流行曲卡拉OK),但2012年後的跌幅則是被全球化吞食了。

 

劇集不單是電視台賺錢的工具,亦是外界了解一個地方的渠道,是流行文化和軟實力的體現,所以筆者並非特別喜愛或和大台有親,只是現在有實力製作像樣的粵語節目劇集,主要便是大台,如其劇集能生存下去(當然是合乎效益地),粵港文化生存下去的機會亦較大,反之亦然。

 

港劇最終會否落入粵語長片或粵劇的級別,便看電視台這十年能否(或會否)背水一戰。

 

2017/12/31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陸君樂

本社前性教育項目主任(2005-2007)曾任記者、懲教、保安、軍人,現為「廠佬」,常穿梭中港兩地。0304年在英國取得刑事司法及保安管理碩士,現攻讀MBA課程。

 

 

 

[1] 2017年12月18日,亞視「復活」: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利用OTT平台繼續以「亞洲電視」品牌廣播。

[2] 主要計算無線自家製、於一至五晚上黃金時段播出的劇集,外購、處境、周末劇、單元等類不列入計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無綫電視劇集收視列表

[3] 電視平均收視 / 綜合平均收視

[4]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故未包括《誇世代》、《溏心III》等劇

[5] 主要計算無線自家製、於一至五晚上黃金時段播出的劇[集,外購、處境、周末劇、單元等類不列入計算

[6] 電視平均收視 / 綜合平均收視

[7] 無包括2015收視第二但外購的的《武則天》

[8]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故未包括《誇世代》、《溏心III》等劇

[10] 參自中國省級衛視電視劇收視率排名表

[11]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

[12] 《武媚娘傳奇》

[13] 都是《武媚娘傳奇》,因跨年播放

[14] 《羋月傳》

[15] 《人民的名義》

[22] 2016及2017

[33] http://blog.moneydj.com/news/2017/05/31/美劇越來越好看,時代發生了什麼變化?/

[35] 生產機動戰士高達模型玩具和周邊產品的公司,成立於1950年。

陰錯陽差的商業代母爭議

梁永豪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前研究員
02/03/2017

現今社會強調個人權利與自由,一個人可隨己意在市場上選取自己喜歡的商品。但是否所有東西都可以變成商品?是否存在一個景況,就是當某些東西被商品化後,就會觸動社會的道德底線?以下的案例將為我們提供一些反省。

  1. 背景

一對意大利夫妻擬採用商業代母生子,由於意大利禁止商業代母,該對夫妻於是接受俄羅斯[1]的一間人工生殖公司的代母服務。公司替該對夫妻尋找捐卵者及代母,而妻子就將丈夫的精子交給公司,然後該公司將卵子受精後再安排代母懷孕。孩子在俄羅斯出世後,妻子將孩子帶回意大利。該對夫妻後來發覺孩子並非由丈夫的精子所出,換句話說,孩子與丈夫及妻子均沒有血緣關係。

其後,意大利政府指出,該對夫妻在俄羅斯尋找代母服務,違反了意大利禁止商業代母的法例。另外,妻子將一名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帶入意大利,亦違反了跨境領養的法例。並且,由於孩子與其親生父母分離 (實際上孩子無法知道誰是他的親生父母),故孩子是處於被親生父母遺棄的狀況。按照意大利的領養法例中對被遺棄孩子的規定,意大利政府將孩子從該對夫妻那裡帶走,由政府有關機構托管並等待領養。

該對夫妻於是向歐洲人權法庭申訴,指意大利政府侵犯了他們在歐洲人權公約內的私人及家庭生活須被尊重的權利。[2]

  1. 歐洲人權法庭裁決

歐洲人權公約規定,政府不能干擾國民的私人及家庭生活,除非有關干擾(1)是按照法律而作的,以及(2)是追求合法的公共目標的必須手段。

歐洲人權法庭認為,意大利政府將孩子從該對夫妻那裡帶走,是干擾了夫婦的私人生活,[3] 但有關干擾是按照領養法例中關於被遺棄的孩子的處理而作的,故是按照法律而作的。

法庭又指出,有關干擾是為了追求兩個合法的公共目標。第一,該對夫妻的行為是非法的,故有關干擾可防止非法行為,以達到防止社會失序 (prevention of disorder) 的公共目標。第二,政府有權制定法規去決定誰人可合法地成為一名孩子的父母,以確保兒童在安全及合適的環境下成長。有關干擾可避免一對夫妻隨意地聲稱自己是一名孩子的父母,從而達到保護兒童的權利與自由的公共目標。

法庭進一步指出,有關干擾亦是必須的,因這裡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若單憑自稱是一名孩子的父母,便可隨意地將孩子由一個國家帶至另一個國家,便會容易引致人口販賣;另外,若不禁止商業代母,則代母及孩子的權利便容易被剝削。

法庭最終判決,意大利政府的行動是合法的,即該對夫妻不能以私人及家庭生活被侵犯為理由,要求繼續管養孩子。

  1. 結語

值得留意的是,以上的判決是僅僅以6比5通過,證明在歐洲人權法庭(以致整個歐洲),有關商業代母如何在個人權利與自由和公眾利益之間作取捨及平衡,存在極大的爭議。

當個人的權利與自由的訴求高漲,再結合任何東西都可成為商品的社會氣候,一個人就可憑一己之欲,在市場上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以致那些原本應是屬於神聖的生育過程(懷孕)也可變成「商品」販賣。

以上案件中的人工生殖過程出現錯誤,以至由他人捐出的卵子不是以丈夫的精子受精,丈夫原來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如此,父親(或母親)這一神聖的身份,可以被生殖科技隨意地擺佈或弄錯,這是對人類尊嚴的一個多大的諷刺 !

 

[1] 俄羅斯容許商業代母。

[2] Case of Paradiso and Campanelli v Italy http://hudoc.echr.coe.int/eng?i=001-170359

[3] 由於夫妻二人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加上他們不是孩子的合法父母,並不存在「家庭」,故亦不存在干擾家庭生活。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3月2日

「褪」一步海闊天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8/03/2015

幾十年前大家會問:「看少一天電視會死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電視的黃金年代,長篇電視劇以及其主題曲、偶像歌手及樂壇的頒獎禮,往往哄動全城,除了令不少人放工後立即趕回家收看,亦成為整個城市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不看電視,甚至和其他人溝通亦會有一定困難。

當電視已成為過氣的天后,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對不少人來說,每天使用手機上網與人聯繫及娛樂的時間,肯定比以往看電視的時間多,因為電視不能帶出外,手機則可以寸步不離,連洗澡、睡覺都可以繼續聽歌、看電影。武俠小說的劍客常說:「劍在人在、劍亡人亡」。今天我們亦不禁會問:「沒有手機上網的日子怎麼辦?」對不少人來說,忘記帶手機外出,就會整天坐立不安,總覺得好像會錯過甚麼極其重要的訊息,晚上再見的時候已恍如隔世!

當使用手機及上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或多或少都可能已有一些沉溺的癥狀。而不被任何事物操控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主人,不是奴隸,不讓自己隨傳隨到,被任意差遣。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雖然離不開錢一樣,但利用金錢享受生活,與為了賺錢而過著非人生活之間有天壤之別。因此,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與上網,更要早些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上網有時,褪網有時是十分重要的。「褪」一步海闊天空,現實生活比虛擬和電子的世界其實更加精彩,但願我們都能夠做手機的主人。

其實,我只想看電視…

── 生命倫理錦囊 第17期

27/03/2014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曾幾何時,電視文化主宰了香港的潮流,是全城注目的焦點。但香港電視界發展多年後,縱有其他電視台同步經營,但電視文化和發展彷彿停滯不前。
 
自從年前有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引起的爭議後,「我要睇電視」成為了不少人的訴求,除了是為爭取多一個免費電視台外,也是對現有電視發展的不滿與控訴。
 
香港第一家電視台,是由原來經營有線電台的麗的呼聲開辦的「麗的電視」,在1957年啟播。因其須以線路接駁,電視也以外購英語節目為主,所以只有約11萬訂戶觀眾,屬社會上的小眾娛樂。[1]
 
而香港人熟悉的「無綫電視」則於1967年啟播。由於採用無綫免費廣播模式(但當時電視機仍相當昂貴),加上走通俗路線,節目深受歡迎,很快便成為了電視界的大阿哥。事實上,無綫電視亦開創出很多香港演藝文化的先河:如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大型綜藝節目如「香港小姐競選」等。而由古裝武俠到現代故事的電視劇集,更由香港揚威到海外,成為香港文化的標誌。就連新聞資訊節目也開創「現場報道」的新猷,更多以本地及海外新聞作專題報道,以「無綫新聞,事事關心」作宣傳口號。[2]
 
至於麗的電視則在1973年轉為無線廣播,加上其後短暫出現的佳藝電視,70年代曾出現短時間的三台競爭局面。[3] 可惜佳藝電視後勁不繼,於三年後停業,而麗的電視幾度易手,之後改名亞洲電視。後者雖偶有佳作,但自2007年後逐漸停止自行製作劇集,近年更被詬病經常「重播節目」,而節目內容偏頗(尤以評論節目為甚),引來破紀錄的投訴,[4] 也曾有「零收視」紀錄。[5] 隨著一台獨大的日子愈長久,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電視節目質素日漸下降,市民漸對香港免費電視發展日益不滿。雖有多家收費電視加入營運,但因市場對象不同,始終未能形成競爭局面。[6]
 
為回應民間訴求,香港政府於2009年開展了增加免費電視台的計劃。最終有三家公司申請,政府於2013年11月公佈申請結果,接納當中兩個申請。原來呼聲最高,由王維基經營的香港電視卻不獲發牌,當局「考慮了一籃子因素」而否決的理據,以及後來王氏投得流動電視牌照,卻又被政府當局以「制式問題」再度喊停等事件,已演變為一場社會和政治風波。而當兩間獲新發牌的電視台正籌備開台事宜時,香港電台的數碼電視頻道也已投入服務,成為本地第三間免費電視台。[7]

由電視爭議回看香港電視……

很多人以為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電視文化已過時。但從這次電視發牌的爭議中,可以觀察到香港市民對電視「又愛又恨」:一方面認為電視製作差劣,但另一方面電視收視率卻未見顯著下跌。這是因為一台獨大無得揀而「焗住睇」? 還是市民只是「一面投訴,一面照看」?
 
而在很多年輕人當中,所謂「不看電視」其實只是「不在家中大廳看電視」,而並非連電視也不看:很多人已經改為透過網上收看電視節目。事實上,網民對電視台節目的口碑也愈來愈具影響力。[8] 總的來說,雖然我們時常以為香港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其實這個「公仔箱」仍深深的影響我們每一個。

電視文化的信仰反思

Television is the triumph of machine over people. 機器征服人類始於電視。Fred Allen
 
雖然電視文化只是眾多文化中的其中一項,但它對人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一位研究文化的學者Vanhoozer指出:「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電視。」[9] 如果我們認同「文以載道」,便會明白電視播放的節目會向觀眾起到「說服」的作用。[10] 有些電視節目天馬行空,讓人以無限的想像力在當中遊走。有些則向觀眾傳遞各種資訊,向大眾顯示世界的狀況。但當中亦會隱含一些社會意識形態,即對社會的一些看法或態度。電視節目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而當人浸淫在其中時,它所盛載的意義,便漸漸成為此人的第二天性。[11]
 
不過,電視節目(特別是劇集)無論如何寫實,它都只是模仿真實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本身。換言之,這是一個被建構及投射出來的世界。[12] 當人分不清兩者的分別,而被建構出來的世界影響而不自知時,帶來的後果有時頗為嚴重。例如在「日韓風當道」的世代,當人熱愛「煲日韓劇」、追捧「韓國組合」的時候,日韓的潮流文化及審美觀念已不知不覺地滲入「民心」。有不少香港人認同俊男美女的標準必須是高挑、白淨、修長、五觀輪廓分明。可惜的是,真正天生麗質的人並不多,劇集中的男女演員,特別是來自韓國的明星,雖然有經過嚴格的才藝訓練,但外型上大部份都經過後天修飾或改造,之後才被公司放在一個俊男美女的世界。這一個被建構出來的世界,讓不少人(特別是少男少女)非常瘋狂及嚮往。有些人看多了男女明星,漸漸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擁有亮麗的面貌。輕微的只是模仿他們的衣著打扮又或是化妝技術,嚴重的可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外貌,總感到自己不夠美,輕看自己的價值,認為只有整容才能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
 
電視文化更會「說服」人有關家庭、婚姻觀或人生觀等。作為文本的一部分,電視節目所投射出來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無時不在「鼓勵」我們把它當成歸宿。[13] 當一位已婚女士經常收看台劇《犀利人妻》,又或是內地的《後宮甄嬛傳》這類劇集,有可能對婚姻失去信心,經常懷疑丈夫有沒有外遇。[14]「不斷提醒」及「潛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即使是信徒,若然過於依賴電視節目,並讓它們成為日常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部份時,也難以脫離電視文化所投射出來的世界觀。信徒大都聽過「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羅十二2)但要行出來是何等困難的事情。當人看多了那些描述情感背叛、男女關係隨便混亂的劇集,已不是模仿那麼簡單,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認同這個世代的文化,認為人世間的感情是非常薄弱,也認為婚前性行為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本是如此。
 
信徒要做到「心意更新而變化」,最好的方法並不是不收看電視節目,這是不切實際的。另外,信徒通過劇集理解社會的價值觀,掌握現今的資訊潮流也是重要的。問題只是,信徒對身處的社會的價值觀有充分的認知時,有沒有將同樣的時間「投放」於《聖經》,去學習作為一個神的子民又應該有一套怎樣的世界觀?例如當現今的電視節目大多教人在外貌上如何變得美麗動人時,信徒是否也被說服,認為自己不夠高、不夠白而自卑?還是相信自己因著有「神的形象」(創一26),而神看人的是內心而不是外表(撒上十六7),於是為到自己經常做出神喜悅的事情而懂得欣賞自己,感到自己很美。這裡沒有否定儀表的意思,整齊大方是愛惜自己及尊重他人的表現,這裡只是想指出《聖經》對於一個人是否「美」、「好」以及很多其他思想或觀念,與我們日常所處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西方有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甚麼便變成甚麼」的說法,筆者認為 “you are what you watch”「你注視甚麼便變成甚麼」。要「投身」《聖經》的世界觀,最好的方法便是多看《聖經》,讓神的話成為信徒「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詩一一九105)《聖經》經常提醒神的子民不要忘記「神的話」,甚至把這些話語銘記在心(申三十二46-47、書一8)。因為「神的話」是神賜給信徒其中一樣回應這個世界各種價值觀的武器。
 
所以,喜愛看電視的信徒,可能要平衡一下,考慮多看《聖經》,以致不會只受一方的世界觀影響。儘管有不少人批評現今的電視節目水平大不如前:劇集本身的劇情變得陳腔濫調、植入式廣告愈來愈多、色情暴力的畫面亦較以前多及開放,但可以真正放下電視節目而轉向其他娛樂的人士,仍是較為少數。事實上,不收看電視並不等於不收看電視節目。即使有人熱愛上網「煲劇」、上網「看遊戲節目」、上網「看音樂特輯」,上網只是另一個收看的途徑,無論是劇集、遊戲節目等,本身還是為了電視而製作。
 
不少人喜愛上網看電視節目,除了方便自己的時間,也可以滿足自己的喜好。以往,人要「追」喜愛的節目,有可能要等上一天甚至一星期,觀看時還須要忍耐無數廣告,又或是先看其他節目,包括新聞或各類資訊。現在上網「煲劇」,體力及實際條件許可的話,甚至可以不眠不休地看完一整套劇。除了「省回」不少時間,也可以盡量挑選自己喜愛的劇種。網絡的確為人帶來不少方便,只是,它卻容易助長觀眾養成「偏食」的習慣,長期下來讓人「營養不良」。選擇收看自己喜愛的節目本來無可厚非,但過度觀看同一種類型的節目,則有機會讓人的世界觀變得狹窄或偏頗。
 
現代人有條件挑選自己喜愛的節目觀看,這一種習慣也有可能應用到讀經上:有人偏愛先知書;有人偏愛詩歌智慧書。對於對整本《聖經》的內容有一定概念的信徒來說,多閱讀自己喜愛的書卷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那些只讀一兩卷書而對其他書卷完全沒有認識的人,則是不足夠的。《聖經》是整全的,神是愛,但神同樣是公義的。神應許祂的子民,跟從祂的道而行會凡事亨通,但《聖經》同樣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是壞人當道,義人受迫害。只偏重一兩卷經文如同偏愛某一類型的電視節目一樣,對「世界」認知不足,前者是指到神的國度而言,後者則指到現今所處的世界。
 
信徒不能抽離身處的世界,也確實須要明白現今世界的價值觀是怎麼一回事。不過,信徒必須選擇,自己投身於哪一個世界的文化或價值觀:是電視節目所呈現的世界,還是《聖經》所描述神國子民應有的觀念。
 
一粒沙裡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電視有助我們認識而不是認同世界,積極來看,若有更多委身的基督徒願意投身電視行業,讓電視發放更多正能量,流露更多美善的價值觀,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1]參馬傑偉(1992):《電視戰國時代》。香港:次文化堂出版,頁172。
[2] 這句原為無綫新聞宣傳的口號,被網民改為「無綫新聞,事事旦旦」。於2009年在無綫電視台報道六四維園集會中,市民李先生(被稱為「事旦男」)突然在記者方東昇背後高舉寫上該口號的紙牌,引起熱議。參香港網絡大典:無綫新聞 事事旦旦。 網址:http://evchk.wikia.com/wiki/%E7%84%A1%E7%B6%AB%E6%96%B0%E8%81%9E_%E4%BA%...
[3]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亞視的《大地恩情》劇集,因收視擊敗無綫的《輪流傳》,迫使無綫史無前例腰斬該劇,改播《千王之王》以搶回收視。參黃世澤:《為香港電視衰敗翻舊帳:輪流轉之役》網址:http://martinoei.wordpress.com/2008/05/10/%E7%82%BA%E9%A6%99%E6%B8%AF%E9...
[5]亞視按其委托港大調查的說法則為「四六開」。參《「四六開」與「零收視」》,網址:
http://hkupop.hku.hk/chinese/columns/columns144.html
[6] 唯一例外的就是就大型體育節目(如世界盃,歐洲足球賽事,美國NBA籃球賽等)轉播權的競爭。
[7] 梁旭明,「從電視霸權到參與式文化—重構港人認同的電視政策?」網址:http://rthk.hk/mediadigest/20131211_76_123062.html
[8] 以2011年播出的劇集《天與地》為例,此劇原計劃於2009年播出,但因被認為未必適合一般觀眾(指通常收看電視最多的家庭主婦)而被抽起至2011才播出。事實上,該劇的收視也曾一度下滑至23點。不過,《天與地》卻贏得主要來自年輕觀眾和網民的良好口碑。在結局播出後,無綫電視共收到近120個電郵及電話讚賞劇集製作認真;隨後更以近8萬票奪得當年電視台最佳劇集獎項,形成了「低收視,高口碑」的現象。參謝曉瑩:〈天與地的暗起革命〉。《成報》C08,2011年12月11日。
[9] Kevin J. Vanhoozer,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How and Why Christian should Read Culture,’ in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Ed. Kevin J. Vanhoozer,  Charles A. Anderson, and Michael J. Sleasman, 12-60. Michigan: Baker, 2007, 31.
[10]同上,31.
[11]同上,32, 44。
[12]同上,26。
[13]同上,27。

細水長流的愛更能觸動人心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張勇傑)
19/09/2013

《衝上雲霄II》由首播至大結局,都成為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新生趣」的主題曲、「重口味」的姊弟戀、還有最重要的是Sam情歸何處,這些都能牽動觀眾的情緒。回想十年前《衝上雲霄》的結局,Sam在機場跑道向Zoe求婚。十年後《衝上雲霄II》,胡杏兒還在,但Zoe已經過世,Sam在喪妻的傷痛中走出來,再次尋找生命中的另一半。

電視台的劇集以愛情題材為主,錯綜複雜的愛情關係已是不變的定律,不同的只是主角的職業和生活圈子。當上一集Sam和Zoe已有情人終成眷屬,續集中主角的愛情線可以如何鋪排呢?按正常的發展,應是他們兩人繼續相親相愛,但這種老夫老妻、細水長流的感情線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所以Zoe必須一死,讓擔大旗的Sam再次談戀愛。

電視編劇在續集中讓前女主角過世已不是新鮮事。另一套廣為觀眾所熟悉的《妙手仁心》已拍了三輯,主角程至美醫生經歷了兩次喪失摰愛的傷痛,至第三輯時他還能談戀愛,真是勇氣可嘉。

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提出構成愛情有三大元素,包括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諾(Commitment)。親密和激情的配合是浪漫的愛,彼此愛得難捨難離,但卻欠缺承諾。劇集和電影中的愛情故事往往就是這種關係,觀眾亦喜歡收看這些浪漫的故事。但是Sternberg表示完美的愛應是親密、激情和承諾三者並存的。

還記得兒時收看的電視劇會以男女主角結婚為結局,但現在劇集的結局只交代男女主角是否在一起,結婚與否已不再重要,承諾對現今的人來說顯得格外沉重。男女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確能令人感動,但人們在內心深處追求的並不止於此。相許相守、細水長流的愛情雖然不能推高收視,但更能觸動人心。無奈Zoe英年早逝,英俊瀟灑的Sam再覓真愛也是一件美事。如果電視台開拍《衝上雲霄III》,希望Holiday能身體健康,與Sam繼續「天空海闊我共你,再領略人生的美」。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013年9月19日

小心比鹽花更鹹的內容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01/08/2013

電視節目大灑鹽花,其實早已不是新鮮事。近日通訊事務管理局接獲多宗關於劇集《衝上雲霄II》的投訴,事關在劇集內女角們穿上性感泳衣,甚至背部半裸演出,有市民認為這些內容並不適合兒童觀看,故作出投訴。當然,其暴露程度其實與某些遊戲節目仍有一些距離,而該集內容暫時亦沒有纏綿場面。但要留意此劇並非「家長指引」節目,若由兒童單獨觀看女角的主動色誘、男角不斷「獵艷」的情節,又是否真的合適?當連該劇主題曲不適合劇集主題也招來10宗投訴時,看來不少人其實也忽略了劇集對兒童的負面影響。

有人或許認為節目並非在合家歡時間播放,其尺度因此也可放鬆。但現時正值暑假,不少小朋友也會較上學日子遲入睡。該劇監製接受訪問時,表示沒有預料到劇集會在暑假期間播放,由此看來監製也知該劇問題所在。然而即使小朋友們都需要上學,究竟又有多少會在九時半前便睡覺呢?相信有關電視節目的守則亦應是時候作出檢討及修訂,從而更有效監控節目,使家長放心讓子女觀看。
 
然而,家長若要真正保護兒童遠離色情內容,不應只把焦點放在電視節目上。隨着時代轉變,大部分青少年並非「睇電視大」,而是「上網大」。如果說《衝上雲霄II》大灑鹽花的話,那網絡世界就「鹹」得有如生抽了。雖然有人認為不應限制網絡自由,但不少國家都開始正視網絡上的色情內容及其衍生的問題。
 
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宣布,當地的網絡供應商已同意加設色情資訊過濾服務,除非該用戶拒絕,否則將不能瀏覽色情內容。若當地有任何人擁有描述強姦的色情資訊,便會觸犯刑事法例。卡梅倫更要求搜尋器拒絕提供任何有關兒童色情的搜尋結果。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個政治人物,也同時是一個父親,就有責任去保護兒童免受色情侵害。不只英國,冰島近來也在討論過濾色情網絡的事宜。由此可見,就算十分重視言論和表達自由的西方國家,亦不能迴避適當地規管網絡色情的問題。
 
有人正不斷為着自己的網絡自由發聲,然而兒童卻不懂得如何為自己的福祉表達意見。試問身為家長或長輩的我們,又願意為保護兒童而發聲嗎?
曾經刊載於:

成報 01/08/2013

好好保護你的投訴權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4/01/2013

無綫新劇《老表,你好嘢!》推出一周,通訊事務管理局已收到224宗投訴,意見包括:誤導觀眾、加劇中港矛盾、抄襲歌曲、嘩眾取寵、醜化香港人、美化大陸人、扭曲事實、令觀眾誤會本地導遊的質素和影響本港購物之都的美譽等。而無綫則收到6宗投訴,該劇集的監製黃偉聲更收到滋擾電話。
 
編劇對劇中人物都有細心的塑造,胡楓、羅蘭飾演的兩位長者角色,都用英文名字,形象新潮,而且懂得上網;幾位主角表現出對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典型想像,配合不同的社會現象和事件,拼湊出一套生動有趣,具本土特色的輕鬆趣劇,放在八時半這種「睇電視送飯」時段,十分合宜。
 
就故事中表達的所謂「中港矛盾」,大部分都是由真實事情改編,當中可看出編劇採取相對中立的態度,即使講及香港導遊「屈」客買手信,又或是內地人大聲說話沒禮貌,故事中人也未有為事件作出評論。以中港矛盾或者內地人來港為題的故事,自粵語長片年代就有,一直沒有停過,過程中肯定了中港關係的改變,這亦一直是不少研究的素材。就《老表,你好嘢!》的故事,就搞笑地諷刺今日社會現況,非常寫實。
 
如此的一套電視劇被觀眾投訴,更被盛傳要腰斬,可見香港人對「異見」聲音的容忍度下降,在投訴文化和情緒式宣洩的帶動下,本來沒問題的也可遭投訴。
 
無綫電視非但沒有播出該時段新一套劇集的宣傳,表示沒有腰斬計劃;其高層更揚言因為該劇集反應好,可以拍續集。可見當投訴完全沒有道理,為反而反時,社會的投訴機制不能引起警戒作用。到投訴真的有見地的時候,通訊事務管理局給你用壞了,最後有機制等於沒有機制,損失的始終是一班愛看電視的觀眾。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4/1/2013

「奉子」與「奉旨」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4/03/2011

電視是普羅市民最基本的娛樂,電視台拍攝的劇集一般都有二十多點的收視率,等於有過百萬的市民收看,受歡迎的劇集更能做出四十多點的收視,成為城中熱話。男女主角的戀情、奸角的收場等都是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剛剛結束的一套以醫務所為背景的處境喜劇,劇中男女主角是醫生與護士。他們由冤家成為戀人,及後女主角懷有身孕,二人決定結婚,在眾人的祝福下一起籌辦婚事,但女主角突然失憶,製造不少風波。該劇是一套輕鬆有趣的喜劇,家人和朋友亦十分接受他們「奉子成婚」的事實。未婚懷孕的確已漸漸被社會接納,八卦雜誌亦經常報道知名人士「奉子成婚」的新聞,一切看似理所當然,「奉子」變成了「奉旨」。
 
劇中主角是專業人士,有穩定的收入;八卦雜誌報道中的男女亦非富則貴。他們均是成年人,可以有較優勝的能力去處理各種關係,而且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面對懷孕和婚姻所需的支出。但同等的情況發生在青少年身上時,結果是否一樣呢?他們需面對的不是如何去籌辦婚禮,而是接二連三生活上的考驗和難關。他們是否結婚好呢?應否生下嬰兒?他們是否需要放棄學業,投身社會工作以賺取金錢照顧嬰兒?未婚懷孕少女更需擔心孩子的爸爸會否不負責任地離她而去。懷孕帶給他們的不是祝福,而是恐懼和不安。
 
傳媒是社教化的其中一個重要媒介,能影響我們價值觀的建立。相信社會上的確有不少人認為「奉子成婚」不是問題,甚至連「奉子」也可以不「成婚」。但當傳媒經常強調這一種關係,並以正面或明貶暗褒的角度來報道的話,青少年和兒童對愛、婚姻和性關係的態度亦會受到影響。
 
我們不能、亦不該禁止電影台和新聞機構的創作和編採自由。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傳媒所描述的性愛關係呢?與其寄望傳媒能製作多些積極正面的節目和報道,倒不如自行選擇對自己、青少年和兒童有益的節目和報刊,讓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免於被傳媒影響。
 
此外,家長亦可化危機為轉機,藉這些內容來作性教育的工作,啟發子女表達對戀愛、性和生命的看法,鼓勵他們從自身的好處出發,思考各種行為本身的意義和所帶來的後果。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4/03/2011

向「電視」說不?

──家庭主婦對電視的愛恨

採訪及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18/09/2009

分享1

受訪者:
蕭太,60多歲,
兩子一女(均30多歲)。
 
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7小時
 
我對香港電視節目的感想:
……平日我有追看電視劇,最開心是可以與家人一起討論劇情,會有共嗚。雖然近年的電視劇較為沉悶,內容沒有新點子,「炒作」為主,但晚上又沒有其他娛樂,所以大部份時間仍然習慣看電視。我希望電視台可以播放多些動物紀錄片和旅遊節目,讓我即使不能環遊世界亦可以知道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

分享2

 

受訪者:
吳太,50出頭,
一子一女(均20多歲)。
 
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5小時
 
我對香港電視節目的感想:
我很喜歡看電視,特別是連續劇,許多時即使外出都寧願趕回家看。而一些綜藝節目,例如歌唱或賑災籌款等都是我的至愛。我覺得上網收看電視節目不夠吸引,我偏愛即場以及享受用大螢幕的電視機收看。
 
我認為目前電視劇的選角大都很出色,例如早前那些男演員真的很像消防員呢!而一些綜藝遊戲節目,眼見那些袒胸露臂的女藝員,簡直醜化女性和扁低女性的尊嚴,又影響下一代,看了不禁要「洗眼」。我建議電視台多製作一些有教育性節目,少播些色情節目。

分享3

 

受訪者:
張太,30出頭,
一女(8歲)。
 
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4小時
 
我對香港電視節目的感想:
每天我都追看電視,對一些探討社會現象的節目較感興趣,自己當然要追貼時代脈搏!其次,我也有追電視劇的習慣,當然,如遇上女兒考試測驗的情況則以學業為重,會暫停一段時間。我在家中休閒娛樂的首選是上網瀏覽網站,有時也會下載之前錯過了的或想重溫的較精彩的節目。
 
對於一些探討社會現象的節目較為欣賞,我覺得大部份電視台的專題都很貼近時事;反之,近年的連續劇欠缺創意,劇情堆砌、煽情,常有一些複雜的男女關係,會影響下一代;至於綜藝遊戲節目,因為常有泳裝暴露的鏡頭,恐怕會影響女兒,所以一定不許她觀看!然而,自己即使不是在看,仍會開著電視機,可能是怕太靜吧!

 

 

互動=改變=改善?

──「電視互聯網」是好是壞?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8/09/2009

由「Laughing哥復活」,「柴九不該死」,到批評「無綫新聞,事事(是是)旦旦」的「事(是)旦男」,互聯網上的討論對本港電視製作的迴響和影響力日增。但當電視台肯順應「網意」,改變劇集的結局,或是修改節目的時候,這真能帶動本港電視業作出改變嗎?而改變就是改善嗎?還是一貫的「換湯不換藥」,遷就收視率的動作而已?
 
長久以來,香港電視文化是獨特的:一台獨大的無綫電視,永遠都是我們電視機的「一號台」,就算是有亞視、有線,或衛視,甚至更方便轉台的搖控器,我們仍是對「一號台」永不轉軚。至於作為長期電視一號擁躉的「師奶」觀眾們,更是對它不離不棄──一回家就開電視,即使身在廚房。電視就像家人一樣有「人氣」,營造「一家人」的感覺。
 
新觀眾:新文化
 
相對而言,自90年代起,新一代的電視觀眾對電視的需求確是減少了。文化工作者馬傑偉更以「挑剔、揀擇、坐唔定」來形容新一代的電視觀眾。事實上,今天的電視觀眾,早已跳出電視框框。他們當中受互聯網文化的影響甚深。
 
這些被稱為「Y世代」的青少年,有人以「網絡世代」,甚至「螢幕世代」(screen teens,指的是電腦螢幕,而不是電視螢幕)來形容:他們酷愛上網,喜愛玩樂,熱愛在網上聊天交談及分享資訊,更喜歡一心多用:看電視的時候,同時打機、上網、發手機短訊以及使用電腦,他們都應付自如。電視反而變成他們可有可無的眾多娛樂的一種,與上一代的「電視迷」根本不一樣。
 
迅速熱爆的網上訓斥:「Flak」文化
 
事實上,近期多次衝擊電視台的事件,多由網民發起。一些行動更是由網上的「虛擬」活動,變成了真實的示威行動。其中就六四報道的「無綫新聞,是是旦旦」事件,就是由網上的不滿,轉變成示威者「是旦男」到六四維園現場「舉牌入鏡」示威。
 
事件最後使無綫腰斬直播,更罕有地要求YouTube網站刪除當日直播新聞中攝入「是是旦旦」的片段,說明了互聯網的動員能力和影響力可以是很可觀的,足以叫「一台獨大」的無綫電視神經繃緊。
 
當然,對於「是旦男」事件和六四新聞的採訪和報道手法,我們還可作更多向度的研究和分析。但單看「是旦男」事件的發展,就是典型的網上訓斥文化(Flak)的縮影:先是一針見血的批評,隨之迅速獲得網民認同,營造群眾壓力和聲勢,最後成為「跳出地面」的實際示威行動。
 
被網民指責者,很多時都會被塑造成死性不改的「死硬派」(hardcore)。目前的情況是:若你不幸地被這樣標籤,很大機會會即時成為在網絡上千夫所指的攻擊對象,所有你曾做過或牽涉過的事都會被一一羅列,成了網絡社會(甚至現實社會)嘲諷、謾駡的對象。
 
訓斥不等於改變,改變不等於改善
 
話說回來,雖然網上對電視節目是以批評居多,但當中也有良性互動的例子,如「Laughing哥復活」事件令無綫修改劇集結局,皆大歡喜,又或是七月份颱風莫拉菲襲港時,無綫新聞記者潘蔚林的「甩鞋甩帽」報道便大獲好評。在此可見,互聯網的確有能力成為對電視回應的一個有力平台,若能好好利用,可以產生良好的互動效應。問題是,怎樣才能將節目的改變,轉化成質素的改善?
 
我們要想深一層的是:很多時網民的回應,都是流於單一和表面,只對個別節目作出單一讚賞和批評,至於那些帶有偏見,甚至是個人攻擊的批評就更無建設性了。換言之,縱使此情況對個別劇集製作帶來改變,短期內卻無助於為整個電視文化帶來質量上的改善。
 

 
在「關心」與「是旦」之間,在批評與讚賞之中,我們要把握機會,培養出對傳媒教育的認知和素養,更要主動搜索事實的「真相」,懂得比較各個媒體的表述,保持敏銳度,從多角度分析資料,才能辨出真偽,提出建設性的批評和回應。
 

 
 
 

 
延伸閱讀:
 
1.馬傑偉(1992):《電視戰國年代》,香港,次文化堂出版。
2.Wallace, P.(2001)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陳美靜譯:《網絡心理講義》,台灣,天下文化出版。
3.香港電台《傳媒透視》,2009年6月號。
 

 

究竟我們的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
16/01/2008

這幾年,坊間不少前衛團體及人物高舉性解放、道德無底線、多元婚姻(不限於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打破一切的性禁忌(包括:亂倫、孌童、同性戀甚至人獸交等)。只要涉及傳統道德標準、貞潔思想或宗教情操的言論便會被標籤成爲“道德佬”、“塔利班”或“原教旨主義。我不禁想:究竟我們的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打開電視,看見“溏心風暴”的大、細契在爭鋒,大家覺得很有趣吧,難道一天看見不單有大、細契還有大鮑鮑與細鮑鮑(兩個丈夫+兩個太太的家庭組合)等談笑風生,一家大小樂也融融的時候,我們才醒覺?
 
看看現在的情況:小六女生産子、14歲女生玩5P、男童強姦13歲女生、網上提供“援交指引”、青少年性病患者每年5千宗。究竟是年青人的性教育工作不足,或是性解放的工作到位了?是否我們仍繼續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使用避孕套儘早享受性歡愉,還是要灌輸正確的性道德教育?難道有一天,我們12、13歲的年青人都變成性愛高手、父母與子女大談多元性愛的好處。那時我們才醒覺?
 
一些前衛分子把性權、人權、放縱情欲的思想、個人的“無道德”立場無限上綱,完全凌駕于一切傳統、道德、倫理關係之上。然後,把一切反對的聲音扣上歧視、打壓、欺凌弱勢社群的帽子。脅持著言論自由的盾牌作爲保護,卻用同一支矛去攻擊別人,壓殺別人言論自由的權利。
 
哀哉!難道萬物之靈的人類只是一團沒有親情、人情、倫理、道德的蛋白質?!
 
究竟我們可以怎樣抗衡現今鼓勵放縱情慾的時代?
1.  由家庭做起
·        作爲家長的,必須承擔子女正確性道德教育的第一棒。家長若放棄了這責任,就等於把這責任交給了傳媒、朋輩、明星偶像甚至沒有道德標準底線的前衛分子。
·        家長應該教育子女正確的婚姻觀念:“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終身永久”的婚姻關係,也幫助子女建立“婚前貞潔、婚後忠貞”的人格標準。
2.  由學校做起
·        青少年需要正確的性知識,同時也需要正確的性道德標準的建立。目前,學校的性教育方針大都止于性衛生(青少年的性生理變化)和避孕知識;但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卻沒有正確的宣導。尤其是部分機構只宣揚性行爲的合法性(與16歲以下的女性發生性行爲是不合法)和成熟負責任的性行爲(是否真心相愛、知道將會面對的後果和避孕知識)。
·        學校有建立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責任,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選擇機構到學校主領性教育講座的時候必須審慎,該機構對同性戀和婚前性行爲的看法是怎樣?校方同時也需要多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使孩子得到最理想的指引。
3.  由社會做起
·        作爲市民的一分子,我們有責任對有違我們傳統道德價值的信念提出質疑,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功夫,我們有必要知道真相。部分不負責任的傳媒散播一些誨淫誨娼的言論和淫褻的資訊,我們有責任提出抨擊。
·        作爲傳媒或社會工作的人士,也確實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良心,保護我們的下一代接收正確的資訊。
4.  由政府做起
·        看見一宗又一宗的青少年風化案新聞,相關的政府部門與議員實在應該儘快做出針對性行動。
·        除了穩定經濟發展和民生工作外,正確的性道德公民教育也是不應被忽略的。
 
如果我們繼續沉默,那結果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