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站,經常有網友分享不同的新聞、故事、短片、音樂片段等,當中有個人經歷,也有轉載別人的分享,或主流媒體的報道。過程中,我們不斷把資訊加工,如複製、分享、留言、增刪,甚至改圖改字。原來,在網絡世界中,我們早就不是單純的資訊接收者,而是資訊發放者。那麼,我們需要學習「傳媒操守」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有一群非常活躍的「新聞參與者」(News Participant),約佔全美網民的31%。他們不但會寫文章,更會發表政論,把自己的社交網站變成表達自己政見的場所(參附表)。
在社交網絡發表個人意見,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分享,這種資訊傳遞模式,會令媒體原本的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功能被廢,導致社交網絡的資訊和取材變得非常個人化,十分視乎朋友之間的愛好。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李月蓮認為:「以往傳媒內容由傳媒機構製作,所以傳媒道德是『專業概念』,現時大家都可以製作及發佈傳媒內容,所以傳媒道德已變成『公德概念』。」1
欠缺傳媒操守
李月蓮接受我們訪問時又表示,有關的問題自從陳冠希事件開始浮現,當時很多人以「朋友」名義,將事件中女受害人的相片以電郵互相傳閱,而且全部相片都是未有「打格」,這反映大家並未意識自己正在做傳媒的「工作」。及至近日菲律賓人質事件,有網民不斷散播仇菲情緒,在在看到社交網絡的威力。
她說:「以前我們會相信傳媒,信權威,現在反而是相信朋友,因為朋友覺得好,於是我就更有興趣想知道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於是又去閱讀 / 欣賞有關短片,變相是更好的宣傳。」
在社交網站,最吸引人注意的,未必是洋洋灑灑的文字,反而是又快、又簡單、又有官能刺激的東西,因為這樣才吸引人看,而愈能吸引別人看你的facebook,愈能反映你在社交網絡的「地位」。
可是,我們往往忽略過程中消息的真偽、內容的準確度,甚至沒有意識地成為傳遞煽情言論、散播錯誤資訊的「幫兇」。
有關注青少年和網絡保安的公司為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安全和健康地使用社交網絡,特別設計一本名為《給家長的facebook的指引》,2當中除了指出facebook各種私隱陷阱外,更就著發放和分享訊息提出一個重要的思考方法:網上聲譽。文章說:「無論你貼任何文章,不論是正面和負面的資訊,都會影響別人與你的關係,他對你的看法,以及他會怎樣向別人表達對你的看法。我們表面上在facebook只看到不同的文字和畫面,但我們要記住我們不是與這些文字與圖像互動,是與貼這些內容,回應這些內容的人互動。」
為此,我們要捍衛的,不再只是「傳媒操守」,而是你的「個人操守」。
社交網絡的五個反思參與模式
反思式醒覺 (Reflexive Awareness):
網友在消費或製作媒體內容時,要考慮當中的動機及後果。減少盲目、失去自主、「人傳我傳」的心態
辨識能力 (Discriminative Judgment):
學習在接受及表達傳媒訊息時,認清訊息背後的價值觀,分辨事實真假,鑑別品味
社會監察/分享 (Social Monitoring / Sharing):
Web2.0時代人人可以當記者,但過度的社會監察/朋友訊息分享會引致私隱全無,在分享其他人的個人私隱時,最好先獲得他人同意
恰當及具品味的參與 (Decent Participation):
網友參與媒體消費或製作時,要有公德心及具備傳媒道德素養,不侵犯私隱,不破壞別人名譽及傷害別人感受,不做網絡惡搞,不散佈謠言及誤導大眾,避免為公共空間製造噪音及散佈低俗訊息。此外,亦不觀看鼓吹暴力、越軌行為、友儕虐害、賣弄色情,或鼓吹種族、性別及其他歧視的視頻及媒體作品,也不侵犯版權和購買罔顧新聞專業操守的傳媒產品
正面思維(Positive Thinking)
面對不同的新聞事件,尤其是災難事件,宜盡量向正面的方向思考,減少散發敵視、仇恨等負面和受情緒影響的言論
(資料來源:Lee, Alice. “Family media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Web2.0: A reflection from the celebrity photos saga on the Internet.” House of Tomorrow, 16(1), 1-9. 2008.)
附表:
新聞參與者的特點
‧ 會為新聞分類和做標籤(tagging)
‧ 會在網上新聞平台發表自己的短文、評論,相片或短片
‧ 會將新聞或網誌(blog)連結到社交網站
‧ 會將新聞或網誌轉貼到短訊工具(例如twitter)
(資料來源:Olmstead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ory News Consumer” Pew Research Center. < http://www.pewinternet.org/~/media//Files/Reports/2010/PIP_Understanding_the_Participatory_News_Consumer.pdf>,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0.
社交網站失去公共性
社交網站玩意多多,大家樂「太刻薄」、曾蔭權聖誕歌「超錯」、李氏力牆襲港新一代網友運用無限創意,將社會熱話用諷刺、戲謔(Parody)的方式表達,成功動員群眾,產生改變政府 / 商界政策的小奇蹟。惟這種動員背後是否有豐富理論和理性討論作為基礎,令公民社會整體更趨成熟,還是只是一個按情緒、「感動」、意識流操作的社運呢?
社交網站的出現,令網絡的討論變得小眾。網絡發明人Tim Berners-Lee於2010年11月的一篇文章稱,社交網站開放性不足,很多資訊放在該網站內,失去本來公開的獨立網址,失去互聯網公共性的特質,令人難以自由連結所有東西,資訊受到阻隔,有礙溝通。3
資訊變得支離破碎
這種小眾的討論,由於欠缺公共性,即使容易做到動員效果,但欠缺對政策深入討論的機會。民間傳媒《獨立媒體》編輯阿藹認為,社交網站會漸漸變成相同言論的動員集散地。她說:「社交網把一個朋友圈所關心的事情變成了『小眾新聞』,但若這『小眾』不能與其他『小眾』結盟、對話、交鋒,繼而轉化為公眾的論述,結果只能是自我(滿足地被)邊緣化。」4
此外,社交網站的資料由於是朋友互傳的,討論並不公開,社會不能分享討論成果。《獨立媒體》另一位編輯朱凱迪表示,辛苦組織起來的內容,現在大部份都被分享和散落於社交網站。他不禁問:「作為一個整體的網站不就被切成碎片嗎?」5
不少人也批評,資料流入社交網站後,失去對資訊的管理權,而且難以統整。隨著時間過去,所有建立的東西幾乎變得石沉大海,難以尋覓。但離開社交網絡,自立網站,又變得失去社交聯繫,彷彿沒有了生氣和動員的能力。正如 Tim Berners-Lee 所言,社交網絡彷彿真的為原本無縫的網絡起了一道牆,如何既能將知識和討論累積,又能引發社會動員,似乎是下一個重要的問題。
其他參考資料:
Beales, Ian. “The Editors’ Codebook.” UK: The Press Standards Board of Finance Limited, 2009.
Ess, Charles. “Digital Media Ethics.” UK: Polity Press, 2009.
Lee, Alice. “Family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Net generation,”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3 (2), 54-64. 2010
Lee, Alice. “The paradigm shift of media education in a participatory media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YouTube phenomen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search Summit, National Media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7. St. Louis, USA, June 22-26, 2007.
1 Lee, Alice. “Family media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Web2.0: A reflection from the celebrity photos saga on the Internet.” House of Tomorrow, 16(1), 1-9. 2008.
2 Sophie Anderson. Parents' Guide for Safe YouTube and Internet Streaming for Kids. 2019. < https://www.safetydetectives.com/blog/parents-guide-for-safe-youtube-and-internet-streaming-for-kids>, accessed November 2, 2020.
3 Berners-Lee, Tim. “Long Live the Web: A Call for Continued Open Standards and Neutrality.”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22, 2010. <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long-live-the-web>,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0.
4 《編輯室周記:當新聞變成小眾經驗》,獨立媒體,2010/12/08。< http://www.inmediahk.net/編輯室周記:當新聞變成小眾經驗> 。
5 朱凱迪,《遲到的編輯室周記:民間記者平台、社會運動起點、還是新聞網站?》. 獨立媒體,2010/10/19。 < http://www.inmediahk.net/遲到的編輯室周記:民間資訊平台、社會運動起點、還是新聞網站?-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