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To Kill a Mockingbird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1/06/2015

這段時候,除了忙於改卷,還需要抽空替學生寫推薦信。寫得多了,有點麻木,遇到出色的學生,寫得較為暢順,但碰上一般的同學,想了半天,也未必找到他們突出優勝的地方。

Over the Rainbow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1/05/2015

人人都聽歌,但其原因為何?有些為了娛樂,有人用來輕鬆減壓,一些聽歌學習外語,亦有追上潮流,不少人從歌曲中抒發情感,可能亦從歌詞裡得到啟示。歌曲聽得多了,成為回憶一部份,所以有時舊歌一播出來,帶來無限思潮,回想黃金年代,青蔥歲月。

小孩為甚麼說謊 - 《Nurture Shock》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05/2015

李太是銀行高層,今晚又要開會,但心裡總是記掛著8歲的女兒,便打電話給她。你估李太在電話中會問女兒哪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妳做完功課未?」
 
第二個問題是:「妳練了琴嗎?」
 

賀歲猛片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3/03/2015

這個農曆新年你猜我最渴望看到的電影是甚麼?

不是提名奧斯卡的猛片,亦非港產賀歲片,而是由法國導演所拍,改編自中國暢銷小說,在內地已經上映,票房不俗的電影《狼圖騰》。

《我的名字叫紅》從帕慕克到楊千嬅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2/01/2015

       考一下你的文化素養。

        楊千嬅是誰?香港女歌手,入行二十年,最近在紅館開演唱會。

        那麼Orhan Pamuk (帕幕克) 呢?這個倒可能考到大家了。

        他是土耳其作家,在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Black Mirror》直播的影響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5/01/2015

近來朋友見面,最常問的一句是:「你若在現場,是否會執錢?」

電視文化無遠弗屆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大學 教育學院 助理教授 傳媒教育協會 主席
18/09/2009

試想你買了新房子,要裝修的時候,總會想著一個問題,就是電視要放在哪處?而十之八九的結果是,電視會放在客廳中心的地方,可見電視真的佔了一個重要的地位。自從無綫電視於1967年啟播後,香港人的生活習慣起了不少變化,其影響直到現在。
 

流行雜誌對青少年的影響

講員:張志儉博士    |    傳媒教育協會主席、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回應: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總幹事 記錄:Andrew
31/03/2002

今日,在市面上出版了很多流行雜誌,其中,以年青人為主要對象的雜誌亦不下十種。事實上教會中也有不少青少年長期購買以及閱讀這些雜誌。究竟這些雜誌不停地傳遞著一些怎樣的意識形態呢?長期閱讀對青少年又做成什麼影響呢?教會可以如何幫助青少年去面對這些雜誌所帶出的訊息呢?
 
現今雜誌的幾個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