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偷換概念」的性別平等教育

09/11/2009

若說外國的同志運動,是源於其向來追求社會各個族群均獲平等對待的主張,而婦權運動就是其搖籃的話,華人社區的同志運動,也有相類的軌跡:華人社會長期的男女不平等,在台灣產生迴響,相關的善意政策,同樣也在進入校園時出現變化。

家長不能忽視的同志資訊

傅丹梅 張勇傑    |    明光社 助理總幹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當知道子女是同性戀者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很難接受......幫他轉校,終日提心吊膽,擔心他染上什麼病,家人也因此而患上情緒病,不明白為何他會踏上如此難行的路......」「至少他都很專一,沒有性濫交,我會主動邀請他的伴侶回家食飯──最重要是不可破壞兩母子關係......」
 

子女應否認識同性戀?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對於子女並非同性戀者的家長,他們大多不太強烈反對同性戀,但也沒有贊成。他們大多認為,成年人的性傾向較難改變,故也不排除有些人天生有同性戀傾向。但大部份都認為同性戀是出於心裡、環境以及家庭的問題,是以青少年期間灌輸正面的戀愛和婚姻觀實有必要。
 

「唔講」 學生以為支持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09/11/2009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黃克廉先生,在中學任教廿多年,大部份時間也處理學校的訓輔工作。他笑言,近幾年與學生溝通最大的不同,就是多用了MSN和Facebook。

同性戀社運進軍香港校園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及哲學系 副教授
09/1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