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單親爸爸照顧女兒的煩惱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08/10/2020

不論是離婚爸爸或媽媽都會面對照顧子女的問題,作為單親爸爸,當女兒仍在入學前或讀幼稚園的時候,無論是幫她冲涼,抑或是外出時帶她去廁所,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大部份爸爸也反映,在整體照顧上,還是可以應付的。

我預備好再婚未?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6/09/2020

有些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離婚後從此不敢再闖情關,有些人則享受戀愛的感覺,但不會再結婚,亦有人對婚姻仍然有憧憬,決定再踏紅地氈。

公平對待 親生和繼子女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09/09/2020

離婚後,有些人不習慣一個人,怕孤獨寂寞,不懂得自處,想搵個伴,填補空虛;又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自己及孩子會受歧視,希望為孩子尋找繼父繼母,但可能只製造一個幸福家庭的假象。

離婚勿讓孩子變斷線風箏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2/08/2020

一對夫婦離婚,對大人尚且會帶來震撼,對孩子影響就更大,不但會感到受傷害,擔心被遺棄,而且對未來的不確定會引致焦慮不安。阿謙很小的時候,就因父母離異而有一種非常受到傷害的感覺:「就是在兩三歲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得到,在我知道了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已經很不開心。」

品德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子女良好品格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29/06/2020

香港的家長很多時著重孩子的學業成績,忽略了培養兒童的品格,資深社工梁林天慧博士於5月29日晚上透過網上平台,與家長們分享如何建立孩子的良好品格。

香港家庭情況

離婚的法理情 活動花絮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06/05/2020

因為疫情的緣故,為保障講員及參加者的健康,3月24日的「離婚的法理情」講座改於網上舉辦,有30多位參加者透過網上系統參與。

外國同婚人士亦可申請公屋對社會的影響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9/03/2020

(更新日期:2020年5月7日)

高等法院於今年3月4日就一宗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以一般家庭名義申請公屋的司法覆核案件,裁定房委會的配偶定義不包括同性配偶,不容許同性配偶家庭申請公屋是違反《基本法》第25條及《香港人權法案》第22條,下令房委會要重新審批申請人的公屋申請。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7/03/2020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花絮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3/01/2020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感恩「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於2019年10月25至26日假恩福中心順利舉行,由第一屆開始,明光社每屆都會協辦性倫理峰會,2019年大會以「守護婚姻」為主題,邀請來自英國的大律師保羅.戴蒙德(Paul Diamond)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教授鄭順佳博士分享,聚會約有100人出席。

香港首宗同性婚姻司法覆核 MK案敗訴原因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1/11/2019

代號MK的女同性戀者於2018年6月申請司法覆核,就同性婚姻權或民事結合權利,挑戰本港的婚姻制度。由於這宗案件的判決影響深遠,明光社及另外幾個團體嘗試申請介入訴訟,可惜被法庭聆訊後拒絕。案件於2019年5月底於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結,並於10月18日頒下判決書,法官判申請人敗訴。