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你必須知道的四個網絡性陷阱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9/01/2021

根據本港政府統計處的數字,2023年5至8月,有96.6%受訪住戶家中有接駁互聯網。網絡就像水電煤一樣漸漸成為每個家庭基本設備。該調查亦指出10歲及以上人士擁有智能手機的百分比是96.4%,當中10至24歲的年青一代擁有智能手機的百分比高達95.7%。[1] 城市人習慣機不離身,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網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網絡世界並非自由自在的烏托邦,反而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雷陣。本文將講解網絡上各種性陷阱,讀者既可了解時下的網絡文化,亦可保護自己免墮網絡性陷阱,而假若讀者已為人父母,家中有兒童或青少年子女,更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網絡習慣。

陷阱一:網絡色情

年青人初次接觸色情資訊通常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進行,可能是上網時偶然有色情網頁的廣告彈出,這可能因為他們曾經瀏覽過一些「不合法」的網頁,如看盜版動畫漫畫、下載侵權軟件、歌曲或影片等,而有關網頁往往都是依賴色情網頁廣告來賺錢的,瀏覽者會因而收到色情資訊。而今天年青人若要獲取色情資訊,已不用前往色情網站,因為許多色情資訊都是來自朋友或網友之間的分享,如不少網上討論區都設有成人版面,手機應用程式(apps)Telegram中亦有大量隱藏的成人台,網民只要待在那裡就可以接收色情資訊。今天,父母已不可能完全禁絕年青人觀看色情資訊,所以除了要教導他們認識色情資訊中錯誤的性觀念外,亦要讓他們知道網絡世界仍受香港的法例監管。

按現時法例,觀看色情資訊的人士並沒有觸犯法例,法例只規管發佈行為。如在網絡上向未滿18歲人士發佈不雅物品,或向任何人發佈淫褻物品,都會干犯《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通常不雅與淫褻的分別在於有否展露男女的下體及性器官接觸,因此可以籠統地視有碼(打格仔)的色情資訊為不雅物品,無碼(沒有打格仔)的為淫褻物品。條例規管的不是朋友間的傳閱,而是向公眾發佈的行為。過去曾有市民因在網上討論區張貼幾條淫褻影像的超連結而被捕,他最終被法院裁定發佈淫褻物品罪名成立,[2] 所以廣大網民必須知道身處在網絡世界不代表可以任意而行。

而如果在色情資訊中裸露一方未滿16歲,而有關資訊對他作出了色情描劃,那就屬於兒童色情物品,凡製作、發佈或管有兒童色情物品一律會干犯《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任何人的手機和電腦中只要有一張兒童色情相片,已屬違法。如果大家懷疑自己曾接收過兒童色情影像,應該立即刪除這些檔案。

陷阱二:性短訊

性短訊是指透過網絡分享自己的性感或裸露影像(包括照片和影片),這通常出現於情侶之間的私人對話,有人會將自己的裸露影像當作「禮物」發給情人,同時要求對方將裸露影像傳給自己作為回禮,並聲稱這是愛的表現。因此,不少年青人為了滿足男/女朋友的期望,即使不情願仍拍下自己裸露的身體並傳給對方,在發送影像的同時,其實他們也將這些影像的使用權,拱手讓給對方。

情侶之間應該講求互信,不過一旦將這些裸露影像傳送出去,很難確保未來影像不會外洩,有人可能在有意無意間將影像傳出去,甚至在情侶分手後,影像更會成為一些人的報復武器。香港在這幾年都出現過不少性短訊外洩的情況,影像流入網絡,透過網上不同的平台瘋傳。政府在2021年已實施了「未經同意下發佈私密影像」罪,如果有人未經影像中的當事人同意便發佈或威脅發佈其私密影像,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刑罰是監禁五年。

儘管法律會懲處發佈私密影像的人,但當事人的裸露影像一旦外洩,便要面對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與滋擾。一個人拍下自己的身體,其實就是在製作自己的裸照,由拍攝的一刻開始,外洩的風險便已存在,所以千萬不要拍下任何性感或裸露的影像,亦不要將它們傳給任何人,就算是你信任的人也不可以。此外,網絡使用者更要將心比己,拒絕轉發他人的私密影像,因為此等行為會對他人造成莫大的傷害。

陷阱三:網上情緣

近年不少網民喜歡使用交友apps結識新朋友,甚至尋找戀愛對象,但當中能夠順利發展戀情的人其實不多,更多的情況是遇上網絡騙子及專業「玩家」。香港警方在2024年10月時表示,在一週內,警方接獲2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及金額超過1,200萬元。[3] 網上情緣騙案的受害人以女性為主,這可能是因為騙徒了解女性比較渴望得到情感慰藉的特質。騙徒偽裝成一個理想情人,用各種花言巧語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再用不同藉口要求受害人匯款給他。由於騙徒通常都不是身處香港,這增加了警方調查案件的難度。

騙徒的主要目標是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性,年青人未必是他們首選的對象,但其實除了金錢之外,騙徒還可以透過受害人的個人戶口作洗黑錢用途,又或騙取其性感影像,甚至相約出外並性侵犯受害人。也有不少個案是有人在網上交友遇上專業「玩家」,卻誤以為遇上真命天子,在發生性行為後,對方就去如黃鶴不知所終。這種彼此同意下的性行為並沒有觸犯法例,但受害人卻真實地被騙取了感情及肉體關係,身心都受到傷害。

因此,在網絡上交友時需謹記,要拒絕對方提出與金錢和性相關的要求,與網友溝通時亦要小心,不要隨便向對方透露自己的個人資料,也不要完全相信對方的話,因為不知道當中有多少是事實。如果真的要出來見面,盡量選擇人多熱鬧的地方,千萬不要上對方的家、辦公室、樓上舖、影樓等地方,也不要搭乘對方的車。

陷阱四:裸聊勒索

裸聊勒索是指騙徒透過社交網絡平台認識受害人,再誘使對方在進行視像對話時裸露或作出不雅動作,騙徒隨後會聲稱拍下了受害人的裸露片段,並作出勒索,要求受害人匯款到指定的外地銀行戶口,否則會將影片上載至互聯網。警方公佈2023年裸聊勒索案有2,117宗,較2022年增加51%,受害人主要是學生。[4] 與網上情緣騙案不同,裸聊勒索案的受害人大多數是男性,這可能是因為男性性慾較為強烈,加上年青人往往比較衝動,容易被騙徒誘使作出裸聊行為。

裸聊勒索案背後通常是由外地的犯罪集團策劃,警方難以追查。雖然騙徒以女性身份開設社交平台賬戶接觸受害人,但控制賬戶的人不一定是女性,賬戶所顯示的相片及影片也可能是來自網上的色情資訊,騙徒所使用的網絡身份完全是虛構的,但受害人卻以真實的社交平台賬戶與「她」接觸。身份是假的,提供的任何資訊,包括裸體影像,都可以是假的,因此在網上與陌生人聊天時,不要天真地以為只要錄下對方的裸露影像便足以自保,隨便答應裸聊要求。

當使用社交平台時遇上陌生人的交友邀請,如果對方用的封面照是一個衣著性感或擺出挑逗動作的外國女性,其實「她」很有可能是裸聊勒索的騙徒,不要打開對方傳來的檔案,因為檔案可能有病毒,更不要嘗試與對方聊天,直接刪除交友邀請及封鎖對方就可以了。如果不幸真的遇上裸聊勒索事件,請報警處理。千萬不要匯款給騙徒,因為他們不會講信用的,匯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及第三次,直到你拒絕匯款為止,而有關的裸露影像可能會被公開,即使悔不當初亦為時已晚。網絡帶來方便但亦需要網絡使用者有智慧地運用,但願我們都能享受網絡帶來的樂趣。

(本文原載於第136期〔2021年1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0號報告書 - 互聯網和個人電腦普及程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統計處,2024年6月27日,網站:https://www.censtatd.gov.hk/tc/wbr.html?ecode=B11302012024XX02&scode=453(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1日)。

[2] 警察公共關係科新聞公布第四號:〈男子因發佈淫褻物品罪行被判罰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新聞公報,2007年5月10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705/10/P200705100236.htm(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1日)。

[3] 凌逸德:〈過去一周又錄20宗網戀騙案涉款$1200萬 有人苦等「情人」拒報案〉,《香港01》,2024年10月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1063318/過去一周又錄20宗網戀騙案涉款-1200萬-有人苦等-情人-拒報案(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1日)。

[4] 〈2023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新聞公報,2024年2月6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06/P2024020600467.htm(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1日)。

相關文章

甘心淪為騙徒的大學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10/2024

所謂戲如人生,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中,張天賦所飾演的李偉祖因為失業而成為網騙集團的詐騙新手,詐騙過程有著「人設」,如演戲般有佈局、角色設定與道具,讓李成為一位法國工程師,與中年婦科醫生余笑琴(吳君如飾)漸漸談起戀愛來……

而現實中,本地亦有詐騙集團,當中有高中生,甚至本地知名大學畢業生,在被招聘後,被告知真正業務是詐騙工作,而參與者得知在行騙成功後可獲分四成佣金,所以甘心加入成為騙徒犯案。騙款於一年間便高達3.6億元,想像一下,當中的四成對一些人來說的確很有吸引力。而集團主腦還會分小隊行騙,使用人工智能(AI)的深偽技術(Deepfake),塑造虛假的外貌及聲線成為俊男美女的投資專家,以網上情緣的手法誘騙「投資者」投放大量資金賺錢。集團的辦公室更有業績展示板寫上不同的小隊所得的騙款,以比拼業績及激勵團隊,可謂十分「專業」。

在警方、政府多年來的大力宣傳下,有誰(尤其是常常上網的年輕人)不知道以網上情緣方式進行詐騙是犯法的?原來讀書至高中、大學,人也不一定有能力抵抗金錢的誘惑,金錢的確能蒙蔽人的良心,對於內心寂寞的人、容易被騙的老人家,仍然能出手進行詐騙。又或許他們以為在網上進行詐騙,或以虛擬加密貨幣平台交易比較難查證,所以敢於以身試法。聖經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心靈空虛、渴望被關心的人,固然要小心可能遇上網絡詐騙;但想賺快錢,深被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的人們,也要小心,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是非對錯,因而失足跌倒,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如果人生真的如戲,但願如上文提及的電影,當中的詐騙初哥最後對被騙的醫生感到內疚,而被騙的醫生自己亦有所反思,了解到甚麼才是真正的感情,兩者都有所覺悟;筆者亦希望在現實世界中,被捕的犯人與及仍在享受罪中之樂的人們,早日回頭是岸。


參考資料:

蔡正邦、梁曉晴。〈拆解$3.6億詐騙集團招數 中英教材訓練騙徒 Deepfake男變女情騙〉。《香港01》。2024年10月1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1066173/%E6%8B%86%E8%A7%A3-3-6%E5%84%84%E8%A9%90%E9%A8%99%E9%9B%86%E5%9C%98%E6%8B%9B%E6%95%B8-%E4%B8%AD%E8%8B%B1%E6%95%99%E6%9D%90%E8%A8%93%E7%B7%B4%E9%A8%99%E5%BE%92-deepfake%E7%94%B7%E8%AE%8A%E5%A5%B3%E6%83%85%E9%A8%99

網之「癮」誘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7/2024

網絡成癮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們陷入的處境,但其實可能很多家長自己本身都有網癮而不自知,因為網癮不單只是網絡遊戲成癮,還包括社交平台相關的網絡社交成癮、網絡色情成癮及網絡資訊成癮等。眼見很多成人坐車時看手機,回家又滑手機、看資訊、上社交平台分享及傾談等,一有空就手機不離手,每週上網時間輕易超過40小時。如果網絡使用者在網絡上花費比原本計劃更多的時間;不停想繼續使用,想停也停不下來;沒接觸網絡就心癢難耐,煩躁不堪的話,就很可能已有網絡成癮。

網絡社交成癮

先說網絡社交成癮,這是指社交平台用戶過份投入去關注自己分享文章的點讚回應、追隨者(followers)的反饋,如得到很好的回應就會發更多帖文,如沒有得到良好的回應,就會刪去帖文,甚至影響情緒。過份沉迷使用社交平台,會產生一些負面情況,如焦慮、憂鬱、孤獨及專注力失調。而且用戶的關注點會因為過於聚焦在網上平台及當中社群的看法,而忽略了真實生活的人際關係,以及其他來源較為客觀的資訊及意見。

早前就有報道指,美國醫療總監Vivek Murthy醫生表示,社交媒體是導致青少年精神健康出現危機的因素,所以他呼籲國會要在社交媒體的平台上加上如印在煙盒上的警告字眼,清楚列明社交媒體可能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構成重大危害。[1] 另外,亦有美國的青少年自己感到網癮過大而改用不能滑動屏幕的翻蓋手機,想減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他們其中一位想重返真實的社交生活,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保持專注;而另一位則想減少於社交媒體上與人比較,以免影響到自我形象,亦可為自己減壓。[2]

網絡色情與性上癮

有關色情資訊,網絡幾乎是個無窮盡的色情資訊資源庫,只要想看就隨時隨地可以看,這造成了許多人起初因為好奇、刺激而接觸色情資訊,但後來他們腦中的獎勵機制受影響,情況與吸毒、酗酒相似,成癮訊號產生,觀看者的腦中產生了「興奮的物質」多巴胺。

正常來說,大腦對性會有渴求,在達到高潮時這種渴求就會得到滿足,短期內人不會再有強烈渴望。但每當看到新的色情視頻,不同的外在刺激,就會繼續喚醒人的渴望。一次一次地看下去,一次一次地獲得性高潮。情況就如狗隻受訓練,每當訓練員搖動鈴子之後向狗隻提供食物,受訓狗隻久而久之就會把鈴子和食物連上關係,一聽到鈴聲就以為有食物及流口水,這便是條件反射(conditional response)。收看色情視頻者亦然,看到相關資訊,也會隨之對性產生渴望。

網絡色情引發的刺激,令觀看者產生強烈的渴望,愈看會愈需要更大的刺激,因為頻密地觀看色情資訊,大量多巴胺過度刺激大腦,會讓腦部產生耐受性,需要更大量的多巴胺才能帶來與之前相同的快感。要獲得滿足,影片的量或質就要「提升」,即是要長時間收看或者要更「重口味」的色情片,才能帶來刺激。觀看者看完影片,可能會想將所看的付諸實行,不能自控或想持續地進行與性有關的行為。

在香港,東華三院心瑜軒有為成癮者提供輔導及治療服務,參考中心的統計數字,近年性上癮求助者有年輕化趨勢。患上性上癮的人,其日常生活會被與性有關的事物佔據,他們會不惜一切地維持或獲取機會,以進行與性有關的行為,並且無法自我控制。心瑜軒時任主任周鈺山指出,性上癮個案增加與網絡色情成癮有關。2019至2021年期間,該中心更出現一名求助者,年齡只有11歲。[3] 按一位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及經濟能力,讓他接觸到那麼多性資訊的渠道,很有可能是網絡吧。

網絡遊戲成癮

而網絡遊戲成癮方面,因著疫情,許多學生於家中長期使用電腦上課,易以上網打機作為娛樂之一,而許多網絡遊戲的設計都容易讓人上癮,《燭光》曾經刊載過一篇名為〈網上賭博、課金與成癮〉的文章,曾講解過當中的原理。於2022年有教育團體訪問了2,700多位中、小學生後,發現超過一成(12.6%)有網絡遊戲成癮的傾向,而研究更指出有過半受訪學生有抑鬱、焦慮和受壓,超過四分一(27%)的受訪學生自覺睡眠不足。[4]

另外亦有研究指有超過三成半(36.2%)受訪學童每天花三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在網絡遊戲上,導致他們缺乏時間專注於學業、運動或培養其他興趣。研究亦指出在網絡遊戲成癮的學童中,有高達七成受訪學童有抑鬱情緒,有近三成(29.8%)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面對困難時更容易選擇逃避問題。[5]

戒癮與治療

面對上述多種與網絡有關的「癮」,如果身邊有人不幸成為成癮者,家人或朋友,可以陪同他們,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協助,透過「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現況,釐清一些謬誤,他們可能會誤以為沉溺行為帶給他們很多好處、自己不會被沉溺行為捆綁、仍有能力控制沉溺問題,並否認及逃避沉溺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及負面後果等。而治療師會為成癮者分析繼續或停止沉溺行為的好、壞處,從而增強他們戒癮動力,並幫助他們以一些較健康的方法去替代沉溺行為。而「復發預防」的方法,則可以幫助戒癮者增加信心,維持改變的決心,敢於面對「癮」誘,以免再次掉入沉溺的漩渦當中,減少全面復發的機會。[6]

網絡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青少年需要繼續使用它來與人溝通、學習,但又要保持不過度使用,不以它作為麻醉自己的工具,不借助它來逃避心煩的事情,以免成癮,要適可而止的使用網絡,實在需要在實體世界中能建立良好的溝通習慣,與家人有好的溝通,並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努力保持平衡才可以做到。


[1] “US surgeon general calls for tobacco-style warnings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ssociated Pres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ast modified June 17, 2024, https://www.scmp.com/news/world/united-states-canada/article/3266966/us-surgeon-general-calls-warning-labels-social-media-teens-mental-health.

[2] 〈翻蓋手機再次興起 青少年冀戒除網癮〉,東網,2024年4月7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40407/bkn-20240407080231713-0407_0099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3] 謝茜嘉:〈心瑜軒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 去年平均28.9歲 較5年前急降8歲〉,《香港01》,2022年1月1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研數所/721449/心瑜軒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去年平均28-9歲-較5年前急降8歲(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4] 翁曼琛:〈研究揭12.6%學生網絡遊戲成癮 有人連續打機60小時 逾半感抑鬱〉,《香港01》,2023年7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中小學校園/917728/研究揭12-6-學生網絡遊戲成癮-有人連續打機60小時-逾半感抑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5日)。

[5] fionau@esdlif.com (Fion):〈網絡成癮影響|中一女生為逃避家庭壓力沉迷網路 情緒變差易發脾氣|家福會調查揭逾一成香港學童有網絡成癮問題〉,Yahoo 新聞,2024年2月14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網絡成癮影響-中-女生為逃避家庭壓力沉迷網路-情緒變差易發脾氣-家福會調查揭逾-073221889.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5日)。

[6] 鄭健榮:〈沉溺行為的心理治療(一):復發預防〉、〈沉溺行為的心理治療(二):認知治療〉,載鄭健榮等編:《上癮:沉溺行為與治療(增修版)》(香港:麥餅文化,2014)。

安全上網三大原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3/2024

警方數字顯示,去年與兒童在網上活動有關的性侵犯案件數字較前年上升超過15%。不法份子利用交友程式,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接觸受害人,進而引入性話題,其後誘使對方發送裸照,甚至進行非法性交。部份兒童誤以為手機應用程式的「閱後即刪」功能,會令發送裸照的行為變得不帶風險,因而向網友發送照片,卻不知照片已被對方保存下來,甚至遭到威脅勒索。此外,有兒童與網友認識不久就發展成情侶,被對方欺騙發生性行為,甚至有女童出於金錢的誘因自願與他人進行性交易。

網絡使用者良莠不齊,社會各界人士應該盡早教導兒童上網時要注意的原則:第一,要留心與網友的對話內容。凡涉及財物、身體(包括相片、影片和外出見面)和個人資料,都要一概拒絕。第二,就算與網友感覺上已很熟絡,要知道對方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方所說的話不能盡信。若網友以雙方的關係作為利誘或威嚇的手段,已是不合理的相處方式,應立刻中止交談。第三,所有的人際關係應建基在安全範圍之內,包括保護身體和心靈,若對方的要求有機會令人受到委屈、受威脅、受傷害,都應果斷拒絕。社會各界人士要教導若兒童一旦在上網時遇到違反以上任何一項原則的情況,就表示危機可能已出現,兒童需要立即拒絕對方的要求、盡快告知大人,把事情交由大人去處理。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愈快樂愈寂寞 AI締造的色情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31/10/2023

在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應用之前,色情文化早已經由網絡傳播至世界各地,色情資訊滲入了不同的角落。基本上任何年紀的人上網隨便搜尋,就已經能夠輕易地接觸到色情資訊,而這就是一個色情資訊氾濫的時代。

而色情,無非是一個工業,一個明買明賣的市場,當中買賣的,正正就是色情裸露、刺激觀眾性慾的內容。在資本主義或功利主義的社會下,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成為一個持續增加的資本,例如身體可以成為賣弄性感的資本。色情中的主角或模特兒只擁有展示和被展示的價值,他們被物化,成為性刺激的商品。被展示、被觀看的人沒有面容也沒有人留意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沒有獨特性,也無法被愛,他們只是被剝奪了「異質性」的他人,然後被展示出來,任人消費。[1]

性的展示文化,幾乎擴散至不同的社交媒體。一些網紅或直播主為要得到他人的關注、點讚和收視率,不惜透過裸露、展示自己身體來達到這個目的。根據觀察,幾乎大部份的女性直播主、網紅或YouTuber在拍攝影片或直播任何內容時(打機、拍攝Vlog〔影片部落格〕等等),或多或少都會穿著得比較性感,「露胸」也只是基本。「性」已經植入不同的流行文化當中,流行文化中的表演者會不自覺地進行自我性化、自我物化、自我商品化,就如在參加一場展露身體的比賽。不過,這場比賽並不是純粹裸露就能獲勝,而是需要裸露得色情化才能引人注目,就如2022年有一位日本YouTuber小栗由加推出「全裸結他」的影片,但由於其長相、身材以及影片拍攝角度遭人批評,影片的點擊率雖然曾一度急升,但最後卻跌至只有數百人觀看,對比起一些掌握到「若隱若現」,懂得拿捏「色情」,又會玩樂器的YouTuber,便會形成「高下立見」的形勢,也會讓人理解到為何有些人會「輸」,因為所謂「色情」並不是取決於露多少,而是在於怎樣露才能刺激他人的性慾。[2]

「他者」的缺席
哲學家韓炳哲指出,現今的社會欠缺痛苦及被給予否定的承受力,只著重愉悅舒暢的感受,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抑或社交媒體上的活動也是如此。
韓將這種現象以病理的角度來解釋——即現代人因過份「自戀」,便容易構成「憂鬱」這種病症。[3] 舉例說,在社交媒體當中,若然無人為自己的帖文「點讚」就如同否定自己一樣,這種「憂鬱」的感覺就是因為「自戀」而造成的。否定與痛苦的感覺其實有其意義,它能讓人停下來思考,讓人知道自己不能將所有事物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當一個人無法承受被否定的感覺,也讓一個人失去思考的空間。

在大數據的時代裡,每個個體都只是大數據中的一點微塵,網絡無限多的選擇,看似令生活變得豐富,然而卻構成身體的缺席,人與人之間只剩下點讚和分享。[4] 一些串流平台、社交媒體,不停地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只要透過一個用戶的搜尋記錄,就能不斷推薦一些類近的內容予該用戶;當人不斷吸收同溫層中相同、類近的內容,人就很難再接受一些異於自己興趣的想法和意見,因為人總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東西及聽自己喜歡聽的說話,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失去接納異於自己聲音、想法的器度,顯然也是一個不健康的狀態,而韓炳哲稱這個狀態為「相同者的地獄」——即在同溫層中「圍爐取暖」。或許每個人也總會遇過一些人,在與他們對話的時候,他們只喜歡談論自己有興趣的事,對自己興趣以外的事物,他們全無意欲去探討,這正好反映了人對異於自己想法的排斥。

思想單一的社會,將「性」約化為直白的要求,當中毫無內涵。在網上,以誰露得好、露得最多為考慮支持的因素,性文化充斥在社交媒體之中。在社交媒體中,主播、網紅的影片有如洪流,人們會以展現多少「性感資本」來決定誰的影片最值得觀看,而只具備展示價值的主角,他們是沒有獨特性的,也沒有真實的面容,任由他人經性感指標來消費,「他者」的獨特性、內在性完全消失,只剩下展示出來性感的身體。

「身體」的缺席
科技的發展,更加促使人與人之間最低限度的溝通消失。在進入ChatGPT時代之前,有一個更為驚世的人工智能(AI)技術出現,就是「deepfake」。「Deepfake」,又稱為「深度偽造」,是人工智能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透過類似移花接木的功能,製作出真假難分的影片。根據研究公司Sensity AI於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96%的深度偽造影片內容都是與色情相關,更有女性網紅因該技術被迫淪為了色情影片中的人物,使她們受到傷害。[5] 早前更有一宗裸聊騙案發生,事主雖然沒有向其他人裸露身體,但騙徒入侵了他的手機,並將他的肖像移花接木到色情影片中,然後勒索他。[6] 一些人利用deepfake等技術,將自己感興趣的對象直接「性化」,化為可供消費和觀賞的對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由應當透過溝通去深入了解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人,或最低限度去追蹤一下這個人的社交媒體,變為直白地將這個對象變換為可觀賞的色情對象。如此,我們便發現,作為高科技產物的AI,不斷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身體缺席的同時,對話也一起缺席,剩下只有舒適愉快」的色情體驗。

「人」的缺席
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讓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直接詢問AI任何問題,包括寫作、活動設計、提供思路等等;想要甚麼類型的圖片創作,直接輸入自己想要的特徵,然後AI便會自動生成擁有這些特徵的「藝術作品」。這一切一切帶來方便快捷的高科技產物,逐漸讓我們不再需要一個具體的人與我們有所交流,從「他者的缺席」、「身體的缺席」,到現在「人」也缺席,真實的人不再需要存在於我們的世界裡。

然而,除了廣為人知的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坊間亦有許多不同的圖像生成AI,而這些AI也帶動了色情範疇的新面向。過往由deepfake透過移花接木方法建立的大量色情影片,在製作過程中,這項科技會利用合成技術將不同人的臉孔和身體合成,故在合成前得先將人的身體切割。而圖像生成的AI,例如較為知名的Midjourney,便是將大量不同的內容整合成符合用戶的提示指令(prompt)的圖片(當然這是否「創作」,仍有許多不同的討論),而Midjourney會過濾提示指令中的字眼,所以用戶並不能輸入有關色情或性相關的字詞,不過,坊間其他的圖像生成AI就未必會過濾字詞,甚至有些AI是為了製作色情影像而被創造的。

這種轉變也意味著,人連刻意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臉孔和身體,然後將它們合成的動作也不需要,直接就可以利用圖像生成AI來描畫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理想標準的臉孔和身體,並且讓它成為自己的情慾對象。AI所創作的圖像現時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圖像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實的存在,不過它看起來卻是非常真實,甚至有AI生成的照片奪取了2023年Sony世界攝影大獎賽其中一個組別的冠軍。[7] 既然AI這麼真實,連照片都可以生成,那麼在充斥著性文化的社會之中,被利用來製作色情資訊似乎也是無可避免。到最後人連情慾的對象也可以自行生成,不需要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在其中,「人」名副其實在其中消失。

色情,無處不在,甚至成為了社交媒體其中一個重要價值所在,有些人在當中自我展露、自我性化,追求流量最大化。人們注視著身體的展示,展示自己身體的人,沒有人會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情感,他們只是一個自我性化、被人消費的對象。在這種現象下,人不需要有真實、真正的交流,這就完全避免因與人交際而有機會產生的不舒適感,只要肯消費,就不會害怕得不到回應。然而,正因為人對痛苦的承受力不斷減弱,才甘願停留在Instagram分享美好生活,原來沒有人為自己點讚也能構成憂鬱,即使在社交媒體中仍在與人溝通,付出努力去追蹤具觀看性的性展示對象,人們的身體已經在網絡中缺席。加上AI的出現,令色情更加氾濫,它被人「好好利用」之餘,「人」也可以徹底地消失不見。人工智能看似方便,但卻讓人陷入一種無法與人相遇的孤獨,即使放縱情慾,也無法讓人脫離這種無以名狀的孤寂。

 

(本文原載於第150期〔2023年5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韓炳哲〔B. C. Han〕:《愛欲之死》(Agonie des Eros),管中琪譯(台北:大塊文化,2022)。

[2] 林保宏:〈殘念!櫻花妹全裸自彈自唱仍沒人看 網毒舌:關鍵在顏值〉,TVBS新聞網,2023年2月9日,網站:https://news.tvbs.com.tw/world/2038028(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3日)。

[3] 韓炳哲:《愛欲之死》。

[4] 韓炳哲〔B. C. Han〕:《妥協社會:今日之痛》(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吳瓊譯(北京:中信,2023)。

[5] Michelle Elias:〈【AI之禍】女網紅被動成「咸片」主角〉,SBS中文,2023年2月10日,網站: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a-streamer-was-caught-looking-at-ai-generated-porn-of-female-streamers-the-story-just-scratches-the-surface/xvnh5tvcq(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6日)。

[6] 陳淑霞:〈港男墮裸聊騙局 自己頭像移花接木變色情片主角 遭勒索一萬元〉,《香港01》,2023年7月3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914887/港男墮裸聊騙局-自己頭像移花接木變色情片主角-遭勒索一萬元(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6日)。

[7] 〈AI照片奪攝影大獎 創作者稱盼業界正視〉,明報加西網,2023年4月19日,網站:https://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230419/ttac2_r.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6日)。

給孩子的上網守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9/07/2023

部份家長可能在孩子由小學升中學之時,開始讓孩子使用手機。社交媒體存在不少誘惑和試探,孩子很多時需要獨自面對和即時作出回應。家長可教導子女留意安全上網的三大範疇:身體、私隱和財物,若網友提出關於這些範疇的要求,我們需果斷拒絕、終止對話及告訴大人,本文稍後會作進一步說明。

關於身體的原則

舉例說,網友提議孩子傳送一張裸露身體的照片給他,孩子在這情況下比較容易分辨危機的存在,並能立刻拒絕。不過在網上其實有很多呈現身體的方式,例如網友邀請孩子傳送用物件遮蔽著身體的照片、身體部位大特寫、加了濾鏡或特效的影片、沒展露樣貌的相片等,在這些情況下孩子就可能不知道這些都是屬於身體範疇的事情,並且降低了警覺性。簡單來說,凡是涉及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任何形式去展現的要求,孩子都要拒絕,以防網友利用孩子的單純來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亦要教導孩子,一般網絡使用者都不會向其他人提出涉及身體的要求,這是不正常的情況,我們需提高警覺。

關於私隱的原則

孩子上網時可能會遇到網友主動傾談,言談之間孩子或會講及自己的個人資料。個人資料即是讓別人能找到你的資料,例如就讀的學校、年級、住址等等,家長要教導子女明白保護個人資料的重要性。

假如網友在對話期間得到了孩子的相片和就讀學校的資料,在放學時間故意在學校附近徘徊,然後扮作偶遇,就能讓孩子覺得大家很有緣份,網友輕則會作弄孩子,重則會作更壞的事,例如非禮、恐嚇等,甚至致電孩子的家長,訛稱孩子在他手上要求索取金錢。其實一般網絡使用者都是尋找資訊和娛樂,並不需要搜尋其他人的個人資料,就算是公眾人物例如明星、學者、政客等的個人資料也只是有限地披露;作為普通網絡使用者,我們實在毋須向陌生人透露關於自己的資料

關於財物的原則

假若網友提出需要金錢或財物的幫助,例如借用遊戲賬戶、點數卡、零用錢等,孩子該怎樣去回應呢?家長要教導孩子找恰當的人——就是思想成熟、經濟獨立的成年人來提供協助,所以孩子只需把請求轉告成年人就很足夠,其餘的應交由成年人來處理。

另一方面,家長亦要教導孩子不能接受別人的金錢、禮物、任何形式的物質好處,就算是對方主動又熱情的贈送、道謝之後也應該婉拒,網友之間透過文字來表達謝意其實已經足夠。孩子也許很難抗拒物質上的好處,因此家長更要讓孩子明白,真正讓人感到滿足而不可取代的禮物,是來自親人和朋友之間愛心的表達,所以就算是感覺上很相熟的網友,雙方的關係只屬陌生人,若我們很想要陌生人送贈的物質,或許是出於貪心,多於感受到對方的謝意了。

選擇朋友的考慮

孩子或許會覺得網友的留言、讚好是出於對自己的喜歡、關心和友誼。孩子一旦覺得跟網友已建立了愛與信任的基礎,當對方提出與上述三大原則有衝突的要求時,孩子就不懂如何回應,覺得「我們是好朋友,他不會欺騙我」,甚至不想令「好朋友」失望而勉強自己答應要求。

其實尋找和建立真實的友情,適宜用面對面的方式,因為大家都需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相處,去了解對方的性格、喜好和想法。當彼此都覺得舒服自在,可自由地講出心底的想法時,這份友情已更進一步。反觀網絡社交的情誼來得快,也去得快,部份網絡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可能只是基於男女之間的調情、被兩性的身體吸引,互相吸引的是「性」而不是「真實的對方」,在網絡世界本來就難以驗證事件的真實性,若想在網絡世界結識朋友,我們需要有更成熟的分析能力,以及更長的時間,才能作出合宜的判斷。

箴言十三章20節提醒我們「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當我們選擇朋友時需要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是否合宜、合理和合法,還要注意朋友會否為我們帶來某些損失。我們選擇良朋益友是需要在適合的場景,而這個場景適宜是公開的,讓大家能真實地相處、持續地分享和交流。願我們都能按著這原則結交到好朋友,彼此生命同得益處。

資料庫

孩子成為網絡罪案的受害人

裸聊勒索案時有發生,根據政府的數字,在2022年,勒索案有一千八百多宗,當中有1,402宗是裸聊勒索案。[1] 有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捲入裸聊勒索案中,慘成受害人,早前就有報道指有年僅11歲的男童,在電話交友應用程式認識了一位陌生人,對方誘騙男童裸聊,並拍下男童的不雅照片及影片,之後向男童的母親勒索,要求她支付10,000元,否則會公開男童的照片及影片。[2] 無疑受害人心靈必然會受到傷害,網絡世界危機四伏,孩童需要可信任的成年人的保護和導引,如能及早教導幼童上網原則,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或許就能避免將來有更多孩子遭受這類型的傷害。

 

[1] 〈2022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附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3年2月14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2/14/P2023021400641.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2] 〈11歲仔墮裸聊陷阱 騙徒向其母親索萬元〉,東網,2023年5月15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515/bkn-20230515190331869-0515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多媒體網絡年代對教養孩童的挑戰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9/07/2023

即使我們無法不面對網絡的時代,也被迫要適應在這個時代下所產生出來的現象。網絡時代的模式亦不斷地轉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質,這對孩童或青少年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明光社於2023年5月30日舉辦了「多媒體網絡年代對教養兒童的挑戰」網上講座,我們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博士為我們講解現今網絡媒體文化的現象,與我們一同思考如何應對,特別是在家長教導孩童方面。

明光社

梁博士提到現今多媒體網絡年代的社會特色是個人化和部落化。個人化是指人們在不同的場景中,縱然人與人的距離都非常近,但都只會留意著自己的手機。梁博士指出年輕一代往往會認為長輩級的人是跟不上時代的、不會懂他們在做甚麼,這也是他們的新潮優越感。而部落化則是指我們以往認為錯誤、不應該做的事,但在網絡上提出這些話題卻會得到人們的支持,即使是明顯地有違道德的事,例如「強姦快閃黨」及組團自殺等等。

多媒體網絡內容隨著科技的發展,影像和聲音都會令人感到愈來愈刺激,使到人們更難忍受沉悶的事和人,諸如上班、學習等等,人會更加自我中心,梁博士指,很多時候,一些事情如果不在人有興趣的「雷達」上時,他們便完全不關心,甚至將事件當作沒發生過。

另外,網絡時代所造成的自我中心,更會影響家庭成員的關係。梁博士以自己的子女為例,他們要求梁博士傾談,總期望即時的回應,而在日常生活中,她傳訊息給子女,大多時候都得不到或很遲才收到回應,就像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不對等的一樣。而且,這種自我中心使孩童不會做不喜歡的事,自己想做的事,則會要求父母提供協助,子女亦不太會為家人付出,甚至有些極端的事件曾在報章上出現,例如在內地有15歲少年為上網而弒母等等。即使不是一些極端的情況,上網與否,課金與否,父母也很容易與子女產生磨擦。

網絡對於孩童和青少年來說,是一個大森林,當中除了無限的知識,亦有許多網絡陷阱,而梁博士都特別提到現在有許多網上情緣騙案和裸聊勒索事件在發生,她亦提及了一宗新聞,一名少年疑因誤墮網絡騙案而選擇跳軌輕生,這些網絡陷阱都是孩子需要提防的。

最後,在家長角色方面,梁博士認為家長需要給予子女更多的關心和刻意的教導,讓子女懂得感恩,知道自己擁有的一切其實是來自父母,而且父母也要在適當的年齡才給他們使用智能產品,以免他們沉迷上網或耽誤了自己的親情和友情。

以上只是梁博士分享的部分內容,如想收看足本講座,請點按以下連結。

收看講座

AI與色情:身體、他者、「人」的缺席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4/05/2023

在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應用之前,色情文化已經由網絡傳播至世界各地,色情資訊滲入不同的角落。基本上任何年紀的人上網隨便搜尋,就已經能夠輕易地接觸到色情資訊,而這就是一個色情資訊氾濫的時代。

而色情,無非是一個工業,一個明買明賣的市場,當中買賣的,正正就是色情裸露、刺激觀眾性慾的內容。在資本主義/功績主義的社會下,任何事物或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持續增加的資本,包括身體、性感。色情中的主角或模特兒只擁有展示和被展示的價值,他們被性化,成為性刺激的商品。被展示、被觀看的人沒有面容,沒有獨特性,也無法被愛,他們只是被剝奪了「他者異質性」,然後被展示出來,任人消費。[1]

性的展示文化,幾乎擴散至不同的社交媒體。一些網紅或直播主為要得到他人的關注、點讚和收視率,總需要一些方法去達到這個目的,而裸露便是最為方便快捷的方法。根據觀察,幾乎大部份的女性直播主、網紅或YouTuber在拍攝影片或直播任何內容時(打機、拍攝Vlog〔影片部落格〕等等),或多或少都會穿著得比較性感,至少也會「露胸」。「性」已經植入不同的流行文化當中,流行文化中的表演者會不自覺地進行自我性化、自我物化、自我商品化,就如一場展露身體的比賽。不過,這場比賽並不是純粹裸露就能贏,而是需要展示得色情化,就如2022年有一位日本YouTuber小栗由加推出「全裸結他」的影片,但由於其長相、身材以及影片拍攝角度遭人批評,影片的點擊率雖然曾一度急升,但最後卻跌至只有數百人觀看,對比起一些掌握到「若隱若現」,懂得拿捏「色情」,又會玩樂器的YouTuber,便會形成「高下立見」的形勢,也會讓人理解到為何有些人會「輸」,因為所謂「色情」並不是取決於露多少,而是在於怎樣露才能刺激他人的性慾。[2]

哲學家韓炳哲指出,現今的社會欠缺痛苦及被給予否定的承受力,只著重愉悅舒暢的感受,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抑或社交媒體上的活動也是如此。韓將這種狀態以病理的角度來解釋——即現代人因過份「自戀」,便容易構成「憂鬱」這種病症。[3] 舉例說,在一個「點讚」的社會當中,無人為自己的帖文「點讚」就如同否定自己一樣,這種「憂鬱」的感覺就是因為「自戀」而造成的。否定與痛苦的感覺其實有其意義,它能讓人停下來思考,讓人知道自己不能將所有事物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當一個人無法承受被否定的感覺,也讓一個人失去思考的空間。

「身體」與「他者」的缺席

在大數據的時代裡,每個個體都只是大數據中的一顆微塵,網絡無限多的選擇,看似令生活變得豐富,然而卻構成身體的缺席,人與人之間只剩下點讚和分享。[4] 一些串流平台、社交媒體,不停地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只要透過一個用戶的搜尋記錄,就能不斷推薦一些類近的內容予該用戶,當人不斷吸收同溫層中相同、類近的內容,人就很難再接受一些異於自己興趣的想法和意見。因為人總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東西及聽自己喜歡聽的說話,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失去接納異於自己聲音、想法的器度,顯然也是一個不健康的狀態,而韓炳哲稱這個狀態為「相同者的地獄」——即在同溫層中「圍爐取暖」。或許每個人也總會遇過一些人,在與他們對話的時候,他們只喜歡談論自己有興趣的事,對自己興趣以外的事物,他們全無興趣,這正好反映了人對異於自己想法的排斥。

思想單一的社會,將「性」約化為直白的要求而毫無內涵。觀看網絡媒體時,以誰露得好、露得最多為考慮支持的因素,性文化充斥著社交媒體之中。人們在社交媒體、主播、網紅中沉浸,以多少「性感資本」來選擇誰最值得觀看,而只具備展示價值的主角,他們是沒有獨特性的,也沒有真實的面容,任由他人經性感指標來消費,「他者」的獨特性、內在性完全消失,只剩下展示出來的性感。

科技的發展,更加促使人與人之間最低限度的溝通消失。在進入ChatGPT時代之前,有一個更為驚世的AI技術,就是「Deepfake」。「Deepfake」,又稱為「深度偽造」,是人工智能的人體合成技術,透過類似移花接木的功能,製作出真假難分的影片。根據研究公司Sensity AI於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96%經過深度偽造技術來換臉的內容都是與色情相關,更有女性網紅因此技術變為了色情影片中的人物,令她們受到傷害。[5] 當然亦不乏人用此技術來進行政治操作,透過更換各國領袖的臉,繼而偽造出虛假的政治言論,涉事政治人物包括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等。一些人利用Deepfake等技術,將自己感興趣的對象直接「性化」,化為可供消費和觀賞的消費對象。由應當透過溝通去深入了解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人,或最低限度去追蹤一下這個人的社交媒體,變為直白地將這個對象變換為可觀賞的色情對象。就此,我們便發現,作為高科技產物的AI,不斷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身體缺席的同時,對話也一起缺席,剩下只有舒適愉快的色情體驗。

「人」的缺席

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讓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直接詢問AI任何問題,包括寫作、活動設計、提供思路等等;想要甚麼類型的圖片創作,直接輸入自己想要的特徵,然後AI便會自動生成擁有這些特徵的「藝術作品」。這一切一切帶來方便快捷的高科技產物,都逐漸讓我們不再需要一個具體的人與我們有所交流,從「身體的缺席」、「他者的缺席」,到現在「人」也缺席。

然而,除了廣為人知的語言模型ChatGPT,坊間亦有許多不同的圖像生成AI,而這些AI也帶動了色情範疇的新面向。過往由Deepfake透過移花接木方法建立的大量色情影片,在製作過程中,Deepfake會利用合成技術將不同人的臉孔和身體合成,故在合成前得先將人的身體切割。而圖像生成的AI,例如較為知名的Midjourney,便是將大量不同的內容整合成符合用戶提供的關鍵字的圖片(當然這是否「創作」,仍有許多不同的討論),而Midjourney是會過濾關鍵字的,所以用戶並不能輸入有關色情或性相關的字詞,不過,坊間其他的圖像生成AI就未必有字詞的過濾,甚至有些AI是為了製作色情影像而被創造的。

這種轉變也意味著,人連刻意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臉孔和身體,然後將它們合成的動作也不需要,直接就可以利用圖像生成AI來描畫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理想標準的臉孔和身體,並且讓它成為自己的情慾對象。AI所創作的圖像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就連圖像中的人物也不是真實的存在,但卻非常真實,甚至最近有AI生成的照片奪取了本年度Sony世界攝影大獎賽其中一個組別的冠軍。[6] 既然AI這麼真實,連照片都可以生成,那麼在充斥著性文化的社會之中,被利用來製作色情資訊似乎也是無可避免。到最後人連情慾的對象也可以自行生成,不需要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在其中,「人」名副其實在其中消失。

色情,無處不在,甚至成為了社交媒體其中一個重要價值所在,有些人在當中自我展露、自我性化,追求流量最大化。人們注視著身體的展示,展示的人沒有面容,只是一個自我性化、被人消費的對象。在這種現象下,人不需要有真實、真正的交流,這就完全避免了因與人交際而有機會產生的不舒適感,只要肯消費,就不會害怕得不到回應。然而,正因為人對痛苦的承受力不斷減弱,甘願停留在Instagram分享美好生活,別人不點讚也能構成憂鬱,加上AI的出現,人們的身體已經在網絡中缺席,即使至少仍在與人溝通,付出努力去追蹤具觀看性的性展示對象,然而AI卻令色情更加氾濫,被人「好好利用」之餘,「人」卻可以徹底地消失不見。人工智能看似方便,但卻讓人陷入一種無法與人相遇的孤獨,即使放縱情慾,也無法讓人脫離這種無以名狀的孤寂。

 


[1] 韓炳哲:《愛欲之死》(Agonie des Eros),管中琪譯(台北:大塊文化,2022)。

[2] 長濱睡睡:〈Pan Piano結他版|女YouTuber全裸演僅3百人看|網友洞悉背後原因〉,《香港01》,2023年3月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遊戲動漫/866572/ pan-piano結他版-女youtuber全裸演僅3百人看-網友洞悉背後原因(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4月24日)。

[3] 韓炳哲:《愛欲之死》。

[4] 韓炳哲:《妥協社會:今日之痛》(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吳瓊譯(北京:中信,2023)。

[5] Michelle Elias:〈【AI之禍】女網紅被動成「咸片」主角〉,SBS中文,2023年2月10日,網站: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a-streamer-was-caught-looking-at-ai-generated-porn-of-female-streamers-the-story-just-scratches-the-surface/xvnh5tvcq(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4月24日)。

[6] 〈AI照片奪攝影大獎 創作者稱盼業界正視〉,《明報》,2023年4月19日,網站:https://life.mingpao.com/general/article?issue=20230419&nodeid=168184136327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4月19日)。

性沉溺的預防、治療和同行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31/03/2022

明光社於今年1月14日舉辦了「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性沉溺的預防、治療和同行」網上講座,邀請了私人執業精神科醫生康貴華擔任分享嘉賓,由明光社事工顧問傅丹梅女士擔任主持。當晚講座,主要是探討性沉溺帶來的挑戰和治療方法。

性沉溺的特徵和後果

明光社

康貴華醫生於當晚提到Patrick Carnes博士,他是研究性沉溺的權威,並為性沉溺設下定義,他指出性沉溺是一種不能停止的自我破壞的性行為,它的特徵包括:一、性行為愈做愈多;二、過多的性需求會破壞正常的生活;三、患者不能停止自己不發生性行為,已達到失控和受轄制的狀態。康醫生表示性沉溺會帶來負面後果,例如患上抑鬱病、有自殺傾向、失眠、學業退步、工作時不能集中注意力、家庭關係不和、婚姻破裂、染上性病或有其他的成癮(例如藥癮、飲食性疾患等)。

患上性沉溺的因素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於2021年進行有關香港人接觸色情資訊的調查發現,共有16%受訪者自稱已對色情片或照片成癮,康醫生表示這是一個大的升幅。他表示早期的性經驗好比烙印印在人的心裡,令人對性的課題更加有反應或興趣,他列舉了一些會引致青少年更易患上性沉溺的因素,當中的遠因包括:一、愈早接觸色情資訊愈易患上性沉溺;二、童年期的性遊戲;三、曾被性侵犯;四、曾經歷情感或身體虐待,令人缺乏愛,想在網絡世界或關係上得到被愛的感覺;五、過份控制或漠不關心的父母;六、家庭成員的壞榜樣——父母性濫交或性沉溺,性道德界線混亂或模糊;七、感到孤單或被孤立。至於近因則包括性開放的社會風氣、色情資訊及網頁泛濫及朋輩的影響。

幫助性沉溺者脫離羞愧循環的建議

康醫生表示性沉溺者會經歷羞愧循環(shame cycle),由起初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及內疚,然後嘗試克制,但一段時間後他們會感到疲累、煩悶、無聊、孤單,便會未能自制這些狀況,隨之失控,最後對性沉溺感到更加羞愧,形成惡性循環。假如我們發現伴侶或家人是性沉溺者,康醫生建議以下做法:一、作出評估,先聆聽,了解沉溺者性行為的情況,發展過程和後果,他/她對行為的看法;二、切忌責備;三、尋找資源;四、討論是否要轉介專業輔導;五、不要變成共同成癮者;六、善待自己:維持健康嗜好娛樂、運動、社交、信仰生活;七、尋找情感的支援(人和神);八、嘗試給予沉溺者不離不棄的愛和饒恕;九、願意陪伴沉溺者,與他們同行。

給父母的建議

性沉溺是可以治療,但過程非常困難,而且需要花很長時間才有成效,因此康醫生認為對抗性沉溺的做法是預防勝於治療。他認為家長應儘早關注、發現、介入、討論及引導,他對父母有以下建議:一、直接問,父母態度應認真、嚴肅,但不要責罵;二、若有信仰的家庭,讓子女認識《聖經》關於性的教導,讓情況不致惡化;三、父母要保持與子女在性方面的話題上有溝通,不要怕尷尬;四、把子女的電腦放在廳中;五、讓子女向所信任和尊敬的人交代,由子女身邊的長輩為他們提供支援;六、讓同性別導師守望子女;七、家庭性教育。

拆解謊言,持守貞潔

康醫生認為性並非污穢的事,《聖經》能幫助我們以神的眼光去看性原是美好的,性是神在婚姻中所賜給夫婦的禮物,讓人去體驗二人成為一體的親密。《聖經》的經文也指出人要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不要受性的轄制,逃避淫行等。但是全球的性解放文化影響青年人產生扭曲的性觀念,對性變得過度開放,對接觸色情資訊更加好奇。康醫生認為為要抗衡性解放文化,就得拆解當中的謊言,他鼓勵我們與年青人一同討論有關內容,當中包括謊言一:性慾不是與生俱來的,持守貞潔等同壓抑性慾和人性,這是不人道的,更會令心理不平衡;謊言二:看色情書、瀏覽色情網頁,不單無壞處,更可紓緩性慾衝動,反而減低性犯罪率;謊言三:人不是有性自主權的嗎?強調貞潔是違反人的性自主權;謊言四:持守貞潔,是很「蝕底」的事,人人都可以做的事,但基督徒卻不能;謊言五:在這世代,持守貞潔是不合時宜和不可能的。康醫生在是次分享中為以上謊言提供了一些相關經文,如腓立比書四章13節、加拉太書六章1節、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3至5節、哥林多前書六章12至18節、馬太福音五章28節、雅各書四章7至8節等。此外,康醫生也提供了一些拆解這些謊言的方法。

筆者感到特別深刻的是,康醫生分享到人與人之間要建立良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例如父母與子女之間、牧者與弟兄姊妹之間,都要建立良好的關係,一個人一旦有問題出現,也可彼此分享、同行及支援。在全球性解放運動的衝擊下,人對性和身體或有錯誤、過度開放的看法,甚至沒有界線的性觀念,會帶來性沉溺等問題。我們真要承認,性的試探實在太強;縱然如此,讓我們彼此守望,堅守正確的價值觀。當晚活動內容非常精彩,鼓勵大家透過以下連結,觀看足本的講座重溫。截至3月23日,影片觀看次數已達722次。

收看講座

拍片前小錦囊 給家長的指引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5/2021

網絡上一直有不少教人如何穿衣配搭的短片,近來出現由韓國傳入的另類穿衣配搭短片「LookBook」,[1] 賣點是全片以「一鏡到尾」的手法拍攝,片中女主角,也就是拍攝短片的女網紅,會在鏡頭前換衣服,甚至會出現只穿內衣褲的畫面,部份網紅更刻意在鏡頭前搔首弄姿。後來有些少女也「有樣學樣」,模仿這種拍攝方法,毫不介意公開地展露自己的身體。其實拍攝手法有很多,假若子女也希望試試拍攝網絡短片,家長可以怎樣教導孩子訂立安全界線?本文嘗試以LookBook作為例子,分享一下家長可作的提醒及預防教育。

短片所呈現的自己

首先,家長要教導子女明白,拍攝短片並上載到網絡就像發出一個邀請,讓別人透過短片所呈現的畫面去認識你,而這個邀請是立刻發放予全世界的人。平日子女總會收看一些短片,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問子女:「你覺得片中人喜歡做甚麼事情呢?」如果該短片是教導穿衣配搭,子女可能會覺得片中人是個喜歡打扮的人。家長可進一步問子女,對於有展露穿內衣褲畫面的LookBook,跟其他同類型但沒有展露內衣褲的短片比較,兩者同是分享穿搭的技巧,在觀感上有甚麼分別呢?其實短片內容的選材,會直接影響收看者對片中人的印象。假若短片裡來來去去只展現了片中人美麗的身段,這些畫面為眼目帶來刺激,但最終還是會過去的,更何況網絡上總有更令人驚艷的身段和容貌。如果一個人沒有展現美好的品格特質,長久下去,即使擁有再美的外表,也難免讓人覺得流於表面和枯燥乏味。

家長可引導子女思考,希望別人透過短片對他留下甚麼印象,以及為短片內容訂立界線。我們總希望受朋友歡迎,彼此分享有趣的事,更渴望別人欣賞自己。一個真正讓人值得花時間去深交的人,大多是有內涵、品格美好的人。因此我們要教子女追求能夠歷久常新的美好品格,例如《聖經》提到聖靈所結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些美好特質永遠不會過時,且會令人感到幸福。若拍攝網絡短片會讓別人看見自己某些層面的特質,我們為何不展現這些美好特質呢?

視「讚好」為認同

今日的網絡短片總能讓收看者作出回應,喜歡的就可以「讚好」,這本來並非壞事;不過,有些人卻為了追求「讚好」,不惜退讓自己的底線,視「讚好」為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認同,愈多「讚好」代表自己愈受歡迎,得到更多的愛戴和關注。事實上那些暴露身體的短片,即使標記著再多的「讚好」,其實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友誼。家長不妨請子女分享一下對「讚好」的經驗,例如他有「讚好」過某些短片嗎?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呢?有些人細心欣賞短片後,覺得心靈受到鼓舞而「讚好」;有些人覺得短片有趣、刺激,就隨手按「讚好」。「讚好」別人的短片輕而易舉,不過要移除「讚好」也是順手一按的事。家長可引導孩子思考,心底裡若希望別人欣賞自己,到底是源於哪些想法呢?

一旦上傳便難以刪除

家長要教導子女明白,在短片或相片裡所呈現的每一個形象,其實都是代表著真實的你;即使沒有朋友認出片中人是自己,但我們總認得自己最熟悉的身體。所以當有人對「短片或相片裡的你」評頭品足、惡言惡語、講一些輕佻或侮辱的留言,你都會切實地感到難受。在互聯網世界,我們都無法控制別人的言論,也無法完全移除短片、相片。上傳到互聯網的資訊就好像潑出去的水,所謂覆水難收,要徹底刪除幾乎是不可能。即使你已移除短片,你卻不能肯定其他人曾否下載或複製短片,所以家長必須教導子女在上傳任何資料前,都得小心考慮,否則便要為那些沒有實質價值的「讚好」付上代價。

抹不清的網絡資訊

關於拍片,家長必須引導子女思考:隨著年日成長,沒有人知道將來自己對各項事物的想法是否如年幼時一樣,也就是說若時光倒流,我們會否再拍攝相同內容的短片?保護身體放諸甚麼年代都是正確的,因身體是寶貴的,是要珍惜的,豈能輕易向人展露呢?假若過去我們曾因一時衝動拍攝不合宜的短片,現在感到後悔而刪除短片,但將來某天短片突然又再出現,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假若愛我們的人看到這些不合宜的短片,定會感到難過。只要輕輕一想,已經觸動我們最脆弱的神經,令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既然如此,我們必須為自己訂立安全界線:不在網絡世界展露自己的身體,也不賣弄色情。

人人都可以當主角

美國藝術家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他這句話彷彿說中了今日的社會現象,社交媒體、影片分享網站的出現與興起,令普羅大眾都可以在網絡世界分享自己的作品,而收看者亦可以透過「讚」、「評論」及「分享」來作回應。「讚」和「分享」數目也成為受歡迎指標。有輔導心理學家指出,心理學中的社會激勵理論(Social Incentive Theory)分析了人的行為動機,因渴望得到社會和外在支持、激勵,人會對得到獎勵的行為有正面的動機,並會遠離可能會導致負面後果的行為。有人為了「讚」而在所不惜,正反映了別人的「讚」,養活了他的自信。[2]


[1] 〈【一鏡到底】台韓「LookBook」風 波妹對鏡頭又脫又穿〉,《東方日報》,2021年1月16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10116/bkn-20210116150003214-0116_0086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4月8日)。

[2] 方婷:《呃like心理學:擺脫認同成癮的勒索》(香港:非凡出版),頁16、24。

大胃王背後 透視吃播文化的瘋狂現象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4/11/2020

看著別人大口大口吃不同的食物,你會有治癒的感覺嗎?從韓國傳到中港台的一陣吃播熱潮,近年成為不少串流平台的熱門短片,不過行業在幾年間急速失控,由原本的陪吃文化(在節目中與收看者一起吃飯),一下子變成大胃王,再變本加厲,狂吃刺激食物,到在鏡頭後扣喉插管吐掉食物,甚麼都有。為了讓熒光幕前的觀眾看得爽,可謂不擇手段。也許是時候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對甚麼節目是否都應該照單全收?

所謂吃播,英文mukbang,有說這是從韓文字「吃」(muk-da)和「播」(bang-song)組合而成的新字。[1] 據說,約可追溯到2008年的韓國,大胃王節目興起,類似的節目隨後也在日本、美國、歐洲等地流行起來,但到了近幾年YouTuber(常在YouTube平台分享影片的人士)的盛行,這些大胃王吃播主(以吃為業的網紅)開始進駐不同的串流平台,而且定時在網上發放視頻、影片。

在韓國有著名吃播主光靠打賞就月入約10,000美元(約78,000港元)。有超過200萬個訂閱者的美國吃播主Bethany Gaskin,一年單計廣告費收入就有超過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另外還有周邊產品例如電子書、產品評論和食品代言每年或可多賺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2]

明光社

那麼大胃王究竟有幾大胃,可以吃下多少東西?以有超過500萬個訂閱者的日本女大胃王木下佑香為例,她能一次吃下32吋大pizza、30個牛肉漢堡包,還有不同酸甜油膩食品,吃下這許多食物,她看起來卻像很享受似的。另外一位日本女大胃王谷亞沙子,一餐可以吃掉98盤壽司,16碗烏龍麵,更稱一個月的伙食費要30萬日元(約22,000港元)。她們二人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她們瘦削,食量雖然驚人,但外型卻完全不受影響,有媒體甚至用「火辣」來形容谷亞沙子的身材。[3]

 

吃播視頻慰藉人心

明光社

吃播視頻或節目在各地受追捧,但它們的觀眾各有不同。在韓國,吃播盛行是因為很多人不想一個人吃飯,但實際上韓國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獨居,一個人吃飯的情況難免,為了減少當中的孤單感,於是便看吃播視頻,感覺好像有人在陪他一起吃。不過,吃播節目去到一些地方,它們慰藉的卻是一眾正在減肥的或要節食的朋友。不少人因為過肥,或因為身體不同的毛病,被醫生要求禁食某類食物,甚至要減少食量,吃播節目恰好就成為救生圈,讓收看者「睇咗當食咗」。

不過隨著新的吃播主紛紛出現,競爭激烈,節目開始劍走偏鋒,先有人開始吃一些特別刺激的食物,例如辣粉、湯,或者奇珍異獸,甚至吃疑似腐爛的食物。實際上這種吃法,很容易影響身體,嚴重的會令嗓子沙啞、臉變大,甚至生食道癌、胃穿孔,患上厭食症等。[4] 在內地,更出現過三歲孩子被父母強迫進食,最後體重升到35公斤的可怕事件,但為了吸引網民觀賞,似乎已經到了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5]

內地就這類浪費食物又灌輸不良價值觀的視頻,在2020年8月宣佈嚴打。據官方報道嚴打首個月已有1.36萬個違規吃播賬號被處置,封禁違規主播賬號10.5萬個,關閉直播7.4萬個,大量相關視頻亦下架。[6] 不過這類視頻其實難以禁絕,因為有著強烈的需求,在內地有人突破封鎖就嘗試做沒有食物的吃播視頻,透過使用非常高質的收音效果,在沒有食物的畫面中扮吃,製作另類的吃播視頻,期望引致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簡稱ASMR,俗稱「顱內高潮」),即是令人透過聽到咀嚼、吞嚥聲音產生快感。

在外國,部份類似的吃播節目,和另一些介紹美食的節目,當中渲染食物的美味和賣相,均被統稱為食物色情(food porn),有學者分析,食慾和性慾有共通性,兩者是生存和繁衍的必需品,甚至有人形容大食和性能力強一樣,是人能繼續生存的本能,所以要在吃播節目中歌頌食慾。人看了這些節目,享受著食慾得到滿足的虛假快感,情況與看色情電影滿足性慾一樣。

現代社會裡,人要滿足自己的慾望,方式可謂無限多,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但人不懂得好好控制自己的慾望,任意透過各種方式去滿足,即使最後沒有傷害任何人,只是自己求個舒服,也不代表這就是好的生活方式。有時我們想追求滿足,也不能太過份、太極端,做到恰到好處,也是很重要的美德。

 

悄悄賣廣告

吃播除了鼓勵貪慾之外,更多人質疑的是吃播究竟有多真。很多吃播YouTuber一開始表面上聲稱是自己買食物回來吃,又說是朋友負責拍片,但後來不少人就發現,他們有收不同店舖的贊助,YouTuber拍自己很享受的吃著那些店舖的食物,變相是賣廣告。

在韓國,本來這種事一向沒有遭到禁止,但及後被網民揭發作假,大胃王紛紛致歉,部份甚至刪除網站,韓國政府更為此於2020年9月立法,要求所有網上做類似的所謂植入式廣告或者業務配合廣告者,必須在片段中明確寫出該段影片有收過某某公司的贊助,甚至是廣告費,否則違法。另外,韓國法規亦規定,即使拍攝者沒有收任何金錢,但如果片段中食物是免費而非自己購買的,亦必須在視頻註明有關片段的商品是由甚麼公司提供,讓觀眾知道。

在2020年8月,在韓國就有一系列沒有註明廣告的吃播YouTuber被發現原來其視頻有賣廣告,[7] 如何道歉成為很多網民關注的焦點。因為很多韓國吃播YouTuber都很重視外國的巿場,畢竟YouTube是個全球平台,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像韓國訂立法例禁止有關行為(當時新法尚未在韓國實施),部份YouTuber只用韓文道歉,但就沒有用其他語言致歉。有些又會聲稱自己沒有收錢,只是收了對方贊助的食物,最後又再次遭人踢爆不實,更令人覺得這些直播YouTuber不誠實。

明光社

當中情節最為複雜的,以有超過400萬個訂閱者、韓國著名女吃播主Boki為表表者。她首先和一眾吃播YouTuber一樣被發現其吃播頻道有收錢吃播的情況,Boki雖然承認,但就說自己只收了贊助的食物,暗示沒有收錢,後來再被揭發原來有收錢,於是她只用韓文承認,但在英語等不同語言的其他視頻,她就沒有致歉,整個「道歉」的動作被網民認為是進一步的欺騙,所以很多人就留言呼籲大家不要再訂閱她的頻道。

面對網民的批評,有的YouTuber選擇澄清、道歉,最後導致訂閱人數下降,同時被批評沒有註明有賣廣告的吃播YouTuber Fume也像Boki一樣遭到質疑,她只修改自己網站有問題的部份,註明相關的贊助或廣告字句,之後既不道歉也不澄清,甚至刪除不利和批評的留言。她的訂閱人數,居然不跌反升。[8]

 

真吃還是假吃

Boki因為只作選擇性道歉而遭批評,而同時更有網民翻看她更多的片段,發現她有疑似「假吃」的視頻。有細心的網民發現Boki喝飲料時會突然伸一伸手指,之後枱上的食物會變細,有時夾起食物的份量很多,但放到嘴巴時食物會突然變少,又發現有片段顯示她在吃東西時有一兩格突然作吐出食物狀的定格畫面,彷彿準備扣喉將吃完的食物從胃部吐出來,之後再吃新的食物,為的就是要吃下更多的東西。面對著爭議,Boki就拿出有爭議視頻的「無剪接」版本,但豈料那個無剪接版本仍然被網民發現有可疑的剪接,甚至質疑Boki心虛,因為她沒有公開所有被質疑視頻的無剪接版本,最後她的澄清反而被指為造假的有力證據,訂閱人數一度減少了30萬人。

還有類似的假吃直播出現,不同的YouTuber推出「破解視頻」,讓人知道大胃王視頻是怎樣製作出來,在影片中,除了看到有人一邊吃一邊吐出來外,有部份大胃王表面上吃了一整枱食物,原來是分開很多餐每餐分開很多次來吃,有些吃播主吃到半路要「加餸」,原來是因為分開很多次吃,又不能翻煮,食物已經冷掉所以要用「加餸」來將食物加熱,否則根本不能吃入口。[9]

YouTube的影片有時難分真假,網上的影片沒有規管,也難以規管,如果強行規管恐怕又會直接影響言論自由,但不規管又會出現這樣混亂的情況,最後我們只能盡量依靠業界和每個上傳影片的人自律。同時,每個看YouTube的人也要小心選擇自己想看的頻道,不要支持造假的影片,沒有公眾的支持,那些以不良手法作招頻道就會逐漸減少。

 

網紅是理想職業?

 

網紅是網絡紅人的簡稱,他們會在社交媒體平台或串流平台定期發放照片或影片,以累積自己的觀眾或紛絲,只要愈多粉絲,愈多人收看網紅製作的影片,串流平台會因應收看率,將廣告加進影片的開首或之間,並將一部份的廣告費轉發給製作影片的網紅。不過,也有平台讓網民在看網紅的影片時,可以直接打賞給網紅,送上虛擬禮物或現金。由於媒體都吹捧網紅的收入高,令人容易覺得做網紅是件易事,有青少年甚至會以網紅作為理想職業。在台灣,一個在2019年底發表的調查發現,受訪的8,000多名小五至高中職三年級青少年(年齡約10至17歲)中,直播網紅在最想從事的職業中排名第三,有19.2%受訪者以直播網紅作為最想從事的職業,而排第一和二的職業分別是遊戲電競手(26.9%)和廚師美食家(21.7%)。[10]

 
 

[1] 瑪麗安娜:〈吃播文化:為甚麼數百萬人在電腦前看別人大吃大喝?〉,BBC News 中文,2019年6月3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495172(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2日);何安:〈【網紅經濟】睇人食嘢好療癒? 兩岸三地「吃播」火紅的背後〉,《香港01》,2019年9月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行走中國/371656/網紅經濟-睇人食嘢好療癒-兩岸三地-吃播-火紅的背後(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2日)。

[2] 羅保熙:〈為何「看別人進食」感治癒? 剩食背後的吃播文化〉,《香港01》,2019年9月1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世界說/521677/為何-看別人進食-感治癒-剩食背後的吃播文化(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2日)。

[3] 三立新聞網:〈美女大胃王身材犯規!袖口開豪乳洩出〉,yahoo新聞,2020年10月10日,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美女大胃王身材犯規-袖口開豪乳洩出-05550576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4] AndyLsr:〈不是每個吃播都能像千千一樣!月入近百萬的吃播主「以吃謀生,靠吐活著」〉,大數聚,2020年4月3日,網站: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1480(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5] 李福源:〈扯!陸父母捧女成「吃播」網紅  3歲女童被狂餵飆破35公斤〉,聯合新聞網,2020年8月25日,網站:https://udn.com/news/story/7335/4807835(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6] 中央社:〈中國處置1.36萬違規帳號  大胃王直播被消失〉,聯合新聞網,2020年9月4日,網站:https://udn.com/news/story/7332/4834724(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7] Sally Wu:〈假吃風波燒不停!正妹吃播再被抓包「偷塞廣告」 全停更道歉〉,台灣達人秀,2020年8月19日,網站:https://www.ttshow.tw/article/71802(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8] DenQ來了:〈道歉才是傻..?韓國黑粉也輸了..?讓韓國網友們都投降的歷代級厚臉皮吃播主..?|DenQ〉,YouTube,2020年8月16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UstGhKjX4(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9] 拜托了小翔哥:〈原來大胃王是這樣拍出來的,通過後期剪輯,人人都可以成為大胃王〉,YouTube,2019年10月11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MVkaKwQTM(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10] akane:〈《青少年未來觀》未來職業調查!青少年最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金車文教基金會,2019年12月25日,網站:https://kingcar.org.tw/survey/500969(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1日)。

網絡「性陷阱」 大人更易中招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9/11/2020

近日有政黨進行調查,訪問了約600位家長,了解他們是否擔心孩子上網會跌入色情陷阱,結果發現八成家長擔心子女墮入網上色情陷阱,但同時有近五成被訪者從來沒有與子女談及性教育。約五成被訪家長的子女在18歲以下,當中有八成多讓孩子獨自上網,當中也有八成沒有方法防止孩子瀏覽色情網站。負責調查的政黨在建議中不斷將責任推向學校,要求加強性教育,又著政府加強宣傳,呼籲青少年學習保護自己。[1]

根據警方的數字,2020年1至6月的裸聊勒索案就有206宗,涉案金額約130萬元,95%受害者為男性,四成為學生,年紀最輕的受害人只有12歲,年紀最大為63歲。網上情緣騙案2020年上半年共429宗,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五成,受害人近九成為女性,年齡介乎15至85歲,涉案金額共1.08億。

要留意的是,網絡性陷阱不挑男女,也不挑年齡。如果以涉案金額來作參考,相信成年人被騙的錢,以及相關案件的數量,都會比年輕人多。不過社會大眾,或者是傳媒的焦點,往往集中年紀最輕的受害人身上,但就沒有留意,年紀最大的受害人也超過60歲,足以證明這種騙案就連在成人世界的認知也十分之少。

很多成年人以為觀看色情短片,開交友App認識不同的朋友,既不犯法,又沒有傷害其他人,即使進行裸聊活動,也是私下進行,可以說是你情我願,而為了心儀的男子給他一些應急錢也是個人的事情。受害人因著愛、慾或各種理由放下戒心,並因而被騙,部份受害人甚至被騙了也不願承認,仍然覺得對方是真命天子。

痴心錯付之後,有受害人因著面子或是各種原因而不願報警,令相關數字低於實際情況,再加上這類網絡罪行在全球化的網絡中進行,不同司法區難以合作共同處理有關罪行,相關的執法問題,已經反覆討論了至少20年,但時至今日,看來透過國際合作仍然很難有效打擊這類罪案。

所以,教育的確尤其重要,孩子固然要教,但成年人才是真正的教育重點。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談禁絕便是政治不正確,如此成年人就更應該以身作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社會應撥更多資源,就像以前宣傳防止電話騙案、祈福黨等等一樣,加強家長及成年人對網絡騙案的危機意識。大人學懂了,他們自然懂得向孩子和長者傳遞有關的預防訊息,減少這類騙案的發生。

 


[1]  〈家長關注網上色情陷阱調查〉,民建聯,2020年11月17日,網站:https://www.dab.org.hk/post/家長關注網上色情陷阱調查(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1月18日)。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19-11-2020

當青少年遇上色情資訊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7/2020

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隨手都能獲得各式各樣的資訊,包括色情資訊,而這類資訊也在網絡世界中流通,外國某著名色情網站2019年的總瀏覽次數高達420億,[1] 即是平均每日有1.15億的瀏覽次數,而這只是網絡上其中一個色情網站的數字。

雖然網絡色情也受法例的監管,但當中有不少灰色地帶,讓網絡中存在著大量超出法例尺度的色情資訊,而這些資訊是青少年及兒童群體很容易接觸到。根據香港《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任何人向18歲以下人士發佈不雅物品即屬違法,但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發佈的「2016年青少年與性研究」顯示,3,907位受訪的中一至中六學生中,59%男生及33%女生曾觀看色情物品,而在有觀看色情物品的受訪者中,在受訪前一個月觀看色情物品多於15次的男生更高達21%。[2] 此外,外國有調查發現初次接觸色情物品的男生的平均年齡為13歲,更有受訪者早在五歲時便首次接觸色情物品。[3]

接收色情資訊與性態度之間的關連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者Jochen Peter及Patti M. Valkenburg檢視1995至2015年有關青少年使用色情資訊的學術文獻,[4] 歸納出經常使用色情資訊的青少年特徵,它們分別為:青春期後期的男性;感官刺激尋求者(sensation seekers);以及家庭關係薄弱。兩位學者指出不少研究都試圖尋找使用色情資訊與放任性態度(permissive sexual attitudes)之間的聯繫,而其結論是接收愈多色情資訊的青少年,對性方面的態度會顯得略為不嚴謹。[5] 研究又指使用色情資訊的青少年有較高機會出現性行為、性濫交及性侵犯的情況;而當中使用色情資訊的男生與作出性侵犯行為有較為強烈的關係,相反,使用色情資訊的女性則有較高機會出現被性侵犯的情況。

明光社

隱藏在色情背後的問題

筆者曾向所認識的學校社工了解青少年接觸色情資訊的情況,得到的回應都是「不清楚」,因為學生都不會隨便與他人談及自己收看色情資訊的習慣。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姑娘過去曾為不少受色情問題困擾的人士進行輔導,她表示有接觸色情資訊的青少年為數不少,但到了沉溺程度,不能自拔甚至影響生活的,其實不算太多。

在程姑娘接觸的個案中,最年幼的個案當事人只有14歲,當事人由開始接觸色情資訊,發展到生活受影響,繼而要尋找協助,往往都經歷了數年的時間。程姑娘表示不少個案的當事人在高小階段,甚至小學三年級,已開始接觸色情資訊。

對於沉迷色情,有人會用「對性好奇」或「好色」來解釋,最初接觸色情資訊時真的可能與這些理由有關,但長時間沉迷色情資訊的背後原因就不是如此簡單。程姑娘指出收看色情資訊只是人們逃及壓力的一個方法,當收看色情資訊漸漸成為習慣,形成心癮,迫使人投放更多的時間在色情資訊上,結就更沒資源及動力去處個人內心隱的問題。雖然色情滿足了慾望,但對生命中真正的問題卻無半點幫助。

當色情資訊成為青少年日常接收的資訊,而色情資訊中又存在著不少極端的性行為,如多人性交、性侵犯、甚至人獸交等,這又會否影響人們的行為及思想呢?程姑娘指出部份收看色情資訊的人會嘗試與戀人實踐色情資訊中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有可能超越了對方能接受的程度。而在她的輔導個案中,會作出極端性行為及嘗試嫖妓的人其實不多,但她觀察到有不少人會冒著犯法的風險,在公眾場所作出偷窺及偷拍的行為,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程姑娘直言不論男女都有機會受色情資訊困擾,但男女卻會衍出不同的問題男性主要集中在處理性慾方面問題,而女性則比,常糾纏於情感與性慾之間。她表示不少女性個案中,當事人會相約網絡上認識的男性進行性行為,同時投放了情感期望在其中,希望發展關係,但無奈那些男性為的只是性滿足,令女方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程姑娘重申收看色情資訊及其他衍生的行為都只是表徵,要真正處理的是隱藏在個人內心深處的問題。每個個案隱藏的問題都不同,要在輔導過程中慢慢找出問題核心,才能對症下藥。而她強調,當事人願意尋求協助是最重要的一步。

父母避免苛責子女收看色情資訊

不少父母發現子女收看色情資訊時,都會感到不知所措,程姑娘認為收看色情資訊並不是十惡不赦的行為,提醒父們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作出太強的反,因為這只會增加子女的罪惡感,亦增加子女對色的好奇心,隨時造成反效果。父母要正視子女收看色情資訊的情況,但不要責備他們,而是要了解他們收看的原因,及提醒他們注意色情資訊中扭曲了的性觀念。如自覺無力處理,程姑娘建議可以尋求合適的外人介入,如社工、牧者、子女信任的親友等等。

要完全阻止青少年接觸色情資訊或許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父母絕對有能力減低色情資訊對子女的影響。程姑娘鼓勵父母將家庭塑造成一個開放談性的環境,期望當子女面對性困擾時,父母能成為他們傾訴的對象,這無形中令子女不需要向外間尋求不當的協助,這其實已可大大降低各種危險的情況出現。

 

(本文原載於第133期〔2020年7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The 2019 Year in Review,” Pornhub INSIGHTS,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1, 2019, https://www.pornhub.com/insights/2019-year-in-review.

[2] 〈「新聞稿:二零一六年青少年與性研究」報告〉,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7年6月12日,網站:https://www.famplan.org.hk/zh/media-centre/press-releases/detail/fpahk-report-on-youth-sexuality-study(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14日)。

[3] Katie Silver, “Men’s sexist attitudes ‘shaped by first exposure to pornography’,” BBC NEWS, last modified August 4, 2017,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0814082.

[4] Jochen Peter and Patti M. Valkenburg, “Adolescents and Pornography: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3, no.4–5 (March 2016): 509–531, https://doi.org/10.1080/00224499.2016.1143441.

[5] 研究指放任性態度是指對情侶關係以外的性行為持正面態度。

玩弄感情的藝術家 PUA

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0/05/2019

PUA[1],全稱Pick-up Artist,即搭訕藝術家,也叫泡學、把妹達人、戀愛大師。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西方社會,當時PUA主要透過幫助不擅社交的男性提升社交技巧來達到追求異性的目的。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自2008年起,PUA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但讓人擔憂的是,PUA在今天的中國已嚴重變質,許多立心不良的「大師」把PUA變成騙財騙色、玩弄情感,甚至鼓勵受害者自殺的惡性工具!為賺取高額的學費,這些「大師」正不遺餘力地將PUA課程推向社會。

PUA的手法

據筆者了解,在中國,PUA經過許多「大師」的深入鑽研、瘋狂實踐和不斷改良,已發展成一套結合了心理學和社會學、體系化、層層設套、操作性強的「技藝」。縱觀課程架構,其獵取異性的步驟大致如下:

  1. 展示高尚生活:透過偽裝、攝影技巧、盜用的配圖等,把PUA包裝成有錢、高質人士,再將這些高尚生活照發佈在社交App(手機應用程式)上,達到吸引「獵物」的目的。
  1. 選擇角色:PUA選擇的角色主要分三種——浪子、帝王與詩人,[2] 每種角色皆有鮮明的特質與人格魅力,都是針對不同女性心理而設的。
  1. 物色與窺探「獵物」:除了用App交友、去一些地方物色女性外,PUA還有一套教人從微表情、肢體語言等方面快速摸清「獵物」底蘊的策略。
  1. 引起好奇:在初次接觸中運用PUA的策略、話術(說話技巧),使女性對自己產生好奇繼而關注自己。
  1. 誘入陷阱:透過打擊女性自信同時抬高自己、反撇(先給女性留下一個印象,然後在適當時候顛覆了這個印象)、[3] 先噓寒問暖,再冷淡疏離等技倆,誘使女性更多的關注、投入感情,繼而愛上PUA。
  1. 掌控女性:當「獵物」上鉤後,PUA會不斷誘使她們投入更多情感與精力。之後,再將對方的一些小錯無限放大,指責她破壞了雙方感情。這時,女性會為了挽回感情會變得更加緊張、乞求饒恕。之後,再反覆地與她分手、復合,以達到讓她失去理智,觸發沉沒成本效應。[4]
  1. 實施寵物豢養模式:當「獵物」已失去理智,無法離開時,再透過不斷的洗腦、性關係、言語暴力、情感操控,把女性變為奴隸,對她們進行瘋狂榨取。
  1. 鼓勵自殺:當「獵物」被榨乾榨凈後,PUA還會誘導對方自殺,免除後患。

除了上述步驟外,PUA還有許多「約會技倆」,如:快速獲得女性的信任、「不經意」觸碰對方身體,以窺探對方反應與底線、迅速拉近彼此身體距離、快速發生性關係等。

PUA的影響

在眾多已曝光的個案中,許多受害者皆出現嚴重抑鬱、情感創傷,有的在數年裡不能工作,不停哭泣,無法再相信愛情,有的被惡意傳染愛滋病,還有不少走上自殺之路。除了女性,PUA也使男性痛苦不堪。一位化名林晨的PUA男曾透過媒體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原本是一名貧困大學生,因為內心極度自卑及曾被心儀的女同學拒絕,使他潛心鑽研PUA,並按照其策略「狩獵」。出乎他意外的是,「獵物」的反應居然如PUA的教程一樣,一步步陷入圈套,甚至最後企圖自殺。就在女孩企圖自殺的一刻,林晨的良知出手阻止了。但自此,林晨也陷入良知與慾望爭鬥的兩難之中——到底繼續做一個埋沒良知、不斷滿足慾望的惡魔?還是做回一個極度自卑、連半個女孩也追不到的男孩?在男女比例失衡、整個社會向錢看、大量基層男士無妻可娶的時代背景下,林晨的個案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PUA在中國的發展

PUA近年在中國發展迅速,這有賴龐大的單身市場,令PUA培訓機構成行成市。浪跡教育、壞男孩可謂國內具代表性的公司。除了在網上大談把妹技術外,有些經營者的言行舉止也叫人側目。就如浪跡教育的創辦人王環宇就曾在網上大放厥詞,說自己曾騙過600多名女性,而自己創辦公司就是要瘋狂地實戰。他還鼓勵員工在上下班時跟女生睡,並鼓勵他們將「戰績」互相分享。

PUA在港的發展

據筆者了解,PUA在香港可謂暫時未成氣候。除了一些PUA小眾的地下組織和個別PUA培訓機構外,暫未見有媒體對本地PUA作大幅報道。

PUA的手法可謂窮凶極惡、喪盡天良。它可以將女性徹底摧殘後,送上不歸之路,也可以使男性變成泯滅良知、害人害己的惡魔。時移世易,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香港在科技、文化等領域亦愈來愈受大陸的影響。支付寶如是,抖音亦如是,而不良PUA之風會否吹襲香港?我們不得而知,但值得我們警惕、關注!

 

參考資料:

1.     〈PUA(搭訕藝術家)〉。百度百科。網站:https://baike.baidu.com/item/PUA/5999185

2.     〈渣男撩妹三大必殺技,你中了哪一條?〉。知乎。2018年7月12日。網站: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66320

3.     〈反撇〉。百度百科。網站: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8D%E6%92%87

4.     〈甚麼是反撇呢?泡妞技巧中的核武器!〉。浪跡情感。2017年6月19日。網站: https://www.puamap.com/zixun/lilun/11770.html

5.     宏桑。〈騙炮鑑別手冊-PUA套路解析〉。知乎。2018年7月11日。網站: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14264

6.     眼界。〈中國第一騙炮渣男PUA王環宇的自我介紹,他自稱已經誘騙玩弄了六百多位女性〉。YouTube。2017年12月2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3YrlGKzn8

7.     Carlos China。〈PUA騙愛套路,小夥斗膽分享如何禍害女孩子〉。YouTube。2018年12月7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itzDy6sxI

8.     〈揭秘 PUA 8大套路〉。每日頭條。2018年3月26日。網站:https://kknews.cc/zh-hk/news/qn3434o.html

9.     〈沉沒成本效應〉。百度百科。網站: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9%E6%B2%A1%E6%88%90%E6%9C%AC%E6%95%88%E5%BA%94

10.   余婉蘭。〈【PUA】秘密兄弟會邪惡戀愛觀:講求攻略 團隊「覓食」〉。《香港01》。2017年5月2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9F%A5%E6%80%A7%E5%A5%B3%E7%94%9F/93732/pua-%E7%A7%98%E5%AF%86%E5%85%84%E5%BC%9F%E6%9C%83%E9%82%AA%E6%83%A1%E6%88%80%E6%84%9B%E8%A7%80-%E8%AC%9B%E6%B1%82%E6%94%BB%E7%95%A5-%E5%9C%98%E9%9A%8A-%E8%A6%93%E9%A3%9F

11.   〈香港把妹達人〉。PUAHK。網站:http://www.puahk.org/

12. 煙波人長安。〈小心,不要被「中國式PUA」給騙了〉。每日頭條。2018年2月6日。網站:https://kknews.cc/psychology/oxnkgmm.html


[1] PUA起初是指一群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後來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男女們。字面上的解釋,PUA指的是搭訕藝術家,但因為PUA文化的變遷和進步,PUA的定義已從簡單的搭訕擴展到整個兩性交往流程,主要涉及:搭訕(初識)、吸引(互動)、建立聯繫,升級關係、直到發生親密接觸並確定兩性關係。PUA學是社交學說,它是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所組成的一門新的交叉學科。

[2] 浪子:追求享樂與刺激,自我放縱,身邊有很多女人,不相信愛情,十分懂女人心,最能提供情緒價值的情場高手。帝王:對女人有著十足的霸氣和男子氣概,能夠主導和引領女人;特別有上進心和宏圖大志;有時候也會表現出有錢、有地位;目光遠大,高智商。詩人:才華橫溢,追求自我夢想;我行我素,浪漫多情;無拘無束,不食人間煙火。

[3] 反撇為女性帶來驚喜,亦會因而對PUA留下深刻印象和產生好感。

[4] 沉沒成本效應:某人對某事投資越多,某人就越不容易離開某事。

認識性短訊現象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3/2019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7年的數字,10歲及以上人士擁有智能手機的比率高達88.6%。[1] 智能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筆者曾邀請一班中學生列舉他們最常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名稱,答案往往都是各熱門的社交應用程式。「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亦於去年12月公佈的「交友應用程式對中學生影響調查報告」,發現受訪的1,900位中學生中,有超過一半(59.9%)的社交生活,是與朋友在網上傾談,[2] 可見青少年上網,主要是為了與人溝通。網絡世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同時亦帶來危機,當中性短訊(Sexting)的問題值得大家關注。

性短訊是指透過網絡發送或接收裸露的相片或影片,以及包含性意味的文字訊息。但要注意的是,性短訊不單是指朋友之間分享色情資訊,更包括與人分享自己的裸照。

《美國醫學會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在2018年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為過去曾進行的39個研究進行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在110,380個12至17歲受訪青少年中,14.8%曾發送性短訊,27.4%曾收到性短訊,12%在未得對方同意下便轉發性短訊,8.4%在未表示同意的情況下便收到性短訊。報告亦發現隨著受訪者年齡上升,他們互傳性短訊的時間亦會增加。[3]

2017年,澳洲的一項研究指出,受訪青少年發送或接收性短訊的主要平台是Snapchat(64%),其次是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39%)、SMS(17%)、Instagram(15%)及WhatsApp(9%)。[4] 得留意的是性短訊往往與Snapchat的興起扯上關係。Snapchat是在2011年面世的社交應用程式,其賣點是「閱後即焚」功能。所謂「閱後即焚」是指用戶向朋友發送相片時可以設定一個特定時限,令朋友只能在特定時限內觀看相片,過了時限相片就會在對方手機及Snapchat伺服器上刪除。如果對方使用手機截圖儲存有關相片,系統會自動通知相片持有人,但我們在網絡上不難找到一些儲存相片而不讓他人知道的方法。「閱後即焚」的功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安全的工具來分享私人相片,加上使用Snapchat的大多是青少年,這讓性短訊在一些青少年群體中普及起來。

一般朋友溝通時,大概不會分享自己的裸照,所以性短訊往往出現在情侶或關係曖昧的朋友之間。2017年,英國的一項研究分析青少年互傳性短訊的動機,發現最普遍的三個原因是「希望被人稱讚有吸引力(68%)」、「想要情愛關係(67%)」及「在受壓下進行(66%)」。研究發現青少年普遍有一種想法,認為向對方發放自己的裸照就能證明自己喜歡對方,因此交換裸照代表戀情的開始。這氛圍形成一股無形壓力迫使一些青少年跟隨。[5] 在成年人眼中這是性威逼或性騷擾的行徑,但不少受訪青少年卻認為不是大問題。不過一旦雙方關係惡化,又或手機被盜,裸照便有機會外洩,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困擾。

根據香港法例,如果性短訊含有不雅或淫穢成份,則受到《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監管,但條例並不規管朋友私下分享的行為。如果訊息內容包含未滿16歲兒童的裸露影像,就歸類為兒童色情物品。根據《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製作、發佈、管有兒童色情物品都屬違法,即是拍攝者、發送者以及接收者均觸犯了法例。如果未得對方同意而轉發他人裸照則有機會觸犯「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如果性短訊行徑讓對方感到不受歡迎,則有機會構成性騷擾行為。但性短訊往往都是雙方私下發送,外人難以觀察,所以雖然有法律監管,但舉證上有一定的困難。

老師及家長固然要教導青少年不要互傳性短訊,但更重要的是與他們討論健康的戀愛關係、處理朋輩壓力與拒絕技巧,以及網絡私隱與安全。相愛並不需用外物來證明,無論對方要求的是裸照、親密接觸、甚至性行為,我們都絕對有權拒絕。在受壓的情況下,要青少年說不並不容易,但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值得被尊重,反之尊重對方才是愛對方的證明。同時我們要謹記無論使用甚麼社交應用程式,相片一旦發放出去,就不能收回,相片會傳送到哪裡亦不再受我們控制。性短訊如是,平日在網絡上的分享亦如是。網絡其實是一個開放給所有人參與的公共空間,就算私人對話也會被一一記錄下來,所以我們使用網絡時要謹慎而行,學懂保障自己的私隱,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私隱,拒絕發放及轉發性短訊。如果收到他人發來的性短訊,最好是直接刪除訊息內容,並請對方停止此等騷擾行為。


[1]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4號報告書——吸煙情況、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程度〉,政府統計處,2018年3月,網站: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2642018XXXXB0100.pdf(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2月13日)。

[2]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交友應用程式對中學生影響調查報告2018〉,明光社網站,2018年12月16日,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nt/statement/交友應用程式對中學生影響調查記者會(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3月6日)

[3] Sheri Madigan, et al., “Prevalence of Multiple Forms of Sexting Behavior Among Youth,” JAMA Pediatrics 172, no. 4, (April 2018): 327–335.

[4] SWGFL/UK SAFER INTERNET CENTRE, et al., “YOUNG PEOPLE AND SEXTING—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Australian Government, Office of the eSafety Commissioner,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4, 2017, https://esafety.gov.au/-/media/cesc/documents/corporate-office/young_people_and_sexting_attitudes_and_behaviours_pdf.pdf.

[5] 同上。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在網絡尋覓愛情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1/2019

網上交友騙案時有發生,警方公佈2018年首10個月錄得520宗網上情緣騙案,損失金額超過4億港元。[1] 除金錢損失,受害人更有可能遇上感情騙子,每每在發生性關係後對方就一走了之。雖然網上交友危機重重,但仍有不少人冒著風險在網海中尋找伴侶。

40歲的Amy(化名)是一位基督徒,她性格活潑好動,工作能幹。自幼在教會長大的她,雖曾有過數段戀情,但都無疾而終。Amy並未因而感到焦急,她並不抗拒單身,亦沒有視結婚為人生目標。她說:「我有朋友陪伴著我,日子過得十分精彩開心,我享受單身的生活,並不急於結婚。雖然不少朋友都已經結婚生子,但每人的人生如何是個人的選擇,不需與人比較。」Happy Single(快樂單身人)是Amy的生活態度。她喜歡旅遊、遠足、品嚐美食,朋友都讚她懂得享受人生。

女孩子總會對戀愛有憧憬,Amy也不例外。雖然她作好一直單身的打算,但她並不抗拒結婚,因為她始終渴望能有一個終身伴侶,與她分享生命中的一切。她認為能找到這個人,就是人生的「Bonus(額外的好處)」。

Amy積極去尋找這個「Bonus」,但在平日的社交圈子未能遇上合適對象,因此她開始使用一個基督徒交友服務,但結果令人失望。她略帶不屑地說:「有基督徒男生同一時間邀約不同女生出外見面,見面後就追問女方是否經期,一相識就想與人上床。我亦認識一位姊妹與一位在基督徒交友服務認識的男生結婚,但婚後發現丈夫竟然繼續參與交友活動,甚至與新相識的女生有性關係,最終離婚收場。」這些所謂基督徒男生,有的是立心不良的玩家,但當中也不乏「正常」參與教會聚會的男信徒。他們的人品往往比很多非信徒更低劣,因此,相同信仰並非Amy擇偶的必要條件。

及後Amy在朋友介紹下嘗試使用交友app(手機應用程式),但朋友明言當中七成都是壞人。她清楚知道交友app的危機,因此她明確訂下使用交友app的目的——認識朋友而非尋找伴侶。此外她亦為自己訂立了兩條界線,一不借錢,二不接受性要求,遇見即Block(封鎖對方訊息)。她說:「不要太認真看待交友app上出現的一切,自己亦要清醒地過濾他們的說話。」對於如何分辨壞人,她笑道:「其實不難,騙財的還會編個奇怪故事,騙色的通常會毫不掩飾地直接提出性要求。」

Amy視交友app為認識朋友的工具,認識一些自己生活圈子裡不會遇上的人,最終她在餘下的「三成好人」中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認識只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更重要是之後二人相處的過程。Amy表示:「與他相處十分舒服,他會將我的事放在心上,甚至比我自己更在意我的事情。」看來她的男友是位「暖男」。但她可曾擔心過,男友只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待獲得她的信任後才下手?對此,她滿懷信心地回應:「我們認識不夠一個月,他已經帶我去見他的家人,大時大節也會與他的親友一同食飯。這些舉動令我相信他是認真與我交往。」

尋尋覓覓,Amy終於覓得知心人,她的擇偶條件其實很簡單。她說:「我對伴侶的要求很簡單,只希望找一個能夠與我坦誠分享和溝通,並接納我,而他一一都做到。」原來她曾患過重病,令她日後難以懷孕,對此男友並不介意。男友尚未信主,對於信與不信的問題,她打趣的說:「他也有信主的可能呀。」

雖然社交app滿佈陷阱,但Amy幸運地遇到合適的人,祝願他們有一段美滿的關係。

後記:
訪問Amy時,她表示男朋友是在交友app認識的,他又不信主,因此覺得自己的故事不是一個好例子。筆者認為對不少教牧長執來說,這非但不是一個好例子,更可能是一個不好的見證。如果可以選擇,相信Amy也希望與相同信仰的人在一起,而她也努力過,但事與願違。Amy的例子或許不值得仿傚,但其實透過交友app尋找伴侶的信徒大有人在,我們在判斷前不妨先聽聽他們內心的掙扎,了解一下他們的處境,關心他們生命的整體,陪伴他們走人生的每一步,這其實也是一種牧養。


[1]〈網上情緣騙案今年首10個月急升逾2倍 涉及騙款達4.17億元〉,《香港經濟日報》,2018年12月9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226451/網上情緣騙案今年首10個月急升逾2倍(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2月19日)。

香港 – 戀騙勝地? (上)

陸君樂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今年10月,香港警方聯同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執法部門,偵破一個跨國網戀詐騙集團,於三地共拘捕9男43女,而這群騙徒最少涉及147宗案件,涉款逾1.1億港元,涉及香港的受害人有101宗,總騙金5,460萬港元,當中相信包括今年5月揭露的「公屋婦網戀被騙2,640萬」一案。[1]

原以為「公屋戀騙案」是香港歷來損失最高的網戀騙案 ——一名居於沙田某公共屋邨的56歲女子,於18個月內為「愛情」付出二千多萬港元[2],但9月初「億八網戀」騙案又刷新了記錄[3],令人既驚訝又疑惑人心的脆弱和騙局的普遍,但原來不只香港,近年網戀騙案在多個發達國家均不斷發生,但平均來說,香港受害人被騙得最深最傷。

 

戀騙看地球

新加坡方面,2016年錄得636宗網戀騙案,涉案總金額2,400萬新元(1.36億港元)[4],而2017年升至825宗,涉案總金額3,700萬新元(約2.1億港元),平均每騙金約25.5萬港元。[5]

美國方面,據聯邦調查局(FBI)資料,2015年美國最少12,509名網戀騙案受害人,合共被騙約2億美元(約15.7億港元),2016年升至14,546名,合共被騙2.2億美元(約17.24億港元)[6],2017年受害人數上升至15,372人,涉案金額則稍跌至2.114億美元(約16.6億港元)[7],即平均涉案額約10.8萬港元,FBI表示網戀騙案是所有網上騙局中最猖獗的一種[8]

英國方面,2016年錄得3,889宗網戀騙案,總騙金3.9千萬英鎊,約4億港元,2017年錄得3,557宗網戀騙案,總騙金4.1千萬英鎊(約4.17億港元),平均每案騙約11.7萬港元,案件數目下降了8%,但總騙金額則上升5%,平均騙金更上升了15%。

據皇家騎警所述,2016年加拿大共錄得750宗網戀騙案,涉案金額共1,700萬加元[9],約1.029億港元,而2017年降至710宗,但總騙金仍是1,700萬加元,即平均涉案騙金約14.5萬港元。[10]澳洲方面,2016及17均各錄得4,200萬澳元(約2.34億港元)的網戀騙案損失[11]

日本方面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據當地撲滅國際感情騙案協會的家庭輔導員Shinkawa Terue女士所述,網戀騙案亦有上升趨勢。「至目前為止,透過問卷調查,我們確定最少有140受害者,被騙金額由30萬円至1,500萬円不等。」但當地律師Ochiai Yoji表示,日本警方頗不願意跟進這類網戀騙案,因為很多戀騙案是在網上進行,騙徒大多不在當地,可身處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要追查這些海外騙子很麻煩[12],令破案率低,惡性循環下受害人對執法者失去信心而不報案。

在眾多地區中,香港的情況最為嚴重。以本文起首所述的新馬港三地偵破一案為例,以香港人為目標的案件佔宗數比例逾2/3,總涉案金額和單一案金額(「公屋婦網戀騙案」)亦是三地中最高,唯一被馬來西亞跑贏的是「平均涉案金額」:大馬平均每案140萬港元(共38宗),而香港平均每案54萬港元。[13]

 

從整體角度,如網戀被騙金額和受害人數的上升幅度,更能看到其惡化跡象,過去數年香港在這方面的升幅都是正數。以下是香港警方提供的資料。[14]

                                                       

 

2014

2015

2016

2017

案件宗數

29

62 (+114%)

114 (+84%)

235 (+106%)

損失金額(港元)

3030萬

3240萬 (+6.9%)

9500萬 (+193%)

1.079億 (+13.6%)

 

不幸的是,2018上半年便已錄得272宗網戀騙案,涉款總額達1.37億[15],已破了去年的數字,而2017年平均涉案金額約46萬元,2018年(上半年)升至每宗約50萬,如再加上9月初的1.8億騙案,相信今年的平均網戀涉案金額將會更高,亦即是香港連續五年,網戀騙案問題不斷惡化。而相比其他美英澳加新等國,香港的案發率雖算低(參下表),但平均騙金則位列榜首。

(此表貨幣為港元)

2017年

報案/受害人數目

15,372

3,557

1,449

710

825

235

當地人口

3.257億

6,564萬

2,413萬

3,629萬

560.7萬

734.7萬

案件/人口比例

0.0047%

0.0054%

0.0060%

0.0020%

0.0147%

0.0032%

總損失金額

16.6億

4.166億

2.34億

1.029億

2.1億

1.079億

平均涉案金額

10.8萬

11.7萬

16萬

14.5萬

25.5萬

46萬

當地平均月薪[16]

$38,050

$26,468

$33,542

$27,996

$35,681

$30,237

平均騙金 / 月薪比例

2.84倍

4.42倍

4.8倍

5.18倍

7.15倍

15.21倍

 

 

香港受害人「覺醒力」最弱

按上表,在「案件/人口比例」一項裡(即案發率),新加坡最高 – 6,800人便有一個被騙,加拿大最低,香港第二低,30,000多人才一個中伏。不過「平均涉案金額」卻顯示香港受害人是最肥美的獵物,而「騙金 / 月薪比例」更反映出香港受害人的「覺醒力」十分弱。

「覺醒力」是事主醒悟自身陷於騙局的能力。如當事人被騙少少便已醒覺報案,其覺醒力便較高,相反,被騙至遍體鱗傷才報警則屬低。由於以上六個地方的生活指數及平均入息有差別,為更準確顯示被騙金額對事主的威力,本文以平均騙金再除以當地平均月薪的倍數來顯示。

整體來看,美國網戀受害人覺醒力最高,只要被騙了兩、三個月的工資便醒覺(去報案);英澳加三國則被騙四、五個月才報案;新加坡受害者要半年,但香港網戀受害人,平均被騙一年零三個月才覺醒,比其他五國的受害人長了一大截時間,這種不尋常實在需要找出原因。

 

網戀騙案運作

要明白香港受害人為什麼要那麼久才覺醒,便需先了解網戀騙的運作和策略。

近年香港發生的網戀騙案大多涉及馬來西亞、西方國家的案件大多牽涉尼日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內地和針對海外華僑的則大多由中國人進行。營運方面,近年仍有獨行騙徒搵食,但為了提高效率,不論是網戀或其他欺詐斂財,現在大多採取集團式經營[17],有策劃人、有演員、技術支援等各司各職。有些詐騙集團甚至設有獎勵機制、營業額龍虎榜,每月冠軍可獲得iPhone一部。[18]

而現今IT世代,不少詐騙集團都有專門的成員負責電腦技術,如黑入別人電腦盜取其個人資訊及照片、製作假電郵短訊、處理網上銀行交易等。

不論是網戀騙案或其他網騙,跨國化亦是另一趨勢。以文首所述的三地騙案為例,馬來西亞警方拘捕了兩名相信是集團主腦的尼日利亞籍男子,負責開設及操控社交平台,另一名被捕中國籍女子亦是集團骨幹成員,主要協助將行騙的英文劇本翻譯成中文,及將受害人的中文對話翻譯成英文。2016年香港警方亦曾聯同尼日利亞及馬來西亞兩地搗破一網戀詐騙集團。當時這集團都是以香港女性為主要目標,86宗騙案裡有73宗受害人為香港女性,每案平均被騙79.5萬港元。[19]

總括來說,集團化和跨國化是網騙的主要趨勢,但戀騙佈局則萬變不離其宗,主要分四階段:1) 起底、2) 結交、3) 斂財、4) 失蹤。

首先,騙徒在社交、約會或相親網站、程式、軟件收集目標的背景資料(「起底」),然後以假身份接觸對方 – 最常見是聲稱自己是駐外美軍或專業人士,如工程師、建築師等,特點是形象感覺可靠,但經常四處奔波、居無定所,但亦有騙徒曾以「長實集團高層」身份行騙,游說受害人合作投資,騙走近百萬港元[20]

 

騙徒主要根據以下要點來分析對象是否容易落手:

1) 於社交網站的狀態,是否單身,或由有伴變成單身;

2) 分析其近況,是否和伴侶、家人、同事、朋友的關係不和諧,或分手、離婚、喪偶,或工作、經濟壓力大;

3) 觀察目標相簿,從而得知她的生活習慣、朋友圈子、經濟狀況、宗教信仰、性格喜好等等來訂出騙局劇本。

 

結交過程中,騙徒會耐心聆聽受害人訴苦,然後以甜言蜜語、虛假情意向受害人展開追求,得其信任。事實上這和異端邪教、層壓式推銷組織捕捉「獵物」的戰術無甚分別。

不論古今中外,「聆聽受害人訴苦」是戀騙十分重要的一環,這是騙徒取得受害人信任和令其死心塌地的「工序」。在香港,有多少情侶或夫婦有時間聆聽對方的牢騷辛酸?客觀條件,空間不足、工時長;主觀因素,即當事人情況,如果是喪偶或離婚那無話可說,但仍舊是一對的又如何?是相敬如賓還是相對無言?一起晚飯但各自掃手機?

便是因為「聆聽」有需求,日本甚至出現了專門和人聊天的「出租大叔」[21],而據香港警方所述,網戀騙徒極精於此道,只是用來行騙。他們看準人性的需要和弱點,靠「嘘寒問暖」令事主「沉淪落去」,即使受害人家庭親友不斷提醒警告都難動搖其「信念」[22]


[1] 劉高麟、郭倩雯:〈【天價網戀】即時翻譯軟件助攻 兩非洲男破百港女防線呃五千萬〉,《香港01》,2018年10月2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251561/天價網戀-即時翻譯軟件助攻-兩非洲男破百港女防線呃五千萬(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 OL專業人士佔半〉,《東方日報》,2018年10月26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ol專業人士佔半-080440223.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2] 〈公屋富婆墮網戀陷阱  被「金融分析師」騙2640萬元〉,《東方日報》,2018年5月30日,網站: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530/bkn-20180530183519901-0530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3] 〈女子網上交友被騙一億八千萬元〉,now新聞,2018年9月6日,網站: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1928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4]Tan Tam Mei, “Internet love scams up 65%, overall crime rate down 2.6% last year: Police,” The Straits Times, February 10, 2017,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internet-love-scams-up-65-overall-crime-rate-down-26-last-year-police.

[5] Zaihan Mohamed Yusof, “Online love scam victims lost record $37m in 2017,” The Straits Times, February 4, 2018,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courts-crime/online-love-scam-victims-lost-record-37m-last-year.

[6] Kellie Ell, “FBI says Internet romance scams on the rise.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USA Today, July 20, 2017,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money/2017/07/20/fbi-says-internet-romance-scams-rise/485311001/.

[7] “2017 Internet Crime Report,” FBI, accessed November 22, 2018, https://pdf.ic3.gov/2017_ic3report.pdf.

[8] Simon Edmunds, “US Victims Lost $219m To Romance Scams Last Year,” Globaldatinginsights.com, June 27, 2017, https://globaldatinginsights.com/2017/06/27/us-victims-lost-219m-to-romance-scams-last-year/.

[9] Josh Elliott, “Valentine's fraud: Canadians lose $17M to online love scams,” CTVNews.ca, February 14, 2017, https://www.ctvnews.ca/canada/valentine-s-fraud-canadians-lose-17m-to-online-love-scams-1.3285007.

[10] “Beware the ‘Romance Scam,’ caution RCMP,” The Telegram, February 14, 2018, https://www.thetelegram.com/news/beware-the-romance-scam-caution-rcmp-186032/.

[11] Australian Competition & Consumer Commission, “Targeting scams: Report of the ACCC on scams activity 2017,” Australian Competition & Consumer Commission, May 2018, https://www.accc.gov.au/system/files/F1240_Targeting%20scams%20report.PDF.

[12] Kuchikomi, “More Japanese women falling for ‘international romance frauds’,” JAPANTODAY, August 10, 2018 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features/kuchikomi/more-japanese-women-falling-for-international-romance-frauds.

[13] 劉高麟、郭倩雯:〈【天價網戀】即時翻譯軟件助攻 兩非洲男破百港女防線呃五千萬〉,《香港01》,2018年10月2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251561/天價網戀-即時翻譯軟件助攻-兩非洲男破百港女防線呃五千萬(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14] 香港警務處:〈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防範及打擊受關注騙案的措施〉,2018年3月6日,網站:https://www.legco.gov.hk/yr17-18/chinese/panels/se/papers/se20180306cb2-949-3-c.pdf(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15] 〈首半年騙案激增涉$7億,網上情緣、求職、投資3大陷阱〉,《晴報》,2018年7月26日,網站:https://www.etnet.com.hk/mobile/tc/lifestyle/internationalaffairs/news/5496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16] “Average income around the world,” WorldData.info, accessed November 23, 2018, https://www.worlddata.info/average-income.php.

[17] 鄧栢良、鄭秋玲:〈【騙布全球】圖解電騙情騙基地散歐亞非洲 港女毒男一年被呃3億〉,《香港01》,2017年1月7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62013/騙布全球-圖解電騙情騙基地散歐亞非洲-港女毒男一年被騙3億(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18] 〈網路交友詐騙大起底:請模特拍照片拍視頻 聊天騙錢有劇本〉,《央視網》,2018年5月18日,網站:http://m.news.cctv.com/2018/05/18/ARTIlav6WrkwvgJkXld7VmbA180518.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19] 〈警破跨國詐騙集團 受害者普遍高學歷 網戀「歐美專才」 73港女遭騙5800萬〉,《明報》,2016年12月17日,網站:https://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1217/s00001/148191231034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20] 〈網戀騙徒冒長實高層騙百萬 事主公開經歷盼警世 同類欺詐4年飈5倍〉,《明報》,2017年11月13日,網站:https://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1113/s00001/151050932718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21] 〈日本出租大叔服務 每小時65港元 聊天探病無問題〉,《立場報道》,2015年5月24日,網站:https://thestandnews.com/personal/日本出租大叔服務-每小時-65-港元-聊天探病無問題/(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22] 魯嘉裕:〈【網戀騙局】「王子」呃女劇本曝光 失2600萬公屋女為情虧空公款〉,《香港01》,2018年8月13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221453/網戀騙局-王子-呃女劇本曝光-失2600萬公屋女為情虧空公款(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22日)。  

香港 – 戀騙勝地? (中)

陸君樂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上次在本系列的首篇文章裡,跟大家探討過各地網騙案的狀況,當我們比較各地網騙數字時,發現香港人不但是騙徒眼中的肥美臘物,而且受害人的覺醒能力較低,要用較多的時間,才驚覺自己受騙。今次,則會跟大家探討騙徒斂財的手法,以及試著探討一下甚麼類型的人士較易受騙。

 

斂財手法和理由

雖然網戀騙徒大多迴避真人露面,但仍有在騙徒會打電話或發視頻給目標。當然,騙徒講電話定會用變聲器或程式,視頻亦是另找人拍,重點是甜言靚聲、俊男美女。[1]但亦有個案騙徒會真的和目標現實相處,甚至透過拍拖、同居、性行為等手段來消除疑慮、建立信任、強化關係,[2]之後騙徒便以不同藉口向事主索錢,例如[3]

1) 聲稱有經濟困難,如生意受阻、發生意外、家人重病、打官司等等,要求受害人匯款到指定户口;

2) 表示願意來港與受害人見面,但被地方官員或海關扣查,需要受害人匯款到指定賬戶以行賄當地官員;

3) 聲稱郵寄貴重物品給受害人,但需要受害人支付關稅、繳交罰款或行政費用等;

4) 騙徒在網上和事主「交往」時,要求對方「裸聊」或於電腦webcam前作性感打扮,甚至作出性感行為,然後錄影、截圖來威脅勒索事主;

5) 誘騙事主出外會面,聲稱電話無電,向事主借用智能手機,然後逃去無蹤;

6) 誘騙事主出外會面,聲稱當日就是自己生日,欺哄事主買貴重物品給自己,然後失蹤;[4]

7) 騙徒與事主出外會面時,聲稱要「保證金」確保自身安全,例如向事主要求購買網上遊戲點數卡,索取卡上的序號及密碼作保證,而騙徒取得那些序號及密碼後,自然失蹤了;

8) 騙徒向目標銷售「貨品」,例如聲稱自己老家種的茶葉,今年大豐收,質量亦不錯,如未能清貨便很浪費、又或聲稱有些很有升值潛力的家傳古董或字畫,但願意以「親友價」轉讓給親朋摯愛。

近年的網戀騙案大多數選擇1、2、3點作為斂財藉口,因為可長索長有。第4點大多數是事主發現騙徒真面目或目的時才動用的招數。5、6點因為需要真人現身,效益低風險高,現在已較少出現(但不等於沒有)。第7項理由其實頗牽強,說出來事主容易懷疑,但並非沒有發生。第8項在國內較多見,香港和外國較少案例。

無論如何,結局都是「情人」的財困滿足了便失蹤,受害者到那時才醒覺和報案。

 

什麼人被網戀騙財?

英國方面受害人男女比例為37:63。[5]當中43%受害者表示心理或財政上受到嚴重打擊,18%表示事後需要接受醫護治療或陷於破產風險。

美國的網戀騙案受害人主要是50至60歲女士,背景通常是單身、退休、喪偶、離婚、獨居或婚姻不美滿,例如經歷家暴或經濟壓力沉重,但據聯邦調查局探員Scott Augenbaum表示,在他派駐的田納西州,受害人除了以上背景,還有一項特徵,便是虔誠和投入的信徒(天主教或基督教)。[6]不少騙徒便是看準這點進攻,例如說自己在海外宣教或做義工,或經常說「為你祈禱」、「我們一起禱告」之類的說話,從而騙取目標的信任。

這位探員續道:「除了金錢損失,網戀受害人的心理創傷亦不容忽視,因為她們是真心相信遇到了真命天子、找到另一人和她沐浴愛河,但最後她們發現對方原來是西非一個網騙罪犯,是十分十分瘀爆的。」[7]

新加坡的戀騙受害人大多數是30至59歲的女性[8] ,而香港的受害人亦超過九成是女性,當中31至50歲的受害人佔六成、[9] 學歷較高。[10] 在剛搗破的三地網上情緣行騙集團案中,女性受害人比例更高達99%(香港),當中白領及專業人士佔總數一半,三成從事其他職業,兩成無業;年齡方面,21至30歲佔16%,31至50歲佔近六成,51至60歲佔兩成,年逾60歲的受害人佔5%。[11]雖然這只是單一個案,但性別比例和年齡比例均和大數據差不多,可見本港31至50歲的女性最容易成為網戀騙徒的目標。

但同為華人社會的中國大陸和台灣,網戀騙案則不入詐欺案十大排名榜。[12]

內地近年較熱門的網騙手法是「假冒公檢法詐騙」、「冒充熟人詐騙」、「偽網上交易平台」等等,和男女關係最接近的的網騙是「引誘裸聊敲詐勒索」。[13]台灣方面,近三年最猖獗的是「假網路拍賣(購物)」,而和男女情慾較接近的詐欺罪案則是「色情應召詐財」。[14]

當然,很難相信中國14億人口「市場」沒有網戀騙案,而且更有很多「騎呢」個案,如女婿騙外母、閨蜜騙摯友等等,而內地執法部門亦分析了那類人士較易成為戀騙受害人:1) 30至45歲的未婚人士、2) 離婚人士、3) 獨居老人。但性別並非明顯因素。另一方面,有三種身份是騙徒較多使用:1) 公務員、軍人、警察、2) 企業老板、公司高層、工程師等精英階層、3) 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商人等等。[15]雖說內地民情和香港頗不同,但亦有其參考作用。

不過在宗數和總涉案金額方面,內地同類案件則遠不如西方國家及新港兩地。例如廣州市檢察機關2015年至2016年間共辦理網絡婚戀詐騙案64宗,涉案金額660餘萬人民幣(約772萬港元),[16] 而廣州市人口約1,450萬人,[17] 即案發率只有0.00044%,22萬餘人才有一人被網戀詐騙(香港是三萬多人便有一案),遠低於其他英美澳加新港等地。

箇中原因可能是內地經常發生假貨、騙財等事件,再加上富起來都是近10年的事,故內地同胞對任何和錢財有關之事都十分敏感,「動之以情」的網戀騙局效益不如其他騙術,反過來,「靠嚇」(如假冒公安或銀行或勒索)和「利誘」(如投資獲利詐騙)兩式則在國內最為盛行。

但有一點是共通的,便是各地警方均表示,戀騙受害人的報案人數只是冰山一角,估計只有現實中的5%。[18] 不願報案的原因包括:

1) 受害人覺得損失不大,怕麻煩;

2) 事主認為報警既捉不到騙徒,亦無法取回遭騙去的錢,認為報警是沒用的;

3) 事主怕報警後事件會張揚,被人覺得自己蠢,怕丟臉;

4) 心裡有鬼,例如自己背著伴侶玩網戀但被騙財,怕親友知道醜事;

5) 受害人在被騙之餘更被要脅勒索,如用裸照或被人捉「黃腳雞」(仙人跳);

6) 堅持不信自己受騙,故不報案,怕面對真相……[19]

 

真人戀騙愈來愈少

至於電影和劇集裡「感情騙子」,那些面對面行騙,如港產片《溝女不離三兄弟》中蔣家旻騙陳奐仁(還有鄭子誠)的情節已愈來愈少,極其量是一些「半網戀騙案」,如前文提及的見面搶電話、聲稱當日是生日的手法,今年年中香港便逮捕了一名「日日是生日」的男騙徒。

這種騙局的套路是:騙徒在網上結識目標,談得興起順勢邀其外出,見面時溫柔體貼又送小禮物,接著男生稱當天是其生日,希望事主送生日禮物作回禮。事主認為男方既已送見面禮,自己不可太小家子氣,二來亦希望藉此繼續發展感情,便奉獻上iPhone X、名貴西裝等價值不菲的禮物。當然,騙徒目標是獎金而非獎品,當事主結賬後,男方便拿走收據以便稍後退回現金,最後當然是失蹤收場。[20]

但相比專門放長線釣大魚的網戀騙局,這類「半網戀騙案」的斂財程度便屬小兒科。

1) 「日日是生日」或見面搶電話大多是一次性詐騙,但全網戀騙局,其放長線地步可以是騙徒和受害人「關係」維繫數年。9月初揭發的「億八戀騙」便是如此,而在「交往期間」不只一次向目標要錢,事主變成騙徒或騙團的長期飯票;

2) 全網戀騙平均涉案金額小則數萬,大則近億,「日日是生日」的名貴禮物極其量是一、二萬元;

3) 大部份全網戀騙案裡,騙徒事主雙方在整個「交往」過程中完全不會見面,[21] 即使受害人一方要求視像對話,騙徒定必諸多藉口推搪,又或只發照片給事主,又或稱身處之地數據不暢順、工作中不可開視頻、地點敏感(特別是謊稱自己是駐外美軍的騙徒),從而減少被拍照留底、穿崩、引致失手被捕的風險。如果騙徒願意用視頻會面,便很大機會是集團式運作,平常文字、甚至電話對話由成員甲負責,到視頻時便由相貌娟好的成員乙負責了。[22]

 

剖析網戀騙局崛起

網戀和其他電訊騙局近10年發展迅速,技術因素是主要原因,例如互聯網、電郵、網上銀行、社交網站、短訊程式等資訊科技工具普及化,促使這騙術在以下數方面升格至另一層次:

1) 跨境操作,突破地域限制;

2) 被捕風險降低:警方調查難度增、騙徒露面機會減;

3) 運作成本降低:一部電腦一部手機便可不斷造假,長途電話亦便宜多了;

4) 提高產能:騙徒可同一時間對多個目標發展關係進行詐騙;

5) 突破性別限制:男騙男女騙女容易得多;[23]

6) 身份隱瞞度高:騙徒和受害人關係親密但仍可行騙,曾有個案女婿扮網上情人騙岳母、[24] 閨蜜扮高富帥騙同性好友等等。[25]

 

除了以上因素促使騙徒選擇互聯網作為詐騙工具和渠道,環境因素更十分重要。

香港網戀騙局數量飆升,有人認為是因為男女比例失衡,加上近10多年女性的收入和學歷均提升不少,騙徒看中這點便向目標群進攻。事實上,美英澳加等國的男女比例均很接近1:1,而當地的網戀騙案殺傷力亦算接近(「騙金/月薪比例」),而香港的比例是47.3%男:52.7%女,而網戀騙案的殺傷力亦最高,所以粗略分析下,這因果關係看似合理。[26]

不過新加坡的男女比例亦接近1:1,男性甚至比女性多出一點點,其案發率則是六個地區當中最高、騙金殺傷力第二高,這顯示出網戀騙案增加,男女比例失衡極其量只是促進因素,而非唯一原因。

至於目標不論富有與否,特別是近10年女性是否真的富起來,亦非促使騙徒揀選網戀手段的首要因素,因為在這群吸血鬼的思維裡,石頭都可「榨出血」。本港便有個案是失婚婦自己已經濟拮据,但仍四出賒借撲水幫助「陷於困境」的情郎,[27] 騙徒會如毒犯對待癮君子般,不斷威逼利誘,受害人即使偷呃拐騙仍要繼續「供養」他們。


[1] 〈網路交友詐騙大起底:請模特拍照片拍視頻 聊天騙錢有劇本〉,央視網,2018年5月18日,網站:http://m.news.cctv.com/2018/05/18/ARTIlav6WrkwvgJkXld7VmbA180518.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 〈嚴防被騙!檢察官揭秘婚戀網站上詐騙“三步曲”〉,中華網,2017年4月10日,網站:https://3g.china.com/act/news/11038989/20170410/30405426.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3] 〈網戀騙徒手法多 6大常見「藉口」引你入局〉,思考HK,2018年8月13日,網站: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8/13/28714.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4] 〈【受騙的那個 比騙徒更混帳】花錢買來的虛擬愛情〉,DIVA CHANNEL,2018年7月13日,網站:http://www.etnet.com.hk/www/tc/diva/beauty/singlehappy/3676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5] “Victims lost £41 million to romance fraud in 2017,” Action Fraud, last modified Feb 13, 2018, https://www.actionfraud.police.uk/news/victims-lost-41-million-to-romance-fraud-in-2017.

[6] “Romance Fraud Scams: Five Key Indicators and Strategies for Uncovering Victims,” VERAFIN, last modified July 9, 2017, https://verafin.com/2017/07/romance-fraud-scams/.

[7] 同上。

[8]〈新加坡女人太好騙!一女子匯1150萬到中國後發現被騙〉,南洋視界,2016年11月12日,網站:http://news.nanyangpost.com/2016/11/1150.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9] 〈墮網上情緣案女性佔九成 警方指騙徒識捉心理採「先氹後嚇」〉,《頭條日報》,2018年8月14日,網站: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290567/(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0] 香港警務處:〈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 防範及打擊受關注騙案的措施〉,立法會,2018年3月6日,網站:https://www.legco.gov.hk/yr17-18/chinese/panels/se/papers/se20180306cb2-949-3-c.pdf(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警破跨國詐騙集團 受害者普遍高學歷 網戀「歐美專才」 73港女遭騙5800萬〉,《明報》,2016年12月17日,網站:https://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1217/s00001/148191231034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1] 〈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 OL專業人士佔半〉,《東方日報》,2018年10月26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ol專業人士佔半-080440223.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2] 在中國內地,公安部通常會把「網戀騙案」稱為或歸類為「網上交友詐騙」。

[13] 光明網:〈公安部公佈十大新型詐騙手段 360手機衛士顯示金融理財損失最大〉,千龍網,2017年8月17日,網站:http://tech.qianlong.com/2017/0817/1950687.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大陸2016常見騙局大匯總 你會不會上當?〉,《大紀元》,2016年12月27日,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2/27/n8635270.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4] 警政署統計室:《警政統計通報》,104年第39週(2015年9月30日),網站: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77026&ctNode=12594&mp=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警政署統計室:《警政統計通報》,106年第6週(2017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2940&ctNode=12594&mp=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5] 〈警惕!情場騙子經常用這幾招〉,《檢察日報》,2016年11月15日,網站:http://www.chinanews.com/m/sh/2016/11-15/8063310.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6] 同上。

[17] “Guangzhou,” WIKIPEDIA,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4, 20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angzhou.

[18] Kellie Ell, “FBI says Internet romance scams on the rise.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USA Today, July 20, 2017,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money/2017/07/20/fbi-says-internet-romance-scams-rise/485311001/.

[19] 〈警方為防詐騙案出新招 反詐騙中心成功阻97騙案〉,《香港商報》,2018年8月13日,網站:http://www.hkcd.com/content/2018-08/13/content_1099034.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有銀髮族甘心受騙 「呃錢唔緊要,最緊要畀溫暖我!」〉,《大公報》,2018年9月7日,網站: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8/0907/213658.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0] 同註4。

[21] 〈加人最易誤墮10大騙局〉,《加拿大商報》,網站:http://www.todaycommercialnews.com/canada/26510(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2] 〈網戀受害人加入騙徒「家庭」 兩年煮飯、打機、做家務樂而忘返〉,《香港01》,2018年8月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大國小事/217557/網戀受害人加入騙徒-家庭-兩年煮飯-打機-做家務樂而忘返(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見註1。

[23] 〈網戀8年才知男友是女的 化身3人騙走300多萬元〉,《台灣蘋果日報》,2018年9月11日,網站: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11/1428067(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網戀被騙】法國設計師原來係內地女 37歲港女被騙80萬〉,《蘋果日報》,2018年6月15日,網站:https://hk.news.appledaily.com/breaking/realtime/article/20180615/58321199(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4] 〈中國已婚大媽網戀遭詐263萬 對方竟是自己「女婿」〉,《自由時報》,2017年5月9日,網站:http://m.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061952(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5]〈女網戀3年被騙140萬 報警才知「高富帥」男友是閨蜜!〉,《ETtoday新聞雲》,網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17/1151910.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6]  美國3.3億人49.4%男:50.6%女、英國6,606萬人49.2%男:50.8%女、澳洲2,413萬人49.8%男:50.2%女、加拿大3718萬人49.6%男:50.4%女、新加坡598萬人50.4%男:49.6%女、中國14億人/51.9%男:48.1%女、台灣2,361.5萬人 / 49.9%男:50.1%女、日1.26億人/48.7%男:51.3%女。 “World population,” countrymeters, accessed November 30, 2018, https://countrymeters.info.

[27] 郭美華、黃學潤、劉柏麟:〈受害人現身 兩遇網上情騙 60歲單親媽愛不悔〉,《蘋果日報》,2018年10月1日,網址: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1/20511924(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香港 – 戀騙勝地? (下)

陸君樂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網戀騙案 男女之別

十多年前,網戀騙案初冒起時,受害人男女比例接近一對一,不少「宅男」頻頻中伏,但當時騙金和案件數目遠不及現在般高和多。時至今日,大部分戀騙受害人已變成女性為主,比例6:4,甚至9:1。當然,網戀騙案仍有男受害人,而且騙他的可能都是男騙徒。[1]例如今年8月有報案 – 一名年逾七旬香港男性與自稱美軍女軍曹網友「發展」,女方以寄港給老翁的貴重行李遭扣查為由,多次要求存款指定銀行戶口,老翁損失200萬元才報警。[2]

不過男性陷入網戀或網上「社交」被騙財,由於騙徒用的可能是其他手法,如說服目標一起投資,故警方便歸類為投資詐騙而非網戀詐騙。

如今年7月香港警方搗破兩間投資公司,拘捕31人,有男有女,包括18歲女經紀。當中檢獲多份用來指導騙團成員的「劇本」,角色包括業務經理、黃金操盤員、普通女生等,透過微信、WhatsApp等程式,誘使目標發展「網戀」,再騙其簽約投資倫敦金,過程中亦少不了年輕貌美性感女經紀站在公司門口招牌的照片,被捧為「美女金融新星」來誘使目標中伏。目前這宗案件騙金損失高達2,600萬元,已知受害人最少33人,全為男性,當然那些投資全都血本無歸。[3]所以並非男性不會墮入情騙陷阱,只是歸類不同。

簡單來說,網戀騙徒如果針對男性目標,手法通常較多元化,既有心理慰藉,亦有美色吸引、,金錢利誘,但如針對女性則較單一,主要攻心為上。

香港註冊心理學家周婉芬分析:「女性更需要愛情,但男性傾向找年輕女性交往,因此年長女性較難找到合適對象。網上世界生活圈子大得多,較易找到對象,女性也較接受精神拍拖,故較易成為戀騙受害者。愛情會蒙蔽人的理性,不少聰明人也可能被騙。」

她續說:「騙徒用愛、關心,理解和表現珍惜對方等,就可取得女性信任。故此女性找伴侶時,在未與對方有共同真實生活前,切忌有金錢交往,且最好與好朋友多交流聽取意見,因第三者的判斷會更加客觀。」[4]

流落在沙漠時,一杯水比鑽石更有價值。同理,香港網戀受害人付出美國受害人5倍多的代價才覺醒,便反映出愛、關心、理解、被珍惜、聆聽、嘘寒問暖在香港十分珍貴。在美國,可能是文化或社會環境因素,受害人仍較容易感受被愛、仍有不少機會被聆聽和傾訴,故被騙一會便已覺醒過來,但香港女性就極少有被聆聽和被關心的機會,故只要跌入網戀陷阱便難以自拔,甚至不願自拔。

 

變種網戀騙局

可能近年網戀騙局發展太快太濫,目標群的警覺性日漸提升,騙徒開始把其騙局稍作改動,變成「連環計」。

據香港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所述,近期有騙徒利用社交媒體結識受害事主,建立情侶關係後,再以不同藉口要求受害人匯款。當受害人感到可疑時,另一「人」便會出現(其實有可能是同一騙徒),自稱香港警務處人員或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指受害人較早前匯出的騙款已被香港警方成功堵截,但要求受害人繳付保證金或手續費以取回騙款。現實是香港任何執法部門均不會要求市民進行任何金錢轉賬或繳交保證金。[5]

而國內亦有一些另類詐騙手法:一些交友網站因女性「主播」不足,無法立刻回覆用戶,導致「生意」欠佳。於是便找尋技術人員編寫「機器人」程序冒充女性成員,再通過預先設計的模式,自動向新註冊用戶對話、「打招呼」、「索禮物」等,誘使目標花錢。[6]

 

防騙六式

以下是綜合眾多事件、專業人士、分析而得出來的防騙要點,不只針對網戀,亦適用於防範其他騙局。

 

第一招:同自己講:「我有機會俾人呃!」

據一名前刑警所述,有五類人較容易成為騙案受害者:

1) 自信不會被騙的人;

2) 經常作美好但不現實夢想的人;

3) 優柔寡斷的人;

4) 不願學習的人;

5) 朋友圈狹小的人。[7]

可能閣下是男性,而香港的案例顯示,約95%網戀騙案受害人是女性,但仍代表任何男性都有機會跌入那5%當中(女性則不在話下)。亦不要以為自己醒過人或窮過人便沒有騙徒打自己主意,如之前所述,騙徒相信石頭可榨出血,所以有錢與否都有機會被視之為目標。醒目方面,不少網戀受害人都是或曾經是成功人士,那麼閣下比他們更精明?

此外,除非閣下脫離互聯網生活,否則難以完全脫離網騙風險,而騙徒集團採取網戀騙局只是其一方案,如他們發現閣下「適合」其他騙局,他們便會改變策略落手。

 

第二招:遇上好事問自己:「我係咪咁好彩?」

騙徒引目標入局,不論是網戀、龐氏騙局、倫敦金或其他招數,最常用打動人心的原則便是令受害人覺得自己是幸運兒。

例如:

1) 遇真命天子或同是天涯淪落人,失婚婦定必覺得自己好彩;

2) 家人重病巧遇神醫,事主定必覺得自己被保祐;

3) 遇上年輕女經紀推薦投資創業機會,失業漢定必覺得自己時來運到;

4) 碰上舊同學介紹工作,落第考生定必感激流涕……

這時候便要問自己:「我好靚仔靚女?後生?定係真係咁好彩?有個筍盤益我?」

 

第三招:「蛇咬都唔X」

這建議是老生常談,「X」包括「過數俾錢」、「提供個人資料、照片」、「參與投資計劃」等等,如果投資或參與任何活動,一定要係自己研究完一輪才出手,切勿在被人催促、軟硬兼施情況下作決定。總之就「乜都唔俾」。

記住:「愛你嘅人會俾嘢你,而非問你攞嘢」

 

第四招:分析對方有沒有以下特徵[8]

1) 結識不久後便很快建議你使用即時通訊程式,如WhatsApp、微信、Line等等,甚至電話對話,總之是盡快離開那些社交、約會、相親網站;

2) 會刻意盡快建立連繫,例如投其所好、大獻殷勤,例如「你鍾意行山?我都係啊!」又或不斷給目標看「他/她」品格良好一面的證據,例如探訪老人或做義工的照片;

3) 會問你很多私人問題;

4) 對自己的個人狀況則避而不談;

5) 行為表現和聲稱的學歷專業背景不符,例如說自己大學畢業但英文串錯字或文法錯漏百出、話自己在美國長大但弄錯東西岸的大城市;

6) 相識不久便告訴你其財困問題,高明些會引你主動開口借錢給他,低手的則會問你借,但為免惹起懷疑,開始時通常銀碼較細,有過第一次才添食;

7) 不見面或只傳照片,或見面極其量視頻對話,結識多久都不會真人會面,即使答應,最後都一定因種種原因未能赴會,如交通意外、被海關扣押(乘機問你要錢解困)等;

8) 不妨把他的照片於網上作逆向搜索,有機會發現看來像是其他人的照片而非其本人。

坦白說,一般人追求心儀對像都會做以上第1、2、3點,所以騙徒會交足戲,做足男男女女追求之間必要的浪漫行爲,但如有4便要小心,如有5、6、7便很大機會是騙徒。如閣下做了第8點,亦發現了該圖非他本人,便可立刻一刀兩斷。

 

第五招:小心Webcam

雖然大部份網戀騙徒堅持「不露面」或只傳照片的原則,但亦有部份抱「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心態,為博取目標信任、突破對象疑心、或準備使出美人/男計、或為了誘使目標跌入勒索或裸聊等陷阱,騙徒便有可能要求目標使用視頻對話。

事主可能認為此舉是突破雙方關係的一大步,故很快會答應,但騙徒絕有可能會把視頻錄下來作日後勒索之用,例如威脅發給事主的伴侶,可能直接要錢,可能是當事主提出分手時用來「維繫」關係。其實帶點親密踩界的短訊對話已有機會被騙徒截圖作將來威脅之用,但視頻或錄音的殺傷力更大。

建議:盡量不要和未見過真人的對象使用電腦Webcam對話,當然,這裡指的是私人時間,公事有時難免。平時亦最好遮掩電腦的Webcam,以防電腦被黑客或病毒程式操縱,開著了webcam錄取閣下的一舉一動都不知道。

 

第六招:和親友多交流聽取意見

因第三者的分析更加客觀,但當局者迷,所謂「無人可叫醒扮瞓嘅人」,當事人極有可能覺得親友的建議或看法是批評、不信任、忠言逆耳。這時候便是考驗親友間的關係了,如閣下發現有親友疑似陷入網戀騙局,會為了保護對方而繼續進諫?還是見事主執迷不悔,可能大家更言語不合,便任由對方沉淪,繼續自掘墳墓、飲鴆止渴?

 


[1] 〈網路交友詐騙大起底:請模特拍照片拍視頻 聊天騙錢有劇本〉,央視網,2018年5月18日,網站:http://m.news.cctv.com/2018/05/18/ARTIlav6WrkwvgJkXld7VmbA180518.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 〈今年涉「天價」網戀騙案〉,《文匯報》,2018年9月7日,網站: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9/07/HK1809070007.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3] 〈【索女倫敦金】辦公室放西瓜刀 美女金融新星網戀誘投資劇本曝光〉,《香港01》,2018年7月1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209903/索女倫敦金-辦公室放西瓜刀-美女金融新星網戀誘投資劇本曝光(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索女倫敦金】少女出動33人失千萬 商罪科搗兩公司拘18歲女經紀〉,《香港01》,2018年7月1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突發/209418/索女倫敦金-少女出動33人失千萬-商罪科搗兩公司拘18歲女經紀(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全港倫敦金美女大晒冷 (百張圖任睇)〉,圖美,2018年7月14日,網站:http://circle01.life/368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WeChat美女有古怪!倫敦金釣魚手法一覽〉,《東方日報》,2018年7月12日,網站: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12/bkn-20180712115039457-0712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4] 〈【專家之言】高學歷者易中招 慣用網失警覺〉,《文匯報》,2018年9月7日,網站: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9/07/HK1809070005.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5] 〈提防網上情緣及假冒執法部門雙重騙案〉,香港警務處,2018年12月,網站: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adcc/alert_180913_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6] 〈公安破獲交友APP網絡詐騙:以「機械人」程式冒充女性日騙十萬人〉,《香港01》,2018年1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中國/148328/公安破獲交友app網絡詐騙-以-機械人-程式冒充女性日騙十萬人(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7] 森透匡:《破謊力》(台北:今周刊出版社,2018)。

[8] “How to spot and avoid romance scams,” EQUIFAX, accessed November 30, 2018, https://www.equifax.co.uk/resources/identity_protection/how-to-spot-and-avoid-romance-scams.html.

對於網戀可否開花結果......我有話說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31/10/2018

網上情緣,常常給人的印象就是危險,「食快餐」,有性無愛,騙局。單身男女,一不小心,不能自拔,恨錯難返,悔不當初。活出希望事工巿場總監謝靜怡(Agnes)和行政總監杜奧利博士(Dr. Olli Tuominen),卻早在10年前已經透過網絡工具認識對方,最後結婚成為伴侶,他們究竟是怎樣令這段網上情緣開花結果呢?

Agnes分享時表示,2007年開始透過網上交友工具尋找LTR(Long Term Relationship,即長久伴侶)。她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作為基督徒,到了一定的年紀仍然未婚,有些人就會選擇等候,有些人則選擇放棄,學習享受單身生活。我當時想:『有可能有其他出路嗎?我可以繼續找伴侶嗎?』」她指當時在教會中連肢體也分為兩群,失去希望落寞地過團契生活,或者索性絕望地離開團契和教會,但就沒有一位像她那樣主動出擊的。

事前沒有問過牧者,也沒有得到許多肢體的關注,Agnes小心翼翼的開展她的網上情緣之旅。她說:「首先選一張精神、友善的相片,要陽光的,清楚列明自己想找一對一的長時間伴侶,當有人來和你聊天時,也讓他清楚明白來意,『非誠勿擾』(即沒有誠意就別打擾)。」

女孩子在這些交友網站上「識男仔」,難道她不害怕嗎?她說要知道對方的來意,其實並不困難。「有些人他從來不在假日,大時大節找你,但會平時找你聊天,突然出現,之後又沒有通訊往還,這些人就不太可信,多數是MBA(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但仍然結交情人),很快可以將他們刪除。」

Olli補充,這個年頭,所謂的真誠,也包括了相片。女生如過份修改自己的圖片,也是一種不真誠的表現。他說:「我試過有次認識一位在南京的女生,她在相片中看起來很美,我還特意坐飛機上南京找她,豈料甫一見面發現真人與相片相距甚遠,我望著她就走過,她還走過來問我,我說真的認不出她。」

見面之後,往往要花兩三個月時間認識對方,了解雙方的期望。每次見面,透過閒聊了解對方對婚姻,家庭,男女等等的想法,在過程中也可以排除一些性格不合,或者沒有「火花」(sparks)的人。Agnes強調要找合適的人最重要是核心信念(core values)相近,特別是宗教和一些價值觀。她說:「Olli初時未有返教會的,後來我帶了他出席葛福臨佈道會,他在當中信主。」Olli則笑說自己在歐洲長大,人人出生時都是基督徒,在文件上他也會填自己是基督徒(paper Christian),但最後到了香港才認真的決志。

問到他們是不是一拍即合,他們異口同聲說不,但他們同時有個堅持:當開始與一個人見面後,就不要接觸其他「候選人」。Agnes說:「後來我們確認與對方拍拖後,我們在一次見面中,一起刪除我們在網上的那個交友網站的戶口,一來我們已經成功找到另一半就不需要,二來這個動作代表我們肯定對方,信任對方,也是一個委身的表現。」

要成功在網上找到伴侶,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需要甚麼。Agnes說:「有些人只是怕悶,以為網上有人陪你,但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另外又有些人,他們的期望太高,因為自己又有好的學歷和工作,認為對方要有一定的程度才配得起自己,但事實上,我們選擇對象,人品,核心價值比起是否有樓和有錢更重要,不過很多人沒有想過這一點。」

他們曾否擔心,30、40歲後才找到對象,會否來得太遲嗎?Olli和Agnes均說沒有擔心過。Agnes說:「在歐洲,很多公公婆婆60歲以後還會去尋找對象,it’s never too late.(永遠不會太遲),你需要找的只有一個! 」

未能與時並進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4/09/2018

《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下稱《條例》)自1987年訂立至今已超過30年,當初訂立的目的,是保障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人,免被「不良的資訊」(如渲染色情、暴力的漫畫及報章的風月版)所影響。但因著社會文化的改變及科技迅速發展,《條例》早已未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近期發生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刺殺騎士團長》被評為第二類(即「不雅」)物品一事,確令文化界及不少社會人士對此事關注,並產生了不少迴響。

在這30年間,「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曾就檢討《條例》作過兩輪諮詢,可惜委員會只把市民的意見稍作整理,鋪陳出來就了事。2013年的諮詢只草草以「仔細研究收集到的意見,並與相關人士(包括司法機構)商討,以制訂有關工作的未來路向。」作結。[1]

因著社會文化的轉變及科技的發展,我們認為《條例》應與時並進,讓它能適切地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的心智,並避免將文學的作品列為色情或淫褻不雅物品看待,否則《條例》便本末倒置。

《條例》中第一類物品是指適合任何年齡人士閱讀和觀看;第二類已是只適合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第三類是禁書。此範圍實在太闊,達不到清晰分類的效果。而《條例》中有關「淫褻」及「不雅」的定義亦寫得不清晰,只簡單指出涉及暴力、腐化及可厭的內容,容易造成誤導和標籤效應。

現時除了香港,不少國家及地區對出版物品都有更詳細的指引去界定甚麼內容可被列為不雅、淫褻、觸犯了法例或屬限制級別,不適合未成年人士閱讀。我們試簡列英國、美國及台灣三地的法例供大家參考。

 

英國

英國設有《淫褻刊物法令》(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1959 & 1964)以防止淫褻物品的出版,或有關的物品是為了淫褻物品的製作而出版。而根據有關條例提出的起訴,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普遍,但出版人亦可能會觸犯以下法例而被起訴,如擁有極端色情[2] 、生產或分銷對兒童有害的材料(描繪犯罪行為、暴力或殘忍行為、令人厭惡或性質可怕)、拍攝、製作、分發、展示或擁有以分發兒童的不雅圖像。[3] 而英國為刑事調查員提供了相關的指引,讓他們掌握何謂不雅及淫褻資料、其嚴重程度、被禁止的影像、其他淫褻的物品。指引亦提及調查員可以如何沒收物品及拘捕事宜。[4] 

英國的皇家檢察署(The 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簡稱CPS)的守則沒有任何關於淫褻出版物的具體內容,卻列出了一些最常被起訴的情況,如內容涉及人獸交、拍攝真實的強姦、有關虐待狂的素材、用工具折磨、性虐待(在對方不同意情況下使用口塞物)、肢解或嚴重損害、涉及變態或玷污(如飲尿、排尿或向身體嘔吐,或涉及排泄或使用排泄物)或拳交。[5]

 

美國

《美國法典》第18項主題:「犯罪和刑事訴訟程序」中第71章「淫褻」(Obscenity)(1460-1470條)中列明,[6] 有意出售、郵寄、進口或運輸、廣播、生產、運輸銷售或分銷、從事銷售或轉讓淫褻物品的業務、通過有線電視或訂閱電視分發淫褻資料,或明知對方是未滿16歲,仍將淫褻物品轉移或試圖轉移給他,均會被起訴。

美國司法部在聯邦法律中為「淫褻」制定了公民指南[7] ,當中指出了美國最高法院確立了一項讓法官和陪審團使用的測試,他們以此來判斷物品是否屬於淫穢。這是一個三管齊下的測試,任何符合以下三項條件的物品,都有可能屬於淫穢:

1. 一般人,按當時成人社會的標準,物品整體來說會引發淫褻的興趣(即性愛、淫蕩、異常、不健康、有辱人格、可恥的,或有關病態的裸露、性或排泄方面的興趣);

2. 一般人,按當時成人社會的標準,物品以顯然令人反感的方式,描繪或描述性行為(即有關極端的性行為、正常或變態、真實或模擬、手淫、排泄功能、生殖器的淫穢展示,涉及施虐或受虐的性虐待);

3. 合理人士(reasonable person)認為有關的物品整體而言,缺乏嚴肅的文學、藝術、政治或科學價值。

明光社

所謂有害的準則,適用於未成年人士的,未必便適用於成年人。對未成年人士有害的內容包括,任何的溝通包含裸體、性或排泄等內容,其中:一、會引起未成年人士的性興趣,二、明顯違反成人社區對於適合未成年人士的普遍標準,三、並且對未成年人士缺乏嚴肅的文學、藝術、政治或科學價值。

另外,美國亦訂有「美國聯邦兒童色情法公民指南」,以明確禁止製作、銷售及擁有兒童色情物品。

 

台灣

《中華民國刑法》第十六章妨害風化罪類別第235條中指出,若散佈、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意圖散佈、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會被處罰,物品亦會被沒收。[8] 

而行政院新聞局亦就《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制定了《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下稱《辦法》),目的是為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而對各類出版物品加以分級。[9]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中第四章的保護措施部份說明,兒童及少年不得觀看、閱覽、收聽或使用有害其身心健康之暴力、血腥、色情、猥褻、賭博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內容或其他物品。父母或監護人等照顧者應應禁止兒童及少年為前項各款行為。除新聞紙外,出版品、錄影節目帶、遊戲軟體應由有分級管理義務之人予以分級。[10]

台灣對出版物品的分級跟香港有點相似,出版物品分為限制級及普通級。限制級就是未滿18歲之人不得閱聽,內容於《辦法》中第二章出版品之分級管理中第五條有清楚列明:

  1. 過份描述賭博、吸毒、販毒、搶劫、竊盜、綁架、殺人或其他犯罪行為。
  2. 過份描述自殺過程。
  3. 過份描述恐怖、血腥、殘暴、變態等情節且表現方式強烈。
  4. 過份以語言、文字、對白、聲音、圖畫、攝影描繪性行為、淫穢情節或裸露人體性器官。[11] 

而報章亦不可以任意妄為,有指引限制出版人不得刊載下列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內容,如過度描述(繪)強制性交、猥褻、自殺、施用毒品等行為細節之文字或圖片;或過度描述(繪)血腥、色情細節之文字或圖片。

根據該《辦法》的第三章錄影節目帶之分級管理更將錄影節目分為五級,除了限制級外,有輔導15歲級、輔導12歲級、保護級(即未滿六歲之兒童不得觀賞)及普遍級(即一般人皆可觀賞)。

 

我們的立場與聯署

以上三地對淫褻物品或限制級物品的指引,明顯比起香港的《條例》更為清晰。我們認為只簡單指出物品內容涉及暴力、腐化及可厭,並以此裁定物品為「淫褻」及「不雅」,會容易造成誤導和標籤效應,亦希望指引能與時並進,作出更清晰的界定

此外,我們亦希望在分類方面可以收窄範圍,建議參考外地年齡分類制,對書刊、影碟、電子遊戲和互聯網等物品,進行更多層次的分類,例如用「6+」、「12+」、「15+」和「18+」代表適合已達該年齡或以上的人士欣賞、使用和觀看,並列明分類原則,例如以內容涉及自毀、虐待、犯罪或不當行為、成人情節、暴力情節等作為指引,令家長在選擇物品時有所適從。當然,強化審裁認受及加強公眾教育,讓市民正確了解《條例》亦極為重要。

我們曾於8月初就改善《條例》推出了網上聯署,大家可以到明光社網站了解聯署內容,[12] 鼓勵大家一同踴躍參與。

 

[1]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 第二階段公眾諮詢〉,2013年1月14日,網站:https://www.cedb.gov.hk/ccib/chs/legco/pdf/14012013.pdf(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4日)。

 

[2] “Extreme Pornography – Legal Guidance, Sexual offences,” CPS, accessed August 28, 2018, https://www.cps.gov.uk/legal-guidance/extreme-pornography.

[3] Rebecca Broadbent, “WHAT IS AN OBSCENE PUBLICATION?,” THE STUDENT LAWYER, last modified May 27, 2014, http://thestudentlawyer.com/2014/05/27/what-is-an-obscene-publication/; https://www.cps.gov.uk/legal-guidance/indecent-images-children-iioc.

[4] Home Office, “Indecent and obscene materials: This guidance is based on the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1959 and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ct 1975,” last modified on 14 October, 2015,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

[5] “Obscene Publications – Legal Guidance, Sexual offences,” CPS, accessed August 28, 2018, https://www.cps.gov.uk/legal-guidance/obscene-publications#b02.

[6] “Obscenit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last modified October 27, 2017, https://www.justice.gov/criminal-ceos/obscenity.

[7] “Citizen’s Guide to U.S. Federal Law on Obscenit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last modified July 6, 2015, https://www.justice.gov/criminal-ceos/citizens-guide-us-federal-law-obsc....

[8] 〈中華民國刑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年6月13日,網站: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0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8日)。

[9] 〈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維基百科,2018年5月25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8日)。

[10]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兒童少年權益網,2015年12月16日,https://www.cylaw.org.tw/about/related-laws/13/194(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8日)。

[1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年8月17日,網站:https://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TPage=1&p=A&f=g&t=E1F1A1A2&SC=G&OLDK1=兒少法&k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8日)。

[12] 〈敦促政府及立法會與時並進 改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聯署〉,明光社網站,2018年8月8日,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nt/statement/敦促政府及立法會與時並進-改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聯署(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