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傳媒

互動=改變=改善?

──「電視互聯網」是好是壞?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8/09/2009

由「Laughing哥復活」,「柴九不該死」,到批評「無綫新聞,事事(是是)旦旦」的「事(是)旦男」,互聯網上的討論對本港電視製作的迴響和影響力日增。但當電視台肯順應「網意」,改變劇集的結局,或是修改節目的時候,這真能帶動本港電視業作出改變嗎?而改變就是改善嗎?還是一貫的「換湯不換藥」,遷就收視率的動作而已?
 

身體有價 價值觀「無」價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2/09/2010

一位匈牙利十八歲美少女為了替家人還債,在eBay網頁拍賣初夜,盼有「好心人」幫助她解決財務困難,以免她及家人流浪街頭。少女宣稱拍賣初夜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是一個晚上。她還感到整件事挺浪漫,她認為願意買她初夜的男人是她們一家的救星,幫助她與家人不至於無家可歸。就這事,英國已設了賭局,賭此少女最終得到多少金額,賭買家是甚麼國籍的人士。

廣告掩眼法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4/10/2010

平日,不知道當大家看報紙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報紙咁多頁,又幾乎每版彩色印刷,都係賣六蚊,而免費報紙仲係唔使錢……其實都幾抵喎?」但當我們打開報章細閱的時候,我們卻會發現每兩版就有起碼一半是用來賣廣告的,因為廣告是報業主要的收入來源。
 

「動新聞」─性感色情圖片也動起來

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10

較早前,有傳媒被台灣民間團體抗議,以動畫報道新聞渲染色情及暴力,引起大家關注「動新聞」所引起的問題,例如有關自殺或嚴重罪行等事件,容易引起人們模仿,當中的圖像亦可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誰移動新聞界綫──動新聞還算新聞嗎?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09/10/2010

在報業評議會十周年的研討會,台灣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呂郁女教授表示,《蘋果》動新聞在台灣引起很大反響,由於內容巨細靡遺描述暴力、性侵害、兇殺等事件,對兒童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嚴重的影響,被台北市政府開出兩張五十萬台幣的罰單。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教授在回應時直指,動新聞根本不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