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青少年睇波變賭波,小心

18/05/2010

世界盃是全球矚目的體育賽事,不少球賽更是「必看」的。唯戒賭機構發現,青少年在世界盃參與賭波機會甚高。最近一個輔導戒賭團體就調查了1500百名賭波人士,當中近7成人20歲前已開始賭波,最年輕的更只有16歲,情況令人擔心。
 
明愛展晴中心整理了近7年共2889宗賭博求助個案,當中約1500人參與賭波,逾4成半於16至20歲開始。青少年很多時為了融入社交圈子,也會一起觀看賽事,在同儕間亦會以此為話題。明愛展晴中心督導主任鄧耀祖說:「青少年喜歡一班人睇波,初初由社交賭波開始,變成習慣性賭波。」難怪現今的球賽報章雜誌,青少年能夠接觸的賭博資訊多如海沙、隨手可得。
 
世界盃播放的時間,正是青少年準備放暑假之時,這亦成為青少年在世界盃其間「試賭」的誘因。我們認為青少年大都會想盡方法賺取金錢,令自己能在暑假盡情享樂。在沒有世界盃的日子,大家可能會乖乖地選擇做兼職、補習等,但有了世界盃就可能會改用賭波這方式「賺快錢」。賭本由少至多,最終,泥足深陷,欠下巨債,難以翻身。
 
以前,青少年賭馬,賭法繁複,不易掌握,但賭波就容易得多,而且越來越多元化。在香港,可以賭主客和、入球的先後次序;在外國,連花邊資訊,例如一場有多少張紅、黃牌,誰會被紅牌趕出場都可以賭。加上現時互聯網的監管力度不強,青少年更可以透過互聯網觀看直播賽事,並可同時於網上投注外圍。
 
我們認為現時政府對反賭的教育仍未夠全面,滲透力弱。如果能加強青少年反賭意識,認知賭博禍害,相信可以減低賭波年輕化的趨勢。

關注範疇: 
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