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於7月安息主懷,他是1974年《洛桑信約》的主要起草人;而《洛桑信約》最重要的影響,是確立傳福音和社會關懷同樣重要。可惜,香港不少教會雖然知道社會關懷的重要,但在實踐上仍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明光社過去十多年致力的就是推動及協助教會實踐社關。
公義之行.始於足下──14週年研討會
相信沒有基督徒會否定「行公義,好憐憫」這個大使命,但究竟行公義是否只有一個模式?明光社作為政策倡議和公眾教育團體,踏入第14個年頭,將繼續關心社會,維護公義。而在本年7月8日晚上,我們更舉辦了「公義之行.始於足下」研討會,透過四位演講嘉賓,包括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同工林錫章先生、禧福協會「愛蓮事工」傳道人蘇保恩姑娘、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以及香港西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海盛牧師,與在場近100名參加者,藉四個不同的主題,分享實踐公義時的不同進路和關注重點。
姑息可以養「暴」
由於舊的菲傭七月中回國結婚,新的又要八月底才到,於是要斷斷續續請假,過了個多月的「菲人」生活,終於因為三個寶貝開學而「重新造人」!在緊密地參與安排三個小朋友的暑期活動和起居作息,深深體會到他們不斷在爭取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權,測試父母的底線,例如看電視、玩電腦和遊戲機的時間愈長愈好,而做暑期作業,練習樂器的時間愈短愈好;睡覺愈夜愈好,而起床愈遲愈好等等。
通識系列之「基督徒如何投資及消費?」花絮
香港已成為世界最貴樓價之地,股市既波動凶險,港元又與疲弱的美元掛鉤,面對高樓價、高通脹的生活環境,普羅大眾都感到束手無策。明光社在今年5月舉辦一連四堂的通識理財課程,請來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董事及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的吳澤偉先生(David),以聖經原則,帶領參加者思考如何妥善理財及好好規劃將來的生活,學員大都表示獲益良多。
80傳說
何謂80傳說?凡是80、90後的青少年便一定打破傳統價值、熱衷於街頭抗爭、以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政策的不滿嗎?剛於5月27日舉行,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的「80傳說」研討會,便是藉著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及各方專家的分享,向在場約200位參加者展示坊間對80、90後的描述是如何片面,並不足以反映大部份80、90後的真貌。
在扭曲的世代堅持正直
由香港、台灣到紐約;由政府、大財團到所謂弱勢團體;由政治、財富、到家庭價值,我們幾乎每天都看到不少扭曲的現象。香港一些同志團體聲稱要爭取性傾向的自由,卻千方百計要封殺一些想自願改變性傾向人士尋求協助的機會;台灣要推行性別平等教育,卻被人偷換概念為鼓吹同性戀教育;紐約州以人權為理由通過同性婚姻,卻意圖限制不認同同性戀的人士基於信仰和良心而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日用飲食的信仰反思
「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傳九7)當前全球經濟變幻莫測,物價飆升,存款利率則超低,市民實質購買力相應下降,再加上港幣在聯繫匯率機制下變相貶值,港人在衣食住行要承受的壓力大增。筆者嘗試就「食」這方面作出信仰反思,探討在平息通脹下,我們如何仍可在日用飲食生活榮耀上帝。
抗通脹10大妙法
近年,本港物價高升,從日常用品、食物、水費、電費到娛樂消費,通貨膨脹都十分厲害。但其實大家都不一定要節衣縮食,只要想想法子,一樣可以好好享受勞碌得來的金錢!以下與你分享一些抗通脹心得,祝大家「慳得一蚊得一蚊」:
誰偷走了我們的理性?
近日有報章報道:「投訴文化植根下一代,家長無理投訴愈多,學生也愈來愈藉投訴挑戰老師,把自己看成消費者的角色。」文章更稱有老師叫幼稚園學生放好書包,學生不但拒絕,更恐嚇說會找「媽咪」投訴老師。有老師為了類似情況而噤聲。
投訴文化屢見不鮮,有人認為這類文化的始祖是某電台的兩個「烽煙」節目,日鬧夜鬧,鼓勵群眾發聲,為自己爭取權益。
時至今日,電台雖然換走了最惹火的主持,惟投訴文化已滲入香港人的每個生活細節,事事都「爭取權益」。買衫不夠平,鬧!電訊公司收費貴,去信各大報章投訴!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愛心服侍 傳揚福音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歐亦沛傳道相信,宣教是宣講與服侍的結合,因此該堂會近年積極推動弟兄姊妹投入地區服務,努力做好「好鄰舍」的角色。
該堂會在去年及今年,便開展了兩項社會關懷服務的事工,分別是成立「生命小天使關懷隊」及派發「愛心食物現金券」。
「生命小天使關懷隊」每月均會進行探訪,大部份探訪對象來自定「興耀家庭服務中心」的會員家庭,表達關懷之餘,也了解他們的需要。另外,有鑑於屯門區有很多低收入家庭,在高通脹的情況下,他們的生活倍感壓力,為此,堂會特別撥款購買超級市場禮券,向有緊急需要的家庭發放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