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德育及公民教育進修課程「賭波的禍害及有關的預防教育」 校長教師親身感受賭博魔力
監察賭風聯盟於去年10月份向全港中學進行問卷形式進行的「賭波合法化後中學生參與賭波活動」調查,結果顯示賭波合法化後,青少年參與賭波投注情況嚴重。根據理大於8月1日(馬會正式接受賭波投注當日)做的調查顯示,參與賭波的青少年遠比賭馬的人數多,足球博彩對青少年有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及馬會將投注站改裝成開放式,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引誘而參與賭波活動,可見賭波有很大的吸引力。
監察賭風聯盟於去年10月份向全港中學進行問卷形式進行的「賭波合法化後中學生參與賭波活動」調查,結果顯示賭波合法化後,青少年參與賭波投注情況嚴重。根據理大於8月1日(馬會正式接受賭波投注當日)做的調查顯示,參與賭波的青少年遠比賭馬的人數多,足球博彩對青少年有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及馬會將投注站改裝成開放式,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引誘而參與賭波活動,可見賭波有很大的吸引力。
自2003年8月實施足球博彩規範化(即「賭波合法化」)後,馬會、政府都聲稱開設合法的足球博彩,只為打擊非法外圍莊家,並不鼓吹賭博。但時至今日,賭波的投注總額遠超預期,因賭博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比比皆是,作為賭波活動營運機構的香港賽馬會,非但提供賭博便利,更以「打擊外圍」為擋箭牌,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新玩法,新攻勢擊,皆旨在吸納更多人參與賭博,違反「不鼓勵賭博政策」。
政府6月尾向公眾提交的賭博諮詢文件以「賭博問題諮詢文件」(以下簡稱文件)為題,徵詢公眾人士對於現行賭博政策的意見。文件中先交代香港的賭博政策,這亦是整個文件的重心,政府不斷強調賭博政策是貫徹始終,不過單分析文件,這個論點不攻自破,若細心分析香港近年關於賭博的趨勢及政府的反應,賭博政策的變動是顯然而見的。
編者按︰就「賭博諮詢文件」我們訪問了兩位資深教育工作者及兩位資深社工,他們的專業觀察及分析「賭博諮詢文件」。
賭博風氣之盛行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風氣源頭之考究,實在難以求証,不過大眾傳媒的鼓吹,應該有著一定的影響。單在過去的足球旺季,大小傳媒不約而同地在報導的資料中,加入了賭波的資訊。而這現象遠在數年前已經開始流行,只不過隨著賭波合法化的討論,人們才開始注意。
明哥是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的。他入了賭波這一行的日子也不短了,從起初幫莊家“打工”到現在自己獨立當“艇家”,他見過不少賭徒,他們甚麼都賭,只要是賭這玩意,就連命也不顧,賭得死去活來。
我們訪問了一個經營"賭波"生意的中間人,就是行內的所謂"艇家"。我們管他叫明哥。
就賭波應否合法化的問題,社會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些討論詳列外國的研究以及對香港社會現象的分析,旁徵博引,令人無論贊成與否,都對問題有更深入的反省。可惜亦有不少的討論卻純粹是情緒發洩,無的放矢,但謊言說上十遍,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卻信以為真!
還看今屆世盃,中國隊首次入圍、南韓隊歷史性打人四強,加上大部份賽事在晚間黃金時間進行,令更多市民能觀賞球賽,連帶爭論多時的賭波問題討論也高漲起來。近日,新任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醫生亦「問責」起來,打著「民意牌」,表示賭波問題要在年底前「解決」!
中港澳台近期在賭博問題上可說各有千秋,給人一種賭博可以為經濟帶來新希望的感覺。國內的足球彩票大行其道;台灣的樂透彩令全省瘋狂;澳門批出三個新賭牌後,大家憧憬著拉斯維加斯式,由賭博和娛樂帶動的繁華現象即將降臨,甚至令不少香港人眼紅;至於本港開徵賭波稅的呼聲亦此起彼落,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亦作出暗示,青年協會所做的調查更顯示有六成青年認為賭波稅是政府開源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