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14期)

耕地好土

燭光網絡 14期 (p.1)
30/09/2000

耶穌講過一個比喻,我常引用來闡釋大眾傳媒的問題:一個人出去撒種,有的撒在路旁,有的撒在磐石上,有的撒在荊棘裏,只有一部分撒在好土裡。

現代社會的大眾媒體,就像比喻中那位「慷慨」的撒種人,無處不到無遠弗屆,他的種子好像不用成本,甚麼地方也撒下一大把。

所謂資訊時代,又或者資訊超級公路,所描述的正是資訊爆炸、媒體蓬勃的社會文化現象。再加上現代媒體基本上是商業導向,社會上的影藝傳播長久以來,都是受到商人的掌控,老早就變為電影公司、廣告公司、電視台、唱片業的喉舌。

一次我到朋友家裏吃晚飯,看到他家讀的是《蘋果日報》,孩子房間牆壁上貼的是容祖兒、小雪的海報,飯後不久友人建議唱卡啦OK ,又是最時麾的楊千嬅、謝霆鋒的歌。我心裏在想,是甚麼力量令香港人熱衷於那幾位其貌不揚、歌藝不精的藝人歌手呢?怎麼一些人會一下子成為青少年的偶像?

現代大眾媒介的特性就是無處不到無遠弗屆。社會大眾對於媒介消費、資訊來源幾乎是毫無選擇的接受,電影上片,電視劇上檔,歌星出碟,藝人開演唱會,全部是頭條新聞,不單在報紙雜誌,每晚黃金時段的電視直擊節目,以至網上,都霸佔了顯著位置,以至於商業機構要創造偶像、製造風氣易如反掌,只要不斷的「打砸」,傳播媒體就行了。

新聞從業員專訪

燭光網絡 14期 (p.2)
30/09/2000

在報業身經百戰的鄒先生,已在這行渡過三十多個年頭。曾在香港北美華文報刊任職,現時於本港一份常佔銷量頭三位的日報的港聞版工作。每天除了負責採訪突發新聞外,偶然也需要審閱或潤飾其他同事的採訪資料,可說是該版的「守門大將」,而鄒先生在入行前已決志信主,也是教會中的活躍份子。

問:從你入行到現在,傳媒報導手法有什麼分別?

答:初入行時的社會比較單純,讀者要求簡單,報導新聞只需用簡單直接手法,這就好像我們唸書時學到的搬出來。現在隨?茬禶~競選及讀者口味的改變,採訪新聞除了要快和準,更要報導得「有角度」;即是把新聞中一些較迎合讀者口味的部份先表述或加以深入探討,而這些部份多數比較煽情,甚至關乎一些光怪陸離的現像,或涉及黃、賭,毒等內容。拿一個例子:「一名男子從住所跳樓身亡」,這本是毫不起眼,但後來有同事依稀記起以前某桃色新聞與他有關,於是我們再搜集資料及訪問死者鄰居,再肯定這新聞涉及桃色紛爭,所以在報導?愔茩咻漯怚肏e一些風流故事,之後更成為當日的頭條。

問:有否覺得在報導時需避免太多這方面的內容?

答:傳媒在這環境下是處於被動位置,報業競選已是這麼激烈,若不跟隨讀者口味,銷量會下跌,廣告收入減少,續而影響從業員生計......所以我們要面對現實。

問:依你所見,傳媒是否有責任去教導讀者?

藝人專訪 羅慧娟

燭光網絡 14期 (p.3)
30/09/2000

對於愛看電視的人,《人在邊緣》、《蓋世豪俠》和《書劍恩仇錄》等劇集一定不會陌生,而大家記得當中有什麼主角嗎?

今期我們邀請了以上劇集主角之一的羅慧娟小姐抽空接受訪問,分享一些生活點滴和感想。

有一段時間,我們好像很少在娛樂版看到羅慧娟的新聞,直到九九年下半年開始,近幾個月她的曝光率較高,相信是與她的潛水意外而引致失聰有關!在報導中,大家都會發現當中有慧娟姊妹的分享及講述弟兄姊妹的關心。

羅慧娟小姐在中學時候經星探發掘後便從事廣告模特兒,經一次偶然的機會於一九八七年加入電視圈,第一部拍攝的劇集便是《書劍恩仇錄》,之後她也有參與拍攝不同的時裝和古裝劇集,相信有很多人對她的面孔也很熟悉。

人生交叉點!

藝人的衣著方面,娟妹認為不是用一把尺去量度這件可穿,那件不可!她認為凡事要看動機;如果是想搏出位而刻意暴露的話,她是不贊成的。問題並不是露肩或露背,而是念頭的好壞問題。

走訪電影揸fit人

燭光網絡 14期 (p.4)
30/09/2000

「生命揸fit人」是近年難得的福音電影,成功地打入普羅大眾觀眾群。亨利‧潘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亨利語重心長,以下面的一段話概括了他導演生涯所走過的日子:「從入行到現在,沒有改變的就只有神。祂用百般恩典和奇妙的作為,帶我在電視台經過十多年的訓練。我今日成了何等樣人,端賴神奇異的恩典。」

1985年浸會學院畢業後,亨利在突破工作了一年。他參與當中的演藝活動,如民歌小組、話劇組等。短短的半年,就製作了十三個作品。亨利覺得自己需要進深的訓練,便毅然考入了電視台訓練班。88年完成了訓練課程之後,他在話劇組當了PA(Production Assistant),後來隨伍潤泉過了亞視。在亞視工作了一年,便給擢升為導演。才拍了兩個劇集,還談不上有甚麼成就,隨著招振強的離職,亞視便辭去了伍潤泉的一組人。亨利得韋家輝的幫助,才得以助理的身份留下來。當助理,本來就不是亨利的心願,自然感到意興闌珊,便又萌去意。那時候幸得戚其義的賞識及挽留,才又回復導演的職位。

人事的變遷去留,冥冥中影響著亨利的導演生涯。三次的起跌,看似不愉快的經歷,亨利卻視之為一種經練,一切都有神的安排和帶領。他在這個變幻不定的影視圈?堙A即使有跌宕起伏的遭遇,神仍藉著不同的人扶上他一把,好讓他能朝著理想向前邁進,最終叫他夙願得償,製作了第一部福音電影。

「網中人」的掙扎

燭光網絡 14期 (p.5)
30/09/2000

老實說,最近一個月來都沒有認真地看過聖經。維繫著天父與我之間關係的,是每個清晨或晚上那段乘車上下班時的禱告。

互聯網記者無什麼特別,沒有Cyber look或I.T look給你辨識,只是在記者銜頭前多了「互聯網」三個字而已;說穿了,那些從舊經濟「過度」而來的科網老闆,淺藍襯衫卡其褲一度的,其實豈不又是腦子盤算著如何賺錢的生意人?我們這些在互聯網當新聞記者的,除了較傳統媒體的記者多一些電腦知識外,一樣都要出外跑新聞、錄影錄音、剪片剪帶和趕稿件?

不過,由於互聯網為人所帶來的方便,而我們又為了方便網民,我們的工作時間就較報館、電台的記者更不定時;我幾乎每天都要超時工作,最「偉大」的一次由早上六時工作至翌日的凌晨一時多,安排好的例假隨時被取消,這種不定時的生活,過了一年多,還是不習慣,而問題的癥結正是常常掛在互聯網總裁們口邊的成本控制。

互聯網員工的地位在半年間變得南轅北轍,尤其經過過去兩個月風聲鶴唳的裁員潮後,網站員工不再吃香,留下來的人就個個「增值」--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我工作的地方雖然沒有裁員,但在有同事辭職後就沒有聘請足夠的人手。於是,我幾乎每天都睡眠不足,累得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包括對天父的渴慕也顯得不甚積極。

影音使團-Ministry Impossible

燭光網絡 14期 (p.5)
30/09/2000

影音使團是在香港傳媒方面服侍的基督教機構之一。至今成立了十多年,由最初幾個人的機構發展成為今日約有60多位同工。在今年五月,影音使團由舊辦公室遷往一個新辦公室,以籌備全港首個福音電視台的成立。

筆者有幸於日前訪問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聽他侃侃道出他的異象。

袁文輝首先介紹到影音使團的使命和目標,是要成為教會與社會之間的福音橋樑,成為21世紀「城市宣教」的基地,建立更完整的福音製作系統,匯集各界基督徒精英,配合眾教會及機構,透過福音影視媒介為教會贏得更多未得之民。影音使團是採用現時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媒介去傳遞她的訊息,希望一般人有機會聽到福音。這些媒介大多是影音方面的,從以往的CD、VCD,到今日的電影,大型show等。將來希望成立一個福音電視台,每日24小時,一星期7天,向普羅大眾傳遞訊息。

現時影音使團已經與HKNet達成協議,在HKNet收費電視中的一個頻道全時間播放影音使團製作的節目。HKNet負責收費電視有關的硬件,如網絡鋪設、播放節目等,影音使團負責製作節目,提供內容,如電影、電視劇等。

與時並進

燭光網絡 14期 (p.7)
30/09/2000

沒有時代論壇的日子會是怎樣的呢?十年了,一段不長也不短的日子,它可有在你我的心中留痕?「時代論壇最大的貢獻,在開拓了教會的新文化。這也是我們繼續辦下去的原因」李錦洪先生說。

辦報的路也不是一徑的好走,開頭也有不順當的時候,比如關於同性戀、靈恩運動等課題,就曾經掀起了激烈的討論,還招來不少反對的聲音。如今大家的視野開闊了,自然多了討論的空間,正如近日對「穌哥show」的討論,採取的角度就不下五、六個,再沒有所謂「一言堂」的風氣,這實在是可喜的現象。

話分兩頭,一份辦了十多年的基督教報紙,有前景嗎?有發展空間嗎?訂報的,是「實」讀者,還是精神上支持的「虛」讀者?李錦洪先生毫不諱言地說﹕「時代論壇是小眾媒介,開拓的空間著實不多,讀者的數量也似乎到了極限。然而,就一份收費的宗教刊物來說,時代論壇的銷量算是挺高的了,也可說是其中銷量最高的一份。我們發去贈閱的,諒不超過一百份,訂戶佔了大比數。訂閱的都是些「實」讀者。我們的收支情況接近平衡,儘管談不上完全自給自足,但也已經達至80%。能完全自給自足,不依賴奉獻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心願。」

基督徒與傳媒 書籍介紹

燭光網絡 14期 (p.8)
30/09/2000
書名: 螳臂集--新聞線上的信仰反省
出版: 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總代理: 福音證主協會
頁數: 112

《螳臂集》是一本集體創作的書籍,由不同的基督徒記者分享個人的信仰反省和掙扎,執筆的大多是前線基督徒記者。書中分了四個項目,分別是社會觸角、新聞內外、傳媒鍼貶及信仰反省,作者分別有蔡志森先生、阮大可先生、符碧珊小姐、老冠祥先生...等等。內容有論社會問題、六四回顧、傳媒問題;也有記者生涯及新聞與神學之間的問題,內容充實,使讀者能深深體會基督徒記者的所想所思,值得一看。

報章手法論壇(五)

燭光網絡 14期 (p.10)
30/09/2000
  1. 00年7月20日《太陽報》頭版報導:「14歲少女稱遭輪姦染病握刀悲鳴,持《自殺少年》尋死」報導除拍攝了該少女的正面外(眼部雖然打了格仔),她所穿的衣服樣式清晰可見,所住單位的外貌亦有刊出(明顯與左鄰右里不同),客易辨認。此外,報導尚指出少女住在大角咀某座五樓,與父母及兄長同住,名叫阿兒,四月初生日。以上資料足以令認識該少女的親友同學很容易知悉她的身份,報章披露風化案受害人身份或令他人知悉其身份可能犯法,有關部門應該正視。
  2. 00年7月27日《蘋果日報》頭版刊登:「房署高官潘啟迪涉偷書」,文中詳細記載有關書店職員對事情經過的描述,以及潘啟迪的回應,雙方對事件有不同的解釋,但該報又訪問了一名心理學家,指出在公眾地方明知故犯地偷竊的人可能患了執著強逼症,基本上已假設了當事人有偷竊。此外,為了保障當事人權益,傳媒一般不會披露疑犯的全名,而警方一旦落案,傳媒亦不能報導案中細節,以免防礙司法公正,但對於一些知名人士,報章為了搶新聞,往往便搶在落案及上庭前大寫特寫,造成輿論審判的效果,令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縱使日後警方認為證據不足不予起訴,亦很難還當事人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