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誰視我為鄰舍?再思好撒瑪利人的比喻(路十25-37)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8/01/2012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的《大宗師》,意思是說當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以維持對方的生命。當人遇到困難,最容易伸出援手的往往是血緣之親,又或是身邊最親密的人。但對於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耶穌卻打破了這種「近親情濃」的界線。我們幫助別人,不一定只是出於血緣,又或是深厚的情誼,而是出於「憐憫」。當我們懷著憐憫之心對待他人,我們才能真正及自由地幫助他人而不必加重自己的「負擔」。
明光社「釀愛攪動」2011 camp 後感想
06/01/2012
出camp 已經差不多一個星期了, 一直在忙著其他的活動, 也沒有時間讓自己靜下來, 好好沉澱一下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這三天留了在家中,讓自己的思緒好好地整理一下。
看見
讓愛轉化貧窮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1/2012
聖誕剛過,農曆新年將至,又是消費的高峰期,眼看大商場的減價廣告,很多人都不放過「血拼」的機會。趁減價及時搜購便宜商品,的確是精明消費者,但節日的濃厚氣氛也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作出不必要的消費。
釀愛攪動之後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05/01/2012
要突破安全區關心別人,不一定需要走到山區或貧窮國家,就在我們正身處的社區──香港,其實已經有很多機會。社聯在2011年11月26日公佈香港貧窮人口已達到一百二十萬四千四百人(個人收入低於入息中位數一半,就列入貧窮人口),其中三成三是貧窮長者,兩成九是貧困兒童,情況是十分嚴重,而房屋昂貴和人口老化問題是急須政府應對的。
信仰的路怎走?
01/01/2012
當教會還在做社關的研討, 甚或只在討論社關的正確性時, 原來香港已經有一大批基督徒在全心全意地幹了。或許我在教會裡所受過的教育, 讓我更明白信仰的基礎, 信仰對社會議題的關聯, 但對於實幹實施的信徒和那些極需幫助的弱勢群體來說, 停留在這種程度的認知, 並不具任何意義。
談種票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2/12/2011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但「種票」事件卻成為餘波,或多或少打擊了市民對選舉的信心,以及選舉事務處的公信力。在傳媒的監察,加上市民的有力指控下,廉政公署已拘捕多名涉嫌「種票」人士。事件既然已進入司法程序,筆者也不擬探討此事對選舉結果有多大影響,或疑似幕後黑手的身分。
「明意識」誘惑,加強性慾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9/12/2011
讀者有可能聽過以下的事件:一九五六年,美國一位市場調查員聲稱在戲院放映的影片中加入一格有「可樂」圖像的菲林,即使人的肉眼無法看到如此快速的可樂鏡頭,但卻增加了不少觀眾散場後很想去飲「可樂」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