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講過一個比喻,我常引用來闡釋大眾傳媒的問題:一個人出去撒種,有的撒在路旁,有的撒在磐石上,有的撒在荊棘裏,只有一部分撒在好土裡。
現代社會的大眾媒體,就像比喻中那位「慷慨」的撒種人,無處不到無遠弗屆,他的種子好像不用成本,甚麼地方也撒下一大把。
所謂資訊時代,又或者資訊超級公路,所描述的正是資訊爆炸、媒體蓬勃的社會文化現象。再加上現代媒體基本上是商業導向,社會上的影藝傳播長久以來,都是受到商人的掌控,老早就變為電影公司、廣告公司、電視台、唱片業的喉舌。
一次我到朋友家裏吃晚飯,看到他家讀的是《蘋果日報》,孩子房間牆壁上貼的是容祖兒、小雪的海報,飯後不久友人建議唱卡啦OK ,又是最時麾的楊千嬅、謝霆鋒的歌。我心裏在想,是甚麼力量令香港人熱衷於那幾位其貌不揚、歌藝不精的藝人歌手呢?怎麼一些人會一下子成為青少年的偶像?
現代大眾媒介的特性就是無處不到無遠弗屆。社會大眾對於媒介消費、資訊來源幾乎是毫無選擇的接受,電影上片,電視劇上檔,歌星出碟,藝人開演唱會,全部是頭條新聞,不單在報紙雜誌,每晚黃金時段的電視直擊節目,以至網上,都霸佔了顯著位置,以至於商業機構要創造偶像、製造風氣易如反掌,只要不斷的「打砸」,傳播媒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