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香港網媒觀察(文:陳帆川)〉,明報,2018年12月27日
〈陳帆川:2018香港網媒觀察(續)〉,明報,2019年1月3日
網上媒體要賺取盈利實在不容易,因為它們大多數是免費的,競爭對手多,當中包括了社交平台上的內容農場(即專門為了賺點擊率而製作內容、拼湊照片的媒體,但當中的新聞卻難辨真假)。為了賺取廣告收益,網媒自己亦成為了「高端農場」,寄生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互動率,亦用不同方法如「一人一tag」、「以表情符號投票」,以及「留言XX後inbox你」等方法吸引回應。對於媒體為求生存及利潤而不斷想方法吸引讀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網上傳媒是否具備傳統媒體應有的操守及界線,這點我們則十分關注。媒體會否為了點擊率而成為標題黨、誇大內容,或以廣告商所寫的鱔稿轉化成為新聞,以誤導讀者?我們讀新聞時需要小心分辨,以免跟車太貼,將錯誤資訊分享、轉發,甚至罵錯人。
信仰反思
作為網民、讀者,我們究竟抱著甚麼心態去看新聞?如果我們重視新聞是否真確,又有沒有在分享內容前小心看清楚新聞來源、求證內容真偽,亦問問自己的看法有否偏頗?很多時媒體提供極富娛樂性的報道,但有關內容卻對我們了解社會需要、如何冷靜分析問題是沒有多大幫助,相反,媒體往往透過一些充滿責怪、憤怒的語調或諷刺式的報道煽動著我們,令我們的情緒亦被影響。若只喜歡閱讀這類報道或文章,我們又會否好像小孩子只喜歡吃味道刺激的零食,而對味道清淡的營養菜式缺乏興趣?長此下去,孩子只會缺乏營養和長不大。《聖經》說:「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箴十二19)倘若我們能學懂小心辨別真偽、查證,就可以成熟地看待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亦能為社會上不公平的事發出公義之聲。這些智慧的言語,總能讓聽見的人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