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超越時間的美態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03/10/2024

香港的電視台都喜歡舉辦選美比賽,有別於無綫電視的《香港小姐競選》,ViuTV以真人show的形式舉辦另類的選美比賽,上星期ViuTV播出了一個名為《美麗40路》選美真人show節目的決賽。「40路」是日文40多歲的意思,所以比賽中的佳麗都不是青春少艾,而是35至50歲的成熟女性。

《香港小姐競選》只限17至27歲的未婚女性參加,所以不少參加者都是學生和剛剛出來社會工作的年輕女性。《美麗40路》的參加者則有豐富的人生經驗,甚至不少已為人母,也有人經歷過婚姻失敗;有的事業有成,也有人為了家庭而放棄事業。兩個選美節目參賽的女性,處於人生不同的階段,各有她們的美態。年青的固然活潑可愛,青春無敵,但學歷再高,也難以散發出隨歲月歷練而來的智慧。有網民大讚參選佳麗「內涵與年齡成正比」,也有網民認為「40路的成熟魅力,不是一般十八廿二的少女可以擁有」。

早前一位81歲婆婆成功入選南韓環球小姐競選的決賽,如果她當選的話更能代表南韓競逐「環球小姐」,一頭白髮的她自信滿滿地站在其他年青參賽者中,雖然最終未能奪得后冠,但她憑著高貴優雅的氣質獲得「最佳衣著獎」,也得到廣大民眾的肯定。

愛美是人的天性,但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美態,20歲不用扮作成熟,40歲也毋須裝成可愛,就算用上再貴的護膚品,皺紋早晚也會出現。接受自己外表的轉變,同時增添個人的內涵、修養和智慧,優雅地老去,就算活到80歲,也能讓人眼前一亮。

相關文章

真人show與人生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15/11/2021

真人show(reality show)大受歡迎,不少人投入其中,不論是比賽性質的節目,還是一般生活導向的節目,真人show因為夠「真」所以吸引很多人關注,不少內容更成為一時熱話,究竟真人show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參加節目的人,所做出來的事情,都是演戲,還是流露真性情呢?

根據不少綜藝節目幕後工作人員爆料稱,真人show中的人的表演,都是真的,絕小部份是演出來的,因為演出來的話一來就不自然易被看破,二來要寫這些劇本亦不容易。所以大部份所謂的真人show,編劇的工作只是提供場景和任務,之後就由「演員」自由發揮。例如以往的歌唱比賽,就只是看幾個人表演唱歌,就唱歌能力作出比較,但今日就會改為一群參賽者進入一個夏令營,大家被困在一個地方,然後一起生活、創作、練習等等,最後在舞台中表演。

整個過程中,「編劇」當然會透過一系列的賽制、分組、選歌、選隊長等等,給予他們任務,同時在這些任務的過程中,看看他們的表現,看看他們能否面對逆境,又或者會否建立友誼等等。唱歌跳舞等表演雖然重要,但之前在營內的表演,可能佔的時間更長。如果以一次公演計,可能前面真人show的環節大約佔三分之二,而表演部份只佔三分之一。

同時編劇在拍攝前其實都會先了解一下被拍攝者的一些性格特質、習慣,可能早就在拍攝的場景中給他們「合適」的道具,讓他們「自然」發展到某一個方向去。例如很多男性選秀節目,往往會提供健身房或籃球架,選手在練習唱歌跳舞後有時就會到這些場景休息,然後在鏡頭前玩健身或打籃球。又或者在休息室放一部遊戲機,其實就是想給觀眾看到他們玩遊戲機的一面,有時甚至有廣告商贊助的商品出現。

這種將原本已有的類型節目加入「真人show」成份,幾乎已經成為許多綜藝節目的常見套路,不論旅遊、選美、美食、擇偶等等節目,紛紛加入真人show成份,務求令這些節目看起來更「真實」,讓觀眾有種看到參加節目的人在幕後工作的感覺。

明光社

除了在場景中加入任務讓他們自由發揮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就是主題和剪接。當拍攝進行了幾集之後,大約可能就會知道整件事的一些發展,例如在比賽中,工作人員在剪接時某些人可能已經出局,於是在剪接第一集時他的出鏡時間就不會那麼多,因為要將時間分給未來有機會進到決賽的那幾個人,又或者當編劇們預知去到某一集,有幾個人會鬧翻,在剪接時可能就會特別在前面的集數中挑一些他們交情很好的片段,以營造一些戲劇效果。例如早前內地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中,第一集就故意挑出一幕陳小春被內地饒舌歌手(rapper)GAI質疑他的好兄弟林曉峰不尊重人的片段,後來他們卻成為同組隊友,化解了誤會並成為好朋友。這些劇情並不一定是原本設定的,但可以透過後期剪接去營造一些「劇情」出來。

明光社

除了前期設計、後期剪接外,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節目播出後的社交媒體管理。內地真人show大概每週更新一集,每集短則一個半小時,長則五、六小時。香港的真人show大致上每天更新,每集半小時至一小時。其實節目很長,所以製作人員及後都會將不同片段化為幾分鐘的「精華」放上社交網絡平台,這些都是真人show很重要的組成部份,因為版主往往要帶網民投入去他們想大家進入的劇情中,所以會有很多不同的帖文,以吸引人進入綜藝節目的故事氛圍中,即所謂的「帶風向」。當中甚至會有人故意寫些會引起罵戰的帖子,引人注意節目的內容。

明光社

所以,真人show中我們不難肯定,當中的人的性格、性情,當下的反應大抵都應該是真實的,但這些反應有多少程度是按照「劇本」呈現,而編劇又有沒有幾個劇本在手,而之後剪接又會否將真人show中的人物如實呈現,還是按照「劇本」的走向呈現,這裡面,可能有更多我們都不知道的東西。真人show當然可能呈現人物真實的一面,但也的確不會是所有人的整個面貌,如果我們以此來判斷人生,甚至以此作為我們所相信的人生方向,就有點過份當真了。

 

參考資料:

梔梔。〈真人騷「劇本」再成焦點,揭秘綜藝編劇工作流程〉。壹讀。2018年6月7日。網站:https://read01.com/2GkKOLz.html

梔梔。〈行業規則:明星參加真人騷綜藝,到底有沒有劇本?〉。壹讀。2018年6月6日。網站:https://read01.com/O3KOQJP.html

葉智仁。〈談近月熱爆香港的媒體識讀課題:踏進了「楚門世界」的盛女〉。載張玲玲編。《傳媒透視》。2012年5月:頁4–5。網站:https://app3.rthk.hk/mediadigest/downloads/201205.pdf

憤怒的李類類。〈30個常見綜藝真人騷原型,編劇團隊超乾貨總結〉。每日頭條。2020年1月6日。網站: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qx2bzro.html

如何陪孩子看兒童節目

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7/03/2021

一直以來,對於兒童節目,本港相關部門都有給電視台清晰的指引及監管,為兒童的心智健康把關。但對於現今網上良莠不齊的「兒童節目」來說,舊有的制度未能跟上時代轉變的步伐,已難發揮有效的制約功能。作為家長,如何能讓孩子在享受兒童節目的同時遠離有害的內容?對此,明光社於今年1月28日晚上舉辦了「如何陪孩子看兒童節目」網上講座。

是次講座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博士擔任講員,而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則擔任主持,並分享到他作為家長的一些經歷。在一個多小時裡,兩位就相關的議題探討了當中的問題與出路。家和首先提到他的兒子看串流平台的兒童節目時遇到的問題,例如在收看《SHE-RA之伊莎莉亞戰記》,這套聲稱適合七歲以上觀眾收看的卡通片,當中有女同性戀的內容。而另一套同樣聲稱適合七歲以上觀眾收看的卡通片《少年悍將GO!》裡,則充斥著反社會、反權威的意識形態。

而梁博士亦提到一些西方兒童節目的情況,例如:丹麥公共電視台DR最近推出的卡通John Dillermand,其主角是一位成年男性,他擁有可自由伸縮、超長的陽具。而故事情節則是圍繞男主角如何用陽具去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去幫助別人和解決問題。此外,還有一些美國的兒童節目標榜扭曲的價值觀,如:「Bad is the new good,稱不好的就是新的好,強調沒有道德標準,好與壞只是大家看法不同;「I’m a bad influence but… I’m fun!!!(我對人有壞影響但我有趣),這些價值觀標榜自我中心,以有趣來淡化行為會對其他人構成影響。還有一些兒童節目,當中年紀輕輕的小女孩在舞台上穿著性感的衣服,搔首弄姿,試問這樣的節目會給兒童以及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梁博士提到要幫孩子就先要了解其特質與需要,既不宜用高壓的手段禁止孩子觀看節目,亦不宜放任孩子隨意觀看,而是在陪伴孩子觀看節目時,與他們一起進行探討。

其實,孩子遲早都會離開父母,他們遲早也會看大人看的東西。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今天可以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去判斷哪些應該看,哪些不應該看。

想看足本講座內容,請按「收看講座」,截至3月4日,影片觀看次數達331次。

收看講座

從養生節目看串流平台的規管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11/2020

疫情持續,市民外出的時間盡量減少,旅行也就更別說了,很多人會留家與家人一起看串流平台的節目打發時間,除了劇集、電影以外,也會在串流平台裡找到不少有關生活品味、環保、社會文化、心理及健康等紀錄片或生活時尚節目,可供不想「煲劇」的網民選擇。然而,別以為具豐富資訊的紀錄片、生活時尚節目,就一定是健康,沒有任何不良「成份」,用戶在收看時,也要小心辨別有關的資訊是否可信。

 

同為養生節目 不一樣的角度

就以養生節目為例,近期串流平台Netflix有兩個節目介紹養生的方法,然而出來的效果卻截然不同。紀錄片《養生好不好》((Un)well)一輯六集,每集探討一種在美國流行或另類的養生方法,如:精油、譚崔式性愛(Tantric Sex)、母乳、致幻劑死藤水(Ayahuasca)及蜂螫療法(Bee Sting Therapy)等的效用、看看它們是否商業騙案、會否被濫用、對他人的影響等,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它們。

這節目跟港台《鏗鏘集》一類的節目相似,會以多角度追訪、反問,從產品的銷售手法、它對人情緒的影響及與人的關係、對需要有關產品者的影響、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等……節目會提出質疑,結果有時會指向人性的貪婪、罪性,有時亦會以開放式的結局,指出有些養生方法可能對部份人有效,但同時亦會提及有人以這些方法謀利,罔顧別人安全,使人濫用,或令有關的方法變為宗教,讓人對其崇拜。

明光社

而另一個節目《Gwyneth Paltrow:goop生活態度》(The Goop Lab with Gwyneth Paltrow),與《養生好不好》一樣,標示適合觀看節目的年齡同樣是16歲或以上,節目一樣是以探討養生方法為名,但就全以正面推崇有關的養生方法,容易使觀眾模仿。節目拍攝了goop這公司的職員使用一些養生方法的過程,亦會叫用過有關方法的人分享療效及用後的改變。

明光社

然而該節目並沒有反思那些養生方法是否恰當,純粹推介這些方法,實在有所偏頗,不夠全面。例如:介紹致幻劑迷幻菇作心靈治療,但用家卻道出自己哀傷的原因是源於未能開放自己與人溝通、心靈空虛;或介紹以斷食瘦身、以針刺面部構建膠原蛋白及於面部植入慢速溶解線,以拉高面皮令皮膚緊緻、令人看起來好像變得年輕,卻未有反思這會否對身體造成傷害或導致飲食失調;以震動器自慰達到女性性自主,展示女性私處,強調女性主義追求個人性自主,卻未有提及兩性相處及與伴侶溝通的重要。另外,運用不知從何而來的能量治療心理及身體的疾病,並倒空自己來接收靈界訊息等,並未有提及可能令不知名的靈進入身體,令自己與靈界扯上關係。

 

電影及電視節目規管

為電影和電視台的節目分級和規管,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年齡分級。在香港,公開播放的流動影像或上映的電影要先交予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審批,由辦事處為影像評級,看看電影是屬於哪一級(I級、IIA級、IIB級或III級);而無論是否收費的本地或非本地的電視節目,通訊事務管理局(通訊局)都會根據《廣播條例》作出規管,而電視節目內容則按其內容是否適合兒童觀看,在需要時會在節目中標示「家長指引」或只適合「成年觀眾」的字句。其實,香港的規管並不精細,觀乎亞洲不少地區的分類就更為精細,如台灣、新加坡及韓國。[1]

網上節目方面,目前仍不受《廣播條例》及相關法例所規管。該條例旨在規管電視節目服務。而網上電視台播放的電視節目是透過互聯網傳送,屬於網上發放訊息的一種形式,為《廣播條例》所豁免,不受其規管,亦不受通訊局發出的《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節目標準》的監管。很「有趣」的是,網上的訊息、影像規管,仍受《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規管,但這《條例》已實施了三十多年,本社也曾評論它未能與時並進。[2]

由於香港沒有針對串流平台播放節目的法例,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做法。蘋果iTunes的Apple TV+的分類會根據當地的分級、分類方式;[3] 而Netflix方面,有自己的年齡分級:所有年齡層、7+、13+、16+及18+。但即使該平台將影片標示為16+,適合16歲或以上人士收看,都不代表它一定適合香港文化下的16歲人士收看。作為家長要注意不同串流平台的分類方法,小心為子女選擇,並作出適當的設定。

各地文化存在差異,家長實在要多加留意子女收看的節目會傳遞甚麼訊息。筆者認為家長最好是陪伴子女收看節目,並應及時作出討論及分析。即使是資訊節目,就像文中提及的兩個養生節目,背後也反映了一些價值觀,那些追求的所謂美、健康、釋放的感覺,其實是頗為極端的方式。不要說未成年人士,就連成年人看了,也可能會蠢蠢欲動想去一試,家長實在要小心,避免子女接收不良資訊。

 


[1] 〈電視分級制度〉,維基百科,2020年10月16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電視分級制度(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9日);〈電影分級制度〉,維基百科,2020年9月21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電影分級制度(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9日)。

[2] 〈未能與時並進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明光社,2018年9月24日,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未能與時並進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9日)。

[3] 〈如何在Apple TV Plus上使用家長控制 - 如何 - 2020〉,COMPUTERSM關於科技,2019年,網站:https://cn.computersm.com/how-use-parental-controls-apple-tv-plus(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9日)。

互動、內容才是王道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9/03/2018

根據最新的報告指出,對比2013年及2016年香港的電視廣告收益,由134億元減至119億元,跌幅為11%。[1] 相信與每日收看電視的市民在這幾年間跌至七成左右有關,而時間亦由每日3.2小時減至2.3小時。科技進步了,大眾選擇收看節目的途徑增多,網絡上容易收看各類節目,人們很自然會少了時間看電視,媒體的廣告費亦有不少轉而 投放在社交平台——如臉書、關鍵意見領袖(KOL)或微電影等形式中散播。電視除了加強現時電視節目內容以吸引廣告外,亦要另找尋生存渠道。

 

4K劇集不能只有

我們在前已有討論過電視台的步伐是一直跟在科技的發展往前走及改變的。現時香港的電視台的步伐又正在做什麼呢?作為龍頭大哥,TVB於2017年5月才開始播放首部4K全實景拍攝製作的劇集《不懂撒嬌的女人》,強調斥巨資在香港、上海的購物商場作實景拍攝,而當時劇集亦因為涉及中、港、台三地女性的分別,而引起了大眾一時的討論及收看,但這類反映社會現況的劇集不多。之後,就算還是以4K實景拍攝的《賭城群英會》及《溏心風暴3》等,亦因為內容乏味、因循,而未能維持較高的收視。

其實4K拍攝,早於2014世界盃已有,2016年Netflix都有4K資訊、NowTV亦與Samsung合作有Now One機頂盒點播4K節目……[2] 隨著科技發展,追求視覺的美與高解像度,實在是必要的了。然而,要吸引觀眾的追捧又豈能只靠視覺?

 

同步增加黏著螢光幕的吸引力

明光社

除了劇集,電視台晚間時段亦提供了不少飲食、旅遊或健康資訊等節目。但這類節目,亦和劇集一樣,可以隨時上網收看,卻很少提供可與觀眾同步互動的節目。如果能讓觀眾即時透過網絡作互動,參與遊戲節目,令觀眾黏著螢光幕的吸引力會大增。就如台灣,吸收了網絡平台節目的成功經驗,於是與電視台合作製作跨螢互動益智節目,「內容將會在直播平台與電視同步播出,網友可透過App與藝人共同答題過關搶獎金,留言討論也會被選取至攝影棚內的大螢幕上。」[3]這種遊戲方式涉及電視節目的播放與手機應用程式同步,並加上高度穩定的網絡連線。就能讓用戶「黏著」電視節目的播放時間上線,並於任何地點都可參與遊戲。明顯地這和創意運用科技及節目製作成本等方面都很有關係,是一種可以為電視這傳統媒體帶來更多年輕觀眾的做法。

而造星節目方面,如韓國的《Produce 101》及內地的《偶像練習生》,他們都有讓觀眾參與推選自己支持的年輕人成為偶像新女團、新男團。在這種有份參與及支持偶像出道的過程,會令觀眾投入度大增,並更易在偶像團隊(如I.O.I、Wanna One)組成後,更投入支持這些藝人。

 

靠大數據集合碎片

互聯網令人們容易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不用再必需要跟隨「大圍」去走,也是所謂「碎片化」的情況開始發生。觀眾甚至可以「碎裂」至完全不看大台節目,過往這種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亦正日漸遞減。而只於網上「煲劇」、看電影的人,相信大有人在。而按統計數字來說,有42%的人現在所花於看電視連續劇的時間比起他們五年前所用的時間為多,[4] 更稱一些懂得爭取時間煲劇的朋友為「煲劇跑手」(Binge Racer)。根據Netflix的統計,香港跑手人數是亞洲區的第五名,[5]還偏向愛好30分鐘內、節奏明快的劇集,連煲劇的速度都較快,三兩天已能看完一整季的節目,這結果符合香港人急速的生活節奏。

以上的資料其實在顯示,人們不是不再「煲劇」,而是更懂得善用時間於他們有空閒的時候,揀他們認為「值得煲」的劇。Netflix、Hulu及Amazon 這類OTT平台[6]提供了全球如海量般的劇集、電影……而且,他們因為於網絡平台上擁有觀眾收看節目的喜好和時間等大數據,更有利於統計及分析及提供未來製作、訂購劇集的方向。

 

別忘了內容才是王道

使用科技,得到的數據用作製作更好的節目,還是拿去吸引廣告商?看到大台斥資做Big Big Channel、myTV SUPER機頂盒、OTT,跟著潮流去做,甚至會有課金制度、廣告宣傳配套,短暫的利益可能不少。但見它過份地「力谷」這些新成立的網上渠道,連電視節目的內容都讓位給Big Big Channel作宣傳,[7]期望吸引更多人登記成用戶,卻忘記了電視台要做好電視節目的內容才是重點。[8]

面對著網絡上的推陳出新,若只跟隨外地的應用程式及節目提供的技術,那只是跟著別人後腿跑,[9]失去主次及方向。如將情況套到傳媒訊息傳遞的層面上來看,面對科技進步,人們的意見、思想卻走向碎裂的方向,吸收資訊亦同樣要求速度、方便、感官刺激的時候…… 我們又如何可以有效、恰當地傳遞既具吸引力,亦能有質素的內容呢?

 

[1]〈觀眾減 廣告收益跌11%〉,《蘋果日報》,2018年2月21日,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221/20310699

[2] 〈[4K是甚麼?]《不懂撒嬌的女人》大台首部4K全實景製作 唔使再睇低質廠景!〉,《Cosmopolitan》,https://www.cosmopolitan.com.hk/entertainment/15bd1d7d9a832ef

[3] 〈17直播攜手八大電視搶觀眾,打造「跨螢」互動益智節目〉,《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8082/17-media-partnered-with-gtv-for-a-new-game-show-in-taiwan

[4] TV & Media 2017 – A consumer-driven future of media, An Ericsson Consumer and Industry Insight Report, Ericsson Consumerlab. Website:

https://www.ericsson.com/assets/local/careers/media/ericsson_consumerlab_tv_media_report.pdf.

[5] 〈【煲劇如比賽】煲劇跑手一日跑完《深夜食堂》 香港跑手人數居冠〉,《香港01》,2017年10月23日,https://www.hk01.com/藝文創意/127337/-煲劇如比賽-煲劇跑手一日跑完-深夜食堂-香港跑手人數居冠

[6] OTT(Over the top),透過網路訊號將媒體內容建立在雲端,如Youtube、Netflix等。

[7] 〈只見Big Big Channel 再見香港小姐〉,《香港01》,2017年9月4日,https://www.hk01.com/01博評-藝.文化/116758/-港姐2017-博評-只見Big-Big-Channel-再見香港小姐。

[8] 〈Big Big Channel緊要過讀劇本 樂小姐叫藝員埋位前狂做直播〉,《香港01》,2017年11月15日,https://www.hk01.com/娛樂/133695/Big-Big-Channel緊要過讀劇本-樂小姐叫藝員埋位前狂做直播。

[9] 〈進擊的Big Big Channel,能攻陷誓死唔睇TVB的人嗎?〉,《香港01》,2017年6月23日,https://www.hk01.com/01博評-藝.文化/99964/進擊的Big-Big-Channel-能攻陷誓死唔睇TVB的人嗎-。

港劇困局

陸君樂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03/01/2018

2017是大台50周年,早陣子扭開電視都會因為其舖天蓋地自我祝賀而肉麻打冷,但平心而論,一間傳媒娛樂公司能持續運作半個世紀實不容易,既要創作節目、亦要投資營運、開源節流、培養新人,而且在它最輝煌的日子時還要應付麗的 / 亞視的挑戰,很可惜在對手衰落時[1],曾經創造大台神話的電視劇收視卻每年穩步下滑、人氣今非昔比。

 

大台香港唇亡齒寒

不少港人對大台收視跌往往嘲多憐少,但港劇其實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實體和縮影及粵語傳播平台。例如由上世紀80年代起,不少在外國長大的移民子弟便是靠香港電視劇集(錄影帶) – 主要是無線製作了解香港及學廣東話(另一途徑是唱K)。而近年不少港人說要捍衛粵語,但如果連無線都因收視下跌而減少自家拍劇、轉靠外購,世上基本上再沒有一個私營機構有同樣的財力、經驗、技術、人力去製作這數量和地道的粵語娛樂產品(港視劇集曇花一現、另外現時香港兩間粵語電視台的製作亦未達相對覆蓋度),相信屆時廣東話在全球普及性、重要性將下降得更快。故此無線劇集的存亡和香港流行文化實質是唇齒相倚、唇亡齒寒。

基於上述的理由希望香港的軟實力和粵語流行文化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便有了本文。

收視穩定20

其實大台最強的不是其創作及製作能力,而是其營運能力,其一例子便是由1992年至2011年間,不論最佳、最弱、平均電視劇集收視都十分穩定,只是近56年才波動較大。

 

據記錄,無線自1992年以來十大最高收視的電視劇,第一名的是2002年《戇夫成龍》,第二名是2000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而第三名都是2000年播出的《陀槍師姐II》,近十年的作品則有兩齣上榜,排第九和第十,分別是2008的《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及2009的《宮心計》。其實80年代的收視比90年代更彪炳,但當時的資料較不齊全,所以暫時先分析1992年及之後的數字。

 

反過來,10大低收視劇集,近5(播出)的作品囊括了6名,分別是第1至第5和第10。當中3齣是「倉底貨」(《蘭花劫》06年拍,17年播 / 《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13年拍,16年播 / 《流氓皇帝》14年拍16年播),但亦不乏台慶劇(《來自喵喵星的妳》)和視帝視后坐鎮的製作(如《金枝慾孽貳》)

 

大部分人對這現象都會直接結論:「是無線近年粗製濫造,劇集質素下降引致收視下跌!」如果這是唯一或最主要的原因,解決方法簡單得多,只要製作更有質素的劇集便有機會扭轉形勢!但世上不少現象都是由多重複雜因素引致,除了產品自身質素,環境因素亦很大影響力,故本文會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電視劇收視趨勢、面對的挑戰、觀眾質量上的變化等。

第一步是以五年為一組地審視大台劇集收視:

 

年度最高收視劇集平均值

年度最低收視劇集平均值[2]

電視劇平均收視()

92-96

33.6

25

29.16

97-01

34.4

25.6

30.23

02-06

34

25.2

29.58

07-11

34

25.8

28.64

12-16

28.8 / 30.4[3]

22.4

25.44

12-17[4]

28.5 / 30.67

21.67

25.01

 

第二步是分析2012-2017劇集收視:

 

收視頭三劇平均值

收視尾三劇平均值[5]

電視劇平均收視(約)

2012

31

25

28.83

2013

29.67

23

26.43

2014

28 / 29.67[6]

23.33

24.5

2015

26 / 27.67[7]

22.33

24

2016

27.3 / 30.67

21.67

23.44

2017[8]

26.67 / 30.67

19.33

22.85 / 24.4

 

從以上數字看來,在1992-2011年間,無線連續20年維持著平均29.4點的收視,最收得的劇集則平穩地維持在34點,而最低收視劇集亦維持在25.4點。但踏入2012年後,最「好」的劇集下跌3點左右,即流失了214千名觀眾,翌年則「底子弱」的劇集亦開始被觀眾離棄,之後跌勢雖慢,但卻未曾停下來。

 

全球狀況

為審視劇集收視下跌是香港 / 無線獨有的個別情況或是全球趨勢,以下部分將分析中韓日美四地的當地電視劇表現。這些數據主要指傳統電視系統播放的劇集收視率,並不包括近年興起的互聯網電視、網上串流或數碼錄影等其他播放或收看方法。

 

中國大陸

中國有系統、規模、制度製作具商業和娛樂性質的電視劇始自上世紀90年代,但近10年已出現「產能過剩」,即拍劇多過播劇,據述每年只能播出三份一至一半的製作,餘下數千近萬集變成倉存,幸運的翌年被選播放,但更多最後可能是不見天日,或經互聯網流出外邊,或製成光碟出售。

 

收視方面,2010年前相關記錄較為零碎,亦因國家面積大、城市農村之別、各省市發展參差不齊,生活水平、人口分佈、娛樂模式、劇種喜惡等皆相異,各區收視率分別可以很大,例如北京偏好青春奮鬥劇,上海、南京等區收視較高的大多是家庭倫理劇和苦情劇,廣州、福州等地區則喜看港台韓劇,2007年全國電視劇收視大概平均在69點之間,有些過10,亦不少在5點之下,當年大台的《師奶兵團》在廣州便取得1012點之間的收視。[9]

 

數字方面,儘管2010年前的記錄較不齊全,但亦有一些參考,例於2003年中央電視台一台(CCTV-1)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排在前3名的有《榮譽》9.12、《軍歌嘹亮》8.97、《公安局長》7.84,其他均在2.817.26之間,5點以下的有13部。自2010年起的資料則較齊全:

 

年份

平均收視[10]

劇數

最佳收視劇集點數

2010

1.135

24

1.92

2011

1.445

30

3.43

2012

1.56

36

2.43

2013

1.34

37

2.12

2014

1.24

52

2.5[12]

2015

1.32

50

3.06[13]

2016

1.21

50

3.594[14]

2017**

1.29

37

3.661[15]

 

相比2000年代,2010年後即使表現最佳的電視劇集都不復當年勇,這個分水嶺的時間性和香港差不多,更不用說和2000年之前的經典比較如《還珠格格》,1998年第一部全國平均收視率47點、1999年第二部54點;1994年《三國演義》46.7點。

 

但內地和香港的跌況成因又不盡相同2000年後,香港的電視爭霸戰況是一面倒,無線一台獨大,但內地則是電視台和製作公司愈來愈多,部份雖被淘汰,但不少亦實力不斷成長,這十多年從以往央視獨霸到今天變成戰國之形勢,觀眾選擇多了但收視率亦被打散了。早在2007年,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主任編輯何何延鋒已表示:「現在平均收視率能超過5點就是比較好的成績。」[16]

 

2014年,負責內地電視收視和廣播收聽市場研究的索福瑞公司,其副總經理鄭維東表示:「從2013年電視劇整個情況來看,75%的電視劇平均收視率低於0.5%的及格線。」[17]現在過了3點已是好成績例如今年表現不俗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國內的收視亦突破了3點,平均收視2.56,而2017年全國電視劇平均收視約為0.9點。

 

不過近年國內最受歡迎劇集的收視總算穩住陣腳(雖仍難及十年前的成績表現),這亦和香港不同。而國內近年收視較高的電視劇類,有三特點:一) 大堆頭(放諸四海皆準的戰術)、二) 女王系(如《武媚娘傳奇》、《羋月傳》、《錦繡未央》、《甄嬛傳》等)及三) 能引起社會議題熱話(如《人民的名義》)

 

韓國

2000年韓流崛起,其熱潮在香港至今未退,故韓劇亦是被分析之列。

 

南韓民營、具備商業和娛樂性質的電視劇製作亦是在上世紀90年代起步,轉捩點是1990年韓國修訂《電視法》,允許民營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進入電視廣播產業。之前當然有電視劇,但大多是帶有政治目的、由公營電視台製作。概括來說,19902000可說是韓劇發展期,不少高收視的「經典」都是在這段期間出現,而2000年後則是成熟期。以下是1990開始韓劇在本國收視的頭十名,當中八套是2000年之前的作品。[18]

 

最愛的人是你

1997-1998

排名

劇名

年份

收視

1

初戀

1996-1997

65.8

2

愛情是什麼

1991-1992

64.9

3

沙漏情人

1995

64.5

4

醫道

1999-2000

63.7

5

陽光場地

1995

62.7

6

最愛的人是你

1997-1998

62.4

7

兒子和女兒

1992-1993

61.1

8

太祖王建

2000-2002

60.2

9

黎明的眼睛

1991-1992

58.4

10

大長今

2003-2004

57.8

 

在韓國,收視率超過40點便會被封為「國民劇」,但原來近年人氣頗高的韓劇全都未能躋身此列:《月桂樹西裝店的紳士們》(2017) 28.6點、《來自星星的你》(2013) 24點、《太陽的後裔》(2016) 27.4點、《擁抱太陽的月亮》(2012) 31.6點、《繼承者們》(2013) 16.3點、《屋塔房王世子》(2012) 11.9點等。近十年能破50點收視的韓劇只有2010年《麵包王金卓求》(50.8),另一套較接近50點的是2009年《燦爛的遺產》(47.1)此外,韓劇於當地的平均收視亦連續8年下跌[1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14.27

12.94

12.52

12.56

9.21

8.96

8.61

7.43

 

從中可見韓劇和陸劇、大台劇一樣,自2010年後,不論是平均收視或人氣甚高的劇集,都難追及之前的成績。

 

日本

雖說韓風已成東亞流行文化表表者,但香港多年來亦深受日本流行文化薰陶,故此縱然日劇近年聲勢稍跌,但亦在本文被分析之列。

 

日本於上世紀50年代便有制度系統地製作商業化娛樂性的電視劇,1969年開始播放彩色劇集,是亞洲的電視劇製作先驅。和中港韓等劇最大的區別是,日劇在當地大多數是一周一集地播出、以「季」(三個月)為期,每套多數是十集左右,如收視不濟便早些結束,於下周同時段播放其他節目。

 

「體制」較不同的是「晨間劇」和「大河劇」,前者是周一至周六早上播放的連續劇,通常為期半年,每集十分鐘,因此比一般每周一集的日劇較易刺激出觀眾的追劇癮,代表作包括1983《阿信》及近年較紅的《海女》、《謝謝款待》及《阿淺來了》;而「大河劇」則每周一集,為期一年,通常以歷史人物為主題。

 

日劇亦有「國民劇」的封號,門檻是收視超過30點,下圖是日本歷年平均收視頭十名的劇集[20]

 

排名

劇名

年份

平均收視

1

水戶黃門-

1979

37.3

2

Hero

2001

34.2

3

春日局

1989

32.4

4

美麗人生

2000

31.9

5

戀愛世代

1997

30.7

6

秀吉

1996 30.6
7

夢想起飛Good Luck

2003 30.4
8

男女7人秋物語

1987 30
9 悠長假期 1996 29.2
10

半澤直樹

2013 29.1

 

由於播制有異,故上表未列「晨間劇」在內,如包括在內,頭數名將按序推後:83年《阿信》日本國內平均收視52.6點,85年《航標》(港譯《海誓山盟》)44.3點,及86年的《跳駒》亦達41.7點。近年人氣較高的日劇如《神探伽利略》(2007)平均收視21.9點、《Doctor X(五季總和) 平均收視約21.35點、《逃避雖可恥但有用》(2016)平均收視14.58點。

 

當地整體平均收視方面,2017年約為9.15(只計常規和在正常黃金時段播放的劇集,晨間劇、大河劇、長劇或深夜劇等沒被計在內),與之相比,2007年全年平均收視約為12.28點、1997年為15.63點、1992年約19.7點,可見日劇亦面對著收視下跌的趨勢。稍為不同的是,近年仍有《半澤直樹》能打入史上收視十大,而中港韓近年即使有高收視劇集,成績仍難追及經典當年收視。

 

美國

最後一個參考的外國電視劇收視走勢之地是美國。

 

美劇製作始自上世紀20年代,戰後隨著經濟發展,電視機在民間普及,60年代彩色化,近20年的催勢是越來越大製作,動輒製作費過億,電視劇電影化,亦有不少是電影的延伸作或相連作,而隨著互聯網普及,美劇在全球的覆蓋快速擴張,雖然主要受惠者不一定是製作公司或電視台,但卻讓美國的軟實力和流行文化滲透全球。

 

自上世紀中旬美國已有計收視的做法,主要針對1849歲的群眾。由50年代至今,美劇收視經常由處境劇稱霸(2017仍是Big Bang Theory11.5)。記錄保持者是195253年的《I Love Lucy》,錄得67.3點收視,這劇不獨是最高收視的美劇,更是美國史上最高收視的電視節目,但隨著時光流逝,單一美劇或電視節目的最佳收視亦逐漸下跌。由於全美劇集產量太多、種類太雜、播放時間參異,故本文主要參考其最佳劇集作收視分析。走勢可參下圖[21]

 

 

上旬

下旬

1950’s

58.16

42.84

1960’s

36.16

29.32

1970’s

31.66

30

1980’s

27.64

29.02

1990’s

20.58

19.92

2000’s

15.8

12.48

2010’s

12.36

12.15[22]

 

 

從上圖可見,最佳收視美劇第一次成績大跌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其間下跌了15點左右,而美國當年有1.659億人口,15點跌幅代表失去了千多萬觀眾。之後60年代中旬開始站穩陣腳,連續25年最佳剧集都能維持着30點左右的收視,但隨後80過渡90年代又跌了910點,之後由2000年到今天,收視都是穩定地下跌。

 

眾地相比

從以上資料可見,不論是平均或最佳劇集收視,單一電視劇收視下滑可說是全球趨勢,不獨香港 / 無線。論跌幅比例,中美比港韓日的跌勢更險峻,但中美人口分別13.8億和3.23億,即使是3點或10點收視,在當地都仍代表著數千萬名觀眾。其實有些地方的電視劇收視情況更告急,例如台灣,由2005平均4點幾跌到2010年後平均1.52017年最佳收視劇集《小資女孩向前衝》都只得5.12收視(台灣人口是2,355)[23]

 

「抄橋、離地」罪名成立?

大部分人都會把電視劇收視下滑歸咎於「抄橋、不創新、演員演技差、特技/實景/戲服低成本、資料搜集不足、內容失實離地、偏重某類劇種」等等(特別是對大台劇集)。誠然,這些都是愈來愈少人睇的因素之一,但並非近十年才發生。例如「不創新、抄橋」等罪,90年代無線不斷靠這招食餬,不只抄外國劇(不過那時互聯網未普及,一般人很難找到「罪證」),亦不斷自我復製繁殖。

 

先講「自我復製」,《壹號皇庭》在6年間拍了5(平均收視2931),《刑事偵緝檔案》在5年間拍了4輯,《刑事III》更是無線自92年以來排名第六的最高收視劇集;不斷重覆互刮巴掌的大家族爭產劇如《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亦登上史上最高收視50點的電視劇之一,但相比美日,大台算小兒科了。

 

例如美國的 CSI》拍了15、《海軍犯罪調查處 NCIS》拍了14季、Game of Thrones》拍了7、《Friends》拍了10;日本方面,《Doctor-X》拍了5、《科搜研之女》拍了17季、《相棒》拍了16季。

 

「受外國劇啟發」方面,2010年有「港版伽利略」之稱的《談情說案》亦有平均30.88收視,大結局周最高收視更去到38點。以上現象均顯示不論美日或香港觀眾其實並不太介意抄橋、不創新、自我製。

 

大台劇近年另一常見「罪名」是「離地」,例如角色多住大屋。事實上是有這趨勢,以最常見的警察類劇集為例,由80年代《新紮師兄》到90年代《刑事偵緝檔案》,及至2000年之後的同類劇集,主角們大多愈住愈寬敞。雖說多年來警察人工有升幅,但怎都追不上香港樓價飆升,反過來,眾多警察劇卻不曾見有警察住紀律部隊宿舍,這是筆者認為最離地之處。

 

但「離地」的影響力實有商榷之處,因為「歷年十大低收視劇集」內古裝現代則各佔一半,而「離地」極其量只應影響觀眾看時裝劇的心態,看古裝、科幻、穿越等劇應該影響不大,但設定離地(女主角一家開酒樓但又係住大屋)、和史實多處不符的《超時空男臣》卻是2017最高收視劇集(截至本文停筆時),可見離地並非主要趕客的因素。事實應該是有一撮人對大台劇集「離地」很不滿,不過大部分觀眾選擇追劇都只是基於其娛樂性和吸引力(如演員牌面、自我投射程度等),沒有觀察得那麼細緻入微。

 

無選擇造就高收視

現在不少人奉《上海灘》、《新紮師兄》、83《射鵰》、84《神鵰》等「經典」為神劇,其實是過往香港人,甚至全球華人當時的免費娛樂主要是聽收音機、睇電視(或租錄影帶煲劇),所以無得揀,無得比較便不挑剔,而且七八十年代錄影技術剛普及,2007年之前亦未有高清,沒有現在動輒被找錯處的情況,故此對演員和製作的要求亦沒有今天那麼嚴苛。

 

以《射鵰英雄傳》為例,從製作的角度比較,2017版在各方面,包括拍攝手法、畫面構圖、戲服化妝、取景、道具等都比之前的版本佳,據說製作費更高達二億人民幣。成績方面,2017版在香港的平均收視有24點,大結局有27.3點,以近年的標準來看是不俗,但94年張智霖和朱茵的《射鵰》雖然評價一般,不過都有平均32點收視,但最厲害的是83年黃日華翁美齡版,據聞當年香港99%在該時刻看電視的人都是其觀眾!

 

不過「99%」這數字並不等於「99點」收視,是因為當年有兩種計收視的方法 – 1983及之前,收視率有時以同時段「開電視」的人數(觀眾人數)為基數來計百份比,這種方法大多以「%」表達,稱之為「收視份額」,並不反映實際觀眾人數,只能反映某時段電視台之間的戰果,而1983後計收視大多數採用以該區人口為基數的方法,這方法則以「點」代表,這便是現在較常見的「收視率」。

 

無論如何,80年代絕對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期,除了83《射鵰》的「99%」,84年《神鵰俠侶》有62點,同年《天師執位》61點,而之前80年《上海灘》、79年《網中人》及之後89年的《義不容情》等均各有50點收視。

 

首次跳崖式收視下跌

78年無線劇集收視慢慢跌,但原來在80過渡90年代間的跌幅比近年的狀況更慘烈。例如《義不容情》後3年,1992年最收得的《巨人》只有平均36點、最高43點的成績,這是第一次香港電視劇收視大跌,即使往後至今最高收視的《戇夫成龍》(2003)亦只有平均37點、最高46點。

 

這次大跌的主因相信是90年代香港人的娛樂模式出現了變化,例如出街睇戲、租帶租碟、唱K、家庭電玩普及等,背後因素則是那時全民富起來,股票、地產和投機市場不斷飆升,荷包漲了便自然多了出外消費或添置新玩意(直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而80年代香港經濟雖然說是起飛,但仍在起跑中,免費的電視劇便是大多數人留在家中的最佳娛樂。

 

不過無論是8090年代,「回憶總是美好的」,上述等劇播出時正值香港經濟的黃金時代,故此現在的觀眾亦易被懷舊感主導,最常聽到的便是「那時的戲(劇集或電影)真的很有『戲味』」。說穿了,「戲味」是感覺,看著那些陳年舊劇,較成熟的觀眾身心彷彿回到二十多年前,所以近年大台重播的劇集有時竟比黃金時段播出的新劇更受歡迎、更多話題。如果是時裝劇,不少觀眾更會邊看邊緬懷往昔,如衣著、建築、工作環境、街景,甚至政治等。而國內亦有回憶效應,2009年安徽衛視重播83《射鵰》,收視竟達當年同時段的全國第一!

 

2010年後劇集收視下滑因素

如上文所述,不論是市場廣大的陸劇、資源充足的美劇、製作認真的日劇及俊男美女的韓劇,收視率均處於下跌的形勢。有些是地區性或個別因素引致,但亦有大部份是已發展地區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智能手機普及

智能手機普及是全球現象,但單一地區來說,香港在亞洲甚至全球都是數一數二。人數方面,全港整體智能手機用戶數目由201135.1% → 201362.8%[24] → 201477% → 201583%[25]→ 201785.8%[26]2016年有調查顯示香港每人平均擁有4.25部手機[27]而估計香港在2018年將會成為全球五大智能手機普及率的地區之一。[28]伴隨著的是使用手機 / 上網愈來愈容易,不少報告均顯示懂得使用電腦人數持續增長,包括用戶層愈來愈年輕和愈來愈年長,令港人無時無刻都靠這玩意打發時間,而這變化比往日單單互聯網興起更衝擊電視()收視。

 

雖然往日互聯網BT下載興起等都有打擊香港電視()收視,但比起今時今日實不算嚴重,因為那時並不是人人都懂或喜歡用電腦上網,而且香港居住環境狹小,不少家庭電腦都是放在廳中,打機、瀏網、下載、串流睇片都會經常被家人打擾,或要輪流用電腦,加上當年數據傳送慢,睇三分鐘片都要等兩分鐘,下載都要半日,而且硬盤細,存幾集劇集或電影已爆,室外亦未有Wifi,找經濟娛樂的人都是看電視、睇碟、打傳統電遊算了。

 

2010年後,智能手機迅速普及,其私隱度高、機動性強的本質極適合香港環境,再加上畫面質量、數據流量、儲存空間不斷改善,身處何地都可以睇 / 玩一兩小時(都是那句「要有數據或Wifi),需要娛樂的人選擇手機而非電視實在十分合理。當然,這現象在每個智能手機普及的地方都會看到,但香港的環境令這些因素發揮到最大功效。

 

二、女性大幅轉軚

往日經常上網及玩電腦的群組主要是男性青少年,但近年女性使用電子產品,特別是玩手機的比例不斷上升。有調查顯示,全球手機倚賴成癮人士中,女性佔52%[29],說明電子產品和數碼服務的消費群已進入了不分性別的時代。過往女性是電視劇觀眾的「膽」,故有「師奶劇」的戲謔,但相信快成歷史(或已是歷史),原因是開電視只是睇電視,但現今開著手機 / 平板電腦 / 電腦娛樂選擇眾多,而且大多免費便宜(網購花的錢另當別論)

 

過往電腦或電子遊戲機等傳統電子平台,有四大因素令大部分女性(及一部分男性)卻步:一‧畫面 / 題材不吸引、二‧玩法 / 用法複雜、三、買機 / game要錢、四‧投入時間長(學習如何使用或玩該game),所以對難適應 / 接受以上四點的人,既方便又便宜的娛樂便是看電視煲劇。但現在上述那些不吸引因素,不少在新媒介上已轉變,而且手機 / 互聯網提供的消閒娛樂選擇比電視更豐富,如社交網站、視像通訊、網購平台,再加上煲劇睇片、手遊電玩,隨時耗上數小時都不難。相反,現在有什麼電視節目能令人乖乖坐在電視前逾兩小時?

 

三、電視節目選擇全球化

透過互聯網,外國電影或電視節目大量湧入本地市場,最重要的是不少是更優質,而且免費、任何時間都可取用。其實這現象早在90年代下旬至2000年代上旬當數據傳送改善、串流及下載出現時已存在,但2010年前後智能手機普及則是其助燃劑,令人何時何地都能欣賞外地作品。在2000年代上旬,如果想睇外劇,方法大多數仍是買碟方便(仲要很大機會要買老翻),但現在只要上網花小少時間便不難找到。睇電視唔講忠心,在優勝劣敗的原則下,電視節目選擇多了,觀眾各取所需,放棄質量和劇情進步不大的產品是理所當然。

 

四、社會及生活模式改變

工時不定、網上購物、甚至運動人數增加等社會及生活模式轉變都會影響大眾睇(或唔睇)電視的習慣。以工作模式轉變為例,過往只有少數行業需要廿四小時工作(包括精神上或肉體留在辦公室 / 工場),例如投資業界人士不停睇實個市。但在互聯網數據傳送改善、即時通訊及視頻等程式普及後,更多上班族變成有開工無收工。

 

往,不論多忙,只要完成當日工作便能歸家休息,這現象成為了電視節目收視穩定的因素之一(或放工可以了無牽掛地行街購物),但近年是即使下班後,不少上班族在家中仍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處理公事,又或索性留在辦公室加班,因為亞洲區放工,歐美剛開工,而視頻通訊已近乎免費,客人都老實不客氣地用網上通訊程式找相關同事查詢或商量,而在全球化的局面下,商業運作已經由過往以「日」為單位變成「分鐘」,企業要生存下去,香港這些已發展地區便唯有靠分秒必爭的即時服務生存下去。

 

電子數碼科技不獨衝擊傳統傳媒及娛樂事業,亦波及其他範疇,例如實體玩具零售、時裝零售、卡拉OK、甚至遊戲機中心等。例如2017Lego業績大跌,要裁千四人[30],同年玩具反斗城計劃關閉美國逾100間分店[31],其他歐美玩具品牌如BarbieUnoMattel的股價亦連番下挫,近年市值下跌足足49%[32],主要原因都是電子娛樂普及,時下兒童而大多傾向電子數碼玩意打發時間,實體玩具不再被垂青。

 

五、互聯網電視崛起[33]

2016年的調查,美國已有過半數家庭訂購串流播放娛樂服務,如NetflixAmazon Prime等,而2015年只有42%左右。[34]互聯網電視劇和傳統電視台之別是,前者是消費者能夠隨時收看自己喜歡看的劇集或節目,但後者則仍然是實時播放。起初大多數互聯網電視公司都是靠收購劇集或電影再經串流播放起家,但近年表現較佳的公司亦已開始自家製作。

 

六、一台獨大

這點主要據大台和香港的情況分析:區內競爭對手不足為患,例如香港電視劇集曇花一現,而長期對手亞視即使近期宣佈「復活」,但都只是在數碼平台出擊,在傳統戰場上相信仍沒有挑戰大台劇的能力(不過有可能因為再無嘢可以輸,其營運策略則更靈活)。沒有匹敵的對手容易令一企業不思進取、日漸僵化腐敗是常見的商業現象。

 

當然,一個人或集團的創意還是有盡時。不少人都責咎無線近年的劇集無創意,但武俠小說宗匠金庸亦最後選擇了封筆,因為他預視了自己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可見創意亦有盡頭時,當然無線和金庸不同,前者是集團而後者是個人,不過一個團體如內部無革新改變,時間久了都是會思維僵化、固步自封。由60年代開台直至2000年左右,無線的創作可說是由無變有,初期對觀眾來說什麼都是新鮮的,但到了50年後,有什麼劇種是前所未有?有什麼風格是觀眾未看過但又會接受?

 

另一方面,娛樂產業是盤生意,創意之餘又要保險,要不然廣告商便撤單。像《天與地》、《心戰》(2012收視第一及第二低)這些較少見的劇類,雖然坊間評價不俗,但初陣失手便很難有翻身之日。反過來,當年《鐵馬尋橋》大受好評,之後便來套常常令人感到混亂或以為是續集的民初武打劇《女拳》;《城寨英雄》這類硬橋硬馬動作劇成績不俗,今年便來個現代版的《同盟》;而最近穿越劇《超時空男臣》食糊,便立刻敲定拍續集。大企業不敢大幅度試新劇種實屬正常現象。

 

許冠文曾經在金像獎典禮上解釋創作喜劇之難處,大意是「創作喜劇橋段比悲劇難得多。悲劇第一集可能只要死一個人,觀眾便喊得死去活來,第二集便死多幾個,第三集死埋隻狗,觀眾都覺得更慘,悲劇效果仍然達到。但喜劇則不然,第一次主角踩蕉皮跌倒,觀眾大笑,但第二次的話,製作人不可以放多幾條蕉皮來引觀眾發笑,一定要諗新橋新gag。」

 

雖然許生說的主要是指喜劇,但其實放諸任何創作都是,只是喜劇難度最高。所以如果大台在創作這方面的架構、制度和運作等方面沒有革新,即使換了新人擔任編劇及製作,新意仍是有限,其劇集,不論是故事或製作等方面都難有顯著改善,最終只會像清末的洋務運動,偶有佳作、短期中興,但只是拖慢帝國落日速度。

 

三方落手:質量、形象、渠道

大台如要扭轉戰況,必須多方面著手。第一還是提升其產品質量。但如上所述,假若其架構或制度不變,相信製作,特別是創作方面亦不會有大變。例如拍劇可否外判?公司內編劇、拍劇的制度能否改變?例如承包製?導演、編劇、監製等變成小公司的形式可行嗎?會否考慮購買網上小說版權、外聘編劇或劇本呢?

 

此外,其hea拍及內容離地的形象已深入民心,所以第二步是有計劃地改變製作不認真的形象。以劇集故事為例,內容能否更貼跟大眾生活或社會問題?《半澤直樹》、《人民的名義》等劇大收,是因為前者講上司誣衊下屬、後者講貪腐,都是當地觀眾活生生面對的事到肉的主題才能引起大眾共鳴追下去。搞什麼網上平台、藝人打牌都是假,貨物的質素永遠是重點,劇觀眾的話,再多的植入廣告都不是大問題(韓劇日劇都有這樣做,但當然要植得有技巧)

 

        第三,增加國際播放渠道。香港市場狹小,歷史已證明本地要靠出口才能蓬勃。現在大台劇都有在內地和東南亞播放,但陸日韓劇既能賣港,港劇又能否跳出大中華及東南亞?語言相信不會是問題,因為港產片都曾大賣國際、紅遍亞洲,如果製作質素能提升的話,不只日韓,甚至能向AmazonNetflix等互聯網電視公司推銷。

 

雖說數碼電子產業不斷衝擊傳統娛樂工業,但窮則變,變則通,日本Bandai[35]股價數月前於日本一度突破4100日元關口[36],便是因為能因應環境變化而作出應對才能持續發展。不順應變化、不改變思維的話,恐龍般強大的機構都會陰乾枯死。90年代初香港第一次電視劇收視大跌,但走了的錢都仍是花在香港製造的消費上(出外睇戲大半是港產片、唱粵語流行曲卡拉OK),但2012年後的跌幅則是被全球化吞食了。

 

劇集不單是電視台賺錢的工具,亦是外界了解一個地方的渠道,是流行文化和軟實力的體現,所以筆者並非特別喜愛或和大台有親,只是現在有實力製作像樣的粵語節目劇集,主要便是大台,如其劇集能生存下去(當然是合乎效益地),粵港文化生存下去的機會亦較大,反之亦然。

 

港劇最終會否落入粵語長片或粵劇的級別,便看電視台這十年能否(或會否)背水一戰。

 

2017/12/31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陸君樂

本社前性教育項目主任(2005-2007)曾任記者、懲教、保安、軍人,現為「廠佬」,常穿梭中港兩地。0304年在英國取得刑事司法及保安管理碩士,現攻讀MBA課程。

 

 

 

[1] 2017年12月18日,亞視「復活」: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利用OTT平台繼續以「亞洲電視」品牌廣播。

[2] 主要計算無線自家製、於一至五晚上黃金時段播出的劇集,外購、處境、周末劇、單元等類不列入計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無綫電視劇集收視列表

[3] 電視平均收視 / 綜合平均收視

[4]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故未包括《誇世代》、《溏心III》等劇

[5] 主要計算無線自家製、於一至五晚上黃金時段播出的劇[集,外購、處境、周末劇、單元等類不列入計算

[6] 電視平均收視 / 綜合平均收視

[7] 無包括2015收視第二但外購的的《武則天》

[8]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故未包括《誇世代》、《溏心III》等劇

[10] 參自中國省級衛視電視劇收視率排名表

[11] 截至2017年12月上旬

[12] 《武媚娘傳奇》

[13] 都是《武媚娘傳奇》,因跨年播放

[14] 《羋月傳》

[15] 《人民的名義》

[22] 2016及2017

[33] http://blog.moneydj.com/news/2017/05/31/美劇越來越好看,時代發生了什麼變化?/

[35] 生產機動戰士高達模型玩具和周邊產品的公司,成立於1950年。

「褪」一步海闊天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8/03/2015

幾十年前大家會問:「看少一天電視會死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電視的黃金年代,長篇電視劇以及其主題曲、偶像歌手及樂壇的頒獎禮,往往哄動全城,除了令不少人放工後立即趕回家收看,亦成為整個城市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不看電視,甚至和其他人溝通亦會有一定困難。

當電視已成為過氣的天后,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對不少人來說,每天使用手機上網與人聯繫及娛樂的時間,肯定比以往看電視的時間多,因為電視不能帶出外,手機則可以寸步不離,連洗澡、睡覺都可以繼續聽歌、看電影。武俠小說的劍客常說:「劍在人在、劍亡人亡」。今天我們亦不禁會問:「沒有手機上網的日子怎麼辦?」對不少人來說,忘記帶手機外出,就會整天坐立不安,總覺得好像會錯過甚麼極其重要的訊息,晚上再見的時候已恍如隔世!

當使用手機及上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或多或少都可能已有一些沉溺的癥狀。而不被任何事物操控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主人,不是奴隸,不讓自己隨傳隨到,被任意差遣。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雖然離不開錢一樣,但利用金錢享受生活,與為了賺錢而過著非人生活之間有天壤之別。因此,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與上網,更要早些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上網有時,褪網有時是十分重要的。「褪」一步海闊天空,現實生活比虛擬和電子的世界其實更加精彩,但願我們都能夠做手機的主人。

不隨波逐流亦可活出漂亮人生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21/08/2014

在這個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貼上價錢牌,為每一件東西賦予「價值」。為了吸引人消費,這個制度還為這些價值訂下不同的「標準」,對美醜有一個標準、對好壞有一個標準、對成敗有一個標準。

人的價值亦被貼上高低的標貼,假如沒有達到這些被定義的標準,這便成為你的「罪狀」。諷刺的是,活在這個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卻往往順從這個社會加諸自己身上的價值,甚至將自己人生的意義交由這個制度決定。

近期在電視節目裡,我們就看到一群女士為了自己如何未能達到這些社會加諸她們身上的標貼而大聲疾呼:「樣子不夠漂亮」、「身材不夠好」、「性格不夠溫 純」等等。然後,節目的「導師」就如同救世主一樣為這些陷入低谷的女士提供「出路」,恍如接受了這些美容服務、所謂的「心靈訓練」和「歷奇訓練」等等就能 成功「翻身」。

在輔導的專業裡,輔導員會以基本的技巧—優點模式(Strength-based approach),去協助處於低谷的朋友發掘自己的潛能、價值、希望和轉變的可能。同行者並不會將一個人所呈現的問題歸咎為個人的問題,而是從家庭、社 會、文化、工作等作宏觀的評估,然後協助這些人士轉變。

可惜的是,我們在電視節目裡看不到上述的優點模式,卻只看到「教練們」以「問題模式」(Problem-based)的取向,不斷強化當時人的弱點和身處的困難。又或是他們會為參加者加上無理的負面標籤,以悲觀、懷疑和譏諷的語言去批判她們的弱點;並將個人所呈現的問題簡單地歸咎是個人的問題。經過一輪體無完膚的批評蹂躪後,「教練」就將自己應對問 題的一套方法(coping skills),又或是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加諸在這些女士身上。

這些女士 要在眾目睽睽下披露自己的弱點,換來的不是勇氣的肯定,而是強化了無能無力感。也許,到了節目尾聲,這些女士看上去確實是有點轉變:變得更符合這個社會加 諸在她們身上的標準,以證明這個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的服務如何有效。不過她們的內在需要是否真的得到滿足?她們的根本問題是否得到處理?當節目過後,她們在 沒有這些「服務」的「協助」下又怎樣面對生活呢?挑起了問題而又沒有妥善處理,就像揭起瘡疤而沒有妥善包裹一樣,只會引發更多的後遺症。

在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一書中有一句話—「要追究自己的價值,就像要衡量一個沒有單位的物質那樣。」人,沒錯是需要得到別人認同。不過,盲目跟從這個社會定下的標準,或許真的如衡量一個沒有單位的物質一樣,根本沒有意義。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1/8/2014

其實,我只想看電視…

── 生命倫理錦囊 第17期

27/03/2014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曾幾何時,電視文化主宰了香港的潮流,是全城注目的焦點。但香港電視界發展多年後,縱有其他電視台同步經營,但電視文化和發展彷彿停滯不前。
 
自從年前有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引起的爭議後,「我要睇電視」成為了不少人的訴求,除了是為爭取多一個免費電視台外,也是對現有電視發展的不滿與控訴。
 
香港第一家電視台,是由原來經營有線電台的麗的呼聲開辦的「麗的電視」,在1957年啟播。因其須以線路接駁,電視也以外購英語節目為主,所以只有約11萬訂戶觀眾,屬社會上的小眾娛樂。[1]
 
而香港人熟悉的「無綫電視」則於1967年啟播。由於採用無綫免費廣播模式(但當時電視機仍相當昂貴),加上走通俗路線,節目深受歡迎,很快便成為了電視界的大阿哥。事實上,無綫電視亦開創出很多香港演藝文化的先河:如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大型綜藝節目如「香港小姐競選」等。而由古裝武俠到現代故事的電視劇集,更由香港揚威到海外,成為香港文化的標誌。就連新聞資訊節目也開創「現場報道」的新猷,更多以本地及海外新聞作專題報道,以「無綫新聞,事事關心」作宣傳口號。[2]
 
至於麗的電視則在1973年轉為無線廣播,加上其後短暫出現的佳藝電視,70年代曾出現短時間的三台競爭局面。[3] 可惜佳藝電視後勁不繼,於三年後停業,而麗的電視幾度易手,之後改名亞洲電視。後者雖偶有佳作,但自2007年後逐漸停止自行製作劇集,近年更被詬病經常「重播節目」,而節目內容偏頗(尤以評論節目為甚),引來破紀錄的投訴,[4] 也曾有「零收視」紀錄。[5] 隨著一台獨大的日子愈長久,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電視節目質素日漸下降,市民漸對香港免費電視發展日益不滿。雖有多家收費電視加入營運,但因市場對象不同,始終未能形成競爭局面。[6]
 
為回應民間訴求,香港政府於2009年開展了增加免費電視台的計劃。最終有三家公司申請,政府於2013年11月公佈申請結果,接納當中兩個申請。原來呼聲最高,由王維基經營的香港電視卻不獲發牌,當局「考慮了一籃子因素」而否決的理據,以及後來王氏投得流動電視牌照,卻又被政府當局以「制式問題」再度喊停等事件,已演變為一場社會和政治風波。而當兩間獲新發牌的電視台正籌備開台事宜時,香港電台的數碼電視頻道也已投入服務,成為本地第三間免費電視台。[7]

由電視爭議回看香港電視……

很多人以為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電視文化已過時。但從這次電視發牌的爭議中,可以觀察到香港市民對電視「又愛又恨」:一方面認為電視製作差劣,但另一方面電視收視率卻未見顯著下跌。這是因為一台獨大無得揀而「焗住睇」? 還是市民只是「一面投訴,一面照看」?
 
而在很多年輕人當中,所謂「不看電視」其實只是「不在家中大廳看電視」,而並非連電視也不看:很多人已經改為透過網上收看電視節目。事實上,網民對電視台節目的口碑也愈來愈具影響力。[8] 總的來說,雖然我們時常以為香港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其實這個「公仔箱」仍深深的影響我們每一個。

電視文化的信仰反思

Television is the triumph of machine over people. 機器征服人類始於電視。Fred Allen
 
雖然電視文化只是眾多文化中的其中一項,但它對人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一位研究文化的學者Vanhoozer指出:「所有的電視都是教育電視。」[9] 如果我們認同「文以載道」,便會明白電視播放的節目會向觀眾起到「說服」的作用。[10] 有些電視節目天馬行空,讓人以無限的想像力在當中遊走。有些則向觀眾傳遞各種資訊,向大眾顯示世界的狀況。但當中亦會隱含一些社會意識形態,即對社會的一些看法或態度。電視節目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而當人浸淫在其中時,它所盛載的意義,便漸漸成為此人的第二天性。[11]
 
不過,電視節目(特別是劇集)無論如何寫實,它都只是模仿真實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本身。換言之,這是一個被建構及投射出來的世界。[12] 當人分不清兩者的分別,而被建構出來的世界影響而不自知時,帶來的後果有時頗為嚴重。例如在「日韓風當道」的世代,當人熱愛「煲日韓劇」、追捧「韓國組合」的時候,日韓的潮流文化及審美觀念已不知不覺地滲入「民心」。有不少香港人認同俊男美女的標準必須是高挑、白淨、修長、五觀輪廓分明。可惜的是,真正天生麗質的人並不多,劇集中的男女演員,特別是來自韓國的明星,雖然有經過嚴格的才藝訓練,但外型上大部份都經過後天修飾或改造,之後才被公司放在一個俊男美女的世界。這一個被建構出來的世界,讓不少人(特別是少男少女)非常瘋狂及嚮往。有些人看多了男女明星,漸漸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擁有亮麗的面貌。輕微的只是模仿他們的衣著打扮又或是化妝技術,嚴重的可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外貌,總感到自己不夠美,輕看自己的價值,認為只有整容才能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
 
電視文化更會「說服」人有關家庭、婚姻觀或人生觀等。作為文本的一部分,電視節目所投射出來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無時不在「鼓勵」我們把它當成歸宿。[13] 當一位已婚女士經常收看台劇《犀利人妻》,又或是內地的《後宮甄嬛傳》這類劇集,有可能對婚姻失去信心,經常懷疑丈夫有沒有外遇。[14]「不斷提醒」及「潛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即使是信徒,若然過於依賴電視節目,並讓它們成為日常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部份時,也難以脫離電視文化所投射出來的世界觀。信徒大都聽過「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羅十二2)但要行出來是何等困難的事情。當人看多了那些描述情感背叛、男女關係隨便混亂的劇集,已不是模仿那麼簡單,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認同這個世代的文化,認為人世間的感情是非常薄弱,也認為婚前性行為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本是如此。
 
信徒要做到「心意更新而變化」,最好的方法並不是不收看電視節目,這是不切實際的。另外,信徒通過劇集理解社會的價值觀,掌握現今的資訊潮流也是重要的。問題只是,信徒對身處的社會的價值觀有充分的認知時,有沒有將同樣的時間「投放」於《聖經》,去學習作為一個神的子民又應該有一套怎樣的世界觀?例如當現今的電視節目大多教人在外貌上如何變得美麗動人時,信徒是否也被說服,認為自己不夠高、不夠白而自卑?還是相信自己因著有「神的形象」(創一26),而神看人的是內心而不是外表(撒上十六7),於是為到自己經常做出神喜悅的事情而懂得欣賞自己,感到自己很美。這裡沒有否定儀表的意思,整齊大方是愛惜自己及尊重他人的表現,這裡只是想指出《聖經》對於一個人是否「美」、「好」以及很多其他思想或觀念,與我們日常所處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西方有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甚麼便變成甚麼」的說法,筆者認為 “you are what you watch”「你注視甚麼便變成甚麼」。要「投身」《聖經》的世界觀,最好的方法便是多看《聖經》,讓神的話成為信徒「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詩一一九105)《聖經》經常提醒神的子民不要忘記「神的話」,甚至把這些話語銘記在心(申三十二46-47、書一8)。因為「神的話」是神賜給信徒其中一樣回應這個世界各種價值觀的武器。
 
所以,喜愛看電視的信徒,可能要平衡一下,考慮多看《聖經》,以致不會只受一方的世界觀影響。儘管有不少人批評現今的電視節目水平大不如前:劇集本身的劇情變得陳腔濫調、植入式廣告愈來愈多、色情暴力的畫面亦較以前多及開放,但可以真正放下電視節目而轉向其他娛樂的人士,仍是較為少數。事實上,不收看電視並不等於不收看電視節目。即使有人熱愛上網「煲劇」、上網「看遊戲節目」、上網「看音樂特輯」,上網只是另一個收看的途徑,無論是劇集、遊戲節目等,本身還是為了電視而製作。
 
不少人喜愛上網看電視節目,除了方便自己的時間,也可以滿足自己的喜好。以往,人要「追」喜愛的節目,有可能要等上一天甚至一星期,觀看時還須要忍耐無數廣告,又或是先看其他節目,包括新聞或各類資訊。現在上網「煲劇」,體力及實際條件許可的話,甚至可以不眠不休地看完一整套劇。除了「省回」不少時間,也可以盡量挑選自己喜愛的劇種。網絡的確為人帶來不少方便,只是,它卻容易助長觀眾養成「偏食」的習慣,長期下來讓人「營養不良」。選擇收看自己喜愛的節目本來無可厚非,但過度觀看同一種類型的節目,則有機會讓人的世界觀變得狹窄或偏頗。
 
現代人有條件挑選自己喜愛的節目觀看,這一種習慣也有可能應用到讀經上:有人偏愛先知書;有人偏愛詩歌智慧書。對於對整本《聖經》的內容有一定概念的信徒來說,多閱讀自己喜愛的書卷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那些只讀一兩卷書而對其他書卷完全沒有認識的人,則是不足夠的。《聖經》是整全的,神是愛,但神同樣是公義的。神應許祂的子民,跟從祂的道而行會凡事亨通,但《聖經》同樣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是壞人當道,義人受迫害。只偏重一兩卷經文如同偏愛某一類型的電視節目一樣,對「世界」認知不足,前者是指到神的國度而言,後者則指到現今所處的世界。
 
信徒不能抽離身處的世界,也確實須要明白現今世界的價值觀是怎麼一回事。不過,信徒必須選擇,自己投身於哪一個世界的文化或價值觀:是電視節目所呈現的世界,還是《聖經》所描述神國子民應有的觀念。
 
一粒沙裡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電視有助我們認識而不是認同世界,積極來看,若有更多委身的基督徒願意投身電視行業,讓電視發放更多正能量,流露更多美善的價值觀,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1]參馬傑偉(1992):《電視戰國時代》。香港:次文化堂出版,頁172。
[2] 這句原為無綫新聞宣傳的口號,被網民改為「無綫新聞,事事旦旦」。於2009年在無綫電視台報道六四維園集會中,市民李先生(被稱為「事旦男」)突然在記者方東昇背後高舉寫上該口號的紙牌,引起熱議。參香港網絡大典:無綫新聞 事事旦旦。 網址:http://evchk.wikia.com/wiki/%E7%84%A1%E7%B6%AB%E6%96%B0%E8%81%9E_%E4%BA%...
[3]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亞視的《大地恩情》劇集,因收視擊敗無綫的《輪流傳》,迫使無綫史無前例腰斬該劇,改播《千王之王》以搶回收視。參黃世澤:《為香港電視衰敗翻舊帳:輪流轉之役》網址:http://martinoei.wordpress.com/2008/05/10/%E7%82%BA%E9%A6%99%E6%B8%AF%E9...
[5]亞視按其委托港大調查的說法則為「四六開」。參《「四六開」與「零收視」》,網址:
http://hkupop.hku.hk/chinese/columns/columns144.html
[6] 唯一例外的就是就大型體育節目(如世界盃,歐洲足球賽事,美國NBA籃球賽等)轉播權的競爭。
[7] 梁旭明,「從電視霸權到參與式文化—重構港人認同的電視政策?」網址:http://rthk.hk/mediadigest/20131211_76_123062.html
[8] 以2011年播出的劇集《天與地》為例,此劇原計劃於2009年播出,但因被認為未必適合一般觀眾(指通常收看電視最多的家庭主婦)而被抽起至2011才播出。事實上,該劇的收視也曾一度下滑至23點。不過,《天與地》卻贏得主要來自年輕觀眾和網民的良好口碑。在結局播出後,無綫電視共收到近120個電郵及電話讚賞劇集製作認真;隨後更以近8萬票奪得當年電視台最佳劇集獎項,形成了「低收視,高口碑」的現象。參謝曉瑩:〈天與地的暗起革命〉。《成報》C08,2011年12月11日。
[9] Kevin J. Vanhoozer,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How and Why Christian should Read Culture,’ in What is Everyday Theology? Ed. Kevin J. Vanhoozer,  Charles A. Anderson, and Michael J. Sleasman, 12-60. Michigan: Baker, 2007, 31.
[10]同上,31.
[11]同上,32, 44。
[12]同上,26。
[13]同上,27。

外在美並不代表全部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8/06/2013

已故歌手黃家駒曾表示:「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在他逝世二十年後的今天,情況仍舊。當歌手的不需要動聽的嗓子,只需擁有美麗的樣貌。多年來青春偶像歌手如音樂椅般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真正有實力的歌手還是那幾個。美麗的樣貌能增加觀眾緣,讓歌手更易「入屋」,但這不應是當歌手的先決條件。外地的樂壇與香港不同,只要你有實力,外表上不夠吸引的歌手亦能被力捧,讓聽眾能享受真正的音樂。 
 
本地網絡歌手龍小菌是一個異數。她的唱功比本港不少歌手好,但卻選擇戴上面罩,不以真面目示人,她曾表示「音樂好純粹,唔需要睇樣貌身材」。傳媒四出調查,希望一睹她的「龍」顏。近日,她終於除下面罩,但為了配合娛樂圈的遊戲規則,她仍需先瘦身減肥,才能以真面目示人。傳媒關注的只是她的外表,因此在報道中會對她評頭論足,並慶幸她樣子標致。如果她是一個外貌普通的女生,相信會換來大量不堪入目的批評,更重要的是唱片公司不會投資在她身上。
  
外表是人眾多特徵之一,但這並不代表一切。然而,現今的社會卻過分地強調外表,連補習老師亦要像明星一般以「靚」來吸引學生。「靚」的老師對補習社有收生保證,但對學生卻沒有教學質素的保證。
 
這現象對最介意自己外表的青少年造成最大的影響。身形還能透過運動來改變,但要如何改變樣貌呢?若他真的介意自己的外貌,他會對父母抱怨,還是自覺不及他人而一直自卑自憐下去?莫非要靠整容來否定原來的自己,而以虛假的外貌來肯定自我?難道這才算是贏在起跑線上?縱然「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看似是一句老套的說話,但在這外表先決的年代,仍然需要再次強調。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8/6/2013

電視劇重口味 性暴力成焦點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1/03/2013

「重口味」一詞成為近期在坊間流行的潮語。口味當然各有不同,但有些興趣及喜歡的事,是大部份人難於認同的;而這些事,都被稱為「重口味」。對本地電視台而言,迎合主流觀眾口味乃為首要任務。從這點看,在電視上間中出現「重口味」內容理應不會發生。然而一些「十年如一日」的電視劇情節已開始不能滿足大家胃口,即使有電視台能坐擁慣性收視,愈來愈少觀眾收看劇集亦是不爭事實,故此電視台需要採納一些較另類的題材來刺激一下收視。若然希望簡單而有顯著效果,利用一些與性有關的「重口味」題材,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重口味」劇集數量與日增加

具爭議性的性題材可以是裸露的色情,甚至包含更為激烈及性暴力的元素,這些題材並非大部份人可以接受,是屬於「重口味」的。以往這些題材,大多出自電影橋段,在電視劇中鮮有出現。電視劇的尺度比電影嚴謹,因為電視乃「入屋」之媒體,小朋友較多機會接觸,即使有時電視台會播放電影,也是經過剪裁的版本,盡量減少兒童不宜的情節。因為電視台負責人知道,一些藝人穿上泳裝,已令大家哇哇大叫,所以為了避免接到投訴,有關性行為的描述定必含蓄。相信大家不難記起,不少劇中男女進房後,鏡頭一黑便已到清晨,看見的,就只有兩位人物蓋被而睡這些經典影像。

隨著時代變遷,觀眾比以往更能接受有關性的題材,若然劇情需要一定程度的裸露,也不會動輒作出投訴。因此負責人也開始大膽嘗試挑戰一下大家的底線。眾所周知,色情的元素十分吸引觀眾,藝人亦能夠因性感形象或情慾鏡頭而增加曝光機會,提高知名度,實在一舉數得。

早於兩三年前,無綫已因劇集含有一些性感鏡頭而引起話題。例如有女星於一套劇集內更衣而露出胸圍,便引起大眾討論,無綫及廣播事務管理局(即現時「通訊事務管理局」)共接獲27宗投訴,指內容意識不良,不適合在合家歡時段內播出,以免對青少年及兒童造成影響。[1] 有人認為相比起近年在港鐵月台的瘦身及內衣廣告,這些情節實在不甚了了。那些廣告是否需要加強監管是另一議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眾對於「入屋」的電視,要求相對嚴格。加上究竟是否劇情需要而要求女角在鏡頭前寬衣解帶,亦實屬疑問。

性暴力情節成為劇集焦點

近期無綫劇集的焦點,亦由一些暴露鏡頭,轉為一些性暴力的情節,實在「重口味」得多。這些情節未必有裸露鏡頭,甚至可以說是零看頭。例如去年一套劇集播出前,有傳媒已率先預告有女星會在劇中被輪姦,並於該集播出前數天不斷報道,令大家「翹首以待」。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結果,就是該場戲只有一秒時間,讓不少人甚為失望。另一女星亦在數月後的另一劇集中,同樣因被強姦的戲份而登上娛樂要聞。可是,一些傳媒及市民看來樂此不疲。這次有關性侵犯的情節比較長,但亦因畫面令人不安及意識不良等原因而收到26宗投訴。[2]

當然,今次女星或許因露出整個背部而引起較多爭議。但從來色情及意識不良內容,並非單指裸露情節,也可以因為引人遐想而不適合兒童觀看。但其實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重口味」情節的出現,引來不少傳媒及觀眾的興趣。要知道這不單止是性感暴露的問題,而是為何大家希望看到這些女星「口腫臉腫」,甚至被摑的場面?大家需要知道,性暴力除了是侵犯者滿足性慾外,也是對受害者的一種權力展示,一種侮辱。這些情節,其實在色情資訊裡亦屢見不鮮。當青少年看得愈多色情資訊時,他們對性的態度會變得愈開放,也愈接受一些侵犯女性的行為。有些青少年更認為若果沒有強姦罪,更會嘗試侵犯女性[3]

在講求男女平等的年代,大眾傳媒竟以此等「重口味」內容作為噱頭去滿足觀眾,扭曲大眾對女性的形象,實在匪夷所思。劇集創作材料千變萬化,可以是任何內容,包括性暴力情節。但觀眾亦需留意這些情節是劇情需要,還是只為滿足一些「重口味」人士而強行加進劇集內。當大家在期待這些性侵犯情節,數小時後,同一個螢光幕上,也出現有關強暴的真實報道。當然大家明白性侵犯的嚴重後果,和對受害人的傷害,因而會批評這些行為。但這種對「重口味」情節的渴求心態,也同樣是把女性物化了。社會人士需要共同努力,以防青少年接受這種扭曲兩性的價值觀,避免對其人際、家庭及社會觀念造成負面影響。

 
[1] 〈陳法拉一脫收27宗投訴〉,《星島日報》,2009年10月3日。
[2] 〈高海寧強姦戲惹不安〉,《東方日報》,2013年1月15日。
[3] 〈色情無害是否神話〉,《愛與慾》第二版 (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年),第107-122頁。

 

沒機在手 天塌地陷?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4/04/2011

和朋友溝通,大家會否已不再常常見面,而總習慣以手機互通短訊?有時忙碌得很,在社交網上載近況及閱讀朋友留下的資訊,是否就是你和朋友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沒事做,亦總要上上網,看YouTube或隨意「團購」一下?無論如何,大家是否都總是一機在手,就算是坐車、食飯、上課、工作,甚至是去厠所,都很有可能機不離身,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最近,美國馬利蘭大學一項名為《The world unplugged》的研究,向英國、拉丁美洲、非洲、中東、歐洲、亞洲,包括中國及香港等10個地方的大學生要求24小時不接觸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電視……即是不能透過互聯網上facebook(fb)、twitter和別人溝通,更不能透過媒體獲得娛樂。

結果如何?學生們感到「很難過」,他們覺得混亂、無聊、被隔離、沮喪、焦慮,更有學生表示感覺如癮君子染上毒癮般難受。有學生在過程中記錄下一些感受:「那種『寂靜』令我很難受」、「在夢中,我看見自己在用Skype、Twitter和人傾談,還在fb結識朋友」、「我沒想過會有如此被孤立的感覺」。

其實,不難發覺,我們都倚賴了媒體去娛樂自己,亦令我們能快捷地和朋友溝通,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很快,變得不能等待,亦不能悶,更不能停下來。是我們「怕靜」又或是我們不願意停下來呢?

或許在日常的生活中,面對太多令人不快樂、不想回憶或面對的事,一旦靜下來,就會想起;又或在枯燥的生活中,實在有太豐富和精采的媒體資訊,而且有許多是「免費」(暫不討論是否侵權),活於枯燥的生活中,實在令人難以抗拒,不去接觸。這些種種令人想逃避,又或是太想去抓住的原因,令我們愈來愈依賴媒體,讓更多資訊轟炸自己的腦袋。

但筆者相信,各人背後想依靠媒體娛樂的原因,到最終亦不能靠媒體提供的娛樂而解決,最多只能暫時麻醉一下心靈。我們又可會試試讓自己從無止境的媒體資訊中停下來,給自己時間細思及品味生活點滴。可能你會發現,自己不是錯失了娛樂,而是發現身邊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甚至從中獲得啓發,令困難迎刃而解。當我們適當地與電子產品unplug,暫停聯繫,可能是我們和自己及身邊的親友真正產生聯繫的開始。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4/04/2011

超級殘暴獎門人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09/07/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超級殘暴獎門人[1]

 

新一輯《超級遊戲獎門人大爆發》在上周日推出,推出了多個新遊戲,為的是強勢打擊亞視直播的金像獎收視。無線收視慣例地獲勝,但截至四月十九日,廣管局卻收到三十五宗投訴,無線亦收到四宗投訴,被指遊戲內容低俗不雅,動作危險;無線外事部則回應指,遊戲本質只為娛樂觀眾。[2]

 

是次被投訴的新設遊戲:

 

1)「超級遊戲shortshort地」(口對口傳遞餅乾條或烏冬,最短者獲勝)、

 

2)「超級遊戲碌柚葉」(藝人任由對手由打橫滾動,經過不同形狀的障障礙物,玩者粗暴,容易傷及頸背)、

 

3)「超級遊戲爆波波」(玩法1:女隊員被捉雙腳,以雙手撐地爬行,最後要用胸部壓爆軟墊上的氣球,曾有女藝人被隊員整個拋起數次才能壓爆氣球,表情痛苦;玩法二:男藝人坐在凳上,由女藝人飛身坐爆雙腿之間的氣球,容易危及大腿、腰及重要部位,形態恍似性行為,節目中有藝人坐斷椅子及表示玩後下身感到痛楚及麻痺)。[3]

 

對白意淫侮辱藝人

 

《獎門人》於一九九五開始播出,當時的確令觀眾耳目一新。「超級無敵乒乓波」、「超級無敵馬拉松」、「超級無敵估歌仔」,考藝人急才及反應,內容亦都相對健康。近年推出的遊戲卻大不如前,如「鐵甲無敵呼拉圈」(人肉呼拉圈)/「鐵甲無敵踢晒腳」(不能用手,用口或腳替異性穿著衣物)/「鐵甲無敵踩住上」(抱著女藝人計算貼於其腹部的數學題),這些遊戲都需要男女藝人有親密的身體接觸,而主持人對白意淫,言詞間也有侮辱女藝人之嫌。另外,《獎門人》常到外地拍攝的水著遊戲節目,需要藝人們穿著性感,濕身在浮床上互扯對方下水及多人集體用身體夾爆氣球等遊戲,低俗意淫,鏡頭亦常對女藝人胸部作近鏡拍攝,對女性極不尊重。

 

節目收視高、很好笑,卻從不附帶內容健康的內容,只反映將會有更多機會在愛刺激的青少年之間「試玩」。實在,《獎門人》十多年來的「功力」令新一代對這些遊戲失去反思及戒心,於大學生迎新營中屢見不鮮,就算常被投訴遊戲三級,仍然樂此不疲,甚至變本加厲,未去思想遊戲背後究竟受了甚麼文化影響,或遊戲是否尊重兩性。

 

無家長指引警告字眼

 

當我們看到藝人們被亂拔鼻毛腿毛、女藝人像物件般被亂拋亂轉、男女藝人被弄至尷尬及痛苦非常……我們若仍麻木地支持追捧的話,正是時候反省一下,這種「娛樂」是否我們和下一代都想要的?將觀眾的歡笑建築在藝人的痛苦及尷尬身上,真的好嗎?更甚的是《獎門人》將被安排於晚上九時到十時[4]間播出,許多小朋友及青少年還在看電視,節目內容又如此不雅、意淫和暴力,卻連「家長指引」、「危險動作,切勿模仿」等警告也未見放上;主持曾志偉最近接受訪問時,還說希望觀眾可以將遊戲帶返學校或其他地方,傳開去[5]……

 

當有一天子女回家說要飛彈到爸媽、兄弟姊妹身上玩「爆波波」,又或當父母知道子女在學校和同學玩「shortshort地」,嘴對嘴傳送口中的烏冬食物時,這是作為家長、老師,甚至學生自己希望見到的風氣嗎?

 

 

[1]2010/04/25,《星島日報》,A14周日來論,<超級殘暴獎門人>。

[2]2010/04/20,《香港經濟日報》,A26港聞,<《獎門人》接35宗投訴>。

[3]2010/4/10,<<明報>>,<湯盈盈梁靖琪飛身坐爆波《獎門人》大玩三級遊戲>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409/4/hf0e.html

[5]2010/4/10,<<明報>>,<湯盈盈梁靖琪飛身坐爆波《獎門人》大玩三級遊戲>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409/4/hf0e.html

抄襲和惡搞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6/2010

近日,不論電燈柱,地鐵燈箱,到處都是紅、藍、白的「起錨」廣告,顏色鮮艷,信息簡單易明,尚算成功。可是正因為簡單,所以網民要將之改頭換面,易如反掌,當中除了近日成為城中話題的「超錯」外,尚有「起義」、「平反」,甚至其他不同種類的俗語等。記得六四集會當晚,就有人派「超錯」的貼紙,霎眼望去,以為怎麼人人「起錨」支持政府,細望才知是「超錯」。

很多人欣賞網民的做法,說這是為他們吐一口污氣,表達他們的心聲。可同時,在三色台的九點半那套《談情說案》,卻被人說抄襲日劇,由布局,角色設計,到故事大綱,甚至具體情節都是抄。網民聲討,又要攻擊,又要罷睇。電視台的製作部即使走出來強調,故事加入了「香港元素」,但批評聲音仍然此起彼落。說到底,兩者都是「根據別人的東西,加入自己一些元素,再創作」,都是再生產。為何他們的下場如此不同?《談情說案》作為港劇,當然加入了港式的煽情情節,但主線和日本的故事相似,難免有抄襲之感;可「超錯」是根據已有的設計,再將之變成相反的立場,挪用了別人的符號,達借力打力的效果。可謂高下立見。

亦有人說是因為三色台是「大台」,是代表建制,一般網民作為沉默的少數,對任何建制派的抄襲不免會覺得無奈和不滿,同樣以此推論,「超錯」本身是「惡搞」建制的理念,所以從反建制的角度,當然就是抄得有型、惡搞得精采。事實上,網上世界到處都是惡搞,你的相片,我的相片,隨時亦會被移花接木到不同的身體、圖片中。

你可以說是遊戲,也是一種情感的抒發,拿捏得好,無傷大雅,可惜不少的惡搞卻只淪為人身攻擊或謾罵,這類惡搞一旦過了頭,自己和別人也會成為受害者。說到底,抄襲、惡搞也是變相的「天下文章一大抄」而已,我們更應關注的是這些抄襲背後的動機,以及手法,是否失卻對人和對創意的基本尊重。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1/06/2010

「肢解」美人 令人倒胃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9/10/2009

近年選美節目漸變得不大吸引,電視台為達到高收視,除了在節目播出前不斷向新聞界賣弄佳麗身材之外,節目時有出位內容,為求吸引觀眾收看。今年亞洲小姐準決賽就將女性身材「肢解」,叫觀眾單單評論佳麗的胸部、腰部、腿部、頭髮、面相及牙齒等等。當中,電視台安排了近鏡,將佳麗身體的某部份拍攝給觀眾評論,讓大家平日不會看到或留意的地方,也被放大,讓人任意評審,如髮根及腳趾等。

尤其令人覺不尊重女性的地方,就是要三位佳麗站於板後,只讓她們露出胸部,用鏡頭將胸部作特寫,然後再由模特兒嘉賓看哪位佳麗胸部較好看。司儀亦向板後的佳麗講一些不尊重說話,如叫佳麗「不要夾胸」、「不要跳動」,說胸太小不好看,或胸太大,因著地心吸力原因,亦有問題。另外,他們亦向佳麗問一些敏感問題,比如問上圍豐滿的佳麗在打籃球上籃時可覺得“辛苦”。
 
另外,亦有一項環節是要三位穿著泳衣的佳麗跟隨音樂扭動腰部,鏡頭再特寫她們的腰部,幕後音效亦都加插吹口哨聲音,司儀亦聲稱「再不停下來,我們的心跳也加速到不能停下來」,司儀的論述似乎將佳麗的動作與男性的慾望結連在一起。
 
這些環節將眾人的焦點單單放於佳麗的一些部位來作出討論及品評,而電視台並於鏡頭拍得誘人鏡頭時,幕後音效會加插一些吹口哨聲音,在選美的節目中,實為對女性極不尊重。平日,如果在女性面前如此討論她們的身段,問她們有關身材的問題,而她們是覺得被冒犯的話,是可以告對方性騷擾。根據報章的報導,有落選佳麗事後覺得在電視上被「驗胸」,感到很噁心,節目令到她和她的家人感覺不好受,並質疑電視台究竟是選美還是選胸。
 
據網絡新聞所報導,有香港婦女權益團體表示,評選把焦點放在胸部極不尊重女性,鏡頭游走在佳麗的胸部,均屬低級趣味,“也不適合有兒童收看的合家歡時段播放”。也有學者認為這種將人體器官化的做法,即使負責品評胸部的是女性,但其實也是為滿足男性的慾望;亦有不少網民也留言批評節目低俗。我們亦認為這些環節將佳麗切割品評,是將女性物化,不是將她們視為一個整全的人來看待,極為不尊重她們。
 
其實,這節目和近年來不少報章、雜誌賣弄女性身材的情況十分相近,拍攝的焦點集中在女性的某些部份,並向她們作出許多負面的批評;而十分流行的纖型豐胸廣告大行其道,在教導市民對身材的要求的標準是胸大腰細,對外表要求要零瑕疵,但對內涵卻極之忽視,傳媒亦較少正面報導女性藝人的生活及內心世界。
 

選美節目,一向是給觀眾能夠欣賞女性美貎與智慧並重的節目,選出能代表香港的時代女性。我們希望電視台可以用恰當的手法展現女性身段外,還會將其創意放在能夠展現女士雍容華貴及智慧的環節上面,而不是選出一些身材真假難分,內裡卻毫無內涵的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