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世代不要「是是旦旦」
燭光網絡 68期 (p.4)
提起電視新聞,不少香港人都會聯想到「事旦男」事件,關心電視新聞的自我審查現象。至於無綫電視晚間新聞節目的改革,也具爭議性,有人認為電視新聞不應該走娛樂化路線,重形式輕內容。
近年,電視新聞流失大量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各個電視台正在不斷摸索新路線,力挽狂瀾。那麼,電視新聞是否前景黯淡?
以往在工業社會,香港人是透過電視新聞了解時事,電視那種由上而下的傳播模式,就像一場演講(lecture),廣大觀眾一起收看。電視跨年齡、跨學歷、跨階層的特性,令它深入每一家庭,成為大眾最主要的新聞來源。
香港的政治經濟環境特殊,大部分報章不是在政治上靠邊站,就是在商業上實行市場主導,而電視新聞受廣播條例嚴格規管,難以播放煽色腥的內容及政治偏激的言論,所以相比之下新聞較為客觀公正,故此特別得到市民的信賴。
不過,電視新聞的黄金時代已經過去,在未來它會以新的形態在不同的載體出現。當香港步入資訊社會之後,傳播科技走向互動,各種媒體趨於融合,互聯網開始普及,觀眾收視習慣也不同了。再加上回歸後政治環境的變遷,香港電視新聞的生態環境正在全面改觀,未來的電視新聞,將會在形式上及內容上有很大的變化。
娛樂化但不要瑣碎化
電視新聞其實跟報章一樣,需要爭取年青觀眾,原因很簡單,倘若得不到他們的支持,就等如失去觀眾接班人。但Y世代的年青人,不再是呆坐在電視機面前,被動地等候新聞主播灌輸資訊的觀眾,他們不再接受「演講」式的傳播方法,他們不愛被權威專家「餵料」。他們極怕沉悶,喜愛玩耍,無論是工作、學習抑或吸收新資訊,他們都要添加玩樂的元素。因此,電視新聞要吸納他們,就必須放棄傳統的形式,為節目注入動感及趣味,形式有需要改變。
大家近期觀看電視新聞,不難發現無論是那一間電視台,它們的新聞普遍具有以下特點:
1. 大量使用圖象及動畫(如天氣報告);
2. 新聞報道員之間增加互動,像閒話家常,向觀眾
「說新聞」(軟銷),而不是「讀新聞」(硬銷);
3. 刻意加入主播的一些主觀視角,加添人性化色彩;
4. 新聞報道的場景璀璨奪目,務求令觀眾有豐
富的視覺感覺。
無綫電視晚上十一時的晚間新聞節目,在形式改革方面可說是最為賣力,引起的爭議也最大。一位電視新聞的老行尊,批評改革後的無綫晚間新聞太重視表達形式及包裝。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一組碩士研究生做了一個簡單的觀眾調查,却發現大部分受訪觀眾,均喜歡新節目的形式、風格及內容,尤其是年輕觀眾,認為改革後的無綫晚間新聞生動、活潑和輕鬆,更富娛樂性及吸引力。
對於電視新聞的行內人來說,改革後的無綫新聞播放時間雖然增長,但內容並不見得深入。一位資深編輯指出,改變電視新聞的表達形式並不需要投放很大資源;相反,若果改善內容,增強調查報道,成本就高了。
如果電視台管理層的目標只求提高收視率,當然不會在報道內容上花太多資源。不過,這種「市場導向」的方針,長期未必奏效。針對Y世代,提高新聞的趣味性,這個方向無可厚非。新聞娛樂化不一定導致新聞瑣碎化及膚淺化,它們並非二元對立。
不過,在香港現時這個政治環境,如果做新聞只追求趣味性,馬馬虎虎兼且自我審查,觀眾是看得出的,而且會嚴厲批評為「事事旦旦」。Y世代雖然好動愛玩,但頭腦精明並且熱衷社會運動,爭取他們的信任及支持是需要有充實的內容和獨特的新聞角度。
啟動社會對話
在Web 2.0時代,新聞業處身於參與式的傳播環境,新聞學者都同意,未來的新聞再不是「演講」,而是「對話」(conversation),媒體融合也是必然趨勢。電視新聞不僅在電視機上看,而且可以在手機上看,在電腦上看。
電視新聞伸延至互聯網,不再是單向傳輸,而且和觀眾互動。未來的電視新聞不應再是一件「完成了媒體產品」,而是啟動社會對話的鑰匙。新聞把議題呈現,觀眾可以在網上回應,甚至和記者、專家及政客對話,令公共空間更為開濶。
浸會大學研究生的調查,顯示觀眾對主播在電視新聞中加入個人主觀見解有保留,無論電視新聞的面貌將來如何改變,觀眾還是要求新聞內容保持正確、客觀及公正。
在未來,電視新聞應該取名「錄像新聞」(video news),因為在媒體融合之後,新媒體、電視和報紙的界線會變得模糊。現時蘋果日報、東方日報、香港電台等媒體的網站已經同時提供錄像新聞。在外國,由市民提供的市民錄像新聞也佔去公共空間的一個重要角落,挑戰主流媒體。
未來的電視新聞將會以不同的姿態出現,而且會競爭劇烈,但願它的社會使命能始終如一,以提升公共空間為目標,以公眾利益為依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