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實幹社關.應用倫理 2019課程巡禮

陳永浩、馬迅榮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9

多少年了,教會時常被批評為「堅離地」,「中產化」,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世事!但同時在這些年間,不少基督徒參與政治、關注環保問題、推動改善住屋環境、關注長者、難民以及貧窮人等,他們付出心力,為社會有需要的人士出謀獻策,貢獻社會。作為香港這城的信徒,其實我們每一個都可以身體力行,踐行信仰。明光社將以往為期一季的課程一分為二,在5至6月,舉辦了共六堂的「社關課程2019 落地實幹論社關」,讓學員可以多了解基督教機構和信徒現時從事的社關工作。

從政非好漢?

明光社

第一堂課探討了基督徒從政的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先生(阿涂)和觀塘區區議員鄭景陽先生擔任講員。不少人覺得官場黑暗,政客要生存,必須詭詐,偏偏多年從政經驗告訴阿涂,信靠上帝才能成功。他以28歲之齡出任立法會議員,當年面對有經驗的對手仍能勝出,他深信是神的帶領。他一直堅守原則:不詭詐,不騙人;深信只要自己努力,神就會幫助。面對將來不明朗的政治環境,他仍然深信神掌管明天,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限制神的工作。

鄭先生相信香港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社會上有不同的人,應彼此尊重,如果大家具真誠信念,其實是有磨合的空間。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他感謝街坊助理和整個團隊的付出。他會祈禱,看看有甚麼是神想他去做的。要面對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他坦言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這漫長的戰役;他認為要推動社會進步,有時甚至需要付出整個人生去完成。

環保的迷思

明光社

第二堂課探討保育與發展,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及前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擔任講員。提到保育的這個概念,王博士指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理念和想法,這涉及彼此不同的價值觀。他認為,基督徒思考相關議題時,需要建立一套正確的土地神學。他慨嘆現在不少地區為了得到土地而填海,因為土地代表財富、力量和控制權,而人在使用土地時,卻不願意遵守規則。但他指出,在舊約時期,在神給以色列人土地前,是先要他們學習遵守一些規則,例如安息年的設立,正正是要讓土地有機會休息。他說,土地是神的恩典,是神創造的一部份,也是我們的兄弟,人需要尊重土地才能獲得食物。他強調對土地有正確的觀念是重要的。

與基層長者同行

明光社

第三堂課探討關顧基層長者,由城市睦福差傳學院院長鄺玉婷博士,及城市睦福團契同工文國輝先生擔任講員。鄺博士提到,有研究顯示本港約有10%的長者出現抑鬱癥狀。她指香港的長者因面對獨居、患病,會感到孤單,甚至抑鬱,這會引發他們自殺。她分享到,機構會協助長者建立人際關係網絡,例如讓弟兄姊妹到長者家裡,跟他們吃團年飯。曾經有位伯伯哭著對探訪的義工說:「老伴走之後,未試過開枱食飯,有你們來,這間屋多了很多人氣。」而除了在身心靈社四方面關顧長者外,他們亦重視讓長者為群體貢獻才幹。

明光社

文先生則提到,長者有「被聆聽」的需要,他曾在教會舉辦一些社區聆聽訓練時,期間有位姊妹分享到,在教會認識一位長者,每週崇拜都會見到他,但當她試著聆聽他的故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長者常常到公園坐,沒有別的活動了。文先生指,透過聆聽,我們才能了解長者的生活和在公共方面的需要。

當住屋愈來愈不公義

明光社

第四堂課探討了基督徒服侍有住屋需要人士的工作,由社區房行動者Edmond Wong和「光房、光屋」,「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先生擔任講員。Edmond在2009年開始買入舊樓單位,將它們改建為劏房出租。裝修時,他會將走廊設計得比一般的劏房走廊闊(一般劏房走廊只有28吋,他的卻有36吋),每個單位都有窗戶,令租客生活得舒適點。他會將單位租給有需要的人,如一些婦女,而租金方面,他大致上只會收租客約25%的收入,亦設有綜援住戶價。在服侍的過程中,他試過遇到不少問題,例如有租客將他的地方弄得一團糟,但他仍堅持懷著憐憫的心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余先生本來是國際大機構的總裁,他在2010年成立社企「要有光」,除了想為有需要的人士解決住屋問題,他亦很想幫助租客在租用房屋期間,發掘到自己的潛能。「光房」這個概念是他建立的,所謂「光房」就是有些業主願意在一段時間內將自己的物業拿出來,以促進別人的發展,他管理的「光房」的租客主要是經由社工推薦的單親婦孺。而租客在居住期間,則要訂下個人發展目標。他指有的租客入住「光房」後,由失業變為就業,有的則完成職業培訓。

服侍難民路

明光社

第五堂課探討服侍在港難民的工作,由基督教勵行會總幹事張洪秀美太平紳士和該會同工Jeffrey Andrews(Jeff)擔任講員。張太表示現時香港約有7,000多人已經過審批或在等待審批是否具備難民資格,而獲確認為有難民身份的約有250人。Jeff則指出在港的難民,有的是來自也門、伊朗等地。

張太指在港的難民雖然身處在一個安全的地區,但由於他們沒有生命危險,故很難找到第三個國家收容他們。由於沒有居港權,他們不能在港工作,小朋友唸書也只可唸到中學,這令他們的生活只能倚靠救濟度日,他們不少更患上精神病。該會的工作著重幫助難民改善生活,張太表示透過申請及獲入境事務處批准,有的難民可以在港工作。Jeff欣喜地分享到,有難民在酒店工作,因良好的工作表現而獲得年度傑出員工獎,反映難民也可以貢獻本地社區。

富家客不絕、貧無親友訪?

明光社

第六堂課探討與貧窮人同行這個課題,由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擔任講員。香港是個繁華璀璨的都市,但2016年的堅尼系數(反映社會貧富差距情況的指數)達0.539,根據聯合國的指引,這個指數已屬高等級。梁牧師指機構會與各區教會合作,服侍有需要的家庭。而機構不只是透過從上而下、慈惠的方式幫助他們,而是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尊嚴,讓他們自力更生。他提到很希望教會能做到持續地與人同行,關心人的生命。他分享到一個感人的例子,一位受助人是持雙程證來港的單親媽媽,她患上肝癌,需要10多萬元的手術費,幾間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籌集這筆費用,可是接受治療後,她的病再度復發。這位媽媽沒有埋怨,更對九歲的女兒說,自己有天會離開她,但天父會守護她,而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會繼續關心她,結果這位姊妹離世,她的女兒進了兒童院,教會的弟兄姊妹每星期也會到那裡接她,帶她參加教會的活動。

應用倫理課程

除了上述以「實幹社關」為導向的課程,踏入下半年,明光社將會舉辦另一個以「應用倫理」為導向的課程。很多時,我們以為「倫理」都是些與日常生活脫節,只是學者在象牙塔、牛角尖中鑽研的東西,但事實上,不論是生(生命之謎與智慧設計)、死(安樂死與自殺問題)、愛(互聯網、社交媒體與人工智能中的愛)、性(性別認同與變性人)、權(公民抗命與順服掌權)與慾(投資、投機與利慾)等等課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用倫理」課程會在這六個面向中,邀請不同的專家與學者,與學員一同討論,如何在生、死、愛、性、權、慾中找到準繩,在暴風中展現笑顏。課程將於10月開始,報名詳情,請留意研究中心公佈。

相關文章

無國界的僕人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02/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有兩個意念頻頻出現:逍遙和無國界。提早七年退休的歲月,時間過得很快,至今已經九年多,雖然現在已經年屆真正的退休年齡了,也不想令這些時間變成人稱的「垃圾時間」。但是我不勉強必須要做甚麼,去哪裡,要做多久……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有時候會因為情況有點困擾,但爭取不來,就罷了。想要的,是逍遙吧!

回港四個月,首先處理身體健康問題,經過多項目的覆診後,知道大概情況穩定,衰退難免,新病症是睡眠窒息症,它對走動和工作無大礙,於是繼續考慮及等候決定以甚麼方式生活,是宣教還是退隱。按向來有的歐洲華人宣教異象,尤其對法國的「偏心」,又有一兩個法國華人教會的邀請,但又沒有把握申請居留,於是按個別教會的提議,先取得BNO visa落腳英國,其後再申請去法國服侍。於是回港後第二個月就打算賣房子,準備移民英國。經過兩個月的禱告等候,終於找到買家,開始執拾家當及交樓的工作,並於10月初出發去英國。

按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我是既可在英國逗留和事奉,也可在歐陸地區服侍華人,並且可以抽一些時間回香港,除了要考慮體力能否應付外,我發現竟可以變成沒有國界限制的事奉,真的是作天國的僕人(太二十五)。殘留的軀殼,不配獻主,但也不想鏽壞,雖是碎渣兒,也不要浪費(可七24-30)。青春健康活力已逝,主既沒有吹滅將殘的燈火,就以逍遙自在方式享受當下的事奉和生活。這是我最近體會到的一種「死不如生」的生命意義。生命是主給我們的禮物,但若主接我回去,也是一份禮物。因為主看是好的,就會給我。賣房子及執拾東西期間,體會上帝給我那麼多恩典,既滿懷感恩,但也不能留戀,拍下照片後,就放手,走人生路,要學捨下,才能走得好。沒有國界,沒有包袱,這也是逍遙呀!

社區花園──梗有一間喺左近!?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9/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我和家人有一位朋友把整個後園改建為農田,當中除了種植各種蔬菜瓜果和香草外,還築了一個小魚池,養了幾尾魚。農產品可以給魚兒提供食物,養魚的水可以灌溉農田;魚泥(Fish Sludge)可以作肥田料。每天除了享受耕種和收成樂趣之餘,還可觀賞田園風光和享池魚之樂;拼湊成一幅「業餘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居住的大廈單位面積不大,但亦有養幾條小魚和有「外置花槽」可以種植盆栽。每次換魚缸水的時候,媽媽總會把魚缸污水去灌溉盆栽植物,這是一幅「童年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年幼時有機會跟著媽媽去元朗探朋友,村民都有自己的魚塘。魚塘裡有「直落式」廁所,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魚兒來等待覓食機會。印象中魚塘旁邊還有種植甚麼浮萍和瓜菜之類,還有蠔田之類等等。這是一幅「古老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據悉,採用綜合水產養殖(Integrated Aquaculture-Agriculture,IAA)策略,不僅能以持續的方式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它還有助降低魚或菜本身的脆弱性,以及提高面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1] 亦有研究顯示水產食品和蔬菜的特定組合,可以同時提高營養和經濟生產力,例如把魚和蝦與蔬菜、水果和大米結合的IAA系統,能生產最高的能量、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2]

綜合水產養殖潛藏著減低排放溫室氣體的機會, 因它使用有限的飼料和營養以及最少的電力消耗。這意味著IAA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微不足道。此外,在畜牧魚類IAA系統中,如:雞等等牲畜的糞便被轉化為魚類的營養素;亦避免了因為要分解牲畜的糞便而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同時,IAA會減少對肥料和動物飼料的需求,間接減低生產相關肥料飼料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都是IAA對減緩溫室效應的貢獻。[3]

誠然,不是人人都會有自己的農田去發揮各種版本魚菜共生的「夢想」,但也可以參與鄰近的社區花園計劃(Community Garden Program)。以德州首府奧斯汀為例,就有這樣一個社區花園計劃,目的是幫助團體建設新的花園,並通過施贈、義工協助和提供責任保險等以支援社區花園的發展。社區花園是長期的管理項目,讓人聚集在一起照顧耕地。它們包括具有獨立地塊的花園、食物森林、社區果園、教學花園和公共料理的花園。[4]

在奧斯汀就有一個社區花園聯盟,把大約50個不同參與形式的社區花園結連起來;有興趣耕種的人士可以在社區花園裡當義工(土產可以與義工們分享,也可以捐贈給奧斯汀的飢餓救濟組織)[5]、於春季或秋季租地耕作 (按花圃尺寸計算,由15至30美元不等)。[6] 聯盟裡當然也少不了專為50歲以上人士而設的社區花園。[7] 此外,也有學校設立社區花園作校內教學用途和課餘活動。[8] 可謂梗有一間社區花園喺左近!

在德州很多城市都有社區花園的設立,這也讓我們想到在香港時所居住的大廈,管理處在平台花園開設了幾塊田,有興趣種植的業戶可以申請,中籤者可以免費耕種一季(三個月),管理處會免費提供種子,並安排花王在每季開始耕作時教授種植技巧。我們也嘗試過種菜心,每次陪小女兒到平台花園踏單車時就順便淋淋水,或帶備洗米後的水來替菜心施肥。不知道這可否算作「石屎森林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有研究顯示,有參與種植活動的150位41歲以上的人士,比150位沒有參與種植活動的同齡人士來說,每天多吃大約2克纖維(纖維攝入量增加 了7%),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更大程度地減少,並且每天多做大約6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每週約 40 分鐘)。這都是有助健康,例如降低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9] 此外,有研究顯示,種植活動有助減輕焦慮、抑鬱和壓力,增強自尊心和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整體有助精神健康。[10]

種植的確是一種非常治癒的活動。在執筆期間,我們想到如果香港的各大私營或公共屋苑和學校等都按能力在部份空間增建社區花園,鼓勵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大眾能按個人時間或興趣作出不同規模的種植活動,對個人健康、陶冶性情、紓緩情緒等有積極作用,也可增加優質和高營養的糧食來源,以減輕持續高企的糧食價格通漲,此外更可以讓人們學體會珍惜食物之重要性。

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全球農產品價格在飛漲。然而,真正的成本分配並不均勻,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受到的打擊最大,受害最深。隨著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給全球糧食系統機制帶來壓力,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須加緊保護全球1.93億無糧食保障的人口(food in-secure people)。氣候變化威脅著整個糧食生產。農產品的生產和交易規模很大,但生產只集中在關鍵地區。生長季節關鍵時期的極端天氣會造成深遠的破壞,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沒有看到過如此程度的危機。氣候變化威脅著全球糧食生產,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受到的打擊最大。[11]

德州南部今年7月初就提早經歷颶風貝羅(Hurricane Beryl)的吹襲, 一般迅速增強大型颶風要到夏季尾和初秋時才會形成,此時熱帶大西洋的水溫達到頂峰,颶風活動也達到頂峰。可是,今年的美國國慶日很多人就急忙為颶風威脅作準備。貝羅獲得了多個令人震驚的最高級稱號──這是大西洋颶風季節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颶風,也是最早在形成時迅速增強的風暴;且它在不到兩天內從一個相對弱的熱帶低氣壓發展成為一個大型颶風,使加勒比海沿岸國家的居民爭先恐後地撤離或尋找合適的避難所。科學家說,氣候變化對貝羅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和明顯的作用。一年多來,熱帶大西洋的水溫一直處於破紀錄的範圍,這意味著有很多額外的熱量可用於助長風暴。這是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正在推動海洋溫度愈來愈高,而夏季初異常炎熱的海水使危險的風暴更有可能繼續出現。2024 年將會是有史以來預報颶風最多的一年,原因來自那破紀錄的海洋溫度。[12]

我們一班喜愛在後園耕作的業餘農夫眼看收獲土產一年艱難過一年,深深體會氣候的確在變化──風暴大旱不規則、春耕秋作不定時,春雨秋雨不效力……

8月下旬黃昏時份,我們去了一趟遠足(也是第一次在盛夏時到那裡遊玩)。結果這次舊地重遊給我們嚇了一跳,以往的游水池(水深可供跳水)、小瀑布、溪澗、游泳人士和水洩不通的車輛都完全不見蹤影,眼前只見極其乾涸的溪床!我們一家包括小狗在內,惟有拿著準備給小狗游泳的救生衣失望地離開。心裡疑惑究竟要多酷熱、要多大旱才可以把池水溪水「燒」乾?大自然和人類還可熬過多少個如火燒般的漫長夏日?


遊戲的爭議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9/08/2024

8月20日,一個由中國大陸遊戲公司花了6年時間製作的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面世。遊戲發佈當天便成為了電玩遊戲平台Steam史上第二熱門的遊戲,銷售超過450萬份,並吸引超過210萬玩家同時在線。《悟空》被視為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3A(一般指高製作費用、高體量、高質量的單機遊戲),相信很多電玩玩家都預料不到中國大陸能夠出產到如此高品質並且揚名海外的遊戲吧。筆者在觀看遊戲直播後,的確感覺到遊戲各方面的設計都是高水準的,如故事的引人入勝,畫面的品質等等。

而事實上,《悟空》的確是深受國內以至海外歡迎,遊戲質素也能與一些遊戲大作並列,同時也是一個說好中國的故事,大大宣傳中國文化的作品。但人紅是非多,太有名氣似乎也引來不少爭議。

《悟空》產自中國,自然會有「中國式」的限制,某開發公司似乎向直播主提供一個話題清單,限制他們直播遊戲時所討論的話題,諸如女性主義宣傳、性別物化、新冠肺炎、政治以及其他引起負面輿論的內容,都是被禁止的,而微博的確禁止了多名被認為討論這款遊戲時違反其準則的用戶。

除了言論上的限制,也有一些人揭發其某些內容涉嫌抄襲。先是被稱為繪畫《西遊記》第一人的畫家李雲中在微博控訴《悟空》遊戲內疑似抄襲其《西遊記人物譜》中的悟空,他認為只是為他創作的悟空穿上裝備而已;藝術家李輝透過微博指出《悟空》中二郎神手臂上的臂鞲是疑似抄襲其作品,在遊戲中只是有少許改動;攝影師楠山禪亦表示遊戲中的佛像、概念圖與其作品極為相似。

有好的遊戲轟動遊戲界是一件好事,但當遊戲要進入海外以及公共領域與空間時,自然會有不少人對遊戲作出討論,而且在作者已死的時代,文本的解釋自然也變得開放,作為創作者也當有氣量讓別人討論,甚至批評,遊戲開發商限制他人討論政治話題,他們所使用的正正就是政治手段。限制言論以及涉嫌抄襲等風波的出現,會否讓人質疑中國製遊戲未必有足夠的預備衝出國際呢?

 


參考資料

爆款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成功與爭議。(BBC 25-8-2024)

《黑神話:悟空》被多人控抄襲!苦主曬對比圖嘆:原創很難嗎?(三立新聞網 24-8-2024)

「黑金」比黃金更貴?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4/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隔壁鄰居今年春天在後園新築了一塊田以體驗農夫樂趣,新田上種植了蘿蔔和青瓜等等。他們還開始飼養母雞,加上本來已有的兩隻狗,就恍如小型農場一樣。每天狗在叫、雞在鳴、鳥在唱、孩子們在彈簧網床上跳;還有耕作的人不斷收割土產和雞蛋。雞、狗和鳥忙於施肥,鳥和雞則忙於吃蟲……是否離“From Farm To Table”天天享用田產的夢想不遠了? 


被喻為「黑金」的好土壤將很快耗盡?!


美國中西部──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農業區之一,估計有超過570億公噸的土壤被侵蝕。美國農業部目前提出的可持續性標準是:中西部的表土每年只能承受1毫米的土壤侵蝕;可是有研究顯示農田平均每年損失2毫米的土壤,這樣的迅速惡化威脅著未來的農業生產和寶貴的棲息地。[1] 此外,歐洲也面對同樣泥土危機,在歐盟裡有62%的土壤不健康;24%的土壤經歷了一個退化過程,16%的土壤經歷了兩個退化過程,10%的土壤經歷了三個退化過程,5%的土壤經歷了四退化過程。[2]


土壤除了用於農業生產外,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濾水器,也是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一多樣性生物的棲息地,用以維持生態平衡。土壤更可減緩氣候變化;土壤裡的細菌也對醫療上有研發抗生素的貢獻。根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到2050年,土壤退化的影響可能使全球糧食、生態系統和收入損失達23兆美元。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續的農業實踐、過度放牧、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不當,而氣候變化也使這種情況惡化。土壤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因為土壤退化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得多。事實上,生產2至3厘米的土壤也可能需要長達 1,000 年的時間。[3]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簡稱糧農組織),在全球土壤侵蝕研討會上呼籲採取的五項關鍵行動,要求平民、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採取更大的行動來監測及保護土壤。[4] 雖然土壤侵蝕是會自然發生的,但那些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大大增加和加速了土壤侵蝕,這比自然侵蝕的影響大1,000倍。土壤侵蝕會去除高度肥沃的表土、會降低農業生產力、降低生態系統功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內澇和缺水。在農業中,估計土壤侵蝕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損失高達50%,危及全球至少32億人的福祉。地球上33%的土壤已經退化,估計到2050年,超過90%的土壤也可能會退化;相當於每五秒鐘就會有一個足球場般大的土壤被侵蝕。由於人類吃的食物中有 95% 來自土壤,因此緩解土壤侵蝕情況乃刻不容緩。[5] 可耕作的土壤持續減少,糧食壓力加上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將會愈來愈大(目前世界人口是76億,估計到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6]


聯合國呼籲全球土壤伙伴機制(Global Soil Partnership,GSP)的成員國或團體必須加強採取由糧農組織提出的五項關鍵行動來監測和保護土壤。例如通過使用豆類、燕麥、秋葵、高粱、豇豆一類覆蓋農作物(cover crops)、輪作(crop rotation)和農林學(agroforestry)等等做法,來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使土壤更健康。[7]


既然「黑金」是「有限」和「珍貴」,又是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天然資源,我們豈不該好好愛惜和盡力保護它?對於我們這些普羅大眾而言,又可以做些甚麼以減低「黑金」流失的速度?做些甚麼以減慢氣候變化對「黑金」造成的威脅?


糧農組織提出4R(Refusing, Reducing, Reusing and Recycling)給我們參考。[8] 在把用完的東西送往垃圾堆填區之前,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拒絕使用某些物料(如塑膠)、減少使用某些物料、再重用及回收一些物料來保護土壤。


最近我和家人無意中買了一條用膠水樽循環再造的牛仔褲(最初只因它的款式和尺碼才買 )來頂替那條穿了八年,也是我唯一一條的牛仔褲(因它已破損到不能再穿)。原來,膠水樽造的牛仔褲與普通的牛仔褲都是一樣的舒適。只要「不介意」它本來是「無用的」膠水樽,經過心思和特別處理後,誰都會說它「有用」呢!至於那條破爛的舊牛仔褲,可留待下次社區收集破衣時拿出來捐,只要將它打碎就可以成為抹機器油漬的抹布(industrial cleaning wipes)了,這樣也可以善用造物主給人類每樣寶貴的資源。


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養成「重想」(rethink)的習慣,在購物或訂餐前重新想一想是否要落單或落多少單,便不致造成浪費,最終也會對守護「黑金」及減緩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對家庭不友善的教會文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7/2024

多年以前曾經聽一名在教會和學校熱心服侍的校長說自己和太太都很忙碌,他的子女好像有父有母的孤兒一樣,最令我驚訝的不是他和太太這樣火熱事奉,而是他竟然覺得這樣做沒有問題,因為從他的語氣我感受到的是自豪多於自責。一直以來,忙」似乎是華人教會的深層次文化,彷彿愈忙就愈忠心、愈屬靈,而愈忠心就應該愈忙,否則就是閒懶不結果子。難怪很多時都會聽到一些牧師和傳道人的子女說不喜歡教會、甚至討厭教會,因為教會令他們在成長時缺乏和父親或母親相處的時間,沒有機會享受正常的天倫之樂,他們深深感受到父母很關心其他人,但卻不關心自己!

除了教牧同工很忙碌之外,教會活動的安排往往也對家庭不友善,例如星期六、日會編排不少的聚會和會議,有些執事經常開會、甚至討論到半夜仍未有定案,而在公眾假期又會安排大大小小的活動或營會,務求令人覺得教會很興旺、弟兄姊妹很熱心,很多時這些活動都是分齡進行而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於是父母子女各有各的活動,就是沒有家庭一起的活動。

多年以前我擔任教會的執事,在聘請堂主任的時候,一位我們認為合適的人選在最後的面試時表示,由於一直以來他星期六的早上都會和太太一起飲茶行街拍拖,問我們可否逢星期六上午放假,我當時的回應是我認為沒有問題,只有某些特別的情況例外,就是喪禮和生死攸關的突發事件。其實要所有傳道同工每個星期六、日大部份時間都留在教會是沒有必要的,雖然星期六、日是最多不同年齡會友出現在教會的時候,但不代表所有同工都要全程在教會候命,讓會友可以即時找到教牧同工。更重要的是當會友有事需要同工關心的時候,是否知道可以找誰和如何聯絡,如果同工在平日去會友的工作地點與他們午膳、了解他們工作上的實際困難,可能更有意思。

此外,星期六上午、晚上和星期日下午,許多中小型堂會根本沒有甚麼活動,留在教會的會友亦未必很多,與幾十年前不少青少年在星期六、日好像以教會為家,經常留到晚上,趕也不願離開的情況已大大不同。就算萬一教會真的每星期都有聚會和活動,或是希望製造機會讓同工接觸會眾,同工亦可安排輪流在星期六和星期日的下午休息,讓他們陪伴家人,因為一般傳道人在星期一或二放假時,其他家人都要返工或返學,根本無法安排家庭活動,對促進家人的感情幫助不大。當教會和教牧強調重視婚姻和家庭的時候,不應該講一套、做一套」,若果照顧家人和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做好見證真的十分重要的話,教會為何不努力配合?若果這只是信徒而非教牧真正要努力實踐的話,是否代表教會領袖有雙重標準呢?

在香港這個生活指數甚高又繁忙的大都會,要找藉口不積極參與教會的聚會和事奉很容易,包括要供樓交租、供養父母、子女要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個人要不斷進修和補充平時的睡眠不足,因而未能經常參與聚會、無法十一奉獻等等,這都並非完全是藉口,而是生活逼人。教牧和會眾同樣面對這些困境,當教會要呼籲僱主善待僱員,在薪酬和工時上作出更合理的安排,並訂立家庭友善政策時,教會能否先以身作則?若教會不善待同工,又怎能理直氣壯地呼籲其他僱主那樣做,好讓弟兄姊妹有更大的空間照顧家庭和參與教會的聚會和事奉呢?

要改變一些對家庭不友善的文化,其中一個關鍵的角色是教會的長執,首先,大家不應再抱著忙碌等如熱心和忠心的想法,忠心是代表謹守崗位,努力回應上帝的召命,最重要的是事奉的態度而不是單以時間來衡量,在原定工作時間內盡忠職守,比起經常加班但態度懶散或效率不高,前者更有意思。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大家不應認為在教會服侍就理應接受人工低、工時長。若果教會因財力有限而只能付出較低工資,相信一些願意服侍而家庭經濟壓力較輕的同工是不會介意的,但如果教會明明有能力,卻不給予同工較合理的待遇,其實就是變相的剝削。

教會長執除了應該給予同工較合理的待遇,讓他們的家庭毋須憂柴憂米之外,亦應主動考慮讓同工有一個家庭友善的較彈性工作時間,以便他們可以照顧家人的不同需要,例如因應接送年幼子女而調整當值的時間,在星期六、日和長假期不要填滿各項教會活動,預留一些時間讓同工陪伴家人,更要為他們擋下一些會友的不合理要求,因為教會同工和長執應是一個團隊,會友不應期望所有事都「有大食大」,一定要見到牧師或堂主任出席才滿意,否則牧師單是出席婚禮喪禮和探訪已忙得不可開交,莫說陪伴家人,連預備講章亦可能會有困難。如果教會真的重視家庭,必然應該包括教牧、長執和同工的家庭,不應有差別對待。

一個為了教會而忽略自己家庭的牧者根本就是一個壞榜樣,若認為這樣才是自己追求的事奉態度,還是不要結婚較好,不過,就算不結婚也不要以忙碌為藉口而不照顧父母呀!

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

劉嘉成 | 明光社前輔導員
30/07/2024

明光社於2024年5月3日舉辦了「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網上講座,並邀請了香港教牧督導及心理治療學會檢證院牧朱蕙碧博士擔任講員,分享如何合情合理地關心正在受苦的人,避免令安慰變成二次傷害。

朱博士在講座中分享了自身關心他人及被別人關心的經驗,以及兩個模擬個案的短片。她指出陪伴對每位受苦者都是重要的,同行者就像「樹窿」給予受苦者一個傾訴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訴說自身經歷,抒發心中鬱結,令他們體會到自己並非獨自承受苦,以致情緒得以紓緩。

她又表示,每位受苦者其實都帶著自己的想法、態度、情感和意圖來到別人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也反映他們對這個人的信賴,作為弟兄姊妹,如果聽到別人訴時,需要以合宜的態度回應,包括予以尊重、接納、真誠和同理心,幫助受苦者盡訴心中情。透過聆聽他們的每一句說話、每一聲嘆息,安慰者可以明白和了解到他們身處的景況,並能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宜的建議。

明光社

最能讓受苦者感到安慰,莫過於有人能夠在情感上與他們連結,體會到被明白和被看見,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緊張、焦慮、不安或哀傷等等的情緒得以紓緩。朱博士指出安慰者的用心聆聽和同理回應,最能與受苦者連結;聆聽使安慰者正確地了解受苦者的處境和需要,同理回應則使受苦者感受到安慰者的體諒和支持,這些都可以幫助人有效地與受苦者同行。

朱博士認為有幾個因素妨礙人與受苦者同行。假如聆聽者被自己的問題所困,或對他人的問題認知不足,便會難以明白他人的困難,或者他傾向以教導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關心他人,這會妨礙他有效地陪伴他人。還有移情作用,即聆聽者身邊有一個親近的人,此人與聆聽者的關係不佳,而受苦者與這個人很相似,聆聽者有可能會將受苦者當成這個親近的人,並投射了憤怒的情緒,以致不能聆聽其故事。最後,如果聆聽者不能守口如瓶,也大大降低他真實地與人同行的可能。

最後,朱博士提醒每位願意與人同行的有心人,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每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惟有好好地在上帝裡面安靜得力,照顧好自己身心需要,保持良好狀態,才能更好地與受苦者同行。

誠邀大家按此處,收看足本講座。

膠袋都要講倫理?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30/07/2024

香港政府罕有地在「聽從民意」的情況下(但更多被認為是刻意「放軟手腳」不作為之下),環境及生態局終於在今年5月宣佈:暫緩實施早就被「睇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或「垃圾收費」計劃。當然,站在環保立場,這個決定是十分可惜的,但在今日甚麼都是政治,處處都是紅線的情況下,評論有關計劃是否合宜,有無人需要為失職負責等,實在太高風險了。或許從倫理角度,我們也可以說說關於膠袋和環保的二、三事。

發明膠袋,其實為了環保?[1]

今日環保意識抬頭,各種塑膠類產品對地球造成污染和傷害大家都早有所聞。早在垃圾徵費之先,香港一早已實行膠袋徵費,消費時自備購物袋已成為大家的好習慣。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塑膠袋原本是很「環保」的,發明它最初是為了拯救地球的。

時間要回到上世紀中的50年代,當時社會主要使用紙袋包裝,而紙張其實是產自木材,導致森林被過度砍伐了。當時一位瑞典工程師圖林(Sten Gustaf Thulin)眼見此情況,為了可以減少使用只能一次使用的紙袋和紙製品,便決心發明一個質輕、延展性好、既防水結實,而且又可以多次重用的替代品。圖林在眾多原材料中選中了塑膠,並在1959年發明了第一個塑膠袋,而塑膠袋也真的能達到當初的設計目的,解決紙袋不耐用而導致過度使用,並引發環境問題。

很快地,圖林發明的塑膠袋由瑞典開始興起(直到現在,瑞典都是林業大國),很快就在歐洲,甚至全世界大量使用,完全取代了紙袋和布袋了。圖林滿以為發明了塑膠袋,可以減少伐木,促進環保,但全球大量使用塑膠袋,恍如打開了潘朵拉盒子一樣,引發了更大的環境浩劫:在今天,全球塑膠袋的年產量約為一兆個,除了陸地的污染問題,也已經成為全球海洋生態的最大威脅之一,這絕對是圖林始料不及的。

人們不禁要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說來諷刺得很,塑膠袋的成功,正正也是失敗的主因:太便宜,太耐用,也太好用了——塑膠的特質本就是易於生產,便宜耐用,構造結實,不易被分解,這些全都是好東西,但當使用後被扔掉變成了垃圾,這些好處就通通變成頭等嚴重的問題。塑膠袋製造成本實在太便宜了,便宜到人們根本不會重複使用,其耐用的特性就使之不能被分解(今日就算使用號稱為「可生物降解的膠袋」,其實只代表膠袋能被分解成看不見的微粒,結果仍然存在,更會衍生微塑膠污染的問題)。膠袋由人類的好幫手變成環保殺手,圖林的兒子Raoul在2019年BBC的訪問中無奈地指出,當初他父親發明塑膠袋,真的是為了拯救地球,「父親總會準備塑膠袋出門,重複使用。現在各國政策鼓勵人們自備袋子去商店,但我父親在70、80年代就已經這麼做了,這是很自然的方式……」[2]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獎賞助推動政策

一個政策,就算原意多好,但若少了全盤考慮,也只能失敗收場。很多人認為,今次「垃圾徵費」給人的印象就只是向市民開刀的「徵費」,除了在具體細節上執行困難外,也缺少了全盤政策的考量。從最顯淺的方向想,要一個政策成功,除了刑罰,獎賞鼓勵(還有教育)也很重要,透過它來推動政策的實踐,才是上策。[3] 很多人說香港的居住環境不利推展環保回收政策,居住環境擠迫令每家每戶沒辦法像外國一樣設置分類回收的收集箱,但其實回收行業在香港從來都「有市場」,以前在士多商店顧客購買樽裝汽水和鮮奶,喝完後顧客也會儲起來回樽,回樽數量多的話便可「免費飲一支」,這成為了上一代人的共同回憶。而靠拾荒「執紙皮」為生的也大有人在,這正正說明了,除了罰則,獎賞和鼓勵才是貫徹落實環保措施的上策。

回收商與拾荒者的故事……

然而,說到環保回收,香港的回收產業真的只能以「悲劇」來形容。環保教育推行了幾十年,當大家慢慢開始養成分類回收的習慣時,換來的結果是:香港地價太貴,回收商營運不了,回收到的膠樽只能原樣運往堆填區;有經營廚餘回收、製作堆肥的回收商,做好的堆肥成品苦無出路,最後得結業;有本來運作良好的回收木廠,因被納入新發展區而「被發展」;更有位於元朗的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因不獲業主續租而差點結業。在在都說明在這都市,回收非但不被獎賞鼓勵,分分鐘更是「死路一條」。

或許環保回收行業難做,那最基本的拾荒生活又如何?有團體曾經推算,現時全港的拾荒者約有3,000人。他們可能每天都在你身邊經過,但大家對他們的印象,也只有生活貧窮、受盡歧視、和被邊緣化等。就以「執紙皮」為例,大家別以為只要有一輛手推車,就可以無本生利地去執紙皮,其實就是拾荒都不是隨便能入行,周街的紙皮是由各個「地盤」瓜分,不是隨便可以撿。[4]

為了推動紙類回收,自2020/2021年度起,環境保護署開始推出廢紙收集及回收服務計劃,經過公開招標後,有17個承辦商獲聘,23個月合約期預計涉及4.426億元(在2020年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曾提出每年預留不少於3億元推行廢紙回收服務計劃)。中標承辦商會從各區收集廢紙,經篩選、分揀及打包後再出口,循環再造廢紙,當中合約訂明首六個月每公斤最低廢紙回收價定於7毫(這是因為廢紙回收價經常波動,甚至具剝削性,最差時可跌至每公斤4毫至5毫,甚至低至2毫,拾荒者倚靠這微薄的收入難以為生)。[5]  而每位執紙皮的拾荒者都有「三寶」:紙皮、手推車和一大桶水,前兩者大家都會理解,而水,就真是悲哀,回收紙皮以重量計價,而濕了水的紙皮,就自然更重。回收商也知道拾荒者的「秘密」,既不會接受濕透的紙皮,尤有甚者,更會在量磅上做手腳,這是絕對的爾虞我詐,也是絕對的悲哀。如何幫助這些在最底層為社會進行回收的從業者,實在是政府在進行各種環保徵費前,應好好思量的當務之急。


[1] 〈歐洲的減塑政策〉,「逢甲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2024年4月11日,網站: https://fcuplacemaking.fcu.edu.tw/en/news/20240411歐洲的減塑政策/。

[2] “Plastic carrier bags: Why they were meant to save the planet,” BBC, October 17, 2019, https://bbc.com/news/av/science-environment-50043369.

[3] 論到「獎與罰」理論,最經典的要算美國心理學及行為學家史堅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了「增強、懲罰與消弱」(Reinforcement, Punishment and Extinction)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人和動物可以從反覆的正向、反向獎罰的訓練中,培養出想要達到的行為標準。參B. F. Skinner,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38).

[4] Mill MILK:〈執紙皮都有潛規則?試一次跟拾荒者執紙皮 有手推車就能入行?點樣霸地頭一日可以賺幾錢〉,YouTube, 2024年6月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VM9TDsHGI

[5] 勞敏儀:〈政府聘17承辦商收廢紙 每公斤回收價最低7毫 以穩定拾荒者收入〉,《香港01》,2020年8月7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507820/政府聘17承辦商收廢紙-每公斤回收價最低7毫-以穩定拾荒者收入

序:知易行難話環保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今時今日相信絕大部份人都會支持環保,但環保卻是知易行難的事,因為我們必須克服幾個重大的障礙,就是貪方便、愛舒適和只顧目前。首先,用完即棄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是十分吸引的,吃完東西不用清潔餐具和碗碟,抹完手隨即丟掉紙巾、毋須攜帶及清潔手帕,出外不用準備購物袋,興之所至購買東西之後,只要一元幾角便一定有膠袋紙袋,之後又不用循環再用,一言以蔽之——方便,只要肯花點錢,省卻自己很多功夫。

其次就是愛舒適,現代人太幸福了,電器化的設備令人眼花撩亂,洗衫、洗碗固然有機器代勞,洗多少都可以使用,而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只要不介意電費,便可以長期開著。還有就是出門可以用私家車代步,不用日曬雨淋。商場食肆交通工具,空調無處不在,很多地方因為冷氣太凍所以受不住的人都要穿長袖衣物來禦寒,令夏天出現要準備保暖衣物才可以出街的奇怪現象。

另一方面,人生苦短,個人力量太微小,香港的環境如何保育?全球暖化如何阻止?人類可否持續發展?某些動物和植物會否絕種?世界幾時終結?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市民,「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個人對大局毫無影響力,地球環境就算被破壞好像也與我完全無關。正因如此,大家精神上雖然支持環保,肉體上卻不覺得有甚麼必須盡上的責任,於是環保亦只能成為一個空洞無物的口號!

不過,我們深信仍然有不少人不是抱著以上的態度過人生的,大家對地球、香港、以至我們自己的小天地仍然有深厚的感情,不希望見到它愈來愈憔悴,本書的結集,正是希望幫助大家有多一點危機感,再添上多一份責任感,然後坐言起行,為了自己和下一代的福祉多行一步,哪怕這一步看來是那麼微不足道,莫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微小,但一百個、一千個、以至百萬個、千萬個有心人加起來的力量,絕對不能輕看。

雷聲大雨點小的官僚環保思維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曾經到過日本旅行並住過在朋友家中的人都會發現,日本人的垃圾回收十分仔細,哪一天收紙張、哪一天收膠樽或普通垃圾,都是有規有矩的,而住客都十分自律,會先將垃圾分類,並且按適當的時間處理,未到回收有關垃圾的日子,會乖乖的將垃圾先留在家裡,不會隨便丟棄。反觀在香港,雖然很多回收箱已設置多年,大家亦常常聽到「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口號,但很多時都會看到有人不知是大意還是根本漠視有關規定,將回收箱當作普通垃圾桶,不但將回收箱弄得十分骯髒,連裡面本來熱心人士想回收的物品亦弄得十分污穢,難以回收。此外,不時亦有報道指有些承辦商因為運輸成本高昂,以及回收的價格太低,最後根本沒有將回收的物品送往循環再造,而是和普通垃圾一樣送往堆填區,令努力地自行將垃圾分類,希望可以一起救救地球的市民感到十分沮喪和失望,亦打擊了他們對政府環保政策執行力的信心。

垃圾徵費暫緩實施

政府成立環境保護署,制定有關處理垃圾的不同政策多年,但令人遺憾的是成效不彰,執行不力,環保署的高官往往只有滿腦子的大計和美好的論述,但根本不明白前線的實際情況,在執行力方面令人搖頭嘆息!以原定在2024年4月,其後推遲到8月,到最後暫緩實施的垃圾徵費為例,其實早已醞釀多年,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閉門造車,自我感覺良好,許多細節根本沒有想清楚如何有效執行,只好一再延期,又推出「先行先試」計劃,以其成效作為評估下一步應如何推行的參考。不過,很快便有人站出來炮轟垃圾徵費是「當年由激進反對派提出」,「先行先試」的「亂象」反映香港社會還沒有準備好推行,建議政府考慮押後或叫停計劃;而不少試點的執行亦未如理想,參與的住戶連一半也沒有。此外,更有不同的消息在吹風,令人感到政府雖然表面繼續「先行先試」計劃以及做問卷調查,實際上是放軟手腳,沒有落力執行,暗地裡為擱置計劃預備下台階——不是政府不想做,而是市民未能配合。結果政府官員在2024年5月27日「順應民意」,宣佈暫緩實施垃圾徵費的決定。

垃圾徵費已討論多年,現在擱置,恐怕只會像開徵消費稅一樣,最後不了了之。一直以來,垃圾徵費出現的亂象不是徵費問題,而是官僚問題。多個月以來,市民見到的就是官員閉門造車,根本從來沒有詳細了解前線在執行時面對的困難,為甚麼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不先做問卷調查,了解前線執行人員、受影響的街坊、不同類型樓宇的管理公司、甚至「三無大廈」的業主和租客等等的意見,當要用指定垃圾袋時會出現甚麼困難,以及可如何解決?

不可或缺的回收配套

其實整個計劃的成敗不在於市民是否願意使用指定收費垃圾袋,而在於政府能否妥善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以及在環保教育上能否令市民大眾願意主動支持及監察其他人有沒有故意違規。若果垃圾分類回收箱的設置能夠十分方便市民,甚至設有獎勵,以及真的做到循環再用,讓市民知道所收集的廢紙和膠樽最後不是同樣運往堆填區的話,其實在多年環保教育下成長的一代,誰說他們不會愛護地球呢?就算有些市民仍然十分抗拒,但正如當年實行禁煙區一樣,起初亦有不少人認為積習難改,難以推行,但結果今日不是很成功嗎?大家已甚少見到有人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商場食肆明目張膽地違規吸煙,當愈來愈多群眾認同一些理念,他們就會成為最有力的執行者,用他們的手、口和眼神也可以令人更明白垃圾不分類和違規處理垃圾,其實和亂拋垃圾沒有太大的分別。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源頭減廢和循環再用應是未來推動環保的兩個最主要目標,若能加上轉廢為能,便更有利於地球可持續發展,而市民要付出的垃圾袋費用也會愈來愈少。希望政府官員不要再閉門造車或自我感覺良好了,若真的以結果為目標,請不要再將焦點放在徵費,而應在於同心為香港和下一代打造更優美的環境。當然,環保一定要付代價,特別是在開始一些回收、循環再用及再造、再生能源項目時都需要一些投資和補貼,香港作為一個相對富裕及已發展的城市,是有條件亦值得投資在可持續發展的環保事業。凡是改革都會有些不便、需要付上代價,就算政府官員在過程中做得未如理想,但為了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福祉,希望所有香港人都願意多行一步。

徵費以外的選項,環保政策的再思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07/2024

經濟學家葛尼奇(Uri Gneezy)及李斯特(John A. List)所撰寫的《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中,提到一間幼稚園的校長,為了家長可以準時接走自己的孩子,決定只要遲到10分鐘以上,便要家長付出一小筆罰款,結果是自從有了罰款政策之後,家長反而覺得不用急於趕到幼兒園,亦毋須再為遲到而不好意思,甚至有家長視那筆小額罰款為額外的託兒費,罰款政策推出後,更多家長沒有準時接走孩子。有人提議何不喚起家長的同理心,體恤老師的辛勞?罰款的成效未必是最好,對應在環保政策上情況亦相若,除了罰款,還有更多。

走塑令與搶購潮

2024年初,垃圾徵費議題在香港鬧得熱烘烘,市民忙於了解使用指定的膠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又要預備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垃圾,而在4月22日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法例實施以後,市民便買不到塑膠牙籤或膠軸棉花棒等日用品。不少市民都很擔心,引發坊間出現了短暫的搶購潮,也難怪市民擔心,因為當時政府只忙於宣傳管制甚麼,市民收到的訊息大概是這不可以,那又不可以,但原來受管制的塑膠產品都有代替品的,市民還可以選擇竹牙籤及紙軸棉花棒。

當大家經歷過香港的氣溫如過山車般的「大冷大熱」,不少人都明白保護地球的重要,然而,如果環保政策一直都只是強調「徵費」,一旦違規便要罰款(至少曾在港鐵車廂內播放的宣傳片,很多時都只強調這類資訊),相信不少商家及市民亦只會從成本方面去考慮,甚或想盡方法巧妙地處理垃圾和減少用指定垃圾袋,多於去想如何真正實踐環保生活。即使在5月時政府宣佈垃圾徵費暫緩實施,但在未來制訂環保政策時,或許可以考慮除了徵費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有助推動環保。

對動物友善的公共設施

2024年初,深圳鯤鵬徑一號橋已啟用,它把兩山連接起來,而在橋的旁邊,有個小小的提示牌,當中畫了一隻兔子,一條小蛇,並寫著九個字:「動物通道  行人請繞行」短短九個字,便足以看見人們在興建一條行人橋的時候,也會顧及到大自然其他生物的需要。而設計師在設計這條橋時,鋪了一些可以讓豹貓在下面躲避的石頭,為小動物栽種了花香類、漿果類的植物,也在橋上做了一些方便鳥類滑行的通道,這些安排彷彿都在告訴人類,人雖是萬物之靈,卻不代表可以隨便踐踏其他動物。

除了這一條橋,深圳的地鐵站內也會見到動物的「蹤影」,車廂會播放著充滿活力的彈塗魚影片,而站內牆身亦懸掛了大型海報,主角有彈塗魚,也有其他鳥類,海報上更寫上「深圳是我們的家,也是牠們的家」的字句。4月,深圳首條寵物公共交通專線開通了,顧名思義,這代表著主人可以名正言順帶著寵物搭「巴士」了。

與香港情況相近,深圳市的居民也很努力拼搏賺錢,但在賺錢之餘,這個城市還是會保留一些空間給其他生物,當老百姓漸漸覺得其他生物美麗可愛,生態環境重要,人們會漸漸懂得去愛護地球,而這一種氛圍需要刻意營造,才能將訊息灌輸給社會大眾。2023年,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嗶哩嗶哩製作的公益環保紀實節目《一路前行》在東方衛視播放,這個項目的發起人胡歌、劉濤、陳龍,在節目裡成為環保的行動者及參與者。這三位演員中,以胡歌較為香港人熟識,一開始他在節目中的妝容整潔得有如翩翩公子,之後,他漸漸不再在意自己的儀容,就像普通人一樣,這是節目效果?還是他真的被大自然或其他環保人士的真情感染了?

令荒土化為良田的心願

節目其中一集,幾位演員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了解沙漠化問題,又訪問了努力治理沙漠化問題的人士,他們到訪了致良田生態農場,在農場中一起觀看了一段外國影片,當中提到:所有使用化學品的傳統農業下的土壤,幾乎完全不含微生物,土地愈脆弱,農民們愈會覺得需要噴灑化學品,自從20世紀70年代,全球化學農業加速發展以來,我們已失去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表層土,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正在沙漠化,除非我們想辦法拯救土壤,否則我們只能再收穫60年農作物而已。致良田生態農場便是希望「把逐漸退化的耕地重新變為良田,進而影響更多的農戶和土地。」當胡歌問及創辦人馬彥偉為何把生態農場起名為「致良田」時,馬彥偉表示那時他在讀王陽明的書,王陽明心學提到致良知,馬彥偉認為致良知就是「每個人心裡都知道甚麼是對的,關鍵是怎麼去實現它」,王陽明還提出過知行合一,馬彥偉希望未來幾十年,甚至到老,都可以「實現良田」,這是他希望實踐的事情。

馬彥偉的宏願讓人佩服,但願有更多人可以被打動,由上至下,可以做得更好,不要為了拼經濟,導致爛尾樓或豆腐渣工程出現,危害他人生命財產之餘,更大量耗損及浪費地球資源。亦但願更多人欣賞這個世界,明白人、大地及其上的生物是共生的,就如《一路前行》的主題曲提到:

「最美麗的風景 從不會關上門
天空荒原大海和人生
路上做個孩子 又明亮又單純
如小鹿一樣看星辰……

天上有日月和星辰
地上沒有異鄉人
都曾呼吸狂奔 相愛支撐 命才成為生
一路有熱淚與天真
擁抱細碎的傷痕
別害怕鯨魚在遠方吟唱 燈塔的歌聲
我以渺小愛你同行的旅程」[1]


參考資料

〈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 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ShenzhenWeekly、《香港01》。2024年2月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即時體育/984970/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

SMG上海電視台官方頻道SMG Shanghai TV Official Channel。〈【一路前行 EP05】胡歌、劉濤、陳龍攜手走進大西北沙漠 探索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領略良田生態農場好風光!參與治理土地荒漠化在行動!〉。YouTube。2023年12月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TbbYupw8Q

孫海燕。〈大漠裡的良田:生態種植讓阿拉善逆轉沙漠化!〉。獨立評論。2022年4月6日。網站: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12125

(原文於2024年2月7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歌曲《我以渺小愛你》,由周以力作曲,唐恬填詞,周深主唱。

環保是一種文化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7/2024

由走塑步向裸買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為了推動環保,2024年4月22日港府開始實施第一階段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的管制。[1] 一開始推行時,眼見不少食肆在外賣餐具上真的「捩咁棄」(音:呢咁hea),許多消費者於社交平台上投訴及嘲笑紙製餐具的「無能」,在使用上,紙製的匙羹浸得太久一定會變軟,木製的刀叉也無力去鎅開厚肉。筆者認為,既然外賣大多送到辦公室或家裡,何不直接拒絕使用外賣餐具,在辦公室中自備一套餐具?最多也只是吃完後清洗一下它們,大不了就放回去小盒子中,回家再洗!從事外勤工作的人士則可考慮隨身攜帶一套餐具。

為著要保護環境,讓世界「可持續」下去,犧牲自己的一點「方便」,是應該的吧。減少用即棄的物品,如膠樽,並自備一下水樽,減少買珍珠奶茶亦有助減廢,因為膠杯及飲管也是難以降解的廢物。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相關的政策要針對塑膠,盡量令市民減少使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在局長網誌中分享到:「塑膠難以分解,可在自然環境中殘留動輒過百年的時間,破碎後成為微塑膠,再經海洋生物吸收後便可進入食物鏈,對環境生態以至人類健康可以造成深遠禍害,有不少國際科學研究報告已經在人類血液內找到微塑膠,所以必需採取行動減少使用塑膠。」[2]

走塑、減塑方法多

以下是一些平日可行的走塑、減塑行動,給大家參考,如何在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3]

自備:
1. 水壺、水樽
2. 咖啡杯
3. 環保袋,以備不時之需
4. 外出用膳時攜帶食物盒放剩食,尤其是飲宴或多人聚會的飯局
5. 使用布餐巾,不用餐紙巾

開始減少或不再購買、使用以下物品:
1. 瓶裝水或任何瓶裝飲品
2. 飲管,或改喝熱飲
3. 香口膠
4. 減少用膠袋,或將膠袋重複使用
5. 避免用密實袋或保鮮袋存放食物,改用玻璃器皿或其他環保物料
6. 避免用即棄塑膠或任何塑膠餐具
7. 避免購買外賣食物,減用即棄塑膠餐具和器皿
8. 減少網上購物,或儲多一點東西才一次過買
9. 避免購買專為某家具而設的清潔用品或工具
10. 減少用膠紙、貼紙、便利貼之類等文具
11. 避免使用即棄剃鬚刨、噴髮膠
12. 減少購買節日裝飾物,或使用可以循環再用的款式
13. 停用雨傘膠袋
14. 減少購買新衣服,選擇二手衣服,並減少選購人造纖維物料的衣服

建立新習慣:
1. 減少廚餘,便可減少用垃圾袋
2. 自家製清潔劑,選用的材料如白醋、檸檬、果皮等,減少購買市面上的膠瓶清潔劑
3. 以抹布代替紙巾
4. 可嘗試自製調味料和醬汁
5. 選擇購買玻璃瓶裝牛奶,或自製植物奶
6. 選擇多些到街市買餸菜
7. 盡量購買本地生產農作物
8. 先考慮購買二手物品,毋須一定要購買全新的產品
9. 尋找在家附近的裸買店(無包裝商店),自備容器購物
10. 改用番梘,或選擇裸買洗澡液和洗髮水,避免用市面上的瓶裝洗澡液和洗髮水
11. 原子筆墨水用完便換筆芯
12. 以紙箱作為家中的收納工具,而非用膠箱
13. 以碗布代替洗碗海綿
14. 善用圖書館,減少購買書籍
15. 做好塑膠類物品的回收
16. 將所有賬單改為電子賬單

重用餐具節省環境資源

綠色和平在2023年11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重」塑未來》指出,重用杯系統與即棄杯系統的「生命週期」(life-cycle)有很大的分別,兩者對環境會有很不同影響。重用杯在生產及使用後,只要經使用者清潔後便可以繼續使用,直至它退役才被回收;而即棄杯在生產後,只會被使用一次,它們要不就被回收,要不就被棄置。研究人員以真實的重用杯借還系統營運數據作分析及比較,發現重用杯較即棄紙杯及回收再造的膠杯(rPET)節省更多資源,例如消耗較少的水,並產生較少溫室氣體及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報告的結論部份指出,如能大規模且有計劃地落實重用餐具借還系統,有助進一步節省環境資源。[4]

裸買有助源頭減廢

如消費者想再進一步「走塑」,除了減少購物外,在購物時亦可以自備容器,即是實踐「裸買」(shop naked)。許多人早已醒覺到源頭減廢的重要;回收物品的過程也需要投放資源去處理,與之相比源頭減廢就更為直接。簡約的生活,用幾多買幾多,並在購物時減少無謂的塑膠包裝,可以節省生活成本。

香港的環境保護署與環境運動委員會於2023年9月推出「咪嘥盒食店」計劃,鼓勵市民自備餐盒到全港過百食店購物,部份「咪嘥盒食店」更設可重用容器租借服務。而綠色和平亦向市民推薦了一些裸買小店,鼓勵消費者可以按自己需要來買合適份量的生活物資,如個人護理產品、食品、清潔用品及有機蔬菜等。本港各區其實已有支持環保消費的裸買小店,日用品、柴米油鹽等貨品都可以裸買,但記得前往店舖購物時,要自攜容器去裝不同的產品。[5]

綠色消費原則

在生活的細節上,我們又會否開始為環保而改變生活習慣或文化?如送禮時,會否減少挑選過度包裝的禮品,而改送比較平實包裝的產品?台灣近年開始推動全台灣「淨零綠生活」,有環保團體於2024年公佈訪問調查的結果,發現在台灣有七成多的受訪民眾,會因為禮盒過度包裝而降低購買意願。而在台灣的環保局亦提醒市民要掌握「一多三少」原則,就是「產品份量多、包裝材料少、種類少、印刷少」,在購物時努力減少廢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家庭中慢慢實踐環保,由節約開始,試著源頭減廢,買少一點和用少一點塑膠產品,減少不必用的浪費。至於自己不用的物品,則不要輕易丟棄,如果有朋友可以用得著,便可轉贈他們。其次是重複使用,好好珍惜、運用現有的資源。使用二手產品,穿二手衣服,並非代表貧窮,而是珍惜它們仍有被使用的價值。雖然分類回收也是環保,但要實踐這一步都需要能源去清洗、再造,物件如真的沒有用,才讓它來到最後一步吧。


[1] 鄧宇詩:〈4.22走塑.懶人包|外賣即棄膠餐具即日受限制 兩情況可獲豁免〉,《香港01》,2024年4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010821/4-22走塑-懶人包-外賣即棄膠餐具即日受限制-兩情況可獲豁免(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2] 謝展寰:〈4月22日齊「走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2024年2月4日,網站:https://www.eeb.gov.hk/tc/see_blog/blog20240204b.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3] Greenbobo:〈40個日常生活走塑大法〉,Greenbobo,2021年1月22日,網站:https://greenbobo.hk/40個日常生活走塑大法/(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4] 〈請即聯署爭取2025年全面管制即棄餐具並落實重用餐具系統推行時間表〉,綠色和平,網站:https://cloud.greenhk.greenpeace.org/petition-plastics-dpt-policy(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5] 〈環保購物自備容器助減廢 「咪嘥盒食店」裸買店名單一文睇〉,明報新聞網,2023年10月6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熱門hotpick/article/20231006/special/1695892901557(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愛牠變成害牠的節日消費

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24/07/2024

在華人社區,12生肖的故事深入人心,2024年是龍年,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吉祥和強大,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父母都望子成龍,身價暴升會被視為一登龍門,可以說龍在華人社區備受喜愛。生肖之說也會帶動養寵物的潮流,兔年的時候有人喜歡養兔子,狗年就會有人考慮養狗,那麼龍年人們會養甚麼?原來有「龍吐珠」之稱的亞洲龍魚也是一個選擇。此魚的魚鰭寬大,游姿優美,顏色多樣,有金色配搭墨綠色、也有紅色或青色,難怪獲不少養魚愛好者的青睞,甚至被視作高級觀賞魚。[1] 不過,一條成年龍吐珠的魚身可長達60厘米至1米,其體重可達7公斤之重,絕對非同小可;而牠是肉食性魚,需要以小金魚、蝦、青蛙等來餵飼,也需要充足的器材維持水質的溶氧量;在決定飼養之前,實在需要仔細考量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和經濟能力負擔其膳食費及器材費。

兔年與棄兔

因應節期掀起的飼養熱潮,其實也造就了一些不幸事件。本港有保護動物團體成員,就曾經在2023年年初,即步入兔年之前呼籲市民不要因為「應節」而衝動購買兔子飼養,又表示過往在聖誕節及情人節都會收到遭棄養的兔子,現在則幾乎每天都收到棄兔,令協會一度宣佈暫停接收兔子。由於兔子的價格不高,幾百元便可以買到一隻,有飼主會因此購入,可是兔子一旦患病,飼主則要承擔上萬元的醫療費用,[2] 遇上不願意承擔的飼主,寵物隨時遭到遺棄。

探討人類與大自然關係的倫理學

棄養現象對動物來說是一場災難。約在1970年代在西方哲學界開展的環境倫理學,當中探討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當時人們漸漸意識到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如何令大自然生態運作出現環境問題,從而思想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類應該怎樣永續利用環境資源以回應人類及未來世代的需求,同時兼顧對環境生態的關懷,並且以保護環境的政策應對大自然出現的危機,這都成為了討論的課題。[3] 而在基督教倫理的範疇裡,也有涉及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論述,當中有三個主要的進路,以人類為中心、以生物為中心,及以上帝為中心的進路。簡單來說,以人類為中心的進路,將人類作為關注的核心,認為上帝為人類創造一切,亦把統治權交給人類,所以人類應按自身的權益去使用自然環境的資源。以生物為中心的進路,則將人類視為地球上云云物種之一,地球上所有生物皆有本質上的價值或評價,而這些價值和評價都是同等的。以生物為中心的人士往往會以泛神論的角度去談論上帝,將上帝看為地球或宇宙本身,或將祂視作地球或宇宙的一部份。而以上帝為中心的進路,則反對以人為中心的效益主義,也反對將各種生物視作徹底平等,支持此一進路的人士堅持上帝是價值的核心,而上帝的受造物,包括人類在內,只有在上帝所創造的群體中才有價值。因此敬拜上帝的人,也要看顧祂的創造,因為上帝致力看顧祂的創造,也看顧祂創造的重要部份,也就是人類。[4]

動物福利漸受關注

人類覺醒到自己與自然環境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令他們不能再只著眼於自身的利益。近年關懷動物福利的意識日漸抬頭,除了上文提及有關兔子遭棄養的報道,每當城市發生殘酷對待動物、飼主疏忽照顧的事件,都會吸引傳媒報道,讀者、網民會熱烈討論,也會有人痛斥犯事者不仁。這都反映了社會人士期望在人類利益和動物福利之間能取得一些平衡。

關注動物福利的朋友可能會認為,現時社會有更多進步的空間,期待在動物政策上有更多改變,進一步保障動物的福利,[5] 誠然這也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動物也是人類社區中的成員,即使沒有飼養寵物,城市人每天幾乎都與麻雀、野鴿、噪鵑、黃狗、野貓擦身而過,牠們每天都在提醒城市人,動物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印度聖雄甘地曾經講過一句家傳戶曉的話:「一個國家的偉大程度與道德發展,可從其對待動物的方式來衡量。」善待動物是一種生活態度,這是人對自然生態表達關注的其中一種表現。拒絕以節日消費的心態對待動物,避免牠們承受不必要的苦楚,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


[1] 〈龍年養龍吐珠 活揮春添意頭〉,《香港仔》,2024年2月7日,網站:https://dw-media.tkww.hk/epaper/hker/20240207/p06-0207.pdf(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2] 〈門檻低藥費貴 兔年勿亂養兔兔〉,《東周刊》,2023年1月4日,網站:http://www.hkrabbit.org/?p=22214(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3] 萬宸禎:〈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社團法人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網站:https://web.taeanimal.org.tw/animal-equality-encyclopedia/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s-and-animals/1143-「永續利用」教育觀能夠引領人類過渡到永續的未來嗎?-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4] 司道生〔G. H. Stassen〕、顧希〔D. P. Gushee〕:《國度倫理:在當世處境跟隨耶穌》(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紀榮智等譯(香港:基道,2014),頁629–637。

[5] 〈動物福利法的發展〉,愛護動物協會,網站:https://www.spca.org.hk/zh-hant/what-we-do/animal-welfare/animal-welfare-in-hong-kong/welfare-law-development/(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都熱溶了

24/07/2024

其實熱浪是年年都會來訪美國一次,分別在於有多熱和多長,但2022年的熱浪卻來得特別早、特別熱、特別長,是移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熱得這麼厲害。究竟有多熱?從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可見一斑。


酷熱天氣下的「意外」


每次到超級市場買菜必定要特別早出門,希望盡量在上午9時前回家,情願與趕返工的人爭,也不願被太陽熱溶。每次早上做完農務或家居清潔維修等工作,都要沖凍水涼,雖然只是早上9時許,也嫌水不夠凍;這是我們來美這麼多年來罕有地大清早就要為自己降溫呢。因為天氣太熱,蟻兒們都徵用我們的家作避暑中心,正要在車房找瓶滅蟻藥水時,發現藥水的膠樽已熱溶了;這是一回罕見的「意外」。罕見事件不但在車房出現,還發生在屋內呢!我們本想把存放在近窗邊櫃內的花肥粉拿來用,怎料打開膠袋包裝,發現花肥粉因太熱溶化了變成糊狀。最罕見的還是發生在閣樓(attic)的意外——熱水爐是在閣樓裡的,其水箱的開關掣和連接柱都是膠製的,因為太熱溶化了連接柱,開關掣便脫落了更令水長流。水由天花流到牆身再到地氈,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我們從沒想過意外可以這樣發生的,回想起來也覺得有點滑稽。


除了太熱,還有太乾旱。每年6月都總有一場大雨滋潤大自然,讓它好作準備迎接78月的旱季。雖然說是旱季,但間中總會有場大雨讓大家可以喘息一下。可是2022年由5月至8月,這裡足足有三個月都沒有下過一場正式的雨。每次天氣預告會落雨、打大雷、閃電、烏雲密佈,我們會馬上把家中所有大水桶都拿出來準備「裝水」,以為可以為一星期內多天超過華氏100度的酷熱降降溫,為大自然補補水,可是願望仍然落空,後來我們都不看天氣預告了。由於我們住於較偏北的地區,每次聽到別人的區域有場小雨,都會心生「嫉妒」。


前後園的草坪和園中的花和瓜果因為太熱,部份都焦死了;中午時需要為栽種的植物額外補水。在美國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那天,未天光就趁天氣不太熱時去了一次遠足,發現樹林裡原本翠綠的植物有些都枯乾了,甚至求生力強的野草也不能倖免。


熱浪下的供電壓力


近來有一種強烈的人類與大自然爭資源的感覺,大自然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人類豈可任意調配和揮霍?本來可以開著大冷氣、沖多幾次凍水涼或淋多幾次房子的外牆,就可以降低「難頂」的高溫,可惜供電公司怕人人搶電用而增加原本已緊張的電力負荷,引致電力中斷和交通癱瘓等,故此,供電公司都要求大家於最熱時段(下午2時至9時)幫忙節約用電。另一方面,由於大旱,縣(county)政府都發出節約用水通告;也有政府部門呼籲和教育大眾如何節約用水。[1] 可是,如果我們響應這些呼籲,就得捱熱;還要面對管理公司投訴令草皮焦死和日後需花錢花時間重鋪草皮,甚至被罰款。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就呼籲有需要人士到避暑中心、商場、公共圖書館避暑及教大家了解因炎熱天氣而引起的致命疾病。[2] 畢竟炎熱高溫在全美國是與天氣相關而導致死亡的第一殺手。[3]


多宗山火恰巧發生在熱浪期間,帶來了2022年最熱的溫度,[4] 多處地方發生山火,如名勝Yosemite National Park,德州的Chalk Mountain等,均造成許多的生命和財物損失。炎熱高溫乾旱天氣的持續又增加了引發山火的風險,如是者不斷惡性循環。罪魁禍首是全球暖化?誰又是造成全球氣候轉變的始作俑者?


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指出減低與農業相關的甲烷排放量有助對抗氣候變化,由於農作業是甲烷排放主要來源,如能改善稻米耕作和飼養生畜的方法、致力減低人類對肉類的需求並選擇從植物中吸收蛋白質等等,都會有助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5]


另外有團體指出科學界不少人士認為,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14.5至16.5%,導致重大環境退化(如失去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砍伐等)。有關團體建議人們多些嘗試植物性食譜,減少人類對肉類、乳製品和蛋的需求。他們認為透過選用植物性膳食(plant-based eating),是最有效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並能對個人健康和環境帶來多種好處,同時亦可顯著地減少動物在工廠化農場(factory farms)裡受苦的情況。[6]


也有團體提出,在全美國的農業用地中,80%用於飼養動物和種植飼料,也有近一半的水在美國是用於飼養動物。而在工廠化農場中,擠滿了數以十億計的雞,火雞,豬和牛,無論在動物消化過程中,還是在數英畝的化糞池裡,都產生了大量甲烷。況且動物每產生一卡路里的蛋白質便需要投放一定的化石燃料(如石油和汽油,它們是造成氣候危機的主要氣體),而有關化石燃料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是植物生產一卡路里蛋白質的11倍。[7] 由此可見要付上很龐大的環境代價,才可以使市場的肉類供應充足,但換來的卻是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應如何取捨與平衡?


其實現在市場也有很多植物性(plant-based)食品和日用品,如洗頭水、護髮素、沖涼液、洗潔精、洗衣粉、衣物柔順劑、清潔用的百潔布和擦子、運動健將愛吃的蛋白質粉、牛奶和蛋、嬰兒紙尿片和濕紙巾、嬰兒配方奶粉等等。前陣子一家大型餐廳於全美國旗下的多間分店中,將植物肉香腸加進餐單裡,讓客人有多一些非肉類的選擇。新款香腸被命名為Impossible Sausage,每份含6克蛋白質,比一般香腸少45%卡路里和60%脂肪。[8] 雖然新的營商手法一推出,在網絡招來不少負評,但亦有資料顯示,於2021年植物性食品的銷售額達74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54%,[9] 這是否證明了植物性產品將會愈來愈在市場上佔優?也許仍有待更多數據證明。


植物性食品的確受一些人士歡迎,有團體就建議每週吃一餐植物性食物運動(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10] 行動包括在一年內每週少吃一個漢堡包,並改為吃植物性食品(相等於汽車減少行駛320英里路程),整個家庭在一週內選一天不吃肉和芝士(相等於不開車五星期)。假如家家戶戶都樂意響應,把以食肉為主的膳食模式稍為調節一下的話,相信可以減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變化的狀況。


當然除了膳食方面,還有用電量、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因素會導致氣候變化,[11] 故此,我們都可從節省和善用能源方面著手,如考慮用車安排(以car pool方式外出、[12] 預先策劃行車路線減少開車次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選用綠色能源計劃(Green Energy Plan)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在許可情況下在屋頂裝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s)、在窗外加裝遮陽簾(solar screens)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等等。


其實只要多動腦筋,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減緩氣候變化的情況,但問題在於有多少人不嫌麻煩、願意為氣候變化出一點綿力?又有多少人重視(care)氣候變化的影響,願意成為持份者之一?



參考資料


“Take Action.”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age/2/.


“Earth Day 2024.”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earth-day-2024/.



(原文於2022年8月11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Outdoor Tips,” Texas Water Development Board,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twdb.texas.gov/publications/brochures/conservation/doc/WaterConservingTips.pdf.


[2] “Heat and People without Air Conditioning,” CDC,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5, 2024, https://www.cdc.gov/extreme-heat/risk-factors/extreme-heat-and-low-income.html.


[3] “Weather Related Fatality and Injury Statistic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weather.gov/hazstat/.


[4] Austin Snowbarger, “What We’re Watching: Weekly Disaster Update, July 25,” CDP, last modified July 25, 2022, https://disasterphilanthropy.org/blog/what-were-watching-weekly-disaster-update-july-25/.


[5] “Methane Emission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o Reduce Them,”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methane-emissions-are-driving-climate-change-heres-how-reduce-them.


[6] “Animal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hsi.org/issues/climate-change/.


[7] “The Climate Crisis and Animal Agriculture, Explained,” PETA,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peta.org/features/climate-crisis-animal-agriculture-explained/.


[8] “Cracker Barrel Offers Impossible Sausage Made From Plants, a New Option for Guests at Select Stores,” Cracker Barrel,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8, 2021, https://blog.crackerbarrel.com/2021/09/08/cracker-barrel-offers-impossible-sausage-made-from-plants-a-new-option-for-guests-at-select-stores/.


[9] Anna Starostinetskaya, “Plant-Based Food Sales Up 54 Percent to $7.4 Billion Since 2018,” Veg News, last modified March 28, 2022, https://vegnews.com/2022/3/plant-based-food-sales.


[10] “Take Action, 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 Earthday.org,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lant-based-once-per-week/.


[11]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 EPA, last modified April 11, 2024, https://www.epa.gov/ghgemissions/inventory-us-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sinks.


[12] Car pool是指多人共乘一輛交通工具,以節省開支,亦符合環保原則。

成為受造世界的環保管家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07/2024

為甚麼基督徒要環保?答案很簡單,因為神一開始便把大地及一切的生物交託人類,要求人好好「管理」它們(創一26)。「管理」一詞在希伯來文帶有統治、控制、支配的意思,在希臘文聖經中所用的詞語同樣帶有統治及帶領之意。《和合本》、《新譯本》、《呂振中》及《思高譯本》都將該詞譯作「管理」,《新漢語譯本》(試讀本)則譯作「管轄」,英文譯本的翻譯更貼近希伯來文,NIV將它譯作“rule over”、JPSLXENRSV則譯作“dominion over”,除了管理及管轄,我們可以把它譯作管治或治理。

神賜予人類管理之責

人之所以能治理大地及其上的生物,在於人有神的形象及樣式(創一26),神賦予人獨特的身份,以至人可以代表神,如王者般治理大地。[1] 人雖然比天使微小一點,卻有榮耀尊貴的冠冕,萬物都被放在人的腳下(詩八5-8)。神也要求人去「征服」大地(創一26、28《新譯本》),但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為所欲為,隨從己意剝削及奴役地球的生物,因為神才是創天造地的那位,祂也是一切萬物的主宰(創一1-31;參申十14),人類沒有土地的真正擁有權,神對受造物有完全的主權,一切都按祂旨意及心意行事(參耶十八1-10),所以,我們只是受命去治理大地。至於如何治理?當然要跟從創造主的意思,祂如何看待祂的受造物,人類就當如何管理。

創造主視其他生物也是好的,牠們如人類一樣被神賜福要繁衍增多(創一21-22)。洪水之後,人類可以宰殺動物充饑(創九3),卻不可以苦待動物,因為天地的主不但看顧人類,也看顧其他生物,祂餵飽獅子(伯三十八39-40),也為烏鴉(伯三十八41;詩一四七8-9)及其他生物(詩一零四24-28;太六26)預備食物。神設下律法,除了確保祂的子民得到保護和合理對待之餘,亦要確保其他生物得到保護,例如「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申二十五4)。另外,如果人在路上遇見鳥窩,鳥窩或是在樹上,或是在地上,裡面有雛鳥,或是有蛋,母鳥伏在雛鳥身上,或在蛋上,人就不可連母帶子一起取去,總要讓母鳥飛去,只可以取子,這樣人就可以得著好處,「得享長壽」(申二十二6-7《新譯本》)。十誡中指出兒女要孝敬父母,這樣他們便可以在神所賜的地上「得享長壽」(出二十12《新譯本》)。申命記二十二章7節與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都提到了「得享長壽」,在希伯來文聖經中,這兩處使用了同一個詞,可見在神眼中,孝敬父母與維護生態平衡都是相當重要,以至祂樂意賞賜那些願意如此行的人。還有,動物也如人類一樣,可以享受神所設立的安息日(出二十三12)。

神的拯救臨到一切受造物

神拯救人類,也拯救整個大地及其上的一切。神決定以洪水毀滅大地,除了挪亞一家,其他受造物也能進入方舟(創六18-22)。洪水過後,神主動提出的彩虹之約,主角除了挪亞一家及其後代,還有跟挪亞在一起有生命的活物(創九9-10《新譯本》)。神本來要毀滅尼尼微城,但最後神的恩典憐憫不獨指向著尼尼微城人,還有其中許多牲畜(拿四11)。基督的救贖也是如此,祂要拯救的不單是人類,也關乎整個宇宙(西一20),讓萬物失落的秩序可以被調整過來[2] 在神所應許的新天新地中,給人類看到一幅整個受造界都重拾平安與和諧的圖畫(參賽六十五17-25)。[3]

彼此依存的關係

人與大自然同樣是神所創造的,大家都是彼此依賴,互相影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4] 一開始,亞當為各樣動物命名(創二19-20),而人類的行為,更直接影響其他生物。始祖犯罪,使後人不能住在伊甸園之餘,也使大地長出荊棘和蒺䉫(創三18)。而因著不義的人類,大地及其他生物也一同受害,承擔被滅的後果(創七17-24;何四1-3),[5] 被造的萬物都在一同痛苦呻吟,等著最終的釋放(羅八19-22)。

值得留意的是,神創造世界,先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菜蔬、和各樣的樹、樹上有果實結種子的」賜給人類作食物(創一29《呂振中》),洪水之後,神才把「活著的動物」賜給人類作食物(創九3《新譯本》)。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太明白為何洪水之後,神才容許人吃肉,但可以肯定的是,神刻意讓人類與大自然及其他生物之間,存在著緊密及奇妙的連結。是神吩咐「地上要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在地上的果子都包著核!」(創一11《新譯本》)不過,在神的設計中,還是需要人類殷勤地耕種大地,照料好人類自己的「食材」,以確保食材有優良的品質、種類繁多,以及供應不斷(創二5)。這樣,才能保證人類可以進食到不同種類及安全的食物,令自身吸收到均衡的營養,有利於身體健康及正常的發展。[6] 人類如何對待大自然,大自然便會怎樣回饋人類。

基督徒要如何治理大地?世上有不少統治者,利用權利滿足私慾,但從神而來的統治卻不應如此,這位統治者應該堅守著神聖的原則及公義,成為仁慈的統治者,善待大地及一切生物,能促進治理對象的和平及繁榮之餘,自己也能與牠們好好相處,[7] 因為我們的神也是如此對待我們。

「耶和華善待萬有,他的憐憫臨到他一切所造的。」
(詩一四五9《新譯本》)。


[1] 鄺炳釗:《創世記(卷一)》,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2006),頁121–122,128;Gordon J. Wenham, Genesis 1-15,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87), 33。

[2] John G. Gibbs,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A Study in Pauline Theology (Leiden: E. J. Brill, 1971), 39–41;另參威爾遜〔J. R. Wilson〕:《基督教教義淺析》(A Primer for Christian Doctrine),李金好譯(香港:基道,2011),頁118–120;Peter T. O’Brien, Colossians, Philemon,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44 (Waco: Word Books, 1982)。

[3] 萊特〔C. J. H. Wright〕:《基督教舊約倫理學:建構神學、社會與經濟的倫理三角》(Old Testament Ethics for the People of God),黃龍光譯(新北:校園,2011),頁178。

[4] 參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47–148。

[5] Gibbs,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39;另參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73–174。

[6] 吳慧華:〈維他命竊案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維生要素?〉,《生命倫理》,第84期(2023年11月):2–4,網站:https://ethics.truth-light.org.hk/nt/article/維他命竊案是誰偷走了我們的維生要素(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25日)。

[7] 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55–158。

上帝愛世界 信徒歎世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有些人很喜歡說一些偉大的口號,例如祝願世界和平,因為說起來冠冕堂皇,十分動聽,但實際上似乎甚麼也不用做,或者說甚麼也做不到,他們認為作為一介草民,對於驚天地、泣鬼神,轟轟烈烈的大事,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亦毋須負責,因此,最難的事反而成為了最易的事,因為「講咗等如做咗」、「做同唔做都冇分別」。

對於信徒來說,類似的口號多不勝數,例如向普天下傳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大家當然不會亦不敢反對,但做與不做感覺上分別亦不大,亦難以衡量。又如環保的議題,多年來不少關心地球未來和人類福祉的有心人都作過不少努力,但在教會和基督徒的圈子,似乎仍然沒有很積極的回應。大家只能繼續眼巴巴看著環境被污染、大自然被破壞、氣候持續惡化。近年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迎來非常酷熱的夏天,極端天氣恐怕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而我們又好像無能為力、沒有責任。

寄居者過著沒有節制的生活

極端天氣是人類沒有節制地「歎世界」的產物,只要我們的心態不改變,恐怕我們每年都要為愈來愈極端的天氣煩惱。有人批評基督徒不重視環保,因為不少信徒抱著很強的「這世界非我家」的寄居者心態,認為這世界已經墮落,最終必會滅亡,「醫返都嘥藥費」,因此,只關心看不見的將來和天國這些屬靈的事,而不願意「浪費」時間去拯救地球和關心屬世的事,但諷刺的是大家不愛世界卻又十分享受「歎世界」的生活方式。雖然近年已多了信徒明白約翰福音三章16節的內容,神愛世界,神並非單單只愛世人,神的救贖對象除了人類以外,也包括萬物在內,但不少基督徒對環保仍然只是抱著葉公好龍,口惠而實不至的心態。

有些事本來是舉手之勞,但有時信徒就是懶得去做,主要因為缺乏強烈的動機。於是在家中也好,公司也好、甚至教會也好,有人會任由毋須使用的電燈、電視、冷氣長開;在洗手洗杯的時候開大水喉,任由食水長流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有些弟兄姊妹飲茶吃飯的時候,興之所至便會隨意落單,卻又「眼闊肚窄」,吃不完又不願帶走,不斷浪費食物亦沒有歉意,而且並非偶然預計錯誤,而是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轍。當然,有人會覺得做人可以隨心所欲,不設限制地享受生活和生命是一件開心寫意的事,但這卻忽略了個人對整個受造世界和有需要的鄰舍的責任。公平地共享資源、節省能源、減少浪費的想法無法在他們心中生根,他們雖然不會公然反對環保,但根本樂於過自己任意而為的生活,環保和愛鄰舍一樣,只是成為了一句動聽的口號!

低下階層者備受苦楚

當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已習慣了個人享受,亦不介意多花金錢,持續過著沒有節制的生活,要令地球的環境不再受破壞,可持續地發展談何容易!於是受苦的便是落後國家或發達國家的低下層市民,他們缺乏資源、沒有能力透過消費減輕自己的苦楚,只能繼續捱熱、捱餓、捱世界,就算在反常的高溫之下仍然要在戶外辛勞地工作,甚至因為種種原因而猝死,大家雖然不殺伯仁,但伯仁卻間接因大家而要吃更大的苦。

善用而不浪費資源

當然,有時我們沒有為環保出一分力,亦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太過渺小,根本無法影響大局,因此,提不起勁去做一些好像愚公移山、很長時間都不會見到果效、「細眉細眼」的事。我們是否忘卻了人類是受上帝所託要管理大地的管家?一個不戰而降、知難便退的信徒,又如何可以做一個忠心良善的管家呢?路加福音十六章10節提醒我們:「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如果我們相信好好管理大地、愛護鄰舍是上帝交予每個人的重要召命,我們便應該重新反思我們的生活態度,多想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既享受上帝所賜予、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但又不會浪費資源和加重其他人的負擔,不要因為我們想「歎世界」而令上帝所愛的世界不斷受破壞。

 

(原文於2022年8月4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購物新常態?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4/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去年7月,我們一家首次選擇了一個電力供應商的綠色能源計劃(Green Energy Plan),[1] 計劃中的電費計算,每度電會比平日貴少許,但該供應商提供了50美元的回贈優惠,只要該月的用電量達到500 kWh或以上就可以從電費單中扣減50美元,且用戶每星期都會收到電郵通知,了解每週的用電量,這樣就能預計該月能否「達標」獲得回贈。

今年1 月因某些原因所以用電量特別的多,在月結前最後一次電郵通知中知道我們還差少少就可以獲得回贈,當時心裡想要不要「最後衝刺」、「多用一點電」,比如多洗兩機衫、多吸兩次塵……但最終都決定了以平常生活方式來用電,不想浪費能源。當時的想法是,以平常心應對,如果得到回贈便省了錢,得不到回贈其實也省了能源。結果1月份的用電量是499 kWh,差1度電就可以享有50美元的回贈,最後需要繳付約110美元的電費,是六個月來最高費用。

上星期收到「恭喜我們」的電郵通知,6月份可以獲得回贈。收到該電郵通知的第一個感覺不特別驚喜,因為每年5月下旬到9月底都會「熱到爆炸」,即使沒有特別調低冷氣的溫度設定也肯定能達標(我們夏天的冷氣設定溫度高於25.5°C,加上風扇的效果已很舒服,而且只是晚上幾個小時才開冷氣)。反之,當時心裡卻是有些「矛盾」,用戶消耗能源多了竟然值得恭喜、值得現金回贈!豈不是跟環保和綠色能源計劃之精神背道而馳?

最近我們也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環保消費模式,除了購買含植物成份(Plant-Based)的和可自然分解(biodegradable)的個人和家居清潔用品外,還盡量選擇「一加侖補充裝」。雖然補充裝沒有附上泵(pump),但可以重用過往儲起的膠樽和泵,將清潔劑注入到小的膠樽裡,都是一樣的方便好用,大瓶用完後還可以鎅開當作花盆或儲物之用呢!

在購買日用品時,我們會盡量選擇玻璃瓶或紙盒包裝。現時坊間已有很多「環保選項」,例如洗衣紙、洗碗紙等都是紙盒包裝,用時只需按衣物或碗碟的多少去取出一兩片來用,甚或撕開只用半片來洗幾件衣服或碗筷。個人衛生用品方面有牙線、牙膏、肥皂、洗頭膏、漱口餅等等,都備有環境友善設計或包裝(省卻大量的膠樽)供消費者選擇。

護膚護髮用品更有不同類型冷壓(cold pressed)的植物油,如:荷荷巴油(Jojoba Oil)護膚、蓖麻油(Castor Oil)護髮、茶樹油(Tea Tree Oil)防蚊蟲等等,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化學成份。這也令我們想起小時候常用水開稀甘油和橄欖油來防止皮膚「爆拆」。

原來只要在網上搜尋鍵入可分解的(biodegradable)、可堆肥(compostable)的、環境友善的(eco-friendly),可持續的(sustainable)等等的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購物新選擇。雖然這類環保產品價錢可能會貴一點,但若果多些人一起「發揮抉擇力量」,讓「地球之友」產品能在市場有一定的佔有率,便能引發更多環保產品推出市場,加上環保意識普及化,期望將來價格會更大眾化,讓更多經濟條件有限的人也可以響應環保。從另一角度看,「名牌」產品往往因為廣告費用及要增加豐厚利潤而把價錢大大地提高,相對來說「沒有品牌」的環保產品的價錢很多時還比「傳統名牌」便宜呢!

一向有提供會員特享翌日送貨服務的網店亞馬遜(Amazon),在送貸安排上也增加了環保選項,會員可以選擇若干天後才送貨(fewer boxes fewer trips),讓公司可以儲多一些該區的訂單才送貨,或讓顧客選擇自行到附近的店舖提貨。此外,亞馬遜同時也轉用了物料「較薄的」紙盒、紙信封袋、膠袋和氣泡膠袋,而店舖內亦有氣泡膠袋回收安排。

近年去歐洲旅遊探親,發現航空公司或餐飲店已改用了木、竹或紙製的餐具,它們亦頗為耐用,我們還保留了一些回家繼續用。此外,在超級市場買樽裝飲料可以「回樽」,憑空樽取回歐元一毫;這令我們想起小時候在「士多」買鮮奶可按樽的日子。導遊說那邊的流浪漢喜歡拾飲品膠樽,因為它比紙皮值錢,且在超市換錢後還可以即時購買食物。我們入住的青年旅舍大堂更放置一個大籃用來收集住客用後的飲品膠樽,若作為該天值班員工的「打賞」也相當可觀呢!

農曆新年時收到朋友送的一個元寶狀的人工肥皂,是她的朋友自製的,環保美觀,可以送禮自用和在朋友圈內發售賺點外快。有朋友每次到唐人街午飯總會自備飯盒「打包」,他們說除了可以減少使用發泡膠外,老闆娘通常會因此而「加碼」,加大食物的份量。若再瘋狂(crazy)或創新(creative)一點,相信還可以激發更多環保生活日常的「好點子」。

我們每次在唐人街吃午飯總會點一杯港式凍奶茶(轉為煉奶,其實是「茶走」)來懷舊一番,但由於味道太濃,不能一次喝完,所以會自備保溫瓶作打包之用,希望環保一點省一隻發泡膠杯。怎料一位90後侍應生一看見我們已自備保溫瓶,便說:「不如我直接把凍奶茶倒在你的保溫瓶內,但你的保溫瓶太大,我們不會盛滿給你!」其實她的提議很不錯,可以省了洗盛奶茶的玻璃杯;但她的環保「情操」卻不及那「加碼」給自備飯盒客人的老闆娘。其實醉翁之意豈在乎那「少少著數」,我們這上一代人為環保多出一點力只是想減慢氣候變化的速度,為下一代人留下「比較無咁差嘅」生存環境。


[1]  The renewable attributes of power generated from a variety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sun, wind, geothermal, hydroelectric, wave or tidal energy, and biomass or biomass-based waste products, including landfill gas.

廟祝文化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13/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在台灣的教會曾經全職及義務事奉過一段日子,現在已辭去全職的事奉。作一個自由人,某程度上是對教會制度的失望,也發現很難融入台灣教會的文化。在台灣,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類似是廟祝一樣,基本上不需要講甚麼呼召、Mission和Passion,只要你「人在」就可以了,因為在台灣,基督教尚不算普遍,根據2022年台灣教會報告,全台共4,714間堂會,而全台立案廟宇的數目則有12,284間,是基督教會的2.6倍。受到廟宇文化的影響,台灣的人普遍信了主後多多少少仍會帶著民間信仰的模式,每星期到教會對很多人來說是「例行公事」,有事找牧師/傳道禱告祝福,無事安然工作在家帶小孩。信仰無疑是與宗教相似,而在台灣教會,教牧很少為著開拓福音事工而作些事情,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是人口老化;教會的內容了無新意;小孩都是跟家人回教會,連為甚麼受洗都不清楚,反正阿公阿嬤叫我洗就洗;教牧只循固有的體制傳統來運作教會。對於信徒真實生命的難處、信仰能否與生活整合、全人的信仰生命有沒有成長,這幾方面根本毫無突破,這樣的台灣教會真的很難發展和傳承福音。

筆者本身是做青少年事工,然而,眼見台灣教會對於青少年事工的牧養只遵從傳統文化,讀經、祈禱、主日崇拜,然後呢?沒有了。對於青少年人的問題和本身的遭遇困難,只用一句:禱告就是了!沒有真正的了解生命和觸動生命,某程度上是因為傳道牧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同行」,只知道「教導」。對於後現代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最不需要的是教導,最憎惡的也是教導,他們需要的是同行者,需要在他們受傷、困難和掙扎中,有人與他們同行。他們所認識的、頭腦上認知的都有很多,所欠缺的卻是信仰的實踐。筆者很欣賞盧雲在《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一書中提到:「我們的世界,是個喜歡『大』的世界。但是靈性生命的成長,往往卻從『小』開始,小動作、小細節、小念頭、小關懷,都是培育靈性花朵綻放的契機。」台灣牧師或教會欠缺的就是這些「小」,卻因而失「大」。

這種「因小失大」的台灣教會文化令筆者想起神學家祈克果的話,祈克果認為:「所謂的世俗化就是指『順從』,重視身邊的群眾,忙於世間的各種事務,跟隨世俗的智慧,卻忘了自己的本質,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不相信自己,認為不應該做自己,於是選擇較為容易和安全的途徑:成為像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個同樣的樣版,一個數字,跟從群眾。」台灣教會的順從體制,正正就是世俗化的行徑,這只會讓教會愈來愈萎縮。曾經筆者也是從屬於體制之內,失卻了信仰的獨立性,然而,筆者的丈夫卻在行動和文字中再次提醒筆者:基督的信仰是有其絕對的獨特性,而遠離普遍性。就好像「刺鳥」與「旅鼠」,前者是幻想生物,一生在尋找最尖銳和最長的荊棘,讓它往心臟刺入以唱出一生唯一一次讓神也動容的歌聲。後者是實際生物,因容易繁殖導致數目過剩,牠們會自發的集體遷移,也會因為錯誤的判斷湧入海岸集體死亡。這與祈克果認為信仰的獨特性就是基督教的定規相似。因此,他認為罪也是屬於獨特性的範疇,因為基督教將每一個人都看為一個獨立個體和一個獨立的罪人。

教會的每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這些微「小」的罪人,不是為了盲從教會的體制,認同教會的制度文化,乃是要在神裡面找到和堅持自己的獨特性,才不會迷失,和做到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牧者應該要看到和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不是為了作個像廟祝的傳道者,只顧打理教會的日常,而傳道者也需要幫助信徒在生命中找到他們的獨特性,並予以牧養。如果傳道者只會跟從體制,為做而做,只會隨流失去,也會令教會萎縮,失去這一代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