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除了耶和華以外,不可有別的上帝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7/01/2016

(講員:趙崇明博士   |  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 )

 

是阿姐還是阿四的家傭…

陳永浩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12/2015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印象:逢週末週日,不論在中環皇后像廣場、維多利亞公園,或是平日沒甚麼人去的休憩地方,都成為了在港工作的外籍家庭傭工(Domestic Helper)[1] 的聚腳點。當「姐姐」在香港已差不多是「居家必備」時,我們也應了解一下香港的家傭制度的發展歷史。

香港還真有偶像文化?

陳永浩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12/2015

偶像文化究竟是甚麼?如果我們以字面理解的話,偶像可解作「一種人創造的對象,以某種方式崇拜。可能在宗教或娛樂的圈子出現。」[1] 若以這定義來看的話,香港偶像文化其實遠遠未至於此。

騙財事大 「失心」事更大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6/11/2015

很多年前,中國內地曾流行一個笑話:「一個老農夫買了種子,地卻沒有任何出產,因為種子是假的。老農夫決心一死,買來一瓶農藥喝下,結果死不成,因為農藥也是假的。一家人慶幸老農夫沒有死,決定買來一瓶好酒慶祝一番,結果卻是全家人都死了,因為酒是假的。

活出取生捨死的奇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7/11/2015

(講員:陳龍超 | 記錄片導演、電台節目《吾係電影人》主持)

 

租有時 買有時 不租不買也有時*

整理:陳穎恆、吳慧華    |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環球中國研究系學生、高級研究員
17/11/2015

(講員: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

 

性別主觀化 毀共善框架

文麗兒、吳慧華    |    文麗兒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吳慧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7/11/2015

性別議題在全球引發熾熱的討論,逐漸被解構的性別概念引申出無數問題,在同志運動議程中,性別主觀化取消了性別身份的客觀標準,即不再以生理性別為準則,取而代之的是以主觀、任意的心理性別為依據。我們且看這些推動性別主觀化的同志運動議程如何影響著全球的發展。

保護生命才是真正的善行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2/10/2015

多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已發起「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計劃」,希望香港的酒店及食肆可以為設宴的客戶提供另類選擇,以改變無翅不歡的飲宴文化,並盡力保護數量日漸減少的鯊魚,拯救失衡的生態。

《被奪走的十二年》——突如其來的苦難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7/09/2015

 (講員:許惠敏小姐 |  業餘影評人及報章專欄作家)

 

放下假面 愛上真實的自己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7/08/2015

多年前,黃子華曾在一場棟篤笑中戲謔:「甚麼是化妝?化妝就是你卸了妝,我還認得你就是化妝;但你卸了妝,我不認得你,那叫做喬裝。」他接著又說之後大家會在家中發現「陌生人」。大家或許想不到,這個經典的笑話竟會在現實發生,原來真的有喬裝高手,讓枕邊人認不出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