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感言
燭光網絡 20期 (p.21)
在明光社事奉期間,我可以花更多時間認識社會,不公義的現象令我反思及批判那些我向來接受的制度及理念,離職後計劃再進修,重建我的價值觀。
數月前一位美國研究生來港研究宗教在香港社會的影響。她到訪明光社並即興訪問我,相談甚歡。訪問的末段她問我作為一個福音派信徒,對香港的公義有什麼意見。說實的,在信主這五年裡,我從未有細心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立即把我以往在學習法律時的人權、自由、民主及法治概念道出,最後她卻問,我所答的是一個信仰觀點還是出於我過去的法律訓練呢?這問題令我相當尷尬,不過卻令我反覆思量在明光社工作期間,所看到的不公義的社會現象。
貧富懸殊 全球趨勢
從沒想過香港作為一個奉行自由經濟的國際金融中心,竟有兩成人(即約140萬人)人均月入在$2500以下,去年更被列入為全球五個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情況比起許多拉丁美州國家更嚴重。首40名世界首富的資產總和是全球最窮困30億人的總資產,貧富懸殊是一個全球趨勢,而且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若地球的資源以人的需要(needs)而不是慾望(desire)來分配,我深信沒有那麼多人要捱餓。富國推行的經濟全球化(globalization)給人類帶來的是什麼的盼望呢?這會否深化了自由經濟中出現的貧富懸殊現象呢?
電子商貿 數碼分隔
電子商貿(e-commerce)及萬維網帶來無限商機,這是一個盼望還是咒詛呢?對於那些沒有基本通訊建設的國家及全球約6成沒有電腦的人口,這明顯並不是盼望。貧窮國欠的國債令她們一貧如洗,「數碼分隔」(digitaldivide)引伸出來的資訊貧富兩極化問題(informationpoorandrich),令她們脫貧的機會更渺茫。香港的「數碼分隔」問題主要在中年及老年人身上,情況比北京還要嚴重。人類在推動資訊科技時,有沒有為這些不公義而努力尋出路、覓對策?
資訊年代 「奴」資關係
除了貧富及資訊把人分隔外,資訊年代中的勞資身份令人與人間只有經濟利益關係。資訊年代把國際競爭引入本地市場,商界對市場訊息要有更快的反應,人力資源調動要靈活,這現象最先發生在科網公司,資方一手大刀闊斧裁員,一手卻還在招攬人才。為求靈活,資方以散工形式聘用低技術工人。他們的職位朝不保夕,在職的人更要不斷「知識增值」及加班工作。可以說,勞資雙方面對著空前競爭壓力下帶來的不安,勞資糾紛會越來越多。最苦的當然是低技術、低知識的人,當中在職的新移民及中年人會是最被剝削的一群。中國加入世貿後,香港窮人脫貧的機會將更少,因為投資者需要的主要是香港的金融服務。有人認為未來世界只有兩類人,一類是掌握資訊的人,他們是主人,而另一類是被動接受資訊的人,他們便是奴隸。香港政府常以美國曼克頓為本港發展指標,但是,高速發展經濟,為香港人帶來什麼的盼望呢?
基因專利 致命貧窮
自94年起,私人基因科技公司不斷為它們「發現」的各種人類基因作專利註冊,(genepatent)把人類基因發現私有化。藥廠對這些發現甚感興趣,當然生產出來的藥物只供付得起錢的人使用。南非及巴西的愛滋問題很嚴重,但能負擔得起抗愛滋藥費的人相當少,當地的藥廠不顧專利,生產一些便宜的藥物,結果她們分別面對多間美國藥廠的專利訴訟。可以預計未來人類面對的致命疾病會越來越少,不過最致命的,不是疾病,而是貧窮!基因科技是人類的盼望嗎?
性奴貿易 另類商品
互聯網把色情及賭博事業推到高峰,前者在美國一年的收入是800億港元而後者在澳洲的收入為665億港元。女人不單被色情商人商品化,在相關的娼妓業中,更有全球性的「性奴貿易(sex slave trade)」。一個研究指出每年約有400萬名女性被人從貧困國家販賣至娼妓業蓬勃的國家。當中有很多是童妓,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最少的只有四歲。其實不少來港非法賣淫的女性都是來自較貧窮的中國及東南亞國家。
後記
一天早上,不用上班,在家安靜祈禱,想到那麼多人,為要滿足別人無止境的性慾,而被人任意踐踏尊嚴及忍受皮肉之苦,哭到不能自已。不過我卻經歷到主禱文帶給我出乎意料以外的平安及盼望。自信主以來,從未如此盼望 神再回來,以祂的旨意更新人管理所帶來的不公義。我不輕看神給自己及教會的大使命,亦不會高估自已及教會扭轉社會不公義的能力,但看到這些不公義及社會上出現的文化問題,又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是一個沉重的無奈。
…願人人都尊祂的名為聖,願祂的國降臨,願祂的旨意透過教會、明光社、我及您們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