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早知好過無知 正視早熟兒童

採訪: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11/2010

青少年愈來愈早熟,不少小學生已踏入青春期。經常向小學提供性教育的護苗基金,其執行經理譚紫茵女士表示,正因為小學生漸趨早熟,所以及早灌輸性教育,特別是關於免受性侵犯、保護自己身體等內容,對這個年代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克不容緩。

護苗基金︰保護身體

性教育範圍廣泛,而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可以用四個字來綜合:認識身體。

譚紫茵表示,現時性教育分為初小和高小兩部份,初小主要教導同學認識自己的身體,例如私處的位置,並教他們保護身體。「其實現在常識科或德育科也有提供性教育給學生,但由於課程緊迫,部份學校會邀請專門提供性教育的機構來講解,例如護苗基金、家計會、母親的抉擇等,希望學生學習到更深入的性知識。」

護苗基金有兩輛專為小學生而設的「護苗教育巡迴車」,針對初小和高小生的需要,各有一部,這兩輛車會巡迴不同小學提供性教育課程。初小(小一至小三)集中講解基本知識,例如分辨何謂友善接觸(good touch),以及應變方法。「因為小朋友或有機會遇上一些人,他最初可能表現友善,但之後卻借意摸你的私處,我們會教導同學即時拒絕的技巧。」

至於高小的同學,譚紫茵說,由於他們已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有變化,所以要開始處理同學的一些性觀念,例如為何自己開始對異性有興趣、性慾等問題。她補充:「到了高小,有些同學未必會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問題,反而多希望獲得同輩的認同,所以我們會強調青春期是建立對性有正確看法的重要時期。青少年期對異性好奇是正常的,但也要學習尊重其他人的身體,絕對不能侵犯別人!」

惟譚紫茵強調,家長在性教育工作中,仍然是重要的一環,不能假手於人。她指出:「有時候我們舉辦家長講座,問及家長有否和兒女聊天,大家都回答有。但再問他們聊天的內容,大家異口同聲說是談論功課,彷彿除了功課,就沒有話題了,這樣是不好的。」

家長可以怎樣跟孩子打開談性的話匣子呢?譚紫茵認為,不論電視、電影,甚至娛樂新聞,都可以成為性教育活生生的素材。她解釋:「有時候你教十句,都不及傳媒講一句。因此平日要與子女多討論怎樣分辨是非對錯。例如有些遊戲節目,參與遊戲的人會觸及對方身體的不同部位,這時家長可以問子女會否玩這些遊戲?甚麼情況下要拒絕,要怎樣拒絕?慢慢教他們正確的價值觀。」

這種討論,有時只需要五至十分鐘,但對兒童來說,卻是上佳的性教育教材。譚紫茵重申:「最重要是正面、開放,寧願早點教,總勝過到事情發生了才補救,這是最基本的原則。這一代的小朋友,性資訊四方八面而來,他們避也沒法避,惟有我們多教,他們才不會學壞。」

  上網變性侵犯不知不覺受害

少年人常常在網絡上結識新朋友,但這些新朋友是否另有企圖,很多時不得而知。可是少年人往往以為「喺個網度傾咗好耐,咪係好朋友囉」,最終卻是誤信壞人,有些甚至慘成性罪行的受害者。譚紫茵提醒,學校和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強調互聯網的危險,減少青少年出事的機會。
 
論到網上的色情活動,譚紫茵認為情況值得關注:「少年人常常以為,在網上話題投契的,便是好朋友,是可信任的,但其實很多性罪犯都會裝作友善。而據她了解,大部份這類人的目的,都是希望能跟你約會,然後侵犯你,或者和你玩網上性愛,這樣他便有機會拍下你的相片,再用相片來威脅你。」
 
另外,很多小學生都對援交這課題感興趣。她說:「有很多小朋友以為陪人吃頓飯便有數百元,是很划算的事情。但就不知道出來了就未必只是吃飯這麼簡單,最終會否發生性關係也難以預料。」據譚紫茵了解,有些援交少女才12、13歲,很可能仍是小六學生。故此護苗基金特別在小學的性教育課程中,加入小心援交陷阱等課題。
 
為免孩子在網上胡亂交友,譚紫茵亦建議家長把電腦擺放在客廳,以減少子女在房間偷偷上網的危險。「現在的學生要有自主權,要禁止他們上網的確很困難,但可以把電腦放在客廳,父母便容易察看子女的一舉一動。」

全靠性教育   逃離性侵犯

在「護苗教育巡迴車」上,同學可以透過動畫、布偶劇,以及車上的道具,認識了解和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一年數以百計的講座,究竟有甚麼成效?譚紫茵憶起一次有小朋友致電護苗基金求助熱線的經歷。
 
她透露:「有位小學生打電話來,說自己有天放學後,有位叔叔帶她去公園,想摸她的胸脯。她即時想起我們之前的講座,作出反抗,叫叔叔不要摸她,並立即離開,又致電護苗基金求助。這孩子的做法很好,至少不會驚慌得不能反應,繼續被性侵犯。」
 
譚紫茵表示,護苗基金的職員每次到學校完成講座後,都會派發一些物資給學生,讓他們知道可以在那裡找到更多正確的性知識,亦會留下資料讓同學知道如不幸面對性侵犯危機,應該如何應付。護苗基金的目標是希望全港小學生都能參與「護苗教育巡迴車」的課程,也希望將來多舉辦一些教育活動給老師,幫助老師更有信心在課室教授性教育課題。
 
護苗線︰2889 9933
 
 

相關文章

性真的就是愛的表現嗎?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8/11/2024

在戀愛關係中,性行為常常在電影電視被視為情感的延伸,是熱戀中的情侶必然會做的事,但這樣的行為也伴隨著風險,有可能因而感染HIV或意外懷孕。即使現在有藥物能控制HIV的病情,這卻會令人失去原有的健康,並需終身依賴藥物過活。今時今日即使有多種方法應對意外懷孕的狀況,這些選擇也可能對身心靈造成傷害。因此,我們不禁要思考,性行為是否就等同真愛的表現?

性行為在情感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認定了彼此的關係,還使雙方在情感上互相依附。發生過性行為的情侶,會渴望成為對方的唯一,並期望能夠長久維繫這段關係。然而,如果會令其中一方的身體出現問題、情緒低落或潛在的生命消逝時,又如何成為對方的支持?因此,即使是基於愛,在發生性行為前,應先考慮珍惜生命和愛護身體兩項大原則。若非如此,這樣的關係只會淪為在性慾驅動下不斷追求肉體快感,最終失去真正的情感連結。

每個人都應該尊重愛情,並對自身及伴侶的健康負責。在拍拖過程中,遵守安全的身體界線是必要的,這不僅是對彼此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待雙方的關係成熟後,再步入婚姻,這樣才能以專一忠誠的態度,與對方享受珍貴的愛情。

愛情的本質在於互相扶持與理解,而非單純滿足的肉體需求。真正的愛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透過珍惜彼此的身體與心靈,才能讓愛情不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流逝,甚至變得更為穩固。


參考資料:

〈調查:年輕人性態度趨開放 安全意識低 逾半人性行為間歇採預防措施 增染HIV風險〉。《am730》。2024年11月22日。網站: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B0/%E8%AA%BF%E6%9F%A5-%E5%B9%B4%E8%BC%95%E4%BA%BA%E6%80%A7%E6%85%8B%E5%BA%A6%E8%B6%A8%E9%96%8B%E6%94%BE-%E5%AE%89%E5%85%A8%E6%84%8F%E8%AD%98%E4%BD%8E-%E9%80%BE%E5%8D%8A%E4%BA%BA%E6%80%A7%E8%A1%8C%E7%82%BA%E9%96%93%E6%AD%87%E6%8E%A1%E9%A0%90%E9%98%B2%E6%8E%AA%E6%96%BD-%E5%A2%9E%E6%9F%93hiv%E9%A2%A8%E9%9A%AA/509167

家長監護能令社交媒體變得安全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0/11/2024

Meta在今年9月宣佈,旗下的社交媒體平台Instagram(IG)將加入家長監護的功能,18歲以下的用戶,其賬號會被預設成不公開,用戶只能接收他們已追蹤賬號或聯絡人的訊息。如果13歲至15歲用戶想更改以上的設定,就必須要加入一位成年家長或監護人的戶口,由家長替他們更改設定。家長或監護人可使用監護功能,看到青少年發訊息給甚麼人,亦可檢視他們的使用時間。同時,Meta亦針對未滿16歲用戶的情況,在其頁面隱藏敏感內容(如自殘、近乎裸露),減少這些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1]

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的問題有很多,但問題很少獲認真處理,特別是青少年使用相關平台時所產生的問題,更甚的是,問題有被故意放任的情況,這都對下一代影響深遠。美國在2023年就有30多個州份提出訴訟,指控Meta公司利用演算法引致青少年沉迷使用該公司的社交媒體平台,令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不良影響。[2]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3年進行的調查,分別有59%及60%的13至17歲美國青少年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3] 在台灣,社交媒體平台Threads(台灣網友稱為「脆」)曾引發非常大的關注,不少用戶最初可能只在Threads開了戶口並沒有常常使用,但只要他們留下非常爆炸的留言,Threads連動了IG和facebook戶口,就會吸引人前往Threads,並匯合成一個很多人看的帖子。[4]

另一宗由美國新墨西哥州提出的訴訟,指控Meta保護兒童不力,案中揭露了在Meta的一些內部文件中,記錄了該公司根本就打算要「攻佔」兒童巿場,希望旗下的即時通訊工具成為最受兒童和青少年歡迎的工具,並且為了保持競爭力而減低對不良訊息的過濾。在另一份2021年的內部報告中亦顯示,估計每天就有10萬名兒童在Meta的通訊平台中收到性騷擾的訊息,當中甚至會有露骨的內容,例如性器官的大特寫照片。[5]

不少青少年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學習不同的東西,但卻做了很多恨錯難返的決定青少年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身份的認同,社交媒體中的網友容易給予他們力量和支持,不過如果誤交損友,學習了以不良方式去獲取身份認同,例如透過減肥達到所謂的美,加入極端組織和認同某種危險的思想,甚至以自殘來獲取別人的支持等等,最後只會令孩子誤入歧途。監察傳媒的機構大多認為青少年在16歲前非必要也不宜接觸社交媒體平台,可惜隨著孩子的成長,或因著家長貪方便,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用手機,並讓他們可以自由下載軟件,即使有設立一些使用規則也不容易要求孩子完全遵守,變相就讓孩子暴露在危險之中。

撇除家長和孩子的問題,社交媒體平台也承認自己控制不了平台上的內容。社交媒體平台本質就是提供平台讓人分享資訊,營運者並非內容的提供者,平台只提供一個地方供不同的用戶以文字、聲音、影像等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惟過程中不少人為了增加點擊率,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的規則,吸引更多的點擊率,這些引人注目的內容,往往利用譁眾取寵的標題,或者是非常極端的言論,吸引人去點擊。又因著不同平台上載內容的限制,例如IG比較側重圖像,Threads則較側重短文字,一張圖或一段短文,可以有很多詮釋的空間,結果只要內容極具煽動性,夠火爆,便會引起爭論,而爭議愈多的帖文,受加乘效應影響,就會令該帖文成功佔領不少用戶頁面的開首位置,也會令它有更多機會讓人去閱讀、點讚及留言。

因為內容具煽動性,容易掀起網絡罵戰,爭論一旦升級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在Threads不少人可以隨意用不同的身份來留言,內容更可以引發網絡欺凌、人身攻擊,而當中涉及的人除了可能是素未謀面的網友,也有可能是真實認識的朋友,這樣產生的傷害就更大。[6]

此外,以往常見的網絡騙案,透過IG等社交媒體平台,騙徒可以與青少年進入私人討論區,他們以利誘的方式欺騙受害人,最終騙財騙色的案件仍然時有發生。雖然家長監護功能可以令家長知道孩子和誰在私聊,但卻不能知道他們聊天的內容。事實上當成年人也會跌落這種陷阱時,青少年單獨面對有關情況就會感到更無助,即使家長、社工、老師知道孩子出了事,但因為事件是在網上發生亦難以追究,他們亦只能感到束手無策。[7]

未來我們是不難想像,社交媒體必然成為下一代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家長、老師有責任首先裝備自己,去教育孩子理性分析當中內容,同時要學習負責任地發佈內容和留言,以致社交媒體可以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正面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充滿負能量,或者互相攻擊的地方。同時,社會有責任倡議政策,加強監管社交媒體平台的公司,要求他們改善技術,減少平台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1]  Liv McMahon et al., “Instagram boosts privacy and parental control on teen accounts,” BBC,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17,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77x44zplkyo.

[2]  Craig Hale, “Meta could be hit with lawsuits over social media harm for teens,” TechRadar, last modified October 16, 2024, https://www.techradar.com/pro/meta-could-be-hit-with-lawsuits-over-social-media-harm-for-teens.

[3] “Teens,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2023,” Pew Research Center,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1, 2023,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3/12/11/teens-social-media-and-technology-2023/.

[4] 隋昱嬋:〈Threads在紅什麼,台灣人超瘋「脆」引起祖克柏關注?〉,數位時代,網站:https://www.bnext.com.tw/story/16/why-threads-so-popular-taiwan(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1月6日)。

[5] Morgan Sung and Amanda Silberling, “Unredacted Meta documents reveal ‘historical reluctance’ to protect children,” TechCrunch, last modified January 17, 2024, https://techcrunch.com/2024/01/17/unredacted-meta-documents-reveal-historical-reluctance-to-protect-children-new-mexico-lawsuit/.

[6] “Why do people troll and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019, https://www.bbc.co.uk/bitesize/articles/zfmkrj6.

[7] Maria Zaccaro, “Online grooming: Mum calls on government for more help,”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9, 2022,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62506481.

向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4

人生每天都在不斷做選擇、作決定,最簡單的方法是跟大隊、憑感覺,隨波逐流、順其自然,萬一決定錯了,也有許多「同路人」,就算在最壞的情況,亦絕對不會孤單,因為有許多人「陪葬」。驟耳聽來,正常的人理應不會這般傻瓜,但現實上,受潮流、朋輩、大數據影響的人比比皆是,不願被別人看為古板落後,往往會令我們沒有勇氣拒絕一些自己不願意或不認同的要求,就像在還沒有弄清楚究竟是不是真正在拍拖之前,不少人已拒絕不了發生性行為的要求。又例如在與人工智能(AI)互動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知不覺落入了大數據的算計,卻不察覺早已暴露了自己的喜好和弱點,然後被隱藏的商家請君入甕。

因此,作為家長、老師和導師的,實在有需要在適當時候,為子女和青少年作指路明燈,讓他們看到人生原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和選擇。很多時做性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不會即時見到果效,但最重要的是讓年青人在日後遇到一些重大決定或疑惑時,在所謂潮流和朋輩看法之外,看到另一個選擇,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永遠有權選擇,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個世界有太多迷思,不少社會政策和傳媒文化固然容易受所謂政治正確的想法左右,甚至會做出不合常理的古怪決定。就算在教會機構的事奉,有時亦會人云亦云,盲目跟隨以前的做法或傳統,而沒有考慮在不同的時空和處境,應有不同的考慮和做法。今期《燭光》想和大家一起衝破不必要的迷思,學習為自己作負責任的選擇和決定。

親密接觸對男女的心理影響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4

青少年的戀愛關係往往充滿激情,亦會著重身體方面的探索,有關經歷對他們如何理解情感和對自我價值的看法,都具有深遠影響。本文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探討身體接觸和性行為對青少年情侶的意義,並揭示常見的迷思與誤解。

梁博士指出,根據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身體接觸是一種建立和維持情感聯繫的重要方式,讓人感到安全、被愛和關懷。青少年期是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身體接觸,例如拖手,情侶能夠表達對彼此的情感,並加深親密感。身體接觸會促進大腦釋放催產素oxytocin,這種「親密激素」可以減少人的心理壓力,並促進信任與情感連結。對於面對學業、家庭或同儕壓力的青少年來說,身體接觸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方式。此外,通過身體互動,青少年情侶可以確認自己的情感價值和自尊。

親密的身體接觸具備象徵意義

他又提到,身體接觸亦具有象徵意義,例如,當情侶雙方同意拖手時,通常會被視為二人的關係從普通朋友轉變為情侶關係。若男方希望與女朋友有更多的身體接觸,而女方也願意配合,這可能會增強彼此的安全依附感。但若女方不願意有進一步發展,不想有更多身體接觸,則可能對二人的關係進展有所影響。因此,在決定進行某種身體接觸前,雙方必須先建立足夠的信任和有良好的溝通,如果只依憑其中一方的感覺,貿然行動,必然會影響雙方關係。

梁博士解釋,青少年的腦部正處於急速發展的階段,前額葉仍未成熟,而前額葉負責高層次的思維、判斷、決策及對衝動行為的控制。許多青少年情侶在拍拖時發生性行為往往是出於即興,最初可能只是接吻,但隨著情感的升溫,行為可能會失控,最終意外地發生了性行為,這對戀情其實會帶來不良影響。

在正常的情況下,情侶之間的身體接觸往往被視為身份認可的標誌,當關係進展至有性行為時,則意味著雙方的親密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梁博士指出,性行為的特殊意義在於它不僅是情感的表達,更是對彼此關係的進一步確認,這也會令情侶對對方產生更強的依賴感、深刻的情感與心理意涵。對青少年來說,性行為可能被視為鞏固關係的一種方式,但這種強烈的依賴感也可能會帶來過大的壓力和責任,引發情感的風險。

性行為改變男女的心理狀況

梁博士指,在發生性行為後,女孩子可能會將所有需求都寄託在男朋友身上,期望對方可以滿足她,為她解決家庭、學業等問題,也會覺得男方必須對自己負責。這種情感依賴可能導致她們減少與其他異性來往,並期望男朋友成為自己唯一的依賴對象。

相對而言,男孩子通常需要與同性朋友有更多的互動,例如透過運動等活動來獲得同儕的認同,這方面的情感需求是女朋友無法提供的。遇上女方的情感需索,男孩子可能會選擇逃避來紓解心理壓力,若女孩子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滿足,則會感到失落和不安,進而令戀情產生張力。

衝動性行為與深刻的內疚感

現在的社會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已較以前開放,不過,在某些文化或家庭中,婚前性行為仍會被視為不道德或不合規範的,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不過現實往往是,不少人包括青少年在內都有過婚前性行為。梁博士指,青少年在發生性行為後或會感到內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違背了父母或社會的期望和道德標準。深刻的內疚感,可能會引發羞恥感和貶低自我價值,讓他們覺得自己已「不再純潔」或「做錯了事」。

這種對自我的苛責不僅影響青少年當前的心理狀態,還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婚姻關係。即使長大後結婚生子,這些未被處理的情感也可能成為他們一生的遺憾,讓他們覺得自己始終有缺憾、不再完整。梁博士指出,有這類極端想法的人,他們的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比較小,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接納自己,並且避免將自我嫌棄和過度自責的情緒帶入下一段感情,甚至影響到未來他們對子女與異性相處的態度。

真愛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上

梁博士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真愛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健康的戀愛關係應具備以下特質:一、雙方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二、不應通過設立條件來讓對方滿足自己的期望;三、雙方不僅有身體接觸,還懂得彼此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的決定,和不強迫對方做出有違其意願的行為。

明光社

因此,在戀愛中設立合宜的身體界線,避免雙方受到傷害,實在至關重要。梁博士鼓勵青少年坦誠地與男朋友或女朋友表達自己對身體界線的期望,及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例如,可以使用「我訊息」,即以「我」作為陳述的開首,表達感受,如「我希望我們可以慢一點,因為這樣我會感到更舒服」,而不是指責對方。這種方式有助於促進健康的溝通,增強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破解戀愛迷思

只著重身體探索,會令青少年愛侶的關係存在暗湧,其實許多常見的迷思和誤解,也可能會影響情侶的關係:

迷思一:「凡對方所要求的,我都要滿足,這才能證明我很愛對方。」

梁博士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在長大後,當有人表達對自己的喜愛時,他們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無論對方提出甚麼要求,他們都會配合,以滿足對方,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愛對方,盡了做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本份。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想法。健康的戀愛態度是,不把自己的要求強加在對方身上,理解對方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同樣重要,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和妥協。

迷思二:「如果你真的愛我,就應該和我上床。」

戀愛中的青少年常常因為害怕關係受損,而勉強自己答應對方的各種要求。如果有人要求情人和自己上床,或者送贈昂貴的禮物,來表明她或他對自己的愛,這其實是情感操縱,可能反映出關係中的權力不平等,有人試圖利用愛情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梁博士提醒青少年,這類人通常認為自己的需求凌駕一切、缺乏同理心,甚至將他人視為宣洩情慾的工具,一旦有另一個人同意與他發生性行為,他就可能迅速轉移對象,隨時結束原有的戀愛關係。

明光社

遇上情人提出這類要求,梁博士建議這樣回應:「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應該同樣尊重我的感受。」此話背後的理據是:大家的情感需求是對等的,而不是由某一個方來主導戀情。即使「男神」來追求自己,也不意味著我要奉獻全部來迎合他的要求;同樣,即使「女神」願意接受我的追求和約會,也不代表我要花掉所有的金錢來討好她。用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才能維持健康的戀愛關係。

迷思三:「就算懷孕也不要緊,因為我們可以結婚。」

梁博士指出,青少年未必真正理解當初許下廝守一生的承諾意味著甚麼,或者沒有預料到感情有天會生變,一旦面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等現實問題時,青少年會感受到巨大的情感壓力,並可能因恐懼而選擇逃避。家長和老師可以把這類承諾背後的責任具體化,幫助青少年思考選擇。例如,師長可以對青少年說,如果女朋友懷孕,你將成為爸爸,這背後的責任意味著:一、放學後,你不能再和朋友打籃球或四處閒逛,而是要立即回家照顧初生兒;二、晚上需要餵奶,可能會影響你的睡眠質素;三、星期六和星期日因為要照顧孩子,而無法出外玩樂。

迷思四:「大家都有拍拖,自己至少也要抓著一個。」

受成長背景影響,有些青少年可能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因而渴望愛情。梁博士指出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這個價值並不僅僅取決於能力或有沒有拍拖,因此人應以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青少年在感興趣的領域中嘗試,如音樂、運動項目,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的表現會變得更好,他們可以藉此重建存在感、自尊和自我價值。即使外形吸引的少年,也可能有自己的弱項,例如控制慾強,這會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伴侶;相對而言,一個外表平平但具備強烈同理心的男孩,其特質可能成為他的強項,令他成為一個好伴侶。

迷思五:「相處時不開心,只要拖手、接吻、發生性行為就會和好。」

有些青少年誤以為在身體上有親密接觸,就可以掩蓋相處中的矛盾,將性凌駕於溝通之上,以為這樣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用拖手、接吻或性行為來解決分歧往往無濟於事,有些女孩子甚至在分手後還要面對未婚懷孕的問題。梁博士分享到,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指出,完整的愛情應包括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身體上的激情和短暫的甜蜜雖然看似能解決矛盾,但缺乏親密和承諾的支持,就像一張桌子斷了其中一隻腳便無法站穩,這樣的戀情同樣無法持久地發展。

訂立雙方同意的身體界線

明光社

在戀愛關係中作充份的溝通和訂立雙方同意的身體界線,可避免在未經認真思考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梁博士指,在親密行動採取主動的一方必須明白,戀愛中不一定要透過性行為來表達愛情;如果雙方的接受程度不同,主動的一方便不能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有些青少年受性格或成長背景影響,可能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立場和主見,他們在親密關係裡往往是被動的一方,這類青少年需要明白,每個人的情感需求都是同等重要的,他們應勇敢及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梁博士又特別提到,非常親密的身體接觸和性行為,不像其他的事情,所以青少年不能任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他們要了解到性行為可能會導致懷孕或感染性病,這是非常重要兼會影響一生的決定,他們必須親自作主。

安全的戀愛路線

在與喜歡的人發展戀情之前,建立穩固的友誼是至關重要的,客觀地觀察心儀對象的性格和行為,特別是他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有助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的性格特徵和價值觀。例如,若男孩子因為自己出眾而養成驕傲的性格,這樣的人在戀愛中可能會看輕女朋友,如果要選擇男朋友,他便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想了解一個人是否有同理心,或有沒有過度操控的傾向,可以觀察他如何與朋友相處,有沒有總是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時間;如果他缺乏同理心,便可能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進而影響與人關係的穩定性。通過這些觀察,可以幫助人更理性地評估潛在的戀愛對象,從而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結語

愛與被愛是人心底裡最深層的渴望,被愛會令人感到被重視,錯愛則會令人受傷害。合宜的身體界線讓人清晰地明白可以做的接觸與不可以做的接觸,能令雙方受到保護和尊重。一些青少年或因性行為而經歷過感染性病、意外懷孕、墮胎等,這些創傷確實叫人難以承擔。梁博士表示,若因著過去發生過的不愉快事件而影響一個人對自我的看法,或貶低自我的價值,他就應該向專業人士求助。

令人心痛的人為悲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10/2024

在2019年,一名21歲輕度智障的女子疑遭暴力對待而喪生。她的父母因信任自稱是道士的張姓男子,讓他為女兒進行驅鬼法事,但期間有人對女事主施加了極端的暴力,甚至以假陽具來侵犯她,最終導致她死亡;張姓男子被控謀殺罪及非禮罪。事主的母親亦遭控告,她未有阻止事件的發生,甚至涉嫌與男被告一同購買假陽具。事主的父親發現女兒失去意識後報警,警方到達後發現她的頭部受傷並已沒有呼吸。陪審團早前一致裁定男被告的控罪全部成立,而女被告被控協助和教唆非禮另一人的罪名,亦被一致裁定成立;案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原本是一宗可避免的慘劇,如今一條寶貴的生命已被殘害。當人們面對困難或不如意時,有時會求助於民間信仰,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應考慮有關的方法是否合情、合理和合法。男被告聲稱要為女事主驅邪靈,即使他真的出於幫助他人的想法才做出有關行為,亦不能成為犯案的藉口,因為他所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合常理,並違背社會道德倫理。事主的死反映出其父母的愚昧,盲目相信了被告,更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是失職的父母。他們或許因對女兒患病而感焦慮,所以願意嘗試任何醫治的方法,但他們忽視了基本的常識和做法是否合法,最終在男被告的錯誤引導下,讓女兒遭受致命的傷害。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在做決定時,應優先考慮保護身體和珍惜生命,避免因愚昧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對於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只有在彼此關懷、拒絕傷害他人的社會氛圍之中,才能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惟有理智與關懷並存,才能真正守護生命的價值。


參考資料:

朱棨新。〈道士涉謀殺及非禮智障女案 陪審團一致裁定兩被告全部罪名成立〉。《香港01》。2024年10月1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066462/道士涉謀殺及非禮智障女案-陪審團一致裁定兩被告全部罪名成立
 

與弱勢孕婦同行的「小小生命」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9/2024

面對意外懷孕,許多女性會感到非常焦慮與不安,當父母得知女兒意外懷孕時,往往亦感到手足無措;而部份當事人則會因社會、家庭和經濟的壓力而掙扎,考慮應否繼續懷孕。其實,這些女性及其家人不必獨自承擔壓力,因為只要願意尋求幫助,他們總會尋找到出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弱勢孕婦的需要,本社訪問了基督教機構「小小生命」的幾位同工及一位媽媽,與大家分享弱勢孕婦的需要、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可以成為她們的同行者。

守護生命的使命

小小生命的發起人及總幹事杜慧妍傳道表示,香港的墮胎情況相當嚴重。她深刻體會到墮胎帶來的問題,包括抑鬱和迷失,因為她有過這樣的經歷。透過閱讀聖經,她看見生命的價值,並在神的呼召下成立了小小生命。這是一個建基於基督教信仰的機構,專注於支援任何年齡的弱勢孕婦、其伴侶和家人,紓緩他們面對因懷孕而產生的壓力。隨著工作的推展,數位同工因自身的經歷或對生命的熱愛而加入,形成了一個用愛心陪伴懷孕女性的團隊。

帶著勇氣尋求協助的媽媽

明光社

這些年來,小小生命與不少在困境中的女性同行,其中一位機構持續關心、有未婚懷孕經歷的媽媽,分享了她的故事。當她得知自己意外懷孕時,年紀已不算輕,並已投身社會工作。她從未考慮過當媽媽,更感到徬徨無助,她為到選擇繼續懷孕還是進行人工流產而掙扎,於是她鼓起勇氣主動聯繫小小生命尋求幫助。她表示,小小生命的同工並沒有僅僅將她視為求助者,而是像朋友般跟她分享類似的經驗,令她感到被關心,同工亦了解到她對懷孕的想法和擔憂,這令她感到很安心和被理解。在同工的建議下,她進行了產檢,透過超聲波檢查,她聽到腹中胎兒的心跳聲,感受到小生命的珍貴,最終她決定成為單親媽媽,撫養這個孩子。

她感謝小小生命同工的陪伴,讓她平安走過整個懷孕過程。她鼓勵遇到意外懷孕情況的女性,將這經歷看為人生眾多經歷的一個部份,若感到困惑或焦慮,應尋找能理解她們處境的人商量,並靜下來聆聽內心的想法。她發現許多女性仍未能獲得幫助,故希望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她們明白到自己並不孤單,而且有很多人是願意提供協助的。

深刻的前線經驗

明光社

而杜慧妍傳道則分享了一次深刻的前線經驗。一位懷孕女性在偏遠的地區獨居,面對不友善的僱主,她因懷孕而受到歧視,最終甚至被僱主找一些「理由」,將她即時解僱。小小生命的同工曾經陪她到不同部門求助,並為她祈禱;可幸的是,最終她獲得教會的支持,籌集到金錢聘請陪月員照顧她和初生的嬰兒,渡過難關。這位媽媽現在不僅能照顧孩子,還主動關心其他有類似經歷的女性。

小小生命資深關顧幹事蔡潔霞女士則分享到另一位年輕媽媽的故事。在得知自己懷孕時,這位媽媽仍是正值求學階段的年輕女孩,甚至已經與男友分手;因著基督徒的身份,她不敢告訴他人自己的情況。她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小小生命,同工陪伴她去看婦產科醫生,在進行超聲波檢查時,讓她聆聽到胎兒的心跳,她感受到胎兒的生命是寶貴的。最終在牧者和家人的支持下,她選擇將胎兒生下來;在考慮到孩子的將來時,她和家人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孩子交給適合的家庭領養。

小小生命資深輔導員李惠婷姑娘則分享到另一位媽媽遇到的困難,這位媽媽雖然已婚,但她在懷孕前已育有兩位有特殊需要的年幼孩子,她和家人住在沒有升降機的唐樓,日常生活忙碌,疲於奔命。面對再次懷孕,她感到焦慮,又掙扎於是否繼續懷孕。小小生命的同工了解她的情況後,不僅陪伴她接送孩子,還將她的情況轉告了附近的教會,令她獲得了不少支援,而她第三名孩子亦已出生,這位媽媽亦與教會保持著聯繫。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見弱勢孕婦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小小生命的同工深信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藉著禱告,總能看見上帝的愛與恩典,並透過機構或教會向弱勢孕婦伸出援手,與她們同行。小小生命鼓勵有需要的女性放膽求助,因為同工是非常願意持續陪伴她們的。

情感缺失與關係的重建

杜慧妍傳道特別提到,部份社福或醫療人員可能認為弱勢孕婦因經濟壓力和缺乏支援而難以處理生活問題,因而主張墮胎,這與小小生命同工認定生命是寶貴的看法很不同。另外,她認為部份弱勢孕婦面對的問題不僅是資源不足,而是沉溺於不健康的男女關係,這可能是源於她們曾經遭受父母的厭棄和拒絕,導致情感缺失和人際關係破裂。她強調,這些女性需要與上帝及他人重新建立復和的關係,透過牧者和弟兄姊妹的愛與接納,學習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小小生命有別於一般提供物資配對服務的社福機構,不單是為孕婦解決眼前的物質需要,更是希望把上帝的愛帶進人的心靈,讓人得著真正的滿足和平安。

每個生命都是珍貴的,孕婦更需要得到關心與陪伴。只要社會上不同的人都願意付出愛心與努力經營 ,就能為弱勢孕婦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幫助她們在困難中找到出路。這不僅是對她們的支持,也是對生命的尊重與肯定。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弱勢孕婦的需要和她們的經歷,請按此收看「如何與弱勢孕婦同行」網上講座。)

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9/2024

明光社在2024年7月26日舉辦的網上講座主題為「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當晚由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先生(安然)、筆者、本社的項目主任(性教育)熊嘉敏女士(Carmen)、項目主任(流行文化)呂英華先生(Joseph擔任分享嘉賓,一同分享,推廣性教育的經驗和感受。

Joseph回想自己在加入明光社前,已對性教育有所抱負,曾在網上討論區與網友就「婚前性行為」這個主題進行辯論,甚至想過以「課金」方式邀請出租女友返教會,最後當然是沒有實行。在成為項目主任後,除了可以實踐抱負之外,也可藉此進深認識不同性倫理課題。

明光社

其實,本社同工們每年在學校都會主講幾百場的講座,Carmen相信當中總有學生會受惠的,雖然過程不一定很順利。她記得有一次在中學講解何謂性騷擾,有學生將他被同學性騷擾的真實經歷寫在紙上,而相關的同學也承認有作出過某些不當的行為,原來他們都不知道有關行為已是性騷擾行為。而同工們到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正正就是要告訴學生「應該作」和「不應該作」的行為。

本社的性教育不只在一般主流學校進行,同工們也有機會到訪一些特殊學校。筆者認為,每次到訪特殊學校,對自己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所盲人學校進行講座。因講座在晚上進行,課室的燈光是為講員,即筆者而開的,因沒有燈就甚麼也看不見,連投影機也是為筆者開的,同學都看不見其上的內容,而筆者則習慣了在主講時使用簡報。同學雖然看不到東西,但無阻他們在課室裡活動和溝通;而筆者雖然有視力,但在那刻反而成為了限制,需要有光線和儀器才能運作,那刻有障礙的反而是我。

安然表示香港性文化學會除了在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也在網上推出網上性教育Podcast——「Sex But True騎呢性趣聞」,希望令網絡上的風氣有所改變,讓其上也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想法。Podcast每集30至45分鐘,他們會選取一些熱門的社會話題作討論,除了類似「食花生」的閒聊之外,也會有一些較嚴肅的倫理思考,並分析網民留言背後反映的價值觀,藉此訓練聽眾的獨立思考能力。安然表示雖然Podcast的目標聽眾是大學生和已出來社會工作的成年人,但也有中學生表示有收聽他們的節目,他很感恩網上Podcast能回應到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心。

誠邀大家點按以下連結,收看足本講座。

收看講座

「兼職女友」與賣淫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9/2024

警方發現有本地賣淫集團在Telegram上開設群組,以「兼職女友」的名義招攬嫖客,吸引超過25,000用戶。警方針對該集團展開拘捕行動,拘捕六名涉案男女,他們涉嫌利用多個戶口收取及清洗懷疑透過營運賣淫平台而獲取的犯罪得益,有關款項超過1300萬元。

這則有關兼職女友的新聞涉及身體與法律層面的思考,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個人選擇的意義。有些兼職女友可能被不法份子以把柄要脅,並非出於自願,她們需要盡早向信任的人求助。有些兼職女友也可能以為這是搵快錢的方法,認為自己能設立不同的身體界線,視之為工作選項;其實任何選擇都應優先考慮事情是否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或是否違法,保護身體的安全是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而合法性則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大眾的安全。如果一個選擇違反了這兩個原則,那麼這個選擇就不應被視為正當的。這提醒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保護和尊重身體始終是最重要的。

社會大眾對於兼職女友的普遍看法往往集中在這種行為的後果,而忽略了對她們的關心。她們可能會隱秘行事,不敢告訴別人正在出賣自己的身體,或是沉溺於不健康的性關係;她們既感到羞恥,也不知如何尋求幫助,部份人可能會以痛苦來懲罰自己,甚至選擇自我放棄。社會應該鼓勵那些選擇成為兼職女友或以錢來尋求性關係的人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並向他們發出友善的訊息,主動伸出援手,並與他們同行,例如透過社會服務機構來提供心理輔導、建立愛惜和尊重身體的價值觀;透過社會人士的關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慢慢在現實生活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建立健康的身份認同。這不僅是對個人的負責,也是維護整個社會的健康。


參考資料:

〈Tg賣淫群組以「兼職女友」吸客 警拘6人包括情侶主腦 涉洗黑錢逾1300萬〉。星島。2024年9月5 日。網站:https://www.singtao.ca/6845770/2024-09-04/news-%E7%B6%B2%E4%B8%8A%E8%B3%A3%E6%B7%AB%E5%B9%B3%E5%8F%B0%E4%BB%A5%E3%80%8C%E5%85%BC%E8%81%B7%E5%A5%B3%E5%8F%8B%E3%80%8D%E5%90%B8%E5%AE%A2+%E8%AD%A6%E6%8B%986%E4%BA%BA%E5%8C%85%E6%8B%AC%E6%83%85%E4%BE%B6%E4%B8%BB%E8%85%A6+%E6%B6%89%E6%B4%97%E9%BB%91%E9%8C%A2%E9%80%BE1300%E8%90%AC/?variant=zh-hk

「羽毛球」不是性教育的重點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9/2024

教育局近日公佈的一份公民、經濟及社會科支援教材中有關「青少年與親密關係」內容引起全城討論,主要關注兩個部份:親密界限承諾書工作紙,以及透過打羽毛球來處理性衝動。驟眼看似可笑,但該份共68頁的教材內容其實有不少值得參考的地方。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份教材的對象是中三學生,因此教材討論的其實並不是婚前性行為,而是少年人性行為。相信大部份市民都認同中三學生需謹慎考慮是否進行性行為,甚至不宜進行性行為,因為他們未到法定性交年齡,任何男生與未滿16歲女生進行性行為都要負上刑責,最高刑罰是監禁五年。教材中亦提及「當情侶未能承擔婚前性行為的後果如未婚懷孕、法律後果、情緒困擾等,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教導。

而引起市民熱烈討論的承諾書工作紙,內容是希望學生反思自己的戀愛和親密界線,和提出處理性衝動的方法。雖然以工作紙的形式去表達有點特別,但每個人對親密行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界線,與戀人訂下彼此可接受的親密界線,也是學生需要學習的性教育內容。 

訂立親密界線不是為了填寫一張承諾書工作紙,而是要向自己所愛的伴侶表明自己對親密行為的接受程度,是彼此尊重和愛護對方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的提醒;其實不只是中三學生,每一個對感情認真的人,都應該抱持這樣的態度。作為老師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然後作出對自己和他人最合宜的決定。 

教材建議以打羽毛球來應對性衝動,其實是教導學生離開性衝動處境的一個例子,學生雖然未必能立即找到羽毛球場,但仍需要學習處理性衝動。教材讓學生思考在性衝動處境的應對方法,立場明顯是希望學生拒絕發生性行為,而選擇離開性衝動處境的現場。如上所述,教材的對象是中三學生,教導他們拒絕性行為才是負責任的做法吧。 

不過,法律只是幫助人思考是否發生性行為的其中一個要素,就算學生已達合法性交年齡,也要思考性行為的目的和後果,例如雙方能否承擔性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建立自己的性價值觀。 

教材設計是有瑕疵,但背後的性價值觀才是學習重點,希望大眾不要捨棄,就像同時把嬰孩和洗澡水倒掉一樣。

家庭性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24

「要訓導孩童走他當行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會走入歧途。」

(箴言22:6《環球聖經譯本》)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其中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適當的家庭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然而,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卻是一件需要格外小心和謹慎對待的事情。不少父母都認同家庭性教育重要,但要實行出來卻不知該如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在家庭性教育實施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把握適齡性

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都需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著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色情文化等更深入的主題。適齡的性教育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並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過早或過晚進行性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父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主動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被聆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對孩子的好奇心感到不安;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讓孩子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將父母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孩子有權拒絕某些對話或主題,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並等待適當的時機才重新討論。

循序漸進

家庭性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父母無需一次性地向孩子輸入過多資訊,而是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入更複雜的主題。同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調整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正確的資訊來源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父母要確保所提供的資訊來源可靠、專業,避免使用網路上一些不實或存在偏見的資訊;可以選擇學校、政府組織或專業的性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並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繼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能確保孩子獲取正確的性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溝通技巧

在家庭性教育之中,父母需要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避免使用坊間過於粗俗的詞彙,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進行溝通,不要使用責備或恐嚇的語氣,反而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回應和解答。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家庭共識

家庭性教育並非單靠父母一人來完成,需要全家人共同參與和配合。父母或其他家人要就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達成共識,確保全家人態度一致,避免讓孩子產生困惑。同時要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家庭性教育的作用。

家校合作

學校也是孩子學習性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可主動了解學校性教育的內容和進度,以便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得以配合。另一方面,父母也需留意學校性教育的內容是否與你們預期的存有差異,有需要時可積極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擔憂。在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下,孩子才能真正養成正確及健康的性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自身的行徑也對孩子的性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是否能夠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和態度?好讓孩子學習及模仿。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過於露骨的性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表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例如在與配偶或其他家人相處時,表現出互相尊重、坦誠溝通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讓孩子養成健康的性意識。

持續學習

家庭性教育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孩子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父母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性教育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課程或研討會、閱讀書籍文章等方式,與其他父母或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資訊,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更理想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專業協助

如果在實施家庭性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遇到任何困難或困惑,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例如可以諮詢學校輔導老師、醫務人員或性教育專家,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處理家庭性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綜合上述所言,家庭性教育是一項需要父母付出大量心力來承擔的重要責任,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體現。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下一代開拓充滿愛與智慧的成長道路。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2-8-2024

似是而非的「pre拍拖」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30/07/2024

近年,年輕人興起了一種名為「pre拍拖」的新型戀愛模式,意思是在正式成為情侶之前,雙方就會有一些親密的身體接觸,如牽手、擁抱和親吻等,但二人不會作任何的承諾。他們希望先試後愛,體驗過後才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發展更親密的關係。[1] 這種看似自由輕鬆不帶承諾的約會方式,其實隱藏著一些問題,很值得年輕人去思考。

了解過「pre拍拖」的戀愛模式後,發現當中的愛情觀崇尚滿足自我的需求(need-based love),[2] 二人透過與對方的親密接觸來獲得身體和情感上的快感和滿足。然而一旦有其中一方無法再帶給另一方愉悅的感受,便會有人選擇離開這段關係,二人難以發展長遠關係。除了這種不帶承諾的體驗式戀愛關係以外,還有其他的戀愛模式,著重接納和認識,多於體驗和快感。這一種愛情觀,主張以尊重和珍惜的態度(grace-based love)來對待愛情,二人願意接納對方的獨特性,包括其優點和缺點,而這種戀愛關係需要投入時間和心力。在現今講求自由快捷的時代,到底怎樣才能孕育出細水長流、令人滿足的愛情?

戀愛觀受親子關係影響

年輕人追求自由輕鬆的「pre拍拖」式戀愛,可能是源於他們童年時期與父母有負面的相處經歷。有學者指出,若在童年時期與父母有不安全的親子關係,例如既溺愛又苛責,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會陷入「為愛情而上癮」(addicted to love)的狀態,亦會發展出扭曲的愛情模式。這類年輕人往往很快就熱戀,可是分手也會很迅速。我們無法改變父母在我們年幼時造成的負面影響,或對我們作出過的傷害,但如果我們已為人父母,作為成熟的人,就當盡力為下一代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當我們情緒激動時,可以先深呼吸、喝杯水來平靜一下,如有需要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訂立身體和情感界線

年輕人誤以為只要抱著「試愛」的心態去體驗親密的關係,並有親密的身體接觸,以為這樣做不會帶來傷害,這實在是輕視了愛情。大部份的人在失戀時內心都會感到痛苦和枯竭,這是因為我們藉著身體接觸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連結到另一個人身上。[3] 正因愛情的力量如此讓人刻骨銘心,我們在決定展開戀情前,必須審慎地挑選交往對象,遵守合宜的身體界線,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以防我們被一時的激情沖昏了頭腦,作出錯誤決定。一旦決定投入一段感情,雙方需要清晰地確立情侶關係,並承諾以真心和忠誠去培育這段感情,包括願意為了對方放棄與他人交往,建立情感關係,為守護彼此的愛情而付出代價。只有這樣,才能慢慢孕育出堅韌的愛情,成為彼此的依靠。

不帶承諾反會令人痛苦

「Pre拍拖」關係不帶任何承諾,只要其中一方想終止關係,這段關係便可即時終止,這種終止關係的自由,很可能會令另一方陷入痛苦,如果被推開的一方不想結束這段關係,想繼續這段關係的權利便遭到剝奪,甚至連查問原因的機會也沒有,令其心結難解。這種做法忽略了人並非一部機器,而是擁有真實而豐富的感情,人對於各種事物都會有感覺,不能若無其事地按下刪除鍵便能忘記相關事情,並且很快就可以如常運作。在每一段關係結束之前,人是需要經歷一個情感分離的過程,才能慢慢調整心情和接受分開的事實。「Pre拍拖」正正讓人缺失了這個重要過渡期,導致被拋棄的一方內心充滿傷痛和迷惘,這種傷害甚至會影響他未來對親密關係的看法,懷疑自己能否妥善地處理下一段戀情,甚至害怕再次投入親密關係中,擔心自己再次受到傷害。

好好說分手

成熟的分手方法是,當一段關係走到盡頭,雙方經過多番的討論、嘗試協調,大家在平等和知情的情況下結束關係,這樣分手才能讓人釋懷,讓人能夠在挫敗中成長。人面對失去心愛的事物,當然會感到痛苦,作為父母,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面對負面情緒。例如當孩子因失去心愛的事物而感到難過時,我們要陪伴他們,容許他們抒發不安的感受。當孩子漸漸平靜下來後,我們可以簡單地表達關懷:「你覺得好點了嗎?」、「想傾談一下嗎?」人既然無法逃避失去,就讓我們學習珍惜,這正是發展友情和愛情不可或缺的態度。

正確愛情觀的重要

戀愛是人生重要的一部份,「pre拍拖」的興起反映了部份年輕人過度追求自由和刺激,而忽略了愛情的內在價值。作為成年人,不論是為人父母或師長,其實可以成為年輕人的引導者,幫助年輕人建立正確的愛情觀,讓他們理解到愛情不僅僅是身體的接觸,更需要有心靈層面的交流,這樣,愛情才能成為生命中珍貴的一部份。


參考資料

Viu1 HK。〈Winka結束6年情 樂意試「Pre拍拖」 搵COLLAR姊妹做樹窿解情傷 與Marf互相欣賞不比較|Viu1人物專訪〉。YouTube。2023年3月2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KIddxvLbA&t=177s


[1] Chill Up:〈最新潮戀愛方式?!咩係Pre拍拖?拍拖應由誰付款?愈年輕愈開放?| Chill Up街訪〉,YouTube,2023年4月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9lr2LoOuE(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1日)。

[2] 霍玉蓮:《情難捨:從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香港:突破,2000),頁104。

[3] 同上書,頁70–71。

日本男子「約會」女童後被捕

27/06/2024

日本早前發生了一宗案件,一名50歲日本男子懷疑透過社交媒體認識了一名未滿13歲的女童,並於去年12月在賓館與她見面,據稱他以30,000日元的條件觸摸了女童下腹部。涉案男子承認有與女童在賓館見面,聲稱以為女童已有16歲,並否認有任何猥褻行為。日本警方以猥褻罪、違反兒童買春法和色情法等罪名逮捕了該名男子,並會作出深入調查。

暑假將至,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空餘時間上網,或會接觸到意圖不軌的人,以金錢或禮物來引誘他們傳送裸露照片,甚至相約他們見面,並藉機觸摸他們的身體。作為成年人,我們應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保護和尊重兒童,不能利用他們的單純和無知,作出任何形式的性剝削和猥褻行為。另一方面,我們要教導兒童明白身體是自己最寶貴的資產,任何形式的交易都會傷害身心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成熟的人要教導兒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金錢,而不是用身體去交換,這才是他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雖然金錢可以買到很多物質享受,但那種快樂是短暫的。相反。人的生命、身心健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愛才是最寶貴的,不應以金錢犧牲這些的寶貴的事物。因此,即使面對金錢誘惑,也要堅決拒絕一切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不當要求。身體和人格比任何金錢都更加珍貴,這是作為人的根本底線。

參考資料:

〈大阪12歲女童沉淪「爸爸活」,50歲大叔花6千買春被捕〉。Japhub日本集合、yahoo!新聞。2024年6月23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E5%A4%A7%E9%98%AA12%E6%AD%B2%E5%A5%B3%E7%AB%A5%E6%B2%89%E6%B7%AA-%E7%88%B8%E7%88%B8%E6%B4%BB-50%E6%AD%B2%E5%A4%A7%E5%8F%94%E8%8A%B16%E5%8D%83%E8%B2%B7%E6%98%A5%E8%A2%AB%E6%8D%95-123248459.html

 

 

家長收到子女的成績表後,如何作合宜回應?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6/2024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鑲在銀器上。」

(箴言25:11《環球聖經譯本》)

每逢考試,不少家長都認真陪伴子女溫習,部分家長更認為分數是反映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更緊張。到底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的成績表作合宜的回應呢?本文邀請了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為大家講解。

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可能會為考得的成績有不同的情緒,包括雀躍、焦慮、擔心等。梁家揚博士認為,人有情緒反應是非常正常。當成績理想時,家長能夠坦率地表達喜悅;當孩子的成績未如理想,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應該如何面對焦慮,例如邀請孩子一起深呼吸、靜觀、聽放鬆音樂或慢跑,都有助於降低身體和情緒緊張。

家長與子女建立開放、尊重和支持的溝通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問孩子:「今次考到這個分數,你覺得如何啊?有甚麼困難或挑戰嗎?」有時家長覺得分數已不錯,但孩子卻不大滿意,這樣的對話可以幫助家長更具體地理解孩子的處境和感受,建立更強大的親子連結。若家長或孩子感到情緒壓力過大,無法有效調節,或者需要更深入的指導,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可能是一個好選擇。

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

對於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幫助孩子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目標,例如課外活動或社會服務,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展技能,不但能建立自信心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更能避免孩子因為考試高分、毫無對手而變得驕傲。另一方面,有部分學業成績一直表現優異的孩子,他們的焦慮感可能會很大,反映在考試時身體出現不適,例如頭暈、肚痛。孩子若有其他挑戰目標,就可避免只把成就局限於學業分數,造成過大的壓力。

合理可實現的學業目標

至於成績稍差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設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例如孩子今次考得30分,卻把目標定為90分;這可能是家長的期盼,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無法成為孩子的目標。若把目標定為40分,雖然仍未合格,這個目標對孩子來說實在也不容易,卻是合理可行。當孩子達成目標後,家長可鼓勵孩子思考「你做了甚麼特別的事令成績提升了10分啊?」例如平日回家有溫習、預習,今次考試有提早溫習等等,引導孩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溫習方法,也能建立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各種成長挑戰。

就算成績非常不理想,家長絕對不可貶低、批評孩子的人格或能力,或使用極端說話來發洩,例如「死蠢」、「你的成績永遠都是這麼差的了」、「你從來都沒有做得好」。這類說話會令孩子感到挫折和無助,失去學習的動力。梁博士邀請家長讓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例如引導孩子回想考得不錯分數時所用的溫習方法、幫助孩子找出失去溫習動力的原因,例如父母爭執、與同學吵架、學習內容太深等。孩子成績欠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透過親子之間的深入對話,有望能夠找出隱藏的問題。

家長需欣賞孩子的努力

無論孩子考取了甚麼分數,或是成績優秀,或是成績稍遜,甚至自貶「我樣樣都做不好」的孩子,家長都需要稱讚和肯定孩子在學習過程的付出,而不僅僅注意分數或等級。假若孩子每一次收到成績表,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一無是處、時常犯錯,這很容易擊倒孩子的自尊心。梁博士解釋,試卷上的分數都是孩子準確地答對問題、一分一分爭取得來的,家長的眼光需要轉為欣賞孩子的努力,而非為了「未得到的分數」審問原因。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檢視答題所犯的小錯誤,家長有時可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孩子「這題我也可能會和你一樣,都答錯啊!」如果孩子因過去的失敗而意志消沉,不論任何階段,家長也可用愛和關心,設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慢慢地重建自信。

其實人生階段有不同類型的「成績表」,例如老闆在工作上給予的評價、夫妻對彼此的期望、旁人對家長養兒育女的看法等。我們都希望別人不要只挑剔我們的錯失,也渴望別人能認同和欣賞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讓我們以同樣的眼光來欣賞孩子,熱切地期待他們每一個微小而重要的進步。

小學校長對家長的話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黃靜雯校長:成績表是簡單的一覽表,透過每學期或每年的情況比較,反映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學業情況。除了各科目成積及名次,成績表也包括了出勤記錄、老師評語、操行等級、獎懲記錄及課外活動記錄等。家長平日可多與老師溝通,老師能觀察到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可以多問有關孩子上課態度、與人相處、禮貌及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多角度了解子女的成長需要。黃校長特別強調,家長需要以平常心去解讀老師的意見,也不宜將孩子與他人比較,應從縱向角度分析孩子在學習態度方面是否有進步或退步,因為品格培育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6-2024

性教育愈早愈好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2/05/2024

36歲的藥房銷售員多次強姦八歲的女兒,並且逼她替他口交。他否認兩項強姦罪、對16歲以下兒童猥褻行為罪及非禮罪,事主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對於出庭作供感到焦慮,深恐遭受父親的報復。心理創傷報告建議她接受持續的精神科治療及心理輔導。被告不認罪使女兒需要作供指證,這讓她感到焦慮,無法上學並且曾有自殺的念頭。審訊裁定被告六項罪名成立,判囚15年。此種違背道德倫理的案件令社會各界都感到極度厭惡和憤怒,被告自私和愚蠢的行為禍害深遠,也對自己的女兒和配偶、親友造成了深深的傷害。

這類家庭成員的性侵案通常都比較隱密,難以被發現,當中亦涉及各種的價值觀,令人感到混亂和不知所措。學校裡的性教育課其實真的很重要,因為當中會教導學生保護和尊重身體的知識,例如「真正愛你的人,必然會愛護和尊重你的身體,不亂摸、不亂看」、「分辨好接觸和壞接觸」,也會教導學生理解安全和健康的人際關係,包括可信任及求助的大人。* 這範疇的知識極之重要,家長和學校愈早教導愈好,一旦學童不幸遇上壞接觸,至少他知道錯不在自己,能夠放膽向人求助,外界愈早介入,愈能減低當中的傷害。

 

參考資料:

〈36歲父姦親女囚15年 8年前事主8歲起被性侵 官斥喪盡天良〉。明報新聞網。2024年4月23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423/s00002/1713805394009

*明光社網頁亦有相關的性教育短片及文章可供參考
https://www.truth-light.org.hk/concern/area/%E6%83%85%E6%80%A7%E6%95%99%E8%82%B2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安全上網三大原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3/2024

警方數字顯示,去年與兒童在網上活動有關的性侵犯案件數字較前年上升超過15%。不法份子利用交友程式,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接觸受害人,進而引入性話題,其後誘使對方發送裸照,甚至進行非法性交。部份兒童誤以為手機應用程式的「閱後即刪」功能,會令發送裸照的行為變得不帶風險,因而向網友發送照片,卻不知照片已被對方保存下來,甚至遭到威脅勒索。此外,有兒童與網友認識不久就發展成情侶,被對方欺騙發生性行為,甚至有女童出於金錢的誘因自願與他人進行性交易。

網絡使用者良莠不齊,社會各界人士應該盡早教導兒童上網時要注意的原則:第一,要留心與網友的對話內容。凡涉及財物、身體(包括相片、影片和外出見面)和個人資料,都要一概拒絕。第二,就算與網友感覺上已很熟絡,要知道對方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方所說的話不能盡信。若網友以雙方的關係作為利誘或威嚇的手段,已是不合理的相處方式,應立刻中止交談。第三,所有的人際關係應建基在安全範圍之內,包括保護身體和心靈,若對方的要求有機會令人受到委屈、受威脅、受傷害,都應果斷拒絕。社會各界人士要教導若兒童一旦在上網時遇到違反以上任何一項原則的情況,就表示危機可能已出現,兒童需要立即拒絕對方的要求、盡快告知大人,把事情交由大人去處理。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編者序:成長中的障礙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2/2024

一代不同一代,當世界的轉變速度愈來愈快,不同世代面對的挑戰差異可以很大,無論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成長,或是千禧年前後較富裕環境下成長,以至過去幾年在社會運動和疫情陰霾下成長的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作為父母、老師和導師的,大家的成長經驗恐怕難以成為主要參考。過去幾個月,香港學童自殺的情況令整個社會都震驚和傷心,究竟青少年面對的嚴峻挑戰是甚麼?他們的抗逆力出了甚麼問題?家長、老師和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社會人士又可以做甚麼?這是大家都十分迫切想探討的。

在美國,一個關注精神健康議題的網站指出,現時青少年經常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自我形象低落、外貌遭負評、同儕壓力、欺凌、學業上的挑戰、外在各種壓力、與性相關的危險行為、藥物或賭博的沉溺行為、抑鬱和焦慮等。[1] 就以上各點,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關心下一代的朋友,了解青少年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並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協助他們跨越這些障礙。

本書收錄有關沉溺行為的文章,主要是回應青少年沉迷電玩的情況,另外,亦收錄了有關靈性支援的文章,讓家人、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面對各種衝擊。作為教會群體,我們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在靈性層面得到餵養,由聖經真理導引他們,便能更堅實的成長,即使面對再混亂的世代,走進了人生低潮,他們也不會失卻盼望。因此,本書的最後一個部份為信仰支援,盼望透過相關文章,回應青少年在靈性方面的需要。盼望本書,能為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同行者帶來一點幫助。


[1] LCPC, “12 Common Teen Issues & How to Support,” Choosing Therapy, last modified May 4, 2023,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teen-issues/.

開心換新牙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1/2024

小朋友長大了,可能會一改以往哈哈大笑的作風,只願展露微笑。父母可能不以為意,直到孩子在家裡把音樂老師教的《換牙歌》唱出來,「門牙漏了窿窿太古怪,收起燦爛笑容,不敢高聲歌唱……」家長這才發現原來孩子因為正值換牙階段,本來整齊的門牙脫落了,孩子覺得不好看所以不敢張大嘴巴,以免被人發現和注視。

面對著從未經歷過的轉變,孩子是很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教導。例如當孩子表示「牙有點鬆、在搖來搖去」,家長可預先把換牙的過程告訴孩子,令孩子放心只是乳齒脫落,一段時間後,新的恆齒就會長出來。在這些時期孩子也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例如定時刷牙、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當孩子明白這些轉變是成長的標誌,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就算將來面對身心皆有轉變的青春期,孩子的擔憂會慢慢減輕,也學懂愛護身體、欣賞自己的優點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家長可多分享在換牙階段會發生的趣事,例如第一次換牙的心情、去做牙科保健的過程、換牙期的各種不方便等,這些都是很真實的親子話題。在成長階段或許會讓人感到不適應、不知所措,這實在是很正常的心情。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會對自己的成長充滿期待,並且在歡笑聲中邁步向前走。就如《換牙歌》所描述,「門牙漸已長出太可愛,天天笑望鏡兒,歡欣快樂露新牙。」

如何回應子女心底渴求的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想被人遺棄,當這些渴求長久得不到回應時,可能會令人變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寧願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在人群中亦表現得退縮。作為父母,可以怎樣令孩子感覺得自己被愛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又可以怎樣回應提問,令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呢?本文將會探討一下這個課題。

孩子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有些孩子會問父母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我可愛些,還是貓可愛些?」「你喜歡陳小明多些,還是我多些?」若把這類提問圖像化,孩子把自己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則放上他認為重要的事物,這樣的問題其實展現了「渴望得到認同」的需求。
這需求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開始察覺「自己意識到的自己」和「被他人意識的自己」,[1] 孩子開始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呢?」「我的成績好嗎?成績不好的話,人們會怎樣看我啊?」父母既然是孩子心中重要的人,所說的話自然舉足輕重,請父母給予孩子肯定的回應:「在媽媽的心裡,你永遠比貓、比陳小明更可愛,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年紀愈細的孩子,對父母某些感受或意見愈敏感,愈容易感到父母是拿他們與其他人作比較。例如父母說:「志仔的數學考得不錯啊」,孩子對這話的解讀是「我的數學成績不夠好」。當父母讚美「小琳在運動會跑步項目得到冠軍,不錯啊」,孩子聽完後就莫名其妙的黑起臉來,晦氣地說:「哼,原來你更加喜歡小琳」,這些反應實在令父母感到相當錯愕。

那麼父母是否要避免對其他事物表現出欣賞和喜愛,唯獨對自己的孩子讚口不絕呢?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都喜愛美好的事物,而且懂得欣賞別人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若對孩子過度讚美,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自大、自戀、嫉妒、猜忌,這類性格特質讓人敬而遠之,失去友誼。父母的言行舉止彷彿是一面鏡子,他們待人處事的方法往往會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如能明白自己有獨特的價值,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也不會妄自菲薄或鬱鬱寡歡,可以敞開心扉去欣賞,這種寬廣的處世態度也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重新去思考和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人」這種正面的想法,是需要慢慢在人的心裡培育,就算作為成年人,堅定如父母,有時也會因著比較衍生出負面情緒,甚至被它們佔據心頭,例如擔心、恐懼、自我懷疑等。舉例,我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品格和成績都不錯,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否合格的父母,為何自家的孩子不及別家的孩子;當老闆讚賞某同事的業績好,就會擔心自身表現是否達標。如此看來,這類負面的想法常存在人的心裡,只是成年人沒有如孩子般把不安的感覺直白地說出來。我們需要帶領孩子不斷地以愛人愛己的心去疏導負面的情緒,以美善的眼光去擊破謊言,慢慢學習怎樣在獨處時、在群體裡安然地自處。

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接納
每個場景總有表現稍遜、未如理想的人,例如當孩子告訴你班上某同學考試低分,或某同學在班上出醜等瑣碎事,假若我們以為事不關己就不用勞心,不加思考就去回應,甚至取笑當事人,例如說他「很笨」、「很差」、「懶散」,他日自己的孩子遇上類似的處境時,這些負面的批評就會全部傾倒於孩子的心上。
其實我們又怎能知道別人的實際狀況,隨口說出惡意的話?這實在是對別人和自己都有損害。當我們用父母的心腸,以憐憫、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當事人,再和孩子一起說說改善事件的方法,生活裡就會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批評。

有些人得天獨厚,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優點,例如吸引的外表、財富,但他們也會有孤單的時候;有些人成長於平凡的家庭,仍能為生活裡的小事感到滿足。如此看來,即使在不完美的客觀條件裡,人們仍可以選擇開心地生活,而當中的秘訣是「愛」。從來沒有人能看得見「愛」,但當大家彼此接納和珍惜,這就是「愛」的明證。既是為人父母,讓我們先用愛心去溫暖和接納自己的孩子,也用愛心去擁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群體,這樣「愛」就在我們當中了。

價值觀的傳遞以愛為基礎

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以後,就會不知不覺間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2] 這就解釋到為何以身作則的教導方法總是比較有效,因為孩子在模仿著父母的行為。不過,若要孩子依循父母的價值觀,這事情其實有前設,就是彼此的關係良好。一位從事家庭和兒童教育主題寫作的作家就提出,當孩子能在父母身邊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價值;相反,假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便是嚴厲的管教手法,而不是價值態度。[3] 身教雖然重要,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為人父母者再努力,也難免有缺點,不過只要願意學習、成長、突破自己和作出改變,抱持這種態度已經很好了。有人說親情與愛能令人變成更好的人,[4] 這的確很真實。


[1] 榎本博明:《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駱香雅譯(新北:方舟文化/遠足文化,2022),頁91。

[2] 辰民爸爸:〈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正向家長學院,2023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ealthymind.org.hk/2023/09/06/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3] 〈如不能以身作則 再好的價值觀也只是空話〉,智富雜誌iMoney,2017年9月11日,網站:https://imoney.hket.com/article/190109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4] 〈【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 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香港01》,2019年7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熱爆話題/354446/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給學童的信:放下、寬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1/2024

據警方資料顯示,截至11月8日,2023年香港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企圖自殺。[1] 一套電影《年少日記》道出一些學童的心聲,大家都寄望,凡看過電影的家長、教師、社工等都能為下一代伸出援手,加多一點同理心,與學童好好相處。但若然仍有人未必能即時領悟當中的意義並及時改正,學童又如何自處?曾聽過一個說法:若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自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因為他已經戰勝低谷,百毒不侵。然而,一個都不能少,若再有學童抵擋不住……

給學童的信
你是學童嗎?現在有否感到壓力,覺得世界很絕望,每天生活在讀書的壓力中、沒有人明白的世界中、在不知明天如何的幻想中?若然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實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是小朋友,因為你已懂得獨立思考。可是,你的父母並不察覺你已經長大,他們一時間未能接受一個已長大的你,對他們來說頓覺陌生,你與從前實在有太多的分別,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誤會開始出現,溝通也出現了問題。也許他們覺得你叛逆,其實你在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他們或許覺得你容易發脾氣,其實你在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主動與父母溝通
筆者小時候也曾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原因是他們只會將零用錢給我的兄姊,但卻從來沒有給我。現在為人母親,我也一直沒有給兒子零用錢,因為覺得他並沒有此需要,心想他還小,若有需要也會幫他買。有一天,兒子卻主動地向筆者討零用錢,問他原因便說:「其他同學都有,而且有時候我也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後,覺得有道理,所以從那次開始,就給他零用錢。這次經歷,醫治了筆者童年的傷痛,從兒子身上學到一個道理:為何筆者小時候不也像他一樣,主動地向父母討零用錢?這樣可能就不會導致誤會的出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快樂、傷心、擔心,都可分享。

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每一個人在出生後好像一張白紙,其價值觀主要是從後天培養的,在成長中,別人的照顧方式,父母給予的態度、行為、聲音、眼神都對人的價值觀有所影響。如何可以提升自己,建立一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就得打破舊有的框框,勇於去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多閱讀勵志的書籍、多聽一些生命見證的故事,可以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小時候,筆者很喜歡聽有關澳洲的基督教佈道家Nick Vujicic的生命分享。他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故此無論任何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如何的差,相信Nick總會是更差的一個,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甚是糟糕,但他卻譜出十分美滿的人生,激勵世界上很多人,無論他的身體如何,他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角色,有丈夫才有妻子,有父母才會有子女,有哥哥才會有弟弟,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樣重要。角色間是能互相等待、期待的,卻不是感到被虐待;角色間能讓別人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封閉內心的感受。最終每一個角色會感到自己有好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能夠自己雙腳站起來而不用依賴他人。[2]

寬恕你的父母
之前提到,父母或許未能調校好去面對你已經長大的事實,他們仍然視你為小朋友,所以他們會擔心你不夠人生閱歷去做決定、未夠成熟去處理問題,最後對你多加保護,而這個保護慢慢便演變成管束。父母要求孩子努力讀書,他們有可能仍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認定只有讀書好才能在日後找到好工作,他們本出於好意,卻無意間控制了你的人生。父母可能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騙,故總會多問孩子一句:「今晚你會去了哪裡,何時回家?」然而,孩子聽不入耳,只感到沒有自由。再想多一步,父母很可能是害怕你的安全、想關心你,卻用錯了語氣及態度,令你反感。生活上總會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我們或許會因此而不快樂,或許會希望父母給你多點的自由,或許不再聽到父母吵鬧的聲音。總的來說,父母也是人,都會有不懂的時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試想想一次你得罪別人的經歷,那時你或許感到害怕,或許怕對方以後不再原諒你,以後不再理睬你,你會就此失去他/她。然而,若最終他/她選擇原諒你,你的感受將會如何?會否就像是收到一份大禮物,那種失而復得的情誼,令你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激?今天,你可以把這份禮物無條件地送給你的父母嗎?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的成長有其背景、人生際遇,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些父母可能很內向,不懂向子女表達愛與關心,卻用了打罵的方式,沿用「打者愛也」這一套傳統思維,雖然已經不合時宜,他們或許用錯了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仍是很愛你的,你可以原諒他們,放下一切嗎?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十一4)我們可以寬恕別人,如同別人曾寬恕我們一樣。


[1]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明報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31117/s00011/1700159178261/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七成女生-5及10月高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4日)。

[2] 薩提爾〔V. Satir〕:《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994),頁126–128。

勿令最愛變成最痛 《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為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業壓力、情緒及自殺等問題,明光社分別在12月及1月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辦了兩場「《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希望能與關心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家長、導師交流。於2023年12月20日舉行的交流會,我們邀請了資深社工竺永洪先生(竺Sir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先生(Kenneth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志森)擔任分享嘉賓,在欣賞電影後,他們與參加者一起到CityLab暢談對電影的感受及對回應有關議題,整日的活動約有100人出席。

對於電影中有家暴情節,觀眾可能會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有距離,這些事不會發生在自己家庭,但志森認為電影中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不少人看著小男主角所經歷的,但沒有人向他伸出援手!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中,不單是學生,家長、教師都承受著很多壓力,我們雖然難以改變制度,但對身邊的人的態度卻可以改變,為身邊有需要的人多走一步,可能可以改寫一些事情。在香港,很多家庭都未必是幸福家庭,兩對夫婦中便有一對離婚,有家庭問題的人又未必會說出來,但如果鄰居、親戚,甚或學校、教會、社區中心等可以做點事,情況可能會很不同。

作為校長,Kenneth認為教育應該「對人不對事」,因為在學校中,應該將重點放在人身上,太過著重過程,容易為了完成某件事而令人承受過多壓力,犧牲了學生、其他老師,甚至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學校應有多點人情味,不應為追「指標」而變得物化。另外,在電影中,發現學生的自殺信件的,是一位校工,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敏感一點留意身邊的人事,雖然不易,但仍可以多點關心學生。他指出老師的專業應是觀察人,而非自己所教的學科。學生在家庭所承受的,可能會化為於學校的行為,應小心觀察。有時給人時間沉澱,會讓他們慢慢說出感受,人在尋死之前,一句關心的話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而具有豐富前線經驗的社工竺Sir,認為電影帶出了很多他工作時會面對的實況。他指出家長應讓12歲以下的孩子知道無論自己表現如何,父母都會愛錫他們,不會把他們遺棄。而對於12歲至18歲的子女,則應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有甚麼想法,父母都一定支持,但條件就是要先和父母商量。Sir亦坦言有很多家長用錯了方法教導孩子,以交易的方式(transactional parenting)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分數、能力,如未達要求,就等於自己沒有價值,這還可能會迫使孩子為了想得到的東西(如旅行、禮物)而說謊。對於破碎家庭的孩子,竺Sir指出孩子身邊的人可以給予他們一些「人有我有」的東西,如邀請他們吃冬至飯、為他們開生日會、送生日卡等,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記掛著他們。

最後,Kenneth表示老師不應太急、宜慢慢做好工作,觀察及幫助有需要的人;竺Sir則指出只要相信就可以改變世界,可以由分享訊息開始,把福音傳給服侍的群體;而志森就分享到憑信心就可以去做,「點都應該做到啲嘢,幫到啲人!」

明光社

(另一場交流會則於2024年1月2日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行,分享嘉賓包括《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先生、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女士,及竺永洪先生,超過100人出席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