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講起「性」,你想到甚麼?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2/08/2018

朋友們一直對於我的工作範疇甚感興趣,特別是新認識的朋友。多年前的一個晚宴令我有頗深刻的印象,在晚宴開始前,大家通常會與坐在附近的人交談一番,打發時間。我簡短地介紹自己,期間提及我的主要工作是到學校主持性教育講座,幾位男士聽罷瞪大眼睛,連眼珠都快要掉下來,嘴角強忍著神秘的笑意。

損人害己的「開心Share」危機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8/2018

本港近日連二接三出現網絡瘋傳性交相片或影片的事件,片中人甚至在公眾地方性交。不管這是否樓價瘋狂的問題,但在公眾地方裸露身體、進行性行為或與性有關的活動,都有機會觸犯「公眾地方的猥褻行為」罪行,是十分不智及衝動的行徑。但其實不只片中人,拍片及「開心share」的一眾網民亦同樣有機會觸犯法例。

「抖音」App的迷思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13/08/2018

編輯﹕謝芳

 

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追尋自己的榮耀,也是不好的。《聖經新譯本》〈箴二十五27〉

甚麼是家庭價值?

李卓乘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8/2018

「家庭價值」一詞常在墮胎、亂倫或同性戀等議題中出現,但很少人能清楚說得出它的內涵。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傳統」或保守的代名詞,亦有人為這個詞被任意挪用而感到頭痛。本文嘗試從不同層面講解「家庭價值」的幾個核心內容。

 

現實比你想像的美好 (Factfulness)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7/2018

圖:翻攝自網路

 

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齡,便盤算著退休後可以怎樣打發時間。暫時還未有決定應該做些甚麼,但卻知道一定不可以做那些行為。

新一代的知識 vs 上一代的智慧……我有話說

吳慧華    |    受訪者:李樹甘教授(香港樹仁大學 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 撰文:吳慧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30/07/2018

現今香港的孩子一出生便被智能產品包圍,上網能知萬事,孩子變得異常聰明,而且在科技技能方面比上一代優勝,有時候,他們會做出一些令父母既生氣卻又自嘆不如的舉動。

緊密關係授權 讓婚姻成為婚姻

24/07/2018

多年來,同性戀政治團體為同性伴侶本身的權益,提出了許多訴求,包括保障他們在醫療探視、醫療預前指示、生活與財務、後事與遺產等安排的基本需要。同性戀政團提出的方向是擴充男女婚制,改為不分性別組合的婚制。

足球、家庭與教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3/07/2018

「睇波踢波不賭波」,其實已經成為世界盃期間不少人的口號。不過究竟怎樣踢,怎樣睇,似乎很多人仍停留在踢波就是比賽,睇波就是待在酒吧,與粗口、花生為伍。究竟睇波踢波還有甚麼新意思?特別是在教會內有沒有欣賞足球比賽的可能性?

教會有個食女團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3/07/2018

教會處理男女感情問題時,除了關心二人的狀況(如雙方皆未婚),更關注的往往是他們的性生活,特別是當中有沒有涉及婚前性行為(這個令人擔憂的課題)。JesusOnline、明光社和觸動輔導中心合辦「教會有個食女團」,就教會內的男女關係,特別是不良的性關係,與出席的約60名教牧和青少年導師一起討論,加深相互了解,一同尋索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