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62期)

「忽然」選舉

燭光網絡 62期 (p.1)
27/08/2008

臨近選舉,社會上總會見到忽然民生、忽然民主的候選人,在教會圈子,也有忽然社關、忽然熱心的信徒出現。筆者並不完全抗拒「忽然」,無論對方是假意、或是真心,願意支持一些我們所重視和認同的價值總是一件好事,問題是我們如何令一些本來只為拉票的候選人「弄假成真」,由忽然而變成持續地關心這些議題。
 
政制民主化和民生問題都是十分重要的,亦已有不少團體關注,容易被人忽略的往往是一些有關倫理的課題,如何令大家在關心民主和民生的同時,亦關注維護良好的社會風氣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今期《燭光網絡》希望能夠在立法會投票前後和大家一起反思選舉與我們的關係。
 

媽媽定生死

燭光網絡 62期 (p.2)
27/08/2008

香港侵害人身罪第47條

根據香港法律第212章《香港侵害人身罪》第46及47條規定:

  • 如要合法替孕婦進行終止懷孕手術,必須獲得2名註冊醫生確實一致認為:
  • 繼續懷孕對孕婦生命或孕婦生理或精神健康的威脅會大於終止懷孕或胎兒出生後極可能有身心不健全情形而足以造成嚴重傷殘;或

- 孕婦年齡不足16歲;或
- 孕婦在此前3個月內曾向警方報警,自稱是亂倫、強姦、迫姦、
誘姦或迷姦罪案之受害者

  • 任何懷孕女子,意圖促致自己流產而非法服用毒藥;或其他有害物品,或非法使用任何器具或任何其他方法以遂同樣的意圖,可判處監禁7年及罰繳由法庭判定的罰款。

 

  • 如意圖促致任何女子流產(不論該女子是否懷孕)而非法向其施用或導致其服用任何毒藥或其他有害物品,或非法使用任何器具或任何其他方法以遂同樣意圖的人,可判處終身監禁及罰繳由法庭判定的罰款。

 

民主與人權

燭光網絡 62期 (p.2)
27/08/2008

民主

對民主最基本的理解是公民以普及和平等的選舉選出政府領袖。民主選舉亦規定取得管治權的政府只能得到一個特定時期的管治權,要繼續管治,就得再經過另一次選舉,取得另一段管治期的授權。若在管治期內,其管治出現嚴重失誤或不再得到大多數人民信任,這政府就有可能在下一次選舉落敗,管治權就得交由另一得著大多數人民認可的政府來行使。
 
代表著不同利益的人亦可透過選舉,以和平的方法進行競爭,決定由那一些人來管治。但即使代表著某一種利益的群體取得管治權,這不是說它可漠視其他的利益群體,因人們對它的支持是會轉變的。若它過份地保障自己群體的利益,那有可能在下一次選舉得不著大多數人的支持而要交出管治權。這促使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憲政政府,必須懂得平衡社會中的不同利益,而憲政體制亦得設計出不同形式的程序,讓不同的利益群體,即使不是執政的,仍可在不同程度上參與管治。這把我們帶到民主理念的另一層次,即商議性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了,而焦點不單在於公平的程序去選出代議士,而更在於有公平的程序讓所有人在代議士被選出後,仍可繼續參與管治的過程。

民主、自由和人權

燭光網絡 62期 (p.4)
27/08/2008

2008年9月7日是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日,在考慮如何投手上一票時,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對民主的追求?我的立場是:民主仍是基督徒應支持的目標,但只是次終極目標(penultimate goal),而不是終極目標(ultimate goal)。我們應正視和理解民主、自由和人權等理念的限制,並嘗試尋找超越兩種極端的第三條路。

從沒有突然變天的一票

燭光網絡 62期 (p.6)
27/08/2008

「只是若然我們做得好,有一天,當他們決定選擇走民主這一途,我們的經驗就可以作為內地的借鑒,讓他們別走太多冤枉路。」李彭廣認為,若論中港政制發展的互動,我們的一票之所以仍然重要,乃是在此。

「任何地區的民主進程,都是基於該地的本土發展──要當地人民接受和認同這樣的發展、認為這樣發展最好,政制的更變才會發生。」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博士指出,香港的民主發展不足以影響國內的民主進程,充其量只能作一個現成的小示範,但不見得就人微言輕。

政制發展強差人意 特區管治欲改無從

「特區政府處於弱勢的領導,行政長官不能是政黨成員,但卻要取得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並獲得市民的支持。唯現實是:這做成了無論是立法會選舉、政黨發展,以及智庫發展等,都強差人意。」李認為,政制發展未臻完善,成為施政的瓶頸。
 
「政府想改善本港長期依賴買賣土地的財政情況,於是意欲開徵銷售稅,只是到議會時又是『個個不同意』,最終無法貫徹改革方向。」李彭廣強調,這並非說由政府所提的都一定是好,但當議會已經政黨林立,政制發展卻無法回應時,政府只能長期周旋於施政的困局裡。

整全福音≠整全使命?!怎辦?

燭光網絡 62期 (p.8)
27/08/2008

兩種「整全」的論述

福音被理解為一個關於我們怎樣處理自己的罪與終極報應的消息,福音對應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作為罪人,我們可以怎辦?」我曾參加一個佈道訓練,主辦者千萬叮囑我們要盡量先講完福音小冊子裡的信息,然後才回答別人在途中提出的問題,為的是要傳講一個整全的福音,使聽道者一旦想信耶穌時也知道可怎辦。整全福音的「整全」在這個意思下,是指那一套足以讓聽道者知道怎樣信耶穌的資訊。
 
80年代香港教會開始提到洛桑會議,整全使命的提法也普及起來,意思大概是指教會不能單單宣講,也同時要活出信仰的見證,這包括對社會公義和慈惠的承擔。福音與社關不可再視為兩種福音(社關被認為是社會福音),而是同一個福音使命的兩面。當兩個「整全」拍起來,我們可以見到,「整全使命」關心的課題,並不能反映在「整全福音」的宣講上。

家庭與民主政制

燭光網絡 62期 (p.10)
27/08/2008

根據政治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民主政制背後正是實現著「主權在民」(Popular Sovereignty)的精神,即社會由市民大眾一起去管治,又或說是一種集體自治(Collective Self-Rule) (不要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混淆),而非由個別人士或少數貴族去管治。既然是涉及社會大眾,故此民主政治的優劣就非常取決社會中公民質素。

信徒是選舉的關鍵少數

燭光網絡 62期 (p.12)
27/08/2008

選舉不應只看目前
 
立法會選舉是替社會檢查身體的好機會,究竟市民大眾最關心的是甚麼?選舉就好像一面內窺鏡,將不少人的內在世界呈現出來,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每逢臨近選舉,民主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都是一些政黨和選民用來識別「民主派」與「非民主派」的重要標籤,其實民主作為一個口號,基本上已沒有那個政黨敢公然反對,問題只是步伐的快慢,以及選舉的模式。
 
另一方面,市民大眾最關心的一般都是一些很現實的問題,特別是個人的權利,以及能否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上獲益,而在近期通脹問題日益惡化,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如何令社會資源能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在社會政策上體現公義?更是各大政黨和候選人不能忽視的課題。
 
而最容易為選民和候選人忽略的,往往是一些重要但沒有逼切性,有關倫理和社會風氣的問題,例如賭博、色情資訊、家庭凝聚力、以及同性婚姻等等。倘若沒有一些即時要討論的法例,如賭波合法化、性傾向歧視條例和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等等,加上沒有團體和選民提出,恐怕一般都不會受政黨和候選人關注,難以放入其政綱之中。
 

賭風仍需監察

燭光網絡 62期 (p.14)
27/08/2008

有部份教會人士對賭博常有的誤解是,這只是個人道德操守;基督徒既然不參與博彩活動,我們何須繼續花精力與時間作「限賭」行動?筆者從一開始參與,就表明行動本身不涉及私德問題,乃是公共政策的關注。換言之,對於那些打麻雀或作社交賭博的,我們毋須關注;但對於馬會或賭場作鋪天蓋地式宣傳賭風,或不斷地修改現有規條,不斷地拓展賭業,教會仍要在公共空間中發出合宜的聲音。

你願意由同運團體擔起教育你子女的責任嗎?

燭光網絡 62期 (p.16)
27/08/2008

經過一學年的試驗計劃,加拿大卑詩省教育廳將於2008年9月廣泛推出新修改的課程,當中加入了同性戀教育的教材,屆時,小朋友從幼稚園開始就會學到「同性戀是沒有問題的,跟異性戀完全一樣」,「同性家庭也不是甚麼大不了」而已的課題。[1]事緣為該省政府早前授權一對同性伴侶檢討現時幼稚園至12班課程,以加入有關同性戀、雙性戀、變性等內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