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80期)

知行合一話社關    

燭光網絡 80期 (p.2)
18/09/2011

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於7月安息主懷,他是1974年《洛桑信約》的主要起草人;而《洛桑信約》最重要的影響,是確立傳福音和社會關懷同樣重要。可惜,香港不少教會雖然知道社會關懷的重要,但在實踐上仍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明光社過去十多年致力的就是推動及協助教會實踐社關。

在暑假期間,我們首次舉辦了親子貧窮體驗之旅,讓父母陪同子女一起接觸在社會邊緣上掙扎的弱勢群體。而在下半年,我們亦會首次舉辦社關神學課程和青年社關領袖訓練,務求令弟兄姊妹不單知道社關的意義,更願意付上時間和心力,身體力行去參與。

當然,在社關的問題,最具挑戰的仍然是同性戀的議題,面對一些同志團體有意無意的扭曲和攻擊,以及不知就裡的社會人士及弟兄姊妹的誤解,心情難免有時忐忑,但擇善固執是令我們在社關路上不會迷失方向的指南針,我們執著並不是以為自己是審判者,而是明白自己必須緊緊跟隨那造我們的主,我們將繼續以堅定的態度關心同性戀者,但反對同性性行為。

公義之行.始於足下──14週年研討會

燭光網絡 80期 (p.3)
18/09/2011

相信沒有基督徒會否定「行公義,好憐憫」這個大使命,但究竟行公義是否只有一個模式?明光社作為政策倡議和公眾教育團體,踏入第14個年頭,將繼續關心社會,維護公義。而在本年7月8日晚上,我們更舉辦了「公義之行.始於足下」研討會,透過四位演講嘉賓,包括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同工林錫章先生、禧福協會「愛蓮事工」傳道人蘇保恩姑娘、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先生、以及香港西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海盛牧師,與在場近100名參加者,藉四個不同的主題,分享實踐公義時的不同進路和關注重點。

沒有拗直,只有扭曲

燭光網絡 80期 (p.5)
18/09/2011

近年一些同運團體喜歡攻擊一些協助想改變的同性戀者的機構,並指控他們提供所謂「拗直治療」,其實有關團體只是協助一些對自己性傾向有疑惑的人,為他們提供全人的關懷,而他們一向的態度都是尊重求助者的意願,不會強逼任何人改變自己的性傾向。真相其實不是有人要拗直,而是有人故意扭曲。

這些同運團體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希望將謊言不斷重複之後令人以為是事實,希望以後沒有人再敢講一些與他們在同性戀問題上不同的觀點。其實現時香港一些同運團體並不弱勢,反而十分霸道,最弱勢的是一些想改變自己性傾向的同性戀者,因為一些不想改變的同性戀者,想強逼所有同性戀者與他們一樣,不准任何人選擇改變自己的性傾向,亦不准任何人協助他們。這是對一些同志團體口口聲聲要求他人尊重他們的性傾向、爭取一個多元包容社會的最大諷刺,亦是對人權的扭曲。

一個同性戀者的自白

燭光網絡 80期 (p.6)
18/09/2011

我叫阿Gin(化名),是一名青少年工作者,信主逾10年,一向熱心事奉,更是教會的領導階層,但我想告訴你,我是一名同性戀者。
 
打從高小開始,我便發現自己對女性有feel,遇上喜歡的類型便會「眼定定」,繼而腦海無盡幻想……拖手、咀咀。我曾經努力尋找自己愛上同性的緣由:父親太嚴厲?受男同學排斥?爭取家人朋友認同?或是……但始終找不到終極的答案。
 
對於自己的魅力,我十分有信心。中三時加入制服團隊,男仔頭的外表在雄糾糾的制服包裝下,雖然惹來男同學的冷嘲熱諷,卻深受女同學的歡迎。初戀亦發生在中學時期,女友不時在我家裡留宿,模擬的同居生活,讓我憧憬著幸福美好的將來!

自願新造的人

燭光網絡 80期 (p.8)
18/09/2011

基督徒與同性戀者同行,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又或者就是要「輔導」那位同性戀者必須要變回異性戀,否則就與「基督」無份。惟在基督教的圈子中,其實有不少關心同性戀者的團體,並非以改變同性戀者性傾向為目的,而是僅以「同行者」的角色,協助這群受傷的人,走出負面情緒,重過恩典與真理並行的人生。

同性戀的生活,比一般人所受的歧視、排斥為多,加上圈中不斷的愛慾關係,容易令人受傷、迷失。新造的人協會創會董事陳家良牧師說:「我們在輔導、牧養的過程中發現,部份人經歷過同志圈中的離離合合,感到很受傷、很辛苦,因此萌生離開這個圈子的念頭。」
 
同志不再找同志,跟歷盡滄海的異性戀者要持守獨身一樣困難。陳牧師說:「他們求助無門,因為同志群體只會肯定同性戀,所以我們就覺得需要成立一個團體,讓有共同的背景和目標的人,可以分享,彼此支持。」當時陳牧師跟一班成功離開同性戀生活的人士,加上輔導員、牧者、社工等,就組成了「新造的人協會」。

同性戀治療發展史

燭光網絡 80期 (p.11)
18/09/2011

同性戀在現今社會已被廣泛接納,不少人認為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分別不大,他們的差異只是喜歡的對象性別不同罷了。但原來在約半個世紀前,同性戀一直被主流的學術界視為是精神病的一種。
 
美國精神病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是一本在美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中最常使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APA於1952年推出的第一版(DSM-I)和1968年推出的第二版(DSM-II)均將同性戀列為精神病的一種。既然同性戀被視為一種病態,就有被治療的需要。而當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厭惡治療(Aversion Therapy)。
 

多元社會對同性戀的一元思考霸權 ── 審視同運團體攻擊新造的人協會事件簿

燭光網絡 80期 (p.12)
18/09/2011

一位服侍了同性戀者超過20年的精神科醫生康貴華(下稱康醫生),眼見社會上的輔導服務只提供「肯定同性戀」(gay affirmative) 的進路,缺乏提供選擇給那些不接受自己性傾向(egodystonic)的同性戀者,於是成立一個尊重同性戀者意願的非牟利機構「新造的人協會」,既出錢又出力為那些因同性戀問題困擾的人士提供另一個選擇。

協會成立後,由於所提供的幫助與同志運動團體(下稱同運團體)的訴求及宣稱不相同,近年不斷遇到衝擊,第一次於2004年12月29日,當天由多個機構(包括新造的人協會)組成「重建整全心性網絡」舉辦了一個輔導訓練工作坊,目的是推動專業的同性戀輔導,訓練更多關懷和輔導同性戀的人才。聚會上播出多位同性戀過來人的訪問,帶出「性傾向改變是可能的,同性戀者可以有另一個選擇」的信息,牴觸了同性戀運動其中一個基本信念,同性戀是天生,健康及自然的傾向,所以被同運團體抨擊及抹黑。

當局者清 旁觀者迷

燭光網絡 80期 (p.14)
18/09/2011

這些年來,經常都有旁觀者對「新造的人協會」指指點點,甚至作出譏諷謾罵,可是,親身接受過服務的阿恆(化名),以及有一名「出櫃」兒子的KK(化名)卻有不一樣的感覺。如果沒有協會的關顧與同行,受同性吸引的阿恆,未必能夠排除萬難,向女友求婚;如果沒有「盼望組」、「Daddy組」的支持,KK也不曉得怎樣與兒子改善關係。真的難以想像,如果協會被迫終止服務的話,他們的路,可以如何走下去……。在此懇請各位旁觀者,在作出任何批評之前,可否停一停,回應協會會友的呼籲︰“Friends, lend me your ears!”

個案一︰由相識、相分到承諾同行

阿恆高中開始發現自己受同性吸引,不時徘徊於腦海幻想與瀏覽網頁之間。大學時信主的阿恆,以為靠著靈修祈禱讀經,同性吸引便可慢慢消失。踏足社會兩年後,阿恆開始跟大學同學彤彤拍拖,但同性吸引帶來的困擾卻從未減退,幾個月後他向彤彤提出分手,並透露了隱藏多年的秘密。

那時彤彤感到很徬徨,不敢亂向人傾訴,不斷上網打電話向不同機構求助,其後找到了「新造的人協會」,便勸阿恆試試。原來阿恆幾年前曾經致電求助,惟當時心態未準備好,協會亦沒有強逼他接受輔導,最後不了了之。

建立正確性屬身份 從孩童開始

燭光網絡 80期 (p.16)
18/09/2011

美國精神病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大約四分之三在童年有性屬身份混亂(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的人在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期會出現有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的情況。故此,幼兒成長時期性屬身份(Gender Identity)的建立對日後性傾向的發展也有顯著的影響。為了解性屬身份建立的過程,我們訪問了前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兼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

「性染色體所決定的男女身體狀態是硬件;但性屬身份是軟件,是一種對個人性屬的自我評估,而性屬身份發展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黃博士以他多年的臨床經驗指出性屬身份約在一歲半到三歲半期間開始建立,而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對子女性屬身份的建立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