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拒絕天天都上線 珍惜暑假下半場

02/08/2017

踏入8月份,暑假轉眼已進入下半場,家中孩子作息是否大亂,天天「機」不離手 ?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裡,智能通訊設備、網絡科技的普及為我們帶來不少便利,然而學生過度沉迷上網的現象卻引起大家關注。經常處於網絡虛擬世界,面對現實生活時會覺得無從入手;沉迷上網,更會漸漸不喜歡或不懂得與人面對面接觸溝通。

AV與色情行業的幻象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1/08/2017

日本色情行業的發展早已馳名世界,不得不承認日本色情文化的發展對亞洲地區的影響實在不容小覷。

趙良駿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7/2017

多謝科技的發展,不見四十年的同學現在天天在群組內互道近況。除了緬懷過往的校園趣事外,亦尋找從前香港的歷史圖片,回味一番。

我說,除了在舊照片找回香港的面貎外,亦可以從過往的港產片中,重溫這個城市的面貎。

的確,隨著多年城市的急速發展,好多兒時身邊的地方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唯有盼望在觀賞電影時,一邊留意情節,一邊重溫當時的香港。

比對7月23日翠林男子墮樓新聞及報道自殺新聞的建議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7/07/2017

於2017年7月23日中午,有一名男子在將軍澳翠林邨墮樓,不同的報章對於這事件的報道手法都很不同,而更有報章的報道引起了評論。我們為此在網上媒體中找了有關的報道作為比較。我們於網上找到《星島日報》、《頭條日報》、《東方日報》、《蘋果日報》、《成報》、《文匯報》及《都市日報》對這事件作出報道。

少少鹹多多脆的娛樂新聞

張勇傑    |    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6/07/2017

暑假來了,又是逛書展的日子。記得八年前的那個暑假,一眾少女模特兒喧賓奪主地成為那年書展的焦點。往後幾年的書展也有少女模特兒推出寫真集,但已不及當年的聲勢,一來不少團體向貿發局表達不滿,二來熱潮已過,市民已對這些少女模特兒產生了「免疫力」。

面對寒冬要轉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與行動)
20/07/2017

近來又有傳媒集團因為紙媒寒冬而被迫要壯士斷臂,把自己創立而曾具有江湖地位的「兒子」賣出……見著紙媒一份份、一本本的倒下、賣盤,不禁令人感到可惜。

網絡遊戲應該設防沉迷系統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3/07/2017

近日內地手遊《王者榮耀》被人民網發文批評攻擊,稱之「不斷釋放負能量」,令沉迷的人「悲劇不斷上演」,是「陷害了人生」,要求遊戲公司在賺錢與社會公德之間取得平衡。未夠一週,遊戲公司就推出防沉迷系統,要求玩家註冊帳號時提交身份證明,十二歲以下玩家每天限玩一小時,晚上九時後不能登入遊戲,十二歲以上玩家則限玩兩小時。

慈善與福音

李卓乘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0/07/2017

所有信徒都知道教會應該關懷貧苦,因為耶穌在世時就是如此行:祂傳福音給貧窮人,使被擄得釋放,瞎眼得看見。然而,社關與教會和福音的實際關係是甚麼?則涉及更多更大的神學討論:有人認為社關是福音的手段,以社關作為吸引人聽「福音」的契機;有人認為社關就是福音本身,以重建理想社會為福音的內容;亦有人主張福音由社關體現,以福音為體、社關為用。

與貧窮人同行並不容易

張勇傑、吳慧華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0/07/2017

(延伸閱讀)

 

要交出自己,這和跟隨耶穌一樣難……正正是令這類服侍未能繼續走下去的原因。其實除了協會外,有不少基督教機構曾提供類似的住屋服侍,當中包括:基督教榕樹頭之光教會及禧福協會。然而今天,因著不同的原因,她們所提供的服侍都無法繼續。

尋覓溫暖安歇之地

傅丹梅、文麗兒、郭卓靈    |    明光社副總幹事、明光社項目主任
10/07/2017

新福事工協會及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為回應社會上貧窮人士的需要,提供很多不同的服務,包括:匯聚社會資源的社區及資源中心、宿舍服務等,受益者眾。本社同事走訪了不同的服務使用者,希望協助大家「看見」社會上一群有需要人士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