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行出來,由不得我…

── 生命倫理錦囊 第32期
陳永浩、吳慧華   |   陳永浩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9/12/2017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在以往的世界,「行」很多時主宰了人的生活:一個人「不良於行」,不僅反映身體的狀況,更影響日常生活。而「遠親不如近鄰」同樣也反映出距離與人們生活相處中的微妙關係。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要「行出來由得我」,從來都是個大挑戰。事實上,不論古今中外,世界各個文明大國,無不以發展交通為其重要的基礎建設:不論是古羅馬的大道(因此出現『條條大道通羅馬』的諺語),[1]還是埃及的運河與道路建設,就是在古代中國,既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近年中國政府正正將此「復活」為『一帶一路』計劃),南北通航的大運河,驛站建設等,無不旨在令人民聯絡暢通,使政令傳達,也促進了貨流經濟的交通。[2]

 

踏入現代社會歷史,交通發展更是改變這世界的關鍵。蒸氣火車和鐵路的發明,促成了人流與物流,帶動了世界經濟發展。如世界上首條營運成功鐵路——英國利物蒲至曼切斯特鐵路,就是連繫由當時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兩個城鎮。[3] 加上建設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為以往不可能跨越的航運帶來突破,整個世界就此互聯起來——除了正面的使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也帶來可悲的故事:就如近代中國,因著世界航運發達,連帶衍生出「賣豬仔」海外勞工的風潮,多少那年代的華民勞工,就此「行」到舊金山(今日的美國三藩市)和新金山(即今日的南洋地區)打工賣身,有的落地生根,甚至客死異鄉,有些則可以衣錦還鄉,建成了今日如開平碉樓等世界文化遺跡。[4]

 

「行出來」的大希律王

 

在聖誕節時,很多人都會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當中少不了的情節,就是當時在位的希律王,也得悉在伯利恆出生的耶穌基督,於是便向東方博士打聽,聲稱要去朝拜耶穌。不過希律王卻被博士們「出賣」,在怒火中下令盡殺城中嬰孩。當時瑪利亞和約瑟一家,因著天使的提醒,帶著耶穌逃到埃及而避過一劫。這除了是從神而來的保守,也實在有賴當時已經連通埃及和中東等地,相當發達的道路網絡。[5]

 

事實上,這位只在新約聖經中曇花一現的大希律王,可是一位厲精圖治,努力大興土木的皇帝:撇除他殘暴的管治外,他的確是一位甚有成就和優秀的君王和建築師。他在位時為猶太人建造了許多建築和設施,如重建了耶路撒冷聖殿,甚至比所羅門王的第一聖殿更加輝煌。

 

他甚至「無中生有」的建成了該撒利亞海港(Caesarea Maritima):猶太地沿岸本來地勢平坦,並不適合建設海港,但希律王特地以大石,混凝土塊等,建造出當時最大的人工海堤,使之成為區內最大的海港,將猶太全地與當時的先進世界(如希臘,羅馬,埃及等地)連結起來。大希律王更完善了該撒利亞的海港建設,為了向海港提供食水,就建設深入內陸的雙層引水道,該撒利亞更設有劇場、跑馬場和亞古士督神廟,成為當時地中海繁榮的城市,也是當年羅馬政府統治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6]

在新約經文中,門徒腓利及彼得,都曾到此傳福音(徒八40;十1, 24),而使徒保羅的佈道旅程也曾以此為進出巴勒斯坦地區的口岸(徒十八22;二十一8)。[7] 由此可見,因為「行」的方便,這裡就成了傳福音的前哨基地了。

 

時至今日,世界看來已經是「無遠弗屆」了:但其實,全球仍然有21億人口、6,659個族群為福音未得之民:「未得」的原因中,除了政治,文化等因素外,交通難以到達也是主要的原因。[8] 由此可見,「行出來,由不得我」仍是今日社會的大問題。

 

 

「行」的信仰反思

 

每一天,甚至每一個小時你都要作出選擇,你如何選擇讓你繼續行在光明之中,還是行在黑暗之中。

 

You make choices every day and almost every hour that keep you walking in the light or moving away toward darkness.                  

H

對現代人來說,衣食住行中的「行」指到行走又或是交通的配套。衣食住行,又或加上娛樂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行在香港是方便的,但卻不舒適。大家都不難發現香港人多車多、繁忙時段港鐵車廂超級人擠人、坐巴士容易遇上塞車、駕私家車難以找到位置泊車、在某些地區,行人寸步難行的情況亦相當嚴重,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對於工作地點與居住環境相距甚遠的人來說,更體驗到在行這方面消耗了不少精力。

 

「行」基本上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大家如何選擇交通工具,或打發交通途中的時間卻各有不同,同樣,如何面對在行程中所衍生出來的無奈、掙扎、磨擦,甚至衝突,也有不同的做法。行程中容易遇上的掙扎有可能是當你疲憊的時候,剛巧遇上比你更有需要的人上車並站在你的旁邊,然而,你的疲累卻是非常真實的,這種情況之下,讓座還是不讓座,真的教人煩惱?因為空間過於擠迫,人與人發生肢體碰撞有時在所難免,如何處理那種不自在或厭惡的情緒,是一門功課。遇上車廂內乘客因爭位,初則口角繼而動武的情況,又如何自處?以私家車代步的人遇到有人超速,差點釀成交通意外,當事人會開口大罵司機;一整天心情不佳,怒氣沖沖;還是很快便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冷靜下來繼續快樂地度過一天?

 

人生的修練場所,其實不一定是職場或家中,這些看似比較重要的地方。人也不必只是透過與上司、下屬、同事、鄰居、朋友或家人之間的相處才需要順著聖靈而行,從而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及忍耐等聖靈的果子(加五16-22)。每一天在路上遇到甚麼人,發生甚麼事情,都給予我們機會去反思自己處於甚麼樣的狀態。

 

耶穌的比喻中曾提到一位撒瑪利亞人在路途中所發生的故事(路十33-35)。這位撒瑪利亞人可能是一位商人,所以即使撒瑪利人與猶太人向來不和,他也必須到猶太人的地區去。[9] 這次路途對這位撒瑪利亞來說是很特別的,因為他遇到一個被人打得半死的人(路十30)。

 

從外貌上,在路上躺著的受傷者既沒有衣服又滿身傷痕,很難讓人分辨他到底是甚麼種族(路十30、34),按常理來推測,這位傷者躺在猶太人的地方,只可以說他是猶太人的機會率比較高。是否因為他來歷不明,以致換來兩位猶太人對他視而不見?是否因為從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這條路本身便是危險四伏,所以他們不敢停留?[10] 這兩位猶太人是宗教領袖,一位是祭司,一位是利未人,他們有可能以為這位傷者已經死亡,如果他們在執行重要職務之前接觸了死屍,便不能馬上「開工」,需要先用紅母牛的血潔淨自己一番(民十九1-13),這可是把重要的事情耽擱了。祭司和利未人是從耶路撒冷出發,下到耶利哥(路十31-32),很自然排除他去耶路撒冷「開工」的可能性,那麼他們是害怕危險,還是如大多數正常人一樣……嫌麻煩?

祭司及利未人看見了傷者,從旁邊走過(路十31-32)。難道撒瑪利亞人便不害怕危險嗎?他可是被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瑪利亞人,而如果他真的是一名商人,因為身懷巨款,甚至可以為傷者付上居住費用 (路十35),不是更容易成為強盜偷襲的對象嗎?他不是在生意結束時才遇到傷者,他把傷者送到旅店,自己再去處理事情 (路十35),為甚麼這位撒瑪利亞人願意救助這位半死的人,為他付出時間及慷慨解囊?耶穌告訴我們,因為他對傷者充滿了極大的憐憫 (路十33)。

 

一位律法師試探耶穌要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路十25)。這位律法師一直都知道愛神愛鄰舍如同愛自己是律法最大的誡命 (路十27)。他為了証明自己有理,希望耶穌為他清楚界定「鄰舍」的定義,這樣,好顯出他自己已經達到愛鄰舍的要求,因為古代猶太教典籍可是吩咐人不要幫助罪人的(便西拉智訓十二1-4),可見根據律法的要求,他並不需要對每一個人都伸出援手。[11] 先不提這位律法師試探耶穌這行為是不對的,這位律法師咬文嚼字,希望正確地行出律法,在當時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耶穌被他詢問之下,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盤。神所設的律法,並不是徒有形式,而是有更深刻的意義,愛本身並不能出於計算,而愛的對象也不該一開始便被劃分清楚,所以人不能自製框架,用律法去規定自己所願意表達的愛。或許,祭司及利未人也有這種框架,所以沒有對傷者施加援手,反觀撒瑪利亞人,他單純地出於憐憫,所以救了傷者一命。

 

今天我們不必受舊約的律法限制,但我們卻受其他東西限制。在繁忙的香港生活,時間對我們來說變得寶貴,冗長工時的壓力讓我們的身體變得軟弱;經常聽到騙子騙財的新聞,讓我們不得不武裝自己,讓我們不容易相信他人。面對要愛人如己的挑戰,我們有時是無力的,或許,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需要依靠聖靈,願意行在聖靈中,讓聖靈結出屬靈的果子,也讓聖靈幫助我們分辨不同的處境,不必陷入危險或試探中,可以好好地學習愛自己及愛他人。

近年「虛疑真實」(VR)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當有一天,虛疑世界比真實世界更真實,這會是甚麼一回事?對我們的社會和信仰會帶來甚麼影響?

 


[1] Ray Laurence, The roads of Roman Italy: mobilit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2011.

[2] 相對有趣的是,在南美洲的印加民族:他們雖然有極之發達的道路交通系統,也有傳奇性的「風螺信使」制度用作政令傳遞,卻沒有車輪或「運輸工具」的概念,運輸多以步行或動物軑運方式達成。參 Discover Peru: Inca Roads and Chasquis. URL: http://www.discover-peru.org/inca-roads-chasqui/

[3] 比爾.勞斯(Bill Laws),古又羽:

《改變歷史的50條鐵路》Fifty Railway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台北市: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

[4] 參香港電台電視部:《華人移民史》。這個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紀錄片,共製作了「下南洋」、「金山客」、「渡東瀛」及「闖拉美」四集。

[5] 聖經考古:《聖誕節故事:大希律王vs小孩耶穌》URL: http://www.marksir.org/2012/12/vs.html

[6]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aesare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URL: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Caesarea.

[7] 聖光聖經地理資訊網:《該撒利亞Caesarea/Caesarea Maritima》URL  http://biblegeography.holylight.org.tw/index/city?id=60

[8] 基督教論壇報:《全球21億人口、6659個族群為福音未得之民》URL https://www.ct.org.tw/1282249#ixzz52XjE1PT4

[9] Joel B. Green, The Gospel of Luke: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97), 431.

[10] 達雷爾˙博克著;古志薇、蔡錦圖譯:《路加福音》國際釋經應用系列42 (香港:漢語聖經協會,2008年),323。

[11] 同上。

相關文章

有情人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嫁到台灣並在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在台灣宣道會作義務傳道,主要協助教會和宣道差會開荒植堂及服侍在台港人。
19/07/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很多人説:「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以前筆者也會來台灣旅行,旅行時總會與當地人問路、購買東西和交談,當然也感受到台灣人熱情的一面。

到了現在,筆者長時間居住在這地,更發現台灣人的人情味豐富,簡直可以用人情味滿溢來形容。事緣筆者有一天晚上在公車站等候搭公車回家,那時大概晚上9點左右,見有公車來,當然就招手示意,公車也如期地停下來開門給筆者上車,一上到公車,剛剛投了幣,怎知公車司機就突然一句:「你有沒有手機?」筆者望前望後,肯定只有筆者一個人,也肯定司機是問筆者。筆者那一刻即時想到:「難道司機有緊急事要處理需要打119求助?」「難道司機不見了電話,想問筆者借?可是整架公車上也有其他人呀,為甚麼不問他們借?」凡此種種想法自然而然地出現在筆者的腦袋。然而,基於誠實的緣故,筆者回應了:「有。」這時司機就說:「下次記得拿起手機打燈,我才看得見有人招手搭車,否則我看不見。」謎底已解開,原來是因為天黑了巴士站太暗,司機會看不清有沒有人招手。因此,筆者說:「歹勢(台語:對不起的意思!),我下次會打燈的了。」司機又再説:「我不是責備你,而是說我有時候真的看不見。」筆者説:「好,謝謝你!下次我會的了。」司機突然間又再問到:「聽你的口音不像台灣人,你是哪裡人?」基於筆者在香港生活多時,香港的巴士司機哪會這樣跟乘客聊天?這是私隱的問題,而且並非人人都想回答。於是乎筆者就詐作聽不見,誰知那公車司機再次問筆者:「妹妹,你是哪裡人?」眼睛還看向筆者這邊。那筆者只好回應他:「我來自香港,是香港人。」接著司機又再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包括:「你來台灣多久?」「你來台灣找朋友嗎?」「你環島遊了沒?」「還有多久離開台灣?」「你到哪裡去?」「台灣好玩嗎?」等等。

在於香港人來説,這些都是個人私隱的問題,為甚麼會這樣問人?是否有甚麼企圖?這些都是習慣生活在香港這大都市的人會思想的問題,因為香港人出了名講效率、時間就是金錢、有時間搭巴士都情願休息睡覺,哪會回應司機的問題!筆者在思想:「為甚麼台灣人那麼無聊和八卦?」

晚上回家後,筆者就問先生:「為甚麼台灣人會這樣子?他們很無聊嗎?」筆者的先生就回答説:「並非台灣人無聊,也並非他們想八卦,而是他們對人有情,想透過問候了解你,建立關係,表達關心!」這是台灣人一貫的文化。因為台灣人覺得「有關係就沒關係,沒有關係就有關係了!」台灣人與人的情感交流是建立在關係裡面,他們透過聊天、找話題來建立關係。因此,無論是公車司機、樓下看更伯伯、街市賣菜的嬸嬸都會透過聊天找話題來表達情感關係。

台灣人的這種情感表達,令筆者反思到:其實我們的神也是一位「有情的神」。我們信主是與主耶穌基督相遇,我們知道神是與我們有關係的神,這位的神主動地與人溝通,進入到我們的生命當中,主動走到人群中,這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住在我們當中。神對人有情,這是愛。因為神接納人、包容人、體恤人的痛苦。無論我們在生命中有許多對神的埋怨、憤怒、質疑和不信等等,神都用溫柔的心忍耐包容我們,等候我們的回轉,這是神對我們有情,也是愛。這位的神不但對我們有情有愛有義,更親自被人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苦受死,為要拯救我們脱離罪和死亡的轄制。耶穌基督給我們見到的是:上帝容許自己的兒子被釘在十字架上。在世界裡耶穌是無能和軟弱的,也是惟有這樣,主與我們同在,並且幫助我們。耶穌基督不是以祂的全能幫助人,乃是以祂的軟弱、祂的痛苦幫助人!《聖經》向人顯示的是一個無能與受苦的耶穌,只有受苦的耶穌才能幫助我們。不過正正卻因著軟弱和受苦,我們才能找到盼望和前行的理由,正正因為這樣我們明白到祂是一位為我們的上帝,God for us!這也是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強調上帝不是在大自然的榮耀中啟示自己,而是在十字架的軟弱中啟示自己。感謝主!我們的神是一位「有情的神」,從台灣人的文化中,更讓筆者深深體會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因為這裡的人對人有情」。

耶穌所飲的杯,除了「苦」,還有甚麼味道?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8/04/2023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進入耶穌十架中,我要進到更深處,同進客西馬尼園,要與仇敵相遇;飲盡憂傷的苦杯,心靈破碎流淚,求主恩助,求主恩助,因我軟弱滿身罪。」

詩歌《進到更深處》,《青年聖歌綜合本(三)》

信徒只要在教會待得夠久,便會發現在教會所唱的詩歌,特別是在復活節期間唱頌的詩歌,每當描述到耶穌受苦捨己,都離不開一杯「苦杯」。除了上述的《進到更深處》,還有出自《頌主聖歌》的詩歌《為我為我》、《生命聖詩》中的《領我到髑髏地》,近代的有《十架犧牲的愛》,以及由本地堂會所創作的《我見一人(二)》、《十架啟示》等,都是「苦杯」滿溢。

耶穌所飲的杯當然苦,祂身為神的獨生愛子,為了拯救人類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卻遭到被人唾棄、鞭打及羞辱,最終受盡痛苦死於十字架上,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承受如斯痛楚,特別是經歷手腳被釘在十字架上,每一下呼吸都感受到被撕裂的痛楚。然而,耶穌明明說是祂自願捨棄自己生命的(約十18),是否當死亡臨近,愈發害怕這種不太人道兼痛苦的死法,道成肉身的耶穌也有著「人性」的一面,想要遠離十字架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祂在客西馬尼園中求父神「把這杯拿走」(路二十二42《新譯本》),這杯還有甚麼其他意思呢?

死有輕於鴻毛,亦有重於泰山,人們可以為到崇高的理想而甘願捨棄自己的生命,耶穌也不例外,祂知道自己的使命,為了拯救人類而死於十字架上,祂甚至教導門徒「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果實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喪掉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必會保全生命到永遠。」(約十二24-25《新譯本》)。即便如此,耶穌想到死亡來臨時,仍難免「心神煩亂」(約十二27《思高》)、「內心激動」(約十二27《新漢語》),[1] 未前往客西馬尼園,內心已經開始掙扎,想要父神救祂脫離「這時候」(約十二27)。

耶穌曾想要脫離「這時候」,也求神拿開「杯」,因為「這時候」不是普通的時候,這「杯」也不是普通的杯。「杯」可以指到人接受神的任何帶領,包括走向死亡,按照這一層面的解釋,門徒也能夠仿效基督,喝上這一杯(太二十22-23)。[2] 不過,「杯」更多的是指到神因著人類罪惡滔天而無法忍受,在烈怒中施行審判:「耶路撒冷啊,醒來!醒來!站起來吧!你從耶和華的手中喝了他烈怒的,喝盡了那使人搖搖擺擺的爵。」(賽五十一17《新譯本》);「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對我這樣說:『你從我的手中拿這烈怒的酒,給列國喝,就是我差遣你去的列國。他們喝了,就會東倒西歪,瘋狂亂性,因為我打發刀劍到他們中間去。』」(耶二十五15-16《新譯本》);「你這請鄰舍喝酒,卻把毒物混入,使他醉倒,為要見他赤裸的,有禍了!你滿有羞辱,沒有尊榮,你也喝到露出下體來吧!耶和華右手的必傳回來給你,使極大的羞辱取代你的尊榮。」(哈二15-16《新譯本》);[3] 「她怎樣待人,你們也要怎樣待她;照著她所作的,加倍報應她;用她調酒的,加倍調給她。」(啟十八6《新譯本》)

盛載羞辱及苦楚的杯難喝,但載滿神烈怒的杯更難喝。耶穌要喝的杯,正正是一杯神因被世人的罪所激怒,而向世人施行審判的杯。審判的結果必然帶來刑罰,包括人要面對各式各樣不同的患難(詩十一6;耶二十五16)、以及飽受羞辱(啟十八6)等。這裡並不是說每當人經歷苦難,必然是犯罪帶來的結果(參約九1-3),只是指出當人犯罪到一個極點,惡貫滿盈又不知悔改的時候,神或感憂傷,或感憤怒之下,最後都是不得不施行審判(創六5-13;啟十四10)。耶穌不想面對神審判的時候,因為當神發出烈怒的大日子,沒有人可以站立得住(啟六17)。

耶穌是神的獨生愛子,原本是不需要經歷侮辱、唾棄、鞭打,甚至死於十字架上,然而,因為耶穌承擔了我們的罪,代替我們喝下了這杯充滿神烈怒的杯,祂不得不經歷這些:「我們眾人都如羊走迷了路,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卻把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他把自己的性命傾倒,以致於死。他被列在罪犯之中,卻擔當了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五十三6、12下《新譯本》)。原本是我們該受的痛苦,耶穌替我們受了:「他被藐視,被人拒絕,是個多受痛苦,熟悉病患的人。他像個被人掩面不看的人一樣;他被藐視,我們也不重視他。原來他擔當了我們的病患,背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打,被神擊打和苦待了。然而他是為了我們的過犯被刺透,為了我們的罪孽被壓傷;使我們得平安的懲罰加在他身上因他受了鞭傷,我們才得醫治。我們眾人都如羊走迷了路,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卻把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他被虐待,受痛苦的時候,他並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去屠宰,又像羊在剪羊毛的人面前寂然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他受拘禁和審判以後被帶走;至於他那個世代的人中,有誰想到從活人之地被剪除,被擊打,是因我子民的過犯呢?」(賽五十三3-8《新譯本》)

純粹受苦死亡,估計耶穌較為容易慷慨就義,耶穌縱然有「人性」,相信祂不會比其他人,甚至比那些敬虔愛神的信徒軟弱。世上有不少人勇於堅守自己的信念,甘願拋頭顱,灑熱血。歷世歷代亦有不少神的子民,寧願接受殘酷的刑法如被鋸鋸死、[4] 被野獸撕裂而死,死於焚燒的火柱上 ,[5] 也要忠於神,跟隨基督到底。即使彼得,在耶穌被捕之時出於膽怯,三次不認主(路二十二54-62),到後來卻有勇氣為主殉道,甚至有一個說法,彼得覺得自己不配接受跟耶穌一模一樣的死刑方式,主動要求倒吊於十字架上。[6]

耶穌不想飲這一杯,不想面對「這時候」,更多的是不想面對神的憤怒及審判。[7] 毫無疑問,死亡是痛苦的,但這種痛苦遠不如面對神的憤怒及審判,更何況耶穌一直與父神親密無間。我們實在無法想像,當耶穌承擔人類過犯的時候,祂到底經歷了甚麼,祂是否只感受到父神的震怒,而不是父神的同在?[8] 耶穌在十字架上,高呼「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離棄我?」的時候(太二十七46下),祂有可能是在引用詩篇二十二篇,訴說自己完成了詩中所命定的一切,包括詩篇二十二篇最後提到神必然拯救祂,祂的得勝及神永遠掌權等,但除此之外,也有可能耶穌因為當時正在背負人類的罪而受刑罰,祂真的經歷到被神捨棄,正如父神會掩面不看離棄神的罪人一樣(申三十一17)。[9] 無論如何,耶穌所飲的杯,遠比我們所想像的苦澀;耶穌為了人類的罪而付出的代價,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沉重。

耶穌在十字架上說完「成了」便斷了氣(約十九30)。耶穌終於完成了祂在地上的使命。[10] 耶穌死於十字架上無疑是救贖的高峰,但祂不是在十字架上才開始背負人類的罪,早在上十字架之前,祂已替人類受責打及鞭傷(賽五十三4-5),甚至祂受拘禁和審判的時候,已經在替人受罪(賽五十三8)。

每逢復活節,世界各地的教會都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務求引領信徒走入耶穌受苦、死亡及復活的場景,從而默想耶穌為到我們的罪孽所承受的痛苦。其實,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也無法經歷,當耶穌背負人類罪孽的時候,耶穌與慈愛的父神之間的關係到底出現了甚麼變化,令耶穌感受到心腸撕裂,即使人們仿效耶穌被鞭打及被釘於十字架上,[11] 他們也無法領會到耶穌所經歷的,充其量也只能領略到祂肉體上的痛苦。

人們可以為了愛神的緣故,仿效基督受苦,飲下一杯願意為神為死亡的「杯」(太二十22-23),[12] 但這一杯與耶穌所飲的絕對不同,這一杯不會盛載神的忿怒。基本上,因為耶穌為人類承受神的震怒,所有誠心誠意相信耶穌的人,都可以免受神的忿怒(羅五9;帖前一10)。

耶穌不單為我們喝下神的憤怒,祂反過來把自己的餅及杯賜給我們,與我們立約,讓我們從耶穌手上接下的,不再是憤怒之杯,而是赦罪之杯,耶穌的餅和杯是我們的恩典,也成為我們的盼望(太二十六26-28)。人當默想耶穌為我們受苦死亡,也當默想因著祂的復活,我們將來也如祂一樣得以復活。我們愛為我們捨身的基督,也要愛父神,因為耶穌為了讓我們可以與父神和好,實在付出了太多。

除此之外,耶穌的杯可被視為福杯和救恩的杯,因為神不單救贖我們的靈魂,神的拯救是全方位的。為此,人可以因為跟隨神而吃苦,卻不必為了證明自己跟隨神而自找苦吃。人縱然在罪中跌倒,需要認罪悔改,卻不必因著內疚而與自己過不去。人縱然有不堪的過去,也可以有美好的將來……因著耶穌的復活及拯救,我們可以欣然舉起救恩的杯,報答神的一切厚恩,稱謝神,傳揚神的名(詩一一六12-13)。

「在你愛的筵席上,有杯陪餅同陳列;這些表記我分享,就得飽嘗你超越。為著這杯我感謝,就是你賜的福杯,也是豐滿救恩杯,你藉你血所豫備。這是你流的寶血,使我罪惡得清洗;這是你立的新約,使我得著神福氣。你已喝了忿怒杯,為我嘗盡了死味;如此買了這福杯,永作我分,福全備。」

詩歌《在你愛的筵席上》


[1] 除此之外,原文亦有心裡極為震盪之意,見約十二27《呂振中》。

[2]EDNT, vol.3, 141–142。「杯」也有正面的意思,便是指向神對人的祝福(詩二十三5),以及神為人所命定的份(詩十六5)。

[3] 這裡,舊約經文中提到的「杯」,根據《七十士譯本》,與路二十二42中的「杯」為同一個希臘文字,另參EDNT, vol.3, 141–142; TDNT, vol. 6, 149.

[4] 見來十一37;根據猶太傳統,以賽亞是被鋸鋸死。馮蔭坤:《希伯來書(卷下)》,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1995),頁329–330。

[5] Bryan M. Litfin, Early Christian Martyr Stories: An Evangelical Introduction with New Translations (Washington D. C.: Baker Academic, 2014).

[6] Litfin, Early Christian Martyr Stories.

[7] EDNT, vol. 3, 507.

[8] Thabiti Anyabwile,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Father to forsake the Son?(Part 3),” TGC, April 4, 2012,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thabiti-anyabwile/what-does-it-mean-for-the-father-to-forsake-the-son-part-3/.

[9] 參Douglas R. A. Hare, Matthew,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2009), 322–323。有些人可能認為耶穌純粹引用詩篇二十二篇,有些人認為耶穌真實感到被神遺棄,筆者認為兩者並無衝突。

[10] George R. Beasley-Murray, John, Word, vol. 36 (Waco: Word, 1987), 352.

[12] EDNT, vol.3, 141–142.

信仰反思 (偶像文化為何在今日出現)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我要看見,我要看見,如同摩西看見祢的榮耀,我要看見,我要看見,這世代要看見祢榮耀。」
(詩歌《我要看見》的歌詞)

摩西不用再走上山與神見面了,因為,榮耀的神願意在神的子民中間居住(出二十五8)。神要以色列民按祂的指示,為祂建造聖所,以及聖所中的會幕與一切器具的樣式(出二十五8-9)。

人神之間的距離近了,人們樂意奉獻禮物給祂,也有祭司教導他們如何獻祭,除去自己的罪,以至可以更親近神。只是,尋常百姓與神之間仍然有一大段距離,只能留在院子,不像亞倫及他的子孫一樣,他們作為神的祭司,可以進入會幕,與神更貼近。感謝神的恩典,因著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人們不用藉著獻祭,不用藉著其他人,只藉著耶穌便能看見從父神而來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

當偶像與粉絲的距離拉近了,粉絲對與偶像相關活動的參與度及投入度一定愈來愈高,我們敬拜神的時候,不是也應該如此嗎?還是,反而神不再高高在上,敬拜祂便不必再認真投入,人身在教會,卻心不在焉?

信仰反思 (選秀節目與粉絲經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活著為要敬拜祢,活著為要全心來愛祢,永遠住在祢殿中,昔在今在永在的主,我愛祢。
(詩歌《活著為要敬拜祢》的歌詞)

神悅納人甘心樂意送上的禮物,祂居住的聖所,其實是一處神與其子民一起打造的地方,無論是金、銀、銅、紅瑪瑙、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細麻、山羊毛、皂莢木、膏油及香料等,不但是以色列民甘心獻上,亦是由子民中有靈巧手藝的人去完成。一切都是出於甘心樂意,並且眾人全情投入製作(出三十五4 - 三十六7),可以說,聖所即使未完成,大家已經開始敬拜神。其實,神喜悅人愛祂、甘心樂意聽從祂的話,多於禮物或獻祭本身(撒上十五22),耶穌明白父神的心意,因此祂憤然潔淨聖殿,驅逐一切商業活動(太二十一12-13)。

人們支持偶像,連帶對他代言的東西都想去支持,在追星的世界,粉絲甚少顧此失彼,只愛偶像周邊的事物而不愛偶像,但人對神卻可能沒有那麼忠心,稍不留神,可能只看中教會有潛在的客戶、有託兒的服務、有連結成功人士的機會,把敬拜神變得商品化而不自知。

信仰反思 (偶像、流行文化與社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在神的國度裡,有權柄和能力,不憑血氣,不憑勢力,單單倚靠主聖靈。
(詩歌《願祢國度降臨》的歌詞)

對使徒來說,脫離羅馬政府迫害是何等重要的事,他們非常關心復國一事,耶穌不是不關心政治,祂知道父神已定了時間或日期,只是認為使徒不必知道(徒一6-7),他們在當刻,最重要的是遵守祂的吩咐:不要離開耶路撒冷,幾天後他們將受聖靈的洗(徒一5)。甚麼是聖靈的洗?幾天,即是多少天?使徒一聽到耶路撒冷,比他們聽到受聖靈的洗更感興趣,追問復國的時間表(徒一6)。使徒錯失焦點,耶穌回歸正題:「可是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領受能力,並且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徒一8《新譯本》)

「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政治立場不同而發起的杯葛行動,層出不窮,對於參與杯葛的人來說,極其量會帶來不方便,但若把政治看得大於神在人身上顯明的旨意,所招致的損失卻不可同日而語。假如使徒只管政治,漠視耶穌的吩咐及聖靈,不去為主作見證,他們又將錯失一段怎麼樣的人生?他們又如何見證著神的救恩傳開呢?

信仰反思 (偶像與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注目看耶穌,定睛看耶穌,謙卑親近主,跟著祂同步,跟著祂同步。
(詩歌《注目看耶穌》的歌詞)

耶穌訓練門徒可謂不遺餘力,明明是神的兒子,為了教導門徒愛及謙卑的功課,祂竟親自為門徒洗腳,樹立榜樣,縱然當中有出賣祂的猶大(約十三1-15)。耶穌愛門徒是不容置疑的,但祂同時亦是一位嚴師,門徒錯得離譜的時候,耶穌便會出言責備(路九51-56)。耶穌不單要訓練一班跟從祂的人,也希望他們連結父神。神是看不見的,有限的門徒如何與無限父神連結?一、耶穌是神,祂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彰顯了神(約一14、18);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人們藉著祂便能去到父神那裡(約十四6)。

粉絲追求偶像,可能出於羨慕偶像擁有他們沒有的外貌或才能,也可能出於對「美」及「好」的追求,以致他們甘心出錢出力大力支持。其實世間上,有一位巨星是最完美無瑕,值得人傾慕一生。不單如此,這位巨星同時可以成為人真正的生命導師,按人的本質指導人活出真我,幫助人展現出無數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這位巨星願意愛人、甚至到了為人捨身留血的地步。願意人都認識這位巨星,讓祂成為自己的生命導師,以展現屬於他們的、獨特的生命光彩。

人心的空洞只有神的靈才能填滿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4/08/2022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起初,不同民族都相信有超越人類的神祇存在。他們自然地為不同的神祇高歌獻祭,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頌」有某些部份便是關乎神明及祭祀的樂歌;[1] 1929至1937年間出土的烏加列文獻,亦記載了歌頌迦南神祇的相關資料。[2] 古時候,讚頌及向神明獻祭,是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膜拜的家神。到了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抬頭,不再主張以神為中心,而是強調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尊嚴和幸福,除此之外,人民的教育上開始注重邏輯和理性,學習、哲學、歷史及詩詞等學科,這些都有助人民破除宗教中迷信的思想。[3]

人文主義擴闊了人類的思想及眼界,破除迷信是好事,但過度地依賴理性與科學去解釋世上一切發生的事情,這種由人文主義而衍生出來的世俗主義,仔細想一想,其實並非真的理性。[4] 人若真的理性,便會知道理性並非絕對,也並非萬能,還有很多事情其實不是單靠理性便能解決,而是通過其他方式去處理,例如當人不知如何是好之時,心理學家會建議:「拋開理性分析跟邏輯思考」,讓情緒告訴人該如何走下去。[5] 又例如夫妻吵架,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理說不清」的時候,夫妻若想收拾殘局,唱唱情歌可能比「講道理」更具威力。

如果堅信只有理性才是一件放諸四海皆準的量器,這信念某程度上與確信唯物論相似,後者主張只有物質才是真實的,所謂精神、靈魂、意識並不存在,當然,神及其他超自然實體也不存在。[6]

人類在遠古時敬拜神祇,到後來轉移信奉科學及其他學說,似乎擺脫了宗教信仰,殊不知,事情並非如此簡單,人被造,本來便不滿足於眼前所見的事物,人類有「一種根深柢固的渴望,一種強迫性的衝動……了解世界的性質、構成和意義……並辨別其目的和命運。」[7] 因為神「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人的心裡」(傳三11《新譯本》),於是乎世間便出現了有趣的現象,即使有人不信奉任何宗教,深信這些皆為迷信或無稽之談,卻仍以恍如「宗教」的情懷去「信奉」不同的學說理論:例如進化論、唯物論、外星人等,甚至到了牢不可破的階段。

有趣之處更見於文藝復興高舉理性與科學,卻還有不少科學家相信神,包括天文學家刻卜勒和科學家牛頓,日後愛因斯坦評論到二人在科學範疇可以獲得偉大的成就,是基於他們的基督信仰。[8] 還有,文藝復興啟發人運用理性及以人為中心的角度去審視宗教,宗教非但沒有被消失,反而發展出更多不同宗教體系或宗教。根據2022年位於麻省的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收集的數據,生命之路研究公司(Lifeway Research)的《2022年全球基督教現狀報告》(2022 Status of Global Christianity)顯示,「宗教信仰的增長速度快於非宗教信仰」。[9]

人類對於神及信仰的追尋,幾乎沒有停止過,人不單想要探索宇宙及人類起源,對於靈魂之說、死後世界、神秘或靈異之事,都是充滿著好奇心,人對信仰有一份深深的渴求,這份渴求有心理學家稱之為「信仰本能」。[10]

人天生便有一種「信仰本能」,《聖經》提到神把生氣吹進人的鼻孔裡,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創二7《新譯本》),成了有靈的個體(亞十二1下),人類的生命源於神,連於神,人雖然有限,卻渴望了解無限,只是,人惟有找到「使人活的靈」,即耶穌基督(林前十五45《新譯本》),藉著這位生命之主,人們才能到父神那裡去(約十四6),並且領受祂所賜的聖靈(約七37-39),這時人的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及滿足,神學家巴斯卡指出,只有當(人裡面)那個無限的空洞由無限和永恆的對象來填滿,人們才會真正的快樂,這個無限的空洞,只有神自己可以填滿。[11]

雖然凡接受耶穌,就是信耶穌的名的人,耶穌就會賜人權利,成為神的兒女(約一12《新譯本》),但老實說,有些人信主已有一段時間,心靈還是難以得到滿足。耶穌明明說祂來是要使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下),但現實中,為何仍有信徒感受不到耶穌所說的豐盛生命?總感受不到生命是完滿的?[12]

人口乾會渴,內裡得不到滿足也會渴。若想經歷真正的滿足,填補內心的空洞,人必須經常到耶穌那裡,問祂拿水喝。耶穌想要給人的水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活水」(約四10)。「活水」,在原文希臘文中,「水」是名詞,「活」是分詞,可以表達出「水」能夠「產生生命、給予生命」。[13] 這水為何可以產生生命,給予生命,因為這「活水」指到神自己,也指到祂的靈,亦即是聖靈。[14]

活水在《聖經》中可指向神自己:「因為我的子民作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了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新譯本》);「耶和華以色列的盼望啊!離棄你的,都必蒙羞;偏離你的,他們的名字必寫在沙土上,因為他們離棄了耶和華這活水的源頭。」(耶十七13《新譯本》)猶太人明白活水的意思,耶穌也不例外。相信耶穌與撒馬利亞婦女對話時,心裡所想的更可能是以賽亞書的經文:「但現在,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以色列啊!你要聽。那創造你,從母胎裡就塑造了你,又要幫助你的耶和華這樣說:我的僕人雅各啊!我所揀選的耶書崙啊!你不要懼怕。因為我要把澆灌乾渴之處,把河澆灌乾旱之地;我必把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把我的福降給你的子孫。」(賽四十四1-3《新譯本》)

耶穌向撒馬利亞婦人說「活水」的地點是雅各井旁(約四6),祂向婦人保證,喝過井裡的水必會再渴,但喝過祂所賜的活水,便永遠不渴(約四13-14),關於雅各、關於水,關於渴這些關鍵字,以賽亞書出現過:雖然這裡只提「水」,而不是「活水」,但顯然經文中的「水」是指到「神的靈」,根據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以賽亞書中的「乾渴」,這名詞亦有口喝之意。[15] 撒馬利亞人只信奉摩西五經,未必認識以賽亞書的經文,但這無阻耶穌想要實踐神在以賽亞書中的應許,神的活水/神的靈/聖靈要澆灌雅各的後裔。

日後耶穌面對其他群眾,重返「渴」、「活水」這些主題:「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到我這裡來喝吧!相信我的人,就像經上所說的,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所指的聖靈,就是相信他的人所將要領受的;那時聖靈還未降臨,因為耶穌還未得榮耀。」(約七37下-39《新譯本》)顯然,聖靈是活水江河,可以讓口渴的人得以止渴。

正如上文提及,神創造人是有靈的活人,人有永恆的意識,人有尋求信仰的本能,人心靈的空洞只有神的靈可以填滿,才能活出豐盛的生命。當人不認識神,又如何藉著耶穌領受聖靈?為要填平心裡的空洞,可能通過「拜」不同的東西,或是其他宗教、或是其他論說、或是瑪門、或是娛樂……

撒馬利亞婦女尊重先祖雅各,被教導在基利心山敬拜父神(約四20),[16] 現實生活中,她並不見得過得豐盛,她不得不頂著大太陽到井旁打水(約四6),有可能,她害怕被人嘲諷侮辱,畢竟,以前她有五個丈夫,現在的男人並不是她的丈夫(約四16-18)。幸好這位婦人遇見耶穌,耶穌恩待她,主動在她面前承認自己是彌賽亞的身份之餘(約四25-26),亦讓她認識到何謂真正的「敬拜父神」,耶穌提到「時候將到,你們敬拜父,不會在這山上,也不會在耶路撒冷……但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真誠敬拜的人要以靈以真理敬拜父,因為父正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神是靈,敬拜的人必須以靈以真理來敬拜。」(約四21、23-24《新漢語譯本》)。

經文中的「以真理」可以指向耶穌,因為耶穌就是「真理」(約十四6),也可以指向聖靈,因為耶穌稱聖靈為真理的靈(約十六13),不相信耶穌又如何敬拜父呢?[17] 不過,在敬拜父神方面,聖靈亦非常重要,因此經文先說「以靈」以真理敬拜父。可能在希臘原文中,「靈」之前沒有冠詞,因此有些譯本譯作「心靈」(《呂振中》、《和合本》),但即使沒有冠詞,「靈」也可以指到聖靈。首先,「神是靈,必須是在聖靈裡的人才能進到神面前」敬拜祂。[18] 加上上文下理,「靈」可以指到聖靈,前文提到「從肉身生的是肉身,從靈生的是靈」(約三6《新漢語譯本》),這裡「靈」在原文也沒有冠詞,但很明顯「靈生」指的是「聖靈生」。另外,上文提到,耶穌日後提及活水時,明明的指向聖靈(約七37-39)。因此,《新譯本》真接了當把約翰福音四章23至24節譯作:「然而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靠著聖靈按著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為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神是靈,敬拜他的必須靠著聖靈按著真理敬拜他。」是切合經文原意的。

相信耶穌真正的目的不是反對神的子民在某個特定地方敬拜神,人們也不能用此經文說服自己不用上教會,耶穌的重點是要道出人想要止渴,需要到祂那裡領受聖靈(約四10,七37),在祂及聖靈裡,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去敬拜神,這樣生命才能湧出活水,感到滿足。如果信徒只是循例每週用口去敬拜神一次,難怪享受不到耶穌所說的豐盛生命。

現代人「敬拜」不同的東西填補內心的空洞:或追求知識、或追逐名利、或求神問卜、或通靈……這些都無法讓人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滿足,惟有靠著聖靈按著真理敬拜神,空虛的心靈才能被神的靈/聖靈填滿(約四23)。


[1] 〈頌(詩經的組成部分),〉,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hk/item/%E9%A0%8C/20121717(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日);〈周頌〉,百科知識,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91%A8%E9%A0%8C(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日)。

[2] 區應毓:《歷代志下》,(卷一),(香港:天道書樓,2020年)。

[3] 參〈文藝復興簡介 文藝復興有什麼意義及影響〉,歷史趣聞網,2020年7月17日,網站:https://www.lsqww.com/zh-tw/lishimishi/shijieshi/257072.html; Elias Beck, “Renaissance Humanism,” History Crunch, last modified August 18, 2018, https://www.historycrunch.com/renaissance-humanism.html#/

[4] 徐宗林、張春申:〈世俗化〉,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年12月,網站: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459/(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日)。

[5] 劉佩萱:〈不知道人生下一步怎麼走?心理師:拋開理性分析跟邏輯思考,「情緒」會告訴你…〉,風傳媒,2018年5月9日,網站: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34958?page=1

[6] 楊龍立:〈唯物論〉,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年12月,網站: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211/(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日)。

[7] Tremper Longman III, The Book of Ecclesiastes,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98), 121.

[8] 關啟文:〈愛因斯坦如何看宗教與科學〉,《香港01》,2017年5月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哲學/65963/愛因斯坦如何看宗教與科學(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2日)。

[9] “Global Growth of Christianity Outpaces Atheists, Charismatic Churches Lead the Way,” CBN News, last modified February 4, 2022, https://www1.cbn.com/cbnnews/cwn/2022/february/global-growth-of-christianity-outpaces-atheists-charismatic-churches-lead-the-way; “Status of Global Christianity, 2022, in the Context of 1900–2050,”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Christianity, accessed August 3, 2022, https://www.gordonconwell.edu/center-for-global-christianity/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22/01/Status-of-Global-Christianity-2022.pdf.

[10] 傑西.貝林〔J. Bering〕著、朱怡康譯:《信仰本能:關於靈魂、命運和生命意義的心理機制》(The Belief Instinct: The Psychology of Souls, Destin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台北:啟示出版,2011)。

[11] Blaise Pascal, Auguste Molinier and C. Kegan Paul, The Thoughts of Blaise Pascal / Translated from the Text of M. Auguste Molinier by C. Kegan Paul (New York: Thomas Whittaker, 1888), 95–96.

[12] 參Johannes Beutler, Translated by Michael Tait, A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John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7), 280.

[13] BDAG(中譯本):652。

[14] Beauford H. Bryant and Mark S. Krause, John, The College Press NIV Commentary (Joplin: College Press, 2003), 118.

[15] BDAG (中譯本):387。

[16] Craig S. Keener,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1993), 273.

[17] 《新漢語譯本》約四23註。

[18] 同上。

耶誕節平安夜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29/12/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又是不同地方,不同用語的問題。香港所稱的「聖誕節」,來到台灣就成了「耶誕節」。「聖」與「耶」之別,究竟哪個比較好一點?

說真的,中國人過節日,尤其是居於城市的人,已對節日的來源不求甚解。我們只知中秋要吃月餅,但相傳「月餅」抗暴政的故事也不太清楚。當然,對嫦娥、后羿、玉兔、吳剛我們也沒有多大認識。端午節我們吃粽子,卻不知曉其可能與古人屈原伍子胥等義士有關。清明節竟然可能跟「割股奉君」這流亡故事有著點點的關聯。

中國節日我們也不求甚解,更何況是外來的節日?

「聖」者是誰?「耶」指甚麼?大抵我們也不太多問。「聖誕」中的「聖」,有著「聖人」的意思,在中國文化的理解下,大概可能跟聖賢孔子、孟子或一些神明拉上關係。「聖誕」就是有一位聖者降生的意思。那麼「聖者」是誰?可能就是來自外國的一名「聖人」吧!至於「耶誕」的譯名竟然跟台灣蔣介石執政時期有關。當時的官方說法是:「中華文化中聖人是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耶穌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因此不能稱為『聖誕節』。」[1]

「耶誕節」叫人不能迴避,所指的就是「耶穌」的降生。

「耶穌」當然不是姓「耶」,只是音譯的中文名稱。來自希臘文Ίησους(可轉拼為Iēsous),本身是希伯來名字「約書亞 ישוע」,意思就是「上帝(是)拯救」。

二千多年前,耶穌降生在羅馬極權統治之下,向世人展示神國的管治臨到。祂生在馬槽,體現人間的貧寒、淒冷;被牧羊人尋著,與社會上的邊緣、被排拒的人作首次的邂逅;逃避希律王的追殺,整家夜間起行,急走至埃及,不僅成為流散、寄居的一員,更能體恤身處異鄉、寄人籬下的艱難。

歌曲〈今天應該很高興〉以聖誕節作背景,唱出90年代香港人移民的心聲:……偉業獨自在美洲,很多新打算;瑪莉現活在澳洲,天天溫暖。望望照片,追憶寸寸,某一個熱鬧聖誕夜,重現目前。永達共大傑唱詩,歌聲多醉甜;秀麗伴在樂敏肩,溫馨的臉……今天應該很高興,今天應該很溫暖,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2] 當年,槍炮聲在遠遠的北方響起,透過電視的畫面,已震撼人心,讓人萌生去意;今天,烽火近在咫尺,催淚的不僅是氣體,更是聽得到的吶喊、哀號,觸摸得到的那些,仍未結疤的創傷、仍在淌血的傷痕……。

在台灣度過首個耶誕節的香港人能得享平安嗎?今天應該很高興嗎?是否仍在思念遠方的家人、朋友?擔心817台灣移民修例後,[3] 能否獲批准留台定居的結果?還是默默地承受著別人的批評、冷嘲、埋怨、指責?

今天應該很高興,平安夜的平安,不一定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而是造物主甘願進入祂的創造當中,與祂所愛的我們,同悲共喜,憂患與共……我們的愁與哀、苦與痛、悲與恨……有祂懂,便足夠。

耶誕節的平安,因著耶穌願意走近我們。祂同樣居於黑暗的年代,祂曾經歷流散,祂亦曾遭受別人批評、冷嘲、埋怨、指責……祂明白、祂理解,祂更給予我們承諾及安慰:「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27-28)

願您得享平安。


[1] 威克:〈台灣講古:聖誕節為什麼成了耶誕節?〉,BBC NEWS 中文,2017年12月21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447115.amp(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2月28日)。

[2] 啤梨布丁:〈今天應該很高興 - 達明一派〉,YouTube,2012年12月1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6lMuvD_IE(最後參閱期:2021年12月28日)。

[3] 〈台灣移民政策再收緊,8月起這部分港人連申請居留都難了〉,台灣移民網,網站:https://www.immigratetw.com/2020/08/8.html(最後參閱期:2021年12月28日)。

不一樣的過節方式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2/12/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還記得在香港生活時,每逢平安夜、聖誕節和除夕等節日,各餐廳、商舖,甚或至整個旺角、尖沙嘴和銅鑼灣地區都擠滿人,彷彿熱鬧是慶祝的必要元素。有時,我和家人會在外地渡過聖誕或新年假期,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情況也跟香港差不多,因此一直有種感覺這是世界上非基督徒慶祝聖誕節的主要方式。

對於基督徒群體而言,聖誕節是教會的主要節期之一,教會大多會舉辦特別活動凝聚信徒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就以自己在香港的教會為例,我們以前慣常在平安夜晚於酒樓舉行全堂聚餐,之後跟其他教友一起返回教會參與燭光晚會,而聖誕節早上亦會有特別崇拜和洗禮。

直至三年前移居奧克蘭後,我才知道原來新西蘭民眾和教會慶祝聖誕的方式並非如香港般的「清一色」。對新西蘭民眾而言,聖誕節標誌著暑假的開始,學生在聖誕前開始七至八星期的長假期,而絕大多數非從事餐飲和零售業務的公司亦會趁聖誕新年期間休業兩至三個星期。

由於奧克蘭是新西蘭最大城市,工作機會多,所以吸引很多本地人離開自己所屬的城市到這裡工作。每逢這三星期假期,他們大多會離開奧克蘭,返回自己所屬的城市跟家人和朋友見面。此外,奧克蘭亦是海外移民聚居的地方,在疫症在全世界大爆發前,大部份海外移民(包括我自己)都會趁長假期回鄉跟家人見面。而在聖誕和新年前夕及當日,絕大部份餐飲和零售行業都會休市,讓員工可以回家跟親友歡聚。可見,奧克蘭作為新西蘭最大城市在聖誕新年期間反而比平日冷清,相反其他城市人流反而比平日熱鬧,而慶祝活動亦比較多樣化。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至於我在奧克蘭所屬的教會,由於服侍對象以香港移民和留學生為主,因此大部份團契和小組都會在12月到1月期間暫停,而聖誕期間亦不會舉行特別聚會,安排上跟其他本地教會非常不同。去年,因著女兒剛出生不久,我家選擇留在奧克蘭過暑假。平安夜前夕,我家參與附近一家教會的Christmas Drive-thru活動。活動有點類似大型戶外聖景,教會在室外不同的地方設定不同的場景,參加者可駕車逐一停在各個場景前,並在車內重溫耶穌降生的事蹟,而最後一個場景放了一個大型十字架為背景,在主軸講述耶穌基督降生同時,亦不忘讓參加者明白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意義。平安夜當晚,我們又參加了附近另一間教會在戲院內舉行的聖誕音樂福音聚會。參加者大多是本區居民,但亦有為數不少是前來看電影,散場時見到另一影院有聖誕音樂聚會,順道參與。原來福音聚會對未信的群體可以很有吸引力。

新西蘭雖然跟英美等地一樣,基督教曾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時移世易,有不少教會均正面對老齡化的問題,更有些因此而倒閉。但另一方面,我又見到有不少教會努力與社區連結,主動接觸區內街坊,積極在區內建構社會資本,從而把福音帶入人群中(如前述的福音活動、社區建設和新移民適應聚會等等)。這些教會的聚會人數反而不跌反升。

記得有一次牧師跟我分享他和另一位牧師的對話,這位牧師當時正準備關閉自己所屬的教會。他表示,他可以做的已經做過,但聚會人數不斷減少,多年來亦沒有新會眾加入教會。有時不得不叫作為信徒領袖的自己反思,究竟教會老化問題的根源真的是世界已被罪勝過,以至傳福音的工作愈來愈難做?還是教會的福音工作太過一成不變,至今仍採用20世紀的思維和方式傳講福音和牧養信徒,令教會未能跟新一代信徒連結?究竟我有時會否不自覺把種字撒在路旁或淺土上而不自知?又或者,當發現有種子在荊棘裡被擠住了,我究竟知不知道纏住他們的荊棘是甚麼?信徒領袖太過入世當然不好,但太過出世又會否令自己脫節?將來我可有信心跟主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聚有時,散有時;有教會成功凝聚更多信徒,亦有教會因老化問題嚴重而解散。趁有三星期假期,讓我在這裡過一個不一樣的節日時,也讓我好好藉其他教會的經驗,思想有否需要調校自己的牧養方式。畢竟打仗需要落力,但亦要用腦。

令人身不由己的網癮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7/05/2021

環顧四周,無論在交通工具上、飯桌前、課堂上……不少人都沉浸在手機中,不是看夠了就不看,而是看了不久又要再拿起來看,明明有事要做,不久又會心癢癢,沒有訊息,亦會伸手去滑滑手機。不知各位讀者有沒有這個問題?

有心理學家曾誤打誤撞於老鼠的腦袋中找到一個「快樂中樞」,經過電流刺激那個部份,老鼠的腦海會萌生再來一次的想法!下一次的感覺會更好!心理學家先在老鼠的腦袋埋入電極,只要老鼠按一下實驗裝置的小槓桿,大腦便會遭到電擊,於是老鼠就會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去按那個小槓桿,使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有「爽」的感覺,直至筋疲力竭地死去。根據熟悉心理學、來自內地的作家何聖君的著作——《行為上癮》一書所提及,人們每天滑手機看影片、新聞、遊戲……有如老鼠按一下小槓桿大腦便會遭電擊,滑手機時會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我們的「快樂中樞」。雖然,我們身體不至於如染上毒癮般,吸食毒品時腦袋會分泌物質使人獲得快感,一旦停止便會有臨死亡的體驗,但網癮、遊戲癮、賭癮、社交媒體癮、影片上癮、資訊上癮,是種心癮,使大腦覺得「爽」,不捨得停下來。

請先不要責怪網絡成癮者,因為很多問題不是出在他們身上,而是在於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上!這些能引起心癮的設計,不單能引起腦部釋放使我們感到快樂的多巴胺,而且因為在螢光幕出現的是一關又一關的新遊戲,一段又一段新片段(這些片段、內容甚至是經由人工智能計算,針對著每個人而顯示出不同的內容),使我們不會覺得沉悶,甚至能避開減敏反應。受減敏反應影響,用家會因為看了太多同類型的東西而不再感到那麼刺激有趣,一旦避開了減敏反應,就會令用家持續玩手機,無法停下來。

當人人有手機,人人都可以上網,網絡的市場不再是增量市場,而是存量市場,商家競爭的是市場的佔有率,網民一天只有24小時,商家要牢牢地把使用者的注意力和時間消耗在他們設計好的內容中!所以上文所提及的做法,在設計手機應用程式時,已十分普遍使用。當人們醒覺到沉醉於手機的時間已經過長時,才會發現自己還有一大堆事情未做!這不單是小孩子才會受到誘惑,連大人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不自覺的流失時間

行為的出現,是由動機、能力與觸發這三者構成的,這三者中有任何一樣是「零」的話,行為便不會出現。

行為 = 動機 x 能力 x 觸發

以遊戲程式來說,針對不同人士的喜好使你有「動機」進到入遊戲世界中;再把程式設計至簡單易用,開始時每人都有「能力」過關,讓玩家感到興奮而繼續玩;「觸發」是由系統提供更多匹配的內容,如節日限定優惠、限時購買武器、物品等,以鈎著我們的注意力,此外,即時回饋等功能,例如社交媒體的按讚功能,就盡量利用我們內心想得到回應的心態,使我們投放更多時間,發了帖子就想看看有沒有朋友讚好。

試玩試看的誘惑

「低門檻」能使人一開始覺得「入場費」很低(有時甚至是免費)而接受某項服務或開始玩某個遊戲,但養成習慣之後,就再不想離開。而且系統給玩家或用戶的選擇,往往是要他們付出更多時間,或以付出金錢代替時間,玩家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而愈陷愈深,而系統的設定明顯是從商業利益出發,而沒有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對玩家身心的負面影響。

欲罷不能地「煲劇」

對於常「煲劇」、愛追看劇集的朋友,有沒有想過透過系統在網上看劇集,有關編排也是經過精心設計呢?每一集的尾段都將劇情推至高潮,之後突然間停止,要你追看下一集,而系統也預設為自動播放下一集,令觀眾對圓滿的追求得到滿足。而劇中的主角們都有很多難關要過,這是一步一步設計好的台階,使觀眾代入其中,將自己的欲望投射在角色中,主角們過關就像自己過關,更使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有「爽點」,給主角「光環」,處於弱勢時能觸發保命技能或得到他人幫助,必勝過惡人或強者。

如何回復「自由身」?

《行為上癮》一書建議大家要忍痛割愛,如發現自己有遊戲癮,被它支配,既知道之前所失去的時間已很多,就不宜再繼續玩下去,寧願割愛,把遊戲刪除,遠離它,不再被它左右,讓自己能重新控制作息時間。

另外,我們也可以觀察一下,是甚麼觸發我們這麼沉迷?透過這些上癮行為,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甚麼刺激能叫我們感到充實。我們可以用甚麼新的(有益的)行為來替代對自己帶來不良影響的習慣?一步一步為自己訂立有意義的目標,用微習慣去改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得到成功感,以新的習慣來使自己快樂,不再被舊有的習慣捆綁。

面對十分「了解」我們,對我們「觀察入微」的網絡、大數據、演算法……要記著,它們是在跟我們搶時間的主控權,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行為有所省察,以免被牽著鼻子走,失去對時間與金錢的控制權,流失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機會,甚至迷失了原來的自己。


參考資料:

何聖君。《行為上癮:從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行銷學的角度,完全解析智能社會下讓你入坑、欲罷不能、難以自拔的決策陷阱》。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堡壘文化,2020。

 

(本文原載於第138期〔2021年5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耶穌究竟有幾暴力?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6/09/2019

耶穌會怎樣做(What Would Jesus Do,簡寫:WWJD)是基督徒討論如何回應當代問題時,常常喜歡引用的思考方法,究竟耶穌基督面對我現時同樣的處境,祂會怎樣做?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不過,令人頭痛的是同樣的問題,有時不同的教牧、信徒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暴力就是其中一個十分吊詭的例子。

其中一個支持耶穌也會使用暴力的例子,就是馬太福音二十一章12至13節所記載的耶穌潔淨聖殿事件:「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櫈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首先這是一件宗教事件而非政治事件,耶穌要針對的是一群祭司利用宗教禮儀來生財,將本來是敬拜神的聖殿變成烏煙瘴氣的市場,而耶穌所用的暴力,不過是推倒枱櫈,趕走那些做買賣的商販,只針對那些有問題的人而沒有涉及其他人。此外,若說以較激烈的方式(暴力)去回應一些做錯事的人和事,四福音中就只有潔淨聖殿事件,是耶穌行事中的罕有事件,絕對不是祂日常的處事方式。

當然,有人亦指出耶穌是被當權者視為危害社會的暴亂份子,而且祂亦宣稱會擾亂天下的秩序。正如馬太福音十章34至36節的記述:「『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不過,耶穌在這裡所描述的並非指祂要用暴力的手段去改變世界,而是指跟隨祂的人會與不信的世界、甚至自己的親人出現嚴重的矛盾和對立,更會被視為仇敵,亦會令地上動刀兵(有激烈衝突)。不過,這裡沒有指出是誰先動刀兵,因此,所指的只是結果,而不是鼓勵或肯定信徒動武的行為。相反,耶穌不斷教導我們要愛仇敵,不過,卻沒有說仇敵會愛我們,甚至反而很可能會以暴力對付我們。

那麼,耶穌自己會用暴力回應加於祂身上的不公義嗎?若詳細地閱讀四福音,很明顯,耶穌一生宣揚的就是以愛去改變世界的思想,這思想絕對是非暴力的。而祂的態度和信念並不會因其他人的行為以及環境對他不利而改變。面對羅馬帝國加諸猶太人的制度暴力和不公義、不公平的對待,祂沒有選擇以武力抗爭、沒有經常示威,沒有以猶太人日夜期待,帶領他們脫離羅馬帝國武力統治,重建大衛的國的那位彌賽亞的形象出現,而是選擇做一個四處宣揚上帝的國要來臨的夫子。耶穌待人處事的原則和態度不是由群眾和祂的追隨者來決定的,就算令其他人失望,就算有人離開祂,甚至攻擊祂,也不會改變祂的召命來遷就或討好大家,特別是那些想盡快見到果效、積極關心和回應社會問題的群眾。

此外,當面對真正迫害的時候,祂不單自己沒有反抗,更拒絕其他見義勇為的人以暴易暴,當身邊的人為祂勇武地挺身而出,亦被祂阻止。在大祭司派人來捉祂的時候,馬太福音二十六章51至54節記載:「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由此可見,耶穌並非不能使用武力反抗,而是不願意使用武力反抗。而且惟有透過祂堅持非暴力的方式,以及透過個人無私的犧牲,才更能彰顯對方的不公義,祂以德而不是以力去服人,以愛而不是以恨去改變世界。

當然,在強調非暴力的抗爭手法時,並不代表耶穌對不公義的事視而不見,或一味的逆來順受。耶穌之所以為大祭司等人所不容,令他們誓要將祂殺之而後快,正正是因為耶穌每天在會堂、街頭和人群之中所做的和所教導的,不少都是衝著文士、法利賽人和祭司等宗教和社會領袖而來,耶穌對他們嚴厲批判以及嘲弄,指出他們不公不義和偏離信仰原有教導的行為。對於社會問題,耶穌並非視若無睹、漠不關心、祂甚至會感到憤怒的,只是祂關心和回應的方式,未必好像一些人期望的能帶來即時的效果和改變,這也是最難學習的功課!基督徒應該是一群令當權者十分頭痛,敢於鍥而不捨地向不公義說不,甚至不惜犧牲性命的「麻煩友」,不過,當努力做了應該做的事之後,便要學習交託,因為結果如何是上帝的事。羅馬書十二章19節及21節提醒著我們:「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信仰中的求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1/01/2017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楊錫鏘牧師  (中國神學研究院 榮譽校牧)

 

很多時,信徒按照理性、需要及周遭環境去作決定。然而,耶穌卻為我們呈現另一種作決定的模式,便是先了解自己的身份、角色及內心真正動機,之後再配合時機去作決定。11月23日晚上,中國神學研究院榮譽校牧楊錫鏘牧師與參加者一同默想約翰福音七章1至18節的經文,從中讓大家反思上述問題。

耶穌的兄弟勸耶穌上耶路撒冷——反思自己內心的動機

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 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 」(約七3-4)。[1]

耶穌的兄弟叫耶穌上耶路撒冷,希望耶穌在世人面前顯揚自己的名聲。兄弟的動機是甚麼?他們不相信耶穌,卻又希望耶穌證明自己的能力之餘,也可以為自己的家族做一些事。他們或許想著:如果耶穌在眾人面前顯揚自己的名聲,作為他的兄弟,自己的名聲也可以被傳開去。兄弟們想耶穌上耶路撒冷,動機並不單純,或多或少帶著自己的慾望。

我們在跟從神的道路上,有時也可能如耶穌的兄弟一樣,帶著動機去完成神的工作。人有動機不一定不對,只是有時會加了雜質。例如想去開拓神的工作之餘,又會想提升自己的名聲。我們要察看自己的內心,會不會一方面為神工作,但另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利利是偏僻的地方,耶穌在這裡行神蹟會否很浪費?祂不是應該去更好的地方——耶路撒冷,讓所作的神蹟可以影響更多人嗎?我們會否如耶穌的兄弟一樣,只著重果效而忘記了依靠神呢?當我們著重果效時,很多時便依靠了自己的能力去達成目標,甚至變成了目標主導,反而忽略了成敗在於神的手中,而不是在自己的手中。

耶穌沒有「著重果效」的負擔,因為祂要成就的,本來便不是自己的名聲,而是彰顯神的名聲——那一位差祂來的名聲(約七18)。

耶穌不急於上耶路撒冷——反思自己的使命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約七6-8)

當耶穌的兄弟勸耶穌上耶路撒冷,耶穌拒絕,而拒絕的原因很簡單:知道去到耶路撒冷,等待祂的是遭人殺害,但耶穌的使命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祂不能隨便出現在耶路撒冷。除非是公開的教導,待在人多的地方祂會比較安全(約七14)。兄弟們則沒有這負擔,他們任何時候想到似乎有果效的事情便去做,因為他們沒有使命,所以做甚麼都可以,耶穌清楚祂的使命,以致祂有限制。

我們如何看我們的時機?又或許說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使命,以致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我們會藉著祈禱求問神的心意,甚至為某事情求印證,這些都是可行的,但祈禱更是較正我們有所偏差的地方,讓我們變得更依靠神及順服神,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使命,不隨便採取行動,而是去跟從神的時機。

猶太人質疑耶穌的教導——反思自己如何對待真理

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裡去教訓人。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約七14-15)

猶太人沒有開放的心去接受耶穌所述說的真理,他們鄙視耶穌所受的教育。他們的眼光受制於傳統教育的框框。然而,我們亦一樣嗎?事實上,猶太人可以很明白經文,但他們卻不明白神的旨意,因為他們只是聽,卻沒有遵行神旨意的心志。真理是當我們願意去行的時候,才能知道究竟是甚麼。

我們習慣把真理當成一套理論去研究,沒有視真理如一個人。我們需要承認他是主人,在他面前謙卑下來,順服在他之下。順服是出於愛,並不是沒有了自己,只是人願意放下自己的意思。

眾人不敢談論耶穌——反思自己如何面對壓力

正在節期,猶太人尋找耶穌,說:「他在哪裡?」眾人為他紛紛議論,有的說:「他是好人。」有的說:「不然,他是迷惑眾人的。」只是沒有人明明地講論他,因為怕猶太人。(約七11-13)

當時一般人的生活與宗教分不開,眾人害怕被猶太人趕出會堂,因此不敢說一些猶太人不喜歡聽的說話。如果有關耶穌兄弟的經文能幫助我們反思自己內心的動機,那麼,有關眾人的經文則讓我們反思面對外在,以及其他人的壓力時,我們的思想及行為有否偏差,並只顧著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果效是神所賜予

即使是看似神聖的動機,也可以是錯的。錯誤的動機讓我們只追求果效,甚至把果效變成目標,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果效是神給的,也不是人所能追求,人所能做的只有行真理及明白自己的使命,然後抓住神的時機。

 

 


[1] 全文經文引用《新標點和合本》。

慈愛的神 vs 公義的神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3/05/2016

當社會出現不公義而政府視和平抗爭「冇到」時,究竟信徒能否基於社會公義,以武力回應制度的暴力?筆者不相信那些支持基督徒可以動武的人都是冷血或沒有愛心之人,當中有些人正正因為很有愛心,看見別人受苦而感到痛心,才希望為自己或身邊的人抱打不平,伸張正義。同樣,筆者亦不相信那些反對基督徒動武的人忽視公義,又或是不愛那些受苦的人,他們只是堅持以和平的手法來控訴不公義。然而,當大家試圖從《聖經》中找出一些經文來支持自己的立場或行動時,神彷彿被一分為二:慈愛的神 vs 公義的神。

神是愛與正義

慈愛與公義並非「死對頭」,慈愛與公義是可以並存的。有些人認為舊約只談公義,他們只記得舊約的神如何「指令」祂的子民以武力驅逐其他失德的民族離開迦南;又或是當祂的子民敬拜其他偶像時,神又如何藉著其他民族反過來擄掠以色列及猶大。

事實上,《聖經》多次闡揚神慈愛的一面,神本來要滅絕邪惡的尼尼微城(拿一1-2),但當尼尼微城全體居民認罪悔改之後(拿四6-10),神愛惜當地的居民及牲畜(拿四10-11),即使換來約拿責難神「言而無信」的罪名(拿四1-3),也要撤銷滅城的指令。新約也多次提到「神是愛」(約壹三17、四16,19),難道這裡的「神」是指到基督及聖靈,與舊約的神無關?相反,當人只記得耶穌大談和平,勸彼得收刀入鞘的時候(約十八11),[1] 也似乎忽略了福音書中耶穌推倒那些令聖殿成為賊窩的攤檔(太二十一12-13)。啟示錄當中所記載的各種災難,到底是誰展開一個又一個災難,替信徒伸冤,懲罰不義的人間國度?[2] 答案是一直被稱為和平之君的耶穌基督(啟六1-17)。簡言之,整本《聖經》呈現了神公義的一面,同時,也呈現了神慈愛的一面。

耶穌基督獨特的身份及權柄

我們經常說耶穌是我們的榜樣?這是否表示我們可以仿效祂詛咒惡人(太二十三13-38),又或是面對邪惡的事情,可以如耶穌一樣大發義怒「反檯」(太二十一12)?又或是,被人「屈」也不可以出聲,如祂一樣默默地任人宰割?

我們必須承認耶穌有很多行為都值得信徒學習,但並不代表耶穌每一個行為,信徒都可以「跟著做」,因為耶穌有其獨特的身份,祂來到人世間有獨特的使命。祂滿有權能(路二32),成全律法(太五17),是安息日之主(太十二8)。然而,祂又服膺於神(約四34、十八11),以及聖靈的旨意(太四1-2)。祂與父神及聖靈的關係非常親密,祂按著神的心意知道甚麼時候該做或不該做甚麼。所以,人與耶穌是無可比擬的。耶穌本身有權去追討人的罪(太二十三13-38),也有權去寬恕人的罪(太九2)。但現今,誰又有資格去為聖殿「反檯」清場?同樣,耶穌成了待宰的羔羊,目的是要完成祂的使命,但祂沒有教導門徒為信仰的緣故於被補時必須任人宰割,祂只教導他們跟從聖靈發言,在其他人面前為神作見證(太十18-20)。所以,信徒若想透過觀察耶穌的行為來判斷自己可以做甚麼,倒不如先聽聽耶穌直接教導門徒做甚麼。

把審判交給神

耶穌教人以和平非暴力的態度去面對不公義的事情,登山寶訓在這方面有相當詳細的描述(太五1-48)。除此之外,啟示錄成書的主要目的,也是回應當時被羅馬政權殘酷迫害的信徒,他們應該如何自處,如何確信神是全能的上帝,以及基督是拯救他們的王。[3]啟示錄便是要鼓勵當時的信徒,在患難的日子,仍要堅持這種信念;他們堅守信仰的同時,要反省自己在信仰上有何缺失(啟二1-三22)。至於不義的政權,全能的神既然愛世人,是公義的,祂必會施行審判,消滅邪惡。

當面對不義的政權,有時真的希望有一本「死亡筆記」,把一些邪惡的人逐一消滅,可惜,基於人的罪性,當人自以為是審判者,本來行公義的人卻有可能反過來參與邪惡。學習耶穌的教導,和平並不代表信徒不可以有憤怒情緒、不代表不為弱勢發聲、也不代表信徒軟弱無能;只表示明白罪人本身沒有權力拿起第一塊石頭去攻擊他人(參約八3),也表示人願意信得過慈愛與公義並存的神。

羅馬書十二章17-21節,對信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不要對任何人以惡報惡。眾人認為美好的事要留心去做。可能的話,要盡你們所能與眾人和睦相處。親愛的啊,你們不要為自己伸冤,寧可讓給主的震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倒不如這樣:你的仇敵如果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不要被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新譯本

 
 

[1] 其實「耶穌對彼得說:“把刀收入鞘裡去!」(約十八11上;太二十六52上)這句說話是否足以支持信徒要和平的說法?筆者認為有待商榷,因為無論下文緊接著「父給我的杯,我怎能不喝呢?」(約十八11下),又或是「你以為我不能求我的父,他就馬上給我派十二營以上的天使下來嗎?如果這樣,經上預言這事必須發生,怎能應驗呢?”」(太二十六51-53),經文的重點是指向耶穌必須受死這事,而彼得使用暴力並不能成就這件事。其實彼得為了避免流血和衝突,亦曾勸耶穌不要死,但耶穌也大罵彼得:「撒但!退到我後面去!你是絆腳石,因為你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太十六21-23)。(經文出自《新譯本》)。

[2] 啟示錄的審判是針對羅馬政權,還是末世而寫的,不同學者有不同意見。論點複雜,本文篇幅所限,不作討論。

[3] M. Eugene Boring, Revelation: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Louisville: John Knox, 1989), 10-11.

 

卡通並不只是「兒戲」

文麗兒、黃仲賢、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07/2014

「靈感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耳熟能詳的兒歌,會讓人想起伴隨成長的卡通片集。每個年代都有經典的卡通,這些經典如何影響著你和我,今天的卡通又如何影響著小孩子的成長,讓我們一起探究。

免費電視台每天都播放不同的卡通,你知道自己的子女在看甚麼卡通嗎?你知道這些卡通的內容和背後的意識形態嗎?你知道卡通對子女的影響嗎?作為父母的你們,不要小看卡通的威力。

閱讀正面的訊息

一直以來,少女卡通都是免費電視台必備的卡通節目。所謂的少女卡通,顧名思義就是以少女為主角,卡通內一般的角色都以可愛、漂亮,甚至可能會刻意突出身材為賣點。為配合柔和甜美的畫風,故事內容總會加插感情關係,就如早期的《美少女戰士》系列。以最近播放的一套日本少女卡通為例,這套卡通圍繞著幾位年輕少女參加歌舞比賽的追夢故事而發展,當中亦以時裝配搭作為賣點。

雖然片集有些誇張的情節,如飛天遁地、全世界受感動的畫面,但當中的一些正面訊息還是值得欣賞。其中一集是講述兩位參賽者要爭奪冠軍寶座,大家為了要得到最佳成績都十分緊張,害怕自己的表現失準。但當他們的父母及朋友對他們表示欣賞,甚至親身到場支持鼓勵他們,這讓他們十分感動,也重燃信心與鬥志,內容肯定了父母及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

另外片集主角面對挑戰的態度亦很值得欣賞。其中一位參賽者的師長在她比賽勝出後有感而發,鼓勵參加者要對未來充滿希望,要堅持夢想,即使從前跌倒都不用懼怕,跌倒後要站起來克服心中的恐懼。當中所傳遞的訊息正面,能鼓勵小朋友或青少年人對未來更加勇往直前,勇於嘗試。

 

認清側面的影響

當然,在肯定當中正面訊息的同時,亦不得不留意其中一些意識形態,特別是要小心處理當中經常標榜女孩漂亮、可愛的形象;追求時尚的熱切態度,甚至服飾、肢體動作會較性感。這對心智未成熟或熱烈追捧該片集的小朋友及青少年造成影響,令他們盲目追求外在的裝扮,甚至以此為評定他人及自己美、醜、善、惡的準則。

同時亦可能會令小朋友或青少年有錯誤的想法,認為只要為了夢想,就可以不顧一切,然後以實踐夢想為理由而置其他事情不理。例如卡通片的主角年紀輕輕,理應是努力求學的階段,但整個故事都沒有提及他們的學校生活,只集中描述他們在歌舞比賽的故事及受到擁戴的情況。這有可能會令年幼的觀眾輕看求學的重要,甚至會以為鼓勵他們「發明星夢」。有研究指出女孩子在理解媒體中所傳遞有關外表(appearance)、行為(behavior)及社交影響力(social power dynamic)的訊息時,會較難作出恰當的平衡[1] 即是說如果她們所接收的媒體中不停傳遞有關外形討好的女生較易得到別人喜悅或幫助,都會令女孩子相信美麗外表有助他得到好處。

 

善用卡通影響力

卡通的影響力固然不能忽視,同時子女身邊的朋輩影響亦不能輕看。有研究指出,朋輩間對媒體訊息的討論會大大影響青少年理解及吸收訊息當中的意識形態。[2],[3] 如果子女的朋輩都一面倒被負面訊息吸引,子女很容易會因此而受影響。

今時今日,很難避免讓子女接觸媒體,特別是卡通,家長能否了解子女所收看的卡通內容,並給予適度又恰當的指引,十分重要。既然無法避免子女受影響的可能性,家長便應花點時間了解卡通的內容,不要覺得幼稚或浪費時間,又或者小看卡通能傳遞的意識形態。既然子女愛看卡通,就借卡通所傳遞的訊息教導他們正面的價值觀。

 

家長小貼士

美國的兒童及青少年也同樣受著媒體影響,所以美國兒科學會曾向家長就孩子接觸媒體的情況作出建議,列舉當中數點讓香港家長作參考:[4]

  1. 限制孩子每天接觸媒體的時間不能多於兩小時,並要選擇有質素的節目;
  2. 要監察孩子收看的節目,所接觸的節目應具備資訊性、教育性及非暴力;
  3. 與孩子一同收看電視節目,並就節目內容進行討論;
  4. 以具爭議性的節目為契機 (如進擊之巨人),藉以與孩子討論家庭對暴力、性、濫藥等議題的看法及價值觀;
  5. 鼓勵孩子探索其他代替收看媒體節目的活動,如閱讀、運動、興趣培養、創意玩樂等。

 

卡通如何選?

不是所有卡通都適合兒童收看,有些卡通動畫是為成人而製作的,需按照孩子的年齡,選取合適的題材。如電視沒有合適的卡通,可播放卡通影碟,如龍貓、再見螢火蟲、櫻桃小丸子等,並就內容進行解說。不建議讓太年幼的兒童獨自收看卡通,以免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被當中的意識形態誤導。

 

 


[1] R.J. Werner-Wilson, J.L. Fitzharris, & K.M. Morrissey, 2004 “Adolescent and Parent Perceptions of Media Influence on Adolescent Sexuality,” Adolescent 39 (2004): 154.
[2] M.G. Durham,“Girls, Media, and the Negotiation of Sexuality: A Study of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 Adolescent Peer Group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 (June 1999): 193-216.
[3] M.A Milkie,“Social World Approach to Cultural Studies: Mass Media and Gender in the Adolescent Peer Group,”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3(October 1994):  354-380.
[4]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elevision”, Pediatrics (February 2001):  107,423.

閒話家常談呼召

吳庭亮博士 | 加拿大信義會新生命堂傳道
21/11/2013

說起「呼召」,有些基督徒可能以為是神對某某的特殊啟示,要他/她放下一切成為宣教士或傳道人。筆者沒有「特殊」的「呼召」經歷,但神卻恩待,再容許不配的我去服事教會。

《聖經》對神的呼召有很多記載和教導,既然是閒話家常,也限於篇幅,便不加以詳述,只是分享個人感受。最深印象的呼召,自然是耶穌對彼得的呼召,路加有詳細的描述(路五1-11)。雖然筆者沒有彼得蒙召時的震撼,但卻有很大的共鳴。彼得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而主有寶貴的應許:「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對所有人(不限於基督徒),神都發出呼召,耶穌天國喜宴的比喻已闡明(太二十二1-14)。恰如耶穌說:「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可二17)所有基督徒只是一班願意正面地回應神呼召的罪人,因為基督徒都相信《聖經》的應許:「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上帝呼召我們是十分清晰的。保羅和彼得的勉勵又為基督徒所熟悉的。保羅勸勉我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弗四1)彼得鼓勵我們:「你們是被揀選的一族,是君尊的祭司,是神聖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使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前者是個人操守,後者是目標和任務,與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是一致的。

最近閱讀提摩太後書,保羅對提摩太的勸勉,也成為我重新思考蒙召作基督門徒的焦點:忠於上帝的福音、作無愧的僕人、盡本份傳福音。感謝上帝,過去二十個月在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服事,幫助我整合信仰和生命,令我對一些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現在祂又帶領我回到教會中服事,願榮耀頌讚歸於上帝,阿們。

關懷貧窮 祝福都市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7/12/2012

世界末日的預言沒有實現,普天同慶的聖誕節亦已過去。聖誕期間冷鋒襲港,氣溫下降到只得十度,增添聖誕節的冬日氣氛。

聖誕節是一個愉快的節日,維港兩岸的大廈點起燦爛悅目的燈飾,各大商場佈置得美輪美奐。與情人或三五知己逛街看電影、食聖誕大餐、參加不同的派對或在平安夜與眾人一同倒數,相信是不少香港人聖誕節的必備節目。熱鬧過後,我們可以得著甚麼呢?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是否每人都感受到聖誕節帶來的歡樂呢?

離開繁榮的鬧市,深水埗、大角咀及土瓜灣等舊區在聖誕節顯得格外冷清。那裡沒有大型商場、沒有高消費的慶祝活動,也沒有聚集倒數的人群,但卻有一群像被社會遺忘的人士,他們可能是蝸居在板間房或劏房的貧窮家庭及獨居長者,又或是露宿街頭的無家者。寒冷天氣帶給他們的不是冬日氣氛,而是寒風刺骨的晚上。他們沒有能力品嘗聖誕大餐,基本的飽足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奢侈。一連兩日的公眾假期不能為他們提供休息的機會,因為他們「手停口就停」。

聖誕節的原意是紀念耶穌的誕生,耶穌誕生是為世人帶來平安與救贖,但現在已淪為一個以消費享受為主的假期。不論大家有沒有宗教信仰,在享受聖誕佳節的歡愉時,有否紀念我們城市中有需要的一群鄰舍呢?

一件精美但未必實用的禮物,或一餐自助餐的價錢,已足夠他們購買很多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們能走進社區將這些禮物與有需要的人分享,這個節日便會更添溫暖。因為送出的不止是一件禮物,而是一份施與受兩方都感到暖意的關懷。

聖誕雖然已經過去,但我們仍能繼續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用愛心來祝福城市中有需要的人士,讓我們的城市在寒冷天氣警告下仍能充滿暖意。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7/12/2012

聖誕快樂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0/12/2012

聖誕節快到了,商場各處都播放著充滿節日氣氛而令人開心雀躍的聖誕詩歌,人們都互相祝願:「Merry Christmas聖誕快樂!」
 
對一般市民、打工仔和學生來說,聖誕節是一個富有節日氣氛和得以好好休息的假期;對於商人,更是除農曆新年以外,最賺錢的一個節慶。聖誕節的銷售情況,在西方國家更扮演著整年經濟環境的重要指標。然而,對基督徒而言,聖誕節則是一個饒具意義的神聖節日!
 
記得筆者年幼時,在街上看見的聖誕裝飾、櫥窗佈局,都不離聖嬰、馬利亞、約瑟、馬槽、天使、牧羊人和東方三博士等。可是,今天所看到的卻只是華麗的商品、送禮的「溫馨提示」和折扣優惠等,目的全都是燃起人們的購物意欲,促使消費,卻沖淡了聖誕節本來的意義。久而久之,慶祝聖誕的活動,也完全偏離了對聖誕節的主角—耶穌基督的紀念和崇拜,取而代之,卻是狂歡派對、交換禮物及聖誕大餐等。
 
人人都想快樂,筆者認為如果你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並遵行祂的教訓,你不單止「聖誕快樂」,其實可以「常常喜樂」,並得到真正的平安和福氣。你想要嗎?
 
讓我們在此聖誕佳節重溫那個關乎全人類的大喜訊息:創造天地的上帝愛我們世上每一個人,祂竟差派獨生愛子道成肉身,在2012年前降生成為人,那就是耶穌基督。耶穌在世上教訓人、醫病趕鬼,行了很多神蹟奇事,證明祂大有能力。因為耶穌奇妙的愛,祂願意為救贖世人而被釘十字架,第三天死而復活,讓一切願意接受救恩的人不至滅亡,反而得到神所賜屬天的平安、喜樂和永恆的生命。這是一個何等大的好消息,怪不得聖誕節要普天同慶了!聖誕節就是紀念這位奇妙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的降生!
 
「神是愛!」耶穌基督的教訓重點就是「愛」,耶穌的「愛」是捨己的愛,祂教我們要愛人如己,不單只是愛自己的家人、親友及那些可愛的人,而是要愛你的仇敵,饒恕得罪你的人。聽起來有點矛盾,做起來也實在不容易,但這正是要我們思考和學習的真理,究竟「愛」和「仇恨」,何者較有正面意義?何者更具建設性?何者可以締造和諧與幸福?
 
聖誕節確是一個傳達愛心的重要節日,就讓我們趁此佳節互相祝福,多與家人親友歡聚以增進感情,多關懷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並且廣傳福音,與人分享愛及和平的信息,讓更多人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
 
如果聖經中宣揚的「愛」得以完全體現,筆者肯定全世界均可享受到真正的快樂聖誕。最後,筆者祝各位讀者,不但能度過快樂的聖誕,更藉著「愛」的體現,享有真正喜樂豐盛的人生!

讓愛轉化貧窮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1/2012

聖誕剛過,農曆新年將至,又是消費的高峰期,眼看大商場的減價廣告,很多人都不放過「血拼」的機會。趁減價及時搜購便宜商品,的確是精明消費者,但節日的濃厚氣氛也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作出不必要的消費。
       
請大家捫心自問,是否經常覺得自己「沒有衫着」?但同一時間,家中衣櫃卻擠滿了不同類型,甚至未曾穿過的衫褲?比對德蘭修女去世時,她全部的個人財產,就僅有一雙涼鞋、三件舊衣服和一張耶穌受難像,大家有何體會?
       
筆者很認同,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今年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平安夜彌撒時,感嘆地說,現今聖誕節慶祝活動變得愈來愈商業化,過分重視慶祝,但忽略尋求信仰真正的意義。
       
另一邊廂,近日有報章報道有老牌私人屋苑被改建劏房出租,亦有單身人士租住原用作儲物的二十平方呎「迷你倉」,每晚與貨物同眠,如此種種情況皆反映本港貧富懸殊日漸惡化。根據社會服務聯會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貧窮人口高達120萬多人,平均每5.8人就有一人活在貧窮線下,貧窮率為17.8%,貧窮人口是歷來第二高。同時,中年貧窮人口在過去十年急升三成八至34萬多人,貧窮住戶的數目更增至今年45萬多戶,創十年新高。社聯更預計,未來老年貧窮問題將趨嚴重。究竟現今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我們還有出路嗎?
       
德蘭修女曾說:「人類缺少愛心,是導致世界貧窮的根本原因。而貧窮是我們拒絕與他人分享的結果。如果你懷着喜悅給予,你將會得到更多。一顆喜悅的心來自一顆燃燒着愛的心。快樂不須探尋;若以愛待之,旋即得之。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功。」
       
面對高通脹、居住和食品價格上升等問題,除了改變消費模式外,最重要是富裕人士能真正體恤基層人士的實際困難,在起居飲食以至租金等方面幫上一把,願意同坐一條船去迎接風浪,發揮香港人的人情味及慷慨。
       
新一年的目標,期望我們願意去學習如何有效幫助有需要的人,更願主動伸出手來,帶着包容、接納,親自去觸摸渴求被關愛者的心靈,以愛去為貧困者的生命帶來轉化。
       

曾經刊載於:

成報 5/1/2012

復活節重生的盼望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1/04/2011

復活節是一個基督教節日,亦是香港其中一個公眾假期天數較多的節日。其實,復活節由兩部分組成,就是「耶穌受難日」和「復活日」。聖經記載,上帝愛世人,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耶穌三十歲開始到處傳道,叫人悔改離開罪惡,並教世人愛人如己的道理。祂施行多個神蹟:喝止風浪、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醫病趕鬼、更叫死亡人復活,證明祂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而耶穌基督到世上來最大的目的,就是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生命,為世人贖罪。耶穌按自己的預言,祂雖然死了,被埋葬了,卻在第三天復活,證明祂是勝過死亡復活的真神。過了四十日,耶穌升天,並應許凡悔改接受祂救恩的人,就是新造的人,罪得赦免,得到屬天的平安和永生的福樂。

如此看來,復活節的真正意義是耶穌基督帶給世人「重生」的盼望。其實,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有時真的希望獲得「重生」的機會。例如不小心做錯了事,希望有從頭再來的機會,或希望收回說錯了的話等。

復活節正好讓我們反思一下,過去一年有否做好自己的本份或有沒有犯錯。例如:在工作上,有沒有盡力提升公司的盈利,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在家裡,有沒有做好丈夫、妻子、父母和子女的責任;對自己,有沒有分配好作息時間,小心飲食,注重運動。在待人接物上,我們是否也有過失?

縱使覆水難收,但只要有決心,至少可以將陋習糾正過來。就在今年的復活節期間,讓我們思想復活節的真正意義的同時,立志將自己的錯失和遺憾埋葬,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來年不要犯上同樣錯誤。

最後,祝各位讀者成為新造的人及復活節快樂!

聖誕節節目 ── 從一張聖誕卡說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7/12/2010

對於大部分小學生至初中學生來說,聖誕節是他們向親朋表達心意的好日子,當他們用心在聖誕卡上寫下祝福的字句,他們在祝福他人之餘,自己也會感到滿足及快樂。但當人年紀愈大,那種想要寄情於卡的情懷便愈來愈淡。時間及金錢是寶貴的,一些忙於應付考試的高中學生或工作繁忙的成年人,花時間寄e-card已算罕有,寄出一張真正的聖誕卡更是沉重的事。

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誕生於1843年,早前美國紐約為了增添聖誕節的喜慶氣氛而舉行的一場拍賣會,拍賣會上成功地拍賣了這一張聖誕卡。此張聖誕卡的主圖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一家三代同堂的慶祝場景,全家人一起暢飲葡萄酒慶賀聖誕,下方寫着「祝您聖誕快樂、新年快樂」,而兩側圖案則表現了濟貧扶老的慈善行為。事實上,在這張聖誕卡出現之前,西方人已習慣把聖誕節留給家人,以及給親友寫信問候。由於每次過聖誕節都須要回覆大量的信件,成為很多人的負擔,於是便出現了幫大家節省時間的聖誕卡。

我們可以從第一張聖誕卡看到當時的西方人如何歡度聖誕,便是與家人相聚,彼此祝福,而他們所表達的關心不只限於親朋,也延伸到他人身上,讓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此佳節感受到溫暖以及別人的關懷。雖然如今西方人未必會在聖誕節作特別的慈善行動,但對他們而言,這仍是與親友同歡的好日子。

自聖誕卡出現以來,主題設計五花八門,除了有上述的家庭樂,有以耶穌嬰孩加上馬槽為背景的,也有天使加送牧羊人或東方博士,但發展至今,聖誕老人或其他卡通人物在卡上出現的次數肯定比耶穌多。

對於香港人所熟悉的聖誕節,若非信服跟從基督,一般人可能只記得聖誕老人而不是耶穌(特別是小朋友)。至於聖誕節,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長假期,又一次與朋友狂歡,玩樂至通宵達旦,又或是購物消費的好時節。

根據中國人傳統,冬至及農歷新年才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而聖誕節只與家人共聚並不是香港人的習慣,但當大家安排節目時,如果能夠嘗試過一次與原意相近的聖誕節,可能也有不錯的經驗。喜歡花費在兩大主題公園和愛扮演鬼怪狂歡的人士,可考慮在聖誕節參加一次崇拜或彌撒,領略一下聖誕節的意義。即使對宗教信仰毫無興趣的人士,也可以藉着寄出聖誕卡來表達心意。而對於那些已失去興趣寄聖誕卡又或是環保人士,在節日期間來一個問候電話、又或是通過facebook,twitter,msn,email送上祝福的字句,也相當不錯。至於習慣了在節日送出聖誕禮物的人士,除了向朋友送上喜悅,也可以嘗試向有需要的人送上關心,讓聖誕節不是單靠商場的裝飾或街道的燈飾來製造喜悅的氣氛,而是因着彼此祝福而成為真正普天同慶的日子。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7/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