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明光家書
憑信繼續前行

各位支持明光社的友好:

    這封家書落筆有點困難,內心不斷在專心仰賴神的供應和呼籲弟兄姊妹更多支持之間掙扎。在明光社服侍了25年,經歷過不同的經濟壓力,但從未有太大的憂慮,因為神一次又一次透過很奇妙、意想不到的方式供應我們的需要。再加上近期不少友好機構亦因為嚴重的赤字呼籲大家奉獻,不想令比我們更困難的機構雪上加霜。不過,深感今次大家面對的財政壓力已不是現金週轉的問題,而是在退休潮、移民潮和經濟不景三重夾擊之下出現的結構性奉獻下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去年明光社的赤字達140多萬元,今年到11月底赤字亦達到80多萬元,已出現銀行戶口只餘約一個月開支的嚴峻情況,每個月底我們都要為下個月60多萬元的開支迫切交託及禱告,這是信心的功課,也是一個警號。

    面對結構性的財政壓力,開源節流必不可少,過去一年,我和同事已不斷拜訪不同的教會和支持者,希望讓更多教牧了解我們的工作、使用我們的服務、以及聽到我們對當前社會倫理問題的回應和呼籲。此外,我們亦會留意及申請不同的基金,不過,僧多粥少,成功機會亦較以往為低。因此,我們最重要的支持來源,仍然依靠眾教會和弟兄姊妹的奉獻,請在禱告中記念我們的需要,並積極回應我們的呼籲。

    另一方面,如何節流亦是一大考驗,首先,我們不想減少現時許多十分重要的服侍,包括大量往學校主領的性教育和傳媒教育工作坊,為面對離婚和再婚困惑的人士提供輔導、關心基層家庭和兒童的需要、以及就一些社會倫理問題公開發聲。其次,我們每個月最主要的開支是同工的薪酬,非不得已,亦不想減薪和裁員,不過,我已提醒同工要為可能出現的削減醫療津貼、額外強積金、以及精簡架構作好心理準備,最後不能排除減薪。作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是我們多年來的事奉哲學,當我們努力做好本份,並多行幾步之後,餘下的只能安心交託。深信神昨日、今日、明日仍然會透過祂奇妙的供應,帶領明光社繼續向前行。

    希望眾教會及弟兄姊妹,能夠積極回應我們的呼籲,讓我們明白到我們的服侍真正能夠回應現時香港社會和教會的需要,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若果我們已無法有效回應時代的需要,大刀闊斧地重新思考我們的路向和事奉模式也是應有之義,不留戀過去的成功,才不會陷入明日的失敗,若果大家發現我們有甚麼值得改善的地方,請不要吝嗇告訴我們,你們是我們的重要伙伴和同路人。若果大家想支持我們,可以透過以下網頁奉獻給我們:

https://www.truth-light.org.hk/support/entry

                                                        

你的弟兄

蔡志森

 


在爭議不絕的年代堅持信念

11/09/2017
  香港近年的爭議愈來愈尖銳,更不幸的是在爭議之中,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偏見、怒氣、仇恨和自以為是。無論在社交媒體、甚或公眾人物,很多的言論都是以偏概全、上綱上線的,在發表意見的時候,往往將不同的人的言論斷章取義地加在一起,混淆視聽,將本身要批判的對象有意無意地醜化,令本來不了解詳情的受眾對那些人產生負面印象,這是個當以為自己是為真理發聲便可以不擇手段的年代!於是大家往往只問立場,不問真假,更遑論對錯。就像近期教大民主牆出現恭賀官員喪子的標語,演化為嚴重的社會對立,過程中不乏渲染和誤導,實在令人痛心。

性别政治在香港悄悄蔓延

01/07/2017
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0年,一切彷彿很美好,但統計處公佈2016年的堅尼系數創45年來新高,達到0.539,較1996年的0.518上升0.021,表示香港的收入分佈愈來愈走向不平均,市民的貧富差距擴大,貧窮問題非常嚴重,新一屆政府必須設法改善貧富懸殊的情況,否則社會將會加劇階級對立,造成政治不穩,而重中之重可算是居住問題,讓市民可以居有定所,不致居無定所。

18年後仍是一條好漢

06/01/2017
  少年時代很喜歡看有關大俠的電影,特別著迷的是當他們面對死亡毫不退縮,慷慨就義的英雄氣概,其中一句經典對白就是:「18年後又係一條好漢」。當然,隨著年紀漸長,早已不再嚮往做視死如歸的英雄,不過仍然希望自己是一條好漢。做人做事對得住上帝,在自己的家人、朋友,以至社會人士面前可以挺起胸膛做人。18年真的不是一個短的時間,不論人事、景物都已翻新又翻新了,屈指一算,自己加入明光社轉眼竟已踏入第18個年頭了。  

為孩子多走一步

27/10/2016
我們相信家庭是每個人第一個學習的場景,也是孕育一個人性格及質素的重要基石,婚姻制度於維持兒童與父母的連繫起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今年所做的有關「香港人婚姻態度研究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港人認為,若然失去親生父親(88.3%)或親生母親(87.6%),會為兒童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因此,兒童能在親生父母的照顧下成長對他們是最好的。

處變不「亂」

01/09/2016
香港市民求變心切,從今屆立法會選舉可以清楚反映,在候選人中新人輩出,加上不少議員因為年齡或個人問題而不再爭取連任或連任失敗,立法會必定會面目全非。無論政府和市民大眾是否願意,大家都必須重新定位。

莫以平等之名摧毀平等

15/05/2016
以自由之名摧毀自由!德國社會學者顧家碧(Gabriele Kuby)女士應本社及友好團體邀請,首次來港分享她沉痛的體會。她所談及性革命在西方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性解放運動藉自由之名,摧毀異見者的言論 自由,對我們來說並非完全陌生。過去十多年,明光社與一眾友好聲嘶力竭想向大家傳遞的正是同樣的信息,但她所處身的德國,情況比香港更艱難。顧家碧讓我們 看到的是一個不嫌自己力量微小,72歲仍滿腔熱誠,憑著對神單純的信心,敢於逆流而上,雲彩一般的見證人。

任憑風浪起 穩坐釣魚船

15/02/2016
2015年要面對的風浪著實不少! 社會上不同族群的撕裂;官民的對立;以至弟兄姊妹之間的分化情況愈來愈嚴重,理性討論亦愈來愈困難。因為政治判斷、社會政策、倫理抉擇,以至神學立場 的不同,

面對同性戀,我們可以華麗轉身嗎?

15/09/2015
時光飛逝,2015年只剩下一季便要過去,隨著政改不獲通過,香港的政治爭拗暫時告一段落,社會各界包括教會正努力修補因雨傘運動而產生的撕裂,希望社會能盡快回復正常,但是,另一場性別身份政治已在默默起革命。

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

15/05/2015
香港社會普遍瀰漫負面的情緒,較早前有調查顯示,百分之十四的香港人因生活逼人感到痛苦,在亞洲區名列前茅。過去幾年,因為樓價完全脫離一般市民的購買力;政改問題引致社會撕裂;高官涉及貪腐以及無能而居高位等等問題,令不少香港人(特別是年青一代)對前景感到悲觀。

弱不禁風?

02/01/2015
一場雨傘運動令我們驚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弱不禁風,大家撕裂並不僅僅因為政見,而是因為缺乏基本的信任以及包容。此外,令人憂慮的是,當我們受情緒影響,被個別的事件觸動的時候,就算受過教育,平時相對理性的人,也會忽然變得非理性和偏執,大家只喜歡聽一些自己認同的說話,對來自不同立場人士的聲音會自動關閉所有接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