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要守住作為一個信徒的底線
香港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不少過去我們一直奉行、認為理所當然的做事方式和社會規律,並不是逐步轉變,而是話變就變,例如明明看到一些制度在倒退,卻要睜大眼說這叫做完善!明顯已進入以長官意志為對錯標準的年代,要學習重新定義甚麼叫馬、甚麼叫鹿,然後說服自己鹿即是馬、馬即是鹿!在這個時候,不少人因為難以或者不想適應新的轉變,所以選擇或者被迫離開香港,移民甚至走難去到世界各地,這是香港人的悲哀!不過,大部份的香港人和信徒畢竟仍然是會留在香港的,如何面對政治社會環境的重大轉變,是教會和弟兄姊妹不能迴避的課題,若果只抱著鴕鳥政策,或者只是說一切交託給神,而不做一些應變計劃或者演習,恐怕當挑戰忽然降臨的時候,大家會措手不及。
面對一個愈來愈集大權於一身,而法律的紅線又不清晰,龍門可隨意移動的新常態,大家會有擔憂、甚至恐懼是很自然的,不會輕舉妄動也可以理解,但若果我們因此而甚麼也不敢做,恐怕亦不是一個愛神愛人的信徒應有的表現。在這種充滿挑戰的時候,其實最好先反思自己作為一個人、再加上作為一個信徒,我們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先撇開我們有甚麼一定要做不說,起碼要不斷提醒自己有甚麼事是自己一定不應該做的。
暴力抗爭與強力鎮壓
![]() |
港區國安法
![]() |
林鄭月娥︰區議會過去一年「吵吵鬧鬧」 正研公職人員需受國安法約制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7-11-2020) |
與小女兒談自由
記得當時還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小女兒,有一天放學回家告訴我:她今天在閱讀堂時睡覺。我好奇想知道她如何睡覺?她說坐在一旁睡覺,不用閱讀圖書。
改變生命才能改善制度
最近世界的政局再一次提醒我們,世上並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無論民主政府或專制政府都有可能犯錯,因為人的本質決定了有人的地方就自然會有問題。
中國過去的人權記錄固然令人憂慮,近年對宗教和言論自由的收緊、大量拘捕維權律師、牧師和異見人士,造成不少香港人的信心危機,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起因亦和對中央缺乏信心有關。而在對抗新冠狀病毒的事上,起初有官員意圖隱瞞和淡化事件,甚至處分提出警告的醫護人員,錯失了盡早阻止病毒蔓延的先機,其後的嚴厲防控措施,甚至不惜封城,只是將功補過。
不過,一直強調民主自由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表現同樣令人非常失望,除了起初輕視疫情,一切以有利競選連任為大前提,沒有及早做好防疫措施,對超過10萬人受感染而死亡難辭其咎,而在疫情失控之後更諉過於人,將矛頭直指中國和世衛,以及再次挑起中美矛盾來轉移視線,但對自己的失誤隻字不提,連半點歉意也沒有。而他日常喜歡信口雌黃、攻擊傳媒的態度亦令人不敢恭維。
選舉其實並不神聖
過去幾年因為爭取行政長官普選的問題,香港社會陷入了很大的撕裂,在雨傘運動好像無功而還,再出現人大就宣誓釋法和政府DQ了幾位議員,對民主運動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令不少人加深了無力感。
上帝的公義與恩典
最近看了一個賣思樂冰的故事,很有意思。店主在賣思樂冰的時候,會使用一支木棒,把思樂冰推平,使每一杯思樂冰都是一樣的,但是遇到小朋友的時候,他就會把思樂冰堆得滿滿。其他人看見就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小孩子的思樂冰會是堆得滿滿的,大人的思樂冰是平平的。店主說:給你們的思樂冰都是一樣的,十分公平。然而給小朋友的思樂冰,我會堆高,這是我的主權。
同性婚姻 司法、立法與人民的博弈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6月26日以5比4裁定同性婚姻是基本人權,全美五十個州都要容許同性戀者結婚,並享受與異性婚姻同等的千多項聯邦福利和權利,同性戀運動可謂達到空前成功。
包容不同聲音才是真正的多元
同性戀運動以多元、人權、自由及平等為口號,近十年在西方社會取得顯著成果,各地相繼推行同性婚姻、同性領養與同志教育的政策。支持同性戀運動已成為「政治正確」的事,若對此持不同意見,其良心自由和言論自由會經常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