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家庭價值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透過婚姻、養育後代等方式組成,並對孕育人類、延續文明極為重要。明光社認為婚姻制度不單體現伴侶互愛,也有尊重、安全及信任的性親密,且指向締造養育後代的可能性。政府的家庭政策應以推崇維繫理想的養育環境為前提,而目標朝向維護最弱勢人類──幼童的福祉。你在本頁可以找到家庭友善倡議、維護家庭價值、探討婚姻制度等討論。

新世代的真假「家庭」

16/03/2012

現代家庭的組成十分複雜且多樣化。除透過婚姻締結及血緣關係而成為家人,還有單親的、再婚的、「包二奶養小三」的、同居的,甚至是同性密友互相照顧等另類家庭,難怪連半官方機構在定義「家庭」一詞時,也顯得難以著墨。

特首候選人漠視家庭價值?可悲!

16/03/2012

經過近三個月的努力,由一眾家長界、宗教界和教育界組成關注家庭倫理的網絡,最終也未能成功邀約三位特首候選人同場出席「家庭友善政策」論壇。

香港家庭須療傷打氣

01/03/2012

近日,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發布最新的本地援交狀況的研究報告,令已沉寂一時的援交新聞再度出現在報章上。該機構一直關注本港的援交青少年問題,亦是本港首批就援交問題進行研究及輔導的社福機構。

我們可以從她們不同時間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作比較,知道本港的援交問題沒有改善,反而不斷惡化。「援交少女」一詞已過時,因為亦有少男參與援交活動。青少年援交的年齡不斷下降,由幾年前的15、16歲,到現今的11歲。

香港是一個高舉消費享樂的地方,所以我們很容易得出援交少年「貪錢」的結論,但這往往只是表面的原因。若深入了解他們,會發現他們都是家庭問題的受害者。

對家庭十分重要的幾堂課

22/01/2012

對一個家庭來說,有哪幾堂課是十分重要的呢?就蘇先生一家而言,「婚前輔導」和「準父母預備班」,肯定包括在內。

在一間公司擔任財務部主管的蘇先生,與太太一起接受訪問。夫妻結婚已有6年,女兒也4歲了,但是,回想婚前的準備,那份「緊張」、「不安」的心情,仍然觸動兩人今日的情緒。當中,不單頭痛婚禮上各項瑣事的準備,最擔心的,還是害怕婚後的相處,會大大改變他們二人的關係。每當聽聞有夫婦因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他們也害怕自己他朝也相同。

關鍵字 家庭價值

被政策遺棄的夾心家庭

22/01/2012

「我們這類家庭,也該算是N無人士罷,既不是業主,又不是公屋住戶,亦沒有領取綜援,好像甚麼『甜頭』也沒有我們的份兒。」鄧先生語帶無奈地說。

40多歲的鄧先生,是香港典型的夾心階層。他是一名維修技工,太太則任職文員,夫婦二人靠著每月合共19,000多元的薪金,養育兩名分別就讀中二及小六的兒子。其中10,000元的租金支出,便佔了他們入息的一半。

關鍵字 家庭價值

維護家庭 政府有責

22/01/2012

根據社聯的「香港社會發展指數」調查,香港家庭團結指數持續錄得嚴重倒退。本港離婚率高企、家庭暴力和青少年問題日趨嚴重,但政府投放於支援家庭的資源和社會政策卻未能緊貼需要而轉變。
 
2012年是香港的選舉年,先有3月的行政長官選舉,再有9月的立法會選舉。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能以更積極的態度,落實更多對家庭友善的政策,投放更多資源以強化本港家庭的凝聚力。因此,我們列舉了以下建議,希望行政長官候選人及政黨在規劃香港未來發展時能納入政綱,積極回應社會上有關維護家庭的訴求:
 

關鍵字 家庭價值

我們對家庭的願景

22/01/2012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是人類文化及價值承傳的基礎,家庭作為一個關係的名稱,上有父母叔伯,下有兒女子姪,左右有伴侶 及兄弟姊妹,每個人都來自家庭, 家庭的存在使社會得以延續發展。家庭的價值觀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當我們遇上逆境時,家人的支持便是我們最大的後盾,只是今天很多人好像都忘卻了這些價值的 重要性。政府應於各項社會政策上反映對婚姻及家庭價值的重視。香港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鞏固家庭價值,於2007年12月成立家庭議會,希望能提倡重視家庭觀 念,推廣家庭核心價值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原動力,以鞏固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

關鍵字 家庭價值

侍產假是重視家庭的表現

22/01/2012

任職製作公司的阿佳,是兩子之父,長子今年6歲,次子則21個月大。太太過去兩度懷孕產子,阿佳都有陪伴左右,但礙於公司沒有給予侍產假期,他唯有申請放年假,以便能專心照顧妻兒。

雖則暫時未有計劃當第三任爸爸,但談起政府正牽頭推動向男性員工提供有薪侍產假期,阿佳也舉手贊成。「我個人是十分支持的,因為這三幾天假期實在很重要!」

他以個人經歷為例,當年長子出生的時候,由於新聘的外傭和陪月員皆未上任,而雙方的父母也年紀老邁,幫不上太大忙,於是,阿佳這個新手爸爸,便得硬著頭皮,與太太一起「披甲上陣」,共同分擔照顧新生嬰兒的壓力。

關鍵字 家庭價值

侍產假

12/01/2012

傳宗接代是人類以至所有生物的天職,生兒育女更是女性的神聖任務。在文明社會,早已設有「產假」,讓在職的婦女在產前和產後,有合理和充足的時間去安胎和坐月,好讓身體復原後再次投入工作。

老一輩的人喜歡打趣說,生得多便「天生天養」。說穿了,其實是讓年長的兄姊照顧弟妹,分擔父母的工作。但隨著社會變遷,出生率下降,父母對孩子的照料和體貼程度與日俱增,「天生天養」的說法已不合時宜。有些母親甚至放棄工作,當起全職主婦,不但請來外傭,而且加上公公和婆婆一起帶孩子,還說力有不逮,可見現今的孩子受到多「周到」的照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