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
又到6月,記憶並非一個開關掣,可以隨意關掉就當一些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也不是電腦的資料,可以按一個掣就立即刪除。對於經歷過六四事件的香港人來說,有些記憶是其他人無法粗暴地強行刪去的,相反,愈是被迫忘記,愈是無法釋懷,甚至會加深傷痕,更難療癒,就像一些人面對喪親之痛、重大的打擊,若果不正視問題,而是強行壓抑,裝作若無其事,人只會變得愈來愈抑鬱,被壓抑的情緒就好像殺傷力強大的睡火山,總有一天會突然爆發,由於毫無防避,結果造成更大的破壞。
1989年的六四事件,轉眼已經過了33年,雖然官方對事件的說法沒有重大的改變,不過,許多人當年在電視鏡頭前看著事件的發展,由悼念支持改革開放、平反冤案、深得民心的領導人逝世開始,引發反對貪污、官倒的和平請願,因得不到適當的回應和官方媒體將運動定性為動亂,於是學生開始絕食,因長期絕食不斷需要送院救治引起了國內外和香港市民更大的關注,變成了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最後要出動軍隊清場、追捕涉及事件的學運領袖而告一段落。整個學運的無數片段,相信在許多人有生之年亦無法遺忘,就像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許許多多曾經身歷其境的市民,他們的記憶是無法按一個掣就可以重新設定的。
任何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一定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有許多千絲萬縷的利害關係和衝突 ,亦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說了和做了不同的事,而要評價這些事,亦不可能只有一個觀點、一個結論,但必須要分輕重、分主次,不能夠以偏概全,不能夠只看到別人眼中刺,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就算你的對手或敵人錯了,不等於你就一定是對。在一些曠日持久、數以十萬、百萬計的人參與過的社會事件,當中必定有不少未能證實的傳聞、分析和陰謀論,許多人有不同的目標、策略和行動,有保守的、有中庸的、也有激進的,不應該因為部份人過激或情緒性的言論,以及部份人傷害了他人的行為,而將整件事定性為動亂、暴動、甚至危害國家的重大陰謀,有人犯錯不等如人人犯錯,就算有人真的犯錯,也要多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不應一竹篙打一船人,將所有犯了法的人當作恐怖份子。
就像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除了海陸空戰事之外,其實傳媒戰和網絡戰的惡鬥亦不遑多讓,有人批評烏克蘭一直以來的策略有問題,以及採取親西方的立場,令俄羅斯的安全受到威脅,因此,俄羅斯被迫出手保護自己,這樣邏輯最大的問題是不分輕重,正如有些人喜歡炫耀財富,不等如打劫他們就沒有罪。就算衝突的成因,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但反應過大、用力過重的一方,仍然應該受到更大的譴責。今時今日有些孩童的確很頑皮、甚至頑劣,但不等如父母可以拿起木棍杖責他們,老師若用手掌一巴一巴的掌摑就是反應過大,不能接受的管教行為。正如在政治上,侵略就是侵略、鎮壓就是鎮壓、不能以對方亦有錯,就以不成比例的武力作回應。
更要留意的是,很多人只是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對政府一些政策和官員的行為作出批評、鼓勵大家據理力爭,以公民權利抗拒不合理的命令,一些行為縱然有些灰色地帶,但政府若多年以來都默許,市民便有合理期望有關行為並不會被檢控,若政府要收緊有關安排,亦應該預先警告,更不能以修訂後的法律追溯一些之前並不犯法的行為。
六四事件對很多身歷其境的香港人來說都是難以解開的心結,由多年以來維園的燭光可以清楚看到,其實很多人可能都想放下,但一日未看到公義的彰顯,死難者家屬仍然無法公開悼念,流亡海外的人士仍然無法回鄉探親,這種種人為的傷痛如何能夠說忘記就可以忘記呢?不少矛盾由於處理得不好而導致雙輸並不罕見,惟有容許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同時存在,才能讓本來南轅北轍的雙方可以加強溝通,逐漸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拉近彼此的距離,尋求和解,化解彼此的矛盾、甚至仇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點燭光,是良知的燭光,是希望的燭光,對信徒來說,也是聖靈的燭光,是其他人無法熄滅的。誠願阿摩司書五章24節成為我們在6月開始時的祈禱:「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祈求上帝為所有受屈的人伸冤。 六四代表的不僅是一場令人痛徹心扉,以悲劇告終的社會運動,也投射了不少人對國家邁向更民主、更自由、更尊重人權的夢,而這個是不會死、大家會努力記著的夢。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來自你我的心,記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