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美的生命、活的倫理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6/07/2007
這是一個現實的年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即時的回報,一年也太久,只爭朝夕!對於生命,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快樂,個人的滿足,性毋須留待婚姻,更毋須等待成熟,性與愛、與婚姻和家庭的分家,為生命帶來很多的衝擊,倫理價值對很多人來說是包袱、是落伍的代名詞。
搶購靚袋的香港環保潮
陳穎翎
| 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3/07/2007
2007年7月6日,數以百計的香港市民(據悉高峰期有二千人),齊集中環的置地廣場,排隊購買一款標榜「用料平凡、製作認真」,以環保理念為製作重點的購物袋,風頭一時無兩。
「德性社會」的建立與「有理想社會」
馮國強
| 牧養主任
29/06/2007
這是令人驚訝和無言的年頭──六月廿二日明報有一則名為《抄出我天地》的新聞,指香港公共圖書舘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之「2007年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中,初中組入圍的10篇中,竟有3篇屬抄襲作品!
為子女注射價值觀防疫針
27/06/2007
子女沉迷上網,除了會影響學業之外,還有什麼問題?
誤交網絡損友?
上癮打機?
長期睡眠不足?
缺乏運動?......
以上的上網問題,都會影響子女的日常生活,但各位父母有否想過:子女經常上網又缺乏家長指引,會引來對他身體的傷害,甚至做出犯法行為?
評「壹周刊」的《性戰沙皇蔡志森》!
27/06/2007
今期「壹周刊」刊登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訪問,就「中大學生報事件」而引發的性倫理與道德爭論再展開話題,該文題為《性戰沙皇蔡志森》。首先聲 明,我並非明光社成員,也不是教徒,雖然認識蔡志森,但他並不認識我,而本文亦未經明光社過目。
近日自「中大學生報」事件後在報章上出現對明光社的指控
整理:陳碧珊
| 明光社 項目主任(性文化)
15/06/2007
指控 1
明光社是幕後黑手?
「舉報《中大學生報》的是與明光社有關的牧師。而在打壓香港電台的《鏗鏘集》事件中,扮演啦啦隊角色的,同樣也是明光社那幫人。」
(「我們要為自己掘墓嗎?」 2007-05-12蘋果日報 A18論壇 黃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