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重建生命的豐榮 與受傷心靈同行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1/05/2015

人口販賣的議題,我們大多只是從報章得知,然而原來卻是那麼遠,這麼近。在香港,基督教團體基督豐榮團契服侍在柬埔寨的人口販賣受害者, Heather這位神學生更親身走進受害人群體中一段時間,與她們同行。這次同行不僅讓Heather看到女孩們的需要,更再次肯定她服侍這群女孩的呼召。

關注,從不認識開始

Heather忘了何時聽聞人口販賣的議題,然而她一直都沒有留心。直到2012年,偶爾看到一個有關人口販賣的特輯,首次在視覺上被撼動,亦開始留意多了。Heather當時已確定蒙召服侍神,但卻壓根兒沒想過要在這個議題上特別關注,只是一心希望努力為主工作。

後來在2014年初,Heather在教會實習時遇上了神學院的學兄,始知基督豐榮團契在柬埔寨服侍人口販賣受害人,她深被感動,並開始尋索服侍這群受害者是否上帝對自己的召命。奇妙的是及至7月,當Heather開始要探索未來服侍方向時,再次遇到那位學兄。這次學兄向她告知基督豐榮團契的其中一位負責人將會回港,可安排見面;在他引領下再與另一位負責人見面。然後,在12月Heather決定走進柬埔寨十天,親身視察工場,然後再決定是否參與柬埔寨的服侍。離港前一天,Heather竟第三次與該學兄相遇,柬埔寨的服侍異象,從此深深扎根在Heather心裡。

印象,從未接觸之前

在未真實接觸受害者前,Heather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把人口販賣與性及涉及金錢的交易拉上關係。雖然知道會有男性或小孩被販賣,但最令Heather感到扎心的是那些被販賣、被性剝削的女性心靈的創傷,所以她對於自己希望服侍的對象有清晰的認定。

被用作人口販賣的女性,有些情況可能是出於她們自願,甚至是藉此賺取金錢換取一些物慾上的滿足。那些女孩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都會感到矛盾,縱然如此,Heather仍然希望把上帝的愛帶入她們的心中,醫治她們的心靈傷痕。

衝擊,親歷其中過後

2014年12月,Heather有機會參與基督豐榮團契在柬埔寨服侍當地人口販賣受害女孩的事工,親身與女孩接觸。這一次,讓她對人口販賣議題有更深刻的領受。

Heather進到基督豐榮團契的女兒之家探望一群被販賣的女孩子,深深感受到在柬埔寨人口販賣隨時都會發生,而且就在身邊。普通的一個人都會被剝削,而且那份被剝削的情況好像是沒有能夠被控制、改善的機會,那份感覺教人如此絕望。

人口販賣在柬埔寨是如此普遍,跟自己的距離如此近,而當中很多受害人都是年幼的女孩子。同樣身為女性的Heather,更深切渴望與她們同行,即使沒法為她們改變甚麼,最少盼望能把上帝的愛與盼望帶給她們,讓她們在生活中有一點光。

反思,對「人口販賣」的回應

在女兒之家的十天,Heather更感到個人力量的渺小。與女孩們相處,Heather深深感到她們的天真,她們與一般的小孩沒有分別,同樣地有著單純的笑臉,同樣希望可以探索世界,卻因著家人的出賣、貧富懸殊、「重男輕女」的價值觀,令她們要承受難以想像的創傷。

在女兒之家,Heather看到女孩們任人宰割的無力,但同樣看到愛使她們重新得到盼望;看到她們生活上的缺乏,但同樣看到她們對有機會經歷的珍惜。這群女孩子,即使在生命中經歷很大的創傷,甚至會永遠在她們的生命中留下傷痕,然而他們仍然對生命充滿盼望,仍然願意在安全的環境下敞開心扉。世界對她們縱使殘酷,卻沒有讓她們放棄,更讓Heather覺得需要令更多人認識、正視人口販賣問題。

行動,憐憫謙卑同行

明年Heather便從神學院畢業,她早已認定要踏上柬埔寨服侍之路,但仍然渴望得到教會的全然支持。「我期望神繼續感動弟兄姊妹,我期望是整個群體一起動員去宣教。而我只是一個代表,神不只是呼召我及差遣我,然後弟兄姊妹在背後支持我;神其實是在呼召整個群體,呼召我們,我只是代表大家出去。我希望明年當我出發的時候…… 這是一件屬於教會的事,而不只是屬於我一個人的事。」

宣教的路從來都不易走,要服侍這群受傷的生命更是不容易,然而上帝的命令就是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當看到世上的不公義,我們更要實踐上帝的教導。人口販賣,一點都不遙遠,我們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不能對不公義視而不見,現在就讓我們從身邊的人開始,一個一個的傳開,讓人認識並正視這看似遙遠的問題。

「無論誰因我的名接待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接待我」(太十八5《新漢語譯本》) 當一個好憐憫的人是沒有地域之分,實踐行公義的事也沒有大小之別,作為跟隨上帝的每一位,我們都有責任。

 

相關文章

重新出發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24/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四年前曾在分享中鼓勵弟兄姊妹立志在流散移民中宣教,現在是我親自實踐這個教導的時候。七個月前與巴黎的教會執事訪談中知道在申請BNO visa到倫敦後,可再申請往巴黎繼續在法國的宣教,於是五個月前返港作各種準備,終於可以在10月3日出發去在歐洲的英國了。

執拾行裝不易,不能一一與親友道別分享,為此感到抱歉。暫時計劃明年5月回港覆診時再聚。我在英國的時候就會支援在英國的宣教工作,有可能到法國的話就會繼續我在法國的宣教。對於我這個年長的金齡宣教人,或者一些背景條件與我相近的宣教人,香港宣教會都提供多方面幫助,竭力設法使我們可以幫助其他宗派教會或其他群體的需要,實踐金齡宣教。此種天國視野和胸襟,是華人教會的典範。

生命的可貴是因為生命在上主手中可以變化萬千,人掌控不了,人在其中可以觀賞、體會和讚歎主的奇妙和豐富,並體會甚麼是豐盛的生命(約十10),這是認識神和認識自己的旅程和經歷,如此,才看到人那「死不如生」的生命,才回應到這個愈來愈荒謬的世界。

在執拾家當的過程中,我學習斷捨離一些物件,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失去歷史的人,而此行的宣教,使我也不知將來是怎樣,我似乎成為斷了線的風箏。求主賜我們平安和健康的心靈去面對荒謬的現實世界,也求主幫助我們常警醒,靠主保護自己的心靈,使我們不怕現在的迷茫,仍然勇敢靠主前行,重新出發。因為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主知道的。

無國界的僕人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02/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有兩個意念頻頻出現:逍遙和無國界。提早七年退休的歲月,時間過得很快,至今已經九年多,雖然現在已經年屆真正的退休年齡了,也不想令這些時間變成人稱的「垃圾時間」。但是我不勉強必須要做甚麼,去哪裡,要做多久……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有時候會因為情況有點困擾,但爭取不來,就罷了。想要的,是逍遙吧!

回港四個月,首先處理身體健康問題,經過多項目的覆診後,知道大概情況穩定,衰退難免,新病症是睡眠窒息症,它對走動和工作無大礙,於是繼續考慮及等候決定以甚麼方式生活,是宣教還是退隱。按向來有的歐洲華人宣教異象,尤其對法國的「偏心」,又有一兩個法國華人教會的邀請,但又沒有把握申請居留,於是按個別教會的提議,先取得BNO visa落腳英國,其後再申請去法國服侍。於是回港後第二個月就打算賣房子,準備移民英國。經過兩個月的禱告等候,終於找到買家,開始執拾家當及交樓的工作,並於10月初出發去英國。

按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我是既可在英國逗留和事奉,也可在歐陸地區服侍華人,並且可以抽一些時間回香港,除了要考慮體力能否應付外,我發現竟可以變成沒有國界限制的事奉,真的是作天國的僕人(太二十五)。殘留的軀殼,不配獻主,但也不想鏽壞,雖是碎渣兒,也不要浪費(可七24-30)。青春健康活力已逝,主既沒有吹滅將殘的燈火,就以逍遙自在方式享受當下的事奉和生活。這是我最近體會到的一種「死不如生」的生命意義。生命是主給我們的禮物,但若主接我回去,也是一份禮物。因為主看是好的,就會給我。賣房子及執拾東西期間,體會上帝給我那麼多恩典,既滿懷感恩,但也不能留戀,拍下照片後,就放手,走人生路,要學捨下,才能走得好。沒有國界,沒有包袱,這也是逍遙呀!

讓負傷者得醫治——因參與短宣寫成的生命故事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04/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今年聖誕假期間,我將與家人一同前往距離奧克蘭約五小時車程、人口不到60,000的Napier進行短期宣教工作。我們主要會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一系列活動,如探訪老人院、街頭報佳音、音樂佈道、聖誕攤位聯誼和聚餐等,藉由這些聖誕節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

因為負責人要求每位參與者都要提交生命見證,這讓我有機會靜下來回顧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作為。既然見證需要與不同的人分享,我也希望藉此機會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我的經歷能激勵你都回顧一下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出生於小康家庭,父親在我幼年時在香港和內地經營工廠,生意遍及東南亞。然而,工作可能給了他很大的滿足感和存在感,因此在我年幼時,他很少回家。又可能工作帶給他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因此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搵錢養家功勞最大,覺得家人全都是未見過世面的家庭主婦或小朋友,從不會聆聽家人意見和理解我們的感受。而母親可能不太適應獨自照顧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兒,一對活躍好動的雙胞胎和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所以她的脾氣異常暴躁。童年時期,除了受到母親的打罵(最嚴重的一次是用菜刀刀背敲砍我的頭)和看著父親每次回家都被母親歇斯底里地喪罵外,其實我沒有太多的記憶……

也許我和哥哥實在太活躍好動,所以母親實在不想讓我們留在家裡太久。自從升上中學後,母親開始給我零用錢,讓我放學後出去走走,晚上才回家。可惜零用錢實在不夠,我和大哥週末也只能「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家中。感謝主,上帝當時應該不太想這麼快就接我和哥哥「回家」,祂真有方法,竟然先帶我家姐回教會,之後她問母親可否帶我和哥哥參加初中生團契。坦白說,我當時對返教會興趣不大,但母親實在太想我「信耶穌」,所以重金加我零用錢200元,條件是週末跟家姐返教會,結果一返就返了30年。

起初返教會,只抱著玩玩的態度,對信仰沒有認真的追求。加上成長背景,我其實不太會、也不太敢表達自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團契導師對我的關心,甚至比父母對我更甚。由於「不好意思」,我在「不太好意思」的情況下答應決志信主。自此,我在教會有很多機會事奉,也慢慢在教會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然而,信主後我其實沒有祈禱、讀經和靈修的習慣。直至中六,在學校和教會有更加多的事奉機會,但自覺信仰基礎不足,一天晚上,我首次在家禱告,內容大致是求主讓我有動力靈修,由於不知從何入手,如上帝應允禱告,就請祂指示我如何做。禱告後,我便隨手打開聖經,看看有何啟示。不夠一分鐘,家姐突然走入我房間,說剛才見到我在禱告,便給了我一本靈修書,還留下一句:「只係祈禱是不夠的,還要多靈修」,之後她就離開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好邪!」但從那時起,我知道信仰不單只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一份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關係。隨後一年,我決定接受洗禮加入教會。

童年經歷其實令我不太懂得跟人建立關係,甚至感情。我明白人的情感與過去的記憶息息相關,特別是看待記憶的方式,決定了我的感受。如果想透過遺忘來免除傷痛,假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其實傷痛是不會消失的,反而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多砍你一刀。

信仰讓我明白惟有面對自己的傷痛,才有機會得到醫治。上帝或許知道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會學習到,而理智遠大於情感的我要單單在聖經找出路也不太容易,感恩的是在中學時期在教會遇上我太太,她正好是我的對立面,家庭成長健康,重視感情,懂得體諒他人,有同理心。她讓我嘗試學習和享受愛與被愛(這二十多年辛苦她了!)。

之後三姊弟各自組織家庭,父母由於關係太差,實無法一起居住,所以哥哥結婚後,爸媽選擇分居,之後亦甚少聯絡。及至2018年中,我們三姊弟分別移居海外,剩下父母在港生活。同年11月,媽媽突然身體不適,情急下打電話給爸爸,他當時立即趕去見她。見面後,爸爸發覺媽媽的情況比想像中差,即時送她入院,又向我們報告。我們三姊弟亦分別趕返香港探望媽媽,而爸爸每天都在病床邊照顧她。

當媽媽躺在病床時,昔日在香港牧養我的牧者前來探望,為她祝福和祈禱,亦向她講福音。感謝主,她清晰回應,亦在爸爸見證下接受水禮(當年一手推我入教會的「始作俑者」終於步我後塵)。之後媽媽情況稍為好轉,能跟我們簡單溝通,有講有笑。留港短短20日,之前應該從未想過跟父母一起相處原來可以這樣平靜。

可惜順風從來都不常作伴,三姊弟離開不足一星期後,媽媽病情急轉直下。幸爸爸一直在旁陪伴。沒想過她跟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多謝你!」相信這三個字足以令他們一生不再有任何遺憾和餘恨。

之後一日,媽媽情況再轉差,醫院打來著家人馬上趕去醫院見最後一面。我們即時通知爸爸和教會牧師。可惜,爸爸趕到前媽媽已經返回天家,但雙眼不能閉上(即老人家最忌諱的死唔眼閉)。當時,爸爸多次嘗試把媽媽雙眼閉上但未能成功。不久,牧師到達醫院,給媽媽祝福祈禱,之後著爸爸在媽媽耳邊多說一句話。爸爸照做,大意是「放心,你三個仔女過得好好,我都會過得好好,你安心離開啦!」說罷,媽媽馬上合上雙眼。

或許場面實在太震撼,爸爸多次嘗試亦未能成功,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爸爸隨即要求牧師給他上學道班,他亦於同年聖誕節領洗加入教會。無想過,一個一直自以為聰明,心腸剛硬的人原來最終都會信主。受洗至今差不多六年,感恩即使獨個兒留在香港,他都有恆常參與教會聚會。

信主多年,人生稱不上順風順水,更時有低潮,但與神建立關係以後,這份關係更讓我重新學習與人建立關係,走出昔日關係所帶來的傷痛,更重要是修復曾經傷痛過的關係。

驀然回首,發現恩典滿滿;感恩在生命中遇見祢!

光輝歲月 (Beyond)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2/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回港三個月,沉澱了一下,用Beyond已故歌手黃家駒,在南非民權領袖曼德拉先後入獄27年後,為表敬佩而為他寫的《光輝歲月》這歌之歌詞中的一句「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以表達一些感受和迴響。

人生經歷了超過半世紀的征戰,與窮困、考試、工作、疾病、人際、體衰、感情各方面的搏鬥,身心靈的創傷就像一艘退役的輪船,船身滿佈撞擊過的痕跡,殘留的軀殼,反映了過往經歷大小規模長或短期,都是慘烈苦痛的歲月!是累了,也是怕了。能靜止下來,像主一樣,欣賞一花一草一木一鳥一孩一髮,在那裡體會它們如所羅門的衣裳,如何無憂無慮,也體會到小子的純真,以至其頭髮也獲得保護。為他們或長或短的光輝歲月感恩。又能放眼人世間,看到無牧人的羊,聽其傷病呻吟,便為他們祝福,給微笑鼓勵。我想這也是宣教(可六34)!

自提早退休至今已九年,想在一些心繫的堂會撒下宣教種子,希望有多些為宣教而存在的教會,多些人過宣教人生。希望透過響應金齡宣教,使宣教工場多些另類人手,發揮另類力量,使在退休生活裡也可享受光輝歲月。無有目共睹的效果,只有天父才知道的結果,求主堅立所作的。

返港後身體檢查已知道自己有睡眠窒息症,加上本來有的肝病和冠心病,更覺得時不我與,要珍惜一切。有多少年輕人明白餘生不多的人的心情,懂得理解我們的焦慮?但請為我神學畢業至今剛40年,從在香港的大澳開始,工作一年就患肝病至今,仍有生命和機會事奉感謝主。

現在我仍然感受到餘生的重點:既然生命長短在神手中,我就不應任性地做我喜歡做的,或做我能做的,我仍想聽神的差遣,做衪要我做的。我很有興趣看神如何繼續給我帶領,叫我體會些奇妙驚喜的東西,也給你分享,讓你同得這體會。我仍想像過去般,可以落場參與宣教,但也享受做觀眾去體會神宣教。目前暫定的方式是既休息也宣教:即宣教中享安息,安息中做宣教。宣教重點不是做了甚麼,是在乎心繫宣教。宣教常享不多的光輝,但必是反映上主光輝的機會。

白髮多少丈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0/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我和師母5月8日返回香港述職,至今已四個多星期,但仍在克服時差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因掛念圖盧茲而有時差,或是倒轉。李白以三千丈白髮來說自己的離愁;我也有,但處境和心境有很大區別,因為我們多有功成身退之感,對圖城、巴黎或奧爾良(Orlean),都覺得回應了須做的。

我這次體會到宣教學其中一課,當中講述如何處理別離。這不是純粹指離愁別緒,而更多是講如何作恰當的放下責任、交代工作。從去年9月由港返圖盧茲前,已經和我的差會有默契,會在今年1月份就結束在圖城的事工,因要為未來宣教工場籌備及鋪排,所以返圖城後,就開始先交下部分行政工作,然後步向劃個完美句號的目標,但在實踐中我衡量處境後,改為3月初才結束工作,3至4月去了三次巴黎以支援有需要的教會,也去了一趟泰澤(Tazie)靜修,5月初才返港。

圖城小組雖暫未能註冊成為教會,但是會章初稿、核心成員及行政財政系統算是初步建立了,對成立教會的異象及對教會的期望也有作溝通,又得到法語教會提供聚會場地,但能否切實執行成立教會,就有待各成員一起努力達成。

我這金齡多病的宣教人,自忖餘生短促,拿一兩年出來不是易事,既要有差會肯接受,又要籌得足夠生活費始合乎差會的條件,勞師動眾,兼且要用讀書方式才取得逐年居留簽證去一趟宣教。而在陌生的國度,不懂當地語言文化,舉步維艱,就如在香港只需半小時就能辧妥的網絡服務申請,在當地可以用上三個月仍弄得很糟。夫婦兩人又在此期間染過新冠疫症,頭半年既要做許多申請手續,又要上課和交功課,又要安頓生活,又要事奉,又要設法延續在香港要做的例行醫療檢查,過程並不容易。常感到千頭萬緒,那種缺乏支援的徬徨和焦慮不易面對,及後又經歷寄失必需藥物的驚嚇、被搶刧的驚悚等,只能積極學習隨遇而安。

圖城弟兄姊妹人少,資源不足,但用半年慢慢建立關係後,卻能得到他們窩心的鼓勵和愛護,使我們對這趟宣教,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和寶貴的情誼。由於我們已經不能繼續用學生簽證申請居留,若要繼續歐陸的宣教,最大可能是用居英權給我們的權利,更按主給我們的機會,也需要巴黎或其他城市華人教會或團契小組發出的邀請,才能繼續宣教。

現在估計要9月才能再出發。目前在港這幾個月要完成差會及堂會的述職分享,各項醫療跟進,處理家人事務和賣掉房子,並希望完成功課可向教授作較好的交代。求主幫助我們用平靜的心靈和力量去解決各種問題,並能憑信靠主恩夠用的信心,去妥善安排在英國落腳的事情。

我的白髮正在交替的加長和脫落,小信的我要信靠主會帶領一切。過去多次的宣教挫折、曾使我想放棄宣教的方向,覺得自己不適合宣教,還是告老還鄉罷了。金齡宣教口號易講,實踐起來不易,擔憂會令情況變得更糟。但這樣的灰心並未熄滅我的心志,沒想到先有差會的鼓勵,崇拜中唱了《主的妙愛》,又有弟兄出其不意向我提起《無名的傳道者》這首歌,令我像不認主的彼得那樣(約二十一15-19),重拾使命的動力,讓我們在端午節中反省愛天國委身事主的情懷。

每天.愛你.多一些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0/05/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在崇拜中,講員插播了一小段《只有情永在》[1],這首歌既能配合當天的主題,亦能引起會眾一定的共鳴,妙絕!當然,有誰共鳴?應該也是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有著相近成長背景的人。這首1986年的流行曲,在38年後的今天,身在異國聽到,更給人平添點點的鄉愁。

隨後,思想著一個人如何保持「只有情永在」?拒絕忘記,或許是一個要素,但這個方法略嫌有點被動。「每天愛你多一些」[2] 似乎是較為積極,能維持「情永在」的方法。

「無求甚麼 無尋甚麼……平凡亦可 平淡亦可……名是甚麼 財是甚麼……當身邊的一切如風,是你讓我找到根蒂……那懼明天風高路斜。」如此浪漫的歌詞,感動著萬千愛侶,牽動著人心深處的渴望:如果有一個能如此愛我的人就好了!但卻未曾想過,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如此去「愛」的一個人?堅持「每天」、「愛你」、「多一些」。若認真地細想,不一定是浪漫,反而是有點吃力、費勁,需要堅持、警醒才可以稍稍做到。

2018年年底,筆者一家旅居台灣,打算逗留數月半載,就預備出發到宣教工場,豈料「滯留」在台三年零十個月。其時,香港的社會狀況劇變,隨後,又受世紀疫症所打擊。感受置身其中的朋友和家人的艱難、困苦,尤其是教會、牧者、信徒,他們面對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及壓力:開門給人一杯涼水?走近與受壓者同行?遵循上帝的公義?以上帝的憐憫,安撫受傷的心靈?還是,繼續追求內裡的「平靜安穩」,以「超凡脫俗」的眼光,旁觀「民間疾苦」?在神聖的圍牆內,單單享受與上帝的親密,卻充耳不聞困乏者在外的呼喊及呻吟?疫情中,封城、隔離成了生活的常態,基督的跟隨者又如何突破冷漠的世情,藉著基督的愛走近他者,叫人得見上帝的恩手,感受溫暖和接納?想不透,若自己當時身在其中,如何抉擇、取捨委實不容易。

人身在外,未能與親人、朋友並肩同行,故其時,向上帝立志每天提名為所認識的牧者、朋友、家人禱告。由與自己較親近的教會作開始,[3] 為教牧及他們的家人、執事們與事奉人員祈禱;為建道的同學、宣教士禱告;把認識分散在不同國度的牧者、老師、宣教機構,放到上帝面前;祈求伴我成長的教牧同道們,能事奉得力;[4] 希望關心小組的同學一切安好;一直與我們一家同行的朋友們,他們的壓力、困難,深信上主能看見;還有,我和太太的父母、姐弟、子侄……算著算著,也超過一百多人。當然,人多並不會構成禱告上的困難,反之是每天,在有限的資訊、沒有具體的代禱內容下,只能提及各人的名字,不確知他們實質的需要,只願堅持「每天」、「愛你」、「多一些」,但要堅持並不容易。

快五年,經歷過火熱祈求,後漸趨冷淡;徘徊於想起與遺忘之間;想過放棄對上主的承諾,回到個人的日常……到今天,竟成為了習慣。「當愛變成習慣」[5]  是好?是壞?「情永在」就是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上,能「愛你」「多一些」大概也離不開「堅持」,把「愛」成為「習慣」:「但長夜  我總想到日後  願長夜  愛終不再溜走。」算是歌曲中給人一絲絲的盼望。


[1] 流行曲《只有情永在》由顧嘉輝作曲,鄧偉雄填詞,張學友及鄺美雲主唱。經典回聲:〈張學友 鄺美雲 只有情永在 早期MV(轉載)〉,YouTube,2024年2月2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Y2r4VAhn0(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2] 流行曲《每天愛你多一些》,由K‧HUWATA 作曲,林振強填詞,張學友主唱。World Music:〈張學友 (Jacky Cheung) 每天愛你多一些〉,YouTube,2019年9月24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La2FjdwqI(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3] 旺角堂、將軍澳堂、長浸、高怡堂

[4] 崇真會觀塘佈道所為筆者成長的教會。當年的主內弟兄姊妹,不少已成為了傳道人、宣教士。

[5] 流行曲《當愛變成習慣》,由劉諾生作曲,陳少琪填詞,張學友主唱。Kaiping82:〈當愛變成習慣〉,YouTube,2016年11月2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7-DGVgMKw(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把握近在眼前的差傳機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1/2024

耶穌經常被人批評的是祂喜歡接觸一些主流社會認為身份低下、被人看不起、被人討厭的罪人、甚至人人避之則吉的病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吃喝聚會,當大家想起這些故事的時候,自然會想到稅吏、妓女和痲瘋病人等等。不過,若果大家想深一層,耶穌想提醒我們更重要的是不要自以為義、將自己看得比某類人高一等,以及將一些人拒於上帝恩典的大門之外,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資格決定誰人可以得救、誰人可以親近上帝、誰可回應上帝的呼召跟隨耶穌。

過去十年的社會運動,雖然激發起不少人對民主自由和公義的渴求,但同樣造就了一些偏激的思想,為了追求美好的目標而採取或容忍一些本來大家不接受的激烈手段,並將責任推卸給另一方,認為對方不仁所以我方可以不義。而更令人憂慮的是由此而來的社會撕裂,不少人由於在社會運動中曾經有過被對手以不同手法(不論是現實或網上)欺凌,心中積壓了無法宣洩的憤怒、甚至有創傷後遺症,已經將與自己不同政見的人完全對立起來,並且腦中不斷浮起一些令自己憤怒的畫面,再加上政府這幾年採取不少強硬和專權的手法,更令不少人感到政府得勢不饒人,根本無意修補撕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要化解雙方的怨恨愈來愈難。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基督徒亦無法倖免,深受這種因政見不同帶來撕裂的社會氛圍影響。

當政見凌駕信仰,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我們竟然以為自己有權否定一些與我們政見不同的弟兄姊妹的生命,甚至認為有些人不配獲得救恩。有些弟兄姊妹因為對中央、香港的施政和文化不滿,以至對內地同胞也有很大的抗拒,對服侍新來港人士的熱誠亦有所下降,令人惋惜;即使內地的宗教政策愈來愈緊,傳福音及宗教活動固然限制在教會的四面牆之內,信徒的未成年子女亦不能參與教會的活動(包括主日學),網上的福音信息亦受到嚴密的監控。在科技愈來愈進步的情況下,教會反而要走回頭路,透過中波、短波作電台廣播。不過,當上帝關上了一道門,祂亦很可能同時打開一扇窗,若果我們對同胞的福音工作、對未得之民的差傳工作有負擔,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便有大量的機會。

每年除了約有50,000人由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之外,截至11月,2023年透過各項吸納人才措施抵港的人士以及他們的家屬有近15萬,當然,他們還有一些不同的途徑來香港,大家現時在巴士、港鐵和街上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在說普通話便可見一斑。就算不用返內地,我們要向同胞傳福音毫不困難。以前有些弟兄姊妹覺得要返內地宣教很困難、也有很多擔憂,但今天機會就在我們面前,希望葉公好龍的故事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教會,就是大家常常將向同胞傳福音掛在嘴邊,但當同胞真的站在我們面前,我們卻避之則吉!

不過,就算大家有負擔,當前的新移民事工和以前亦有很大的分別,因為受過高等教育來港的專業人士、以及在大學供讀學士、碩士、甚至博士課程的內地學生人數已愈來愈多,以前的新移民以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的婦女及她們的子女為主,因而教她們學習廣東話、融入香港社會、知道有哪些社區支援、以及為她們的子女補習等等的活動可能十分適合,但現在教會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滿足一些受過教育和生活條件較好的知識份子對信仰的好奇,這種好奇不單是頭腦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生命和生活經歷上的見證。而且除了接受他人的服侍,其實他們亦會成為服侍其他新來港人士的最佳人選。對不少本來以中產為主的教會來說,要裝備弟兄姊妹作這方面的服侍是比較容易的,問題是弟兄姊妹是否看到這等待收成的莊稼,以及是否願意為了福音的需要而放下自己的政見和走出自己的安舒區,重新調整傳福音的策略。

我們要以宣教士的心態去面對今時今日的差傳機遇,作為宣教士的當然毋須完全認同當地的政治宗教及文化,例如到回教、佛教、或印度教的國家宣教,並不代表要認同當地的宗教,甚至有可能會違反當地某些限制傳福音的法律,我們不是要蓄意與當地政府對著幹,但要傳福音就要靈巧像蛇,只是謹記要純良著鴿子,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榜樣是要以愛勝過恨、要以善勝惡。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向我們不熟識、不喜歡、看不起的人傳福音,因為深信耶穌願意與所有被人輕看的人一同坐席,世上亦沒有基督的寶血不能遮蓋的罪人。希望我們不會成為福音書所描述的惡僕,自己被主人免了所有債,卻反過來逼其他欠自己債的人還錢,任何政見都不能凌駕神愛世人的心,作為忠心的管家,我們有責任主動了解身邊的鄰舍有甚麼需要,愈是艱難的歲月,我們愈需要保持單純的心。

無論是只會停留幾年的港漂、或是移民來港的同胞,他們剛到港的頭幾個月,是他們最需要支持、亦最願意接觸新朋友的時候,能夠把握這時機與他們建立關係,是讓他們能夠繼續參與聚會和探索信仰的有效方法,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召命。

何苦悲秋傷春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8/1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生命如季節交替如常,縱使有萬般回憶,也隨著時光或人去而流逝。轉眼間已到立冬,一年將盡,感覺是輕鬆,還是虛空?

明光社

自己的感覺,是騙不了自我。這一年穿梭於法國、荷蘭和香港,面對自己及弟兄姊妹經歷生死病康,生活如五味架。而世界也經歷從未有過的紛亂。人類對正邪分辨的困擾和分化,也似乎未有過那麼大的分歧。最悲哀的莫過於分化帶來的創傷及因政治鬥爭仇殺帶來的哀鴻遍野,叫這世界驟變為地獄。

明光社

在法國宣教,我學到了與身邊的人互相微笑問安,下車多謝及道別司機,為下一位進門的人推門,隨時給別人幫一下手……在這裡也許少了親情友情,但仍然可以有溫情,上帝在初冬為悲傷的人粉飾了壯麗的世界,也為我和師母帶來她的姐姐妹妹,千里迢迢來到這裡送來暖暖親情,慰藉因弟兄姊妹離世或罹患重病而掛慮的我們,不能親自陪伴他們面對難關,實在令人深深遺憾。主的愛顧使我的重擔未有卸下,心情卻可輕省。

時光匆匆流逝,生命也在靜靜的消耗,冬天提醒了我2023年已到年終,明年初又要確定宣教的路向,完成年多兩年圖盧茲任務後,也是居留簽證期滿時,這裡建立教會的基礎也初步奠定,下一站在哪裡?期待主引領,還請代禱。

覆巢之下無有完卵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19/10/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近四年,為了能來法國宣教,我打了兩針疫苗,同時「守身如玉」,盡量謹慎防疫,可是卻在10月1日終於守不住中招了。對於身在外地、又是心臟和肝臟長期病患者、又步入晚年的人來說,總會有多些憂慮,首先想到的是若有「長新冠」,我能否繼續「金齡宣教」,會不會就此為宣教路畫上句號。臥床長達七天之煎熬,很感受到新冠病毒在全身的威力,加上心裡的各種憂慮,是受盡內外夾擊。心中慨嘆今天全球活在疫情的影響下,覆巢之下無完卵!被倒翻的雀巢豈會還有完好的蛋!我豈能逃過此劫?

在這段養病期間,又碰上世界發生駭人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戰,加上打了年多的俄烏之戰,及剛發生在9月的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之戰,牽涉其中的國家之多,其實已經接近是世界大戰的規模!人類像中了邪一樣迷戀戰爭的力量去解決領土權益的問題,受永續權位、千秋功名誘惑,弄得生靈塗炭,哀鴻遍野,這是人類的「文明」嗎?對於暫時平靜偷安倖存的人,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此時此刻的宣教能做些甚麼?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36、40節中,主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今天面對社會在苦難中,已少了聽說教會增長,多講教會或機構的生存策略、靈修生活、末日啟示及宣教佈道等,也很少信徒會過問「最小」的弟兄在那裡?我們有否多去了監獄、露宿者聚腳的公園、貧民區、醫院、難民營或宣教工場等地方?最小的弟兄在他們的處境中容易找到信徒的臨在嗎?誰是他們的鄰舍?那些得主力量和恩福的人在那裡呢?今年很感恩有短宣隊中秋來訪,帶了賀節月餅燈籠等應節食品,及圖盧茲弟兄姊妹所需的藥品用品來,他們所帶領的應節活動,唱的歌,真誠的關心問候,慰藉了我們這些遠方的華人的思鄉情懷,看到參加者被祝福的表情,我也深感安慰,這一切似乎就像是一杯遠洋來的涼水,竟能如此滋潤人心。感謝主。

人在機構,身不由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9/2023

投身機構的事奉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於之前在學校和電視台工作過,又做過公務員,對不同的工作文化都有涉獵,因此,在機構的管治文化方面,一直希望做到既有基督教機構的事奉精神,亦有私人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務員的操守和紀律,個人深信這是基督教機構應有的見證,以及向神向人問責,以下幾項是多年以來個人的實踐和反思。

首先,我相信機構就是教會,就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因此,機構同工之間也是一種團契的關係,我們不只是同事,也是團友,可以彼此分享、分擔、代禱、守望和牧養,我們不是各自為政,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可以,而是要視其他同工為肢體,有需要的時候願意為其他同工多走一步。因此,同工會、早會、退修等等對建立同工之間的團契關係都是必須的,以為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便等如稱職的同工的話,其實是未明白自己作為機構同工與其他私人機構僱員的分別,若果抗拒與同工建立弟兄姊妹的關係,不願並肩為機構的異象努力的話,何必加入機構事奉?感恩的是,多年以來,不少同工雖然已經離職,但仍然可以保持聯繫,因為我們不只是同事,也是團友。

此外,在機構內沒有所謂屬靈或屬世事工的區別,所有機構作為免稅慈善團體應遵守的公司和稅務條例、建築物和勞工法例,機構都需要嚴格遵守,機構並不是甚麼都只講愛心、講關係的地方,機構同工必須有向神、向機構、向服侍對象和奉獻者問責的精神,努力做得更好以討神的喜悅,以得過且過的心態去事奉,只會羞辱主名,若果機構因為想慳錢、貪方便、或者辦事馬虎而違反了一般公司皆應遵守的法例,如何能在社會上作鹽作光呢?有些同工的表現未能符合其工作職位的要求,經過多次勸喻和給予機會仍未能有效改善,離職是一個負責任的做法。機構並非只講愛心而不理會表現的地方,其實,一個不適合的人在不適合的崗位,對雙方皆沒有好處,一個同工與其在一個不適合的崗位蹉跎歲月,倒不如及早認真再思及探索自己的恩賜和召命,感恩的是過去一些同工雖然被勸退,但大家仍然能夠維持良好的關係。

另一方面,由於我們的信仰重視家庭,因此,在機構實行家庭友善政策是理所當然的,若有同工因為需要照顧家人,例如接送子女上學、陪同家人覆診等等,只要不影響已應承或必須的工作,皆可以安排彈性上班、調動返工時間或請假。而同事在返放工或午膳的安排,為了避開人流最多的時段,亦可以彈性地改動,只要同事在工作時間盡心盡力,亦沒有必須趕死線的工作在手,準時放工是合情合理的事,一直以來我都不鼓勵同事超時工作,大家早點回家陪伴家人更好,當與家人的關係和諧,心情愉快,事奉亦會事半功倍。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相信不少教會和機構的負責人都不會(亦不敢)反對,但大家心目中的工價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一直以來,不少教會傳道和機構同工的薪酬都是偏低的,似乎參與全職事奉就理所當然地應有此心理準備。若果教會或機構沒有足夠的能力,未能付出較高的薪酬,相信大家都會理解和接受,因為參與機構的同工理應異象先行,亦憑信心踏上事奉的道路,問題是有些機構明明有能力,卻沒有適當地增加同工的薪酬福利便說不過去。其實不少同工都要養家,有些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在香港要供樓或應付租金絕不容易,醫療和教育的支出可以十分驚人,基本的娛樂和消費等開支小數亦怕長計,機構同工的薪酬不應與實際的生活指數和外間類似的工作有太大的差異。

一些年青同工剛畢業時仍然有空間可以一無掛慮,但當成家立室,甚至要養兒育女時就會吃不消。對於有心志全職事奉的人來說,自己要作出犧牲早已有心理準備,但要令家人(特別是子女)犧牲卻容易會有歉意。一直以來,我都願意努力為同工爭取一個較合理的薪酬,讓他們毋須為基本的生活煩惱。此外,購買醫療保險和提供較高的僱主強積金供款比率亦可以協助同工應付不時之需,以及在退休後有多一點積蓄。在平均壽命愈來愈高,醫療及住屋開支愈來愈昂貴的年代,為員工退休後的基本保障多行一步,是所有聲稱重視人的價值、講求愛心的機構應有的表現,但願所有機構都成為有責任感和遠見,以人為本的群體。

最後,作為信仰的群體,機構應該有更廣闊的國度觀,不要只將眼光放在自己的機構,和將自己的機構看得太重要,我們與眾堂會和機構其實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更多的合作和分享,其實是善用神供給我們資源的好方法,機構要發展事工有許多方法,不一定每次都要聘請新的同工,建立新的部門,而是可以更多與其他有相同異象和負擔的個人、機構和堂會合作,靈活使用資源,這並不會加重機構的負擔,也是機構負責人作為一個好管家應有的胸襟和態度。我們雖然人在機構,各方面的資源可能都很有限,但我們絕對不是身不由己的。

餘生何求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6/07/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最近在荷蘭為一位年逾七十的傳道按立為牧師,心裡有許多感受。最初知道可能會進行此事時,就禱告主說:願主的旨意成就,因為事情不易成功。在香港不易,在歐洲華人教會更不易,且最怕是因為這個行動帶來爭議,影響信徒間甚至牧者間的關係。很欣賞這位傳道的勇敢,不怕失敗帶來的打擊,一方面不亢不卑地面對各種要求及程序,沉著應付各個大小的困難。在主的帶領中終於完成整個程序順利受按為牧師。這事也給我很深的體會和啟發。

我在問自己餘生何求?想起一句勉勵的話「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面對踏入老年,餘生幾許?求能爭取在有能力做的時候,做該做的事,盡力去做好。餘生所求是很想祝福一些為主努力耕耘的人,因為自己時日和能力都在退減,甚至倒數,故此,總想有更多人按著他們不同的才華能力,去叫更多人得祝福,但自己也爭取更新和學習的機會去成長,使祝福別人的果效更能事半功倍,這是少許青雲之志,不讓衰敗的身軀逞強,蓋過我的心願。也許舊約聖經中迦勒(民十四6-10)的人生,給我一些啟悟。

人世間有太多不能理解的事情,我只想順著上主的帶領,在我遇上的人中學習他們的優點、又祝福他們,若需要扶我一把,我會主動提出,若需要扶他一把的,我願意。我還有生命氣息,有溫暖和力量,就有祝福或成全別人的可能性。餘生何求?就是這少許了。主給宣教中門徒的名句:白白得來,白白捨去。我們求主指引餘生規劃。重要是人生至此,追求甚麼可能更是要緊的事,因為時日無多,如何看待與神、與人、與社會的關係,如何持續發展,如何修正和修和,是最重要的課題。

夜闌人靜,有誰共鳴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7/04/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沒想到香港人如此長久懷念藝人張國榮,我特別印象深刻他的一首歌《有誰共鳴》:

「抬頭望星空一片靜
我獨行 夜雨漸停
無言是此刻的冷靜
笑問誰 肝膽照應

風急風也清 告知變幻是無定
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
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
矛盾是無力去暫停
可會知 我心裡睏倦滿腔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從前是天真不冷靜
愛自由 或會忘形
明白是得失總有定
去或留 輕鬆對應

孤單中顫抖 可知我實在難受
問誰願意失去了自由
想退後 心裡知足我擁有
前去亦全力去尋求
風也清 晚空中我問句星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每年4月1日前後,總會因各方人士的緣故而聽到這首歌,而這幾年聽的時候總是特別傷感。今年宣教期間再聽這首歌,更是共鳴!尤其是多個星期五晚上從查經聚會的地方獨自回家,途中望著漆黑一片的星空,深夜十一點的寂靜路上,哼著:「夜闌靜,問有誰共鳴……」在看到或想到世上許多人為了信仰、真理或自由,孤獨地面對苦難,便會唱此歌以抒發感受。

4月5日見到短宣隊用僅有的假期從香港和蘇格蘭來探訪我們圖盧茲華人,他們既要承擔昂貴的機票,又要經過二、三十小時披星戴月的旅程,又為我帶來一些渴望已久的東西,實在令人感動。當我們見到熟識的面孔,用自己熟悉的語言,談到熟識的人和事,這場面是多麼溫馨!濃情厚意,叫我和師母感恩無限。他們像苦路十四站中那位韋羅尼迦女士,她樂意為有困難的人施以援手,而短宣隊的弟兄姊妹則用手巾為在「林中路」上的我拭抹面上的汗。

人間地獄有時是人自己造成的,那麼溫情亦可以使地獄變天堂,即使是一瞬間。但是誰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肯去締造?不論是天倫之情或是其他人倫之情,上主在不斷感召人去為別人,貢獻自己,燃點生命。

在受難節中我的回應是一首很喜歡的聖詩《燃盡我生命》:

「你是否看見有人在空虛中嘆息,無奈絕望中感哀傷失落,
你是否聽見弟兄安逸中的笑聲,甘願在蹉跎歲月渡此生,

主啊,我願意燃盡我生命,無論到哪一方,為你傳揚,
主啊,我願意燃盡我生命,為基督作見證,終生不移。

你是否嘗過傳道者的孤單寂寞,奮力去救人,不為己留甚麼,
你這蒙主愛拯救施恩典的一人,是否今願意,隨主獻一生?

主啊,我願意燃盡我生命,無論到哪一方,為你傳揚,
主啊,我願意燃盡我生命,為基督作見證,終生不移。」

宣教不在乎有沒有我,我應該在乎我有沒有宣教,我對上主的呼召有沒有共鳴?有沒有常在十架下反省並回應主?願否燃盡自己,還是我是否在蹉跎歲月?也許我不必那麼認真,給自己很大壓力,但真正的問題是我有否因著主復活,得著生命?這生命的本質和本能是甚麼,我就做甚麼。但我仍然需要主施恩憐憫,幫助我回應到、做到主的呼召和差遣。請為我禱告。

請為短宣隊禱告,求主保守他們身體心靈的健康和力量,賜他們宣教的心志,在圖盧茲還有數天的事奉及生活,盼望他們回港後仍然持守宣教心志,使他們的短宣,激活他們那復活主所賜的生命,並燃盡主賜的生命。

人口販賣與「他者」倫理的失控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8/2022

相信過去的兩個星期,柬埔寨、緬甸、泰國等等如出一轍的人口販賣事件的新聞報道都令人非常震撼,觸動了大家心裡的憐憫與惻隱之心,當看見這些悲慘的事件,令人痛心疾首。這種感覺是作為「人」的真情流露,對於「他者」的受苦而由心發出憐憫。但往往有一些人,他們對於一些「他者」並沒有這種情感,看見他人在困苦當中仍然是無動於衷,要受苦的人令他們的快樂,甚至成為他們賺取金錢的工具。筆者在讀歷史的時候,都非常好奇當年執行「大屠殺」的人的心理狀態,他們何以能對「他者」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筆者嘗試在此帶出其中的可能性。

「他者」的同一

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Levinas)指出,「他者」是一個陌生的、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都是具備差異性的存有。[1] 而近幾年間,忽然冒出了一位受到熱烈討論的哲學家——韓炳哲,他在「他者」倫理的研究上帶給我們許多的啟迪,其2019年出版的《他者的消失》便帶出了人們在網絡科技上,「他者」趨向同一,使「他者」的差異性消失。[2]也就是說,當每一個具備差異的個人,被約化為一個總體時,每個人的獨特性便不需要再被考慮,他們只是「一群」人。雖然「他者」的獨特性被消除,但仍然是「人」,但在一系列的暴力事件,甚或乎「屠殺」都將人作為一個「人」的性質抹殺。

納粹時期的哲學家鄂蘭(Arendt)以倖存的最後一位的納粹頭目艾希曼(Eichmann)在納粹的經歷作為文本,用來研究納粹的屠殺行為,《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平庸的邪惡》一書也由此而來。因為艾希曼在審訊的過程中否認犯罪,更指出自己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當人們都認為納粹黨員都是因「極端民族主義」而對猶太人恨之入骨才屠殺他們時,艾希曼表示,自己並沒有憎恨猶太人,也不是個狂熱反猶太主義者,也沒有任何反猶行為。[3] 艾希曼對父母、妻兒的態度都是典範中的典範。如此一來,他一邊指揮屠殺猶太人,一邊否認反猶太,甚至在家中都是一個正常的父親,一切的邪惡行為明顯地被平庸化,試問又如何想像一個丈夫在工作中屠殺活生生的人,回到家中卻一切正常,不帶走一片雲彩?這很明顯地,艾希曼根本沒有視猶太人為「人」。

受苦的面容

筆者之所以會提及《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平庸的邪惡》,是因為此時此刻的人口販賣事件,當中的施暴者完完全全地將被害者視為「物件」,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對受害者施暴,諸如毆打、電擊、強暴等等。這是一個組織化的、集團化的暴力,就解放神學來說,這不單是個人的罪,更加是結構性的惡。

「他人的面孔」來自於列維納斯的主要倫理思想,他認為他人的面容能夠展現其活生生的證明,只有面對面的時候,一個人才能介入另一個人的生命。如果一個活生生的人,展現其「受苦的面容」,他人便有一個倫理的責任去回應受苦的人的倫理呼喚。列維納斯甚至極端的認為「自己」是「他者」的人質,無法拒絕為他人服務。[4] 這可以說是一個倫理學上的烏托邦,即便如此,人口販賣中的施暴者並沒有因為無數這麼多受害者的「受苦的面容」而停止惡行,反而「愈痛苦愈好」,因為受害者已經成為一個「受苦」的物件、工具,或許他們也有憐憫人的時候,可能只有那些被他們認可為「人」的人了,例如自己的家人或所愛的人。而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在傳媒和社交平台看到那些「受苦的面容」時,我們的心究竟又在想甚麼呢?為甚麼有些人會對嘲弄「他者」的不幸樂此不疲呢?

作為一個人的「他者」的倫理,時時刻刻都需要回應著「他者」的倫理呼喚,因那受苦的人,而不得不如此作。列維納斯更將倫理學視為「第一哲學」,古有蘇格拉底提出的「愛智慧」,列維納斯則認為愛是先於智慧,所以應該是「用智慧去愛人」。故此,不要因為這些悲慘的事情常常發生,而產生「慣」的想法,因為憐憫、惻隱正正是作為一個人的真情流露和倫理的回應。


[1] 列維納斯〔E. Levinas〕:《總體與無限:論外在性》(Totalité et infini : essai sur l'extériorité),朱剛譯(北京:北京大學,2016年)。

[2] 韓炳哲:《他者的消失》(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吳瓊譯(香港:中和,2021年)。

[3] 張鐵志:《漢娜・鄂蘭與「平庸的邪惡」》,科技報橘,2013年10月21日,網站: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3/10/21/hannah-arendt/(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2日)。

[4] 劉國英:《戰爭、和平與愛——列維納斯的邏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8期(2017年7月),頁1–48,網站:http://thinkphil.nccu.edu.tw/files/archive/217_3e55fa9b.pdf (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2日)。

低自尊——召命路上的障礙物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2/08/2021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A君很怕做錯事,即使工作上有不明白之處,他都不敢詢問同事或上司,怕他們說自己很笨或沒用,而別人對於自己的負評,更是毫無保留地接收,平日還時不時覺得自己不夠好;B君很生氣,在未經過他同意之下,上司要她負責新的工作安排,她很害怕自己不能勝任,甚至萌起辭職的念頭;C君每分每秒都在稱讚自己有多好有多厲害,自己明明是難以相處的人,卻認為錯的總是別人;D君不想失去他身為「老師」的身份,因此全天候維護這個身份及做這身份應該做的事情,一旦失去老師這個身份,他不知道自己還有何價值;E君希望一言一行都獲得同事及上司的肯定或讚賞,於是他事事順從別人,弄得自己非常有壓力。表面上看起來,以上五人的個性不盡相同,似乎沒有任何共通點,卻原來這些都有可能是低自尊者的表現。[1]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低自尊的人只會一味否定自己,膽小怕事,發生任何事都只會覺得自己是錯誤的來源,就如A君一樣,但原來擁有低自尊的人,亦可以是有高自尊需求的人,以致他們會如C君一樣:自我感覺良好,以及只看到對方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

自尊是一種感覺,自尊感簡單的定義是「一個人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及尊重的程度。」[2] 換言之,自尊感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態度如何,以及如何評論自己的價值。[3] 一個人有穩定的高自尊感,會喜愛自己、認同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且在所屬的群體中有歸屬感及安全感等。相反,低自尊的人則會表現出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不能控制身邊所發生的事、對自己充滿懷疑、覺得自己不好、想要取悅他人、害怕作出錯誤的決定、又或是怕輸、怕失敗等行為。[4] 至於那些本身是低自尊,卻又有高自尊需求的人,則會有「要贏、要爭、要獨占鰲頭」的表現。

上述的A君及B君是較為人熟悉的低自尊者的典範,由於低自尊的人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亦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相信事情做不好即是等於他們本身不好,因此他們很害怕接受新的挑戰或任務,與其說他們能力不足,倒不如說他們基於缺乏自信,而無法應付他們本來是有能力應付的挑戰,又或是不想再一次證明自己不夠好,因而逃避應有的責任。至於C君,很明顯便是低自尊,卻又有高自尊需求,一般人口中的「自卑以致自大」。又有些低自尊卻又有高自尊需求的人,他們往往需要「透過外在的評價來肯定自己,像是被人稱讚『有能力』、『有才華』,或是從別人喜歡自己的程度,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能力夠好的。」[5] D君及E君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需要他人肯定自己的價值,離開了他人,又或是沒有飾演好應當扮演的角色,他們便會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6]

可以說,單純的低自尊,又或是低自尊卻又有高自尊需求的人,由於他們無法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便需要借助他人肯定自己,無論是通過貶抑自己而博取他人歡心,又或是矮化他人以抬高自己,他們都活得非常不自由,也活得不快樂,他們不但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7] 更嚴重者,甚至會因低自尊阻撓自己追求自己的目標,[8] 而即使已經成為神的子民,低自尊也會有機會影響他們回應召命,舊約的掃羅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掃羅在未成為以色列王之前,已經是一個標準的高富帥。他的父親是一個財主,自己又是一個比所有以色列人高大英俊的人(撒上九1-2),但與他外在的優勢相比,掃羅的內心並不強大,屬於低自尊一族。當撒母耳對掃羅說:「以色列眾人所渴求的是誰呢?不是你和你的父家嗎?」(撒上九20《新譯本》)掃羅即時的回應是:「我不是以色列眾支派中最微小的便雅憫人嗎?我的家族不是便雅憫支派的家族中最微小的嗎?你為甚麼對我說這樣的話呢?」(撒上九21《新譯本》)掃羅自認微小,因為在他的認知中,便雅憫支派的名聲並不好:便雅憫曾經包庇一群歹徒,他們向一個利未人的妾侍行了惡事,被眾支派圍剿(士二十4-14),若不是其他支派的首領改變心意,便雅憫極有可能從以色列的支派中消失(士二十一1-23)。[9]

姑勿論掃羅的低自尊是來自支派,又或是家族本身,[10] 掃羅的行為足以證明他真心覺得自己微小,潛台詞是他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斤兩」去承接神的任務,以致即使撒母耳在米斯巴,當眾抽出掃羅是以色列人的王(撒上十17-21),掃羅竟然躲藏起來,直到神揭示,眾人才知道掃羅躲藏的位置(撒上十21-22)。問題是,撒母耳之前已經把神的話告訴掃羅,並且膏立他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撒上九20、27,十1),撒母耳為了進一步讓掃羅確信自己是神所揀選的,撒母耳指出將有三個徵兆發生在掃羅身上(撒上十1-7),一天之內,這些徵兆都一一實現,掃羅甚至經歷到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的時刻(撒上十9-12),掃羅不是應該知道撒母耳所言非虛,自己的召命真的來自神,他要成為以色列的王嗎?然而,到了立王的時刻,掃羅仍然無法突破輕看自己的態度,仍想逃避神的召命。

神一旦揀選某人做某事,絕對不會放手不管,祂必然會賜人能力去完成任務,祂對掃羅亦是如此。亞捫人藉著欺負雅比人來羞辱以色列人,掃羅被神的靈大大感動,於是他敢於召集全地的以色列人來攻打亞捫人,並且成功地擊殺他們(撒上十一6-11)。可以說,掃羅確實是一個戰士,有殺敵的能力(撒上十四52、十五4-8),只是他之前未有機會發揮,也無法肯定自己的能力。

如果掃羅一直跟從神,聽從神的話,他可以一直作以色列的王(撒上十三13),可惜的是,掃羅大有可能因為覺得自己微小,於是他一而再的害怕民眾,被民眾牽著走。例如因為害怕民眾離開,掃羅沒有等到撒母耳來到便自己獻上燔祭(撒上十三8-12)。又有一次,掃羅率領以色列人攻打非利士人,誓言要處死未報殺敵之仇便進食的人,但當民眾力保約拿單,掃羅就不了了知(撒上十四24-46)。至於亞瑪力人事件,由於掃羅棄絕了神的命令,撒母耳非常生氣,拒絕與他一起敬拜神(撒上十五24-27),掃羅不放棄,苦苦哀求撒母耳,掃羅此舉並非出於真心想要悔改,又或是真的想與撒母耳一起敬拜神,在他口中耶和華已經成為了「撒母耳」的神。他哀求撒母耳的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希望撒母耳可以在以色列的長老及人民面前維持自己的面子,他並不想在「他」的人民面前失去面子(撒上十五30)。

一個低自尊的人想要逃避挑戰,不願意承擔責任。[11] 在神的幫助之下,其實掃羅已經踏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回應了召命。可惜的是,掃羅的低自尊,又或是後來的低自尊,卻又有高自尊需求,讓他「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時刻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當他稍為有一點成就,他又「迷失在專業的身份及權威的角色下,不斷自我陶醉和自我防衛」;另外,他也「容易在眼見別人的風光及成功時,對應到自身的缺憾或不足,因此在心理失衡下形成嫉妒。」[12] 掃羅因著有「成績」,成為了眾人的焦點,就開始留意自己的功績——為自己立了一座紀念碑(撒上十五12);他又緊緊抓住「王」的身份——即使他知道神會把以色列國賜給比他更好的人(撒上十五28);他也會在意人家對他的認同或讚賞,與他人比較,容不下他人比自己強。他本來喜愛大衛(撒上十六21),大衛也確實有能力成為他的左右手,因為無論掃羅差派大衛做甚麼事情,大衛都順從,並且成功(撒上十八5),可是,當他民中的婦女歌唱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便開始妒忌大衛,甚至想置大衛於死地(撒上十八6-11)。

掃羅最終在實踐召命的路上墮落,被神棄絕他作王,這當然是因為他棄絕神,沒有聽從神的命令(撒上十五23),但掃羅之所以聽取人,而未能聽取神的話,極有可能是因為他一直無法跳出自己是微小的想法。神從不偏待人,神揀選掃羅及大衛成為以色列的王,神的靈與大衛同在(撒上十六13),也與掃羅同在(撒上十一6),大衛因聽從神的吩咐,成為了合神心意的王。對比掃羅,大衛是一個穩定的高自尊者,他比較不會被他人的看法打倒,即使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不高(撒上十六5-12)、兄長對他不太友善(撒上十七28)、身形與歌利亞也有懸殊的差別(撒上十七4),大衛都未有輕視自己,以致他有膽量挑戰歌利亞,並且成功地把他擊斃(撒上十七49-50)。大衛的自信來自他在牧羊的日子,有擊殺過獅子和熊的經驗(撒上十七34-36);但他更大的自信,來自他知道自己是屬神的子民,神必拯救自己的軍隊(撒上十七26)。如果掃羅視自己為微小,是因為他用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支派及家族,也用人的眼光看自己;大衛則是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的民族,用神的眼光看自己(詩一三九14),以及自己的將來(撒下七8-18)。

信徒踏上召命之路,當中有千萬種理由可以讓人失去初心,低自尊絕對不是唯一讓人離開召命的原因,然而,低自尊的確「會讓人活在沮喪、焦慮、不安、失衡、及調節困難的情緒痛苦中,不僅無法照顧自己、守護自己,更會造成關係的緊張及破壞」。假若人們滿有恩賜及才幹,卻仍然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直至得到別人認同及讚美自己,自己才稍為有些「自信」,有力事奉,這種不自由的狀況不但讓自己活得很累,也讓身邊的人活得很累,也會成為召命路上的阻力。

如何可以成為「穩定的高自尊者」?即是「不會以貶抑及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換取他人的快樂及幸福,也不會以彰顯及誇耀自己,來剝奪及損害他人的安全及幸福。」[13] 心理學專家會建議低自尊者先要把「人」及「事」分開,做好自己部份,卻不要把外在不可控制的因素或變化視作自己的失誤及瑕疵。同時,學習不要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他人及與他們的關係上,不要去追逐他人的認同及肯定。可以的話,遠離那些總是看低你,毫不留情貶抑你的人,如若沒法離開這一段關係,那麼就嘗試改變一下彼此的互動方式,不要為了關係而奉承對方,扭曲自己。學習接受自己有各種反應和感覺,守護自己的內在空間,不要背負別人的情緒,當然也不要期望別人對你的情緒負責。[14]

除了專家的意見,對信徒來說,如果學習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並且牢牢記住惟有神可以把人從微小提拔到高位,所以只需聽從神而不是他人,應該也可以活出專家口中那一種「不卑不亢,不被外界影響的人生」,[15] 更重要的是,可以活出真正的自由。


[1] 以上的人物個性修改自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擁有安穩的自尊,安心成為自己,在關係裡自由自在》(台北市:三采文化,2019年)。

[2]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3] Courtney E. Ackerman, “What is Self-Esteem? A Psychologist Explains,” PositivePsychology.com, January 18, 2021,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elf-esteem/.

[4]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Kendra Cherry, “11 Signs of Low Self-Esteem,” Verywellmind, June 23, 2021, https://www.verywellmind.com/signs-of-low-self-esteem-5185978.

[5]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6]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7]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Kendra Cherry, “What is Self-Esteem?” Verywellmind, April 24, 2021,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self-esteem-2795868.

[8] Kendra Cherry, “11 Signs of Low Self-Esteem.”

[9] Robert D. Bergen, 1, 2 Samuel,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7 (Nashville: B&H Publishing Group, 1996), 124.

[10] 社會地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自尊感。參Kendra Cherry, “What is Self-Esteem?”.

[11]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12]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13]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14]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15]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恩典的承傳

樓恩德牧師 | 退休校長和牧師
04/05/2020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前二9-10)

有些人被稱為基督教的信徒,以為聽見或看見福音的訊息,在理性或感情上,認為可以接受或願意接受耶穌為神,甚至認為這是個人明智的選擇,又或是以為是由於為人正直、是好人一名,因而得到上主寵愛成為基督徒。於是一旦被冠名為「基督徒」便以為得天獨厚,成為神的兒女便是領受福氣的人,既然成為蒙福的人,一生也將會有求必應,求甚麼便得甚麼。當這些人發現仍活在這墮落的世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及留意耶穌在2000多年前所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他們在生活上便有不知所措的想法,既有永生的盼望、又懼怕苦難;既有權利成為神的兒女,但忽略蒙福的人亦有責任使別人得福。換言之,接受耶穌為救主得著救恩也要與人分享神的愛,使別人有機會得著救恩。救恩不僅是神的恩典、是白白賜予凡謙卑願意接受的人,救恩也是一項呼召,給予蒙恩的人去履行天國子民的責任,我們既「承」接,也要「傳」授。

明光社

《一生的聖召》(The Call)是葛尼斯(Os Guinness)所著,作者之太祖母在遭遇人生不尋常沉重的打擊之後,本想輕生了斷此生,但因聽聞福音而生命改變,更想將此福氣傳予後代,因而認真為子孫禱告,希望孩兒們被神所用。葛尼斯見證他的家族帶著信心,回應神的呼召,使別人得福。

《聖經》記載,亞當在伊甸園,生活在十分完美的環境,但是他受迷惑,希望好像神一樣、能知善辨惡,而不遵行耶和華的吩咐,反而接受那惡者的誘惑,以致失去抗惡行善的力量。私慾既懷了胎便生出罪來,罪由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在墮落了的世界,人生下來便步向滅亡,神奇妙的救恩,早在耶穌降生前,呼召願意順服的人,將福臨到他。在《聖經》中,亞伯拉罕蒙揀選、蒙神賜福,他亦用信心行動來回應耶和華的呼召,雖然在生活中備受考驗,甚至有艱難的時刻,但因著信得蒙保守,經歷神的作為,萬國亦因而得福(創十二1-2)。

當亞伯拉罕的子孫蒙福後,因人性的自我,自私和自大,只顧今生放縱情慾,而忽略神的普世和永恆救贖的計劃和旨意,以為在應許之地建立大國便已成事。當以色列人沒有順服遵行神的律例和誡命,以為他們是得天獨厚時,他們的結果是亡國被擄。這是既「承」不「傳」的結果。

「道成肉身」是神創造後大能彰顯的作為,耶穌、這位被稱為末後亞當的身上,我們看到謙卑、順服,祂將生命之道顯明,成就神奇妙的救贖大功。「道路、真理、生命」盡顯在耶穌身上,使每一位蒙召成為神天國子民的人,有法可依、有道可循,使願意承接救恩的人也可承受使命(責任),在日常生活活出信仰,以領受的福和神的愛去影響其他人的生命,這信心的建立是由遵行神的話而來,藉著聖靈的大能,改變人的生命歸回「信靠和順服」蒙福之道。這是我們蒙福的生活依據,當信仰的核心以神為中心,那便是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成長是神的作為也是因著信,成聖是本於救恩也因著信。

當人類在神的恩典中,知識的增加,科技的進展,生活環境的改善,不知不覺中我們便以為這一切都是我們齊心合力努力的成果,忘卻了這一切都是恩典,我們蒙召,得著拯救,原是要將恩典彰顯,把榮耀歸給造物的主宰,好讓人成為天國的子民,而非努力說,來吧!讓我們同心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創十一4)。凡意欲只盡人意而罔顧神旨意,那承傳的便不是恩典,既不是恩典,便是工價;既不是白白的得來,便是我們辛勞的成果,那樣,耶穌的降生也不是必須的嗎?在天下人間還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嗎?在地上人類所能夢想的、期盼的,有哪一樣是可以永存的呢?我們能夠承傳到永恆的,唯獨耶穌、唯獨聖經、唯獨聖靈、唯獨恩典。

來教會,剪個髮,飲杯咖啡?

活動花絮

07/11/2019

分享嘉賓:Anka傳道
    「上教會」(Captain Church)負責同工
整  理:馬迅榮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上教會」(Captain Church)是一間結合了髮廊、咖啡室和教會三個元素的三合一教會,她帶著使命,走入社區,接觸不同背景的客人,成為職場教會的示範。「2019生命倫理對談:吾.工.道」由該會的負責同工Anka傳道擔任分享嘉賓,她在9月17日與參加者分享這間三合一教會的運作、她在服侍中如何經歷神,以及「上教會」的團隊怎樣榮耀神。

明光社

聚會開始,Anka分享教會由來。她從前是一位護士,後來因為全職照顧孩子而停止了工作。期間,她接受了兩年神學裝備,並到了豐盛髮廊帶領晚間聚會。她在那裡認識了一位髮型師弟兄。髮廊裡有些員工負責洗頭等工作,他們是邊緣青少年,可能曾經犯事或要守社會服務令;她在那裡服侍這班青少年。但她感到這些青少年很難融入傳統教會,因為如果信徒有青春期的子女,而教會接待一些抽煙、紋身、講粗口的人,有些會友可能擔心這些人會帶壞他們的子女,她認為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邊緣群體難以融入傳統教會的情況,令她想到聖俗的強烈分野。例如基督徒不應該抽煙,這想法普遍信徒都接受,但是邊緣青少年便會問:聖經有說不可以吸煙嗎?信徒理應聖潔,但有些仍舊帶著一些世俗行為的人,似乎很難融入傳統教會。

Anka深信耶和華的膀臂不會縮短,以致不能施行拯救。她開始為神做夢,她很想讓福音進入邊緣青少年的生命裡。結果她和教會的牧師分享,看看教會能怎樣回應這個異象。在2011年10月,教會便差派了她和其他弟兄姊妹出去作職場宣教。Anka指自己不是生意人,要開展事工並不容易。她要先找地方,並需要一筆創業資金,以購買工具,支付裝修費等,這筆錢的數目不少。神給了她異象,亦感動了弟兄姊妹踴躍奉獻。在一次崇拜中,弟兄姊妹整整奉獻了100萬元,另外還有30萬元的貸款,她為此而感動。有了起動資金,她和弟兄姊妹便開設了「上髮廊」和「上咖啡」,兩舖之間有一扇玻璃門。幾年前,他們又開設了兒童學習中心,提供遊戲小組和學前預備班。髮廊那邊有位弟兄擔任髮型師,而Anka則主力在咖啡室擔任廚師。員工當中有的是邊緣青少年。平日髮廊和咖啡室會做生意,到了週日則會休息,店舖會成為敬拜神的地方,弟兄姊妹在那裡崇拜。Anka指要共用資源,有賴一班弟兄姊妹協助,崇拜前,他們會將店裡的物件清空,崇拜後,他們就要收起樂器,重新排好桌椅,將地方還原。由2011年至今,每個星期如是,弟兄姊妹總是毫無怨言地整理場地,她很感激他們的幫忙。

「上髮廊」和「上咖啡」是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所以Anka很努力做好這盤生意,因為她要盡僱主的責任,支付員工的薪金,以及店裡的一切開支。她沒有飲食業經驗,也不認識相關人士,但她很努力學做一個稱職的廚師,又報讀相關的課程,她由最初在午飯時間完成10多個餐,到現在完成100個餐。她笑言在廚房裡有被刀割傷、被火燒傷、被油燙傷的危險,她又會弄到滿身油煙氣味,但工作實在太忙了,回到家中會因為累透而睡在地上。由護士、家庭主婦,到成為今日的廚師,她付出很大的努力。不過,她同時在服侍的過程中,經歷自己生命的擴張。

Anka帶著無牆教會的理念建立「上教會」,盼望福音進入社區和接待不同的人。在其中服侍的弟兄姊妹,並不是透過三福、四律等傳統福音工具去傳福音。Anka指在髮廊和咖啡室工作的人有兩個身份:一是員工,一是說故事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神同行的人可以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讓人認識耶穌。她解釋「上教會」的「上」字,是來自馬太福音六章10節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們渴望神的旨意能行在地上。而教會的英文名Captain Church,「captain」一字取自約書亞記五章14節:「我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I have come now as captain of the army of the LORD.〔The Amplified Bible〕)他們希望耶和華成為他們的元帥,他們能成為耶和華的軍隊,為神爭戰。

「上髮廊」和「上咖啡」開業至今已有八至九年時間,店舖位於一幢大廈的一樓,在社區中多年,它們已有自己的熟客。Anka分享到:有一位熟客是位長者,有次他叫了一份鹹牛肉炒蛋三文治,於是她造了給他吃。老伯吃過以後對她說:這份三文治有待改善。於是她追問原因,老伯說自己在澳門吃過的三文治,裡面有洋蔥粒,他覺得味道好所以想教她造。她當時心裡雖然不舒服,但他是熟客,而且年長,便對他寬容一點。第二次再造時,結果他仍舊覺得不夠好,說還差一點糖和黑椒。這位老伯,還會帶一個玻璃樽來買咖啡室的曲奇。某天,有位婆婆來到店裡大哭,說老伯早上突然哮喘病發已過身了。由於老伯常常來吃下午茶,婆婆覺得有需要通知他們。那段日子,Anka會安慰婆婆,和她探討生死的課題。店舖就是這樣和街坊連繫起來,客人跟員工就像朋友一般。

Anka分享到「上教會」的使命:「成就夢想、領受異象、接受差遣、進入命定、帶著勇敢、改變世界。」她笑言在旁人看來,這可能是高言大志,因為當中提到要改變世界,但她認為現實是許多事總會打個折扣,如果異象不大,心志就會愈來愈萎縮,遇到困難,人也會怯懦。她鼓勵弟兄姊妹,不要對自己的異象說自己太微小,應該對著異象說自己的神有多偉大,這樣,才能經歷《聖經》所說:非靠勢力,非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個子不高的Anka,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看起來充滿活力,其實她的兒子已生了小孩,她已是祖母了。不過,她並不言倦,敢於為神做夢和承擔異象。要兼顧傳道人、廚師、妻子、母親、祖母的工作,並不容易,但她仍然帶著甜美的笑容,在每個崗位裡,做好自己的本份。她說的話鏗鏘有力,令參加者感受到她對神的信心,以及為她的見證所動容。

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

康貴華醫生 | 資深精神科醫生,後同盟創辦人及顧問。多年來以整全的角度了解受助者的心理及情緒困擾,促進受助者的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健康。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根據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13進行的「中學生價值觀、性態度及行為問卷調查」顯示,在性教育上,受訪學生對從老師獲得的性知識,評價最高,他們亦最多機會受老師影響。老師顯然在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反觀受訪學生對父母提供的性知識評價較低。不過,調查數據初步發現,父母的管教和關係,對子女性態度和行為也具一定影響力。[1]

若從子女心性發展的角度來看,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及保護,是促進子女健康心性發展(包括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建立)的關鍵,是舉足輕重與不容忽視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些意見,幫助老師及父母明白如何實際地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

 

2.  性與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發展

要談論心性發展及性態度,先要澄清幾個辭彙的意思。

性(sex)是指人的生理性特徵(biological sexual characteristics)。

性方面的事情(sexuality)是指整全人格的一個核心部份(core dimension of being human),比「性」的定義更廣闊:包括生理性特徵(biological sexual characteristics)、性別(gender)、性別身份(gender identity)、性傾向/性吸引(sexual orientation / attraction)、性慾(eroticism)、情愛(emotional attachment / love),以及生育(reproduction)。性方面的表達(expression)則包括一切有關性方面的思想,幻想,慾望,態度,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性別氣質、角色和關係等。

一般稱性教育為Sex Education,當中所涵蓋有關性方面的事情應該更多,所以更為準確的應是把性教育稱作Sexuality Education。

心性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是指一切有關性方面心理行為的發展,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2]

2.1  性別身份(sexual identity)

性別身份指到生理性別身份(biological sexual identity),出生時性別,按嬰兒擁有的生理性特徵賦予的,是客觀的。

2.2  性屬身份(gender identity)

性屬身份指到心理性別身份,認知性別,社會性別,自覺所屬的性別,是主觀的感覺,在二至三歲已形成。性屬身份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自覺是男性或女性,第二層次是感覺自己的男性氣概(masculinity)或女性氣質(femininity),包括強與弱、對自己的性別身份和角色的喜愛與接納程度,以及自己是否與其他同性有很大分別。

很多時候,除了跨性別認同的人士,普遍認知性別是與生理性別一致的。有些跨性別人士的生理性別身份是男的,但自覺的性屬身份是女的;有些則是生理性別身份是男的,自覺的性屬身份也是男的,但喜歡的東西及角色卻與其他男性不同。

性屬身份有流動性,在四至九歲是確認期。自認為是女孩的三歲小男孩,當與父母親建立親愛的關係後,藉著性別認同(identification)與模仿(modeling),在四至九歲期間是可以改變的。

 

2.3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

性傾向是指持續地被某一性別在愛情上(romantic)和性慾上(sexual / erotic)所吸引,簡單來說便是甚麼性別讓人有性衝動。最為人熟悉的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及中性/無性戀(asexual)四類。[3] 性傾向大致在10至14歲,近乎青春期的時候開始形成,並且會變動的。15至20歲是性傾向的確立期,之後大致上已穩定。雖然性傾向日後仍可改變,特別是女性的性傾向較易浮動,但改變只能導致某程度上的調整,如同性吸引的減弱,同性吸引通常都不會全然消失,只有少部份人能令同性吸引完全消失。

 

3.  三個令家長和老師常感憂慮的情況

3.1  愈來愈多青少年持解放的性態度

調查顯示,愈來愈多青少年持解放的性態度:愈來愈早拍拖,更早有性行為,甚至接受同一時間有多個性伴侶(濫交)。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會工作組2017年6月8日公佈的「中小學生戀愛態度」問卷調查結果。在7,059名就讀小五至中六受訪學生當中,近兩成四(23.9%)表示曾有戀愛經驗。在有戀愛經驗的受訪學生中,逾六成(62%)於高小或之前已經談戀愛。即所有受訪者中的14.8%於高小或之前已經談戀愛。[4] 比較青協2013年的同類調查,在受訪的3,183名小五至中四學生,只有不足兩成(18.4%)表示曾經拍拖,[5] 即在約四年後,曾有戀愛經驗的受訪學生數字,上升了約五個百分點。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2013年1至3月進行「中學生價值觀、性態度及行為問卷調查」,共有11間中學的中二至中五級學生參與,成功獲得3,376份有效問卷。該調查發現:受訪的中學生表示34%接納婚前性行為、14%接納婚外性行為、10%接納同一時期有多個性伴侶、56%接納不註冊結婚而同居。[6]

3.2愈來愈多青少年接受性別是非二元(nonbinary),是多元的

有證據顯示愈來愈多青少年接受性別是非二元,是多元的,生理性別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內心感覺自己是甚麼性別,這都引致性別混亂。

facebook為英國的用家提供了71種社會性別的選擇,71個社會性別選擇中,撇除男與女,即有69種跨性別的選擇。69種很多嗎?其實有一些甚至提供了102種的選擇。如果有人自覺91%是男,9%是女,這種主觀感覺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

很多人都不明白當中跨性別的選擇到底是怎麼的一回事,但原來在外國,已經開始了這種獨特的性別教育。

有報道指加州教育部計劃推行公立幼稚園和小學的新健康教育課程,擬教授幼稚園學生性別不是二元的男和女,而是有15種之多,包括又男又女、非男非女、跨性別、性別酷兒、非二元性別、性別流動、性別中立、無性別、雙性人、第三性別、雙靈等。[7]

在加拿大推行的加拿大的幼兒性別教育課程(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SOGI)也教導幼年學生生理性別並不重要,最重是自我感覺的性別,自己所選擇的性別。[8]

在英國,布萊頓-霍夫市政府(Brighton and Hove City Council)要求父母支持自己四歲的小孩為自己選擇性別,選項包括有別於男或女的性別。這表示在小孩子在上學之前,已經被教導性別不是只有男和女,而是有其他性別可供他/她們去選擇。[9]

美國校園再次因為跨性別廁所政策引起女生不滿。根據愛荷華州(Iowa),學校必須允許跨性別學生進入其認同性別的廁所。位於該州的康瑟爾布拉夫斯市(Council Bluffs)的亞伯拉罕林肯高中(Abraham Lincoln High School)因一名男跨女學生使用女廁的問題,引起兩群學生對峙。約有20名女孩在廁所內高呼要有隱私權,不希望正在轉換性別為女孩的男孩和她們一起在廁所。另外約有40名學生則高呼贊成跨性別學生使用後者認為適合的廁所,支持跨性別學生有選擇的權利,這種對峙無疑讓校園產生撕裂。[10]

老師和家長要注意的是這種性別意識形態(gender ideology)及上述的性别混亂情況不只在歐美出現,也蔓延到香港,影響了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

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於2018年1月2日發新聞稿及上載2017年11月底已提交的性別承認諮詢意見書,建議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採納最寬鬆的自我聲明模式及訂立多項侵害人權的刑法措施,當中的建議可歸納「五不」和「三立」:[11]

「五不」:
1) 不須診斷證明(頁28);
2) 不須荷爾蒙或其他治療(頁33);
3) 不須真實生活測試(頁30);
4) 不須變性手術(頁39);
5) 不限年齡(頁46)、婚姻狀況(頁50)、和親職狀況(頁52)

「三立」:
1) 訂立性別承認法(頁15)
2) 訂立更改,如:出生證明等歷史文件的機制(頁65)
3) 訂立禁止披露變性者身份的刑事法(頁66)

以上的建議反映出當時平機會的變性建議是基於「自我聲明模式」,即跨性別者想在香港轉換另一個性別身份,是毋須要符合「五不」所提到的任何條件,也應該容許跨性別兒童變性。相信這種性別意識形態必會逐漸影響香港年輕的一代,特別是青少年。

 

3.3  性傾向的多元選擇

愈來愈多青少年接受雙性戀是時尚和更好的選擇。

2015年8月的一個關於英國人的性傾向調查有以下的發現:在18至24歲的受訪者中,43%自稱是不同程度的雙性戀者,而在6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只有7%自稱是雙性戀者。調查顯示年紀愈輕,愈多受訪者自稱是雙性戀者,這顯示年青人比年長的人士,更受社會的性解放文化影響。[12]

 

4  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態度和價值觀

老師和家長們可以怎樣做,才能防止下一代的青少年,陷入以上的境況?老師及家長可以試從以下三方面來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他們健康的性態度價值觀,好讓他們避免陷入以上令師長憂心的境況。

 

4.1  培育兒童和青少年建立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ce)

要知道如何建立子女的性別自信,必須先了解子女不同階段的心性發展,以及影響心性發展的各種因素。

著名的精神科專家保羅.麥休(Paul McHugh)和羅倫斯.邁爾(Lawrence Mayer)檢視了超過200份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同儕評審(peer reviewed)文獻,在2016年的《新大西洲》(The New Atlantis)期刊發表了他們的重要發現:未有科學證據支持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是天生不可改變的。[13]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簡稱DSM-5),也沒有斷言心理性別全是天生的,只指出:「心理性別是由於生理、心理和人際關係多種因素的互動形成。」[14] 其實性別認同的成因非常複雜,並極具爭議。到目前為止,遺傳學研究仍未能找到引致性別認同的基因。因此,若有人說性別認同是與生俱來,像人的膚色一樣不能改變,這說法並不正確。另一方面,跨性別認同的孿生子研究雖然顯示有先天性因素影響跨性別認同的形成,卻只屬於遺傳傾向(genetic predisposition),如家族性的肥胖遺傳傾向一樣,需要後天因素的配合和互動才會發展出來,跨性別認同的發展亦是如此。再者,綜合多個跨性別認同的孿生子研究,同卵孿生子中兩個都有跨性別認同的只有23%(孿生女)至33%(孿生男),[15] 顯示後天因素比先天遺傳傾向對性別認同的形成,更具影響力。

 

4.1.1  個案分析

大家可以從一個八歲跨性別表現的男孩個案,進一步了解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發展的一些後天因素。

(以下是一段模擬對話,談話內容反映真實個案,但略作改動,以保障當事人的私隱)

醫生︰你當初為甚麼會為自己的八歲兒子找精神科醫生?你又如何懂得來找我的呢?

媽媽︰一開始令我感到不安的,是兒子看一個電視節目之後的反應。當他看見一些非洲原始部落的裸體男人時,竟然問我:「果個雞雞係咪會豎起身呀?點解呀?」

我覺得很奇怪,加上他的性格比較溫文、敏感,喜愛音樂,跳舞時很像女孩子,又害怕跟一般較粗野的男同學玩,我當時想:「我個仔會唔會有同性戀傾向?」於是上網搜集資料。從各方面看來,似乎都有少少「危險」,就決定尋找香港在這方面的心理醫生,很快便找到你的名字。轉眼已經一年,真快。我好高興兒子改變了。

醫生︰你可以形容一下你兒子的改變嗎?

媽媽︰我覺得他的改變頗大。以前他不會跟其他男生玩,許多時都是自己一個人,或只同女生一起。但現在他有一班男仔朋友,相處融洽。有一次,他下課後有活動,我到學校接他。當時他不知道我在場,我看見他和全班小朋友從課室走出來,他身邊大約有四至五個男生,大家一起跑去籃球場,拿起籃球追逐射籃。他以前不會這樣,如今能跟男生玩得投入。

我問兒子在學校還有沒有跟女同學玩,他說:「D女仔好麻煩、好小器,一搶唔到波就發脾氣……女仔唔好玩。」

現在他看電視,多數選科學節目,或者關於槍械知識——類型、射程遠近,或甚麼美國戰爭、太平洋戰爭之類。有時他有看關於非洲人或原始部落的電影或電視節目,但他會說:「佢哋唔著衫,好醜怪」。看見非洲女人(裸體),會好奇問:「點解個auntie(阿姨)會咁?佢哋唔覺得凍咩?」之類……我不覺得他有甚麼特殊關注,或者性器官有甚麼反應之類。

醫生︰即是說,他目前似乎十分認同男孩子的身份,能夠「埋到男仔堆」。你覺得他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改變?

媽媽︰最大改變,相信是因為我丈夫見過你;你跟他說,爸爸對男孩的影響力較大。老公一開始不懂得照顧囝囝,認為個囝還小,甚麼都不會懂,沒甚麼好談的。他不知道要如何當一個父親。因為他從小到大,家庭都沒這種「教導」,讓他知道以後作為「爸爸」應該怎樣做。加上他的思維方式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只專注自己喜歡的事物,從而疏忽了家庭責任和爸爸責任。自從上次見過你,三個月後我跟他坦白傾談,大家結婚那麼多年了,生了孩子有一個家,我和他在裡面的角色應該是怎樣的呢?我承擔著一個好傳統的角色,做阿媽及家庭主婦,包括所有家務、教導小朋友,全在我肩頭上;而他卻沒有在家中作主導。上次你跟他說:「媽媽只能帶大一個男仔,爸爸才能帶大一個『男人』。」這個訊息對他很重要。

自從我跟他認真地剖白後,他才說「即管試吓啦」,結果試試吓,他發覺,咦,原來阿囝許多東西都識,於是他覺得自己對阿囝能發揮的影響力也不少。

我們家後面有一座山。星期六日,兩父子就去行山,一整個早上,邊走邊傾,分享許多有趣事情。爸爸亦會盡量發掘跟囝囝的共同興趣,例如槍械和戰爭,刻意講這方面的話題。老公喜歡物理、化學,於是他又引導兒子談論科學知識。兩父子一高一瘦,一肥一矮,老豆背著大書包,阿囝背著細書包,一人拿著一根樹枝就上山。哈哈,那個畫面真有趣。有時我們也會三個人一起去(出街),有時則刻意讓兩父子獨處,相比從前,兒子亦願意遷就老爸。以前兒子好怕爸爸,覺得爸爸一開聲就很兇,生怕自己「係咪又做咗曳曳的事情」,但現在反而覺得是阿媽經常教訓他。

兒子還有另一個改變。現在兒子跟我聊的都是瑣碎事,跟爸爸的話題則比較廣泛和深入,例如某類槍怎樣用?打仗用得著嗎?換句話說,兒子跟我們分別交談不同範圍的內容。

醫生︰看見你兒子的改變和一家人在關係上的改善,真的為你們很開心……你的兒子現在更能認同自己作為一個男孩的身份、又可以「埋男仔堆」、喜歡男孩玩意,你丈夫又願意陪阿囝……。其他男生不會再欺負他,即使受到欺負,因為與父親的關係親密了,他自然會有信心得到父親的情感支援。相反來說,要是他被男生欺凌而又得不到父親支持,反被訕笑他像個女娃般就糟糕頂透,其男性身份會大大削弱。你很了不起,扭轉了整個家庭關係,爸爸「出番嚟」幫助兒子,是非常重要和美好的。

這位母親尋求專業的輔導,是因為對兒子的跨性別行為表現和疑似同性戀的傾向感到憂慮。父母與兒子的關係經過分析後,會發現兒子與母親的關係過份親密,與父親的關係卻很疏離,甚至懼怕父親,都是因為父親將教育兒子的責任完全交給了母親,只專注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沒有花時間與兒子建立親密的父子情誼。父母要明白,兒子的跨性別行為表現可能與父母與兒子在關係上的失衡有關。因此,母親要學習放手,父親卻要學習接手,多些陪伴兒子玩耍,努力建立父子情。因為當兒子與父親有好的關係,他自然會模仿父親。父母亦要留心,切忌責備兒子的跨性別行為表現,因為責備只會進一步傷害父母與兒子的關係,並有可能加深兒子的性別混亂。經過父母一年的同心協力,兒子與父親的關係大大改善。與此同時,父母發現兒子的跨性別表現自然地漸漸消失,性別自信也增強了,他開始更喜歡與同性別的同學玩耍,建立健康的同性友誼。母親看到兒子的改變和父子關係的改善,非常欣慰,更值得開心的是連父母的關係也同時改善了,母親不再感覺自己是獨力的教養兒子。

很多時性別身份出現問題,主因都在關係上面。父母可以更早教授孩子性教育,關鍵在於與他們建立一段美好的關係。兒童和青少年建立性別自信非常重要,如上述的男孩,當他的性別氣質與其他男孩不同,他會自卑。他後來得到其他男孩認同,也可以與父親一起行山的時候,他的性別自信便能夠建立起來。

 

4.1.2  父母及老師建立兒童及青少年的心性發展

在一至三歲的心性發展階段中,父母和幼稚園學前班(pre-nursery,又稱「N班」)老師要關注的是:

  1. 肯定和稱讚孩子的原生性別,培育孩子喜歡自己的性別:幼兒在一歲半至兩歲的階段,開始聽從簡單指示,例如按照說話的意思把物件拿给你,或指出身體的部份等。在語言的表達上,也開始說雙詞。如人物+動作:「媽媽 - 抱」、「華華 - 要」;動作+物件:「食 - 餅」、「洗 - 手」;物件+形容詞:「花花 - 靚」、「BB - 乖」等。所以父母可以在這個階段,常常肯定孩子的原生性別,藉著一些機會,稱讚孩子「乖仔或乖女」,「靚仔或靚女」或「聽話的男仔或女仔」,培育孩子喜歡自己的性別,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原生性別都是好的,是值得開心的。
  2. 與子女(特別是子女與同性父母)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emotional attachment / bonding):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是性別認同和模仿的基礎。
    • primary caregiver)。
    •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ing)。

但男孩的心性發展比女孩較複雜,因為男孩要從對母親的情感依附中走出來,與父親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才會自然地認同父親的性別及模仿父親。男孩需要經歷在性屬上與母親分離及個體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的過程,也同時經歷情感依附和認同的轉移 (identification shift / realignment)。所以,父親在這階段的任務非常重要,父親需要介入接手,而母親需要退後放手。父親恆常的照顧、陪伴、玩耍及肯定男孩的性別,是培育男孩建立性別自信的關鍵。當然,兩性的父母也需要一同肯定子女的原生性別。著名的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Freud)認為,任何影響一個孩童對異性父母的愛和對同性父母的認同之因素,都會阻礙心理性別的正常形成。

  1. 父母要切忌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無論是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都會損害子女的性別自信,產生性別自卑(gender inferiority),也同時損害父母與子女的情感關係。過去,重男輕女較普遍,但原來,重女輕男的例子也不少。父母很難避免對孩子的性別有所偏愛,但大家要明白,這樣做會對孩子的性別認同和自信建立都有負面影響,所以必須盡快放下自己的偏好,無條件地接納和欣賞子女的性別。

 

四至九歲心理性別身份確認階段(Gender Identity: Development-Validation)中,父母和老師要關注的是:

  1. 孩子入學後是否能夠和同學建立融洽友善的關係,特別是與同性別同學的關係:這階段的兒童很需要被同性別的接納和愛護,建立同性友誼、以同性為模仿或學習對象,並與其他同性認同。兒童需要學習和強化自己的性別身份、氣質和角色,建立性別自信。這階段的兒童通常會較抗拒異性或有跨性別表現的同性同學。
  1. 孩子是否因性別氣質遭遇欺凌:這段期間若遭同性朋輩嘲笑、排斥、孤立、甚至欺凌,會帶給孩子重大的心理傷害。父母或老師若察覺子女遇到這樣的困境,必須負起保護孩子的責任,疏導孩子的情緒,肯定孩子的性別身份,父母更應該主動接觸老師表達關注和憂慮,並與校方商討處理和改善的方法。
  1. 主動幫助孩子與較合得來的同性別同學建立友誼:如透過生日會,或在假期相約一些同學和家長到郊外旅遊或打球等康樂活動,使孩子在學校裡有好朋友看守支援。
  1. 正確認識兩性角色:子女對兩性角色的了解,父母的影響力至為重要,父母也是孩子最早期所接觸兩性角色的模範。父母應該多些在孩子面前表達對彼此的尊重、稱讚和欣賞,使孩子覺得兩性都是好的、是平等的,兩性各有強弱之處,也需要彼此輔助成長。孩子也同樣需要看到父母兩種性別角色如何化解衝突、在生活上怎樣彼此配搭和合作。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因為對孩子而言,身教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1. 不要讓子女擔當或代替配偶的角色:若父母關係惡劣,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從子女身上尋找慰藉作補償。男孩可能漸漸成為母親訴苦的對象。母親對父親的各種不滿和指責,會阻礙男孩對父親和男性的認同,削弱性別自信,也妨礙他融入男性群體當中。有些個案中,曾有一些父親因為夫婦關係惡劣而得不到性滿足,會漸漸轉向女兒尋求慰藉,最終引致亂倫,對女兒造成深遠的創傷,影響女兒的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發展。因此,父母切勿讓子女擔當或代替配偶的角色,妨礙子女成長。
  1. 接納子女的獨特性別氣質和性情:若父母察覺孩子有一些跨性別的表現,不要驚惶。父母要盡量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別氣質和性情。其實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男性氣概和女性氣質,分別在於比例的不同。若父母能接納子女的獨特性別氣質和性情,不要過份陷入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s)、不將子女與其他孩子比較,必然會幫助子女建立男性氣概或女性氣質。
  1. 適當地處理子女的跨性別行為表現:跨性別的表現有分嚴重和輕微,若然孩子多次表達跨性別身份認同,喜好與行為跟同性別孩子有很大差異(gender nonconformity),並且持續六個月或以上,則可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或兒童精神科醫生幫助作評估。父母可以不鼓勵孩子跨性別行為表現,但切忌批評責備,因為這樣做只會進一步破壞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和認同,反而父母應盡量把握機會,改善或修補與孩子的情感關係,多些稱讚和肯定孩子的各方面,包括出生時被賦予的性別身份和角色,以增強孩子的性別自信。
  1. 要同心協力教養子女:很多現代父親仍受中國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所影響,將教導孩子的責任全卸給母親,認為賺錢養家才是作父親的最大責任。其實父親作為一家之主,在教養孩子上,應擔當領導角色,絕對是責無旁貸的。《三字經》中也有類似的教誨:「養不教,父之過」。當然,教養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倘若父母彼此相愛,同心協力教養下一代,效果自然更加顯著。但在管教兒女中,父親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母親怎樣努力,也不可能完全取代。

 

以下是一些給予單親家庭的建議:

1) 嘗試讓一些親友擔當代父或代母的角色,填補缺席的同性別父母,關心子女。
2) 若是配偶早逝,可多向子女講述已離世配偶的優點、他/她對家庭的重要性,鼓勵子女向他/她學習模仿。
3) 若與配偶離婚,切忌經常在子女面前指責前配偶的不是,以免阻礙子女對同性父母的性別認同。
4) 讓子女仍然可以得到父和母的愛,盡量不阻礙已分離的配偶接觸和關心子女。

 

4.1.3  父母及老師亦要留意性傾向這課題,關顧青春期的青少年

父母及老師要辨別孩子之間所建立的友誼是健康的同性友誼,過份的情感依附(emotional dependency),還是同性戀傾向。過份的情感依附常被誤認作同性戀的一些行為表現或關係,包括女性化的男仔或男性化的女仔,試玩婚姻中的角色扮演。

情感依賴關係又稱相互依賴(codependency),最核心的特徵是要依賴對方,自己的生命才有意義、價值、方向和滿足,若然失去對方會很空虛,失去生存的意義。所以要常常與對方做一些事情,對方不去,自己也不會去。陷入情感依賴關係的人很怕失去這段關係,他們會用各種方法討好對方,如送很多禮物或耍手段讓對方產生內疚感,從而留住對方。另一些特徵是佔有慾強,很容易產生嫉妒,排擠他人,對其他關係沒有興趣,卻極力保護這關係,成為對方的代言人,又會極力維護對方,看不到對方的錯處。進一步很容易進入親密的身體接觸,甚至是性關係,變成同性戀的關係。情感依賴關係可以出現於女女、男男及男女之間,是一種不健康的關係。

父母及老師可以用圖一的情感依附檢查表,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否與他人陷入情感依賴關係。

圖一:情感依附檢查表

明光社

若發現孩子疑似同性戀,父母及老師不要驚惶失措,也不要過早判定他們是同性戀者,因為有研究顯示,性傾向發展在青少年期仍未確定。2008年,有本地學者對410個香港中學生進行性傾向的調查研究,發現有29.1%的女學生和9.2%的男學生,在12至21歲期間仍然不太肯定自己的性傾向。[16] 另有大型的外國研究顯示,25.9%的12歲學生不肯定自己的性傾向,但只有5%的18歲學生表示不肯定自己的性傾向,而自覺有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的18歲學生,人數比自覺有同性戀或雙性戀傾的12歲學生,數目減少一半。[17] 故此,實在不宜在青少年階段,過早判定一個人的性傾向,或鼓勵當事人過早自我認定為同性戀者。

老師可以如何面對和關心疑似同性戀的學生?

1) 這些學生要定為優先被關顧的對象(Priority Kids)。
2) 個別約見,關顧了解學生的需要:心理情緒、人際、行為,以及家庭關係。
3) 切忌責備他們有同性戀傾向,但若他/她們在學校環境中有不合宜同性的親密行為,溫柔勸誡他/她們避免這種校內行為。
4) 持續關心,化解欺凌。
5) 若學生承認自己的同性吸引,鼓勵學生不要過早認定自己是同性戀者,告訴學生有本地學者對香港中學生進行的性傾向調查研究,發現有29.1%的女學生和9.2%的男學生,在12至21歲期間仍然不太肯定自己的性傾向。
6) 有需要時則轉介專業評估或輔導。

 

當父母發現子女有同性戀傾向,該怎麼辦?

1) 尋找資源,認識同性戀:父母先要對同性戀有正確認識,並釐清一些對同性戀相關的誤解,才能找出合宜的回應方法。

2)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不是急於改變子女的性傾向:要知道子女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者,後天的成因非常複雜,並非單一因素引致。因此,不要將責任歸咎於自己或配偶;更不要怪責子女,如前所說性傾向的發展,大部份不是由於子女的選擇。父母宜先安靜下來,辨別內心的複雜感受,如恐懼、怒氣、內疚、絕望、抗拒或壓抑,別讓自己的忐忑不安,窒礙與家人溝通及破壞關係。

3) 不用急於下結論,嘗試有技巧地跟子女澄清:父母可選擇與子女單獨傾談,但要避免直接質問,以免子女因怕受指責或拒絕而不敢承認。切勿以為一次傾談便能澄清子女的性傾向問題,要有耐性,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否則子女會拒絕傾談。

4) 父母應優先處理夫婦關係:父母同心,先了解彼此的感受,繼而訂出幫助子女的步驟,才是重要關鍵。和諧的夫妻關係,有助營造安全友善的家庭環境,讓子女更樂意分享心底話,自然能為子女提供適切支援。若有需要,父母可尋求專業輔導或參加互助小組。

5) 關心和幫助子女:其實子女最期望的,是父母及家人的體諒和接納,並細心聆聽他們的想法或感受,而非盲目查找原因。子女的性傾向既已形成,無論同性戀的成因是先天或後天,父母都應避免與子女爭辯,免得贏了辯論,卻傷害了關係。父母要學習尊重子女的私隱和自決,切忌強迫或威脅子女改變性傾向,縱然不認同子女的一些價值觀和行為,父母都要學習求同存異,讓子女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6) 父母應建立支援系統:當同性戀子女向父母「出櫃」,父母便會相應地「入櫃」,即是父母因懼怕被揭發這秘密,而不想別人知道子女的情況,父母因而倍感孤立無援。當然,基於私隱,父母不宜四處宣揚子女的狀況。父母應考慮有限度的「出櫃」,尋找適當傾訴和支援的對象,或尋求專業支援、參加家長互助小組,尋找同路人以渡過無助苦惱的日子。

7) 協助子女尋求專業輔導:部份同性戀者,或會因同性戀傾向或行為所引起的困擾而尋求輔導。而輔導目的是要幫助當事人紓緩心理困擾,化解內心的矛盾衝突,重建自我形象,及探討同性戀的成因和性傾向改變的可能性。輔導不一定跟改變性傾向有關,任何輔導都必須在受助者自願的情況下進行,不能勉強。

8) 參加互助同行小組:父母面對子女「出櫃」,往往無法跟親友傾訴,以致陷入低落的情緒中。透過參加互助同行小組,聆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有助化解心中鬱結,讓當事人明白如何面對眼前困境之餘,也能成為當事人持續的支援。

父母在關心照顧子女的需要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生活上的各種需要。先善待自己,才能有心有力持續關愛子女,與他們同行。

 

4.2  建立健康的性價值和道德觀念

除了培養兒童和青少年建立性別自信,建立孩子的健康的性價值和道德觀念同樣重要,這一方面更需要老師和家長攜手合作。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年「中學生價值觀、性態度及行為問卷調查」發現,老師是學生獲得性知識的首要途徑(在10項途徑中排第一),老師提供的性知識也被學生視為最有用(在10項途徑中排第一),確定老師和學校在性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不過,研究同時發現,受訪者愈輕視「倫理與婚姻」和「父母關係」,和愈追求「個人自由和滿足」,他們就愈持解放的性態度,並傾向贊成觀看色情資訊和過度親密、甚至越軌的性接觸。[18]

因此,雖然父母並不是性知識的來源,但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影響子女倫理和婚姻價值的重要因素,也影響他們的性態度和行為,父母的影響不容忽視。以上觀點十分正確,如能在學校和家庭中同時進行有價值的情性教育,實在是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性態度的最佳方法。因此,支援父母幫助其子女建立健康的情性價值觀和態度,是有十分迫切的需要。

 

4.2.1  學校的家長教師會(PTA)與非政府機構(NGO)攜手合作

學校的家長教師會(Parents Teachers Association,PTA)可以考慮與非政府機構(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如明光社合作,推動家庭性教育培訓講座,或舉辦家長和學生一同參與的家庭性教育營會,幫助家長突破談性的禁忌,學習與子女談性。

另一方面,學校與教會可以考慮為進入小一學生的家長,設立家長班,並可安排在星期日早上進行。家長班的內容可以包括父母如何培育子女的身心成長、男女大不同,培育子女的性別自信,做個身心健康的父母,教育下一代的共識,從孩子成長看父母的角色等題目。在短講之後,再設分組討論交流,由教會的基督徒負責帶領討論和聯誼。有關的家長班能有效地增強家長的知識和信心,幫助他們同心協力培育子女健康的心性發展,建立性別自信,更可為父母打好基礎,預備他們將來與在青春期的子女「談性」。有關家長班在一些學校已舉辦多年,成效顯著。

家長和老師需要幫助青少年重視「倫理與婚姻」和「父母關係」,而減少追求「在性方面的個人自由和滿足」,懂得愛惜自己身體,也學懂如何尊重別人及自己。

父母及老師可以讓青少年認識過早發生性行為的害處有一些研究發現,青少年在15歲或之前便發生性行為,將來更易有多個性伴侶,頻密的性行為,不安全的性行為,更大機會患性病,愛滋病,意外懷孕,在性行為前服用藥和酒,和有性沉溺等情況。[19]

家長和老師可以和青少年坦誠討論性的好奇,性慾的滿足和性行為的各種風險,讓青少年學習定立健康的界線,學習say no(說不),若遇到一些別人要求「性」的操控或威脅的技倆時,要懂得如何處理。

有一些研究顕示,青少年延遲發生性行為是因為其他朋友都同樣持有這種信念,[20] 或是受宗教觀念所影響。[21] 所以,將青少年放在一些重視貞潔性教育的學校或宗教團體當中培育,會幫助他/她們抵擋不良的朋輩影響。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年「中學生價值觀、性態度及行為問卷調查」發現,觀看色情資訊的習慣與約會中的性行為有密切的關係,互為影響有看色情資訊習慣的受訪者,更多在約會中發生性行為。例如,在約會中有性交的受訪者,只有20%沒有觀看色情資訊,58%有慣性觀看色情資訊;相反,沒有性交的受訪者,只有21%有慣性觀看色情資訊,56%沒有觀看色情資訊。[22]

2009年7月,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聯合發表「青少年瀏覽網上色情資訊的現況及影響研究」調查報告,訪問了10間中學1,426名中二至中四學生,發現79.8%受訪者曾接觸網上色情資訊,逾兩成10歲前已接觸色情資訊;7.6%屬於「高度接觸群組」,即平均每日瀏覽15分鐘以上;59.8%的「高度接觸群組」維持瀏覽行為達六個月或以上;「睇鹹網睇上癮」,以及「睇唔到會煩躁」的,佔所有受訪者的2.73%;逾半更認為一夜情及婚前性行為可以接受。[23]

父母及老師要教導兒童和青少年認識恆常觀看網上色情資訊的禍害,讓他們明白多看網上色情資訊會為他們的性發展帶來以下的負面影響:性價值和道德觀念的扭曲、性物化女性、更易更早發生性行為、言語和身體上的性侵犯、性自卑、婚姻以外的性探索、減低對配偶的忠誠。至於精神健康方面:更易感覺孤單和憂鬱、羞恥感、但又有些人會無羞恥感,進入脫敏現象(desensitization)。[24]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家長和老師必須從小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減少接觸有害的資訊。香港保護兒童會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教授家長五招預防子女陷入網絡不良資訊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參考:1) 從小教孩子認識網絡的意義、2) 讓孩子知道有選擇、3) 為孩子製造歸屬感、4) 深入傾談了解孩子的內心、5) 不要未聽先審,句句批評。[25] 父母和老師也可參考衞生署出版的〈e-報告「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報告〉中的一些實用建議。[26]

 

4.3  父母及老師要讓青少年認識席捲全球性解放運動的禍害

全球性的性解放運動對各地的青少年的影響非常深遠,性解放運動往往以同性戀和跨性別運動作先鋒(簡稱LGBT運動)。六色彩虹宣言強調性權是人權,青少年應該解放身體自由自主,脫離一切傳統的性和家庭倫理道德規範,盡情享受性的愉悅,以致個人和社會完全的性解放,如一男一女的婚姻應被重新定義,同性伴侶和同性婚姻應合法化,同性伴侶應可領養兒童,再進一步是爭取多邊戀、成年人與兒童的戀愛、近親戀、以及跨物種戀愛的合法化。

家長和老師可以嘗試與青少年討論全球的性解放運動的好與壞,價值觀和倫理道德的爭議。

 

5.  結語

兒童及青少年與父母、老師和性教育工作者的關係愈好,兒童及青少年愈能接受師長所傳授的性價值觀念,建立出健康的性價值觀念,愈有能力抗衡全球性解放的意識形態。

老師在校內教授性教育實在不容易;然而家長在家中教授性教育更難。老師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家校合作,校方可以幫助家長在家中教授性教育,讓兒童及青少年的心性可以健康地發展。

 


參考資料

〈「中學生性價值、態度和行為調查」記者會新聞稿〉。「明光社」。2013年5月2日。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nt/statement/『中學生性價值、態度和行為調查』記者會-新聞稿

〈【專家教路】10招預防&應對 子女沉迷網絡不良資訊〉。「親子王國」。2018年3月27日。網站:https://www.baby-kingdom.com/育兒成長/成長健康/【專家教路】10招預防應對子女沉迷網絡不良資訊-30529

〈二00九年 七月號:與理工大學聯合發表「青少年瀏覽網上色情資訊的現況及影響研究」調查報告〉。「東華三院」。2009年7月。網站:http://www.tungwah.org.hk/newsletter/與理工大學聯合發表「青少年瀏覽網上色情資訊的/

〈青協公佈「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3年12月7日。網站:http://hkfyg.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7.html

〈青協公佈「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7年6月8日。網站:https://hkfyg.org.hk/en/2017/06/08/青協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2/

明光社。〈對平機會倡議「自我聲明即可變性」深表遺憾〉。「明光社」。2018年1月3日。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對平機會倡議自我聲明即可變性深表遺憾

吳雯淇。〈加州5月擬教幼稚園15種性別 父母不得拒絕新課程〉。「風向新聞」。2019年3月12日。網站:https://kairos.news/127351

吳庭亮等編。《真情真性——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

吳慧華等編。《Dear爸媽——請幫我建立性別自信》。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5。

後同盟。《打開「心.性」的天空》教育小冊子。香港:後同盟,2015。

美國心理學會。〈解答你的問題:深入理解性傾向和同性戀〉。「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4。網站:http://www.apa.org/topics/lgbt/chinese-orientation.pdf

黃偉康。《性別有自信,孩子更快樂》。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3。(英文原著Wong, Melvin W. Raising Gender - Confident Kids: A Practical Guide. New ed. Singapore: Armour Publishing, 2013.)

衞生署。〈e-報告「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網站: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internet/report/files/e_report.pdf

“Effects of Pornography on Adolescents.” Marripedia. http://marripedia.org/effects_of_pornography_on_adolescents.

“Response of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Inter-Departmental Working Group on Gender Recognition, Consultation Paper Part 1 Gender Recognition.”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 November 28, 2017. http://www.eoc.org.hk/eoc/upload/2018121622321114772.pdf.

“Sexual Orientation & Gender Identity (SOGI).” BRITISH COLUMBIA.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erase/sogi.

Adamczyk, Amy. “Social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the Link between Friends’ Religiosity and the Transition to Sexual Intercourse.” Sociology of Religion 70, no.1 (April 2009): 5–27. https://doi.org/10.1093/socrel/srp01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Bailey, J. M., M. P. Dunne and N. G. Marti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Its Correlates in an Australian Twin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no.3 (April 2000): 524–536.

Bell, A. P., M. S. Weinberg and S. K. Hammersmith. Sexual Preference: Its Development in Men and Wome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1.

Campbell, Tara. “Transgender rights clash prompts walkout at CB Abraham Lincoln High.” 6 News on Your Side. April 11, 2019. https://www.wowt.com/content/news/Transgender-rights-clash-prompts-walkout-at-CB-Abraham-Lincoln-High-508449271.html.

Charky, Nicole. “A New Study just Revealed How Many Young People Identify as Straight.” attn:. August 18, 2015. https://archive.attn.com/stories/2832/young-people-sexuality-survey.

Diamond, Milton. “Transsexuality Among Twins: Identity Concordance, Transition, Rearing, and Ori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genderism 14, no.1 (May 2013): 24–38.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5532739.2013.750222.

Hughes, Tammy and Emma Glanfield. “Now children as young as FOUR are asked to choose what gender they are before they start school - with the option of being something other than male or female.” MailOnline. April 20, 2016.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548962/Now-children-young-FOUR-asked-choose-gender-start-school.html.

Kotchick, Beth A. A. Shaffer, K. S. Miller and R. Forehand. “Adolescent sexual risk behavior: A multi-system perspectiv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1, no.4 (June 2001): 493–519.

Mayer, Lawrence S and Paul R. McHugh. “Special Report: Sexuality and Gender: Finding from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New Atlantis 50 (Fall 2016). https://www.thenewatlantis.com/docLib/20160819_TNA50SexualityandGender.pdf.

Meschke, Laurie L., Janine M. Zweig, Bonnie L. Barber, Jacquelynne S. Eccles. “Demographic,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redictors of the Timing of First Inter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0, no.3 (2000): 315–338.

Nicolosi, J. and Nicolosi, L. A.. A Parent’s Guide to Preventing Homosexuality. Illinoi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2.

Phelan, James E., Neil Whitehead and Philip M. Sutto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1 (2009). http://factsaboutyouth.com/wp-content/uploads/What-research-shows-homosexuality.NARTH_.pdf.

Remafedi, Gary, Michael Resnick, Robert Blum and Linda Harris. “Demography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89, no.4 Pt 2 (April, 1992): 714–72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57267.

Sandfort, Theo G. M., Mark Orr, Jennifer S. Hirsch and John Santelli. “Long-Term Health Correlates of Timing of Sexual Debut: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U.S.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8, no.1 (January 2008): 155–161. https://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10.2105/AJPH.2006.097444.

Wu, K. K., E. Y. Leung and A. Y. Leung. “A Survey on Same-sex Attra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Hong Ko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18, (2008): 15–22.

Zimmer-Gembeck, Melanie J. and Mark Helfand. “Ten Years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U.S.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Correlates of Sexual Intercours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ge, Gender and Ethnic Background.” Developmental Review 28, no. 2 (June 2008): 153–224. https://doi.org/10.1016/j.dr.2007.06.001.

Zucker, K. J. and S. J. Bradley.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and Psychosexual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5.


 

[1] 吳庭亮:〈青少年性態度、行為與價值〉,載於吳庭亮等編:《真情真性——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頁44–77;招雋寧:〈附錄1 香港中學生性價值觀調查報告〉,載於吳庭亮等編:《真情真性——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頁A3–A47;康貴華:〈青少年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需要與個案分析〉,載於吳慧華等編:《Dear爸媽——請幫我建立性別自信》(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5),頁63。

[2] 康貴華:〈青少年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需要與個案分析〉,載於吳庭亮等編:《真情真性——有價值的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3),頁39-40。

[3] 後同盟根據接觸同性戀群體的經驗,對性傾向的定義較嚴謹,有別於美國心理學學會的〈解答你的問題:深入理解性傾向和同性戀〉,參:美國心理學會:〈解答你的問題:深入理解性傾向和同性戀〉,「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4,網站:http://www.apa.org/topics/lgbt/chinese-orientation.pdf

[4] 〈青協公佈「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7年6月8日,網站:https://hkfyg.org.hk/en/2017/06/08/青協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2/

[5] 〈青協公佈「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3年12月7日,網站:http://hkfyg.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7.html

[6] 吳庭亮:〈青少年性態度、行為與價值〉,頁44–77。

[7] 吳雯淇:〈加州5月擬教幼稚園15種性別 父母不得拒絕新課程〉,「風向新聞」,2019年3月12日,網站:https://kairos.news/127351

[8] “Sexual Orientation & Gender Identity (SOGI),” BRITISH COLUMBIA,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erase/sogi.

[9] Tammy Hughes and Emma Glanfield, “Now children as young as FOUR are asked to choose what gender they are before they start school - with the option of being something other than male or female,” MailOnline, April 20, 2016,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548962/Now-children-young-FOUR-asked-choose-gender-start-school.html.

[10] Tara Campbell, “Transgender rights clash prompts walkout at CB Abraham Lincoln High,” 6 News on Your Side, April 11, 2019, https://www.wowt.com/content/news/Transgender-rights-clash-prompts-walkout-at-CB-Abraham-Lincoln-High-508449271.html.

[11] “Response of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Inter-Departmental Working Group on Gender Recognition, Consultation Paper Part 1 Gender Recognition,”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 November 28, 2017, http://www.eoc.org.hk/eoc/upload/2018121622321114772.pdf; 明光社:〈對平機會倡議「自我聲明即可變性」深表遺憾〉,「明光社」,2018年1月3日,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對平機會倡議自我聲明即可變性深表遺憾

[12] 參Nicole Charky, “A New Study just Revealed How Many Young People Identify as Straight,” attn:, August 18, 2015, https://archive.attn.com/stories/2832/young-people-sexuality-survey.

[13] Lawrence S. Mayer et al., “Special Report: Sexuality and Gender: Finding from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New Atlantis 50 (Fall 2016): 10–143, https://www.thenewatlantis.com/docLib/20160819_TNA50SexualityandGender.pdf.

[1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451.

[15] Milton Diamond, “Transsexuality Among Twins: Identity Concordance, Transition, Rearing, and Ori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genderism 14, no.1 (May 2013): 24–38,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5532739.2013.750222.

[16] K. K. Wu et al., “A Survey on Same-sex Attra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Hong Ko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18, (2008): 15–22.

[17] Gary Remafedi et al., “Demography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89, no.4 Pt 2 (April, 1992):714–72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57267.

[18] 吳庭亮:〈青少年性態度、行為與價值〉,頁44–77;招雋寧:〈附錄1 香港中學生性價值觀調查報告〉,頁A3–A47。

[19] Laurie L. Meschke et al., “Demographic,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redictors of the Timing of First Inter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0, no.3 (2000):315–338; Beth A. Kotchick et al., “Adolescent sexual risk behavior: A multi-system perspectiv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1, no.4 (June 2001):493–519; Theo G. M. Sandfort et al., “Long-Term Health Correlates of Timing of Sexual Debut: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U.S.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8, no.1 (January 2008): 155–161, https://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10.2105/AJPH.2006.097444.

[20] Melanie J. Zimmer-Gembeck et al., “Ten Years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U.S.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Correlates of Sexual Intercours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ge, Gender and Ethnic Background,” Developmental Review 28, no. 2 (June 2008): 153–224, https://doi.org/10.1016/j.dr.2007.06.001.

[21] Amy Adamczyk, “Social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the Link between Friends’ Religiosity and the Transition to Sexual Intercourse,” Sociology of Religion 70, no.1 (April 2009): 5–27, https://doi.org/10.1093/socrel/srp010.

[22] 見註18。

[23] 〈二00九年 七月號:與理工大學聯合發表「青少年瀏覽網上色情資訊的現況及影響研究」調查報告〉,「東華三院」,2009年7月,網站:http://www.tungwah.org.hk/newsletter/與理工大學聯合發表「青少年瀏覽網上色情資訊的/

[24] “Effects of Pornography on Adolescents,” Marripedia, http://marripedia.org/effects_of_pornography_on_adolescents.

[25] 詳見:豆:〈【專家教路】10招預防&應對 子女沉迷網絡不良資訊〉,「親子王國」,2018年3月27日,網站:https://www.baby-kingdom.com/育兒成長/成長健康/【專家教路】10招預防應對子女沉迷網絡不良資訊-30529

[26] 衞生署:〈e-報告「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頁86–102,網站: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internet/report/files/e_report.pdf

AI,我有話說……

吳慧華 | 受訪者:雷競業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天恩諾佑教席副教授) | 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29/11/2017

195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達特矛斯(Dartmouth)會議上提出了「人工智慧」這個概念。他認為「人工智能就是要讓機器的行為看起來就像是人所表現出的智能行為一樣。」61年後,現在的AI不單是行為上看起來像人,有的更是外表看起來像人。

2017年11月4日,澀谷未來,一個虛擬的人工智能穫得日本澀谷區長所發出的一張「特別住民票」,這位「七歲小朋友」外表是經由電腦合成的影象,會隨時間和環境改變,他的工作是傾聽居民的意見,讓當地政府與居民相互更加熟悉了解。其實,2017年10月,女機械人Sophia已成為沙特公民,它是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械人,除了在沙特的大會上公開演講,也到訪其他國家。當被問及機械人是否有自我意識時,她反問人類是怎麼意識到自己是人類的呢?原來……一個如此俏皮機智的女機械人,並不只出現在電影中,是活生生在現實中存在著。

人工智能看似遠,其實十分近,它的發展一日千里,當人工智能機械人的外貌跟人類幾乎一樣,能力比人類強的時候,人類本質上有甚麼是超越他們的?另外,人工智能又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甚至做人態度?今次,我們訪問了中國神學研究院的雷競業博士,就信仰角度去探討「人工智能」這課題。

電影文化下的人工智

訪問一開始,雷博士便先從電影入手。雷博士談到不少關於AI的電影都散播著「AI很厲害」、「對人類極具威脅」的信息。在《虛疑智能》(Ex Machina)這一部電影中,AI女機械人Ava的智慧已經在人類之上,把當中兩名男主角玩弄於股掌之間,不像2001年的《A.I.人工智能》,當中的AI小男孩渴望自己可以如人一樣,Eva卻只希望擁有人的外表,闖出實驗室走進人類世界。當人工智能愈來愈強大的時候,人類似乎對本身失了自信,經常害怕自己被人工智能機械人取代,甚至被它們毀滅自己。

基督教的人觀

即使有國家頒發公民証或居住証給人工智能的機械人或虛擬人類,又或是機械人的能力如何比人類強,都不代表機械人有著「人格」。雷博士指出中世紀的時候,很多神學家都認為「人有神的形象」,大多指到人的理性或有一些能力是其他生物所沒有的。然而,雷博士傾向於Karl Barth 及Ray Anderson的看法,認為人有神的形象,與萬物不同,關鍵不在於人的理性或能力,而在於人與神的關係,以及人與之間的關係。

人工智能與人類沒有交流嗎?Sophia與訪問者不是有講有笑嗎?根據雷博士對人觀的看法,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回應人類的提問,又或是服從人類每一個指令,仍然是不足夠的,因為它們欠缺了自由意志。

人工智能被人類創造出來,它們主要的目的是要服從他們的創造者——人類的指令。然而,人類卻不同,人類被神創造,是有召命的,然而,人不是一開始便會知道自己的召命是甚麼,也不是一開始,便能服從神的命令,相信不少人即使知道自己的召命是甚麼,他們還是要經過掙扎,才決定走上神的召命。信徒會掙扎是因為人類有自由意志,而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耶穌亦不例外,當祂在客西馬尼園呼求「父啊,如果你願意,就把這杯拿走!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旨意。」(《新譯本》路二十二42)。掙扎過後,耶穌願意放下自己的意思,成就神的旨意。自由意志有時成為我們想去跟從神的絆腳石,但事實上,對人類來說這是非常寶貴的。

人工智能讓人更走向更自我中心

無可否認,人工智能提升人類的生活質素,讓人生活得更舒適,然而,人工智能機械人或寵物,有可能讓人更走向自我中心。2016年12月底,Gatebox的投影虛擬女友在香港推出300部。這位虛擬女友會向你噓寒問暖,提醒你穿衣拿傘,也會透過社交平台給你發信息,說些窩心的話,它更可以透過GPS定位,在你將到家時,為你開燈……。停產了12年,Sony會於2018年出產全新的智能機械狗,這一隻機械狗有自學能力,可以記著主人的喜好,如果連接雲端,它更會學習其他智能機械狗跟主人相處的技巧,所以它會愈來愈像真的狗。它的「個性」會隨著主人的相處方法、環境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每一隻都不一樣。

當與雷博士談及到這些人工智能「伴侶」時,我們可以想像,這類產品很容易滿足個人的需要及慾望,它們都是有功能性的,也可以完全配合人類的需要。當主人沒有空時、無心打理時,又或是厭倦的時候,可以不必開啟它們的開關掣。

雷博士同意將來若有更「似人」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出現時,有些人或許不需要真人版的「伴侶」。他重申,人工智能是有功能性,可以滿足人的需要,但在關係中,最難能可貴的是你不可以控制他人,基於愛,你願意放下自己,這快樂是難以形容的。

 

延伸閱讀:

Anderson, Ray Sherman. On Being Human: Essays in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2.

性别政治在香港悄悄蔓延

明光家書 (2017年7月)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7/2017

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0年,一切彷彿很美好,但統計處公佈2016年的堅尼系數創45年來新高,達到0.539,較1996年的0.518上升0.021,表示香港的收入分佈愈來愈走向不平均,市民的貧富差距擴大,貧窮問題非常嚴重,新一屆政府必須設法改善貧富懸殊的情況,否則社會將會加劇階級對立,造成政治不穩,而重中之重可算是居住問題,讓市民可以居有定所,不致居無定所。

今年上半年,同工們除了應付恆常的工作,以及新的「永遠的父母」計劃外,亦要抽時間應付一些突發事件,高等法院於4月28日裁定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於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應獲公務員配偶福利。我們認為裁決漠視政府所有政策均應符合香港《婚姻條例》規定,承認申訴人同性配偶地位,將間接承認同性婚姻,所造成影響亦極為深遠,為此發起網上聯署行動,共收集超過34,000個簽名交律政司,政府最後決定上訴。

台灣及德國於今年先後通過同性婚姻,台灣司法院於5月24日透過釋憲認為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違憲,要求2年內修法。德國國會最終以393票對226票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時通過同婚人士可以領養兒童。面對西方國家及台灣的情況,很多反對同婚的人士包括基督徒也有些動搖,我們於6月29日舉辦20週年講座「社關龍門陣:誰的火棒誰去接之社關三種情」,盼望能鼓勵大家在面對全球以致本地愈來愈嚴峻的同性婚姻挑戰時,仍能堅持信念,年輕一代有願意承擔社關使命的心,以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及堅持。

隨著愈來愈多同性戀者成為父母,加拿大及澳洲有小學取消慶祝母親節,將本來是好的事,也因為政治正確而被迫取消,此外,近年跨性別的議題甚囂塵上,為了不令跨性別人士感到受冒犯,將來可能所有稱謂都要變成性別中立,香港大學已於去年9月設立性別中立廁所,立法會議員陳志全亦在個人社交專頁表示政府有意在西九文化中心設立性別中立廁所,我們已立即去信康文署表達反對,正等候政府的回覆。

加拿大安大略省通過具爭議的「89法案」(Bill 89),迫使父母接受政府的性別認同教育,若父母不接受或要求孩子改變性別認同,將被視作「虐待」,可強制將兒女帶走。面對性別議題,本港律政司轄下的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已發表關於性別承認的諮詢文件,並就性別承認議題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工作小組分析公眾諮詢結果後,將進行第二部分研究,探討若在香港設立性別承認制度,將對現行法律和措施可能衍生的影響。諮詢期於今年10月31日結束,希望大家可以積極表達意見,共同守護上帝創造男女兩性的美善心意。

 

您的弟兄

蔡志森

1-7-2017

關注人口販賣 回復人性豐榮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7/2016

柬埔寨是目前人口販賣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被販賣的婦女及女童最終淪為娼妓。基督豐榮團契於2010年開展「柬埔寨豐榮事工」,服侍當地受到性侵及性剝削的女童。明光社19週年研討會邀請了豐榮團契的會長李吳淑儀女士,及曾義務服侍當地事工的吳梨玲傳道,為大家分享當地人口販賣的情況及事工的發展;並由本身是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的明光社主席雷競業博士,以聖經角度反思人口販賣的問題。

正視性別不公 恢復豐榮身份

柬埔寨的社會存在著強烈性別不平等的思想,不少女孩子被親人賣掉來幫補家計,最終往往被逼成為性奴隸。李吳淑儀女士慨嘆這些女孩因著別人的罪惡而受害,同時又被指責為污穢人,成為「雙重受害者」,為女孩帶來身心靈無法彌補的創傷。為抗衡人口販賣的情況,豐榮事工建立了「豐榮女兒之家」,為受到性侵與性剝削的女孩提供一個安全的家,讓她們得到全人治療與身心靈的重建。豐榮事工更發展「豐榮女子學校」,為當地女孩提供基督教全人教育,看重自身的寶貴價值,培養女孩長大後在家庭及社會不同崗位上成為抗衡人口販賣的力量。

體會同在恩典 學會被愛與愛

吳梨玲傳道於2013年曾到柬埔寨「豐榮女兒之家」服侍兩個月,當時還是神學生的她領受了上帝的召命,要引領女孩以舞蹈敬拜上帝,讓她們感受天父的愛。她表示那些小女孩很期望得到別人的關愛,但她認為白白得到的關愛只會讓愛變得廉價,所以她帶領一眾女孩一同為學校大掃除,藉此教導她們學習付出。吳傳道坦言一至兩星期的短宣其實並不足夠,她呼籲有感動的弟兄姊妹最少停留一至兩個月時間,一同體會「同在」的愛與恩典,幫助一眾女孩回復被創造的榮美。

善待貧窮弱小 建立人道社會

上帝按著衪的形象造人,因此人有上帝的形象,雷競業博士表示人口販賣剝奪了生命的權利,將人物質化,摧毀了上帝的形象。然而聖經卻容許奴隸制度的存在,雷博士指聖經針對的是當代奴隸制度的處境性回應,不是絕對原則。奴隸制度在舊約時代有其處境性,但上帝要求以色列人善待奴僕,因為以色列人在埃及也曾作過奴僕。保羅更教導腓利門要視他逃跑的奴僕阿尼西母為「親愛的兄弟」,帶來關係的復和。雷博士認為教會及父母要盡其職,藉著講道到家庭教育,建立人道的社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