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自我認識及戀愛教育 青少年夏令營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03/09/2021

今個暑假有機會為一間教會的青少年帶夏令營,與十多位年輕人在遊戲中認識自己,以及學習戀愛態度。首先,我派給他們每人一個面譜或人形木公仔,他們在面譜或公仔上隨意畫能代表自己的圖案,然後,逐一出來介紹自己,例如喜歡音樂的青少年會在面譜上畫上音符,喜歡簡潔及運動的只在木公仔畫上簡單的線條,這樣,大家便完成簡單的自我介紹。

青少年非常重視朋輩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因此,朋友的正面回饋對他們肯定自己的價值非常重要,要認識自己需要自我坦誠及透過別人的回饋,我嘗試用「周哈里窗」的概念幫助他們進行自我認識及回饋。

我是個怎樣的人

我用了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概念,進一步增加自我及互相認識,周哈里窗將自己和別人對於自己的認識交織出四個區域,就是「開放自我」、「隱藏自我」、「盲目自我」及「未知自我」,這四個自我。在「我是個怎樣的人?」的遊戲中,我設計了30個性格詞彙給參加者選擇,他們需要在這30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形容自己的詞彙,例如:守時、有創意、可信任、健談等等,寫在紙上,不要讓人看見,而其他參加者也要選擇一至兩個形容別人的詞彙貼在他的背上,最後,所有參加者都要將貼在背上的詞彙取下來,對照這兩組形容詞,自己形容自己和其他人形容自己一樣的詞彙放在左上角是「開放自我」一欄,將別人有寫的但自己沒有寫的詞彙放在右上角是「盲目自我」一欄,將自己有寫但別人沒有寫的詞彙放在「隱藏自我」一欄,自己和別人都沒有提及一欄就是「未知自我」,是也就是潛質。這樣一來,每個參加者看著自己的「周哈里窗」,對於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便會更為清晰,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增加大家彼此認識,將「開放自我」一欄變得愈來愈大,縮小「隱藏自我」,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減少自己及別人不知道的部份,藉由和他人對話增加互相了解(參表一),於是,我邀請參加者介紹自己,然後其他人給予反饋,這樣,每個人便對自己及別人了解多一些,促進大家的關係。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分辨友情、曖昧、愛情、迷戀

青少年時期很渴望有同輩朋友,對於男女的界線可能不夠清晰,導致誤會頻生,影響彼此的關係。表二顯示著不同的關係,大家的情感、活動、距離、人數及關係也會有所不同,恰當的身體及情感界線對於一段關係非常重要。朋友間的友情,大家會保持正常的距離,朋友人數不限,情感界線清晰,多進行群體活動;在愛情和友情之間可能會有曖昧關係,大家的關係含糊不清,關係較友誼親密,但又未到愛情般親密,單獨及群體活動都會有。至於愛情,兩人互相傾慕,會單獨約會及有較親密的接觸,情感界線非常清晰,屬專一的戀人關係。至於迷戀則是單方面的傾慕,關係含糊不清,人數也沒有限制,屬一廂情願及存在很多幻想,未必是事實,很多網上情騙便屬這類。

青少年間的相處,身體界線要清晰,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甚至被告性騷擾,因此,為避免性騷擾或誤會,我會特別提醒他們相處時要留意大家的性別、關係、年齡、行為等等,例如:抱一兩歲大的BB姪女與擁抱一名陌生女性,後果將會有天淵之別。

健康的身體界線有助友情的建立,增加彼此的互信關係,有了信任關係,將來才有機會發展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而與人曖昧,彼此間有很多猜疑,容易令人以為用情不專,可能導致真正的愛情無法開花結果,豈不可惜?

明光社

相關文章

令人心痛的人為悲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10/2024

在2019年,一名21歲輕度智障的女子疑遭暴力對待而喪生。她的父母因信任自稱是道士的張姓男子,讓他為女兒進行驅鬼法事,但期間有人對女事主施加了極端的暴力,甚至以假陽具來侵犯她,最終導致她死亡;張姓男子被控謀殺罪及非禮罪。事主的母親亦遭控告,她未有阻止事件的發生,甚至涉嫌與男被告一同購買假陽具。事主的父親發現女兒失去意識後報警,警方到達後發現她的頭部受傷並已沒有呼吸。陪審團早前一致裁定男被告的控罪全部成立,而女被告被控協助和教唆非禮另一人的罪名,亦被一致裁定成立;案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原本是一宗可避免的慘劇,如今一條寶貴的生命已被殘害。當人們面對困難或不如意時,有時會求助於民間信仰,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應考慮有關的方法是否合情、合理和合法。男被告聲稱要為女事主驅邪靈,即使他真的出於幫助他人的想法才做出有關行為,亦不能成為犯案的藉口,因為他所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合常理,並違背社會道德倫理。事主的死反映出其父母的愚昧,盲目相信了被告,更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是失職的父母。他們或許因對女兒患病而感焦慮,所以願意嘗試任何醫治的方法,但他們忽視了基本的常識和做法是否合法,最終在男被告的錯誤引導下,讓女兒遭受致命的傷害。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在做決定時,應優先考慮保護身體和珍惜生命,避免因愚昧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對於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只有在彼此關懷、拒絕傷害他人的社會氛圍之中,才能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惟有理智與關懷並存,才能真正守護生命的價值。


參考資料:

朱棨新。〈道士涉謀殺及非禮智障女案 陪審團一致裁定兩被告全部罪名成立〉。《香港01》。2024年10月1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066462/道士涉謀殺及非禮智障女案-陪審團一致裁定兩被告全部罪名成立
 

與弱勢孕婦同行的「小小生命」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9/2024

面對意外懷孕,許多女性會感到非常焦慮與不安,當父母得知女兒意外懷孕時,往往亦感到手足無措;而部份當事人則會因社會、家庭和經濟的壓力而掙扎,考慮應否繼續懷孕。其實,這些女性及其家人不必獨自承擔壓力,因為只要願意尋求幫助,他們總會尋找到出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弱勢孕婦的需要,本社訪問了基督教機構「小小生命」的幾位同工及一位媽媽,與大家分享弱勢孕婦的需要、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可以成為她們的同行者。

守護生命的使命

小小生命的發起人及總幹事杜慧妍傳道表示,香港的墮胎情況相當嚴重。她深刻體會到墮胎帶來的問題,包括抑鬱和迷失,因為她有過這樣的經歷。透過閱讀聖經,她看見生命的價值,並在神的呼召下成立了小小生命。這是一個建基於基督教信仰的機構,專注於支援任何年齡的弱勢孕婦、其伴侶和家人,紓緩他們面對因懷孕而產生的壓力。隨著工作的推展,數位同工因自身的經歷或對生命的熱愛而加入,形成了一個用愛心陪伴懷孕女性的團隊。

帶著勇氣尋求協助的媽媽

明光社

這些年來,小小生命與不少在困境中的女性同行,其中一位機構持續關心、有未婚懷孕經歷的媽媽,分享了她的故事。當她得知自己意外懷孕時,年紀已不算輕,並已投身社會工作。她從未考慮過當媽媽,更感到徬徨無助,她為到選擇繼續懷孕還是進行人工流產而掙扎,於是她鼓起勇氣主動聯繫小小生命尋求幫助。她表示,小小生命的同工並沒有僅僅將她視為求助者,而是像朋友般跟她分享類似的經驗,令她感到被關心,同工亦了解到她對懷孕的想法和擔憂,這令她感到很安心和被理解。在同工的建議下,她進行了產檢,透過超聲波檢查,她聽到腹中胎兒的心跳聲,感受到小生命的珍貴,最終她決定成為單親媽媽,撫養這個孩子。

她感謝小小生命同工的陪伴,讓她平安走過整個懷孕過程。她鼓勵遇到意外懷孕情況的女性,將這經歷看為人生眾多經歷的一個部份,若感到困惑或焦慮,應尋找能理解她們處境的人商量,並靜下來聆聽內心的想法。她發現許多女性仍未能獲得幫助,故希望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她們明白到自己並不孤單,而且有很多人是願意提供協助的。

深刻的前線經驗

明光社

而杜慧妍傳道則分享了一次深刻的前線經驗。一位懷孕女性在偏遠的地區獨居,面對不友善的僱主,她因懷孕而受到歧視,最終甚至被僱主找一些「理由」,將她即時解僱。小小生命的同工曾經陪她到不同部門求助,並為她祈禱;可幸的是,最終她獲得教會的支持,籌集到金錢聘請陪月員照顧她和初生的嬰兒,渡過難關。這位媽媽現在不僅能照顧孩子,還主動關心其他有類似經歷的女性。

小小生命資深關顧幹事蔡潔霞女士則分享到另一位年輕媽媽的故事。在得知自己懷孕時,這位媽媽仍是正值求學階段的年輕女孩,甚至已經與男友分手;因著基督徒的身份,她不敢告訴他人自己的情況。她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小小生命,同工陪伴她去看婦產科醫生,在進行超聲波檢查時,讓她聆聽到胎兒的心跳,她感受到胎兒的生命是寶貴的。最終在牧者和家人的支持下,她選擇將胎兒生下來;在考慮到孩子的將來時,她和家人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孩子交給適合的家庭領養。

小小生命資深輔導員李惠婷姑娘則分享到另一位媽媽遇到的困難,這位媽媽雖然已婚,但她在懷孕前已育有兩位有特殊需要的年幼孩子,她和家人住在沒有升降機的唐樓,日常生活忙碌,疲於奔命。面對再次懷孕,她感到焦慮,又掙扎於是否繼續懷孕。小小生命的同工了解她的情況後,不僅陪伴她接送孩子,還將她的情況轉告了附近的教會,令她獲得了不少支援,而她第三名孩子亦已出生,這位媽媽亦與教會保持著聯繫。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見弱勢孕婦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小小生命的同工深信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藉著禱告,總能看見上帝的愛與恩典,並透過機構或教會向弱勢孕婦伸出援手,與她們同行。小小生命鼓勵有需要的女性放膽求助,因為同工是非常願意持續陪伴她們的。

情感缺失與關係的重建

杜慧妍傳道特別提到,部份社福或醫療人員可能認為弱勢孕婦因經濟壓力和缺乏支援而難以處理生活問題,因而主張墮胎,這與小小生命同工認定生命是寶貴的看法很不同。另外,她認為部份弱勢孕婦面對的問題不僅是資源不足,而是沉溺於不健康的男女關係,這可能是源於她們曾經遭受父母的厭棄和拒絕,導致情感缺失和人際關係破裂。她強調,這些女性需要與上帝及他人重新建立復和的關係,透過牧者和弟兄姊妹的愛與接納,學習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小小生命有別於一般提供物資配對服務的社福機構,不單是為孕婦解決眼前的物質需要,更是希望把上帝的愛帶進人的心靈,讓人得著真正的滿足和平安。

每個生命都是珍貴的,孕婦更需要得到關心與陪伴。只要社會上不同的人都願意付出愛心與努力經營 ,就能為弱勢孕婦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幫助她們在困難中找到出路。這不僅是對她們的支持,也是對生命的尊重與肯定。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弱勢孕婦的需要和她們的經歷,請按此收看「如何與弱勢孕婦同行」網上講座。)

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9/2024

明光社在2024年7月26日舉辦的網上講座主題為「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當晚由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先生(安然)、筆者、本社的項目主任(性教育)熊嘉敏女士(Carmen)、項目主任(流行文化)呂英華先生(Joseph擔任分享嘉賓,一同分享,推廣性教育的經驗和感受。

Joseph回想自己在加入明光社前,已對性教育有所抱負,曾在網上討論區與網友就「婚前性行為」這個主題進行辯論,甚至想過以「課金」方式邀請出租女友返教會,最後當然是沒有實行。在成為項目主任後,除了可以實踐抱負之外,也可藉此進深認識不同性倫理課題。

明光社

其實,本社同工們每年在學校都會主講幾百場的講座,Carmen相信當中總有學生會受惠的,雖然過程不一定很順利。她記得有一次在中學講解何謂性騷擾,有學生將他被同學性騷擾的真實經歷寫在紙上,而相關的同學也承認有作出過某些不當的行為,原來他們都不知道有關行為已是性騷擾行為。而同工們到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正正就是要告訴學生「應該作」和「不應該作」的行為。

本社的性教育不只在一般主流學校進行,同工們也有機會到訪一些特殊學校。筆者認為,每次到訪特殊學校,對自己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所盲人學校進行講座。因講座在晚上進行,課室的燈光是為講員,即筆者而開的,因沒有燈就甚麼也看不見,連投影機也是為筆者開的,同學都看不見其上的內容,而筆者則習慣了在主講時使用簡報。同學雖然看不到東西,但無阻他們在課室裡活動和溝通;而筆者雖然有視力,但在那刻反而成為了限制,需要有光線和儀器才能運作,那刻有障礙的反而是我。

安然表示香港性文化學會除了在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也在網上推出網上性教育Podcast——「Sex But True騎呢性趣聞」,希望令網絡上的風氣有所改變,讓其上也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想法。Podcast每集30至45分鐘,他們會選取一些熱門的社會話題作討論,除了類似「食花生」的閒聊之外,也會有一些較嚴肅的倫理思考,並分析網民留言背後反映的價值觀,藉此訓練聽眾的獨立思考能力。安然表示雖然Podcast的目標聽眾是大學生和已出來社會工作的成年人,但也有中學生表示有收聽他們的節目,他很感恩網上Podcast能回應到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心。

誠邀大家點按以下連結,收看足本講座。

收看講座

讓孩子畫出心中小怪獸

梁鈞陶 | 明光社事工統籌
16/09/2024
明光社

過去的6至7月,在基金的贊助下,明光社舉辦了五場繪畫工作坊,幫助基層兒童透過繪畫創作,認識情緒及紓緩壓力。本社邀請了曾修讀心理學及表達藝術課程的本地藝術家SallySophia,帶領兒童認識藝術和探索內心。她們為小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創作活動,包括將音樂中的節奏和音符畫成圖畫的體驗、藝術作品欣賞、學習不同情緒和各樣顏料的運用等。最後,孩子們以「______的怪獸」為題,繪畫一幅圖畫,表達內心世界,而透過與導師傾談、分享,孩子都經歷到被聆聽和被明白。

明光社

五場繪畫工作坊共有50位兒童報名參與,當中以小學生為主,部分為南亞裔兒童。他們在導師的引導下,都能逐漸打開心扉,分享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又以顏料和不同材料,來創作他們的畫作。活動後不少孩子都面露笑容,多了一份輕鬆和滿足感。

明光社

兒童面對著成長中各樣的難題,例如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家庭問題等,他們未必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如果兒童可以透過藝術創作,來抒發情緒,實在是一件好事。當感受難以言喻時,色彩和圖像便有助表達,這也是讓孩子認識自己、感受內心的機會。導師Sally表示,類似的工作坊不只適合小孩子,成年人面對生活裡的種種壓力,經常處於壓抑和焦慮的狀態,如能有一個時間好好沉澱感受,並且揮動畫筆,也是不錯的「叉電」方法。

明光社

盼望這次繪畫體驗能成為孩子們的祝福,讓他們知道藝術創作有助抒發情緒,也鼓勵他們敢於向信任的人多作分享。

明光社
明光社

「兼職女友」與賣淫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9/2024

警方發現有本地賣淫集團在Telegram上開設群組,以「兼職女友」的名義招攬嫖客,吸引超過25,000用戶。警方針對該集團展開拘捕行動,拘捕六名涉案男女,他們涉嫌利用多個戶口收取及清洗懷疑透過營運賣淫平台而獲取的犯罪得益,有關款項超過1300萬元。

這則有關兼職女友的新聞涉及身體與法律層面的思考,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個人選擇的意義。有些兼職女友可能被不法份子以把柄要脅,並非出於自願,她們需要盡早向信任的人求助。有些兼職女友也可能以為這是搵快錢的方法,認為自己能設立不同的身體界線,視之為工作選項;其實任何選擇都應優先考慮事情是否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或是否違法,保護身體的安全是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而合法性則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大眾的安全。如果一個選擇違反了這兩個原則,那麼這個選擇就不應被視為正當的。這提醒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保護和尊重身體始終是最重要的。

社會大眾對於兼職女友的普遍看法往往集中在這種行為的後果,而忽略了對她們的關心。她們可能會隱秘行事,不敢告訴別人正在出賣自己的身體,或是沉溺於不健康的性關係;她們既感到羞恥,也不知如何尋求幫助,部份人可能會以痛苦來懲罰自己,甚至選擇自我放棄。社會應該鼓勵那些選擇成為兼職女友或以錢來尋求性關係的人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並向他們發出友善的訊息,主動伸出援手,並與他們同行,例如透過社會服務機構來提供心理輔導、建立愛惜和尊重身體的價值觀;透過社會人士的關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慢慢在現實生活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建立健康的身份認同。這不僅是對個人的負責,也是維護整個社會的健康。


參考資料:

〈Tg賣淫群組以「兼職女友」吸客 警拘6人包括情侶主腦 涉洗黑錢逾1300萬〉。星島。2024年9月5 日。網站:https://www.singtao.ca/6845770/2024-09-04/news-%E7%B6%B2%E4%B8%8A%E8%B3%A3%E6%B7%AB%E5%B9%B3%E5%8F%B0%E4%BB%A5%E3%80%8C%E5%85%BC%E8%81%B7%E5%A5%B3%E5%8F%8B%E3%80%8D%E5%90%B8%E5%AE%A2+%E8%AD%A6%E6%8B%986%E4%BA%BA%E5%8C%85%E6%8B%AC%E6%83%85%E4%BE%B6%E4%B8%BB%E8%85%A6+%E6%B6%89%E6%B4%97%E9%BB%91%E9%8C%A2%E9%80%BE1300%E8%90%AC/?variant=zh-hk

「羽毛球」不是性教育的重點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9/2024

教育局近日公佈的一份公民、經濟及社會科支援教材中有關「青少年與親密關係」內容引起全城討論,主要關注兩個部份:親密界限承諾書工作紙,以及透過打羽毛球來處理性衝動。驟眼看似可笑,但該份共68頁的教材內容其實有不少值得參考的地方。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份教材的對象是中三學生,因此教材討論的其實並不是婚前性行為,而是少年人性行為。相信大部份市民都認同中三學生需謹慎考慮是否進行性行為,甚至不宜進行性行為,因為他們未到法定性交年齡,任何男生與未滿16歲女生進行性行為都要負上刑責,最高刑罰是監禁五年。教材中亦提及「當情侶未能承擔婚前性行為的後果如未婚懷孕、法律後果、情緒困擾等,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教導。

而引起市民熱烈討論的承諾書工作紙,內容是希望學生反思自己的戀愛和親密界線,和提出處理性衝動的方法。雖然以工作紙的形式去表達有點特別,但每個人對親密行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界線,與戀人訂下彼此可接受的親密界線,也是學生需要學習的性教育內容。 

訂立親密界線不是為了填寫一張承諾書工作紙,而是要向自己所愛的伴侶表明自己對親密行為的接受程度,是彼此尊重和愛護對方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的提醒;其實不只是中三學生,每一個對感情認真的人,都應該抱持這樣的態度。作為老師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然後作出對自己和他人最合宜的決定。 

教材建議以打羽毛球來應對性衝動,其實是教導學生離開性衝動處境的一個例子,學生雖然未必能立即找到羽毛球場,但仍需要學習處理性衝動。教材讓學生思考在性衝動處境的應對方法,立場明顯是希望學生拒絕發生性行為,而選擇離開性衝動處境的現場。如上所述,教材的對象是中三學生,教導他們拒絕性行為才是負責任的做法吧。 

不過,法律只是幫助人思考是否發生性行為的其中一個要素,就算學生已達合法性交年齡,也要思考性行為的目的和後果,例如雙方能否承擔性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建立自己的性價值觀。 

教材設計是有瑕疵,但背後的性價值觀才是學習重點,希望大眾不要捨棄,就像同時把嬰孩和洗澡水倒掉一樣。

家庭性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24

「要訓導孩童走他當行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會走入歧途。」

(箴言22:6《環球聖經譯本》)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其中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適當的家庭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然而,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卻是一件需要格外小心和謹慎對待的事情。不少父母都認同家庭性教育重要,但要實行出來卻不知該如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在家庭性教育實施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把握適齡性

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都需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著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色情文化等更深入的主題。適齡的性教育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並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過早或過晚進行性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父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主動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被聆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對孩子的好奇心感到不安;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讓孩子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將父母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孩子有權拒絕某些對話或主題,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並等待適當的時機才重新討論。

循序漸進

家庭性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父母無需一次性地向孩子輸入過多資訊,而是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入更複雜的主題。同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調整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正確的資訊來源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父母要確保所提供的資訊來源可靠、專業,避免使用網路上一些不實或存在偏見的資訊;可以選擇學校、政府組織或專業的性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並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繼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能確保孩子獲取正確的性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溝通技巧

在家庭性教育之中,父母需要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避免使用坊間過於粗俗的詞彙,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進行溝通,不要使用責備或恐嚇的語氣,反而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回應和解答。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家庭共識

家庭性教育並非單靠父母一人來完成,需要全家人共同參與和配合。父母或其他家人要就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達成共識,確保全家人態度一致,避免讓孩子產生困惑。同時要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家庭性教育的作用。

家校合作

學校也是孩子學習性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可主動了解學校性教育的內容和進度,以便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得以配合。另一方面,父母也需留意學校性教育的內容是否與你們預期的存有差異,有需要時可積極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擔憂。在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下,孩子才能真正養成正確及健康的性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自身的行徑也對孩子的性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是否能夠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和態度?好讓孩子學習及模仿。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過於露骨的性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表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例如在與配偶或其他家人相處時,表現出互相尊重、坦誠溝通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讓孩子養成健康的性意識。

持續學習

家庭性教育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孩子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父母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性教育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課程或研討會、閱讀書籍文章等方式,與其他父母或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資訊,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更理想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專業協助

如果在實施家庭性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遇到任何困難或困惑,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例如可以諮詢學校輔導老師、醫務人員或性教育專家,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處理家庭性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綜合上述所言,家庭性教育是一項需要父母付出大量心力來承擔的重要責任,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體現。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下一代開拓充滿愛與智慧的成長道路。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2-8-2024

似是而非的「pre拍拖」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30/07/2024

近年,年輕人興起了一種名為「pre拍拖」的新型戀愛模式,意思是在正式成為情侶之前,雙方就會有一些親密的身體接觸,如牽手、擁抱和親吻等,但二人不會作任何的承諾。他們希望先試後愛,體驗過後才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發展更親密的關係。[1] 這種看似自由輕鬆不帶承諾的約會方式,其實隱藏著一些問題,很值得年輕人去思考。

了解過「pre拍拖」的戀愛模式後,發現當中的愛情觀崇尚滿足自我的需求(need-based love),[2] 二人透過與對方的親密接觸來獲得身體和情感上的快感和滿足。然而一旦有其中一方無法再帶給另一方愉悅的感受,便會有人選擇離開這段關係,二人難以發展長遠關係。除了這種不帶承諾的體驗式戀愛關係以外,還有其他的戀愛模式,著重接納和認識,多於體驗和快感。這一種愛情觀,主張以尊重和珍惜的態度(grace-based love)來對待愛情,二人願意接納對方的獨特性,包括其優點和缺點,而這種戀愛關係需要投入時間和心力。在現今講求自由快捷的時代,到底怎樣才能孕育出細水長流、令人滿足的愛情?

戀愛觀受親子關係影響

年輕人追求自由輕鬆的「pre拍拖」式戀愛,可能是源於他們童年時期與父母有負面的相處經歷。有學者指出,若在童年時期與父母有不安全的親子關係,例如既溺愛又苛責,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會陷入「為愛情而上癮」(addicted to love)的狀態,亦會發展出扭曲的愛情模式。這類年輕人往往很快就熱戀,可是分手也會很迅速。我們無法改變父母在我們年幼時造成的負面影響,或對我們作出過的傷害,但如果我們已為人父母,作為成熟的人,就當盡力為下一代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當我們情緒激動時,可以先深呼吸、喝杯水來平靜一下,如有需要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訂立身體和情感界線

年輕人誤以為只要抱著「試愛」的心態去體驗親密的關係,並有親密的身體接觸,以為這樣做不會帶來傷害,這實在是輕視了愛情。大部份的人在失戀時內心都會感到痛苦和枯竭,這是因為我們藉著身體接觸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連結到另一個人身上。[3] 正因愛情的力量如此讓人刻骨銘心,我們在決定展開戀情前,必須審慎地挑選交往對象,遵守合宜的身體界線,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以防我們被一時的激情沖昏了頭腦,作出錯誤決定。一旦決定投入一段感情,雙方需要清晰地確立情侶關係,並承諾以真心和忠誠去培育這段感情,包括願意為了對方放棄與他人交往,建立情感關係,為守護彼此的愛情而付出代價。只有這樣,才能慢慢孕育出堅韌的愛情,成為彼此的依靠。

不帶承諾反會令人痛苦

「Pre拍拖」關係不帶任何承諾,只要其中一方想終止關係,這段關係便可即時終止,這種終止關係的自由,很可能會令另一方陷入痛苦,如果被推開的一方不想結束這段關係,想繼續這段關係的權利便遭到剝奪,甚至連查問原因的機會也沒有,令其心結難解。這種做法忽略了人並非一部機器,而是擁有真實而豐富的感情,人對於各種事物都會有感覺,不能若無其事地按下刪除鍵便能忘記相關事情,並且很快就可以如常運作。在每一段關係結束之前,人是需要經歷一個情感分離的過程,才能慢慢調整心情和接受分開的事實。「Pre拍拖」正正讓人缺失了這個重要過渡期,導致被拋棄的一方內心充滿傷痛和迷惘,這種傷害甚至會影響他未來對親密關係的看法,懷疑自己能否妥善地處理下一段戀情,甚至害怕再次投入親密關係中,擔心自己再次受到傷害。

好好說分手

成熟的分手方法是,當一段關係走到盡頭,雙方經過多番的討論、嘗試協調,大家在平等和知情的情況下結束關係,這樣分手才能讓人釋懷,讓人能夠在挫敗中成長。人面對失去心愛的事物,當然會感到痛苦,作為父母,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面對負面情緒。例如當孩子因失去心愛的事物而感到難過時,我們要陪伴他們,容許他們抒發不安的感受。當孩子漸漸平靜下來後,我們可以簡單地表達關懷:「你覺得好點了嗎?」、「想傾談一下嗎?」人既然無法逃避失去,就讓我們學習珍惜,這正是發展友情和愛情不可或缺的態度。

正確愛情觀的重要

戀愛是人生重要的一部份,「pre拍拖」的興起反映了部份年輕人過度追求自由和刺激,而忽略了愛情的內在價值。作為成年人,不論是為人父母或師長,其實可以成為年輕人的引導者,幫助年輕人建立正確的愛情觀,讓他們理解到愛情不僅僅是身體的接觸,更需要有心靈層面的交流,這樣,愛情才能成為生命中珍貴的一部份。


參考資料

Viu1 HK。〈Winka結束6年情 樂意試「Pre拍拖」 搵COLLAR姊妹做樹窿解情傷 與Marf互相欣賞不比較|Viu1人物專訪〉。YouTube。2023年3月2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KIddxvLbA&t=177s


[1] Chill Up:〈最新潮戀愛方式?!咩係Pre拍拖?拍拖應由誰付款?愈年輕愈開放?| Chill Up街訪〉,YouTube,2023年4月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9lr2LoOuE(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1日)。

[2] 霍玉蓮:《情難捨:從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香港:突破,2000),頁104。

[3] 同上書,頁70–71。

交友apps與愛情幻象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7/2024

在美國心理學家R. J. Sternberg教授所發表的「愛情三角理論」中,愛情包含了三個元素,分別是「親密」、「激情」及「承諾」。一段關係如能擁有這三個元素,而三個元素能「強而有力地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可擁有穩定而長久的愛情關係,如果當中的比重不平衡,單單某一元素的比重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到關係,這是青少年於初中時期就應該了解的事情。[1] 然而,現在人們因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於網上靠著交友apps等軟件就能結識朋友,甚至有人會於網上去挑選戀愛對象,並想單單透過網上溝通來發展感情。這種交朋結友及溝通的模式能否培養出穩健的戀愛關係?我們試著在本文探討一下。

網絡上的新式戀愛關係

有不少人急於想「脫單」,結束單身生活,就於網上透過交友apps來認識戀愛對象及與人約會。然而,如果透過這種模式來結交對象,只能以外表作為依據。一些交友apps是以手指向左滑、向右滑來操作:喜歡的向右滑,不喜歡的就向左。這種交友模式有三點值得留意:第一,程式的大數據會記著用戶喜歡的類型,往後向他/她推薦的對象就可能會像最初選擇的類型,而其朋友圈子可能會被收窄,因為系統會幫他/她選取「對象」;第二,用戶會習慣了以貌取人,在了解對方之先,就憑對方的外表「定其生死(機會)」;第三,「照騙」的事件會更常出現,因為使用交友apps的人都會習慣先美化自己的照片來爭取機會,於是「貨不對辦」的情況便會變得常見,一旦約會時才會發現對方的樣子與照片有很大落差,只會讓人更易失望、更易改變目標。用戶變得聰明,於是會帶著戒心與人相處,更易放手,另選對象。因為交友apps的「森林」很大,用戶會認為還有大把樹可以挑選,何必冒險與可疑的人繼續發展?

在網絡與人交往要「提子」(提防騙子)是對的,筆者只是認為,如果大家於網海帶著戒心與人相處,要達到「愛情三角理論」中的「親密」及「承諾」又談何容易?又或者網戀難以培養出很穩固的「親密」及「承諾」,側重「激情」的結果便會引申到只是「迷戀」對方,互相未有深入了解、信任,要建立長遠的戀愛關係,似乎比較困難。

近來,網絡上還有一種新興的情愛關係:Dexting,這個詞由datingtexting二字組成,它所展示的正是一種只在網絡上聯絡,但從不實體見面的戀愛方式,是一種透過傳送訊息來營造戀愛感覺,但不會見面的情愛關係。[2] 在這種關係中,我們可以想像二人毋須見面,就是沒有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啱傾嘅」就繼續往來,相戀一下;但萬一「唔啱傾」的話,也可以輕易於網上說分手,甚至直接block了他/她,不讓對方發訊息給自己,又或者自己消失蹤影,便可以結束這種關係。當然這種ghosting(突然失去聯繫)是讓人感到痛苦的。但網絡就是這樣,關係容易「消失」,容易面對「被失戀」,或者當中有人再動動手指,便可以再次尋覓新戀人。

有研究人員指出,選擇這種Dexting可以讓人感到安全,即使被拒絕,當事人也能告訴自己,只是製造出來的形象被拒絕,而非真實的自己,這便可以抱著一種「不上心,就不傷心」的自我保護心態,只是覺得自己在玩玩文字遊戲而已。這種不能或不敢更進一步的關係,也很難去建立「愛情三角理論」中所講的穩固關係。

戀愛市場令人變成商品

不同品牌的交友apps用不同的方式為用戶挑選對象,用戶只要輸入一些要求,如身高、學歷、收入、興趣等,社交apps就會按用戶所參與的付費計劃,顯示一些符合其要求的「對象」給用戶挑選……美國行為經濟學研究員Logan Ury就形容,這其實與人們平常買藍芽耳機的做法沒有分別。她表示,有時候兩個天差地遠的人會互相吸引,反而兩個條件匹配的人卻可能「毫無火花」。而且,當一個人於網上試過很多次戀愛後,太多失敗的經驗又會影響著一個人如何再去面對未來的機會及對象。《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有兩位的作者Ashley Fetters與Kaitlyn Tiffany曾撰寫過一篇名為〈「約會市場」正在變得更糟〉(The “Dating Market” Is Getting Worse)的文章,她們在當中指出,當網絡與交友apps讓人們以為自己可以有無數的機會去挑選對象,人就會變得很像商品,可以被替代與交易。[3]

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

不是說實體世界不看外表,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會看外表來結交朋友,但亦會有機會透過真實的相處時間,來發掘身邊人的優點或值得欣賞之處。這種結識朋友的方法,始於友誼,慢慢可能發展成戀愛。這種關係較穩固,不會因為手指輕易滑向左而令關係一下子「消失」。就算在網上找對象,也請約出來見面,透過真實的相處、一起的感覺,再決定這人是否真的適合與自己發展長遠的關係,建立堅固的「愛情鐵三角」元素,而非停留在網上的虛擬幻象。


[1] 教育局:〈「三分鐘概念」動畫視像片段系列:(2)愛情三角理論〉,YouTube,2019年3 月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_g_IZEJV8(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3日)。

[2] 〈指尖上的愛情|Dexting:我們傳訊息戀愛,互道家常,但從不見面〉,女人迷、《香港01》,2024年1月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談情說性/977121/指尖上的愛情-dexting-我們傳訊息戀愛-互道家常-但從不見面(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3] 〈交友軟體正讓我們成為更糟糕的情人〉,天下雜誌,2020年2月27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196(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纏擾與傷害難以挽回感情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7/2024

一名40歲中國籍男子疑因感情糾紛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他涉嫌在未經前女友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和電話號碼。被捕男子與女事主曾為情侶,於2022年4月分手,後來該男子仍不時聯絡女事主。2023年5月,女事主決定與他斷絕來往。此後便有人在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間,先後14次在女事主居住地區的燈柱及色情場所寫下訊息,當中包含女事主的個人資料,意圖誘使他人聯絡女事主。私隱專員公署呼籲市民勿因感情糾紛而對他人進行「起底」,違者可被罰款100萬元及監禁五年。

如果有人在分手後仍不時聯絡前女友,即使愛已流逝,仍然不肯放手,可能是出於不捨之情;然而,若在分手後將前女友的個人資料暴露於公共場所,甚至色情場所,故意讓對方遭受騷擾,這無疑是恨的表現。

愛情讓人刻骨銘心,也能令人身心受創,因此,我們需要在愛情中保持理智。若果愛已流逝,我們仍可將這段感情視為成長的經歷,接受分手的事實,淡出對方的生活,善待自己,並慢慢調整生活習慣。任何以激烈的手法或違法的行為,即使行事動機是試圖挽回愛情,但這不僅無法讓對方回心轉意,反而會令前愛侶感到厭惡。此外,這些行為更會帶來刑事責任,令身邊珍愛自己的人感到擔憂。在愛情中,確實難以分清誰對誰錯,但如果用違法的方法去纏擾對方,甚至報復,這已經不再是愛。如果分手後情感難以斷絕,可以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和朋友的幫助,讓自己慢慢展開新生活。


參考資料:
〈起底|涉將前女友個人資料貼色情場所梯間40歲男被捕〉。Topick。2024年7月22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795915/

日本男子「約會」女童後被捕

27/06/2024

日本早前發生了一宗案件,一名50歲日本男子懷疑透過社交媒體認識了一名未滿13歲的女童,並於去年12月在賓館與她見面,據稱他以30,000日元的條件觸摸了女童下腹部。涉案男子承認有與女童在賓館見面,聲稱以為女童已有16歲,並否認有任何猥褻行為。日本警方以猥褻罪、違反兒童買春法和色情法等罪名逮捕了該名男子,並會作出深入調查。

暑假將至,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空餘時間上網,或會接觸到意圖不軌的人,以金錢或禮物來引誘他們傳送裸露照片,甚至相約他們見面,並藉機觸摸他們的身體。作為成年人,我們應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保護和尊重兒童,不能利用他們的單純和無知,作出任何形式的性剝削和猥褻行為。另一方面,我們要教導兒童明白身體是自己最寶貴的資產,任何形式的交易都會傷害身心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成熟的人要教導兒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金錢,而不是用身體去交換,這才是他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雖然金錢可以買到很多物質享受,但那種快樂是短暫的。相反。人的生命、身心健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愛才是最寶貴的,不應以金錢犧牲這些的寶貴的事物。因此,即使面對金錢誘惑,也要堅決拒絕一切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不當要求。身體和人格比任何金錢都更加珍貴,這是作為人的根本底線。

參考資料:

〈大阪12歲女童沉淪「爸爸活」,50歲大叔花6千買春被捕〉。Japhub日本集合、yahoo!新聞。2024年6月23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E5%A4%A7%E9%98%AA12%E6%AD%B2%E5%A5%B3%E7%AB%A5%E6%B2%89%E6%B7%AA-%E7%88%B8%E7%88%B8%E6%B4%BB-50%E6%AD%B2%E5%A4%A7%E5%8F%94%E8%8A%B16%E5%8D%83%E8%B2%B7%E6%98%A5%E8%A2%AB%E6%8D%95-123248459.html

 

 

性教育愈早愈好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2/05/2024

36歲的藥房銷售員多次強姦八歲的女兒,並且逼她替他口交。他否認兩項強姦罪、對16歲以下兒童猥褻行為罪及非禮罪,事主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對於出庭作供感到焦慮,深恐遭受父親的報復。心理創傷報告建議她接受持續的精神科治療及心理輔導。被告不認罪使女兒需要作供指證,這讓她感到焦慮,無法上學並且曾有自殺的念頭。審訊裁定被告六項罪名成立,判囚15年。此種違背道德倫理的案件令社會各界都感到極度厭惡和憤怒,被告自私和愚蠢的行為禍害深遠,也對自己的女兒和配偶、親友造成了深深的傷害。

這類家庭成員的性侵案通常都比較隱密,難以被發現,當中亦涉及各種的價值觀,令人感到混亂和不知所措。學校裡的性教育課其實真的很重要,因為當中會教導學生保護和尊重身體的知識,例如「真正愛你的人,必然會愛護和尊重你的身體,不亂摸、不亂看」、「分辨好接觸和壞接觸」,也會教導學生理解安全和健康的人際關係,包括可信任及求助的大人。* 這範疇的知識極之重要,家長和學校愈早教導愈好,一旦學童不幸遇上壞接觸,至少他知道錯不在自己,能夠放膽向人求助,外界愈早介入,愈能減低當中的傷害。

 

參考資料:

〈36歲父姦親女囚15年 8年前事主8歲起被性侵 官斥喪盡天良〉。明報新聞網。2024年4月23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423/s00002/1713805394009

*明光社網頁亦有相關的性教育短片及文章可供參考
https://www.truth-light.org.hk/concern/area/%E6%83%85%E6%80%A7%E6%95%99%E8%82%B2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安全上網三大原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3/2024

警方數字顯示,去年與兒童在網上活動有關的性侵犯案件數字較前年上升超過15%。不法份子利用交友程式,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接觸受害人,進而引入性話題,其後誘使對方發送裸照,甚至進行非法性交。部份兒童誤以為手機應用程式的「閱後即刪」功能,會令發送裸照的行為變得不帶風險,因而向網友發送照片,卻不知照片已被對方保存下來,甚至遭到威脅勒索。此外,有兒童與網友認識不久就發展成情侶,被對方欺騙發生性行為,甚至有女童出於金錢的誘因自願與他人進行性交易。

網絡使用者良莠不齊,社會各界人士應該盡早教導兒童上網時要注意的原則:第一,要留心與網友的對話內容。凡涉及財物、身體(包括相片、影片和外出見面)和個人資料,都要一概拒絕。第二,就算與網友感覺上已很熟絡,要知道對方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方所說的話不能盡信。若網友以雙方的關係作為利誘或威嚇的手段,已是不合理的相處方式,應立刻中止交談。第三,所有的人際關係應建基在安全範圍之內,包括保護身體和心靈,若對方的要求有機會令人受到委屈、受威脅、受傷害,都應果斷拒絕。社會各界人士要教導若兒童一旦在上網時遇到違反以上任何一項原則的情況,就表示危機可能已出現,兒童需要立即拒絕對方的要求、盡快告知大人,把事情交由大人去處理。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當「社交恐懼」遇上AI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03/2024

雖然我們可以很粗略地將人分為內向與外向,然後將內向的人歸類為不喜歡社交的人,將外向的人歸類為喜歡社交的人;然而在社會上,這兩類人的數目基本上並不是均等的。網絡世界的盛行,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在身體缺席的情況下進行,這也導致彼此的關係容易變得疏離;交友軟件的增多,也代表人們喜歡網絡上的交流多於現實的交流。網絡的交流成本低,選擇多,不用做表情管理,沒有時間限制,喜歡則來,不喜歡則去,現在更多人自認社交恐懼」(社恐),可能因為現實的交流有太多不可操控的地方,不能來去自如,人也不想承受被否定」之痛。例如新年期間向親朋戚友拜年,需要承受被問問題的痛。AI(人工智能)就如一個救贖主,讓人免卻了建立關係的過程,這也解釋了為何關係類AI會氾濫地出現。

不想社交還是社交恐懼?
到底何謂社交恐懼症?不喜歡社交便是有社交恐懼症嗎?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當一個人每次在社交場合都會感到心慌膽怯,覺得別人會對自己評頭品足,怕自己在人前出醜,而這份恐懼給他帶來極大的痛苦,以致想要逃避所有社交活動,他便可能不是單純因為性格害羞而不擅長應付社交活動,而是患上了社交焦慮症。當患者在社交場合時,會出現以下情況:情緒上明顯感到恐懼或焦慮,症狀與環境所構成的威脅不成比例;思想上擔心自己行為或情緒狀況受到他人批評或拒絕;生理上出現冒汗、心跳加速、顫抖、呼吸困難或頭暈;行為上不斷逃避或需極力忍耐各種社交場合。[1] 當仔細去了解何謂社交恐懼症時,便會發現其實它是一個「病」,並非不想社交或懶得社交。

不過,今日大部份自認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其實很可能只是偽社恐」,可是很多時都沒有人深究誰人患上社恐症,誰人只是偽社恐。曾經在社交媒體中流行過種種的hashtag(標籤),其中一個便是#社恐」。[2] 網絡讓人可以不露面地交流發言,但隔空的對話令人看不到對方許多的身體語言、表情、語氣,人的身體在其中缺席,溝通也停留在表面上,彼此只是泛泛之交,難以討論深入的事情。弔詭的是,這也正正是人享受在網絡世界的原因,不想作深入的對話,甘願停留在空泛的交談之中。就如農曆新年時,原本應前往親朋戚友家中拜年、「逗利是」,但電子支付的科技愈來愈發達,派利是也可以轉移至網上進行,拜年期間與親朋戚友的交談也可以就此終止,派「利是」只需一個「二維碼」。當網絡的交流只有「點讚」與「分享」,在節日之中放棄「儀式感」的真實交流,交流只求方便、快捷、避免難堪、可以躲懶,人深處想與他人真切交流的渴望卻無法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將此等渴望轉移投射到AI上也不是不可能。

AI成為救贖的可能性
現時的AI技術突破了人類的想像,除了對答自如,恍如真人一樣的溝通,並且開始大眾化,任何人都能夠應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類似傾談伙伴的AI,特別是早前有新聞報道指,開發ChatGPT的公司OpenAI為了確保GPT Store中的聊天機器人適合所有使用者,所以不允許專門用於培養浪漫伴侶關係的聊天機器人,然而現實的情況是GPT Store出現了大量可以充當「女朋友」的AI。[3] 即使公司揚言禁止,仍有人不理會規則創建用來培養浪漫關係的聊天機器人,也就代表了部份人有這樣的需求。人在人際關係中「懶得」社交,甚至在認識伴侶上,也愈來愈不想接觸社會中真實的人,性愛機械人等類似產品早在市場出現,不就正好反映此一狀況嗎?

AI其中一個受歡迎的原因,便是其「可操縱性」,對比真實的人,AI能任人擺佈。這並不是說人會極端至成為AI的恐怖情人,而是人的自我中心使然,令人需要這種可操縱性,經常想要他者順從自己的想法、為自己付出,或期望自己是世界的主角。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大數據的關係,圍繞著網絡使用者的資訊都只是他們所喜歡的,有人說:「尋找相同者的過程,正正是驅逐他者的過程。」[4] 與人相處時,最好的人際關係在於能互相「聆聽」,[5] 而不是只講自己想講的,但很多時人只渴望別人聆聽自己的話,而不想聆聽別人的。這時候AI便成為一個「可操縱」的代替品,你想要它聆聽你便聆聽你,它只會為你而暈頭轉向,為你服務,浪漫關係的AI盡是說一些甜言蜜語,愛你愛到底,誰人不心動?

那麼,AI最後真的能夠救贖到人嗎?事實上,人與人的交流在於意識之間的認知,即是「我意識到你,你意識到我」,所以我們都期望別人會理解到自己的感受。沒有人喜歡目中無人的人,因為他意識到他人,卻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不過,人卻不會因一隻貓不理會他人而譴責牠,因為牠沒有人的意識。人際關係正正是意識之間的認知,所以能夠創造經驗和分享經驗。被人附和總是開心的,AI就能扮演這個角色,相反,與一個觀點完全相左的人溝通、看一部不符合自己口味的電影、嘗試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這一切的經驗總令人不舒適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它們卻構成了真正、真實的經驗,一種不重複的經驗。[6] 故此AI並不真的救贖到人,或許它能排解一時的寂寞,卻又令人陷入無止境的空虛,甚至無法再接受異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人需要多點與真實的人交流,才能突破這些「不舒適感」,這也是邁向真實關係的唯一方法。


[1] 〈常見情緒病:社交焦慮症〉,賽馬會心理e療站,2022年,網站:https://eclinic.hk/e_clinic/healthInfo/detail?type=1&id=5&title=常見情緒病(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7日)。

[2] 〈你有#社恐嗎?不想社交是一種個人選擇〉,好集慣、Yahoo!新聞,2023年9月23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你有-社恐-嗎-不想社交是-種個人選擇-10093424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7日)。

[3] 達小編:〈實在太香,許多創作者不顧OpenAI規定持續製作AI女友〉,電腦王阿達,2024年1月17日,網站: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529954(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7日)。

[4] 夏逸平:〈他者的驅逐:今日的社會、感知與溝通〉,哲學新媒體,2021年7月7日,網站:https://philomedium.com/blog/81633(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7日)。

[5] Shanna:〈有效的溝通從聆聽開始!成功「聆聽者」的4大秘訣〉,創新拿鐵,2016年10月17日,網站:https://startuplatte.com/2016/10/17/listening_6secrets/(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7日)。

[6] 夏逸平:〈他者的驅逐〉。

情性教育中不可少的要素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1/01/2024

筆者早前到一間中學進行性教育講座,學生在提問時間踴躍地提出不少問題,當中包括一些避孕知識和香港合法性交年齡的法律問題。這些問題是最容易回答的,因為它們屬於知識型的問題,有其標準答案;同時這些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因為不能只回答標準答案。

當學生及其男/女朋友已過了16歲的合法性交年齡,在法律層面上,二人在自願情況下進行性行為並沒有干犯任何法例,按生理衛生層面,正確使用避孕工具能減少懷孕及感染性病的風險,那是否代表學生就可進行性行為呢?當然,學生是有自由去作的,但這對他們是否最合適的選擇呢?

學習性知識重要,建立健康的性價值觀更加重要。因此,在回答完他們的提問後,筆者就開始和他們討論除了自願、法例及生理健康之外,青少年性行為還有甚麼需要考慮的因素呢?再宏觀一點,性的本質又是甚麼呢?愛和性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這些才是性教育的真正重點。

明光社相信性教育就是價值教育,不只是傳遞性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是建立正確及負責任的性態度。為著學生的好處,在這過度高舉自由的世界中,教導性教育時更需要給予學生正確而清晰的方向,以回應現今社會文化的挑戰。

筆者與學生分享完後,在旁的老師為分享內容作總結,他也鼓勵學生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多作思考,為自己的人生作明智的抉擇。

明光社的情性教育重視生命的尊貴、愛的承諾及性的委身,並肯定「婚姻」與「家庭」在社會中的功能。如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學校性教育工作,歡迎各位與本社聯絡。

應用戲劇──應用於互動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戲劇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1/12/2023

孩子們,我們愛弟兄,不要在言語和舌頭上,而要在行動和真理上。(約翰壹書3:18《環球聖經譯本》)

 

「劇場」不單有其藝術的可觀性,也可讓人參與其中,讓個人或特定群體聚在一起,實務地成為可供人介入,提供溝通、發展、賦權與表達等方式的平台;帶有教育及讓參與者「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功能;可以稱這類劇場為「應用劇場」。筆者剛修畢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於學習戲劇教育的過程中,認識及參與製作過一些應用劇場。希望藉此文章分享及介紹部分應用劇場的特點,並提供實例,讓更多人將「應用戲劇」變成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工具。

相信不少人把「戲劇」理解為「演戲」,即是在電視、電影及舞台才發生的虛構故事,似乎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有某程度上的距離。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命中有不少故事充滿戲劇性;而聖經也有很多故事、場景,教導人應用於現代生活中,也絶不過時。

打破「第四面牆」

在傳統劇場中,演員於台上鏡框式三面舞台中演釋故事,他們要假裝沒看見前面的觀眾,而觀眾亦只能觀看台上發生的事,不能介入或改變。若觀眾能打破隔著觀眾與舞台演員中間的「牆」,走入故事面對困境,有機會作反思、行動及回應;甚至可嘗試改變劇中一些狀況或給予援手,相信其體驗和感受也不同。如能互相分享及聆聽,「戲劇」不再只是娛樂、要觀眾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一種手法,可被應用,成為群眾參與及互動學習的場景,是用作交流經驗及結合群眾智慧的地方。觀眾不再只是觀眾,可以成為參與者,被賦權發聲,有空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過,「應用劇場」這名稱只是一把大傘子,在它之下有很多不同的劇場形式,如一人一故事劇場、論壇劇場、過程劇、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還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形式。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香港已經於社區、教會及學校被應用的劇種,大家日後可以多加留意及參與。

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不少應用劇場佈景相當輕便,在社區中隨便搭起簡單設置,就可成為劇場;街坊到來坐下,就可參與其中,「一人一故事劇場」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幾張椅子、一些顏色布匹及簡單的樂器,加入一群善於聆聽及即興的演員,就能組成團隊演出一人一故事劇場。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大多有特定主題,主持人會邀請觀眾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感受,以至一些相關的故事,演員們及樂師會即興演出分享者的感受或故事,當禮物送給他們。當觀眾分享及聆聽,慢慢便形成互相尊重及接納的氛圍,連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有不少人認為自己的故事能立即被演員演繹出來,感到相當奇妙,有被人理解及被安慰之感;所以一人一故事劇場深受喜愛。有基督教團體提供了一人一故事劇場訓練,培訓演員服事社區。他們最近於觀塘海濱公園演出,筆者有幸成為當中一員,聆聽觀眾分享的故事。

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劇場可以用作討論的平台,論壇劇場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它是「被壓迫者劇場」的其中一種形式。由演員在研究被壓迫者的處境後演出或由被壓迫者親自演繹,呈現他們面對的困境。

這劇場特別之處是觀看的參與者不單是觀眾,而是「觀演員」(Spect-actors):既是事件的「觀察者」,透過丑客(Joker)的帶領,一起討論幫助劇中主角改善現況的策略,並有機會走入舞台成為「演員」。當劇情重演時,觀演員於舞台中可替代劇中人介入,嘗試改善困境,並繼續討論各種策略的效用;結合群眾智慧,團結地為主角改變困境。有參與者表示論壇劇場是新穎的討論方式,在參與介入過後,更能增添同理心。就算未能完全改變事情,以行動去幫助,總比沒有行動好。論壇劇場亦可以稱為改變困難的「預演」。

明光社

過程劇(Process Drama)──這是基於一個前文本(Pretext),以一篇新聞、一部電影或一本小說作起點,再細心設計一個讓參與者一起經歷故事過程的框架,讓他們個人或與小組一起即興創作,並發掘事件未知的部分,從中體會故事裡不同角色的感受,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件。由於它能使參與者不斷轉換角色經歷事件,可增強參與者的同理心。曾有戲劇教育團體於香港推行「酷凌行動」(Cooling Conflict),過程劇就被用作改善校園欺凌的教學手法之一,將它與論壇劇場互相配合,提高學生對同學間的衝突的覺察,在欺凌事件發生前,先主動作出緩和行動,改善校園氣氛。

劇場可以在任何地方

應用劇場中的劇場,不一定在劇院的舞台,可以在任何讓人體驗到更多的地方,也可以在讓人發聲、能被人看見、讓生命交流的地方。而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等形式則是收集參與者對生命的疑問或關注群體(如長者、少數族裔等)的經歷或生活點滴,經過一段追尋、探索及資料搜集的時間,再經過分類、篩選及藝術處理來呈現給觀眾欣賞。重點是演出者不一定有很高造詣,長者、弱勢社群都可以被賦權去演繹自己的故事。

以下為部份實用參考書,讓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鑽研,了解更多:

  1. 李俊亮與黃婉萍(2017)。《劇場的用家》。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
  2. 舒志義(2012)。 《應該用戲劇 : 戲劇的理論與教育實踐 》。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3. 林玫君與歐怡雯(譯)(2007)。《酷凌行動 : 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原作者:John O’Toole,Bruce Burton & Anna Plunkett)。台灣: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原作出版年:2005)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1-12-2023

IG性感女孩的背後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3

年青人普遍活躍於社交媒體,部份女孩子喜歡在Instagram(IG)公開自己打扮性感的相片或短片,「大方」地讓任何人在社交平台觀看,這樣的行為或會令父母感到憂心,除了擔心私隱外洩,也擔心平台上的收看者會用甚麼眼光來看女兒的性感照?本文嘗試了解一下這些愛拍性感照女生的想法,讓更多關心她們的人成為她們的同行者,陪伴她們以更健康的方式去成長。

IG的吸引力
有些女孩子很用心地經營自己的IG賬戶,認為愈多讚好和留言,就代表愈成功。她們以性感的衣著,配以不同的姿勢和角度來展現自己的身段,用來吸引更多異性追蹤自己的IG。這些照片不一定由女生自行拍攝,她們可能受邀請擔任類似模特兒的工作,而拍攝者有的是透過網絡認識,拍照後或會收到一些報酬,也能令更多人認識自己,建立知名度。她們自覺能夠掌握性的界線及保護自己的方法,因此不怕獨自到網友指定的場所進行拍攝,有的還會接受網紅訪問。[1] 她們喜歡以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去賺取金錢,也喜歡別人重視自己的意見和感受,因此也會接到一些工作,例如試用新產品或服務之後寫用後評價等。事實上她們是很用心地拍片、拍照和講解產品,年輕人認真做事的話,可說是充滿創意,也令人欣賞

渴望被人欣賞
在鏡頭前她們看似成熟、有不少人生經驗;其實在鏡頭外,她們都是普通的年輕人。每一個人,正如你和我,心裡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珍惜,也期待與其他人建立友情和愛情。這些不介意拍性感照的女生,心底裡既想找到真朋友,即使再多網友追蹤她們的賬戶,給予她們讚賞,她們其實都明白網友只是被性所吸引,其甜言蜜語不能盡信,而她們對待這些關係的態度也不會太認真。而這些真假難分的關係都令她們感到困倦,到底哪裡才能找到使人滿足的人際關係?在生活上感到疲倦、有壓力時,有誰能夠和她們同行?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溝通。只有在理智、情感和靈性層面上與某人建立親密的聯繫,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親密感。[2] 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曾進行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兩個陌生人要成為普通朋友,通常需要約50小時的相處時間(不包括在工作場所的共處時間)。若要發展成彼此能談得上幾句的程度,則需要大約90小時的相處時間,而若要成為真正交心的好友,則需要長達200小時的相處時間。[3] 這些研究或許能說明,就算我們用文字把心底話與網友分享、用性感照讓其他人留意自己,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友情和愛情。網絡世界的隱密性或許令人感到新鮮和刺激,但同時也會令人陷入危險中,因為平日與我們相處的網友,都總是隱藏在網絡背後,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真正身份。我們需要提高警覺、小心分辨真偽,了解網友之間的互動是缺乏人際間一定程度的真實和坦誠相處。

理性分析的重要
有部份喜歡在IG展示性感照的女孩,覺得自己並沒有做壞事,也沒有傷害別人,連父母都默許她們的行為。當遇到網友邀約,她就按感覺去決定對方是否可靠,再決定是否赴約。[4] 不只是年輕人,我們或許都曾經憑感覺去作決定,不過感覺是會隨時改變,當時認為是對的,後來又可能覺得並非如此。事實上感覺不能判斷對錯,它只能告訴你對某些東西的感覺。[5] 所以關乎兩性之間相處,以及身體方面的事情,我們還是需要用理性去分析和細心考慮,以免將來後悔或受到傷害。

建立健康的生活
我們處身於網絡世代,豐富的網上資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也帶來了禍害。有時我們希望透過社交媒體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卻可能興起了與其他人比較的心態、過度在意別人有否對自己讚好或給予的評價,一旦無人按讚,反令自己愈看愈寂寞和不快樂。這份衝擊同樣纏繞著成長中的青少年,作為父母或同行者應怎樣引領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建立新的友誼關係、參與社區活動、發展興趣和技能,以及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擴展自己的視野和能力。[6] 家長愈早鼓勵孩子做這些事情愈好,家長需要陪伴孩子尋找他們真正有興趣做的事。孩子需要在真實生活裡,投放時間去做對身心有益的活動。透過發揮自己的潛能,孩子就能肯定自己的價值;透過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就能彼此分享,有助減輕生活壓力。當孩子對某個興趣或群體產生歸屬感,就能令精神和心靈有所寄託。這樣,虛擬世界對孩子的影響力也就能相對減低了。

年輕人充滿活力和創意,能為社會帶來不一樣的新意,也是父母眼中的寶貝。作為父母或同行者,我們需要多加陪伴、多作鼓勵,發掘他們的優點,帶領他們在合適的場景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守護下一代的重任,是成熟的成年人應該去承擔的,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與年輕人一起同行。


[1] 蝦條哥:〈宜家啲妹豬一出世就影J圖?〉,YouTube,2023年7月4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mNd8_HaPE(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3日)。

[2] 利康娜夫婦〔T & J. Lickona〕等著:《性、愛與我:正確的抉擇》(Sex, Love, and You: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張思敏譯(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2008),頁22。

[3] 鄧淑明:〈友誼之道與精神健康〉,信報,2023年9月26日,網站: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finnews/article/3572147/友誼之道與精神健康(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3日)。

[4] 蝦條哥:〈宜家啲妹豬一出世就影J圖?〉。

[5] 利康娜夫婦等著:《性、愛與我》,頁21。

[6] 同上書,頁63–64。

知識與生命接軌,還是脫軌?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11/2023

不知大家對於「知識」抱有怎樣的態度?它到底是純粹關於這個世界的原理和發現,還是與每一個具體的生命有所連結呢?面對這個世界的荒誕,我們有時候都不知道一些事情為何會發生。例如有個別執法者犯下嚴重性罪行;擁有豐富法律知識的學者涉嫌詐騙;飽讀詩書並且喜愛在眾人面前談論愛情哲學的哲學家,卻自認有婚外情;理應充滿愛心的社工,卻苦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等。面對這些事,不禁會令人發出疑問——到底這個社會發生了甚麼事?他們所學的知識,似乎完完全全地與他們的生命無關,知識置於自己的生命之外。筆者想藉著這個課題,反思一下現今社會面對知識與生命脫軌的問題。

或許我們早就見怪不怪,因為這些事不斷在我們的視線中發生,好像如此這般「講一套,做一套」是正常的。但是,若然該事件的主角是我們所欣賞,所關注的人,隨之而來的,便要面臨「人設崩壞」、「人設大翻車」的問題,[1] 而過往不少網紅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例如人稱兩性專家的台灣知名作家「口罩男」(莊鈞翔),過往都分享過不少兩性相處、經營感情的技巧,但弔詭的是,這位網紅卻被爆正在辦理離婚手續,[2] 這或多或少令人覺得,他過往所說的話,所分享的技巧瞬間就變得不太可靠。

而另一件更為震撼的事件是有關網上頻道「好青年荼毒室」成員「鹽叔」出軌的事件。「好青年荼毒室」成員早期曾在香港電台上主持《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節目,當中大部份成員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其中白水(關灝泉)、豬文(鄺雋文)和鹽叔(楊俊賢)為主幹成員,他們比較常出現在幕前。鹽叔雖然常在幕前大談哲學道理,但卻因為瞞婚、出軌等事件,而遭人非議。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兩大方向的討論:有人認為,鹽叔本身的為人品格其實與他所說的話不需要有必然的連結,兩者是可以分開的;也有人認為鹽叔的為人品格不能與他帶出來的知識割裂。而早前網上神學節目《神學姨媽根》,邀請了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席助理教授陳家富博士來回應這個問題。他認為,一個人若是投身在哲學和神學這些人文學科,他所學的知識必然不能與他本身為人完全分割,人文學科不同於其他領域,例如廚師所烹調出來的美食,不會因為他放蕩的私生活而變得難食,一位科學家有很出色的研究成果,人們也不會理會他脫下實驗袍後的個人私生活。人文學科雖然不會令學者本身變得高尚或變得神聖,但其他人卻會對讀這些學科的人抱有一定的期望。縱使學者本身明知出軌是有問題但仍犯錯,他的內心應該會為所做錯的事有所掙扎,因為他理應真誠的對待自己。[3]

不過,鹽叔出軌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事件爆出前,他與豬文和白水剛參與了歌手鄭秀文的新歌曲《愛是…2.0》的製作,嘗試用哲學的方式討論愛情。他們分別參與了饒舌歌詞的填詞工作,當中表達了他們各自對愛情的看法,並引用了不同哲學家對於愛情的討論。歌曲出版後,他們亦曾在「好青年荼毒室」的YouTube頻道中解釋歌詞的意思,鹽叔當時曾強調自己重視「他者哲學」的範疇,即探討「他者」對他而言的意義等等,[4] 故此有收看節目的人,難免會對鹽叔的人設有更高期望,特別在愛情方面。可惜現實的情況是,一個本應對「他者」有所關懷的人,卻漠視「他者」的痛苦,傷害了許多人。對於人文學科學者爆出婚外情事件,陳家富博士回應指,研究神學、哲學的人有一種特別的魅力能夠吸引女性,其實這也是一面雙刃劍,很容易便將自己放進一個陷阱裡,他亦以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的婚外情作為例子說明。[5]

事實上,不只人文學科學者會令人有所期望;人也會期望執法者或從事法律層面工作的人不會犯法,因為他們熟悉法律;人也會期望一個兩性相處的專家不會有感情問題,因為他們理應清楚如何維繫關係。

其實,只要研讀的科目或從事的工作,是對世界與人提出關懷,人便會對他們有所期望,期望他們所行出來的與他們所學習的不分割,因為這些事都是關乎生命與生命的連結,並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來進行。除了是知識與行為上的關係,其實也有一些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職業,有關工作者必須有律己的生活,不能單以「打份工」的心態來應對。一個建築工人辛勤地工作單單為賺錢養妻活兒,我們不會覺得有問題;一個產品銷售員努力提升業績,只為賺錢購買奢侈品,我們都不會覺得有問題。而即使以上兩種類型的人的私生活不檢點,都與自己的職業無關。惟教師、社工、輔導員等面向他人生命的職業,外人通常都會對他們給予較高的期望,因為他們的生命都會直接影響他人的生命。

明光社

過往香港青年協會做過一個研究,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都會視老師為學習的榜樣,而他們認為好老師最重要的條件是:懂得教導、關懷學生以及具備幽默感。可見,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少受訪學生都喜歡詢問老師升學或就業等意見,[6]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實在不只是在學生時期,更有機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老師的工作,除了在知識上教導學生,其身教亦很重要,他們都是青少年學習、模仿的對象。社工及輔導類的職業情況亦然,他們都直接面向一個具體的生命。而前陣子有報道指一位28歲的社工為了讓發燒的兒子可以在急症室更快見醫生,竟然失控地將手抱的兒子掟落地,這種行為絕對是違法的,該社工亦因而被捕。[7] 其實任何人,不管他是否社工,都不應該作出違法行為。不過,這種事發生在一名社工的身上,或許會令人更失望。

總結上文的討論,若有些人滿有特定的知識,我們會對這些人有相應的期望與要求,然而他們的過失卻有機會讓人「跌倒」,所謂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在鹽叔事件上,可能會令一些人不願相信愛情。陳家富博士認為,縱使唸哲學、神學的人也會犯錯、失足,但他們最起碼也應該為自己的過犯有所掙扎,而不是純粹感受到愉悅,就如巴特在自己的書信上,都表達出自己對於出軌這種行為的掙扎。[8] 誠然,唸人文學科的人,即使鑽研的學問有多高深,也不會令他們在道德上沒有任何虧損,不過,他們都應該誠實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掙扎,而不是理直氣壯的「講一套、做一套」。而面向他人生命的職業,有關的工作者更需要為他者的生命負上一些責任,絕不能以「打份工」的心態來應對。事實上,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擔任老師和社工的工作,令人敬佩;不過也不得不承認,也有一些只是抱著「打份工」的心態上班。如果能嘗試愛上自己的工作,多用心去關懷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人,他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的生命也不再一樣。


[1] Carol Li:〈網紅「人設翻車」事件頻傳,但用優質人設賺錢是件壞事嗎?〉,關鍵評論,2023年5月19日,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575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2] 張嘉哲:〈網紅集體翻車!半個月「5位人設全毀」〉,今日新聞、yahoo!新聞,2023年6月7日,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網紅集體翻車-半個月-5位人設全毀-035552238.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3]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 神學家與出軌〉,YouTube,2023年4月1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eBcRvtvI8(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4] 好青年荼毒室:〈《愛是… 2.0》愛情哲學:愛情係自欺定救贖?點解首歌要咁寫?〉,YouTube,2023年3月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TWZQPTxWA(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5]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6] 〈青協公布最新調查結果 七成以上受訪青少年視老師為學習榜樣〉,香港青年協會,2015年3月30日,網站:https://yrc.hkfyg.org.hk/wp-content/uploads/sites/56/2017/12/2015年03月30日-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周邊人物—老師篇.pdf(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7] 〈屯醫虐兒案│掟發燒兒子落地促治療 28歲社工母親被捕 據悉當晚急症室多宗緊急個案〉,星島頭條,2023年10月22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breaking-news/3284339/(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8]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3

人生充滿各種轉變,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呢?明光社於2023年8月24日舉辦了一個網上講座,邀請了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博士(林博士)分析人們面對轉變時會受到的壓力,以及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過渡轉變。本社助理總幹事何慕怡姑娘亦在講座中分享到現年10歲的兒子曾面對的轉變,以及她如何幫助孩子過渡。

明光社

莫林天欣博士提到轉變是人生必經之路。當人遇到改變,情緒會受到影響,當中會感受到震驚、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最後接受改變,到了那時候人的情緒及生產力會變得比以前更好。她曾參加一場由大學舉辦的心理學會議,當時社會心理學家Biswas-Diener提出了對負面情緒的看法:人不一定只要追求正向和快樂反而應結合負面及正面體驗,當事人才能有一個完整的成長經歷,讓人充份發揮其潛力及應變力,並從挫敗中反彈。當人在轉變之中,可以思考自己在轉變中得到甚麼、轉變後變成甚麼、建立了怎樣的應變能力,這個思考過程讓人可在轉變中成長。

孩子由10至24歲會經歷青春期,並會發生很多轉變,包括身體、認知、心理社交、對性的理解、自我形象等。林博士指,這時青少年既希望獨立和發展自我身份,也渴望與人發展親密關係,這兩個期望或令青少年產生壓力。藉由「增加」和「減少」的概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成長。增加的項目包括:多深入討論智力問題,多運用邏輯和客觀資料、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分享及在生活中展現家長的價值觀、增加孩子的自由自主、協助建立獨立能力。減少事項包括適量地放寬日常生活限制(訓覺時間、睡眠、使用電話、外出、生活習慣)、減少監督日常瑣事等。

林博士表示,家長可運用「PAL策略」去幫助孩子過渡轉變,P代表presence(你在場),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有個別相處時間、父母出席對孩子重要的活動、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他享受做的事。A代表affirm strengths(識別和肯定孩子的強項),一起慶祝最微小的成就。L代表listen more(多聆聽),家長對孩子提問學業或功課以外的問題,每天都彼此分享。家長要多聆聽少說話,暫停判斷。

明光社
明光社

何慕怡姑娘則分享到兒子曾經歷所愛的寵物離世,倉鼠「烏烏」曾是他的玩伴,牠的離世令兒子感到悲傷,於是何姑娘便和丈夫、兒子一起為牠舉辦一個小型喪禮,透過一系列的告別儀式,例如一起找木盒埋葬遺體、找一塊大石刻上倉鼠的名字、用木枝製成一個十字架等,去幫助兒子抒發情感,她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讓兒子認識甚麼是死亡——這個生命教育課題。

是次講座內容相當豐富,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足本內容。

收看講座

制服團隊與品格培育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9/2023

不少年輕人著重玩樂和享受,甚至整日宅在家中,沉迷上網,不願與人交往。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加入制服團隊,擴闊子女的社交圈子和培育服從性。到底這個想法是否可行呢?服務香港已有64年的香港基督少年軍,該會的制服團隊部主管曾子峰先生會為大家分享有關制服團隊的工作,以及當中的團隊生活如何有助培育年輕人的品格。

香港基督少年軍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轄下的制服團隊之一,隊員由3歲至21歲不等,18歲以上則可成為導師,擔任義務領袖。曾子峰表示,集隊內容圍繞著基督教教育步操和專章,及服從、虔誠、紀律及自愛四個品格作為訓練的重點,最終希望隊員能接受福音。

明光社

步操有助提升品格
筆者最近有機會參與基督少年軍部份分隊的領袖訓練營會,發現各個分隊都不約而同地著重步操環節。各分隊的隊員均穿著整齊制服,聽從教練的指令,於烈日下步操。有些隊員樂在其中,並不覺得辛苦,也不知原來已步操超過了一小時。這實在令人驚訝,到底有甚麼吸引著眼前這些年青人如此投入呢?

曾子峰笑稱現今青年人普遍不喜歡步操,也不接受紀律管轄,某程度上他們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家長管教過於寬鬆和過度保護,令子女不喜歡戶外活動,只喜歡宅在家中打機。他表示,參加基督少年軍正好讓他們學習怎樣與人相處和合作,例如步操講求團隊合作、彼此協調節奏和節拍,更可鍛鍊耐性和團隊精神,也要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

此外,基督少年軍每年舉辦的步操比賽能鍛鍊隊員之間的默契和士氣,尤其當一隊人由初賽晉升到決賽,甚至勝出比賽,他們會成為其他隊員學習的榜樣,過程中大家都很享受一起去完成一件事。

管教和愛心並行
在領袖訓練營會中,教練會發出清晰的指示,例如全隊人要在八分鐘內整理行裝和儀容,然後集合,假若未能準時完成,教練會要求隊員認真地反思超時的原因。除了嚴肅的氣氛外,亦有不少溫馨場面,例如大家一起頂著太陽、冒著酷熱的天氣進行步操,一起笑著吃自行預備的晚餐。能夠做到管教和愛心並行,並和隊員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到底他們有何秘訣?

明光社

曾子峰表示導師除了管教和操練外,也會關心隊員的整個家庭,定期和家長聯絡或作家訪。有些隊員在集隊時,更會分享連他們父母也不知道的事,他們很放心地和隊員分享自己的事,然後一起祈禱。集隊後,有時導師會邀請隊員一起食飯或食糖水,也算是一種團契生活,彼此做到亦師亦友的關係。隊員中,有的是信徒,有的則是未信主的朋友,不管他們是否信主,一些導師與隊員或隊員彼此之間,都建立了親密的情誼。曾子峰分享曾有隊員放榜後需要找學校,導師甚至為此向公司申請假期,開車接送和陪伴他去不同學校叩門。這些同行的點滴片段,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隊員不會選擇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吃喝玩樂,不會在星期五、六相約朋友去看電影,而選擇來集隊,因為基督少年軍給了隊員一個家庭的感覺。

異性隊員的相處界線
另外,曾子峰分享到,假若導師看見或知道異性隊員之間的相處太過親密,導師亦會有所回應和跟進,和隊員性別相同的導師,會以關懷的角度與隊員獨立傾談,了解其近況,也會和隊員分享拍拖和有關婚姻的注意事項,提醒他們既然大家都是基督少年軍的一份子,也是耶穌基督的兒女,就要行為聖潔,尊重身體。

現今不少年青人會相約網友外出,甚至發展戀情,如導師察覺有隊員有上網識朋友,覺得有潛在危機,又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呢?曾子峰就明言隊員上網識朋友或打機是普遍的事,導師會教導他們回到分隊,就要收起電話,盡量跟隊員和導師傾談和交流。雖然導師未必能掌握隊員的上網習慣,但也會提醒他們網上世界危機四伏,任何人也有機會成為受害者。

要隊員放下手機,讓隊員間能夠有空間面對面相處,其實也是在抗衡虛擬世界因著隱密性而帶來的新鮮感,這做法實在再正確不過。要建立人際關係,最終也需要真實的相處,如果希望年輕人遠離網絡世界的各種引誘,最好是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曾子峰又表示,假若當中有隊員拍拖,導師會為他們提供輔導和指引,助他們建立兩性相處的界線,導師又會和隊員分享「成功例子」,即過去有隊員由拍拖到進入婚姻,也會分享隊員拍拖後會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曾子峰指,其實導師也看過不少成功例子,隊員婚後仍繼續在基督少年軍裡服侍。

觀察心儀的對象
曾子峰表示,導師會教導隊員該以甚麼眼光去觀察心儀對象:第一,多些相處時間和群體活動,彼此真實地認識對方;第二,跟信任的隊員(相同性別)分享,有助當事人由第三者角度看心儀對象,進一步了解心儀對象的性格、喜好,他/她亦可以思考一下,心儀對象是否合乎自己的期望呢?跟他/她原先想像的是否相近呢?第三,要看對方的內在美,大家只是一星期見一次,當事人自然會覺得自己很掛念對方;但假若將來每日都見面,也許就會覺得對方很討厭。導師會挑戰一下他們,也會告訴隊員導師也曾經歷這些,讓他們有多些部署、觀察和相處的機會,了解大家是否真的合適進入戀愛關係。

另外,導師也會教導隊員要愛惜和尊重身體。曾子峰提醒隊員,一旦試了一次婚前性行為,就會帶來很多問題。第一,這會破壞了上帝給人的聖潔;第二,假如意外懷孕,身體可能會因為墮胎而受到傷害,此外還有感染性病的風險。為了避免以上情況,隊員需要為自己定一條界線,盡量不要讓男女二人有獨處的空間,意思是他們身處房間的門不能關上了,令其他人看不見他們。如果他們有了第一個很開放的拍拖對象,無論是戀愛關係或對性開放,之後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開始隨便,之後就會更加隨便,導師總會語重心長地教導隊員。

這都是很重要的分享,因為二人有同樣的價值觀,才會在團隊裡相遇相識,展開戀情,步入婚姻,這遠比在網上結識網友更健康。戀情開始後,大家仍會繼續參與集隊活動,在一個大群體中學習真實地與人相處。

明光社

彼此珍惜 薪火相傳
最後,曾子峰分享到自己擔任導師已23年,部份隊員曾經行差踏錯,沉迷賭博或其他不良嗜好,離開了信仰。他們也曾看過有隊員回轉,回來重新開始,之後成為導師,去服務和教導這個群體的年青人,甚至他們的子女也回來參加基督少年軍,成為幼級組的隊員。導師們看見人事的更替,也看見年青人加入教會、受洗,並且在基督少年軍裡薪火相傳。

這番話令筆者回想起在領袖訓練營會中最深刻的一幕,營會接近尾聲時,大會播放著《友誼萬歲》的音樂,所有導師放下嚴肅的一面,主動走向各列隊隊員,面露笑容,逐一和隊員握手,一邊說話,一邊拍拍他們的膊頭,表示支持和勉勵。這一幕令筆者覺得導師對隊員提出的各項嚴格要求,都是為了挑戰他們突破自己的限制,成為獨當一面的領袖。而最終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展現出團隊合作、個人努力和堅韌的毅力,這些素質令他們能成為優秀和有承擔力的領袖,把重要的價值觀傳承下去。

投入團隊有助建立美德

正向心理學Martin Seligman及Christopher Peterson曾將二百多種人性的正向特質歸納成六種美德,它們分別是智慧與知識、勇氣、靈性與超越、仁愛、公義和節制,而「公義」這項美德的實踐,強調公民感、團隊精神和忠心,這是指身為團隊的一員,除了自己有突出表現,同時亦能效忠團隊,既能完成份內事,也能為團隊的成功而努力。這項美德還包括了展現領導才能,團隊成員可鼓勵其他成員完成工作,也能令他們建立歸屬感,以維持團隊的和諧。制服團隊的群體生活,實在有助孩子培育「公義」這方面的美德,而如果孩子能在生活中運用這方面的品格長處,亦有助他們提升幸福感,實在相得益彰。[1]


[1] 〈美德與品格強項(Peterson & Seligman, 2004)〉,正向教育研究室,網站:http://www.cityu.edu.hk/ss_posed/content.aspx?lang=zh&title=12(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